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古诗词鉴赏复习资料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24185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古诗词鉴赏复习资料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九年级古诗词鉴赏复习资料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九年级古诗词鉴赏复习资料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九年级古诗词鉴赏复习资料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九年级古诗词鉴赏复习资料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古诗词鉴赏复习资料三.docx

《九年级古诗词鉴赏复习资料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古诗词鉴赏复习资料三.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古诗词鉴赏复习资料三.docx

九年级古诗词鉴赏复习资料三

九年级诗词鉴赏复习资料(三)

(一)赤壁

杜牧(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

折断的铁戟沉埋在黄沙中还没有烂掉,我拿起来一番磨洗仍可辨认它出自前朝。

如果东风没有帮助年少的周瑜,铜雀台春宫深处就会关着二乔。

【画面描述】

1、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的情景。

折断的铁戟沉埋在滚滚江水泥沙中,至今还没有销蚀腐烂,依然闪着逼人的寒光,当潮水褪去,我捡拾起来,一番仔细磨洗仍可清晰辨认出它是来自三国时期的遗物。

2、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情景。

我拿着那支断戟,心潮起伏,如果当初不是东风给年少的周瑜方便,那么铜雀台春宫深处就会关着大小二乔,赤壁之战的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了,历史将要重写。

【品味炼字、名句赏析】

1、请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句子的意义与作用。

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胜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就要重写了(翻译)。

这两句诗以小见大,以大小乔的命运来代表东吴命运(写法),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反映出作者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抑郁之情。

(感情)

(二)过零丁洋

文天祥(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

干戈寥落四周星。

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整体感知】

首联写了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颔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颈联中的"惶恐""零丁"一是指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诗人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抒发了作者爱国热情。

【画面描述】

1、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画面。

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一样四处飘散、无可挽回;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一般漂泊无根、孤苦无依。

2、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情景。

【答案】想起从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不安,但仍心忧国事,如今兵败被俘身陷零丁洋可叹我孤苦零丁。

【品味炼字、名句赏析】

1、请在颔联(第三、四句)和颈联(第五、六句)中任选一联,从写法角度作简要的赏析。

示例:

颔联:

以“风飘絮”“雨打萍”为喻,形象地抒写了国家山河破碎、个人身世飘零的悲哀,将“国家”与“自身”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深情。

颈联:

巧借“惶恐”“零丁”两个地名的谐音双关,暗示了形势的险恶、作者境况的危苦和对前途的忧虑。

2、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赏析。

自古以来人生在世,谁能躲避一死,要为国捐躯,留下一颗爱国之心永照青史(翻译),这两句诗直抒胸臆(写法),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或表达了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爱国主义精神。

或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

或表现了诗人舍生取义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等)。

(感情)

(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北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

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

我想乘御着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不眠之人。

明月不该对人有什么怨恨,却为何偏偏要在亲人离别之时又圆又亮?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也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我)只愿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画面描述:

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诗人担心在月宫中经受不住寒冷,于是放弃了升到月宫去的想法,在浮想联翩中,诗人在月影中翩翩起舞,让清朗的身影伴随着自己的舞姿而闪动,又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夜深了,月亮升起来了,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

品味炼字,名句赏析:

1、品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的“转”“低”“照”字”。

“转”和“低”两个动词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

2、赏析“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词人举着酒杯询问青天,天上的月亮是何时有的?

用问句开篇,词人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3、赏析“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我想乘风回到月宫,又怕那里的凄凉,受不住那儿的寒冷。

运用想象,表达了词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情。

“乘风归去”说明词人对世间不满,一“欲”一“恐”显露了词人千思万虑的思想矛盾。

4、赏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不眠之人。

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

5、赏析“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达了对于不幸分离的人们的同情。

6、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世间总有悲、欢、离、合,象天上的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这些自古以来都是难以周全圆满的。

诗的前两句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这几句诗蕴含了这样的哲理: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蕴含的哲理也可答:

古来今往,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总有坎坷缺憾),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

7、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示例1:

只希望人们能够永远健康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这两句诗是全词的点睛之笔,既抒发了诗人对远隔千里的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同时又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祝福他一切顺利平安。

这两句词常被后人用来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怀念与祝福。

示例2:

只希望人们能够永远健康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这两句诗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诗人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作真诚的祝福,惟愿兄弟俩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里共赏美好的月色。

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

(四)《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译文:

华山的山峰从西面聚集到潼关来,,(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澎湃。

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遥望古都长安,思潮起伏,感慨万端。

令人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遗址,昔日秦皇汉武的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个朝代兴盛,百姓受苦;一个朝代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

