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龙海信外观标准整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52276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龙海信外观标准整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科龙海信外观标准整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科龙海信外观标准整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科龙海信外观标准整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科龙海信外观标准整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龙海信外观标准整合.docx

《科龙海信外观标准整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龙海信外观标准整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龙海信外观标准整合.docx

科龙海信外观标准整合

空调器产品外观质量要求

 

受控标识:

 

拟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空调器产品外观质量要求

1目的

为规范和统一科龙空调有限公司和青岛海信空调有限公司产品外观表面质量的术语和定义、判定标准和方法等技术要求。

2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要求适用于科龙空调有限公司和青岛海信空调有限公司在空调器产品生产、检验过程中,对产品外观表面质量的确认和判定。

3职责与分工

品质保证部负责生产、检验过程中空调器产品外观表面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

4管理内容与要求

4.1空调器产品外观表面质量判定要求

4.1.1总要求

空调器产品外观表面质量应首先在一定的“距离”和“条件”下进行判定。

同时制件应该是洁净的,不应存在污迹。

4.1.2距离要求

a)空调器产品外观表面质量判定应在600mm目视距离下进行。

b)在目视距离下进行判定时,如果瑕疵不能被发现则视为满足外观表面质量要求;如果能够发现瑕疵,则应对瑕疵进行测量以确认是否符合外观表面质量基准要求。

4.1.3条件要求

a)光照度为被检产品正对光源之面不少于200Lux,观察角度为以垂直被观察面为轴线(0°)±60°的范围内观察。

b)判定人员必须具备矫正视力应≥1.0,且无色盲、色弱等视觉缺陷。

c)用目测、用塞尺或精度为0.01~0.02mm的游标卡尺、比对卡等量具进行测量。

d)在无特殊要求时应不断改变光线的入射方向和观察角度以达到最佳的观察条件。

4.2空调器产品外观表面区域重要度分级

4.2.1A级区域:

指最终用户在正常使用中面对能看得到的区域。

4.2.2B级区域:

指最终用户在正常使用中侧面能看得到的区域。

4.2.3C级区域:

指最终用户在日常使用中不容易看到或需动手才能看到的区域。

具体外观表面区域的区分见表1:

区域重要代号

外观区域

目测距离(cm)

A区

1、分体室内机正面、底面;

2、柜机室内机正面面板(控制盒)以上;

3、室外机的顶面;

4、窗机前面、窗机靠面板一侧1/3顶面;

5、抽湿机前面、顶面、侧面;

6、饮水机前面、顶面、侧面;

7、电暖器前面、顶面(只包括电器盒正面、面板顶边)

8、遥控器除背面外所有表面

60

B区

1、分体室内机的侧面;

2、柜机室内机的侧面、正面面板(控制盒)以下部位;

3、室外机的侧面、前面、后面;

4、窗机的靠后侧2/3顶面;

5、抽湿机后面;

6、饮水机后面;

7、电暖器左右侧面(只包括面板左右侧边、底边、电器盒左面)

8、遥控器背面

 

60

C区

1、室内机顶面;

2、窗机侧面;

3、柜机室内机后面、顶面;

4、室外机、窗机后面;

5、电暖器底座各面、电器盒后面;

60

图1

4.3整机产品色差:

各部件颜色一致,肉眼观察不应存在明显的色差,当有争议时,用色差仪进行量度,各部件之间色差及与标准色板对比色差均应符合下表要求.

部位重要代号

色差要求

部位重要代号

色差要求

分体室内机

柜机室内机

A区

ΔE≤0.7

抽湿机、移动空调、饮水机

A区

ΔE≤0.5

B区

ΔE≤0.8

B区

ΔE≤0.7

C区

ΔE≤1.5

C区

ΔE≤1.5

窗机

A区

ΔE≤0.7

分体室外机

柜机室外机

A区

ΔE≤0.7

B区

ΔE≤0.8

B区

ΔE≤1.0

C区

ΔE≤1.5

C区

ΔE≤1.5

电暖器

A区

ΔE≤0.7

遥控器

A区

ΔE≤0.5

B区

ΔE≤0.8

B区

ΔE≤0.8

C区

ΔE≤1.5

遥控器座

C区

ΔE≤1.2

注:

在对零部件检验时要充分考虑色差正负值的影响。

其它有外观颜色要求的零部件(如附件)应在图纸注明色差要求。

4.4外观塑料件术语和定义:

4.4.1熔接痕:

表面可见的条纹或线性痕迹,是两股料流相遇时在其界面处未完全熔合而形成的。

4.4.2缩痕:

表面的低缩区或凹陷,是由于注塑壁厚不均,凝固快慢不同,在注塑件表面上产生的。

4.4.3拉毛:

即软划伤,无光泽无深度感的痕迹,是注塑件表面因受到轻微的机械磨擦而产生的。

4.4.4划伤:

表面很细的沟槽,是塑料件表面受到外部尖锐物碰撞而引起的。

4.4.5杂色点:

由于原料混入异物,注塑件成型后,在其表面上出现的斑点。

4.4.6料流痕:

表面上波浪形条纹或斑纹,是由于模具结构、成型工艺及材料等原因,在塑料件注塑成形时形成的。

4.4.7白印:

表面局部发白的痕迹,是注塑件局部受外力作用,使部分分子结构重新排列或断裂引起的。

4.4.8色不均:

表面颜色不一致,是由于高温下塑料变质,颜色改变,或者塑料本色料与色母料搅拌不均匀,或者料筒里有其它颜色的塑料而引起的。

4.4.9银丝:

光洁表面上的云状物,是注塑时低分子挥发物、水分等气体料在注塑件表面形成的。

4.4.10飞边:

很薄的片状物,是注塑过程中塑料溢入模具合模面及镶件的间隙中,冷却后留在塑料制品上的多余物。

4.4.11翘曲:

制品表面的变形,是注塑制品成型后由于内应力作用使制品局部或整体发生变形。

4.4.12开裂:

注塑件局部受内应力、外力冲击或环境条件等影响,在其表面或内部产生的裂纹。

4.4.13色差:

同种颜色部件或组件相互之间的颜色差异。

4.4.14缩孔:

漆膜表面上出现凹缩或凸起状的圆坑。

4.4.15纤维、漆丝:

漆膜表面上出现的丝状杂质。

4.4.16擦伤:

注塑件受到轻微磨擦造成一定范围无光泽无深度感的痕迹。

4.5塑料件外观表面质量基准

4.5.1塑料件外观表面应平整光滑,任何部位不得有开裂、缺料缺陷及影响外观和装配质量的翘曲、变形,零件整体变形量≤3mm,局部变形量≤1.5mm。

4.5.2熔接痕:

外观A区

外观B区

外观C区

线幅≤0.1mm,挂机长度≤100mm,柜机长度≤150mm,熔接痕周围不能出现明显光泽度差异。

线幅≤0.2mm,挂机长度≤120mm,柜机长度≤180mm。

熔接痕不限,但不得影响机械性能。

4.5.3缩痕:

外观A区

外观B区

外观C区

深度≤0.2mm,挂机长度≤50mm,柜机长度≤100mm。

深度≤0.4mm,挂机长度80mm,柜机长度≤120mm。

深度≤1.0mm,长度≤150mm允许有5处,但不得形成通孔。

4.5.4拉毛(软划伤):

外观A区

外观B区

外观C区

线幅≤0.3mm,长度≤20mm,最小线距≥50mm。

线幅≤0.4mm,长度≤30mm,最小线距≥50mm。

线幅≤0.5mm,长度≤50mm,最小线距≥50mm。

4.5.5划伤(有手感,有深度感):

外观A区

外观B区

外观C区

线幅≤0.1mm,长度≤20mm,允许有1条。

线幅≤0.2mm,长度≤30mm,最小线距≥50mm,允许有2条。

4.5.6异物(包括杂色点等):

外观A区

外观B区

外观C区

异物直径≤0.4mm,相对距离≥100mm,允许有2个。

异物的直径≤0.6mm,相对距离≥100mm,允许有3个。

异物的直径≤1.0mm,相对距离≥50mm,允许有5个。

4.5.6.1横向风板、控制面板:

直径0.2-0.5mm色点≤6个,缺陷点间距≥50mm;

直径0.5-1.0mm色点≤2个,缺陷点间距≥400mm。

4.5.7料流痕、银丝:

外观A区

外观B区

外观C区

料流痕、银丝宽度≤1mm,长度≤10mm,相对距离≥50mm,允许有2处。

料流痕、银丝宽度≤1mm,长度≤20mm,相对距离≥20mm,允许有5处.

