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恒益供热项目土建施工方案98.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299466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2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山恒益供热项目土建施工方案9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佛山恒益供热项目土建施工方案9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佛山恒益供热项目土建施工方案9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佛山恒益供热项目土建施工方案9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佛山恒益供热项目土建施工方案9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佛山恒益供热项目土建施工方案98.docx

《佛山恒益供热项目土建施工方案9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山恒益供热项目土建施工方案98.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佛山恒益供热项目土建施工方案98.docx

佛山恒益供热项目土建施工方案98

A

A

实施

REV

版次

签名

日期

签名

日期

签名

日期

EDITION

版次

STATUS

状态

编写AUTH.

审核CHK’DBY

批准APP’DBY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

GUANGDONGPOWERENGINEERING

CORPORATION

文件号DOCUMENTNO.

CEEC/HYGR/FABS/TJ/001

恒益电厂供热改造工程项目部

施工方案

桩基工程施工方案

版权所有COPYRIGHTCEEC/HYP2016

目录

1.工程概况及特点1

2.主要工程量7

3.施工部署7

4.施工用水用电8

5.主要施工方案及措施8

6.工程进度计划及管理15

7.安全施工措施17

8.环境管理18

9.质量管理21

10.文明施工管理22

11.材料工机具23

12.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24

13.提交工程资料25

14.附件25

收文号

日期

发文

发文

项目经理

行政专责

工地经理

计划专工

安装经理

本体专工

质安经理

机管专工

建筑经理

电仪专工

焊接经理

烟管专工

物资主管

金检

调度主管

调试

A执行C复制X传阅

本版文件于2016年8月日开始实施。

批准人:

1.工程概况及特点

1.1工程概况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政府的节能减排要求,佛山市恒益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益电厂”)计划对电厂装机容量为2×600MW超临界燃煤机组#1、#2进行供热改造,将纯凝机组改造成为供热机组,对水都基地进行集中供热,以取代水都基地内高污染、高耗能的分散供热小锅炉,恒益电厂负责对机组及其配套系统进行供热改造,并将供热管道引接至电厂西北角围墙外1米。

由于供热后冷凝水不回收,回水率为零,补水直接补入凝汽器。

现有的水处理系统裕量不足,需增容建设一套出力为200m3/h的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以满足供热补水需求。

水处理系统利用循环冷却水排污水作为水源,经过预处理、超滤反渗透、除盐等工艺处理后用作锅炉补给水,该方案一并解决水处理增容及机组投产后就一直存在的冷却塔循环水水量不平衡问题。

为确保本项目工程得以顺利有序开展,特编写土建施工方案。

1.2工程地质

根据前期和本次勘测成果,场地内分布的主要土层有:

人工成因素填土、冲填土,冲积成因的粉质粘土、粘土,淤积成因的淤泥质土,冲积成因的粉砂,坡残积成因的粉质粘土、粘土,基岩为各风化等级的灰质砾岩、灰质砂岩及石灰岩。

各岩土层详细定名见表4.1-1:

为了与前期资料保持一致,整个厂区岩土层统一进行编层。

根据现场的情况,本次报告把力学性质相近的⑤层(可塑状态粉质粘土)合并到④2(可塑状态粉质粘土)现将各岩土层工程特征按从上往下的分布叙述如下:

1)人工填土:

根据场地内人工填土的成分及分布范围,划分为1个主层,3个亚层,分述如下:

冲填土(地层编号①1):

灰黄色,黄褐色,主要成分为粉砂、细砂,含少量粘粒。

呈稍湿~饱和,松散~稍密,局部中密状态。

该层广泛分布于扩建场地,主要于2009年冲填而成,位于素填土①2层之上,其中场地西北角及西南角部分为原电厂前期建设时冲填形成,层厚1.00~11.3m,平均厚度6.38m,标贯击数5~19击,由于勘测过程中与现场的强夯作业交叉进行,因此此层砂层的密实度状态变化较大。

素填土(地层编号①2):

棕黄色,棕红色,主要由粘性土组成,混砾石及碎石,粒径一般1~4cm,呈湿,稍密状态为主,局部呈松散、中密状态。

于场地中北部主厂区、冷却塔地段广泛分布,大部分于2007年回填,场地北东侧、东侧厂区围墙边缘为近期回填,经分层碾压处理,回填厚度0.50~9.6m,平均厚2.2m,标贯击数4~22击,密实度状态变化在横向与纵向上变化均较大,局部钻孔遇卵石击数偏高。

