江中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二文科政治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26062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中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二文科政治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中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二文科政治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中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二文科政治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中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二文科政治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中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二文科政治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中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二文科政治试题.docx

《江中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二文科政治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中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二文科政治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中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二文科政治试题.docx

江中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二文科政治试题

江中2011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二文科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人们在同样条件下做工作,只是因为态度不同,结果分出了高下、分出了成败。

于是有人认为,在具备了一定的客观条件的前提下,“态度决定一切”。

这个观点:

A.强调了世界观的指导作用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体现了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

2.弟子问老师:

“您能谈谈人类的奇怪之处吗?

”老师答道:

“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

他们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

因此,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

他们活着仿佛从来不会死亡;临死前,又仿佛他们从未活过。

”这段话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是: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②要坚持矛盾的对立统一

③做到量变质变相结合④要坚持联系的观点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3.在355公里上空,时速28000公里情况下,达到相对速度每秒0.15-18米,为了完美上演“穿针引线”对接大戏,此次天宫一号采用了全新的测量设备,让“神八”与天宫一号的一切“行踪”尽在掌握。

为确保将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瞄准“零窗口”,发射时间精确定在11月1日5时58分07秒。

上述材料包含的唯物论道理有:

①客观规律都在人类掌握之中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③利用客观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规律办事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2009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谷超豪的信仰是:

“看准国家需要什么,然后尽力去做。

”“上得山丘好,欢乐含苦辛。

请勿歌仰止,雄峰正相迎”是其在科学探索道路上永不停歇的真实写照。

这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

①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②要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③离不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④取决于个人素质的高低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5.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

①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②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6.荒野上一段弯曲的树根,匠人过而不顾,农人或拾为柴,根雕艺术家得之,如获至宝。

他们对这段树根认识上的差异表明:

A.人的认识受主体因素制约B.认识对象是由主观意识创造出来的

C.人们的意识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必不相同D.人的认识具有主观随意性

7.在美学中,总要谈到"移情"现象,即情景交融。

比如,人

们高兴的时候,就觉得仿佛太阳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儿在点头;悲伤的时候,又觉得雨如泪,风如咽;"移情"的说法:

A.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因为它说明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B.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因为它认为物质世界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

C.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因为它强调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属于不可知论,因为它表明人脑总是不能客观如实地反映外界事物

8.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凸显,各国都在寻求应对之策。

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暖条件下热量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1981年以来,我国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粮食作物种植界限明显北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前者粮食产量平均可增加54%~106%,后者可增加27%~58%。

该研究为我国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科学认识:

①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化害为利

②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

③能够揭示事物演化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

④基于实践活动,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人口普查始于一家一户,奉献社会源于一点一滴”、“普查时有你,普查后为你”,这是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宣传标语。

以下说法与宣传标语哲理一致的是:

A.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B.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D.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10.“2011我的幸福公式”登上新浪焦点专题榜,以下是一些网民的“2011+?

=幸福”的幸福公式:

网民“天天美食”:

2011+物价适宜+放心餐桌=幸福

网民“劳动致富”:

2011+找到工作+涨工资+不拖欠=幸福

网民“难得一笑”:

2011+有车有房+环境优美+心情愉悦=幸福

这表明:

①幸福是人们主观感觉的产物②幸福与人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

③人们的幸福源自需求的满足④幸福没有一个客观的衡量标准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1.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意义重大。

“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你从问题开始,必将以肯定结束。

”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这句话表明:

A.应当扬弃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B.应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C.应在否定一切中推动事物的发展D.应在肯定一切中推动事物的友展

12.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

其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整个地球的自然和社会活动诸方面的问题,其特点是嵌入海量地理数据,实现对地球多分辨率、三维描述,也可以说就是虚拟地球。

其中,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是数字地球重要的技术基础。

下面对数字地球说法错误的是:

A.数字地球一经我们的创造就便以实体的形式独立于我们的意识以外

B.数字地球的出现说明真实地球已经被我们打上深深的烙印

C.数字地球相对应真实地球而言,只是我们形象化的想象

D.数字地球的出现凸显了人类的本质能力,说明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13.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两个对子”相对应的是:

①指鹿为马乐极生悲②形谢神灭理生万物

③盲人摸象削足适履④沧海桑田断章取义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14.新时代的活雷锋郭明义对于什么是幸福有自己的理解。

他说:

“每做一件好事,就有一股幸福感涌上心头”,“帮助别人改变命运,比啥都幸福”,话语虽然朴素,但却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下列名言与郭明义这些话包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善有善报,恶有恶报B.知足常乐,终身不辱

