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务发展的需求分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57195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连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务发展的需求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连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务发展的需求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连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务发展的需求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连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务发展的需求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连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务发展的需求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连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务发展的需求分析.docx

《大连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务发展的需求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连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务发展的需求分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连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务发展的需求分析.docx

大连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务发展的需求分析

2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务发展的需求分析

发布时间:

2007-6-1510:

43:

00来源:

点击数:

264

2.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水利发展的需求

2.1.1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分析

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提出我市经济社会的人口、GDP及产业结构等总体发展目标。

2.1.1.1人口发展指标和城镇化率

根据《大连统计年鉴》,大连市2004年末户籍总人口为561.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312.3.0万人,比重为55.6%。

依据大连市规划局和规划设计院共同编写的《大连城市发展规划(2003-2020)》,至2020年大连市经济已具相当规模,城市化水平达到85%,已成为现代化城市地区,考虑大连市积极发展现代化产业和第三产业,有能力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并且已成为发达地区,就业弹性系数较高,大连市总人口发展目标为800万人。

     表2-1总人口预测表单位:

万人、%

分区

2004年

2010年

2020年

金州以南

278.1

365.1

470.0

瓦房店市

102.4

91.8

102.7

普兰店市

82.3

75.7

90.0

庄河市

89.9

82.4

105.0

长海县

8.9

10.3

15.0

长兴岛临港工业区

0

8.4

17.3

松木岛化工园区

0

1.4

10.0

合计

561.6

635.0

800.0

     表2-2城镇人口预测表单位:

万人、%

分区

2004年

2010年

2020年

金州以南

236.9

328.5

440.0

瓦房店市

32.8

44.0

75.7

普兰店市

20.7

31.8

65.0

庄河市

17.8

30.5

75.0

长海县

4.1

4.7

10.0

长兴岛临港工业区

0

8.4

17.3

松木岛化工园区

0

1.4

10.0

合计

312.3

449.3

683.0

     表2-3农村人口预测表单位:

万人、%

分区

2004年

2010年

2020年

金州以南

41.2

36.6

30.0

瓦房店市

69.6

47.8

27.0

普兰店市

61.6

43.9

25.0

庄河市

72.1

51.9

30.0

长海县

4.8

5.5

5.0

合计

249.3

185.7

117.0

2.1.1.2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增长速度

2004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961.8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4975元。

根据《大连城市发展规划(2003-2020)专项说明》,至2010年,人均GDP达到7000美元,2020年,人均GDP达到15000美元。

规划期间的重点项目有:

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旅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瓦房店松木岛化工园区,普兰店杨树房镇大杨国际工业园区,普兰店市丰荣办事处大雪轻工业园区,旅顺口区双岛湾石化园区,国电集团庄河市黑岛电厂一期,庄河市明阳镇花园口工业园区。

2.1.1.3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

大连市农业灌溉一直遵循从节水中求发展的原则,据资料显示,2004年全市农业灌溉面积为122.49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为55.39万亩,占总灌溉面积的45.2%。

2004年农业灌溉面积为122.49万亩,2010年~2020年灌溉面积由214.6万亩增至246.6万亩。

随着城市供水条件的改善,城市挤占农业用水全部还给农业,农业灌溉面积将继续稳定发展。

经预测,大连市2010年~2020年农业灌溉面积将分别达到214..6万亩和246.6万亩。

    表2-4全市灌溉面积预测汇总表单位:

万亩

作物种类

2010年

2020年

水田

30.0

30.0

菜田

50.3

61.5

果树

110.5

120.1

其它

23.8

35.0

合计

214.6

246.6

农村社会面貌要明显改观,到2010年全市小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森林覆盖率达到39%。

农村生活环境将进一步改善,农村城市化进程有较大发展,城乡差别将明显缩小。

2.1.1.4生态环境目标

在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方面。

按照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的关系,以恢复和改善水体功能为目标,以水源地保护为重点,按水功能区实施严格的水源地保护政策,依法加强监管。