场地内分布塘基及路基填土,灰黄色,灰褐色,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呈湿~很湿,松散状态,由于路基两侧砌有砖墙,局部路基填土混砖块。

该层分布不连续,厚度较小,因此并入此层。

素填土(地层编号①3):

棕黄色,棕红色,主要由碎石及少量粘性土组成,混较多块石,碎石块径一般2~10cm,块石块径最大达60cm,混少量矿渣、煤灰。

局部为杂填土,混较多工业垃圾。

呈稍湿,松散状态为主,局部呈稍密状态。

分布在场地中北部西侧,于1994年一期工程建设时回填,初设阶段发现此层土为地下水腐蚀性(弱~强腐蚀性)来源,在划定污染边界的基础上,在污染边界修筑防渗墙,对于污染范围内的含碎石填土采取防渗墙外(东侧)部分挖除,防渗墙内(西侧)含碎石填土上覆盖粘土的方式。

本次勘测没有揭露此层。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本次勘测过程中于素填土层之上进行吹填砂,形成本阶段的冲填土层,为符合场地土层的上下接触关系,本阶段的人土填土层较初步设计阶段有所调整,初设阶段地层编号为①为素填土层本阶段地层编号①2,初设阶段的含碎石填土层(地层编号为为①2)调整为①2。

2)冲积粘性土:

该层在场地内广泛分布,分布于填土层之下,部分出露于地表,根据粘性土的状态,划分为1个主层,3个亚层,分述如下:

粉质粘土(地层编号②):

灰色,灰黄色,褐黄色,含粉粒及少量砂,局部过渡为粘土。

呈湿,可塑状态,局部混腐木。

该层在场地内广泛分布。

层厚一般0.50~6.20m,层顶面高程为-0.92~9.22m,层底面高程为-3.25~5.26m,标贯击数3~15击,局部混腐木标贯击数偏高。

粘土(地层编号②1):

灰色,灰黄色,质较纯,细腻,局部含少量砂,局部含较多粉粒,过渡为粉质粘土。

呈湿,可塑状态。

该层部分钻孔有揭露,层厚一般0.70~5.00m,层顶面高程为-0.42~4.85m,层底面高程为-1.90~1.80m,标贯击数3~13击,局部混腐木部分标贯击数偏高。

粉质粘土(地层编号②2):

灰色,灰黄色,褐黄色,含粉粒及少量砂,局部过渡为粘土。

呈很湿,软塑~流塑状态,局部偏可塑状态。

该层在场地局部钻孔有揭露,层厚一般0.70~8.30m,层顶面高程为-1.00~3.49m,层底面高程为-6.8~1.53m,标贯击数3~6击。

粘土(地层编号②3):

灰色,灰黄色,质较纯,细腻,局部含少量砂,局部含较多粉粒,过渡为粉质粘土。

呈很湿,软塑,局部偏可塑状态。

该层在场地局部钻孔有揭露,层厚一般0.80~3.20m,层顶面高程为2.11~3.54m,层底面高程为为-0.01~2.64m,标贯击数3~5击。

3)淤积软土:

该层下伏于冲积粘性土(层号②)之下,划分为淤泥质土、淤泥,分述如下:

淤泥质土(地层编号③):

灰色,灰黑色,含有机质,局部混腐木、贝壳碎屑,局部含多量粉砂,夹粉砂薄层;局部过渡为淤泥。

呈很湿,软塑~流塑状态。

该层场地内广泛分布,层厚0.50~14.70m,层顶面高程为-10.27~3.80m,层底面高程为-15.34~1.76m,标贯击数一般2~6击,由于淤泥质土中混杂腐木、贝壳碎屑或夹有粉砂薄层,部分标贯击数偏高。

淤泥(地层编号③1):

深灰色,灰黑色,含有机质,质较纯,混少量贝壳碎片,局部含粉砂,夹粉砂薄层。

呈饱和,流塑状态,部分呈软塑状态。

该层在场地内广泛分布,层厚1.20~10.8m,层顶面高程为-0.65~2.23m,层底面高程为-11.45~0.49m,标贯击数一般1~4击,由于淤泥中夹有粉砂薄层,部分标贯击数偏高。

4)冲积砂土:

场地内砂土层主要为粉砂,按其密实度划分为稍密粉砂及松散粉砂及中密粉砂,粉砂层中分布有粉质粘土夹层,分述如下:

稍密粉砂(地层编号④):

灰、灰黑色,砂的主要成分为石英,粒径较均匀,级配不良,局部含少量粘性土或淤泥质土,局部过渡为粉土。

呈饱和,稍密为主,部分中密。

该层主要分布于场地中北部,多个钻孔有揭露,层厚0.70~15.00m,层顶面高程为-19.88~2.07m,层底面高程为-21.88~-0.50m,标贯击数一般为10~16击。

粉质粘土(地层编号④2):

灰,深灰色,含少量粉砂。

呈很湿~湿,软塑~可塑状态。

该层在水平方向上连续性差,呈透镜体状分布于砂层中,在较多钻孔中有揭露,层厚0.60~12.6m,层顶面高程-17.52~-0.61m,标贯击数4~12击。

中密粉砂(地层编号④3):

深灰、灰黑色,砂的主要成分为石英,粒径较均匀,级配不良,局部含少量粘性土或淤泥质土,夹淤泥质土薄层,局部过渡为粉土。

呈饱和,中密状态。

该层主要分布于场地中北部,多个钻孔有揭露,层厚1.30~14.8m,层顶面高程为-15.79~1.00m,层底面高程为-18.50~-6.59m,标贯击数为15~29击。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次勘测时间跨度较长(约7个月),其期间场地表层冲填厚度为1.00~11.30m不等的人工填土,在上层人工填土的预压作用下,加之勘测过程中对场地表层冲填土的强夯挤密作用,使得场地下部粉砂层密实度状态得到相应提高,本次勘测报告把④1(松散粉砂)层合并到④(稍密粉砂)。

5)冲积、冲洪积粘性土:

该层大多分布于④层之下。

根据粉质粘土的状态划分为三层,分述如下:

粉质粘土(地层编号⑥):

棕黄、棕红、褐黄色,含粉砂,混砾、碎石,粒径1~3cm不等,呈次圆状,呈稍湿,硬塑状态,冲积成因。

在场地内多个钻孔中有揭露,层厚0.70~8.60m,层顶面高程为-10.21~-22.23m,层底面高程为-13.62~-24.13m,标贯击数一般15~26击。

局部钻孔遇砾、碎石标贯击数偏高。

粉质粘土(地层编号⑥1):

褐黄色,棕红,灰黄色,含粉砂,混砾石。

呈湿,可塑状态,冲积成因。

该层在场地内多个钻孔中有揭露,层厚0.50~16.05m,层顶面高程为-23.20~3.93m,层底面高程为-30.80~-2.53m,标贯击数一般4~12击,局部钻孔遇砾、碎石标贯击数偏高。

粉质粘土(地层编号⑥2):

褐黄色,含粉砂及少量砾石。

呈很湿,软塑状态,冲积成因。

该层在钻孔ZK18、ZK24、ZK31、KF25、KN53,KS42、KS50有揭露,层厚2.50~6.20m,层顶面高程为-19.25~-0.83m,层底面高程为-22.75~-3.43m,标贯击数3~5击。

含砾粉质粘土(地层编号⑥3):

灰黄色,黑褐色,含多量粗砂及砾砂,混多量角砾及碎石,土质不均匀。

呈很湿,软塑状态,冲洪积成因。

该层在钻孔ZK15、ZK15+1、C03有揭露,层厚1.20~12.30m,层顶面高程为-23.80~-18.14m,层底面高程为-36.1~-19.34m,标贯击数一般6~8击,由于土中混角砾及碎石,部分标贯击数偏高。

7)残积土:

该层为下伏各种基岩的风化残积产物,根据残积土的状态,划分为三层,分述如下:

粉质粘土(地层编号⑦):

褐黄、褐红色,棕黄色,灰黄色,含砂,混砾,碎石,粒径1~3cm不等,个别达5cm,次棱角状,遇水易软化崩解。

呈稍湿,硬塑~坚硬状态,由于地下水的作用,造成对该层的软化,呈软塑~可塑状态的夹层,多个钻孔中揭露此种情况。

该层在场地内广泛分布,层厚变化大,一般厚度为0.30~30.2m,最大厚度46.70m,层顶面高程为-46.29~8.70m,层底面高程为-56.71~7.70m,标贯击数一般16~66击,由于此层中混较多砾、碎石,标贯击数普遍较高。