C.送人玫瑰,手有余香D.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5.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

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16.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这两句话体现了: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③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④矛盾双方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7.一片秋叶随风飘落,宣告了其自然生命的终结。

有人突发奇想,用现代工艺把叶子镶嵌在陶罐上,叶子获得了第二次生命,陶罐也因彩叶依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光彩。

新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取得了“1+1>2”的良好效果。

这一事例说明:

1秋叶和陶罐的价值随着关系的改变而改变

②新价值的创造改变了秋叶和陶罐的属性

③观念创新实现了秋叶和陶罐价值的增值

④秋叶和陶罐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属性和人的需要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8.一位不知名的画家向著名画家门采尔诉苦说:

“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需要一天工夫,而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呢?

”门采尔很严肃地说:

“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

”这启示我们,艺术创作要:

A.深入调查研究,改变成才规律B.坚持群众路线,实现人生价值

C.重视量的积累,促进质的飞跃D.承袭前人成果,转变角色定位

19.某地农民采摘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

农民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

喜鹊到冬天也不飞走,在果树上筑巢过冬,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

这个实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需要智慧和哲学②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③要善于利用事物之间固有的联系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010年10月10日这天,登记结婚的人特别多,因为一些人相信三个“10”连在一起就是“十全十美”、幸福美满的意思。

他们的想法:

①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②是对事物的反映

③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④说明认识具有相对性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1.2007年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征集“10000个科学难题”,涉及各学科尚未解决的基础理论问题、优先发展问题、前沿热点问题和学术争论问题等。

征集科学难题有利于加强对科学研究的导向作用,提升我国科学研究的水平。

科学难题征集活动有利于激发青少年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培育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引导他们:

①超越已有书本知识,否定科学理论权威②拓展自由想象空间,摆脱已有思想观念

③关注当代科学现状,探寻科学发展的新思路④培育科学问题意识,发现科学发展的突破点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2.作为传统文化精华——古人的名言名句,富有哲理性,对我们的今天仍然产生重要影响。

下列名言名句能够体现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是: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 B.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C.祸兮福之所,福兮祸之所伏         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3.2011年1月,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网站发布了互联网十大热词榜单,“给力”、“上海花祭”、“3Q战争”、“婴儿黑洞”、“中俄新蜜月”等词入选,涵盖时事、婚恋、娱乐、网络、灾难等各种社会热点。

这说明:

A.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的变化折射出社会存在的变化D.社会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24.下列对俗语、谚语和诗句所包含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

①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坚持辩证的否定观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③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④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25.堵车现象并非只存在于个别国家,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对策,德国消除“高峰”时段,以色列让自行车取代汽车,西班牙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等等。

这种现象说明:

①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②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6.求真、向善、塑美,既是人类追求的精神理念,也是人们奋斗的价值目标。

下列选项与此相符合的是:

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③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费孝通)

④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老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7.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西医外科手术都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甚至会导致昏厥、休克和死亡。

实现“刀下无痛”,一直是医学界的梦想之一。

一代又一代的医生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尽可能地减轻病人外科手术的痛苦,但效果都很有限。

直到化学止痛剂一氧化二氮和乙醚的发现、成功使用和推广,医学才真正进入了无痛手术时代。

上述材料说明

①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②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产生的

③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④获得正确的认识意味着认识过程的结束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8.舒婷在《人心的法则》中写道:

“为一个诺言而信守终生?

为一次奉献而忍耐寂寞?

是的,生命不应当随意挥霍,但人心,有各自的法则”。

这段诗所包含的哲理是:

A.价值实现取决于人们的选择B.人的价值是永恒的

C.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D.价值选择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29.书本是知识的宝库,是人类获得智慧的重要来源。

但是如果迷信书本,变成本本的奴隶,思维就会陷入僵化,创造性就会受到阻碍。

所以孟子说: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上述观点表明:

①书籍和实践都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②必须反对用形而上学的观点对待书本知识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要坚持用辩证否定观对待书本知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0.“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了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

”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

①未来尽管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  ②过去发生过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

③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或现在必有端倪④距离过去或现在不远的事,变化一定不会太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1.改革开放以前,人们理解的公平、正义往往是一种平均主义。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现在人们理解社会公平、正义有两个基本的价值取向,第一个基本价值取向就是让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第二个基本价值取向是为每个社会成员自由充分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机会平等。

这表明:

 

