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九年级化学第七章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00460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七章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七章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七章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七章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七章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七章知识点总结.docx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七章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九年级化学第七章知识点总结.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七章知识点总结.docx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燃烧和灭火

一、燃烧

定义:

通常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探究燃烧的条件(本实验要在通风橱或抽风设备下进行):

【实验操作】a.如右图

(1),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

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b.如右图

(2),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a.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

b.白磷在水下燃烧。

【实验分析】如右图

(1)。

①与②对比,说明:

物质是否发生燃烧与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温度有关。

①与③对比,说明:

物质是否发生燃烧与是否与氧气(空气)接触有关。

③与图

(2)对比,再次说明:

燃烧必须有氧气(空气)。

【实验结论】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通风橱是一种不完善的尾气处理装置,若改进上述实验,可将红磷和白磷装入密闭的容器内(还要套一个气球),这样便于进行尾气处理。

燃烧的条件:

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注意事项】①着火点不是固定不变的。

对固体燃料来说,着火点的高低跟表面积的大小、颗粒可惜的粗细、导热系数的大小等都有关系。

②并非所有的燃烧都需要氧气,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

③只有三个条件全部满足,燃烧才能发生。

自燃:

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

二、灭火

灭火的原理:

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②隔绝氧气(空气);

③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其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注意事项】

①着火点是可燃物着火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②在燃烧的三个条件中,只需破坏一个条件就可以使燃烧停止。

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Na2CO3+2HCl=2NaCl+H2O+CO2↑

干粉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2NaHCO3

Na2CO3+H2O+CO2↑

二氧化碳灭火器内盛装的是液态二氧化碳,使用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三、爆炸

定义: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爆炸还包括物理爆炸,它们是物理变化。

除了可燃性气体能发生爆炸外,可燃性粉尘如面粉、煤粉等也能发生爆炸。

粉尘爆炸实验

【实验操作】取一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剪去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橡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

像右图那样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罐。

从橡皮管一端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使面粉充满罐,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实验现象】“砰”地一声响,伴随一团火光产生;放热;塑料盖被掀起。

【实验分析】面粉被吹起后与空气充分接触,又被蜡烛点燃。

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剧燃烧并放出大量热,产生的气浪将塑料盖掀起,说明可燃性的粉尘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能发生爆炸。

【注意事项】

①面粉应该是干燥的;

②气囊的作用:

使面粉与空气充分混合。

③鼓气球与金属罐之间的连接管可稍长一些,人距离该装置远一些,以防危险。

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等地方必须做的安全措施:

通风、严禁烟火。

第二节燃料和热量

一、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均为混合物,并且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煤——“工业的粮食”

煤中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

SO2、NO2、CO、烟尘等。

(SO2、NO2可导致酸雨)

为了使煤得到综合利用,可以将煤干馏,即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分解为焦炭、煤焦油、煤气等有用的物质。

(干馏是化学变化)

石油——“工业的血液”

石油中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

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可以将石油分馏,使石油中各成分分离。

(分馏是物理变化)

由石油炼制的部分产品和主要用途:

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

天然气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沼气)。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甲烷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甲烷的化学性质:

可燃性。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

CO2+2H2O(甲烷燃烧会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

在我国农村,使用沼气的好处如下:

①可以解决生活用燃料问题;

②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③提高肥效。

可燃冰:

科学家们在海底发现了大量可燃冰,它是一种甲烷水合物,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

可燃冰的优点:

能量高、热值大,是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可燃冰的缺点:

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温室效应。

二、我们对待化石燃料的态度:

合理开采、减少使用、综合利用。

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实验操作】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盐酸,观察现象,并用手触摸试管外部。

【实验现象】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放热;镁条逐渐变小或消失。

【实验结论】镁条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并放出热量。

【化学方程式】Mg+2HCl=MgCl2+H2↑

有些化学反应可以产生热量,如:

可燃物的燃烧;铝、镁等金属和盐酸反应等。

有些化学反应会吸收热量,如一些条件为“高温”的反应。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

①加大空气的量;

②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实例:

将块状的煤加工粉碎成煤粉,或者制成蜂窝煤等。

燃料充分燃烧的意义:

①使有限的能源发挥最大的作用(放热多、节省能源);

②降低环境污染的程度。

燃料不充分燃烧的后果:

①使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减少,浪费资源;

②产生大量的CO等物质,污染空气。

第三节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煤燃烧时排放出SO2、N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

【实验操作】向一个空集气瓶和一个充满SO2的集气瓶中各加入少量水。

分别将表中所列物质放入上述两种液体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见下表

加入的物质

现象

SO2加水

植物叶子或果皮

无明显变化

植物叶子或果皮变黄

镁条或锌粒

无明显变化

镁条或锌粒表面有气泡产生

大理石或石灰石

无明显变化

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并且变得粗糙

【实验结论】酸雨呈酸性,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酸雨的危害:

①腐蚀大理石建筑、钢铁制品;

②污染江河湖海,使土壤酸化;

③影响水中动植物生长,破坏森林、农作物的生长。

④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甚至使人死亡。

酸雨形成的反应原理:

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

来源:

含硫煤的燃烧、工厂废气、汽车尾气等排放的氮、硫的氧化物。

二、防治燃料燃烧造成的空气污染

酸雨的防治:

①工厂废气处理后排放;

②减少含硫煤的使用或使用脱硫煤;

③改善汽车用燃料(如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石油气LPG);

④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大力开发使用新燃料、新能源。

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①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以使汽油能够充分燃烧;

②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③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

三、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乙醇

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

乙醇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易溶于水(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多种有机物。

乙醇具有可燃性:

C2H5OH+3O2

2CO2+3H2O

乙醇的用途:

用作酒精灯、火锅、内燃机等的燃料;重要的化工原料;制成车用乙醇汽油;制造消毒剂;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等。

车用乙醇汽油:

车用乙醇汽油是将变形燃料乙醇和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而形成的一种汽车燃料。

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好处:

①节省石油资源;

②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③促进农业生产。

氢气:

见第三单元

其他新能源:

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

 

二、中考化学推断题

2.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是无色液体,D可用于灭火,G为可燃性气体。

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

(1)A、D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G燃烧的现象_____。

(3)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F→E的化学方程式_____,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

【答案】H2O,CO2气体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2H2O2

2H2O+O2↑Na2CO3+CaCl2=CaCO3↓+2NaCl或Na2CO3+Ca(OH)2=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

【解析】

【详解】

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是无色液体,B为过氧化氢,结合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可知,A为水,C为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氧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水;D可用于灭火,G为可燃性气体D为二氧化碳,G为一氧化碳,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转化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分解或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或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所以F是碳酸钠,E为碳酸钙。

所以

(1)A、D的化学式是H2O,CO2;

(2)G燃烧的现象:

气体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

(3)B→C的化学方程式2H2O2

2H2O+O2↑;

(4)F→E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或Na2CO3+Ca(OH)2=CaCO3↓+2NaOH,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复分解反应。

【点睛】

推断题的解题方法是找题眼,物质颜色、用途等,然后结合转化关系,利用反应条件和反应类型,进行推断,最后再将推断的结果检查,看是否符合题中物质间的关系。

 

3.甲、乙两物质可相互转化:

“甲

乙”(“→”表示一步进行转化)。

(1)若甲乙都属于同类别物质

①若甲乙均为氧化物,乙为一氧化碳,则甲为______写化学式,下同)。

②若甲乙均为单质,写出甲和乙的一种组合:

甲______、乙______。

(2)若甲乙属于不同类别的含钠化合物,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乙,则“乙→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CO2FeH2Na2CO3+Ba(OH)2=BaCO3↓+2NaOH[或Na2CO3+Ca(OH)2=CaCO3↓+2NaOH]

[或Na2SO4+Ba(OH)2=BaSO4↓+2NaOH或2NaCl+2H2O

2NaOH+H2↑+Cl2↑]

【解析】

【详解】

(1)若甲乙都属于同类别物质

①若甲、乙均为氧化物,乙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则甲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

CO2;

②若甲、乙均为单质,铁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甲和乙的一种组合:

甲是铁,化学式为Fe;乙是氢气,化学式为H2;

(2)若甲、乙属于不同类别的含钠化合物,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或碳酸钡),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钠相互转化,氢氧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碳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乙是碳酸钠,甲是氢氧化钠,则“乙→甲”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OH)2=BaCO3↓+2NaOH[或Na2CO3+Ca(OH)2=CaCO3↓+2NaOH];或者:

若甲、乙属于不同类别的含钠化合物,氢氧化钠与硫酸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钠与氢氧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钡,硫酸钠能与氢氧化钠相互转化,氢氧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硫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乙是硫酸钠,甲是氢氧化钠,则“乙→甲”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Ba(OH)2=BaSO4↓+2NaOH;或者:

若甲、乙属于不同类别的含钠化合物,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电解氯化钠的水溶液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氯化钠能与氢氧化钠相互转化,氢氧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氯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乙是氯化钠,甲是氢氧化钠,则“乙→甲”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l+2H2O

2NaOH+H2↑+Cl2↑。

【点睛】

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

 

4.已知A-E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A是一种常用于灭火的气体,可用于制汽水;B是胃酸中的主要成份;C和D是两种常见的碱;E是一种钠盐,其水溶液呈碱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和B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

