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生物第三轮考点专题检测试题2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51852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生物第三轮考点专题检测试题2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届高考生物第三轮考点专题检测试题2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届高考生物第三轮考点专题检测试题2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届高考生物第三轮考点专题检测试题2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届高考生物第三轮考点专题检测试题2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生物第三轮考点专题检测试题21.docx

《届高考生物第三轮考点专题检测试题2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生物第三轮考点专题检测试题21.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生物第三轮考点专题检测试题21.docx

届高考生物第三轮考点专题检测试题21

2011届高考三轮复习考点大会诊考点33物质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及蛋白质的鉴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DNA的提取与鉴定物质的鉴定与实验设计的综合

经典易错题会诊

命题角度一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及蛋白质的鉴定

1.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I和提取液Ⅱ。

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煮沸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

结果是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E.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考场错解]A或B

[专家把脉]对种子成分及代谢过程、斐林试剂鉴别葡萄糖的原理不熟悉。

种子在20℃下只有少量葡萄糖生成,而在30℃条件下生成葡萄糖较多。

斐林试剂是CuS04和NaOH混合液,本身为蓝色。

[对症下药]D

2.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A.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B.只有脂肪的鉴定需要使用显微镜

C.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

D.使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最好是现配现用

[考场错解]C或D

[专家把脉]认为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需要加热,或认为双缩脲试剂的使用也是现配现用。

双缩脲试剂与斐林试剂成分相同,但浓度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可以配制保存,检测时不需加热。

[对症下药]A

专家会诊

分析比较可溶性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原理、操作过程和注意问题。

斐林试剂由NaOH和CuS04混合配制而成,与可溶性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

双缩脲试剂与斐林试剂成分相同,但浓度和使用方法不同,在碱性环境下,双缩脲能与Cu2+作用,形成紫红色或紫色络合物。

考场思维训练

1某些单子叶植物,如菠菜、鸢尾等的叶子内含有大量的可溶性还原糖,但这些植物的叶子不宜做鉴定还原性糖的实验材料,原因是

A.这些植物的叶片不宜磨碎

B在研磨时糖类易被破坏

C.叶片中的叶绿素颜色较深,掩盖了发生的颜色反应

D.叶片中光合作用的产物以淀粉的形式存在

1.C解析: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植物组织是常用的实验材料,但必需加以选择,在双子叶植物中,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葡萄糖形成后合成淀粉,暂时储存在叶子内。

有些单子叶植物,如韭菜、鸢尾,并不将光合作用的产物转变为淀粉,因此叶子中有大量的可溶性还原糖,但是,由于叶片中叶绿素的颜色较深,对于鉴定时的颜色反应起着掩盖作用,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

因此,也不宜用单子叶植物的叶子做实验材料。

2下列关于实验现象中出现的颜色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A.向盛有葡萄糖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

B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可以观察到滤纸条上出现4条色素带,其颜色从上到下依次是黄绿色、橙黄色、蓝绿色和黄色

C.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染成蓝色

D.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溶液染成紫色

2.C解析:

A中应加斐林试剂,B中从上到下依次为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D中就为橘黄色。

命题角度二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l在A、B、C三个研钵中加2克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并按下表所示添加试剂,经研磨、过滤得到三种不同颜色的溶液,即深绿色、黄绿色(或褐色)、几乎无色。

注:

“+”表示加;“-”表示不加。

试回答:

(1)A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原因是。

(2)B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原因是。

(3)C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原因是。

处理

A

B

C

SiO2(少量)

+

+

+

CaCO3(少量)

-

+

+

95%乙醇(10毫升)

+

-

+

蒸馏水(10毫升)

-

+

-

[考场错解]