1价值具有时代性、历史性 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各有不同的特点 

③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导向不同 ④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2.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

下列名句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是:

①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中庸》

④德不忧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论衡》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33.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

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

但是,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

在凹瓦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

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

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

这说明真理是:

①因人而异的②具体的③有条件的③客观的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34.价值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概念。

下列属于哲学价值判断的有:

1田野上的花儿开了②这些花儿很漂亮 

③山上的果树挂满了果实④这些水果真香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5.2006年以来全球有数十亿蜂群死亡,严重威胁到农作物的收成。

研究发现,导致蜂群大量死亡的原因很多,其中为增产而滥用杀虫剂是主要原因。

从联系的观点看,上述事例表明:

①事物的联系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②人的实践活动不能改变事物原有的联系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④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要以尊重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前提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6.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

37.诡辩家欧布里德对前来讨债的朋友说:

“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去讨吧!

”在这里,欧布里德:

A.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              B.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

C.否认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否认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38.最近,我国有科学家采用铝埋藏侧念法的技术手段测定,北京猿人生活在约七十七万年前,此前,根据其他测年法,学术界采信“四五十万年前”的说法,上述考古研究情况表明:

①任何具体时间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都具有局限性②专家公认的检验手段和考古结论具有更高的可靠性③不同的考古实践手段必然得出不同的考古结论④不同考古结论应不断接受新的考古实践的再检验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39.下列关于英国首相戈登·布朗与法国总理菲永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他们都掌管最高行政权力②他们都不向国家元首负责③他们都由元首任命,向元首负责④法国总理菲永由总统任命,权力较之英国首相布朗要小得多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40.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共和制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两种主要政体,其区别是

1前者不设总统,后者设立总统

②前者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后者的政府由选举获胜的总统组织产生

③前者的国家元首没有实权,后者的国家元首拥有实权

④前者的议会拥有立法权,后者的立法权在总统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二、分析与论述

41.材料一:

在当今的社会转型期,社会价值的多样化难以避免;文化产品良莠不齐,大众文化需求在多样化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也难以避免。

为了更好的发展文化产业,给百姓提供满意的文化产品,某地在全国率先提出并成功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其主要做法是:

坚持政府引导,立足市情,盘活老城资源,大力扶持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园区;坚持用市场化的方式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鼓励国有、民营和外资非文化企业以及非国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激发文化创造活力。

(1)从“探索世界”的角度看,该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9分)

材料二:

2011年7月27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第九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从2000年到2003年,我国建成由3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第二步,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于2012年前形成我国及周边地区的覆盖能力。

第三步,于202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2)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工程的实施过程。

(12分)

42.材料一: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洪涝灾害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短板,要把水利建设置于农业发展的核心地位,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快农村水利建设?

(9分)

  材料二:

分配问题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2010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突出强调,要“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2)运用“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知识,就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列举几点理由。

(10分)

江中2011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二文科政治答题卷

二、分析与论述(41、42题分别为21分、19分,共40分)

41.

(1)从“探索世界”的角度看,该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9分)

 

(2)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工程的实施过程。

(12分)

42.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快农村水利建设?

(9分)

(2)运用“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知识,就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列举几点理由。

(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D

B

D

C

B

A

A

D

C

B

B

C

D

C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A

C

A

C

A

B

C

D

C

D

B

A

A

C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C

C

D

D

D

C

A

B

D

C

B

41、

(1).①该市坚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立足市情,盘活老城资源,大力扶持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园区(3分)②该市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文化创造活力。

(3分)③该市立足市情,盘活老城资源,注重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园区,坚持了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的原则。

(3分)

(2).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我国导航卫星的不断进步和认识总结,源自导航卫星的研发,并结过发射实践的检验。

(3分)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其使用的范围,导航卫星的研发实施三步走,推动了人类真理性认识的发展。

(3分)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

导航卫星三步走战略,体现了人类在实践中总结认识,通过认识指导实践,再通过实践推动认识发展的过程。

(3分)④认识的发展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不断解放思想,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步走的过程就是人类立足实践,推动认识发展的过程。

(3分)

42、

(1)整体和部分辩证统一,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搞好局部,推动整体发展。

水利是农业命脉,搞好水利有利于农业的整体发展。

(3分)②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洪涝灾害制约农业发展,所以要把水利建设置于农业发展的核心地位。

(3分)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中国的特殊自然条件,要求我们“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3分)

(2)分配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有利于调整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上层建筑的变革,进而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4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一切为人民服务,正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表现。

(3分)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立足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遵循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