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51770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6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docx

《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docx

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准备工作

第一节工程概况

第二节施工管理目标

第三节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第三章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四章施工控制计划及机具进退场计划及劳动力安排计划

第一节施工控制计划

第二节机具进退场计划及劳动力安排计划

第五章现场施工平面布置

第六章关键部位的施工方案

第一节土建工程施工方案

第二节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第三节脚手架施工方案

第七章质量保证技术组织措施

第一节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一、建立质量体系

二、主要项目质量通病的预防及纠正措施

第二节设备材料保证措施

第三节采用先进工艺和关键分项施工措施

第四节主要工序施工质量保证的技术措施

第五节冬期施工措施

第八章安全生产保证技术组织措施

第一节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

第二节安全管理

第三节安全生产教育

第九章文明施工技术组织措施

第十章环境保证技术组织措施

第十一章工期保证技术组织措施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6)《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8)《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

(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1)《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32J-2005)

(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14)《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BJ301-88)

(15)《工程测量规范》(GB)

(1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

(17)其它有关的规程和规范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准备工作

第一节工程概况

南京建筑装饰公司办公楼为混凝土框架结构。

建筑高度为22.5m,主体六层。

本工程混凝土标号选择:

梁柱、板、基础均为C30。

主要填充墙采用200厚的混凝土空心小砌块,次要隔断填充墙采用120厚的轻钢龙骨隔墙。

楼盖及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楼地面:

走廊及楼梯采用大理石,卫生间采用马赛克,房间地砖贴面。

屋面:

为平屋面。

内外墙面:

内墙面采用乳胶漆墙面,卫生间采用釉面砖贴面。

外墙采用白水泥刷墙面。

 

第二节施工管理目标

质量目标:

南京市优良工程

工期目标:

自2008年11月10日年8月1日,总工期日历天数为290天。

施工安全目标:

杜绝重伤以上的安全事故,轻伤率保证在2.0‰以下,安全管理达标100%。

第三节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施工前准备工作应综合考虑现场施工情况,做到有条不紊,否则,会在开工后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甚至造成施工停歇。

施工准备的基础内容,一般包括人力资源准备、技术准备、物资准备、施工组织准备、施工现场准备和协调工作准备等,有的必须在开工前完成,有的则可贯穿于施工过程中进行。

1、技术准备:

1)作好调查工作。

2)作好与设计的结合和配合工作。

2、物资条件准备:

1)材料准备。

2)构配件加工订货准备。

3、施工组织准备

1)建立健全现场施工管理体制。

2)现场设施布置:

设计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3)劳动力组织。

4)施工机械配备计划。

4、施工临时用水用电

1)提供需用的生产、生活用水。

2)施工用电均采用配电箱连接,满足施工用电。

5、施工现场准备

1)进入现场准备搭建生活设施,确保现场三通一平。

2)施工机具进场:

根据施工现场及材料加工的要求,组织机械进场,并进行相应的保养和试运转等工作。

第三章管理机构及职责

一、项目班子机构的设立

完善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是实现施工目标的组织保证。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结合本单位现有的管理水平,我们拟选派综合素质好、办事能力强、施工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建立一个整体水平高、部门齐全、专业配套的、高效能的项目组织机构。

 

二、项目组织机构管理图

 

三、管理职责

1、项目经理部管理职责:

1)基本职责:

强化临控,宏观控制服务现场,搞好协调。

2)加强对施工的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3)编制和落实职工教育培训计划,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选聘合格的操作人员上岗。

4)重合同、守信誉,认真履行合同。

负责提供物资保证技术支持。

5)编制和实施项目的总体管理方案和施工计划,制定和落实技术、质量、工期、降低成本、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各项科学管理措施,严格管理,合理计划,组织和调度进入现场的生产要素,保证项目质量、工期、效益、安全等目标的实现。

6)认真执行国家及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专业管理办法,抓好各项基础管理工作。

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管理,对施工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和管理。

2、项目经理部管理的主要内容:

1)针对工程特点和合同要求,根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设计项目质量目标。

2)编制以质量为第一要素的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3)正确设立质量控制点。

4)明确项目部内部质量职责分配,建立质量考核制度。

5)严格执行各工序操作的工艺标准。

6)根据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对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控制。

