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建设指挥部全年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82179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建设指挥部全年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整理建设指挥部全年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整理建设指挥部全年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整理建设指挥部全年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整理建设指挥部全年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建设指挥部全年工作报告.docx

《整理建设指挥部全年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建设指挥部全年工作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建设指挥部全年工作报告.docx

整理建设指挥部全年工作报告

H:

\fanwencaijitwo\银行中级职称干部培训总结.doc建设指挥部全年工作报告

 

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桥工程建设指挥部领导班子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执行民主集中制,维护中央权威,团结协作,充分发挥领导班子一把手负总责,副职各负其责的核心作用,团结带领指挥部全体员工,克服困难、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队伍素质

一年来,指挥部每月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和理论学习讨论会,积极开展夜学活动。

我们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干部职工的头脑,相继组织学习了《党的十七大反腐倡廉精神学习辅导》、《党的十七大反腐倡廉精神学习问答》、《理论热点面对面》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等。

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和利益观。

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职工队伍素质建设是推进大桥工程建设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最终要通过每一个党员干部的身体力行来实现。

为了夯实基础,我们始终坚持三个原则:

一是坚持学习培训同干部职工的思想实际相结合,克服不想学、不愿学、不善学的思想。

二是把学习培训同实际工作相结合,在提高政治思想觉悟的同时,促进本职工作的完成。

三是把学习培训同用人制度相结合,完善人才培养、选拔和使用机制。

二、攻坚克难,努力推进大桥工程建设

2、经过一段时间试桩、补勘、验证等工作,今年5月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拿出了《市大桥工程变更设计图》。

5月22日,指挥部召开了大桥工程桩基设计变更专题会议,与会专家们一致认为该设计变更切合实际,符合规范要求。

就此完成了大桥桩基础的重大设计变更。

4、完善启动强制拆迁程序所需的相关资料,为强制拆迁做好准备工作。

5、完成安置房工程因增设地下室及材料价格上涨因素造成的调概工作。

6、安置房完成三通一平工作,施工用水、用电基本完成。

7、完成安置房工程招投标代理与咨询的招投标工作;完成监理、施工的资格预审工作。

8、12月初将完成安置房工程监理、施工招投标工作。

9、做好安置房建设的开工准备工作,抓紧办理相关的施工许可证件,计划12月底进场施工。

三、树立安全生产意识,确保工程优质

我们始终坚持从严管理,视质量、安全和进度为工程生命。

与各参建单位密切配合,共建效能工程、精品工程、安全工程。

一是成立安全生产检查领导小组,每月定期进行一次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活动,对在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由监理单位下达整改通知,要求施工单位及时进行整改。

二是进一步完善三防应急预案,由其是在今年台风频繁影响我市的情况下,大桥工程各建设工地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经济损失也降到最低限度。

四、健全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廉政工作责任制

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工作部署,扎实推进本单位作风建设持续深入开展,我部先后召开班子会议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认真研究和周密安排。

一是制定了《大桥工程建设指挥部年作风建设实施意见》并成立了作风建设领导小组;二是实行第一把手四不直接分管制度,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抓党风廉政建设的负任制;三是先后完善了《大桥工程建设指挥部内部管理制度》、《三防应急预案》、《夜学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四是认真执行中央办公厅、省委办公厅关于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及实施意见以及《关于加强公务接待管理工作有关规定的通知》,切实加强公务接待管理工作;五是深化拓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深入基层调研,摸清制约创业创新的主要问题和群众的主要期盼,研究推进创业创新的办法举措;六是深化阳光行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的规定编制《大桥工程建设指挥部政务信息公开指南》和《大桥工程建设指挥部政务信息公开目录》,建立健全公开工作机制,依法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七是开展下沉一级,破解难题专项活动,着力解决千亩征地政策处理未到位情况下大桥安置房工程进场施工难的问题,最终使大桥安置工程于今年9月2日顺利进场施工;八是加大管理力度,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成立大桥安置房工程招投标领导小组。

在落实完善党风廉政责任制方面,把握三个环节:

一是坚持制度领先,完善了财务公开制度、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严肃上班工作纪律,杜绝上班迟到、早退现象,严禁上班时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落实各部门的职责,制定详细部门分工。

二是领导干部坚持以身作则,把领导干部的自律和制度有机地贯穿于全部工作的始终,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三是完善监督制约机制,预防职务犯罪。

对接待、机关纪律等方面做出了严格的禁止条令,接待工作中实行定点、定招待标准,严格执行领导审批、办公室承办的原则,工作日中午一律不准饮酒;严禁工作人员与供应商、施工队等关系过近,防止出现吃、拿、卡、要、报现象。

通过这些制度的实行,有力的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廉政、勤政意识,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普通养路工人先进事迹材料

文章导读:

他无论是患病手术后的6年时间,还是从班长位置退下后的4年时间,左新美同志丝毫没有对工作松懈过,始终如一爱岗敬业,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亲爱的客户朋友您好,您在阅读的文章是由中国演讲网编辑人员为您搜集整理的,若您需要更多原创作品请与本站客服人员联系!