(2)C和D的溶液中都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写离子符号)。

(3)若D和E反应可以得到C,请写出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C的俗名是_____(写一种);D的用途有_____(写一种)。

【答案】CO2HClOH-Ca(OH)2+Na2CO3=CaCO3↓+2NaOH火碱改良酸性土壤

【解析】

【详解】

(1)A是一种常用于灭火的气体,所以A是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所以填:

CO2HCl;

(2)C和D都是碱,碱中都有氢氧根离子,且氢氧根离子是阴离子,所以填:

OH-;

(3)因E是一种钠盐且水溶液显碱性,所以E可能是碳酸钠,因D和E反应可得到C,所以可能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所以C可能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D可能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填:

Ca(OH)2+Na2CO3=CaCO3↓+2NaOH火碱改良酸性土壤

 

5.已知铜绿[Cu2(OH)2CO3]在加热时分解生成A、B、C三种常见的氧化物,下面是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示(部分生成物未标出)

(1)试通过分析推断,确定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G________,H___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

C→H________,E+B→G______________

【答案】H2OCuOCuCaCO3

【解析】

【分析】

A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D和E,所以A为水,所以D、E是氢气或氧气中的一种,B和E在加热条件下能生成红色固体G,所以G为铜,B为氧化铜,那么E就是氢气,所以D为氧气,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能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所以C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黑色单质X反应生成气体F,气体F会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所以F是一氧化碳,X就是木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H是碳酸钙,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二氧化碳,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化铜加热生成红色的铜,二氧化碳和木炭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也会生成铜,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和水,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意,推导合理,

【详解】

(1)A是H2O,B是CuO,G是Cu,H是CaCO3;

(2)C→H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E+B→G的反应是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白色的铜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

图2所示的是A、B、D、E的相关信息(重叠部分表示两种物质的共同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

(3)物质E的用途之一为________。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2O3置换反应冶炼金属3Fe+2O2

Fe3O4

【解析】

【分析】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组成元素相同,但是A是红色固体,B是黑色固体,结合常见的红色固体有:

氧化铁、红磷、铜等,猜想A是氧化铁,B就是四氧化三铁,氧化铁转化成的C会生成四氧化三铁,C可以是铁,D是固体单质,E是气体单质,铁会生成D和E,所以猜想D是铜,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E是氢气,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红色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含有相同的元素,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猜想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猜想正确;

【详解】

(1)A的化学式为:

Fe2O3;

(2)反应②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满足置换反应的条件,所以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通过推导可知,E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可以作燃料;

(4)反应④是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

3Fe+2O2

Fe3O4。

 

7.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C常用作建筑材料,E常用作食品干燥剂。

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式是_____。

(2)D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现象是_____。

(3)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答案】

出现白色沉淀

置换反应

【解析】

【分析】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C常用作建筑材料,则C为碳酸钙,属于盐,E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则E是氧化钙,属于氧化物,E能生成D,D能生成C,则D是氢氧化钙,属于碱,B能和D、C反应,则B是酸,则B是盐酸,A和B反应,则A是金属单质。

【详解】

(1)E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则E是氧化钙,故E的化学式是

(2)C常用作建筑材料,则C为碳酸钙,E能生成D,D能生成C,则D是氢氧化钙,D转化为C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现象是出现白色沉淀。

(3)B能和D、C反应,则B是酸,则B是盐酸,A和B反应,则A是金属单质,A可以是铁,故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符合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故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点睛】

C常用作建筑材料,则C为碳酸钙,E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则E是氧化钙,E能生成D,D能生成C,则D是氢氧化钙。

 

8.图中A、B、C、D、E、F分别是铁、水、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硝酸银溶液中的一种,其中A为单质,C和E的物质类别相同。

图中用“﹣”或“⌒”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或“

”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E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

C___,E___。

(2)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F→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

(3)写出A与C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

___。

【答案】HClH2SO4Fe+2AgNO3═Fe(NO3)2+2AgCaO+H2O═Ca(OH)2化合反应固体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最终得到浅绿色溶液

【解析】

【分析】

根据A是单质,所以A是铁,C和E的物质类别相同,故C和E是盐酸和稀硫酸中的一种;铁能与B反应,故B表示硝酸银;硝酸银能与C反应,E能转化为C,故C是盐酸,E是硫酸;硫酸能转化为F,F能转化为D,故F是水,D是氢氧化钙,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详解】

(1)C是盐酸,E是硫酸,故填:

HCl;H2SO4

(2)A与B的反应是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故填:

Fe+2AgNO3═Fe(NO3)2+2Ag

F生成D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合反应,故填:

CaO+H2O═Ca(OH)2;化合反应

(3)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会观察到固体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最终得到浅绿色溶液,故填:

固体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最终得到浅绿色溶液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二、中考化学推断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