画面描述: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华山的山峰好像从四面八方奔集起来,重岩叠嶂,群山密集,绵亘不断;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2、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遥望古都长安,诗人思潮起伏,脑海里浮现出一座座巍峨壮观的古都,一座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可如今,令人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遗址,昔日秦皇汉武的万间宫殿,早已灰飞烟灭,踪影全消,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

品味炼字,名句赏析: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聚”“怒”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

“聚”是聚集的意思,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是发怒的意思,形容黄河之水奔腾澎湃,写出了潼关的险要。

“聚”“怒”二字透露了诗人极不平静的情绪。

暗示潼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铺垫下文。

2、赏析“峰峦如聚”

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

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

3、赏析“波涛如怒”

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

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

4、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华山的山峰从西面聚集到潼关来,,(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澎湃。

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用了拟人修辞,把本来静态的山写动了,本来无情的水写得心潮翻滚,突出潼关地势险要的特点。

“聚”“怒”二字透露了诗人极不平静的情绪。

暗示潼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铺垫下文。

5、赏析“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

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

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五)饮酒(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把房屋建在人群聚居的地方,却没有世俗往来的喧嚣。

你问我如何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那是因为我的)心远在闹市之外,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无意中看见了南山。

(傍晚南山)山气氤氲(yīnyūn),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优美,更有飞鸟结伴而归。

这其中蕴含着隐居生活的真正意义,想要说出来,却忘记了该如何用语言表达。

【画面描述】

1、发挥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展现的画面。

示例一:

秋天的季节,诗人手提花篮悠闲地走出茅屋,一片片菊花在院内的篱笆下静静地开放着,来到庭院东边的篱笆下,弯下腰一朵一朵地采摘着菊花。

菊香飘逸扑鼻,诗人不时地缓缓抬起头来,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示例二:

诗人在东篱之下自己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相会,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

2、请发挥你的联想和想像,用语言描述“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示例一:

傍晚,山上的气象越发美好,雾气峰间缭绕,在这从容而浑然的景色里,飞鸟一群群地结伴而还。

示例二:

写南山的优美景致。

傍晚时分,南山浮荡着山岚和暮霭,沐浴着夕阳的余辉,禽鸟结伴飞回自家之巢,鸟声啁啾,给山的幽静增添了活力和动感,生机盎然。

【品味炼字、名句赏析】

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示例一:

“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

示例二:

“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2、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或“看”字就没有这种效果。

请你说说为什么。

示例1:

因为“见”字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从而很好地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见”字表现出悠闲不经意,体现出与自然融为一体,而“望”“看”字是有意的向远处看,体现不出物我合一的境界。

示例2:

“见”字很好地体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

无意中看见,如熟友相见,把人和物融为一体。

“看”或“望”好像是有意地远看,使人和物拉开一段距离。

效果不一样。

3、赏析“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即使身处喧闹的人境,但只要心灵清静明晰,就可以避开繁杂,获得内在的安宁和自在。

不去在意世间的名利纷争,就能逍遥自在、无忧无虑,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作者淡泊俗尘的心境和不为世间名利所缚的高尚情操。

4、赏析“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你问我如何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那是因为我的)心远在闹市之外,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这句话是议论句,用了设问修辞。

这句诗说明了一个道理:

大隐隐于市,真正宁静的心境不是自然造就的,而是来自自己的个人心境的外化。

表达作者对偏远地方的追求,喜欢优美平静的日子。

5、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人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

以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

“悠然”二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真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此二句妙在自己无心见山,然悠悠远望,心与物游,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表现诗人恬淡、闲适的心情。

6、赏析“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傍晚南山)山气氤氲,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优美,更有飞鸟结伴而归。

这两句是景物描写,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鸟倦飞而知还”,那只在夕阳中翩然归来的鸟和那个悠然见山的人,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已的归宿,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含蓄寄托了与山林为伍的情意,还在规劝其他人;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

(六)行路难(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河;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碧溪,闲待东山再起;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啊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画面描述】

展开合理想象和联想,描绘“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所展现的画面。

诗人端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了。

因为精神苦闷,所以眼前摆着这么多美味佳酿,也难以咽下。

他离开坐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中一片茫然。

【品味炼字、名句赏析】

1、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动词的妙处。

示例一:

停下杯子放下了筷子,眼前都是美食,可是我却吃不下,拔出剑来,往四周看,心里却是茫然无措的。

用“停、投、拔、顾”等动词生动的写出了作者一系列动作,生动形象,表现出作者心中的茫然,用动词更具有动感,表现了作者壮志难酬,寝食难安的忧愤情怀。

示例二:

端起又放下酒杯,拿起又放下筷子,离席拔剑又四顾茫然。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直接表现出遭受挫折后怅然若失、郁闷愤慨、心潮难平而又茫然失措的情态。

2、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破”“挂”二字的妙处。

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3、赏析“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诗句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自然界道路的艰险,比喻世路的艰险,象征着诗人仕途受阻的艰难处境,表达了诗人不怕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但现实让他踌躇、无奈、心有不甘。

4、赏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象吕尚垂钓碧溪,闲待东山再起;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借用吕尚垂钓碧溪,伊尹梦舟日边的典故,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象古人一样能东山再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大的功业,诗人借此表明对自己的政治前途仍存极大的希望。

5、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示例一: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引用了“乘风破浪“的典故。

意为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引申为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理想施展抱负,虽然苦闷但不失去信心,给人以激励。

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的乐观与豪迈。

示例二:

尽管前路阻碍重重,但总有一天,可以乘风破浪,到达理想的彼岸。

这两句诗是全诗的高潮,“长风、破浪、直挂、济沧海”,这些词一气贯下,尽扫前面茫然苦闷带来的沉郁之气,将诗情推向一个境界开阔的顶点。

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后人常以这两句诗自勉或鼓励他人执著追求理想。

(七)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译文】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

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这样当面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

(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处,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像墨,深秋天色灰蒙蒙的,渐渐黑下来。

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

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

一下屋顶漏雨,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

象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

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

唉!

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画面描述】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的画面。

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

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

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2、描述画面“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一阵狂风来袭,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这时,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这样当面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飞快地跑进竹林里去了。

任凭我高声大喊,以致唇焦口燥,可那些孩童却完全不理会。

3、描述画面“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失落地倚靠在破茅屋前。

一会儿风渐渐停了下来,这时,天空中的乌云黑得像墨,眼看一场大雨就要来临。

深秋了,天色灰蒙蒙的,渐渐黑下来,等待我的将是怎样的一个漫漫长夜啊。

4、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夜晚天下起了大雨,茅屋上的茅草经过白天大风的袭击所剩无几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啊,诗人在茅屋里走来走去,可是没有一处不漏雨,就连床头也没有一处干的地方,屋外的雨仍然不停地下,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面对茅屋,诗人想怎么才能得到许多宽敞高大的房屋呢?

这样就可以为天下所有贫寒的读书人遮风挡雨,让他们都高高兴兴,不管有多大的风雨,房屋也不为它所动,安稳得像大山一样。

【品味炼字、名句赏析】

1、品味“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句中“怒号”与“卷”字。

“怒号”从听觉上突出了秋风之狂,“卷”从视觉上形象地写出了秋风之肆虐,突出秋风破屋的情景。

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而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不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使得诗人焦急万分。

烘托出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

2、品味“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中动词的运用。

句中“飞”“洒”“挂罥”“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秋风对茅屋的破坏,形象地刻画了狂风吹走茅草的动感画面。

这样的描绘为后文写屋漏遇雨、自己的的境遇之惨做铺垫。

从中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

3、赏析“归来倚仗自叹息”。

本句通过“倚仗”“叹息”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形象地写出诗人回来后拄着拐杖、气喘吁吁、独自叹息的情形,让读者真实地感受到诗人悲叹群童抱草,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情。

4、赏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这句诗的意思是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山一样。

作者直抒感慨,推己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居“广夏”,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5、赏析“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句诗的意思是只要眼前出现高耸的房屋,就算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诗人用假设来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关怀人民疾苦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

(八)《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画面描述】

1、描述画面: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夕阳西下,我辞官归乡,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我挥动马鞭,离京东去,可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品味炼字、名句赏析】

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浩荡”一词将无形的离愁有形化、动态化,以“白日斜”“天涯”来烘托广阔无边的离愁,将画面无限放大,体现出诗人在无限感慨中豪放洒脱的气概。

2、“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这两句诗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豪放洒脱的气概。

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窒息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

这样,离别愁绪就和回归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斜晖,又有广阔天涯,互为映衬,真实地写出诗人当日的心境。

3、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示例1:

“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写它化成了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这两句诗运用比喻(或以落花为喻或以落花自喻),表明作者虽然辞了官,仍然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体现了一种昂扬向上、 积极有为的精神。

示例2:

“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写它化成了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诗人以拟人化手法将落花写成有感情的,说是即使化作了春泥还要护花,用以比喻诗人虽辞官离京,仍要像落花变春泥再护花一样,对社会,对国家还要竭尽全力。

比喻新颖,形象地表达了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