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2977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5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docx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docx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2019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已学过一些儿歌,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

在音乐欣赏这一块,教材安排了一些比较轻快、又朗朗上口的乐曲,因此学生在仔细聆听后能有自己的想法,并勇于表达自己独特的看法。

二、教学内容

一年级下册总共10课,分别是《春天》、《放牧》、《手拉手》、《长鼻子》、《跳起舞》、《咯咯哒》、《大海的歌》、《幸福生活》、《巧巧手》、《汪汪与咪咪》,让学生了解几首优秀的儿童歌曲和几首优秀的外国歌曲,并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乐必要的审美能力。

三、本期教学要求:

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

4、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1、以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发展为核心。

努力遵循学生的审美发展与身心发展的规律,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兴趣爱好与审美需要,转变单纯进行音乐知识、音乐技能教学的观念,加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和培养。

2、现人文学科的共性与音乐教育个性的统一。

重视原来音乐教育中相对薄弱的人文内涵,注意对学生人格成长的整体关怀,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有更多的机会关注中华民族及多元文化的优秀成果;加强音乐与艺术、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

3、学生真正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体。

努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突出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发展;加强对学生音乐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在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活动中,突出体验、重视实践、鼓励创造与反思,努力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审美学习情境和展现音乐潜能的“舞台”。

4、教育创新的时代要求。

以观念更新为先导,处理好内容选择的经典性忽然时代性的关系。

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同时,积极推动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

五、教学措施:

1、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师生互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3、通过对音乐进行表演,使学生得到合作的体验。

4、通过游戏活动来感知、体验、创造音乐,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

春天3课时

第二单元:

放牧2课时

第三单元:

手拉手3课时

第四单元:

长鼻子2课时

第五单元:

跳起舞3课时

第六单元:

咯咯哒2课时

第七单元:

大海的歌2课时

第八单元:

幸福生活3课时

第九单元:

巧巧手2课时

第十单元:

汪汪与咪咪2课时

第一课《春天》(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2、聆听《杜鹃圆舞曲》,能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现乐曲。

教学重点:

感受并用声音、动作表现音乐

教学难点:

用歌声较合适的表现三拍子歌曲《布谷》

教学准备:

师:

钢琴、录音机、磁带、装米或沙或水的可乐瓶各1个

生:

装米或沙或水的可乐瓶1个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听《杜鹃圆舞曲》进教室

师:

听着音乐,你感觉四季中的哪一季到来了?

为什么?

生:

……

创设自由、活泼、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孩子的心情得到放松。

一、

练:

3XX0∣XX0∣X—X∣XX0‖

4快来,快来,春天快来。

1、师:

让咱们一起喊喊春姐姐。

2、师范读,生聆听。

3、生尝试读一读。

4、师:

真能干,春姐姐最喜欢美丽的事物,哪组喊得最美,她就光

临哪组。

5、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尝试用较美的声音读读。

(引导生利用

手中的可乐瓶伴奏)

6、各组表演。

7、组组互评,表扬激励。

8、生集体“喊春天”。

设计趣味的、孩子乐于接受的形式,使三拍子的难点自然得到解决。

为了让春姐姐光临,孩子自然会用美的、轻柔的声音表现。

引导生利用身边的废弃物制作能发出优美声音的乐器,让他们知道:

美何处不在?

 

二、

学:

1、师:

有一种可爱的小动物它在找春天,它也想邀请春姐姐光临

它的家,你听、师生聆听《布谷》,感受音乐带来的感觉。

2、生自由与周围的朋友说说感受。

3、生用自己的伴奏方式为歌曲伴奏,帮助布谷找春天。

4、师:

你找到的春天在哪里?

5、指名学生回答。

6、师:

聪明的孩子,你找到的春天在哪里?

用美丽的舞姿告诉大家。

7、生聆听音乐,自由律动。

(音乐结束生好摆造型,不动)。

8、师进入孩子中提问“你是春天的什么?

9、生:

(回答)

10、师:

布谷是怎么找春姐姐的,让我们一起听听。

11、师生静听音乐,生手指歌词。

12、生跟教师朗诵歌词,比一比“谁的声音最美?

13、师:

春姐姐即将来到我们的教室,你看!

14、生分小组拉起手,第一段歌词向左走,第二段反之,第三段再

反之。

15、师:

用我们的歌声找春姐姐。

16、师生轻声和着录音伴奏演唱。

17、生自评。

18、生或歌或舞或伴奏找春天。

 

用各种形式帮助孩子感受音乐。

 

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表演是有主题的。

培养孩子良好的聆听习惯。

让孩子在律动中熟悉歌词。

让孩子知道音乐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三、

赏:

1、师:

春姐姐已光临我们的教室,你听……

2、师生静听《杜鹃圆舞曲》,感受音乐情绪。

3、生自由听音乐律动:

迎春天。

4、师:

你怎么迎春天?

5、指名生回答。

6、揭题:

《杜鹃圆舞曲》

 

给孩子多个自由发挥的空间。

培养孩子即兴创编的能力。

师:

春天就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一双美丽

的眼睛找一找!