说平凡,因为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公路养护工人,没有什么职业比这平凡不不过的了;说伟大,因为他是胃癌做过切除手术,领导再三要他休息,可他一直还坚守岗位,在努力工作着。

他就是安徽省安庆公路局枞阳分局汤沟道班一名普通平凡的共产党员、养护工。

他所在的道班坐落在枞阳县东南部,远离县城,工作条件和环境是分局几个养护道班中最差的,其间,组织上几次找谈心想给他调整一下工作环境,都被他给婉言谢绝。

他无论是患病手术后的6年时间,还是从班长位置退下后的4年时间,左新美同志丝毫没有对工作松懈过,始终如一爱岗敬业,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一位哲人说过,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把他的全部思想和感情融入到他所从事的事业中去,为多数人谋利益,服务于社会。

左新美正是把生命中的一切都拿来为他的公路养护事业服务。

2004年6月,分局出台了工人每人2公里养护任务,班长1公里养护任务的道班定额养护考核办法,办法出台后,由于少数职工的不理解,定额养护考核办法的推行出现了阻力,时任道班班长的左新美思忖后,毅然决定与工人一样抽签,分得了2公里的路段养护任务。

汤沟道班定额养护实施消息传开后,大家为之一惊,“他是动过手术、且一年多点的时间,还与养护人员一样2公里……”很多养护工人都纷纷议论。

左新美的这一举止,感动了全局干部职工。

在他的感召下,全局定额养护办法按期得到了顺利实施。

三、2008年初,枞阳县遇到了历史上罕见的一场大冰雪,高速公路封闭,国省干线公路担负了主要运输任务。

在前后40多天的抗击暴风雪战斗中,左新美同志与其他养护工人一样,每天起早歇晚,顶风冒雪和大伙一道上路巡查,清理积雪。

冰雪消融后,左新美和班长瞿二琴及所有的养护工人一样,又转入到了冰雪消融后的路面坑槽紧张修补工作。

2018年元月6日正是农历腊月三十,人们都沉浸与家人团聚过大年的欢乐气氛中,他和同事们继续奋战在公路上。

在2008年这场特殊的冰雪灾害中,很多公路受阻,可汤沟道班养护的路段一直保持畅通。

2008大年三十前,省公路局党委副书记齐泽民、工会副主席付建萍在安庆市交通和公路部门负责同志陪同下,专程冒雪赶来慰问一线路上作业左新美,并给左新美送去2000元慰问金。

左新美同志就是这样,不论什么岗位上,不畏身患胃癌,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惊人的毅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2005年,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他被县委确立为先进典型;2006年,被授予市级劳动模范;2007年,他的先进事迹在全省公路系统巡回演讲报告;2008年,他获得了市、县有关部门多项荣誉。

十多年来,他先后20多次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

有人说:

路是生命活动的轨迹,路是高级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路是高度发展社会的生命线。

这不禁让我感悟,左新美同志就是这条生命线上验证者,且给我们演奏了一曲平凡而伟大的动人的乐章。

吴玉红事迹材料——为了孤残儿童的未来

文章导读:

为教孩子说普通话,她坚持改掉半辈子的乡音,学说普通话。

经过三个月的工作,吴玉红与孩子们逐渐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但这时家中正值麦收,靠丈夫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她不得不辞掉这份工作回家。

亲爱的客户朋友您好,您正在阅读的文章是由中国演讲网编辑人员为您搜集整理的,若你需要原创作品请与我们联系!

吴玉红是山东省安丘市大盛镇东田庄村村民。

吴玉红今年50岁,和丈夫都是普通农民,两个孩子现读高中且成绩优秀。

自2005年起,这个四口之家先后从潍坊市儿童福利院抱养了6个孩子。

四年多来,他们用浓浓的亲情给予了这些因残疾而被抛弃的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让孩子们重新享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关怀。

吴玉红一家被评为潍坊市优秀寄养家庭和潍坊市和谐家庭。

吴玉红本人先后被评为安丘市十大杰出母亲、潍坊市十大巾帼道德模范,并连续五年被潍坊市儿童福利院评为“爱心妈妈”。

爱心铺就育孤路

2005年3月,吴玉红经人介绍,在潍坊市儿童福利院找了一份照看孤残儿童的工作。

虽是临时工,她却格外上心,有的孩子站着随地拉、随地尿,她不怕脏,打扫干净之后,耐心地教会他们蹲厕所;有的孩子囫囵吞咽,不会咀嚼,她把孩子的手放在自己的嘴上,轻轻地咬着教他们咀嚼;为教孩子说普通话,她坚持改掉半辈子的乡音,学说普通话。

经过三个月的工作,吴玉红与孩子们逐渐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但这时家中正值麦收,靠丈夫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她不得不辞掉这份工作回家。

临走之前,她把自己照料的孩子从头到脚看了一眼又一眼,把每个孩子抱起来亲了一口又一口,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儿,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这些可怜又可爱的孩子。

回家后,吴玉红日夜思念着孩子们,经常打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心想要是能领孩子回家抚养该有多好,这样既可以继续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又能使孩子充分享受到家庭的温暖。

