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湖北省武汉市高三供题训练三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51488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1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湖北省武汉市高三供题训练三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湖北省武汉市高三供题训练三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湖北省武汉市高三供题训练三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湖北省武汉市高三供题训练三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湖北省武汉市高三供题训练三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湖北省武汉市高三供题训练三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

《最新湖北省武汉市高三供题训练三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湖北省武汉市高三供题训练三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湖北省武汉市高三供题训练三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

最新湖北省武汉市高三供题训练三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

湖北省2018届高三高考仿真供卷Ⅲ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24.唐宪宗时李吉甫撰《元和国计簿》,计天下方镇48道,申报户数224万有余(很多藩镇未报户口)。

其中所谓“东南纳税八道”,其户数已占到全国申报户数58.3%。

这表明

A.南方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B.中国经济重心在唐朝完成南移

C.京杭大运河成为朝廷的生命线D.唐朝时中原人口大量向南迁移

25.有学者说:

“宋元的小说、戏剧就是中国‘文艺复兴’的曙光。

”这主要是因为宋元文艺与西欧文艺复兴

A.都是思想解放运动B.都反对宗教神学的束缚

C.都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D.都反映了市民价值倾向

26.明代以前的王朝大多遵循“君使臣以礼,臣使君以忠”,明初则有廷杖之法“殿陛行杖,习为故事”,重者立毙,轻者杖毕仍督催照常工作,且有臣僚在节日朝贺时被“朝服予杖”,史谓“公卿之辱,前所未有”。

这一变化反映出,明代

A.内阁行政中枢地位遭受冲击B.传统君臣等级观念已经颠覆

C.君主专制制度有了新的发展D.严刑峻法、重典御下现象普遍

27.伯利克里当政时期,对在公民大会上发言的人的资格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任何殴打父母的人、不赡养父母的人、未按指令服兵役和从战场脱逃的人、挥霍通过继承获得的财产的人都没有资格在公民大会上发言。

这主要反映出

A.雅典的民主存在虚伪性B.民主与道德要求的统一

C.家庭是雅典民主的基础D.财产是享有民主的前提

28.19世纪中叶的几十年内,“清政权所关心的主要是维护中国地主文入学者统治阶级对它的忠诚,并借此镇压一切可能在农村平民中掀起的骚动及反清叛乱”,“平息沿海英国人的滋事,起初只被当作一个次要的小问题”。

典型地体现了这种论述的历史事件有

A.虎门销烟与第一次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与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与台湾反割台斗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义和团运动

29.天地会是清代民间秘密结社组织之一。

它以“反清复明”为主要口号,其成员主要来自下层劳动群众、三教九流、无业游民以及农民。

根据下表判断,这些事件透露出的问题是

1796—1850年的54年间,涉及天地会的事件

事件起因

数量

“遇事有人帮助,免人欺凌”者

26起

因穷困而“敛财分用”者

15起

为抢劫富户而“得财分用”者

39起

攻掠城镇“竖旗起事”者

11起

A.近代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B.汉族人民“反清复明”的政治诉求强烈

C.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保障体制尚需完善D.百姓“均贫富、等贵贱”的意识长期存在

30.1946年9月,美国总统特别顾问克拉克提交了一份题为《美国与苏联的关系》的报告,被美国决策层采纳。

其主要内容是:

美国应准备与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努力缔造其想象中的世界。

这一报告

A.宣告了美国欧洲复兴计划的出台B.标志着美苏盟友关系的破裂

C.为美国冷战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D.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全面展开

31.右图漫画中的人物陷入泥潭,日显疲态。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福利制度的弊端难以避免

B.高福利与超前消费相辅相成

C.高福利可以缓解政府债务危机

D.债务危机将使福利制度被取消

32.下面的示意图是根据《中国经济年鉴(1949~1959年)》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

导致示意图所示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1949~1957年中国经济主要数据平均增长率示意图(单位:

%)

