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副词.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52634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副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文言文副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文言文副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文言文副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文言文副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副词.docx

《文言文副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副词.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文副词.docx

文言文副词

文言文副词

目录:

1、语气副词:

反问:

岂、不亦(…乎)、其、庸、宁、独;测问:

无乃(毋乃)、岂、何其;祈使(希望):

其、必、姑、庶几、庶、幸、弟;祈使(禁止):

无、毋、勿……………………1(1—6)

2、决断副词:

(表否定性论断)非;(表论断表说明)固、实、诚、乃、即、必、殆、又、亦;(表示限定

范围)独、仅、徒、直、特;(表推测)其、庶、庶几……………………………6(6-12)

3、时态副词:

(表对持续时态的否定)未;(表已经发生的时态)既、已、尝、未尝;(表将要发生的时态)

将、且;(表正在进行、持续或同时的时态)方、方且、尚、犹、适;(表不止一次的时态)

复、骤、数、仍、亟;(表时序的时态)先、卒、终、竟;(表很快发生的时态)立、即、

遽、亟、稍、素…………………………………………………………………12(12-20)

4、程度副词:

(表程度高)甚、已、至、最、殊、太、尤、良、极;(表程度低)少、颇、微;(表更进一

步)益、愈(俞)、弥、加、滋(兹)…………………………………………20(20-23)

5、否定副词:

(表否定)不、弗、未、无、毋、勿……………………………………………23(23—25)

6、谦敬副词:

(表自谦)敢、窃、愚、伏;(表敬重)辱、惠、请、谨、幸…………………25(25-27)

7、范围副词:

(表范围)皆、尽、悉、俱、咸、毕、并、各、共、相………………………27(27—30)

一、语气副词

语气副词有构成不同句类的作用,常用的有两类:

疑问语气副词和祈使语气副词。

1、疑问语气副词

注意:

疑问语气副词大多用表示反问(无疑而问)和测问(半疑半问)。

表示反问常用的有:

1)岂

表示肯定的反问,可译为:

难道;怎么。

例如:

○岂敢”,“岂堪”,“岂可”,“岂有此理”;

○《战国策·赵策》:

“岂非计久长”。

又如:

岂非,岂不,岂有意乎。

2)不亦(……乎)

表示反问,用在谓语的前面,句末多有“乎”字。

可译为:

岂不;怎么不;哪里不。

例如:

○宋·欧阳修《归田录》:

“吾射不亦精乎”?

○《礼记·檀弓下》:

“武子曰:

‘不亦善乎?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

○唐·韩愈《送齐暤下第序》:

“今之君天下者,不亦劳乎?

○明·李东阳《安平镇减水石坝记》:

“揆之善沟者水潄之,善防者水淫之,两者不亦兼而有之乎?

3)其

表示诘问。

通“岂”,可译为:

难道。

例如: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其为死君乎”。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

○唐·韩愈《师说》:

“其可怪也欤”。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清·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中国其果老矣乎”。

4)独

表反问:

可译为:

岂,难道。

例如:

○“君独不见夫趣(趋)市者乎?

○《诗·小雅·何草不黄》独为匪民?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聊斋志异》兄不能威,独不能断“出”耶?

5)庸

表示反问。

可译为:

难道、岂、哪里、怎么。

例如: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庸非昔日之乐”。

○唐·韩愈《师说》:

“庸知其年之先后”。

如:

庸安(何以,怎么);庸何(何,什么)

6)宁

表反问。

可译为:

岂;难道。

例如:

○《诗·郑风·子衿》子宁不来。

又:

子宁不嗣音。

○《史记·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货殖列传》宁有政教。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宁不哀哉。

○唐·李朝威《柳毅传》宁止不避。

○清·袁枚《祭妹文》宁知此为归骨所。

又如:

宁渠(难道;如何);事之可怪,宁有逾此

注意:

上述六个疑问语气副词,主要用来表示反问。

例如:

○《史记·项羽本纪》:

沛公不先破秦入关中,公岂敢入乎?

○《吕氏春秋·察今》:

舟巳行矣,而公开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国无主,其能久乎?

○《战国策·楚策四》:

王独未见夫睛蛉乎?

以上都是反问句。

而且都与“乎”字构成反问语气句。

表示测问常用的有:

1)无乃(毋乃),

表示委婉反问或委婉测度的语气。

可译为:

莫非;不是;岂不是;恐怕是。

例如:

○《论语·雍也》:

“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

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

○唐·韩愈《行难》:

“由宰相至百执事凡几位,由一方至一州凡几位,先生之得者,无乃不足充其位邪?