不久这种想法就变成了现实。

当时潍坊市儿童福利院正在探索对福利院儿童实施“回归家庭幸福”工程,就是将这些孤残弃婴分批寄养到家庭中去,与寄养家庭签订寄养合同,给予每个家庭中的每个孩子一定的抚养费。

当得知这个消息后,吴玉红与丈夫二话没说,立即向福利院提出了抱养孩子的请求,并于2005年6月第一批第一户与福利院签订了代养合同,领回来三个残疾孩子,最大的叫张伟国,当时三岁半,最小的叫党代员,一岁半,两人都少了一只手掌,另一个叫党代义,刚满两岁,一只脚掌残缺。

不畏艰辛献真情

孩子领来家容易,但要他们认同这个家却是一件很难的事。

3个孩子刚到吴玉红家时,由于不熟环境,整天没日没夜地哭闹,一闹就是五天五夜。

这五天里,吴玉红整天守在孩子身边喂饭喂水、陪他们玩耍,饿了匆匆吃点饭,困了抱着孩子在椅子上打个盹,整个人累的又黑又瘦,最后孩子们终于安静下来了,而吴玉红则累得打了一周的吊瓶。

面对这些从小失去家庭温暖、性格脆弱的孩子,吴玉红感到抚养他们比抚养自己的孩子,需要付出更大的精力和爱心,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压力。

孩子们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全在屋里,有时大便后用手抓着到处乱抹弄得屋里又臭又脏,吴玉红整天忙着打扫卫生累得筋疲力尽,这些对她来说都算不上什么,最令她心情沉重、焦躁不安的是孩子生病时,求医问药、嘘寒问暖,生怕他们有一点闪失。

有一次,已经深夜12点多了,党代员醒来后,突然大哭大叫,任凭怎么哄也不管用,一直哭了近两个小时。

因为住得偏僻,找医生很不方便,她急得团团转,心想:

如果孩子在我们手里出点意外,那可对谁都没法交待。

原来从不迷信的她竟跪下来乞求上苍,保佑孩子平安无事。

或许是她的真诚促使孩子渐渐平静下来,一会竟安静睡着了。

看到她身心如此劳累,有很多人劝她把孩子送回去算了,但看到孩子们依赖的目光,想到福利院领导的嘱托和期望,她便一直坚持下来。

不到半年时间,孩子们便适应了环境,完全融入了吴玉红的家庭,变得活泼、懂事了:

看到吴玉红便一口一个的叫她“妈妈”;见到别人也主动打招呼,“叔叔”“阿姨”地叫个不停;在吴玉红生病挂吊瓶的时候,三个孩子总是围在她的身边,这个拉着她的手,那个去给她拿吃的,不停地念叨“妈妈怎么了?

妈妈打针痛吗?

妈妈吃饭吧”,每当这时,她的心里总是涌起一种说不出的温暖和幸福。

2006年6月21日是吴玉红一家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党代员要离开她家到美国的一个家庭生活,虽然打心眼里舍不得,但为了孩子今后的幸福,又不得不忍痛割爱。

孩子临走时,搂着她的脖子不撒手,边哭边喊:

“我要妈妈,我要妈妈!

”前来送行的左邻右舍都感动的掉下了眼泪。

孩子被接走后,她像掉了魂似的,整天呆坐着,眼泪流个不停。

在以后的日子里,其他两个孩子也陆续被好心的家庭收养,每次与孩子们分别都要经过一次撕心裂肺的痛苦。

全家齐奏和谐曲

抚养残疾孩子,全家人都表现的非常积极,男女老少齐上阵,农活之余帮衬着照料孩子。

她的丈夫是最忠实的支持者,是名副其实的义务“保姆”,他们的一对儿女也非常喜爱这些家庭新成员,家里有好吃的都是先送给这些小弟弟、小妹妹们吃,一有时间便陪着他们玩耍,教他们读书认字。

农活忙的时候吴玉红担心不能全身心照顾孩子,怕他们受一点委屈和伤害,就把自己的父亲接来照看孩子,年迈的父亲也是全力支持随叫随到。

吴玉红一家在悉心照顾孩子们的同时,还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引导,经常给他们讲述一些身残志坚的感人事迹来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摆脱身体残疾的阴影,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克服自卑心理,现在孩子们个个变得开朗、乐观,与其他同龄的孩子没有什么两样。

引燃人间真善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身为偏远山区的普通农民,吴玉红一家舍小我奉大爱、不畏清贫默默奉献、义无反顾代养孤残儿童的事迹感动了社会,更感动了村里的许多家庭,他们由不理解泼冷水、到感动敬佩、到最后纷纷投身到关爱孤残儿童的行列,与吴玉红一起共同谱写了一曲人间大爱真善美的赞歌,成为自觉践行公民道德的典范。

截至目前,全村已有13户家庭成了孤残儿童的温暖之家,先后有46名孤残儿童在这里幸福快乐地成长,东田庄村成为潍坊市儿童福利院唯一的一处孤残儿童寄养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