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大附属桂林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52269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师大附属桂林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首师大附属桂林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首师大附属桂林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首师大附属桂林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首师大附属桂林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首师大附属桂林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docx

《首师大附属桂林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师大附属桂林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首师大附属桂林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docx

首师大附属桂林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首师大附属桂林实验中学2019年九年级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内容预览: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桂林实验中学2019-2019学年度下学期二模

九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

120分)

出题人:

何文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冗长rǒng戏谑xuè蹒跚pán乐以教和yuè

B.筛选shuāi婆娑suō执拗liù猝不及防cù

C.铿锵kēng荒诞dàn蕴藏yùn虎视眈眈dān

D.休憩qì迸裂bèng镌刻juān光彩熠熠yì

2.请选出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

A.盛气凌人笑容可掬含辛茹苦骇然

B.人情世故言简意赅心有余悸揶揄

C.巧言令色暂露头角消声匿迹谄媚

D.锲而不舍死心塌地惴惴不安迤逦

3.选出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在校运会上我们班的长跑健将李明首当其冲越过终点,为我们班争了光。

B.学生和老师要相互尊重这个道理是不言而喻的。

C.那次唐老师耐心地开导我,我非常感动,一直耿耿于怀。

D.小明滑稽的样子令大家忍俊不禁地笑出来。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会笑话学生的__________,而是告诉他们,文字的背后是一个人的人生。

巴金的平和是在人生历练过后的__,冰心的童真和大爱是她的人格力量的_________。

人生如茶,有时__________也是一种成全。

A.浅显大功告成表露折磨B.浅易渐入佳境吐露磨难

C.浅薄大彻大悟流露煎熬D.肤浅大梦初醒透露痛苦

5.下列句子中不该用问号的一项是()

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B.难道你认为一场考试的失误就意味着输掉了整个人生吗?

C.生活因有音乐而变得更美好,不是吗?

D.我们要思考怎样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列顺序恰当的-组是()

①如果把不同地层中的化石拿来加以比较,就可以知道生物是如何进化的了。

②另外,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生物化石的,这说明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生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③根据各个地层中的化石,可以推断出某种生物生存的年代,以及当时的自然环境。

④而在越晚近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

⑤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

⑥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

A.⑤④②⑥①③B.③①⑤④⑥②C.⑤①②③④⑥D.③①⑥②⑤④

二、阅读理解(Ⅰ)(18分)

(一)诗词鉴赏。

阅读《诗经》的两首诗歌,完成7~8题。

(共6分)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曦。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

7.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雎》选自《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常用“赋”、“比”、“兴”手法。

B.艺术手法主要上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

在情感特质上主要体现为以礼节情。

小伙子虽然非常爱慕“淑女”,但是他没有让这种爱泛滥;虽然追求不到心上人而异常痛苦,但是他又能够自我排解这种痛苦,使情感始终没有超越伦理的制约。

体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

C.《关雎》描写了一个青年小伙子,偷偷地爱上了一位姑娘那种单相思的动人情景。

诗中的“君子”和“淑女”,为贵族“少爷”和“小姐”;诗中的“琴瑟”和“钟鼓”为贵族的专用品。

D.全诗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以物喻人,借景抒情,并以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艺术形式,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于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愿望。

8.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

可能是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性,这首诗和《关雎》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是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没有很大的差别。

B.蒹葭中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写到主人公隔水相望,苦苦追寻,伊人仿佛就在不远处的水中陆地上,若即若离。

第二章、第三章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

C.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

“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D.《蒹葭》这首诗,动静结合,描摹传神,诗中景物如蒹葭、霜露、秋水、小道、湄、涘等,都是静态写照,而歌者忽上忽下的寻求伊人,伊人忽隐忽现,欲即转离,这又都是动态的描摹,如此动静结合,使这幅画给人留下了更加生动、鲜明的印象。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9--12题。

(12分)

咖啡和茶

人类以咖啡和茶作为饮料,有着悠久的历史。

这两种植物中均含有咖啡碱,对人体能起到消除疲劳、振奋精神、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劳动效率和思维活力等多种作用。

咖啡由茜草科的一种常绿灌木所结的果实加工而成。

咖啡有“黑色金子”之美称,全球年消费量为茶叶的3倍。

咖啡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其原产地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

早在公元前200O年,埃塞俄比亚的阿交族人就已经在咖法省的热带高原采摘和种植咖啡了,尔后咖啡就逐渐成了人们的饮料。

咖啡的名称来源于“咖法”这个地名。

一提到咖啡,埃塞俄比亚人总是自豪地说:

“咖啡是我们送给全世界的一件礼物。

”而今南美洲的巴西是咖啡的最大生产国,其咖啡产量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

咖啡是一种结果早、可连续收获几十年、经济价值高的特种经济植物。

干燥的咖啡种子中一般含有l%-2%的咖啡碱,咖啡的香味主要来自咖啡种子中的香精油和咖啡醇。

在我国,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等地已引种栽培。

饮用咖啡要讲究科学,早晨在咖啡中添加牛乳,既能提神又可增加营养;下班后喝上一杯,可加速脉搏跳动,消除疲惫,振奋精神;饭后饮上一杯,可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

但产妇、孕妇及胃病、皮肤病、心血管疾病患者,最好不要喝咖啡。

茶叶由山茶科的一种灌木(或小乔木)的嫩叶经发酵或烘烤焙制而成,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一大贡献。

茶作饮料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约成书于公元前300年的《尔雅》一书中,就已有茶叶的记载。

唐代茶叶专家陆羽,撰写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叶专着《茶经》;世界各地的栽茶技艺、制茶技术、饮茶习惯等都源于我国。

现在,茶被称为绿色保健饮料,全世界饮茶的人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

我国人民不但最早发现并利用了茶这种植物,而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茶叶品种,在茶叶制作工艺上更是不断创新发展。

在我国,茶叶可依据制作过程中多酚类物质氧化程度的不同,分为红茶、绿茶、青茶、黄茶、白茶和黑茶六大类。

红茶中多酚类物质氧化最多,称为完全发酵茶,如产于安徽省祁门的“祁红”。

绿茶在制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多酚类物质的氧化,保持鲜叶的原色,富含维生素,称作不发酵茶,如产于黄山市的“屯绿”、苏州的“碧螺春”。

青茶为半发酵茶,白茶为微发酵茶,黄茶和黑茶为后发酵茶。

茶叶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特殊的医疗保健作用。

新制成的茶叶中含有4%的咖啡碱,以及茶单宁、维生素、芳香油等。

其中茶单宁可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凝固,有杀菌之功效。

茶叶中的钾、磷、钙等元素,有利于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经常饮茶除了可以兴奋中枢神经、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外,对龋齿、癌症、慢性支气管炎、痢疾、肠炎、贫血及心血管疾病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节选自李鹏翔《三大植物饮料》,有删改)

9.下列对咖啡或茶叶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咖啡的名称来源于“咖法”这个地名,咖啡产于热带和亚热带,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栽种历史。

B.茶叶由山茶科的一种灌木(或小乔木)的嫩叶经发酵或烘烤焙制而成,在我国至少已有两千三百年的历史。

C.咖啡是一种结果早、可连续收获几十年的高价值特种经济植物,它由茜草科的一种常绿灌木所结的果实加工而成。

D.在茶叶的制作过程中,茶叶发酵的程度和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氧化程度有密切联系,根据不同的发酵类型,我国的茶叶可分为六大类。

10.对“咖啡有‘黑色金子’之美称”和“茶被称为绿色保健饮料”的理解,准确而全面的一项是()(3分)

A.咖啡含有香精油、咖啡醇和1%-2%的咖啡碱,其价格十分昂贵。

茶含有咖啡碱,还有茶单宁、维生素和芳香油等,是一种保健饮料

B.咖啡和茶都是具有一定保健作用的重要饮料,二者分别是埃塞俄比亚人和中国人对世界饮料的重大贡献。

C.咖啡是黑色的,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D.这两句话用“黑色金子”比喻咖啡,而用“绿色保健饮料”指代茶,这意味着咖啡比茶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

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咖啡和茶都能消除疲劳,振奋精神,加速脉膊跳动,降低胆固醇,对龋齿、癌症、肠炎等疾病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B.人类喝茶的历史比喝咖啡的历史短得多,现在茶叶的年消费量约为咖啡的三分之一,但世界上饮茶的人数约占总人口的50%。

C.茶和咖啡两者都是人类的重要饮料,对人的身体有一定好处,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最好饮茶,不要喝咖啡。

D.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早具有栽茶技艺、制茶技术和饮茶习惯的国家,而且也是世界上拥有最多茶叶品种的国家。

12.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茶被称为绿色保健饮料,而绿茶在制作过程中又保留了鲜叶的原色,因而绿茶是茶叶中的精品。

B.我国的白茶中多酚类物质的氧化状况接近“碧螺春”,而和“祁红”有较大区别。

C.在茶叶制作过程中,茶叶发酵的程度和维生素含量成正比,发酵程度越低,维生素含量越少。

D.咖啡和茶都具有显着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可以在我国广泛地种植。

三、诗文默写与课外积累(14分)

13.默写填空(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⑴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⑵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泊秦淮》)

⑶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

⑷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

⑸我挥一挥衣袖,。

(徐志摩《再别康桥》)

⑹《论语十则》中表达“要向有德行的人看齐,遇到没有德行的人要学会自我反思。

”这个意思的句子是“”