○元·萨都剌《相逢行》:

“郎君别后瘦如许,无迺从前作诗苦?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邵廷铨》:

“公子此际利害,间不容髮,不急为之救,乃又虑及未然,兄之计无乃左矣!

○《论语·季氏》:

“无乃尔是过与”。

○《左传·僖公三十二》:

“无乃不可乎”。

2)岂

表示委婉的测问。

可译为:

莫非;也许;也许有。

例如:

○《战国策·燕策》:

“将军岂有意乎”。

又如:

“荆卿岂无意哉”。

○《三国志·诸葛亮传》:

“将军岂愿见之乎”。

又:

“将军岂有意乎”。

又如:

岂有(也许有)

注意:

上述两个副词是测问语气副词。

例如:

○《战国策·宋卫策》:

群臣谏曰:

“以百金之地,赎一胥靡,无乃不可乎”

○《礼记·檀弓下》:

“君反其国而有私也,毋乃不可乎?

○《史记·信陵君列传》: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

3)何其

表示疑问。

可译成:

怎么那样;为什么那样。

○《诗·邶风·旄丘》:

“何其久也?

必有以也。

○宋·苏轼《乞不分差经义诗赋试官》:

“经义诗赋,等是文词,而议者便谓治经之人不可使考诗赋,何其待天下士大夫之薄也?

○清·李渔《闲情偶寄·饮馔》:

“然使竟日穷年止食一物,亦何其胶柱口腹,而不肯兼爱心脾乎?

表示感叹:

可译为:

多么,何等。

○《左传·僖公十五年》:

“二三子何其慼也!

○唐·杜甫《义鹘行》:

“功成失所往,用捨何其贤!

○宋·郭祥正《金山行》:

“一朝登临重太息,四时想像何其雄!

书列:

《墨子·鲁问》:

王子闾曰:

“何其侮我也?

《战国策·齐策四》:

悲夫!

士何其易得而难用也!

2、祈使语气疑问副词

祈使疑问副词主要表示希望或禁止,常用在祈使句中。

用来表示希望的主要有:

1)其

表示祈使。

可译为:

当,可。

例如: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吾其还也。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君其详之。

○清·林觉民《与妻书》汝其善抚之。

○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弟其宽心勿畏可也。

2)必

表示祈使。

可译为:

一定要;必定要(必然;必定;必须,是表示决断)。

例如:

○《论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很明显,这里用“必”是辅助后半句对前半句的说明)

○《资治通鉴·唐纪》:

“人人自以为必死”。

○《战国策·赵策》: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战哉”。

又如:

必因(一定;定然);必败(一定败);必昌(一定光耀);必竟(肯定;一定)

○《孟子·梁惠王上》: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3)姑

表希望。

可译为:

姑且,暂且。

例如: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今姑贷汝,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

又如:

姑置勿论

附:

姑且: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暂且如此,带有暂作某种让步的意思,或说明在不得已情况下,只好这样,相当于“暂且”、“先”。

4)庶几

表示希望或推测。

可译为:

或许;也许;或许可以。

例如:

○《史记·秦始皇本纪》:

“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

○《宋史·文天祥传》: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5)庶

表示希望发生或出现某事,进行推测;可译为:

或许;但愿;希冀(希望得到)。

例如:

○《左传·桓公六年》:

“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伍举)惧而奔郑,引领南望曰:

‘庶几赦余。

’”

又如: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希望竭尽自己的微薄才力);庶免于难;庶几(也许可以,表示希望)。

庶乎可行。

6)幸

表示希望:

可译为:

通“倖”。

侥幸。

例如:

○《小尔雅》非分而得谓之幸。

○《荀子·富国》朝无幸位。

注:

“无德而禄谓之幸位。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注:

“侥倖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幸得脱矣。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幸皆杀之。

○《三国演义》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

又如:

幸心(侥幸心理);幸生(侥幸偷生);幸民(侥幸于万一之民);幸位(侥幸得位);幸得(幸而);幸诡(侥幸和诡诈);幸赏(侥幸得赏)

□侥幸:

1、企求非分。

○《庄子·在宥》:

“此以人之国侥倖也。

”陆德明释文:

“侥倖,求利不止之貌。

○《后汉书·吴汉传》:

“盖闻上智不处危以侥倖,中智能因危以为功,下愚安於危以自亡。

”李贤注:

“侥,犹求也。

○宋·司马光《论财利疏》:

“凡宗室、外戚、后宫、内臣以至外廷之臣,俸给赐予,皆循祖宗旧规,勿復得援用近岁侥倖之例。

其踰越常分,妄有干求者,一皆塞絶,分毫勿许,若祈请不已者,宜严加惩谴,以警其餘。

2、意外获得成功或免除灾害。

犹幸运。

○汉·王符《潜夫论·述赦》:

“或抱罪之家,侥倖蒙恩,故宣此言,以自悦喜。

○唐·韩愈《病鸱》诗:

“侥倖非汝福,天衢汝休窥。

○《三国演义》第三八回:

“玄德曰:

‘今番侥幸得见先生矣。

’”

○清·孔尚任《桃花扇·选优》:

“但博得歌筵前垂一顾,舞裀边受寸赏,御酒龙茶,三生侥倖,万世荣华。

7)弟(第)

表希望。

可译为:

只是;只管

○《明史·海瑞传》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

注意:

上述副词表祈使语气(表示希望或请求)。

例如:

○《史记·晋世家》赵衰曰:

“土者,有土也,君其拜受之。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我死,汝必速行。

○《左传·成公十三年》:

“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

‘庶抚我乎’!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用来表示禁止的主要有:

通常用来表示劝阻和禁止的有:

“无”、“毋”、“勿”。

“无”、“毋”后的动词可以带宾语,而“勿”后的动词时常不带宾语。

1)无

通“毋”,表示劝阻或禁止。

可译为:

不要、别。

○《书·洪范》: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诗·周颂·烈文》:

“无对靡于尔邦”。

○《左传·成公二年》:

“唯吾子戎车是利,无愿士宜”。

○《论语·学而》:

“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史记·陈涉世家》:

“无相忘”。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无望其速成”。

○清·黄宗羲《原君》“无怪乎其私之”。

又:

“无生帝王家”。

又如:

无休外(不要见外);无失其时;无落(别误;不要落空);无得(不得;不能);无论(不要说)

2)毋

本义就表示禁止。

可译为:

莫、勿、不要。

例如:

○《论语·先进》:

“毋吾以也”。

○《史记·项羽本纪》:

“毋从俱死”。

又如:

毋或(不可);毋多(不作他计);毋己(不得,不能);毋违(不得违误);毋令逃逸;毋自欺。

3)勿

表示禁止或劝阻。

可译为:

不要,别。

例如:

○《诗·豳风·东山》:

勿士行枚。

○《论语·学而》虽欲勿用。

过则勿惮改。

○《淮南子·脩务》寡人敢勿轼乎?

○《战国策·赵策》必勿使反。

○汉·刘向《列女传》愿勿遣。

○《三国志·诸葛亮传》诸君勿复言。

○《资治通鉴》将军勿虑。

如:

勿用(勿动;不可有所作为);勿惮(不要怕);勿然(不要这样)

注意:

上述三个祈使副词表示劝阻或禁止。

例如: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将军毋失时!

时间不容息”

○《国语·晋语二》:

“公惧而走。

神曰:

‘无走’”

○《孟子·梁惠王下》:

“左右皆曰可杀,勿听。

有时“毋”“无”“勿”与不定副词“不”差不多。

例如: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燕、赵城可毋战而降也。

○《论语·学而》: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左传·襄公八年》:

“楚人来讨,能勿从乎?

2、决断副词

决断副词是时常用于论断句、说明句的副词,常用的有四类。

其特点是除了可以修饰谓词性词语之外,一般还可以修饰体词性词语。

在修饰体词性词语时,常与“也”呼应使用,构成论断句。

1)非

“非”是典型而又常用的决断副词,常用来表示否定性的论断;其后常有“也”与之呼应,有时也可不用“也”。

如:

表示否定性的论断。

可译为:

“不”、“不是”。

例如:

○《孟子·公孙丑下》:

“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

○《礼记·檀弓上》有子曰:

“是非君子之言也”

○《史记·穰侯列传》:

“宣太后非武王母”。

注意:

“非”还常用在复句的前分句中,与后分句一起构成“否定+肯定”的形式,来表示对比关系和假设关系。

列如:

○《吕氏春秋·贵当》“对曰:

‘臣非能相人也,能观人之友也’”。

○《韩非子·说林下》:

“齐国之诸公子其可辅者,非公子纠,则小白也”。

2)固、实、诚、乃、即、必、殆、又、亦

这几个副词既可用于论断句,又可以用于说明句。

表论断。

可译为:

必,一定、当然、仍然、确实、已经。

例如:

○《楚辞·屈原·涉江》: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宋·苏轼《教战守》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

○宋·苏轼《石钟山记》余固笑而不信也。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默然,曰:

“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表说明。

可译为:

原来;本来;

○唐·韩愈《师说》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表论断。

可译为:

确实;实在;果然;真正地。

例如:

○《诗·邶风·燕燕》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兰芝仰头答:

理实如兄言。

○清·袁枚《祭妹文》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

○《国语》:

“毕阳实送州犁于荆”。

表说明。

可译为:

终于;实际上。

例如:

○《吕氏春秋》:

“其实无不安者,功大故也”。

○《世说新语·自新》: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

表论断。

可译为:

确实,的确。

例如:

○《楚辞·九歌·国殇》:

“诚既勇兮又以武”。

○《战国策·齐策》: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韩愈《祭十二郎文》“所谓无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此为宰相听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听事已宽矣”。

又如:

诚不能免;诚恐(只怕,恐怕)

表说明。

可译为:

果真;如果。

例如: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

表论断。

可译为:

竟;竟然。

例如:

○唐·韩愈《师说》: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何怪也!

表说明。

可译为:

刚刚,才。

例如:

○《春秋经·定公十五年》:

“九月…丁巳,葬我君定公,雨,不克葬,戊午日下昃乃克葬”。

○《聊斋志异·狼三则》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表论断。

可译为:

立刻;立刻就;当即随之。

例如:

○降即免死;即早(及早,趁早)

○晋·干宝《搜神记》王即临之。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世说新语·自新》处即刺杀虎。

○宋·王安石《伤仲永》即书诗四句。

又如:

即速(立刻;赶快)

表说明。

可译为:

那就是,那就是说。

例如:

○《左传·襄公八年》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

○《史记·项羽本纪》梁父即楚将项燕。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清·林觉民《与妻书》即此爱汝。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即如忠烈遗骸。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又如:

即是

表论断。

可译为:

必须。

例如:

○《孟子》: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休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表说明:

可译为:

必然,必定。

例如:

○《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资治通鉴·唐纪》人人自以为必死。

○《战国策·赵策》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战哉。

又如:

必因(一定;定然);必败(一定败);必昌(一定光耀);必竟(肯定;一定)

表示论断。

可译为:

当然、必定。

例如:

○宋·辛弃疾《美芹十论》:

“(彼)投吾所忌,用吾所长,是殆益敌资而遗敌胜耳,不可不察”。

表说明。

可译为:

大概、几乎、差不多。

○《孟子》殆于不可。

○《史记·留侯世家》沛公殆天授。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殆有神护者。

○宋·沈括《梦溪笔谈》游历殆遍。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又如:

敌人伤亡殆尽;殆其(大概);殆庶(庶几,近似)

表论断。

可译为:

再,再一次。

例如:

○《诗·郑风·缁衣》敝予又改为兮。

○《诗·小雅·小宛》天命不又。

○《仪礼·燕礼》又命之。

○《聊斋志异·促织》又试之鸡。

又如:

读了又读;又是他;又问;又起个窖儿(比喻多费了一道手续);又称;又说。

表说明。

即说明几种情况或性质同时存在;例如:

○《书·禹贡》东出于陶邱北,又东至于荷,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

又如:

又打又闹;又惊又喜;又哭又笑

□说明:

意思上更进一层(而且)。

例如: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未可明诏大号…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

□说明:

一连串事情接连出现。

例如:

如:

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

表论断。

可译为:

也;也是。

例如:

○《战国策·魏策》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也不过是摘了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抢:

撞。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亦盛矣哉。

(也真是盛大隆重的事啊!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亦以明死生之大。

(也就是为了用它表明死生的重大意义。

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攻一时,敌退,三保亦自喜。

○《左传·文公七年》先君何罪?

其嗣亦何罪?

又如:

亦许(也许);亦然(也是这样);亦且(又,而且);亦复(又)

表说明。

可译为:

不过;仅仅;只是:

例如:

○《左传》寡人之从君而西也,亦晋之妖梦是践。

注意:

当这几个副词后面是体词性词语时,可以构成肯定的论断句,句未常用“也”。

例如:

○《庄子·渔父》:

“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

○《墨子·非攻》:

“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

○《孟子·公孙丑下》“尹士闻之,曰:

‘士诚小人也’”。

○《吕氏春秋·不广》:

“夫有齐国,必此二公子也。

○《史记·赵世家》:

“晋尝见一子干路,殆君子之子也”。

○《孟子·告子上》: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当这几个副词的后面是谓词性词语时,时常构成说明句。

例如:

《孟子·梁惠王上》:

“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战国策·齐策一》: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士有从原中出者,曰:

‘原三日即下矣’”

《吕氏春秋·高义》:

“公上过曰:

‘殆未能也’”

《孟子·滕文公上》:

“圣人之治天下也,岂无所用其心哉?