4.5.8飞边:

外观A区

外观B区

外观C区

宽度≤0.3mm,厚度≤0.1mm,允许有2处。

宽度≤0.5mm,厚度≤0.1mm,允许有3处。

4.5.8.1对于能够影响到产品装配质量和机械性的飞边,在任何区域内均不允许出现。

4.5.9白印、色不均:

外观A区

外观B区

外观C区

白印、色不均面积≤100mm2,允许有1处。

4.5.10纤维、漆丝:

外观A区

外观B区

外观C区

线幅<0.1mm,长度<5mm,允许≤2条;线幅<0.2mm,长度为5至10mm,允许1条。

线幅<0.1mm,长度<5mm,允许≤3条;线幅<0.2mm,长度为5至10mm,允许1条。

线幅<0.1mm,长度<5mm,允许≤4条;线幅<0.2mm,长度为5至10mm,允许2条。

4.5.11缩孔:

外观A区

外观B区

外观C区

直径<0.5mm,允许≤3个/100cm2;允许≤1个/100cm2,每面≤3个/面

直径<0.5mm,允许≤3个/100cm2;允许≤2个/100cm2,每面≤5个/面

直径<0.5mm,允许≤4个/100cm2;允许≤3个/100cm2,每面≤5个/面

4.5.12擦伤:

外观A区

外观B区

外观C区

面积<5mm2,允许1处

面积<5mm2;允许1处;面积5至8mm2,允许1处。

面积<5mm2;允许2处;面积5至8mm2,允许2处。

 

4.5.13塑料件缺陷总数(以上缺陷总和):

外观A区允许≤7处;外观B区允许≤10处;外观C区允许≤10处。

4.5.14塑料件缺陷类总数(以上缺陷类型的数量):

外观A、B、C区允许≤3种。

4.5.15商标、变频码、铭牌、警告标贴、产品信息编码、能效标贴裁切整齐,表面光滑、无污迹、无褶皱,文字、图片清晰规范、准确,无飞边,无明显擦伤、气泡和变形,划伤≤0.1×0.1×3mm(深×宽×长)1处。

无漏印、错印,粘贴位置误差在5mm内(水晶商标粘贴位置误差在2mm内),倾斜度在5°以内、翻边、裂纹、残缺及脱落等不良现象。

4.5.16室内机过滤网;

序号

外观缺陷

合格品

1

孔洞

2

塑料渗出

3

塑料变形

网无明显向后面松弛

4

丝网飞边

渗出高度不超出塑料边框

5

色点

直径≤2.0mm,间隔≤80mm,直径≤1.0mm的色点忽略不计

6

飞边

装配整机后手可触及各端面、合模面无飞边,其余各面允许0.3mm高,长3mm飞边,2处

室内机表面腹膜应平整,装配时不得将其压住;固定胶带去除后不应玷污空调器外观。

4.6室外机外观钣金涂装件术语和定义

4.6.1粉渣、渣点:

涂装时由于人为或设备等外部因素产生的异物吸附在零部件外表而导致的漆膜明显针尖状凸起的现象。

4.6.2针孔:

在漆膜上产生针尖状小孔或像皮革毛孔那样的坑状小孔。

4.6.3缩孔:

漆膜表面上出现凹缩或凸起状的圆坑。

4.6.4积粉(桔皮):

由于流平或固化不良等原因造成的涂装面上出现粉末堆积成团的现象。

4.6.5露底:

因漏喷或损伤而露出钢板基材的现象。

4.6.6露青:

因喷得过薄或由于挂具遮蔽和静电屏蔽造成的能看见钢材底层颜色的现象。

4.6.7划伤:

涂装件表面上的硬性机械划伤或磕碰伤。

4.6.8水花:

涂装过程中,由于零部件表面带水而造成的粉层呈波纹状扩散的外

观缺陷。

4.6.9杂色点:

涂装过程中,由于炉渣、空气中灰尘等异物附着在粉层表面从而形成的固化后明显不同于零部件所要求标准色的斑点。

4.6.10凹、凸点:

零部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垫料或运输过程中磕碰引起的表面

下凹或上凸的圆点状缺陷。

4.6.11擦伤:

涂装件受到轻微硬性磨擦造成一定范围的碰伤痕迹。

4.6.12毛刺:

金属件冲压后残留的多余物。

4.7钣金涂装件外观表面质量基准

4.7.1外表面不允许露青、露底、裂纹、变形等影响使用性能的缺陷存在。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划伤,允许使用同色的修补漆进行修复,修复后外观应符合各区域的标准要求。

注:

A区不允许修补.零件整体变形量≤3mm,局部变形量≤1.5mm。

4.7.2钣金涂装件内表面及粉末静电屏蔽区要求:

4.7.2.1喷涂件内表面除由于零部件本身结构限定造成的静电屏蔽区外,不允许存在露底不良,对于热镀锌及电镀锌板材,内表面要求喷涂粉层厚度≥15um;对于冷轧板或锌铁合金板,内表面要求喷涂粉层厚度≥40um。

4.7.2.2对于不同零部件间由于连接(包括点焊、铆接等)等原因造成的静电屏蔽区域(如底板与底脚联结处)可见面,要求使用修补漆补喷至不露底为止。

4.7.3针孔:

外观A区

外观B区

外观C区

直径≤0.5mm,任意相对距离≥50mm允许有6个。

直径≤0.7mm,任意相对距离≥30mm允许10个。

以不露青为最低接收标准。

4.7.4缩孔

外观A区

外观B区

外观C区

直径≤1.0mm,任意相对距离≥100mm允许有4个。

直径≤2.5mm,任意相对距离≥50mm允许6个。

以不露青为最低接收标准。

4.7.5白渣点:

外观A区

外观B区

外观C区

直径≤1mm,任意10x10cm2范围内两个渣点间距≥15mm,允许有3个;整个A区域渣点数≤10个。

直径≤1.5mm,任意10x10cm2范围内两个渣点间距≥15mm,允许有3个;整个B区单面渣点数≤15个。

直径≤2.0mm,允许有多个。

4.7.5.1对于直径≤0.7mm的白渣点可以不计。

4.7.6积粉(桔皮):

外观A区

外观B区

外观C区

自边缘向内10mm区域范围内,面积≤20cm2,允许有1处。

面积≤40cm2,允许有1处。

面积≤60cm2,允许有1处。

4.7.6.1在任何区域内出现的积粉均不允许存在影响装配的现象。

4.7.7水花:

外观A区

外观B区

外观C区

面积≤1cm2,相对距离≥100mm,允许有2处。

面积≤2cm2,相对距离≥100mm,允许有3处。

 

4.7.8杂色点

外观A区

外观B区

外观C区

直径≤0.5mm,相对距离≥100mm,允许有5个。

直径≤0.7mm,相对距离≥100mm,允许有8个。

直径≤1.0mm,相对距离≥100mm,允许有多个。

4.7.9划伤:

(以手感为检验依据)

外观A区

外观B区

外观C区

线幅≤0.2mm,长度≤20mm,相对线距≥100mm,允许有2条。

线幅≤0.5mm,长度≤50mm,相对线距≥100mm,允许有4条。

线幅≤1.0mm,长度≤50mm,相对线距≥50mm,允许有4条。

对于柜机后板镀锌件,划伤要求为线幅≤1.0mm,长度≤100mm,相对线距≥50mm,允许有6条。

而对于点焊造成的锌层损坏点每个直径≤5mm,并要求用青漆规范涂抹覆盖。

4.7.9.1商标边缘向外20mm的区域不允许有划痕;任何区域的划痕均不可漏底。

点焊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划伤不计在内。

4.7.10凹、凸点:

外观A区

外观B区

外观C区

直径≤2mm、深度≤0.3mm,相对间距≥100mm,允许有2处。

直径≤3mm、深度≤0.3mm,相对间距≥50mm允许有4个。

直径≤3mm、深度≤0.3mm,允许有6个。

4.7.11擦伤:

外观A区

外观B区

外观C区

面积≤10mm2,允许1处

面积≤100mm2;允许2处,相对间距≥200mm

面积≤150mm2;允许2处,相对间距≥200mm

4.7.12毛刺:

手可触及表面不允许有毛刺,手不可触及表面可允许如下缺陷:

外观A区

外观B区

外观C区

0.7mm高,长10mm毛刺,3处

0.7mm高,长10mm毛刺,4处

0.8mm高,长10mm毛刺,4处

4.7.13金属喷涂件缺陷总数(以上缺陷总和):

外观A区允许≤8处;外观B、C区允许≤12处。

4.7.14金属喷涂件缺陷类总数(以上缺陷类型的数量):

外观A区允许≤2种;外观B、C区允许≤3种。

4.7.15外表面螺钉无错装、漏装,无划丝、生锈现象,垫片无漏装、破损现象。

4.7.16商标、变频码、铭牌、警告标贴、产品信息编码裁切整齐,表面光滑、无污迹、无褶皱,文字、图片清晰规范、准确,无飞边,无明显擦伤、气泡和变形,划伤≤0.1×0.1×3mm(深×宽×长)1处。

无漏印、错印,粘贴位置误差在5mm内(水晶商标粘贴位置误差在2mm内),倾斜度在5°以内、翻边、裂纹、残缺及脱落等不良现象。

4.8热交换器外观标准

序号

外观缺陷

蒸发器

冷凝器

1

两器端部烧(黄)

片数≤5片(手工焊数+1);

手工焊部分烧黑(黄)片数≤15片。

片数≤10(手工焊数+1);

手工焊部分烧黑片数≤15片。

2

两器翅片倒片、连片、花片(翅片经梳理的痕迹)

正面:

不允许倒片,

花片、连片面积≤1%;

反面:

不允许倒片,

花片、连片面积≤2%;

正面:

不允许倒片,

花片、连片面积≤1%;

反面:

不允许倒片,

花片、连片面积≤4%;

3

两器翅片断片

断片≤5片

正面:

断片≤5片

反面:

断片≤10片

4

两器翅片烂片

正面烂片:

0片

反面烂片≤3片

正面烂片:

0片

反面烂片≤6片

5

两器翅片熔片

≤2片

≤3片(仅允许无端板的两器端部处翅片熔片)

6

两器露铜

正、反面露铜0.5

反面露铜0.5

正、反面露铜0.5

7

铜管碰凹

凹痕深度小于管外径的10%,凹痕直径小于管外径30%,不得出现尖锐凹痕.

8

划痕

应无对铜管损伤的划痕

9

焊口

焊口应光滑饱满,无焊瘤和明显过烧

5产品的装配尺寸偏差要求

5.1装配间隙均匀度

产品外观部件装配后形成间隙要求均匀一致,其中:

各间隙均匀度△δ=δmax-δmin(δmax同一间隙的最大间隙尺寸;δmin:

同一间隙的最小间隙尺寸);

具体要求:

A区:

△δ≤0.5mm;

B区:

△δ≤0.8mm;

C区:

△δ≤1.2mm。

5.2分体室内机(图3~图5所示)

5.2.1面板与外罩装配间隙:

a≤1.5mm;b≤1.5mm;

5.2.2横风向板A、B两端错位;c≤1mm;

5.2.3外罩与接水盘装配间隙:

d≤1.5mm;

5.2.4底座与外罩装配间隙e(包括四周):

e≤1.5mm(不包含理论间隙);

5.2.5横风向板平直度:

f≤1.5mm;

5.2.6风板与外罩错位:

g≤1.5mm;

5.2.7外罩与底座错位:

h≤1mm;

5.2.8外罩栅格变形允许≤1处;

5.2.9外罩支撑有效性

面板打开到第一档、第二档均能有效支撑。

面板两端高低一致,卡环无脱落、卡爪无破裂。

5.2.10其余A区间隙≤1.0mm;B区间隙≤1.5mm;C区间隙≤1.5mm

5.3柜机室内机(图6~图9所示)