⑺,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⑻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水调歌头》)

⑼小葱拌豆腐--。

(歇后语)

⑽知己知彼,。

(成语)

⑾《水浒传》中,梁山泊先后有三任寨主,晁盖之前是,晁盖之后是。

四、阅读理解(Ⅱ)(28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马说》一文,完成14~18题。

(共12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14.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

(2分)

(1)食:

(2)尽:

15.用竖线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1分)(断两处)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6.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文中揭示千里马不能发挥才能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

(2分)

18.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

(共16分)

我想听听你唱歌

刘卫平

两年以后,陈处终于来到了羊谷山村。

小车在坑坑洼洼的泥石公路上跑了老半天,才在一个四野看不到人的地方停下来。

天上飘着绵绵不断的毛毛雨。

陈处下了车,踮脚站在泥泞四溢的乡村公路上,张望了好一会儿,才看到了凹隐在山冲里的小村庄。

从公路到村里还有一段山路要走。

陈处一边走,一边向路上遇到的几个农民打听谢小华的家。

呶,就是村里最后头那栋房子。

陈处看清了,那几乎是村里唯一的茅草屋。

整日在城里上班的陈处,与羊谷山村挂上钩,与羊谷山村的那栋茅屋挂上钩,或者更直接地说,与茅屋里的女孩儿谢小华挂上钩,这事是从两年前开始的。

扶贫基金会与偏远山区的贫困学生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

陈处帮扶的对象就是羊谷山村的谢小华。

名单是由基金会统一定的。

陈处按规定每学期开学前给谢小华寄200元钱。

谁料谢小华这女孩儿挺让人上心的。

每隔一月两月,谢小华来一封信,向陈处报告她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谢小华在信里说:

尊敬的陈伯伯,这学期期中考试考完了,我考了班上的第三名。

陈处回信:

加油,等你考第一名了,我来看你。

陈处随信给谢小华寄200元,作为奖励。

谢小华又来信了,陈伯伯,我们放寒假了。

村里回来了一个学音乐的大学生,说我有唱歌的天赋,要我买把小提琴,好教我学音乐……

陈处又寄了200元。

陈处在回信里说:

去学吧,下次来时,我想听听你唱歌。

陈处的眼前,甚至很清晰地出现了一个蹦蹦跳跳的、欢快地唱着歌的山村小姑娘。

当谢小华再次来信时,陈处多了一份担心。

因为谢小华在信里说:

陈伯伯,昨天我上山砍柴,肩上被蛇咬了一口,半边脸都肿了。

脸肿得老高,只怕以后唱不成歌了。

陈处又寄了200元,要谢小华拿去治伤。

陈处回信说:

你的脸会好的,以后还可以唱歌的。

下次我来,好好看看你的脸……

两年了,终于来到了这羊谷山村!

谢小华的学习怎么样了?

她脸上的肿早消了吧?

她唱歌唱得好听吗?

这回,一定要好好听听她唱歌!

敲了好一阵门,里面才传出一个妇人的声音。

陈处推门进去。

床上躺着的妇人是谢小华的娘,脸色苍白得像一张薄纸,仿佛一碰就会碰出一个洞来。

陆陆续续来了几个邻居。

陈处左右观望,没有他想见的女孩儿。

谢小华不在家。

通过和她娘以及邻居们的交谈,陈处才知道事情和他想像中的大不一样。

谢小华早就不读书了?

在陈处和谢小华结对帮扶才一两个月后,谢小华的父亲一次在山上砍树时被倒下的大树压死了。

那时候,谢小华的娘卧病在床已有几年。

她娘那病,每月要一百多块钱的药来维持。

司机问:

陈先生寄来的钱没给谢小华读书?

陈处说:

都给你买药了是不是?

过了片刻,她娘耷拉着的头点了一下。

司机问:

谢小华没有买小提琴吗?

陈处说:

她是找借口要钱给你买药是不是?

又过了片刻,她娘耷拉着的头又点了一下。

司机问:

谢小华没有被蛇咬伤过吧?

陈处说:

她的脸没有肿是不是?

又过了片刻,她娘耷拉着的头又点了一下。

司机显然有点气愤了。

他说:

原来你们这一切都是骗人的。

陈处摆摆手,让司机平静下来,也是让自己平静下来。

司机仍然无法平息怒气,司机对转身的陈处说:

陈先生,我们走?

陈处再次摆摆手,问:

谢小华哪里去了?