亦不用于耕耳。

除用于论断句和说明句,本类中的“固”、“实”、“又”等副词也可以用于叙事句。

例如:

○《史记·齐太公世家》:

“管仲固谏,不听”。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王怒,少与之师。

唯西广、东宫与若敖之六卒实从之”

○《左传·文公十八年》莒纪公生大子仆,又生季佗。

3)独、仅、徒、直、特

表示肯定的范围。

可译为:

唯独,仅仅。

例如: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

○宋·沈括《梦溪笔谈》:

“谢灵运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

○《红楼梦》:

“不独是城里姓贾的多,外省姓贾的也不少”。

又如:

独言(只说);独独(唯独;独自一个);独说(唯独喜欢。

说,通“悦”);独得(只得到);独惟(唯独;只有);独知(仅一人知道);独树(一株树;一根木);独拍(单掌拍击);独见(坚持己见,固守节操)

“独”除了可以修饰谓词性词语之外,还能修饰主谓短语和体词性词语。

如:

○《战国策·秦策二》:

“群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

○《史记·项羽本纪》:

“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

○《墨子·尚贤中》:

“且以尚贤为政之本者,亦岂独子墨子之言哉?

表肯定的范围。

可译为:

仅能;只能(本义)。

例如:

○《说文》仅,才能也。

○《公羊传·僖公十六年》仅逮是月也。

又:

仅然后得兔。

○《国语·周语》余一人仅亦守府。

○《战国策·秦策》仅以救亡者。

○《战国策·齐策四》仅得免死。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仅容旋马。

(仅仅能够让一匹马转过身。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室仅方丈。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仅循资迁。

又如:

绝无仅有;仅有二元;仅见他三次;不仅听见它,也看见了它;他仅十岁

表肯定的范围。

可译为:

独,仅仅。

例如: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徒以喏”。

又:

“徒以吾两人在”。

又:

“徒慕君之高义”。

《资治通鉴》:

“徒见操书”。

又如:

不徒无益,反而有害;徒有其表。

表示肯定的范围。

可译为:

只;仅仅。

例如:

《孟子·梁惠王上》:

“不可,直不百步耳”。

《荀子·礼论》:

“直无由进之耳”。

《孟子·梁惠王下》:

“直好世俗之乐耳”。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直以为不能”。

唐·柳宗元:

《柳河东集》“直见爱甚”。

又如:

直当的(仅仅够得上;只值);直好(只得;只好)

通“特”(tè)。

可译为:

单单,单独。

例如:

《孟子·梁惠王下》:

“直好世俗之乐耳”。

《荀子·不苟》:

“直立而不胜”。

《史记·留侯世家》:

“直堕其履圮下”。

表示肯定的范围。

可译为:

单独;单单;特地。

例如:

《吕氏春秋·君守》:

“夫国岂特为车哉”?

《吕氏春秋·分职》:

“岂特为宫室哉”?

《战国策·秦策四》:

“我特以三国城从之”。

《汉书·张良传》:

“使韩信特将北击之”。

《庄子·逍遥游》: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后汉书·班超传》:

“且姑墨、温宿二王特为龟兹所置”。

又如:

特特(特地);特骨地(故意地);今特汇上;特为此事而来;特加(特别给与);特遣;特约;特故(特意);特甚(特别厉害);特生(孤独生长,独立生长);特为(独个儿干);特将(独自统率指挥军队)

注意:

“仅”“徒”“直”“特”也是对有关内容加以限定,它们通常修饰谓词性词语,句未常可用“耳”,从而构成说明句。

例如:

○《战国策·齐策四》: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吕氏春秋·去宥》:

“(齐人欲得金者)对吏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

’”

○《孟子·梁惠王下》: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

’”

4)其、庶、庶几

这三个副词主要是表示推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常用在感叹句中,意思是“也许”、“大概”、“差不多”等在感叹句中,它们与“乎”配合使用。

表示推测。

可译为:

也许;大概;将;将要。

例如:

《左传·隐公六年》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

《国语·晋语》其自桓叔以下。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齐国其庶几乎。

又:

齐其庶几乎。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其一旦将以不敬之民而驱之战。

《书·微子》今殷其沦丧。

“其”可以修饰谓词性词语,也可以修饰体词性词语。

如:

表推测。

可译为:

也许;或许。

例如:

○《左传·桓公六年》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

○《宋史·文天祥传》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又如:

庶或(或许);庶报(也许可以报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