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臣倍健保健品生产研发基地二期项目环境阻碍报告表.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2661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8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汤臣倍健保健品生产研发基地二期项目环境阻碍报告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汤臣倍健保健品生产研发基地二期项目环境阻碍报告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汤臣倍健保健品生产研发基地二期项目环境阻碍报告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汤臣倍健保健品生产研发基地二期项目环境阻碍报告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汤臣倍健保健品生产研发基地二期项目环境阻碍报告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汤臣倍健保健品生产研发基地二期项目环境阻碍报告表.docx

《汤臣倍健保健品生产研发基地二期项目环境阻碍报告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汤臣倍健保健品生产研发基地二期项目环境阻碍报告表.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汤臣倍健保健品生产研发基地二期项目环境阻碍报告表.docx

汤臣倍健保健品生产研发基地二期项目环境阻碍报告表

建设项目环境阻碍报告表

 

项目名称:

汤臣倍健生产研发基地二期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安徽汤臣倍健保健品推行效劳

 

建设项目大体情形

项目名称

汤臣倍健生产研发基地二期项目

建设单位

安徽汤臣倍健保健品推广服务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联系人

通讯地址

合肥市长江东路1050号中房名都A-2101室

联系电话

传真

/

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

合肥市新站区新海大道以北

立项审批部门

/

批准文号

/

建设性质

扩建

行业类别

及代码

其他仓储业(G5990)

建筑面积

(平方米)

4695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总投资

(万元)

1500

环保投资

(万元)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期营运日期

2012年11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概况

安徽汤臣倍健保健品推广服务有限公司位于合肥市新站区新海大道以北,主要从事保健品销售,公司现投资1500万元在原厂区内新建一座仓储中心,该项目为二期建设项目,一期项目已建设完成,但未投入使用。

该项目建筑面积4695㎡,该仓储中心的建设主要用于保健品的分装、仓储及配送。

项目区给排水及供电设施齐全。

项目东侧为安徽中昊工程有限公司,西侧隔鹿鸣山路距离29m为瑶海区人民检察院,南侧为新海大道,北侧为安徽海峰工程有限公司,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

本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1998)第253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有关规定,安徽汤臣倍健保健品推广服务有限公司委托安徽显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单位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同时根据项目的工程特征和项目建设区域的环境状况,对工程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和筛选,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

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位于合肥市新站区新海大道以北,项目一期建设内容为2484㎡综合楼,二期主要在厂区内新建一座仓储中心,本环评主要针对二期建设项目所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建筑面积4695m2,项目建设内容详见表2。

表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

项目类别

名称

工程内容及规模

备注

主体工程

仓储中心

建筑面积4695㎡,主要用于保健品的仓储、分装和配送

/

辅助工程

综合楼

占地面积2484㎡

已建

储运工程

厂内运输

叉车输送

/

厂外运输

物流公司解决

/

公用工程

供水系统

由合肥市市政供水管网供应,年供水量1240t/a

/

供电系统

合肥市市政供电管网供应,供电量7800度/年

/

排水系统

项目区实行雨污分流排水体制。

雨水经市政雨水管网排入二十埠河,项目产生的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由市政污水管网排入朱砖井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最终排入二十埠河,年废水排放量992吨

/

环保工程

废水处理

化粪池

/

固废处理

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送垃圾处置场卫生填埋;分装过程中产生的废包装材料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利用

/

3、项目平面布置

本项目位于合肥市新站区新海大道以北,安徽汤臣倍健保健品推广服务有限公司厂区内,厂区南侧为综合楼,北侧为仓储中心(项目所在地)。

项目东侧为安徽中昊工程有限公司,西侧为瑶海区人民检察院,南侧为新海大道,北侧为安徽海峰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平面布置见附图3。

4、项目主要设备

项目运营期产品的运输主要依靠物流公司解决,因此该项目使用的设备为主要为叉车(8量)。

5、能源消耗

项目运营期主要能源消耗详见表4。

表4主要能耗一览表

序号

名称

数量

备注

1

供水

1240吨/年

市政供水管网

2

供电

7800度/年

市政供电管网

6、劳动定员和工作制度

本项目劳动定员20人,每天工作8小时,年工作日310天。

7、公用工程

①给水

项目主要用水为职工生活用水和保洁用水,年用水量约为1240吨,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能满足项目需求。

②排水

项目区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制,雨水经市政雨水管网,最终进二十埠河。

项目废水主要为职工生活污水和保洁废水,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由市政污水管网排入朱砖井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后排入二十埠河。

③供电

项目供电由合肥市市政供电管网供应,项目年用电量7800度,可满足项目需要。

8、选址可行性

本项目位于合肥市新站区新海大道以北,在安徽汤臣倍健保健品推广服务有限公司厂区内新建一座仓储中心。

项目东侧为安徽中昊工程有限公司,西侧隔鹿鸣山路距离29m为瑶海区人民检察院,南侧为新海大道,北侧为安徽海峰工程有限公司(项目周边环境见附图2)。

该项目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该项目选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功能区划要求。

项目的建设无外环境制约因素,因此,本项目选址合理。

9、产业政策符合性

本项目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规定的鼓励、限制和淘汰类建设项目之列,可以视为允许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1、本项目为二期建设项目,一期建设项目虽已完成,但未投入使用,因此不存在无原有污染。

2、项目所在区域主要接纳水体为二十埠河,多项污染物指数超标,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环境制约因素。

该区域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地表水环境污染严重,现状水质达不到功能区划目标要求,本项目建设势必增加该区域的污染负荷,因此本项目建成使用后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以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质、地貌

合肥市是安徽省省会,位于中国中部北纬31°31′~32°37′,东经116°40′~117°52′(西安坐标系),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