A.国家投资的侧重点差异B.新中国生产关系的变革

C.对资本主义改造的创新D.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形成

33.1965年,我国各级社团6000个左右,主要是工会、共青团、工商联等9类群众组织,其经费由政府全额拨款,领导享受国家干部待遇。

2009年,各级民政部门登记的民问组织超过41万个,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在工商部门登记或未经登记的各类民间组织以百万计,如小区业主委员会、网络组织等。

这一变化反映出

A.政治生活从人治到法治的发展趋势B.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

C.政治生活从国家到社会的发展趋势D.新中国民营经济的持续发展

34.1964年1月,台湾当局被迫撤走了驻巴黎的“大使馆”。

1971年,英国在联大投票支持立即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这些现象

A.是当时两大阵营冷战对峙的恶果B.反映出美国对华孤立政策趋于破产

C.为中美关系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D.说明新中国政府在国际上获得承认

35.从历史角度观察,20世纪末期中国市场化改革得以推动,中国经济“奇迹”得以出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农村改革……可以说,农民的选择成就了中国改革。

这种认识是基于

A.农村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农民的选择澄清了人们对计划与市场的认识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突破了城市经济体制

D.农村改革成效显著并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洛克主张的“三权分立”,其理想方案是英国的议会君主制。

他主张立法权能够制约国王和政府的行政权,甚至主张在国王和政府的行政权侵害人民财产时,有权推翻政府。

18世纪法国的思想家孟德斯鸠进一步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并阐述了三个权力互相牵制的重要性。

他论证,为了防止出现暴君政体,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权力应该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机构。

立法权应该委托给人民代表机关,行政权应该交给国王为首的政府机关,司法权应该由陪审法庭掌握。

孟德斯鸠认为,三个权力的分立,必然具有互相妨碍的作用,但是在搞得好的情况下,毕竟能够协调运转。

孟德斯鸠这一套“三权分立”的学说,对于国王的权力确实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据刘书林《试论美国“三权分立”模式的本质及局限》整理

材料二孙中山在考察西方政治体制后说,西方所说的三权,中国古已有之,中国讲是君权。

但是中国的君权不仅包括行政、立法、司法权,还包括考试和监察权,而后两项是西方制度中所没有的。

所以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宪法要创造一种新主义,叫作“五权分立”,这不但是各国制度所没有,便是学说上也不多见,可谓“破天荒的改体”。

孙中山进一步解释道,这“五权”属于政府的权力,叫治权,而民权中人民所拥有的权力,包括选举、罢免、创制及复决之权四项,为政权。

政府只能行使“治权”,而由人民来行使“政权”,并且要用人民手中的“四权”来控制国家机器的“五权”。

——史晓捷《孙中山治国思想与中国文化的传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权分立主张的历史意义。

(9分)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孙中山权力分立思想形成的特点。

(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说“西方所说的三权,中国古已有之”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

(10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图片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118世纪中期的英国农村图219世纪中期的英国工厂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英国社会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明朝第十位皇帝武宗于而立之年暴亡,因其绝嗣而采取变通办法选择其堂弟继位,是为世宗(年号嘉靖)。

在世宗登基后,出现了“大礼议”。

争论的结果是以杨廷和等旧臣的失败而告终,世宗趁势清除旧臣势力,确立了与张璁、桂萼等“大礼新贵”的政治互信,重建了嘉靖政坛新的人事格局。

世宗以孝宗之侄的身份君临天下,宣告了孝宗帝系的彻底断裂。

由此,一方面,世宗完全可以不因父死子继而对孝宗诸帝的因循败政再三回护,使世宗君臣对孝宗统治的理智反思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世宗以特有的自信赢得了大礼之争,清除了自恃“拥立”之功的杨廷和集团,疏远了慈寿皇太后,拥有了政治主动权,具有了极大的自信和革新的勇气。