粉质粘土(地层编号⑦1):

褐黄、灰黄色,含砾和较多量砂,局部过渡为粉土或砂土,遇水易软化崩解。

呈湿,可塑状态。

该层在多个钻孔有揭露,层厚0.60~12.55m,层顶面高程为-57.61~-6.70m,层底面高程为-59.71~-8.70m,标贯击数5~14击,由于此层中混较多砾、碎石,标贯击数普遍较高。

粉质粘土(地层编号⑦2):

褐黄、灰黄色,含砾和较多量砂,局部过渡为粉土或砂土,遇水易软化崩解。

呈很湿,软塑状态。

该层多见于残积层靠近基岩面处,场地内局部钻孔有揭露,层厚0.80~9.7m,层顶面高程为-37.91~-9.70m,层底面高程为-47.61~-5.70m,标贯击数4~5击。

8)灰质砾岩:

场地内揭露的基岩主要为上三叠~下侏罗统(T3r~J1)灰色砾岩、砂岩与页岩互层,其中砾岩是场地内分布最广泛的岩石。

具结晶粒状结构、碎屑结构,层理构造,钙质、泥质胶结,砾石主要矿物成分为砂岩、灰岩等,局部含有较多石灰岩碎屑以及钙质胶结物等可溶物,可与稀盐酸反应。

根据钻孔揭露按其风化程度划分为3个亚层,分述如下:

强风化灰质砾岩(地层编号⑧2):

灰褐、褐黄色,岩芯呈坚硬土柱状、半岩半土状,局部夹中等风化岩块,岩质软,手可掰断,遇水易崩解软化。

由于下伏基岩的隔水作用,地下水容易在基岩面以上滞留浸泡,而造成该层的软化,呈软塑~可塑状态的夹层。

风化不均,故软硬程度相差较大,胶结物易于风化,含少量可溶矿物。

多个钻孔中揭露此层中中等风化、与微风化夹层发育,夹层厚度不均0.5~3.2m不等。

分布无规律,局部缺失,部分钻孔未揭穿此层,钻孔揭露范围内层厚0.30~32.50m,层顶面高程为-58.31~-0.78m,标贯击数一般大于50击,局部遇软弱夹层标贯击数相对较低。

中等风化灰质砾岩(地层编号⑧3):

灰、灰白色。

岩质较软,岩芯多呈短柱状,部分碎块状,局部夹微风化岩块。

节理、裂隙较发育。

分布无规律,局部缺失,该层多个钻孔中揭露强风化、微风化夹层较发育,岩面起伏大,层顶面高程为-61.60~-8.20m,厚度未揭穿。

微风化灰质砾岩(地层编号⑧4):

灰、灰白色。

岩芯多呈柱状,局部呈碎块状,节理、裂隙较发育。

局部含有较多石灰岩碎屑以及钙质胶结物等可溶物,可与稀盐酸反应,岩芯表面可见溶蚀痕迹。

该层在多个钻孔有揭露,岩面起伏大,强风化、中等风化夹层较发育,层顶面高程为-64.32~-11.6m,厚度未揭穿。

9)泥灰岩(地层编号⑨):

本次勘测未有揭露。

10)灰质砂岩:

砂岩是场地内分布较广泛的岩石。

具结晶粒状结构、碎屑结构,层理构造,硅质、泥质胶结。

根据钻孔揭露按其风化程度划分为4个亚层,分述如下:

强风化灰质砂岩(地层编号⑩2):

灰褐、褐黄色,岩芯多呈坚硬土状、砂状,部分呈半岩半土状,岩质软,手可掰断,遇水易软化崩解。

由于下伏基岩的隔水作用,地下水容易在基岩面以上滞留浸泡,而造成该层的软化,呈软塑~可塑状态的夹层。

多个钻孔有揭露,局部地段缺失,部分钻孔未揭穿此层。

该层中等风化、微风化夹层较发育,钻孔揭露范围内层厚0.40~32.60m,层顶面高程为-66.25~0.83m,标贯击数一般大于50击,局部遇软弱夹层标贯击数相对较低。

中等风化灰质砂岩(地层编号⑩3):