7)对外加工、外协作单位的生产过程的质量进行延伸管理。

8)完成质量记录,建立质量档案,做到质量现行可靠追踪。

9)制定落实质量奖惩办法,实施质量一票否决权。

10)对进场的设备、材料质量和数量进行严格验收,妥善保管,合理利用。

11)建立质量成本制度,提高建筑产品工序一次合格率和一次成优率。

3、项目经理部项目技术员管理职责:

1)对本工程质量管理和工程质量负全部技术责任,督促各级人员行使质量责任。

2)组织贯彻技术规程、施工规范、质量标准、负责组织分级编制审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特殊过程的施工方案。

3)组织科技发展规划和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在本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4)不断改进施工方案的施工方法,采用有效技术措施,确保工期、进度、质量满足合同规定的要求。

5)对检测、试验手段、管理制度,承担技术指导和领导责任。

6)重视业主意见和投诉处理,负责组织不合格工程的原因分析、评定和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主持重大质量事故的重要质量问题的调查处理与改进。

7)负责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

8)负责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安全设计、各种技术组织措施的制定工作。

9)负责竣工文件的指导审查归档工作。

10)负责工程技术总结、科研和新工艺、新材料的收集、整理、总结工作。

11)负责施工管理和技术管理中的作业指导书的编制、更改、实施工作。

12)负责统计技术的运用管理和指导工作。

4、资料员管理职责

1)负责施工技术管理文件、资料、图集、标准、空白表的打印、建帐、登记、造册、保管、标识和收发工作。

2)负责竣工文件收集、整理和建档工作。

3)负责合理化建议和科研项目的资料整理。

4)负责描图、晒图及各种台帐的建立工作。

5、质检员管理职责:

1)负责项目施工的质量检查记录。

2)经常分析质量状况,掌握工程的质量动态。

3)按规定检查各工种操作质量原始记录,及时向上级反馈质量信息。

4)负责组织开展QC小组攻关活动。

5)负责本单位检验器具的建档、定期校准、标识工作。

6)掌握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方法、计算、分析、运用。

7)负责施工项目上的特殊工种人员上岗工作。

8)参与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6、材料员管理职责

1)材料采购力求货比三家择优选用,并建立合格分供方档案备查,对不合格产品杜绝使用。

2)进场材料不仅要有出厂合格证明文件,并要有专人、专帐、专库管理。

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第四章施工控制计划及机具进退场计划及劳动力安排计划

第一节施工控制计划

一、总工期

总工期为290天。

二、工期安排说明

为确保工程按期交工,施工期间组织分段流水施工(共分两个施工队伍)。

多工种配合穿插作业,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昼夜加班施工。

水电预埋安装与土建工程同步施工,不另占用工期。

节假日(除春节)不休息。

三、设置工程总进度网络图,确保安时完工。

第二节机具进退场计划及劳动力安排计划

一、机械设备准备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垂直运输、水平运输设备、钢筋砼制作加工机械设备以及各工种常用工具设备等均由我单位内部办公室负责协调,观测仪器、检测工具等由我单位技术部门、安检部门统一配置,不足部分由工程项目部自行采购或租赁。