对水环境污染区要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要加快水质监测站网建设,实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定相应的水环境保护制度和社会约束机制,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

实行严格的地下水保护政策,加强地下水超采区域的综合治理。

在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方面。

按照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的原则,充分发挥大生态自然修复能力、综合治理、预防监督和监测为主,重点对流域水土流失、水库水源区水土流失、城市水土流失区等进行综合防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达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建设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城市。

2.1.1.5水利信息化建设目标

至2010年,力争在全市水务系统实现信息采集自动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实时化,信息管理智能化,全面完成我市水务信息化建设,为实现水务现代化奠定基础。

1、以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和其他外设组建大连市水务系统的信息网,涵盖各局属单位、各县市区防办及大中型水库,并且能够和市政府、省水利厅、水利部及国家防办等上级主管部门连接,实现互连互通、信息共享。

2、应用“3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技术,建立大连市地形地貌和河流水系等基本空间信息数据库,通过地图放大、缩小、漫游、编辑、查询等功能,实现空间信息的直观、有效的管理。

3、以数据采集系统、遥测等高新技术监测手段为主,通过自动监测、网络、数字化等技术,建立完善的水利信息监测、传输、分析系统。

对大连境内的水旱灾害、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与水环境、水土保持等方面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大连市水务信息数据库的时效性。

4、在GIS和基础数据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模型库,如洪水预报模型、洪水调度模型、旱情灾害预报模型、水质模型、供水模型、需水模型、实时水量调度模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分析模型等,为大连水务系统的空间分析提供技术支持,为决策支持提供依据。

5、在数字化水利的基础上,建立快速、高效的综合决策支持系统,以实现大连市水务工作(如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生态环境保护、水旱灾害防治、跨区域调水等)的科学管理和决策。

“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形成一个覆盖整个大连市水务系统的水务信息化网,实现水务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处理、应用等全过程的自动化、网络化。

能实时、准确地监控和采集境内应有的水信息和用户的需求信息;对水管理活动能作出科学的评估、分析;对其发展趋势自动作出预测、预报;并依据现有的水资源工程状况和水资源配置计划为决策者提供准确、高效的信息支持,使之做出科学决策,提供合理的调度方案,以达到大连水务系统对水资源年计划、月分配、旬调整、实时监控的最优化配置目的。

同时为工程规划与管理、防灾减灾、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以及水利工程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发挥巨大的辅助作用。

结合信息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和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与运行管理体系、规章和措施,积极调整与信息化建设不相适应的管理体制,积极培养与水利信息化建设进程相适应的专业技术队伍,基本形成较完善的水务信息化保障环境。

2.1.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水利发展的需求分析

2.1.2.1防洪安全保障需求

 建国以后,我市也多次出现洪涝灾害,碧流河、英那河、复州河等河流都发生过10年一遇以上的大洪水。

目前,我市主要河流基本都建有大型控制性骨干工程,但还存在河道险工、砂基砂堤及河口淤积等问题,大部分中小河流均未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要求。

随着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我市国民经济必将取得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质量将进一步提高。

而由于我市所处的地理位置,特别是沿河小城镇,工业发达、人口集中,使洪涝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也大,因此,必须对防洪安全保障提出更高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更为有效的防洪减灾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确保主要河流、水库和重点小城镇、乡村度汛安全,做到标准内洪水不决堤、不垮坝、不涝地,乡镇不进水;遇超标准洪水时能够保证重要地区的防洪安全,采取应急措施,科学调度,奋力抢险,竭尽全力把将洪涝损失减到最低限度。

全市防汛的重点是:

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城市、乡镇、重点村屯主要交通干道、重要工矿企业、重点产粮区安全。

根据我市防洪区的地理位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十一五”期间将按规范要求对主要河流进行治理、改造。

2.1.2.2饮用水安全需求

a)2010年和2020年城镇生活用水量需求预测

城镇生活需水采用定额法。

2004年,各分区城镇居民用水定额分别为:

金州以南地区282升/人·日,瓦房店市157升/人·日,普兰店市123升/人·日,庄河市142升/人·日,长海县95升/人·日,全市平均为252升/人·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将进一步得到改善,用水标准不断提高,并且由于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大生活对水的需求量也将增加。

城镇人均综合生活用水定额根据1985~2004年用水水平,以及《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和辽宁省《行业用水定额》中的有关规定分析确定。

2010年和2020年城镇居民生活需水量分别4.14亿m3和6.65亿m3。

        表2-5城镇居民生活需水量预测表单位:

万m3

分区

2004年

2010年

2020年

金州以南

28477

34172

48655

瓦房店市

1885

2891

6079

普兰店市

929

2089

5220

庄河市

921

2004

6023

长海县

104

211

562

合计

32316

41367

66539

b)农村饮用水需求

按我市预测的人口发展指标,预测2010年2020年农村人口分别为185.7万人和117.0万人。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为原则,考虑农村生活供水条件要大幅度提高等因素,2010年和2020年全市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平均定额分别为63升/人·d和75升/人·d,2010年和2020年农村居民生活需水量分别0.44亿m3和0.33亿m3。

     表2-6农村居民生活需水量预测表单位:

万m3

分区

2004年

2010年

2020年

金州以南

1027

1002

931

瓦房店市

1364

1134

739

普兰店市

971

961

684

庄河市

1592

1231

821

长海县

107

120

128

合计

5061

4448

3303

c)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

按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城市中由统一供给或自备水源供给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均应符合该标准。

农村饮用水水质由于一般缺乏自来水厂的处理,需要从解决引水水质安全入手,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卫生。

要大力加强高氟水区、苦水区、盐水区、水质地方病区、滨海区、海岛等地农民、渔民的引水水质处理工作,保障群众基本生存条件。

要利用高新技术,降低水质处理成本,使水质处理措施简便易行。

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饮水水质的要求,到2010年以后我市饮用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达标率为100%。

d)对供水水源工程的要求

大连市缺水是普遍现象,城市缺水和水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城市供水首先要确保城市居民维持健康生活必需的用水量,除了遇特殊干旱年外,即使水资源供需平衡存在少量缺口,在限制工业生产用水的条件下,基本能够保障城市生活必需的饮用水。

应加强城市管网的改造及农村自来水厂的建设,到2020年自来水普及率应达到100%;还要加强水源地保护,控制库区水产养殖的数量,建立库区周边区域的工农业生产的无害化管理机制;加强地下水水源地管理,控制开采量不超过可利用量,防止地表污染物下渗造成地下水质恶化,甚至污染。

到2010年水功能区达标率为87.5%,地表水供水水源达标率为100%,地下水供水水源达标率为100%;到2020年水功能区达标率为100%,地表水供水水源达标率为100%,地下水供水水源达标率为100%。

2.1.2.3农业安全需求

a)粮食产量需求预测

大连市2002年粮食总产量121.4万t,人均年供给粮食218kg,人均每天供给粮食0.6kg。

根据大连市的人口发展和土地使用情况,我市的粮食产量将基本保持稳定。

b)农业需水量预测

大连市2004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22.49万亩,粮食供给安全要求水利为农业灌溉提供水源保障。

2004年全市总用水量11.16亿m3,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为4.57亿m3,占总用水量的40.9%,按2004年有效灌溉面积分析,综合灌溉用水定额为373m3/亩。

今后,将继续保持农业的稳定发展,城市挤占农业的用水将还归农业。

要保障粮食生产用水安全,就必须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资力度,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单产,加大中小灌区的改造力度。

预测2010年全市粮食安全用水量为5.54亿m3,综合用水定额258m3/亩;2020年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46.6万亩,粮食安全用水量为5.70亿m3,综合用水定额231m3/亩。

 

    表2-7农业灌溉需水量汇总表单位:

万m3

分区

2010年

2020年

金州以南

5984

5688

瓦房店市

8364

8400

普兰店市

13984

14860

庄河市

26935

27940

长海县

150

134

合计

55417

57022

2.1.2.4工业用水安全需求

工业需水量采用趋势法进行预测。

1985年至2004年二十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大连市工业用水基本呈平稳上升的趋势,平均年增长率为2.8%。

根据大连市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实际情况,结合建设“大大连”的规划构想,大连市工业用水的趋势是增加海水直接利用量,制定海水利用政策,鼓励临海的电力行业企业、钢铁、纺织、石化企业尽量利用海水直接作冷却水,从而降低工业用淡水量的增长率,直至实现工业用淡水量的零增长。

至2010年,大连市工业需水3.12亿m3;2020年,大连市工业需水3.57亿m3。

 

     表2-8工业需水量预测表单位:

万m3

分区

2004年

2010年

2020年

合计

一般

工业

乡镇

以下

合计

一般

工业

乡镇

以下

金州以南

18258

23648

21456

2192

27176

26015

1161

瓦房店

2937

3670

1910

1760

4135

2151

1984

普兰店

2256

2589

1255

1334

2917

1414

1503

庄河

988

1297

616

681

1462

695

767

长海

35

29

8

21

32

8

24

合计

24473

31234

25245

5989

35722

30283

5439

2.1.2.5生态环境用水需求

a)城市园林绿地需水

城市生态环境需水主要用于城市清洁、绿化。

近年来,大连市城市绿化面积显著增长,在城市变美、变绿的同时,也意味着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增加,但是目前还存在着用自来水浇灌绿地的现象,在预测时充分考虑利用中水。

采用定额法计算。

园林绿地面积增长率由2004~2010年的5.6%下降至2010~2020年的2.4%,行道树增长率由2004~2010年的11.3%下降至2010~2020年的4.8%。

城市园林绿地需水采用定额法计算。

园林绿地定额0.8m3/m2,行道树用水定额0.6m3/棵。

2010年全市园林绿地需水量0.3亿m3,2020年全市园林绿地需水量0.39亿m3。

    表2-92010年园林绿地用水量预测表单位:

万m3、万棵、万m3

县(市、区)

合计

需水量

园林绿地

行道树

面积

需水量

数量

需水量

金州以南

2075

2592

2073.6

2.2

1.3

瓦房店市

101

122.4

97.9

5.4

3.2

普兰店市

528

658.1

526.5

1.6

1

庄河市

347

433

346.4

1.8

1.1

长海县

6

7

5.6

 

 

全市

3057

3812.5

3050

11

6.6

 

 

    表2-102020年园林绿地用水量预测表单位:

万m3、万棵、万m3

县(市、区)

合计

需水量

园林绿地

行道树

面积

需水量

数量

需水量

金州以南

2413

3014.1

2411.3

2.7

1.6

瓦房店市

132

157.1

125.7

10

6

普兰店市

731

912.3

729.9

2.2

1.3

庄河市

595

742.5

594

2.5

1.5

长海县

6

7.5

6

 

 

全市

3877

4833.5

3866.9

17.5

10.4

b)河道生态环境需水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新时期的治水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统筹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水务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综合分析大连地区河流的实际情况,在碧流河、英那河、复州河、庄河、湖里河、大沙河流域考虑为生态环境留水,以维持河道内环境最小水量,满足流域生态环境的基本需水要求。

河道环境水量按历年天然最枯月90%保证率平均流量考虑,当河道流量小于该流量时,将由水库放水来满足河道生态环境需水要求,总需水量3000万m3,该水量已在各河流的主要枢纽工程的供水能力中扣除,不另行单算。

2.1.2.6不可预见水量

不可预见水量主要包括管网漏失等其它无法进行准确预测的水量,按照城镇生活、工业和园林绿地需水总和的10%计算。

至2010年,大连市不可预见需水6661万m3;2020年,需水9682万m3。

2.1.2.7长兴岛临港工业区需水

综合生活用水量是根据人口发展规划、供水普及率和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三方面确定的,综合生活用水量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