生聆听《春天在哪里》出教室。

增加孩子歌曲的储备量并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出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感受万物复苏、细雨蒙蒙的春天。

2、用人声模拟春天的风雨声,感受人声的美妙。

3、通过模拟活动,提高学生二部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并演唱《小雨沙沙》

教学难点:

教和谐的为歌曲编配第二声部

教学准备:

师:

钢琴、录音机、磁带、7张小燕子图片、装水或米的可乐瓶各1个

生:

装水或米或沙的可乐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生听《小燕子》音乐自由律动进教室

在优美音乐声中进入课堂,轻松、自由、惬意。

一、

1、师:

看,春天的使者来了,用一句话形容它。

2、生:

……

3、师:

用我们美丽的舞姿学学它。

4、生聆听《小燕子》音乐自由律动。

5、师:

小燕子飞呀飞,它都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6、生静听音乐,身体随音乐自然晃动。

7、指名生回答。

8、师:

你想与小燕子说什么?

9、生边聆听音乐边飞至小燕子图片旁与它说悄悄话。

(提示生做个有序的小燕子)

10、指名生说说。

(随机表扬激励)

与语文学科结合,

培养孩子一定的语言描述能力。

培养孩子良好的聆听习惯。

拟人化的手法,让孩子真切的感受:

春天的使者就在身边。

 

二、

1、师:

你听,这是春天的什么声音?

2、生闭眼聆听,师晃动手中装水与米的可乐瓶。

3、生:

……

4、师:

真有想象力,你们也来试试。

5、生随音乐《小雨沙沙》有节奏晃动手中的可乐瓶。

6、师:

真美的声音,春天的使者又与你说悄悄话了。

7、生静听录音范唱,“是谁?

在说什么?

8、指名生回答。

9、揭题:

《小雨沙沙》

10、生跟教师有感情朗诵歌词。

11、师:

你能用人声模拟春雨声吗?

比比谁最象。

12、生自由试试。

13、指名生尝试。

(随机表扬激励)

14、组员间模拟并互评。

(引导生发挥想象:

还可编配什么声音?

15、师:

让我们一起为歌曲伴奏。

16、生聆听录音范唱,将模拟的声音配入歌曲。

(生只要能将模拟的声音教和谐的配入歌曲即可)

17、生自评,表扬激励。

18、生选择表演:

或扮演种子或扮演小雨或模拟风雨声或可乐瓶伴奏。

19、师生表演。

20、生自评、互评。

21、生随录音范唱演唱歌曲。

(分层:

能演唱歌曲的唱歌词,有困难的模拟风雨声)

22、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表演歌曲?

”(引导生注意形式的多样)

23、各组表演。

24、组组互评。

(师随机表扬激励)

形象的给孩子想象的空间和余地。

培养孩子良好的节奏

 

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

感受人声的美妙。

培养生多元化的思维方式。

初步培养孩子二部合作的能力。

引导生多元化的表现音乐。

分层教学,树立每个孩子学习音乐的信心。

师:

在这里,我欣赏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春天音乐会,谢谢你们的精彩表演。

生聆听《小燕子》音乐“飞”出教室。

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带着一份好心情离开。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鹃圆舞曲》相比教,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2、将课堂延伸至室外,让孩子把学习到的歌(乐)曲、舞姿送给春天的使者,真切的启迪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感受并表现音乐中的春天。

教学难点:

室外的孩子能对行为有所控制。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听《杜鹃圆舞曲》律动进教室。

用音乐引领孩子进入音乐殿堂。

 

 

(一)欣赏教学

1、师:

让咱们来欢迎春姐姐。

2、生聆听《杜鹃圆舞曲》自由律动。

3、师:

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给大家学学。

4、生:

……(师随机表扬激励)

5、复听乐曲,手指画图形谱。

6、指名生上台试试并简单说感受。

(师随机表扬激励)

7、小组交流。

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

(二)歌曲教学

1、师:

布谷也来凑热闹了。

2、男女声演唱歌曲《布谷》。

(引导生做个“文明观众”)

3、男女生互评。

4、师:

与《杜鹃圆舞曲》相比,你觉得旋律有什么相似的感觉?

5、生:

……(师随机表扬激励)

6、师:

你听,谁来了?

学会尊重他人。

 

再次感受三拍子节拍的特点,同时提高聆听的能力。

7、师生聆听《小雨沙沙》,再次感受音乐意境。

8、演唱歌曲《小雨沙沙》。

9、师评价。

1、师:

春天里除了我们说到的、唱到的,还有更多美丽的事物。

让我们一起到快乐园找找,找到了请你把学过的春天的歌与舞姿送给她。

听听她与你说什么?

2、师:

去之前,能告诉我该注意什么?

3、生:

……(随机表扬)

4、师小结。

5、师生听《小燕子》音乐“飞”至校快乐园。

6、连续播放《杜鹃圆舞曲》、《小燕子》、《布谷》及《小雨沙沙》,生与春天、与大自然用音乐交朋友。

把课堂教学试时引出室外,能让孩子感到新鲜、刺激,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只是教师如何把握孩子在室外的表现及评价,有待商榷。

真真切切的给孩子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比教师说一万句“大自然是美的”都有意义。

师:

对春天、大自然说一句话。

生:

……

师:

是的,让我们一起享受春天,爱护大自然。

下课

生就地解散。

当孩子与自然零距离接触后,还会说出空而假的话吗?

第二课《放牧》(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牧童》、聆听《牧童哪里去了》,学习认识三角铁及演奏方法。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牧童》,聆听歌曲《牧童到哪里去了》。

2、通过聆听与学唱,初步感受牧童的生活及其生活的变化。

3、在音乐活动中认识三角铁,探索其敲击方法,掌握演奏姿势

教学重点、难点:

歌曲的聆听与学唱

课前准备:

小草、白云、山羊等卡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