灰、灰白色。

岩质较硬,岩芯多呈短柱状,部分碎块状,局部夹微风化岩。

节理、裂隙较发育。

该层多个钻孔中有揭露,岩面起伏大,强风化、微风化夹层发育,层顶面高程为-80.15~-5.95m,厚度未揭穿。

微风化灰质砂岩(地层编号⑩4):

灰、灰白色。

岩芯多呈柱状。

节理、裂隙较发育。

该层在多个钻孔有揭露,岩面起伏大,强风化、中,风化夹层较发育,层顶面高程为-80.15~-5.95m,厚度未揭穿。

11)石灰岩:

属石炭系下统大塘阶石磴子段(C1ds),沉积厚度48~63米,地层产状218º42º∠。

具微粒结构,层理构造,由95%以上的方解石组成,一般下部质较纯,上部变为薄层状,并夹炭质或泥质页岩薄层。

强风化石灰岩(地层编号11-2):

灰褐色,岩芯多为半岩半土状,岩质软,易折断,遇水易崩解软化。

该层主要分布在场地的东北侧,个别钻孔有揭露,岩面起伏大,中等风化、微风化夹层较为发育,层厚0.70~7.14m,层顶面高程为-39.43~-14.34m,标贯击数大于50击。

中等风化石灰岩(地层编号11-3):

灰色,微粒结构,层理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被方解石脉充填,岩质较硬。

岩芯呈柱状,部分碎块状。

该层主要分布在场地的东北侧,个别钻孔有揭露,岩面起伏大,强风化、微风化夹层较为发育,层顶面高程为-46.98~-16.80m,厚度未揭穿。

微风化石灰岩(地层编号11-4):

灰色,微粒结构,层理构造,节理、裂隙发育,被方解石脉充填,岩质较硬。

岩芯呈柱状,少量呈碎块状。

该层主要分布在场地的东北侧及北侧的局部地段,岩面起伏大,强风化、中等风化夹层较为发育,层顶面高程为-51.48~-13.20m,厚度未揭穿。

12)土洞与溶洞本次勘测过程中在场地内揭露土洞与溶洞。

在场地内451个机械钻孔中,其中有26个钻孔揭露土洞,有49个钻孔揭露溶洞。

土洞与溶洞的分布详见7.13~7.14节。

1.2桩基类型及技术要求

桩基施工范围为佛山恒益发电有限公司2×600MW机组供热改造项目所有桩基工程,包括厂区供热管道、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等桩基工程。

1.2.1预应力管桩(PHC桩)

1)根据本工程工程地质条件,本工程所有基础选用预应力管桩方案,预应力管桩桩径为Φ400mm,其中Φ400管桩壁厚为95mmAB型预制混凝土桩,桩尖类型为封口尖底十字形。

2)桩类型为端承桩(摩察端承桩),端承桩桩端支承于粉质粘土或强风化砂砾岩层,桩的端阻力特征值qpa=2800Kpa,要求桩进入持力层1.2m,同时使贯入度达到控制值。

3)桩配筋及其它要求详见“预应力管桩统一说明及桩样”,其中桩机型号为D50柴油锤,最终应以试打结果确定。

1.3工程特点

本场地地层条件相对复杂,但本地块岩面起伏大,强风化、中等风化夹层较为发育,在施工时务必穿越夹层达到微风化或中等风化岩层。

在桩施工时应充分利用前期及施工图阶段的钻孔资料,探明厂址地表下的地质分布情况,以保证施工质量及工期。

因电厂施工区域内地下管网复杂,局部预制管桩及地表下局部较多砾、碎石。

因此,在打桩前必须理顺前期的准备工作,并杜绝一切影响施工的不良因素。

本工程在电厂运行期间施工,桩基施工期间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封闭防护,确保其安全运行。

2.主要工程量

详见附件一:

土建工程量清单

土建工程量清单中桩数量及长度仅为初步设计阶段的估算值,实际施工时根据施工图阶段的地质勘察情况可能会有差异,具体施工应以施工图为准。

3.施工部署

3.1施工总体安排

3.1.1桩基施工范围和分布情况

1)采用预应力管桩的范围为:

厂区供热管道系统、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

3.1.2工程量

本工程预计桩数和桩长如下:

1)预应力管桩

厂区供热管道系统:

Ф400mm桩36根,平均桩长约20~25m;

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

以施工图为准。

3.1.3施工实施规划

1)平面布置规划

①、因本项桩基工程临建设在本厂厂区内,因此现场仅安排办公室、班房和小仓库;