合肥市处于江淮丘陵,地貌岗冲起伏,宏观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呈现较缓的波状平原状态。

项目区地质情况良好,土壤由耕植土层、杂填土层、粉质粘土层、粘土层等组成,表层为上更新冲击洪粘土,地基岩为第三纪红砂岩。

历史上合肥未发生过大的地震(但受到过波及)。

合肥市地震烈度为7级。

2、气候、气象

合肥市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湿润区,主要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季风明显,雨量适中,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

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冷少雨。

合肥市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夏季平均温度最高为℃,冬季平均温度为℃。

全年无霜期224天。

历年平均降水量为,最大降水量(1954年),最小降水量(1978年),降水量年内分配明显不均,其中6~8月份降水量最多,约为全年的42%。

历年年平均蒸发量。

合肥市全年主导风向为东风(E),频率为%,次主导风向为东南东风(ESE),频率为%,春季主导风向为东南东风(ESE),其余季节主导风向为东风(E),静风频率为%,多年平均风速为s。

3、水文水系

合肥市位于江淮丘陵中部,江淮分水岭自西向东贯穿全境,将全省分成长江和淮河两大流域。

项目所在区域主要地表水系有巢湖和二十埠河。

巢湖:

是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属长江下游左岸水系,距合肥市区约15km。

巢湖流域面积13350km2,多年平均水位为,平均水深为,水位变化幅度平均为,水位为~时湖泊水域面积约为760km2。

巢湖是巢湖市的主要饮水水源。

巢湖入湖河流有南淝河、派河、店埠河、十五里河、丰乐河、杭埠河,兆河等33条水系,主要通过裕溪河与长江进行水交流,因建巢湖闸和裕溪河闸,使巢湖由原来的过水性河流变成了受人工控制的半封闭式和封闭式湖泊,其水域的水基本不与长江交流。

由于湖大水浅,水流缓慢,水体稀释能力差,加上近年来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地表残留水体中的农药、化肥等多种有害物质带入湖内,湖区水质日益恶化。

按照安徽省水环境功能区划,合肥市四水厂取水口周围和巢湖等市水厂取水口周围1km的巢湖水域为饮用水源保护区,其他湖体为农业用水区,巢湖水质功能区划为地表水Ⅲ类,但目前水质已不能满足功能区划要求。

二十埠河:

二十埠河发源于长丰县境内,流域面积140km2,河长24km,河宽8-60m,是南淝河的支流之一,在河上口附近汇入南淝河,最终入巢湖。

4、植被、生物多样性

项目所在区域位于合肥市包河工业区,开发程度较高,以人工生态环境为主,该区无自然状态下的森林、湿地,无珍稀或濒危物种。

植被以人工植被为主,野生动物较少,仅有鸟类、蛙类、蛇类、黄鼬等。

家畜家禽主要有猪、牛、羊、鸡、鸭、鹅等。

天然鱼类资源很少,主要是人工养殖的经济鱼类,如鲢、草、青、鲤、鲫等。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建设项目位于合肥市新站区内。

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于1992年12月与国家重点工程合肥铁路枢纽新客站同步开工建设,其前身为合肥市新火车站规划建设区。

1995年4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试验区。

1996年2月,国家建设部将试验区列为全国首家城市建设综合开发试点区。

试验区系省级开发区,享有市级经济管理权限新站区全称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

合肥新站开发区,处于新老城区交接地带,以合肥新火车站为轴心,向四周辐射的区域在一环以内,离合肥政治经济中心较近,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

经过几年的发展,新站区已经成为合肥市发展成熟的区域。

现在新站区配套设施比较完善,形成家具、服装、购物、汽车、批发、休闲等专业性市场。

其中,元一时代广场、元一?

希尔顿酒店、韩国城、家乐福、沃尔玛等重量级企业已经入主或即将入住新站区核心地带,给新站区的发展注入鲜活的血液。

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新站区的房产市场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出现诸多有实力的开发商和著名的楼盘,天骄国际、温莎杰座、中环大厦、恒丰国际大厦、光大国际广场等将成为新站区的新的地理坐标。

2003年3月,市政府将瑶海区七里塘镇划归试验区代管,辖区面积增至34平方公里。

试验区现辖长淮、方庙、七里塘3个街道,20个社居委,常住人口12万人。

新站区是全国公路铁路重要交通枢纽所在地,具有独特的交通优势。

合肥铁路交通的主要站场----合肥铁路新客站以及兴建中的合肥货运站均位于试验区内,铁路交通通过宁西线、合九线和淮南线与全国铁路网相连接。

随着合宁线、合武线、合肥至西安线等高速铁路线的逐步开通,合肥站将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站。

公路交通方面,市政主要交通干线一环路、二环路贯穿区间,区内路网与合徐、合芜、合宁、合安高速公路网及312、206国道紧密相连,全国45个公路交通主枢纽站之一的合肥汽车客运总站已经建成。

兴建中的合六高速(北环高速段)、合淮阜高速等高速公路还将与合肥现有的合宁、合徐等高速公路相连。

合肥市作为承担东西纵横、南北交通的枢纽地位正逐渐形成,而新站试验区就处在这一枢纽的核心位置上。

 新站试验区以交通枢纽的物流园为基础,以第三产业集中的商贸区为特色,以城市中的开发区环境为优势,已成为了合肥市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的三大主体开发区之一。

管委会按照优先提高二产的基本思路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及时关停了高能耗、低效益、重污染的原街道、居委会的小工业企业20多家。

同时对产品有市场、有利润但缺乏投入、生产设备落后、管理水平低的30多家工业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了改组改制,增加投入,经过优化,试验区的工业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2001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6750万元,同比增长%;2002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9295万元,同比增长%;2003年随着七里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