工业用水量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所预测的工业增加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两个因素确定的。

根据长兴岛临港工业发展规划,长兴岛临港工业区以工业、商业港区和临海加工制造业为主,由此估测工业用水量。

其他用水量包括市政浇洒道路和绿化、管网漏失及未预见水量。

按上述综合生活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量之和的11%计。

 

      表2-11长兴岛临港工业区需水量预测表

水平年

2010年

2020年

生活需水

人口(万人)

8.4

17.3

普及率(%)

140

170

人均综合用水(升/人·天)

429

1073

需水量(万m3)

205

540

工业需水

工业增加值(亿元)

205

540

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水量(m3/万元)

30

23

工业需水量(万m3)

6150

12420

绿化需水量(万m3)

200

240

其它用水量(万m3)

394

872

总需水量(万m3)

7173

14605

2.1.2.8松木岛化工园区需水

根据《大连化工产业基地总体规划》(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瓦房店市人民政府共同编制)中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大连化工产业基地水源为淡水和海水联合,大部分冷却水利用海水。

园区需水包括生活需水、工业需水、绿化需水和其它用水。

其它用水量包括市政浇洒道路和绿化、管网漏失及未预见水量,按上述综合生活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量之和的11%计。

                          表2-12松木岛化工园区需水量预测表

水平年

2010年

2020年

生活需水

人口(万人)

1.4

10.0

人均综合用水(L/人·d)

130

160

用水量(万m3)

66

584

工业需水

工业产值(亿元)

150

320

万元产值用淡水量(m3/万元)

16

13

工业用水量(万m3)

2400

4160

绿化需水

规划面积(km2)

7.8

34.4

绿化面积(万m2)

234

1032

定额(m3/m2)

0.4

0.4

绿化用水量(万m3)

94

413

其它用水量(万m3)

176

319

总需水量(万m3)

2736

5476

 

2.1.2.9总用水需求

根据上述预测,全市2010年总需水量为16.00亿m3。

其中生活需水量为4.63亿m3,占总需水量的28.9%,工业需水量为3.98亿m3,占总需水量的24.9%,农业需水量为5.54亿m3,占总需水量的34.6%,牲畜需水量为0.79亿m3,占总需水量的5.0%,生态需水量为0.34亿m3,占总需水量的2.1%,不可预见水量为0.72亿m3,占总需水量的4.5%;2020年总需水量为20.46亿m3。

其中生活需水量为7.15亿m3,占总需水量的34.9%,工业需水量为5.23亿m3,占总需水量的25.6%,农业需水量为5.70亿m3,占总需水量的27.9%,牲畜需水量为0.84亿m3,占总需水量的4.1%,生态需水量为0.45亿m3,占总需水量的2.2%,不可预见水量为1.09亿m3,占总需水量的5.3%。

     表2-13大连市各水平年总用水需求量预测表单位:

亿m3

水平年

生活用水

农业

需水

工业

需水

牲畜

需水

园林

绿地

不可

预见

合计

城市

农村

2010年

4.19

0.44

5.54

3.98

0.79

0.34

0.72

16.00

2020年

6.82

0.33

5.70

5.23

0.84

0.45

1.09

20.46

2.2水务发展有利条件与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2.2.1水务发展的有利条件

a)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明确水利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作出了一系列关于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决定,提出了水利发展要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b)有条件通过跨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解决本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问题。

c)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将保持较快速度的发展,对水利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对水的安全保障要求将越来越高,水利发展需求动力强劲,潜力巨大。

d)经过长期的水利发展,我市不仅水利基础设施初具规模,而且在水利规划、设计等方面完成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在工程建设和管理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水利建设与管理体制不断健全,水利科技及新材料、新方法应用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为依法治水、科技兴水,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加快水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