(1)几乎无色没有CaC03,色素被破坏

(2)黄绿色部分色素因缺少乙醇不能提取(3)深绿色能提取全部色素

[专家把脉]对叶绿素提取过程中各种物质的作用理解不清楚。

(1)因为A中未加CaCO3,使其中的部分叶绿素受到破坏,所以溶液颜色为黄绿色。

(2)B中加入了SiO2和CaC03.研磨出的叶绿素等色素不能溶解于蒸馏水中,故溶液几乎无色。

(3)B中加入了SiO2和CaCO3,研磨出的叶绿素等色素能溶解于有机溶剂酒精中,故溶液为深绿色。

[对症下药]

(1)黄绿色部分叶绿素受到破坏

(2)几乎无色叶绿素不溶于水(3)深绿色大量叶绿素溶于乙醇中

2.某同学在做提取叶绿体巾色素的实验时,收集到的色素提取液为淡绿色。

分析产生该结果的可能原因是:

①;

②;

③;

④。

[考场错解]对实验过程不熟悉因而得不出正确答案。

[专家把脉]本题具有较大的开放性,要求学生不仅对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过程熟悉,还要求掌握一些实验原理。

如取材上应选取叶绿素含量高的叶片;加入CaC03的目的是防止叶绿体中的色素被破坏;而丙酮的量则不宜加得太多,否则会使得色素溶液过稀,从而使实验效果不理想。

[对症下药]①研磨不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来②丙酮加入的量太多.稀释了色素提取液③未加CaCO3粉末,叶绿素分子被破坏①选材不当,没有利用鲜嫩绿叶

专家会诊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所以用丙酮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也不同,溶解度高的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扩散得慢。

在实验操作中应注意叶片的选择、滤液细线的画法和色素的分离方法。

考场思维训练

1下列哪组是影响叶绿体色素分离效果的关键步骤

①选植物绿叶②研磨③过滤①画滤液细线⑤层析时不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⑥观察色素带

A.①②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⑥

1.A解析:

本实验关键是保证色素的量,选材时新鲜绿叶中色素含量高。

由于色素存在于叶绿体中,所以要充分研磨,破坏叶绿体,使色素大量被释放。

色素能溶于层析液,所以层析时,一定注意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2某同学在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分离”实验时,操作情况如下所述,结果实验失败.请指出其错误所在:

(1)将5g新鲜完整的菠菜叶,放入研钵中,加入丙酮、石英砂、CaCO3以后,迅速研磨。

然后将研磨液倒入基部放有滤纸的小玻璃漏斗中过滤,将滤液收集到小试管中备用。

(2)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处小心均匀地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并连续迅速地重复画2~3次。

(3)把画好细线的滤纸条插入层析液中,并不断摇晃,以求加快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扩散。

2.

(1)①未去除粗叶脉和将叶剪碎,降低了叶绿素提取率;②倒人基部放有滤纸的小玻璃漏斗中;③未用棉塞塞紧试管口。

(2)上一次滤液细线未干燥,即开始下一次画线,使滤液线较粗或线上色素量较低(3)由于摇晃,层析液接触滤液线,溶解了色素

命题角度三

DNA的提取与鉴定

1.关于DNA粗提取的实验材料的选择,也经过了多次实验效果的比较,最终选取鸡血做实验材料的原因是什么?

请回答:

(1)鸡血细胞中红细胞,家鸡属于鸟类,新陈代谢旺盛,含红细胞较多,可以提供丰富的。

(2)生活在牧区的人们,采集牛马血比较方便,若他们按实验要求完成实验步骤后,结果是,这是因为这些动物和人类一样,若改用动物肝脏做实验材料,实验能顺利进行,这是因为。

(3)若选用动物肝脏做实验材料,在提取之前,最好增加,使组织细胞更易分解。

[考场错解]

(1)较多DNA

(2)无红色细胞或很少不合DNA(细胞无细胞核)肝细胞含DNA(3)盐酸

[专家把脉]对哺乳动物和鸟类红细胞的区别不清楚。

鸟类红细胞含有细胞核,而哺乳类红细胞(成熟)不舍细胞核,无DNA,肝脏细胞含细胞核,可作为提取DNA的材料,而使肝脏组织细胞分散开,应使用胰蛋白酶处理。

[对症下药]