劳动力计划见下表。

二、工程投入的施工机械进场计划

本工程所调机械设备及采购的设备用汽车运输直达工地,本着保证工期、进度、经济、节约的原则下,各种大型设备提前准备就绪并进行试运行检验。

三、主要机械设备

因钢筋材料,混凝土材料,砂浆材料均由加工厂或厂家统一配送,故现场不设置此类材料的加工机械。

详见以下设备表。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序号

机械名称

型号

功率

数量

进场

计划

退场

计划

1

塔吊

QT20、QTZ40

18KW

20.9KW

3

1

开工时

工程完工

2

80型混凝土输送泵

HBT80S

110KW

3

开工时

楼面板浇注完

3

路面磨光机

2.8KW

2

地面及楼面施工

地面及楼面施工完毕

4

木工电锯

2.2KW

1

开工时

竣工

5

电焊机

DN-40

28KW

4

开工时

竣工

6

圆盘锯

JIJ2

5.5KW

2

开工时

竣工

7

钢筋切断机

GQ40

3.0KW

2

开工时

主体

8

装载机

WA300-1

105

1

开工时

竣工

9

木工电刨子

2.2KW

1

开工时

主体

10

翻斗车

F10B

8.8HP

3

开工时

竣工

11

平板振动器

ZW-7

2.2KW

2

开工时

竣工

12

插入振动器

ZN50

1.1KW

10

基础

竣工

13

潜水泵

PW-100

3.0KW

10

开工前

竣工

14

蛙式打夯机

HW-201

3.0KW

6

基础回填

回填完

15

割缝机

1.5KW

1

地面施工前

地面施工后

16

电渣对焊机

NH-36

30KVA

2

开工后

主体完

17

交流弧焊机

BX3-500

18.5KVA

2

开工后

竣工完

18

水准仪

2

开工时

竣工

19

经纬仪

1

开工时

竣工

20

手推车

25

开工后

竣工

劳动力计划表单位:

序号

工种数量

施工阶段

基础阶段

主体阶段

装修阶段

1

木工

50

80

10

2

*钢筋工

30

35

0

3

电焊工

2

8

1

4

*砼工

60

70

30

5

泥瓦工

20

50

40

6

架子工

0

16

15

7

普工

25

30

15*

8

机械工

10

10

8*

9

防水工

0

0

8

10

电工

4

4

8

11

水工

2

2

8

12

测量工

4

4

2

13

涂料工

0

0

30

14

门窗工

0

0

32

合计

207

305

207

注:

1、*为两班制2、人员进(出)场时间依据施工进度计划提前2天进场,完工即退场

 

第五章现场施工平面布置

一、平面布置说明

1、根据施工情况,施工总平面布置,按照经济、实用、合理、方便的原则,确保施工现场内交通运输畅通,满足施工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场内的二次运输,在平面交通上畅通,符合施工现场卫生及安全技术要求和防火规范,满足安全文明施工生产的需要。

2、施工现场场区道路及材料堆放的地面要做平整处理。

3、入口门卫、围墙要按照安全文明标准实施搭建(临时用密目网遮挡),要设有门头灯箱、企业标志醒目悬挂,七牌二图放在醒目之处,生活区、办公区、材料库、班组库、钢筋加工存放场地,搅拌站按照平面布置图,标准化组建搭设,材料库、库房根据要求设置一定数量的灭火箱,并建有水冲式厕所一座。

4、根据工程特点,设置施工平面图,按施工详图位置放置。

5、所有临时生产用房及生活用房均为钢结构轻型彩钢夹心板房,瓦楞板屋面。

二、施工现场供水用电

1、现场供水管径按100mm考虑,根据施工现场需要,现场利用压力罐供水(业主方提供)。

2、施工用电。

我方施工负荷基础上分为照明用电和动力用电两部分,根据建设部JGJ59-99规定,施工现场实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现场采用TN-S供电系统,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基本用电原则进行配置。

施工用电由现场变压器接入。

第六章关键部位的施工方案

第一节土建工程施工方案

一、施工观测

1、定位放线

(1)现场点线交接

观测之前,对所使用的经纬仪、水准仪、50m钢尺等器具进行校验,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放线人员进场后,于开工之前与甲方做好施工现场点线交接工怍,并对原始点线加以保护,做好记录,双方签证后予以保存。

依据设计给定的标准坐标点和高程点测设建筑物控制网,网线点布设在建筑施工基槽外1~5m范围,并保证中线或轴线桩的准确性和长期稳定性,以便作为基坑开挖后,在各施工层上恢复中线或轴线的依据。

(2)引点布线

定位放线前,会同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到现场,进行验桩,根据各桩的坐标值、标高值校验其间距、夹角和高差,通过现场实测校核,若有不符请建设单位妥善处理。

具体点线设置采用直角坐标法施测。

施工放线之前认真审核熟悉图纸,经检查数据闭合后,在进行工程放线工作;标定出控制桩后用砼加以保护。

(3)基坑定位

当垫层浇筑后,在垫层上测定复核建筑物各轴线、边界线,根据建筑物控制网的四角桩,检测各轴线桩的精确度,确认无误后,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用经纬仪向基础上投测建筑物四大角、四廓轴线和主轴线,经闭合校核后,再详细放出细部轴线,进行基础施工。

根据基础图,以各轴线为准,用墨线弹出基础施工中所需的中线、边界线等。

放线后要及时检查各轴线控制桩有无用错或位移,再用经纬仪检查各轴线的投测位置,然后再实量四大角及各轴线的相对位置,以防止基础的整体位移,另外验线时还检查基层顶面标高及平整度。