、根据招标文件中有关桩基施工范围的分布情况,考虑到电厂持续运行状况,临建设施和水电、道路作总体规划布置。

按照单机系统分区域施工的原则,根据施工进度要求逐步完善施工临建设施,满足现场施工需要。

、施工道路尽可能利用原有电厂通道,并根据施工需要填石粉铺设临时施工道路。

、现场施工用水电统一规划布置,现场水电服从施工水电小组统一管理,负责施工水电具体管理工作。

4.施工用水用电

4.1施工用电供应

施工用电由建设单位有偿提供。

根据施工分区布置需要,电缆沿道路和现有围墙布置,架空线穿过主要施工场地和吊车作业区时改为地下电缆。

根据《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和本工程采用的施工机械,施工现场用电需求量的计算如下:

桩机75(kVA)(包含电焊机)

办公室20(kVA)

施工照明用电容30(kVA)。

共计125(kVA)

采用150m2电缆自甲方提供的电源点接至二级配电柜,采用120m2或95m2电缆自二级柜接至三级配电箱。

4.2施工用水供应

施工用水由建设单位有偿提供。

本工程只考虑生产用水。

用DN50PE管自甲方提供水源接出。

DN32PE管作为支管向各部位供水,以满足施工现场各部位用水需求。

4.3施工用气供应

因土建施工用氧气、乙炔量较少,且较分散,故采取分散瓶装供气方式。

施工用乙炔、氧气均采取外购瓶装气供应。

5.主要施工方案及措施

本工程采用预应力管桩,预应力管桩桩径为Ф400。

5.1总体施工顺序

预应力管桩根据节点网络计划和到图情况安排开工,并根据工期要求和场地条件布置合理数量的桩机进场施工。

预应力管桩施工顺序:

厂区供热管道系统→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

5.2施工准备

5.2.1施工技术资料准备

施工技术资料的准备工作包括施工技术资料的编制、施工规范(包括相关法规)和验收标准的收集、各类质量验收表格的收集等。

此项活动主要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安排,工程部负责施工技术资料的编制、施工规范(包括相关法规)和验收标准的收集及各类质量验收表格的收集。

工程开工前需将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文明施工环境管理实施方案等技术文件编制并报审批完毕。

各桩基工程开工前,需将施工方案及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批完毕。

需要开工前期准备的有:

各强度等级砼配合比设计,各类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表,各类施工技术记录表格,各类施工技术标准、规程、规范等。

在技术资料准备阶段,项目技术负责人应负责与建设单位、设计院联系,及时取得相关的施工图纸,了解建设单位对工程准备的要求;施工技术员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及作业指导书,学习施工验收规程、规范等,了解工程的质量目标,从技术上为工程的顺利开工做好充分准备。

安监员应负责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为员工在施工全过程确保安全施工作业提供有力保障。

5.2.2材料准备

⑴为满足工期计划要求,由施工单位自行采购定货的设备材料则应在技术人员审查图纸后提出物资采购计划,由物资部门提早向合格供应商或厂家订货;

⑵为确保工程质量及工程进度,所有设备、材料的质量都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要求,经现场清点验收,资料齐全并具有产品合格证;

5.2.2施工场地准备

⑴施工前必须根据经业主批准的用地计划图,测放现场办公室、施工班房、仓库、钢筋堆放场、检修场,必要时平整场地;

⑵组织测量人员对场地验收(高程,平整度等);复核测量基点并布置测量控制网点,桩基场地平整后将测量控制点布置在道路边形成三角闭合测量控制网。

⑶施工前必须测放桩基位置;

⑷测放设计临时道路。

5.3施工方法策划

5.3.1预应力管桩

应用锤击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法。

(1)工艺技术要求:

A、施工前根据测量控制点定出桩基的主轴线,绝对高程应从附近的高级水准点引测,并建立各级水准点,设置的水准点数量不少于2个,各级水准点桩要求坚固稳定,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的地方,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防止受到毁坏。

所使用的仪器(经纬仪、水准仪、钢尺)必须经过有关部门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桩基定位完成后进行复核,其误差应符合规范要求,并作好定位放线记录。

B、打桩机优先选用三点支撑履带自行式柴油打桩机,柴油锤选用筒式柴油锤,其型号应以有高应变动测配合测试的试桩桩结果确定。

试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