5.3.1左右侧板与前面板(出风口、进风栅格)装配间隙:

a≤1.5mm;

5.3.2前面板与出风口装配间隙:

b≤1mm;

5.3.3前面板与进风栅格装配间隙:

c≤1.5mm;5匹机型c≤2mm;

5.3.4顶板与左右侧板装配间隙:

d≤1.5mm;

5.3.5控制面板与前面板装配间隙:

e≤1mm;

5.3.6前面板与出风口、进风栅格之间允许错位:

f≤1mm。

5.3.7其余A区间隙≤1.0mm;B区间隙≤1.5mm;C区间隙≤1.5mm

5.4分体室外机(图10所示)、柜机室外机(图11~图13所示)

5.4.1装配间隙:

3匹及以上机型a≤2mm,3匹以下机型a≤1.5mm(同一箱体不同制冷量的机型装配间隙取大值);

5.4.2盖板部件(拉手)与侧板(前面板)的装配间隙:

b≤1mm;

5.4.3风扇罩与前面板装配间隙:

c<12mm(即试验指不能通过触及风叶);

5.4.4顶盖板与前面板(侧板)装配后的平面度:

d≤1.5mm;

5.4.5风扇罩网不允许有变形,网间间隙要求均匀;

5.4.6后网整体变形量≤10mm;

5.4.7其余A区间隙≤1.0mm;B区间隙≤1.5mm;C区间隙≤1.5mm

5.5窗式空调器(图14所示)

5.5.1前面板与外壳装配间隙:

a≤1.5mm(其中电源线出口处装配间隙允许≤2mm);

5.5.2前面板与侧板平面度:

b≤1mm;

5.5.3前面板与顶板平面度:

c≤1mm;

5.5.4前面板四角与外壳四角间的错位:

d≤1mm;

5.5.5外壳百叶窗允许变形≤1处。

5.5.6其余A区间隙≤1.0mm;B区间隙≤1.5mm;C区间隙≤1.5mm

5.6抽湿机、移动空调(图15、图16所示)

5.6.1接水盘与侧板间的间隙:

a<0.8mm;

5.6.2后板与顶板的装配间隙:

b<1.5mm;

5.6.3接水盘与前面罩的装配间隙:

c<1.5mm;

5.6.4后板与侧板的装配间隙:

d<0.6mm;

5.6.5出风板与顶板的错位:

e<1.0mm;

5.6.6后板与侧板间的错位:

f<0.8mm;

5.6.7接水盘与前面罩的错位:

g<1.2mm;

5.6.8接水盘与前面罩侧面的装配错位:

h<0.8mm;

5.6.9前面罩与顶板的装配间隙:

i<0.6mm;

5.6.10侧板与前面罩的间隙:

j<0.6mm;

5.6.11侧板与前面罩的装配错位:

k<0.3mm;

5.6.12接水盘与侧板的装配错位:

l<0.8mm;

5.6.13前面罩与后罩的装配间隙:

m<0.6mm;

5.6.14接水盒与前面罩间的错位:

n<0.6mm。

5.6.15其余A区间隙≤1.0mm;B区间隙≤1.5mm;C区间隙≤1.5mm

5.7电暖器(图17、图20所示)

5.7.1前面板与底座左右间隙:

a1-a2≤2mm;

5.7.2前面板与底座前间隙:

b≤1.5mm;

5.7.3底座与电器盒间隙:

c≤1mm;

底座与电器盒间隙(顶面、与顶面相邻底面间隙3cm段)d≤4mm;

5.7.4面板与底座后间隙:

e≤4mm;

5.7.5操作指示板与电器盒间隙:

f≤0.5mm;

5.7.620、22系列整机全长度均匀变形≤10mm;

其余系列整机全长度均匀变形≤5mm;

5.7.7各部分错位≤1mm;

5.7.8面板上栅格变形量≤1mm;

5.7.9底座栅格面局部变形量≤4mm;

5.7.10其余A区间隙≤1.0mm;B区间隙≤1.5mm;C区间隙≤1.5mm

5.8.饮水机

5.8.1顶盖与前壳间隙≤0.6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