(1)含有细胞核DNA

(2)DNA含量很少红细胞无细胞核,无DNA肝脏细胞含有细胞核(3)胰蛋白酶

2.DNA不溶于下列何种溶液

A.NaCl溶液B.酒精溶液C.KCl溶液D.MgCl2溶液

[考场错解]A

[专家把脉]对DNA的提取方法理解不当导致错选。

DNA在0.14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低,而在2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则较高。

DNA不溶于95%的酒精溶液。

[对症下药]B

专家会诊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原理是DNA在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随氯化钠的浓度变化而改变。

DNA不溶于酒精溶液,细胞中某些物质可以溶于酒精溶液而对DNA进行提纯。

DNA遇二苯胺会染成蓝色可用来鉴定DNA。

实验过程包括制备鸡血细胞液、提取鸡血细胞的细胞核物质、溶解细胞核内的DNA、析出DNA、析出的DNA再溶解、提取较纯净的DNA鉴定。

考场思维训练

1在DNA提取分离实验中,有五次用玻璃棒搅拌。

第一次搅拌加蒸馏水的鸡血细胞液是为了,第二次搅拌加2mol/L的NaCl溶液是为了使其,第三次搅拌加蒸馏水至0.14mol/L的NaCl溶液是为了,第四次搅拌加2mol/LNaCl溶液中的纱布上黏稠物是为了,第五次搅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是为了。

1.使血细胞加速破裂混合均匀析出含DNA的黏稠物使DNA黏稠物尽可能多地溶于溶液中提取含杂质较少的DNA

解析:

要求理解DNA提取实验每一步骤的含义和作用。

2一位同学受老师委托去采集鸡血,鸡群中有雌鸡也有雄鸡,他想应该取含红细胞最多的个体的血,于是他选了下列哪种鸡

A.健壮的雄鸡B健壮的雌鸡C.小母鸡D.移植入睾丸的母鸡

2.A解析:

雄鸡的单位体积血中红细胞数多于雌鸡。

探究开放题解答

综合问题

物质的鉴定与实验设计的综合

1是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内容。

(1)请将下列实验名称与材料、试剂、用具的对应关系用连线表示。

每项只准选择一次。

实验名称

材料、试剂、用具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

细胞质流动的观察

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黑藻

斐林试剂

碘液

载玻片

乙醇

(2)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画滤液细线要注意的事项是;为了防止丙酮和苯危害我们身体健康,在研磨和层析分离时应当分别采取的操作措施是、。

[解题思路]本题属于送分题,牢记课本内容即可。

[解答]

(1)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斐林试剂

细胞质流动的观察黑藻

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碘液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乙醇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载玻片

(2)滤液细线均匀且直,滤液干后重复2~3次研磨时研钵上加开洞的纸盖层析装置要加培养皿盖

2.贮藏根组织细胞中是否存在蛋白质和DNA?

某生物小组对此进行研究,他们从网上查阅资料得知:

①蛋白质在10%NaCl溶液中可沉淀析出;②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呈现特有的颜色;③DNA溶于10%NaCl溶液,但在95%酒精中呈白色絮状沉淀析出。

实验材料:

白萝卜。

实验用具:

粉碎机、烧杯、漏斗、试管、滤纸、玻棒、镊子、载玻片、天平、纱布。

药品及试剂:

蒸馏水、NaCl、95%酒精、甲基绿染液、双缩脲试剂、蛋白质标准样品。

请你根据所提供的条件参与实验设计并完成实验。

一、材料处理:

二、提取:

三、鉴定及结果:

四、讨论:

1.蛋白质在萝卜贮藏根组织细胞中所起的作用

是。

2.DNA主要来自萝卜贮藏根组织细胞的。

[解题思路]本题把物质鉴定与实验设计综合起来考查,既考查了DNA和蛋白质的鉴定结果,又考查了实验设计中对照原则的应用,如做有无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必须要设计一组空白的对照组,从而使实验更为严谨。