旁边的邻居说:

她到后山割草去了,她家一对猪靠她喂的。

陈处出来,抬头望望,往后山方向走去。

刚出村,陈处蓦然看到一百来米远的山坡上,有一个女孩儿坐在一块山石上。

石头高高地从土里长出来,女孩儿坐在上头,安然地唱着歌。

天上的毛毛雨仍在下。

女孩儿的歌声穿透薄薄的雨幕,悠然而至。

陈处循着歌声走去。

100米,80米,50米……

陈处离女孩儿越来越近。

还差二十来米远吧,女孩儿突然站起来,跳下石头,沿着横贯山坡的小道,飞奔而去。

陈处愣愣地望着奔跑着远去的女孩儿,耳里满是女孩儿的歌声。

那是一首名曰《戒指花》的歌,有几句歌词,陈处记得很清楚:

你说你想听听我唱歌

你说你想看看我的脸

我不能唱歌给你听

因为一唱我就要流眼泪

我不能让你看我的脸

因为一看我就要流眼泪

文章第二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3分)

文章中加点的“挺让人上心的”具体指什么?

用原文语句回答。

(2分)

从谢小华和陈处的三次来信中可以看出谢小华是个怎样的人?

(3分)

本文主人公是谁?

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塑造这个人物?

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4分)

请你谈谈“因为一唱(一看)我就要流眼泪”这两句歌词的理解。

(4分)

五、作文(48分)

24.下面语段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每小题2分,共8分)

方明为了参加学校的读书活动,托亚玲的妈妈在县图书馆借一本书《伶人往事》。

下面是他发给亚玲妈妈的短信,阅读后完成后面题目。

王阿姨,我是亚玲的好朋友方明。

①虽然没有与您见过面,但您的名字我早已耳熟能详。

我现在有一件事情要麻烦您:

②最近,为了增加同学们的阅读量,要求每个同学读一本有益的课外书。

③我很想读一读《伶人往事》这本书,详细体察那些过去的戏曲名家的人生历程,可我们学校图书室和同学都无此书。

不知你们图书馆有没有这本书。

如果有,请亚玲同学带给我;④如果没有,必须及时告诉我。

多谢您的帮助。

第①句中“耳熟能详”这一词语使用不当,应改为。

第②句成分残缺,应改为。

第③句搭配不当,应改为。

第④句不得体的词语是,应改为。

25.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40分)

(1)根据提示,按要求作文。

爱是父母的一声叮咛,让我们感受到了父母的温暖;爱是朋友的一个问候,让我们获得友谊的可贵;爱是路人一个善意的眼神,让我们在前行的路途不再陌生……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爱与被爱当中,沐浴着爱的雨露而成长。

让我们轻轻地打点自己爱的行囊,在每一个清新的早晨,在每一个惬意的午后,在每一个温馨的黄昏,轻轻地说一声:

“有爱真好!

请以“有爱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2)阅读下面的材料,联系实际,任选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然后写作。

丹麦人钓鱼时会随身带一把尺子,每钓上一条鱼,都会用尺子量一下,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生。

有外国人不解其做法,丹麦人却笑道:

“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

”丹麦人舍弃眼前的小鱼,获得的不仅是将来的大鱼,更保持了一种良性的生态平衡,看似放弃眼前唾手可得的实在利益,其实是一种更长久、更有意义的获得。

带上一把尺子去钓鱼,你会吗?

棋场上丢卒保车的明智、战场上轻装上阵的果断、商场上急流勇退的慷慨、官场上弃名远利的通达……在这些富有智慧和勇气的放弃背后都有一把尺子,这把尺子或许是良知,或许是正义,也或许是责任。

要求:

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②卷面整洁,书写规范。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B2.C3.B4.C5.D6.B

7.C8.A9.D10.D11.A12.B

13.

(1)长河落日圆

(2)隔江犹唱后庭花

(3)蜡炬成灰泪始干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5)不带走一片云彩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无可奈何花落去

(8)月有阴晴圆缺

(9)一清二白

(10)百战不殆

(11)王伦宋江

14.

(1)喂,现在写作“饲”

(2)吃完

1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6.

(1)想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能够,又怎么能让它日行千里呢?

(2)驱使他不能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喂饱它而使它的才能施展出来,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17.伯乐不常有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18.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

19.写出了山村的贫苦,为后文写谢小华家庭贫困做铺垫,突出了陈处热心帮助他人的精神,也反映了陈处好奇和期待,渲染了悲情的氛围。

(写出其中两点给满分)

20.每隔一月两月,谢小华来一封信,向陈处报告她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21.是一个有礼貌,好学上进,有梦想、勤劳勇敢的学生。

(写出其中两点给满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22.谢小华(1分)侧面描写(1分)通过某些陈处和谢小华的邻居以及她母亲的对话来塑造谢小华的形象,埋下伏笔,设下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

(2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23.体现出谢小华的感激、愧疚之情,也包含了谢小华面对家庭压力内心的酸楚。

(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24.

(1)听说,熟悉

(2)学校为了增加同学们的阅读量或者学校要求每个同学读一本有益的课外书(3)体察改为了解(4)必须请(请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