弧线的放线是测量工作的重点,经公司与项目部的认真研究,决定采用中央纵距法放线,定好柱子位置,保证放线的准确性。

验线在得到技术部门及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确认后,方可交付正式施工使用。

2、建筑标高施测方法

一、±.000以下部分标高控制

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点,以判断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2、±0.000以下部分标高的传递

施工时用水准仪直接将标高传递到基坑桩上,以此标高为依据,进行槽底抄平。

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每根桩上必须表明。

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标在便于使用和保存的位置,根据基坑情况,在基坑内埋置固定的标桩,将高程引测到标桩上。

标高一律使用相对标高,便于施工。

3、标高校测与精度要求

每次引测标高除作自身闭合外,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

二、±0.000以上部分标高控制

1、对水准点的检测及要求

(1)对场内测设的标高控制点,每间隔一定的时间联测一次,以此相互检校。

(2)检测后的数据成果须作一一分析,以保证使用准确。

2、结构施工中标高传递方法

(1)根据标高控制点用DS3水准仪在本层柱上抄测0.500米水平线,并交圈闭合.在易于向上传递标高的位置用红色油漆标记“▽”,以红“▽”上顶线为标高基准,其误差控制在±3mm内。

(2)±0.000以上的标高传递均利用红“▽”上顶线为标高基准,用检定合格的钢尺向上传递,并用红“▽”作好标记。

装饰阶段的点线控制,每个房间的墙体上抄+500线,房间内每面墙体统一控制抹灰的厚度、垂直度或平整度。

二、基础工程施工

1、基础开挖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精确测量计算实际需要的挖填土方量,进而确定弃土量和留置回填的土方量,并以此确定临时堆置位置。

按施工要求做好区域内的“三通一平”工作,对不宜留作回填的表层土全部挖除(尤其耕织土)。

做好测量放线工作(详见定位放线)。

基坑施工所需的临时设施,如水电源、道路、排水和其他临时设施等,按施工时实际需要布置。

由于基础施工时正好冬期施工前,根据当地的施工经验,此季节技术措施费用较多,为防止增加费用,及时开挖并及时施工垫层,安排足够的劳动力突击基础施工。

(2)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采用局部挖方式进行,机械与人工结合挖除,弃土于地面上(集中放置)。

为了保证避免超挖,挖土时依据桩侧的标高线控制,注意检查基坑底是否有异常,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会同建设、设计单位、监理部门共同处理。

随挖土工作的进行,基坑挖至设计标高清理好地基后,要立即通知勘察建设、建设单位、监理部门、设计等部门进行基槽验收,验槽后方可基础施工。

2、土方回填

采用人机结合回填方案:

土方不够时汽车运土至坑边,按分层夯填标准,由人工摊平,打夯机夯实。

填土分层进行,每层虚铺厚度0.25m。

粘土或排水不良的砂土用于回填,通过击实试验测定其最优含水量与相应的最大密实度。

土的含水量过大,采用翻松、晾干、风干、换土回填,如上料过干预先雾状喷水湿润调整。

在气候干燥时,采取速取速填,速压方法回填,减少水分散失。

填土尽量采用同类土堆,当采用不同土时,将透水性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小的土层之下,有规则的分层,不得混杂。

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打夯前,初步平整,依次夯打,均匀分布,不留间隙。

回填土分层检验。

如果利用基坑中挖出的不含有机杂质的土进行回填,其粒径不大于50mm,含水量符合规定。

回填前,对基础进行隐检,并且结构砼达到规定强度,方可进行。

施工前根据工程特点、土质、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等合理确定填料含水率控制范围,铺土厚度和夯实遍数等参数,事先通过压实试验,以得到符合实际条件下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少夯实遍数。

回填前做好标高标志的位置。

回填土分层铺摊和夯实,铺土厚度和夯实遍数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和机具性能而定,每层铺厚一般为200mm~250mm,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每层夯打三遍,并且一夯压半夯。

基坑回填在相对两侧同时进行,两侧回填标高相差不大。

由于马上进入冬期,基坑回填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现场要有防排水措施。

施工中注意保护施测桩线,防止碰撞移位。

三、主体工程施工

一、模板体系

1)基础

独立柱基及梁采用多层胶合模板

工艺流程:

弹线→支模→加固→验收

在弹好中心线及基础底层外线的垫层上,安装模板并安置拉结螺杆,采用成品拉结螺杆。

模板外侧采用“3”形卡扣钢管形成围檩加固。

2)主体

(1)柱模板

矩形柱采用多层胶合板和对拉螺栓的方法,采用1根Ф16对拉螺栓,步距600。

柱支模工艺流程:

放线、找平→焊柱脚→支模及放置对拉螺栓→加固校正→验收。

柱模板安装结束后,校验其位置及垂直度,在满足要求后,用钢管同周围架子相连加固,并把对拉螺栓拧紧,柱箍间距600mm,柱模板拆除与安装顺序相反。

先松对拉螺栓,拆除柱箍,轻轻撬动模板后拆除。

(2)梁模板

梁模采用多层胶合板,可避免梁接头处理差的通病。

梁支模工艺流程:

搭设架子→抄标高→铺梁底→绑钢筋→立侧模→加固找正→梁模验收。

在支设过程中,大于4m的梁按2‰起坡。

当梁高大于700mm时,用对拉螺栓加固,梁高在500~700mm之间时,中间加一道50×80方木加固。

梁的加固采用木楔子加固方木的方式进行。

梁模在施工前要进行编号,以便于下一层周转使用。

模板的拆除

拆除方法:

当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之后,将8m之内的梁、模板及支撑拆除,大于8m的梁当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之后,再拆除。

(3)拆模注意事项

拆除时必须经工程技术人员同意,必须按交底要求拆除。

拆除模板过程中,任何人不得随意拆除模板系统。

拆除时,要轻拿轻放,以勉扰坏模板系统。

二、砼工程

本工程所用混凝土均由混凝土公司统一配送。

(1)砼的浇筑

1)在浇筑前将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同时对模板浇水湿润涂刷脱模剂。

2)在浇筑竖向结构之前,先在底部铺填50-100mm厚与砼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当砼浇筑落差超过2m时,采用串筒或溜管。

3)砼振捣全部采用机械捣固。

对于一般垫层及砼板厚较小时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

对于其它结构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捣固,其移动间距不得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

4)在浇筑砼时,施工现场必须有施工班长和技术人员跟班作业,负责对砼浇筑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监督。

(2)砼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

砼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过2m。

浇砼筑时分层连续进行,每层浇筑高度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高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cm。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间距的接缝。

平板振捣器的移动,必须保证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浇筑砼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期间歇时间尽量缩短,并在砼初凝之前,将上层砼浇筑完毕。

间歇最长时间视凝结条件具体而定,如超过凝结时间,按施工缝处理。

浇筑砼时随时观察钢筋、预留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塞堵等情况,发现问题,在砼凝结之前修正好。

1)柱砼浇筑:

柱砼分层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振捣不能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柱高超过2m时由侧面门子洞用溜槽下灰。

柱子砼一次浇完,施工缝只能留在柱脚或主梁下50mm处。

2)梁砼浇筑

梁浇筑时(与现浇板同时),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在每一施工段内由一轴开始,赶浆前移向另一轴推进,振捣时不能触动钢筋及预埋件。

梁柱结点钢筋较密,宜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

(3)砼的养护与质量检查

1)对已浇筑完毕的砼达到终凝后加以覆盖和浇水,并满足以下规定,在浇筑完毕的12小时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并且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冬期施工采用养护夜保湿养护。

2)砼浇筑时,按规范要求,及时留置试块,并分别作现场同条件养护和标准养护,以此作为拆模和砼强度评定依据。

3)砼强度的评定和质量检查按规定执行。

三、钢筋工程

柱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梁主筋采用闪光对焊,梁的上部钢筋连接采用绑扎搭接。

闪光对焊和电渣压力焊接做为特殊过程,在施工中重新编写关键过程控制方案及技术交底,施工前进行设备、能力鉴定,上岗证复查,实行施工中的连续监控和落实三检制及专职检等验收。

其余钢筋采用机器加工,人工绑扎。

(1)柱钢筋电渣压力焊接:

1)电渣压力焊焊接工艺:

闭合电路→引弧过程→电弧过程→电渣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