[解答]一、材料处理:

向经纱布过滤得到的滤液中加入10%NaCl,直至沉淀析出。

经滤纸过滤,将滤纸上的沉淀物放入试管中,加入1mL蒸馏水.振荡,用于蛋白质鉴定。

二、提取:

除去蛋白质的滤液中,加入95%酒精,用玻棒轻轻搅拌,见有白色絮状沉淀产生,经滤纸过滤,用镊子将滤纸上的絮状沉淀置于载玻片上,用于DNA鉴定。

三、鉴定及结果:

1.在用于蛋白质鉴定的试验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产生呈色反应,同时将蛋白质标准样品和lmL蒸馏水放入另一支试管,加入双缩脲试剂产生呈色反应。

观察到两支试管中颜色基本一致,说明试验试管中有蛋白质存在。

2.在用于DNA鉴定的栽玻片上,滴加甲基绿染液,DNA呈现蓝绿色,说明该白色絮状沉淀为DNA。

3.通过对白萝卜贮藏根匀浆滤液的检测,说明有蛋白质和DNA的存在。

四、讨论:

1.是细胞膜等生物的结构成分,酶等功能蛋白质的组成成分,也是糊粉粒等贮存蛋白质的成分。

2.细胞核

规律总结

解答生化鉴定类实验题时,首先要抓住基础,如三大有机物的鉴定试剂及颜色反应等:

然后就是要注意灵活运用实验设计的一些策略,如对照原则及单一变量原则的运用,科学的安排实验顺序,语言要规范准确等。

做到上述两点,此类题便不难作答。

考点高分解题综合训练

1四瓶失去标签的无色透明液体各装有大肠杆菌超标的自来水:

丙球蛋白(一种抗体)溶液、溶解着DNA分子的0.015mol/LNaCl溶液、葡萄糖溶液。

依次利用下列哪组物质即可鉴别出来①伊红一美蓝培养液②双缩脲试剂③苏丹Ⅲ④二苯胺⑤班氏试剂⑥斐林试剂⑦碘液

A.②③④⑤B.①④③⑥C.①②③⑦D.①②④⑤

1.D解析:

大肠杆菌在伊红一美蓝培养基中形成深紫色菌落。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二苯胺试剂可用于鉴定DNA,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

2部分省市爆发了禽流感,市场上买不到活鸡采鸡血,使"DNA的粗提与鉴定”这一实验不能开展,有人提出用市场上容易买到的新鲜猪血或牛血代替,你认为

A.可以,新鲜的猪血和牛血中有大量的红细胞,可以提取DNA

B不可以,新鲜的猪血或牛血中无红细胞,不能提取DNA

C.可以,新鲜的猪血或牛血中有的红细胞中有细胞核,可以提取DNA

D.不可以,新鲜的猪血或牛血中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不能提取DNA

2.D解析:

哺乳动物红细胞中无细胞核。

3某人做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作用的实验时,在对照试管加入斐林试剂后,也出现了砖红色沉淀,可能原因是

A.试管中加入的是麦芽糖或葡萄糖

B蔗糖是还原性糖

C.裴林试剂失效了

D.蔗糖放置久了,被微生物分解,也可能是试管不干净

3.D解析:

蔗糖被微生物分解可产生可溶性还原糖。

4下图表示改进装置,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应向培养皿中倒入层析液

B应将滤液滴在a处,而不能滴在b处

C.实验结果应是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近似圆形)

D.实验得到的若干个同心圆中,最小的一个圆呈橙黄色

4.D解析:

扩散速度最慢的色素为叶绿素b.

5下列哪个实验用到显微镜

A.脂肪成分的鉴定B蛋白质的鉴定C.淀粉的鉴定D.还原糖的鉴定

5.A解析:

因为脂肪成分鉴定的实验。

是直接将苏丹Ⅲ染液滴在花生子叶很薄的切片上,至于是什么成分被染成橘黄色,肉眼不容易分辨,只有制成临时装片,放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是子叶中的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

而题中的其他三个实验都是直接就可以观察到其颜色反应。

6在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分离”实验时:

(1)如果没有丙酮和菠菜叶片,要保证分离后的色素带清晰,可以用以代替的最佳实验材料是

A.酒精和麦苗B.酒精和大白菜C.蒸馏水和大白菜D.蒸馏水和麦苗

(2)为了获得整齐又不重叠的四条色素带,在画滤液细线时应注意。

(3)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四种色素的原理是。

(4)下图为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装置,请指出其中的三处错误:

6.

(1)A

(2)画线要细、直、齐,重复画2~3次(3)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不同

(4)没有盖上培养皿;层析液没及时画滤液细线;滤纸条不能接触烧杯壁

考点小资料

中学阶段常见化合物的鉴定及颜色反应

需鉴定的化合物的种类

鉴定试剂

颜色反应

可溶性还原糖

斐林试剂

砖红色

脂肪

苏丹Ⅲ染液苏丹Ⅳ染液

橘黄色红色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DNA

二苯胺试剂

蓝色

淀粉

革兰氏碘液

蓝色

考点34酶特牲的探究

酶与无机催化剂的比较探究酶的专一性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酶特性的探究与实验设计的综合应用

经典易错题会诊

命题角度1

酶与无机催化剂的比较

1.下列关于过氧化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无催化剂时,不会分解成水和氧气

B.过氧化氢和水一样无色无味,对皮肤无害

C.Fe3+和过氧化氢酶都能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

D.在有催化剂存在时,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平衡点会向分解一侧移动

[考场错解]A或D

[专家把脉]认为过氧化氢自然状态不会分解,或认为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酶和无机催化剂都只能催化化学反应,在正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可以分解成水和氧气,但由于进行得十分缓慢,肉眼难以察觉。

在有Fe3+和过氧化氢酶存在的情况下,反应物被活化时需要的能量降低,因此反应速度加快,但催化剂的存在并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点,另外,过氧化氢像水一样无色无味,但有一定的腐蚀性。

[对症下药]C

2.根据下图所示的过氧化氢被分解速度曲线,说明酶的哪一特性

①专一性②高效性③催化特性④在温和条件下进行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考场错解]A

[专家把脉]不会分析坐标曲线的含义从而错选。

催化剂都具有改变反应速度但不改变反应平衡点的特点;催化剂都具有反应前后不被消耗的特点。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除了具有无机催化剂所具有的一些基本特性外,还具有无机催化剂所不具有的特点,如专一性、高效性和在比较温和的反应条件(常温、常压和pH接近中性等)下进行,这些特征都是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较而言的,如果离开了比较的对象也就无所谓专一性、高效性等特性了。

从图中曲线可知:

酶和Fe3+都能够催化H202的分解,都能缩短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说明催化剂都具有催化化学反应的特性;从对曲线的分析可知,加入过氧化氢酶后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比加入Fe3+后达到平衡的时间短,说明过氧化氢酶催化H202分解的效率比Fe3+高,说明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必须要有比较的对象才能说明问题,酶的催化作用是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也要与无机催化剂催化反应的条件相比较才能说明问题,但题干和图中均没有这些条件,所以这两项在本题中不能成立。

[对症下药]B

专家会诊

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较具有以下异同点:

一、相同点:

具有催化剂的一般特性①在催化某一反应时,与其他一般无机催化剂一样,能显著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但并不改变反应的方向和平衡常数;②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数量均没有变化。

二、不同点:

(1)高效性。

(2)专一性:

酶对反应底物具有专一性,任何一种酶只能作用于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3)酶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酶促反应一般在常温、常压及生理pH条件下进行。

考场思维训练

在适宜的条件下,用含有过氧化氢酶的鲜猪肝研磨液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比用FeCl3溶液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速度快得多,这说明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的特性是

A.专一性B.多样性C.高效性D.适应性

B解析:

因为只有新鲜肝脏中含较多的过氧化氢酶,才能使实验现象明显,而A、C、D项都不起决定性作用。

命题角度二

探究酶的专一性

1.下列关于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作用实验原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作用不产生砖红色沉淀

B.淀粉能在淀粉酶的催化下水解成还原糖

C.蔗糖能在淀粉酶作用下水解成还原糖葡萄糖和果糖

D.淀粉酶能否催化淀粉和蔗糖的水解,是通过有无还原糖特定的颜色反应而证明的

[考场错解]B或D

[专家把脉]认为淀粉在淀粉酶催化下产生的麦芽糖不是还原糖。

我们知道,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作用,能产生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非还原糖——淀粉、蔗糖,不论哪种在酶的作用下催化分解,都能产生还原糖,从而就会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根据实验的最终结果.可以证明酶是否具有专一性,淀粉酶能水解淀粉·蔗糖不是淀粉,不能被淀粉酶分解。

[对症下药]C

1.胃蛋白酶只能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这属于酶的

A.专一性B.高效性C.多样性D.活性受温度影响

[考场错解]BCD

[专家把脉]对酶的特性认识不清导致误选。

本题考查酶的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对症下药]A

专家会诊

酶具有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如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的水解,而二肽酶能催化所有二肽的水解。

考场思维训练

在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作用的实验中,滴加斐林试剂后,颜色较深的试管为

A.曾注入淀粉液和淀粉酶的试管

B.曾注入蔗糖液和淀粉酶的试管

C.曾注入淀粉液和麦芽糖酶的试管

D.曾注入蔗糖溶液和麦芽糖酶的试管

A解析:

淀粉与淀粉酶反应,生成还原性的葡萄糖,与斐林试剂起显色反应。

命题角度三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1.为某酶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曲线和时间的关系,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酶反应的最适温度B酶因热而失活C.酶反应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D.酶反应速度和酶量的关系

[考场错解]B

[专家把脉]识图、析图能力差,对坐标曲线所代表的含义不会正确分析。

由5O℃、60℃及70℃三个温度曲线可知,其生成物的量都是先逐渐上升,然后趋于稳定,由上推知酶的活性已部分丧失。

由40。

C曲线可知该酶的最适温度为40℃,曲线中未提到酶量的改变,因此酶量是定值,所以推不出酶反应速度和酶量的关系。

[对症下药]D

2.下图表示某有机物加入消化酶后,置于0~80。

C环境中,有机物的分解总量与温度的关系图。

根据该图判断,如果把这些物质置于80~O℃的环境中处理,其关系图应为

[考场错解]C

[专家把脉]审题失误导致错选,未注意纵坐标的含义为有机物的生成总量而错误地理解为生成物的生成速率。

从O~80℃关系图可看出,此消化酶在40℃时,已彻底失活,故40℃以后,分解的有机物总量不再增加(注意是总量而不是分解速率)。

酶的失活具有不可逆性,因而从80~O℃的处理中酶一直不起作用,因为在80℃时,此酶早已失去活性。

[对症下药]B

专家会诊

酶促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但当温度升高到一定限度时,酶促反应速率不仅不再加快反而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酶在最适温度时活性最大。

特别提醒:

(1)高温使酶失去活性,低温时,酶不失活,只是活性较低,升高温度时,活性逐渐增大(这一点与过低pH对酶活性影响不同);

(2)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都能影响有关生化反应和生理过程,如温度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就是通过对酶活性的影响而实现的。

考场思维训练

有人为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做了如下工作。

分别在5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酶溶液,使用化学试剂调整5支试管中的溶液处于不同的酸碱度。

每支试管中加一块1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块,试管均置于25℃条件下,各试管内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记录如表。

请据表回答:

酶溶液的pH

蛋白块消失的时间(min)

1

2

3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