材料二英宗即位诏书所列宣德弊政为40条,景泰帝所列正统33条(即景泰帝列举了明英宗的33条弊政。

下述均为列举前代弊政条数),英宗所列景泰34条,宪宗所列天顺43条,孝宗所列成化44条,武宗所列弘治44条,世宗所列正德80条,穆宗所列嘉靖29条,神宗所列隆庆43条,光宗、熹宗所列万历73条。

由此可以看出嘉靖改革的效果。

——以上材料据田澍《嘉靖革新的历史定位》整理

(1)根据材料一,分析嘉靖改革的有利因素。

(9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嘉靖统治时期的状况,并据此简评嘉靖改革。

(6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1877年,马建忠在欧洲留学时写道,“初到之时,以为欧洲各国富强专在制造之精、兵纪之严,及披其律例,考其文事,而知其讲富者,以护商会为本,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他如学校建而知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

陈虬也曾指出,“泰西富强之道,在有议院以通上下之情,而他皆所末”。

1884年,郑观应游历南洋时也在日记中写道:

“余平日历查西人立国之本,体用兼备。

育才于书院,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练兵、制器械、铁路电线等等,此其用。

中国遗其体效其用,所以事多杆格,难臻富强。

——李建新等《中国近代的议会与宪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马建忠等人发表上述言论的国内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建忠等人对西方的认识并分析其影响。

(9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战失败,德国失去了1/8国土和1/10人口,战后又面临严重经济困难和巨额战争赔款。

但德国军国主义分子并不承认自己是战争失败者(国家未被占领,社会结构未被破坏,军队也是完整地从他国撤回的),不甘心受到凡尔赛体系的制裁,德国社会上下充满对战胜国的不满情绪和仇恨心理。

当时,英国张伯伦政府考虑让东欧满足德国的部分领土要求,划东欧为德国势力范围,鼓励德国东进。

1938年,英、法与德、意签署《慕尼黑协定》,决定把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划给德国。

西方大国想以此“祸水东引”,幻想德国进攻社会主义苏联,他们好坐山观虎斗,坐收渔人之利,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据汤重南《一战后的德国与今天的日本》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一战后至二战前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的矛盾。

(6分)

(2)根据材料分析德国能突破凡尔赛体系束缚的原因。

(9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号玄扈。

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

他从青年时代起,就“以天下为己任”。

鉴于历年水旱灾害严重影响群众生活,他从21岁起就开始留意“水法”,对农田水利不断“周咨博访”。

在科学上他虽有多方面成就,如在北京向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天文学、地理学和水利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尤注意于数学,1606年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但他主要是以农业科学来贯穿一切,以此达到使天下“丰衣食,绝饥寒”的目的。

他曾在天津做了多次试验,开辟水田,想实行军屯,以应付长城东段后金的侵扰,并想将之推行,藉以“兴西北水利,为国家立根本之计,岁省东南挽漕百万之费”。

明末农民起义威胁着明朝的生存,徐光启片面地认为灾荒是引起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

因此,为了巩固明朝的统治,稳定人民生活,他所撰写的《农政全书》特别重视“荒政”。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徐光启对科技发展的意义。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徐光启重视“荒政”的原因。

(9分)

湖北省2014届高三高考仿真供卷Ⅲ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A

D

C

B

B

A

C

A

A

C

B

D

40.(25分)

(1)意义:

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有利于维护公民的自由和权利;提出对权力的限制和制约,有利于防止独裁的产生;承认在必要时推翻现实政权的合理性,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政权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等等。

(9分)

特点:

将对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学习、借鉴与中国传统文明结合起来,体现了对古代中国“和而不同”思想的运用。

(6分)

(2)不妥当。

原因:

西方三权分立学说是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三权”具有明显的反封建的资本主义色彩,而中国古代的“君权’’是封建专制权力,无论怎样划分,二者在性质上截然不同。

(10分,只做判断不说明原因不得分)

41.(12分)

示例一:

信息:

18世纪中期的英国,佃农流离失所,被迫移居城镇;19世纪中期的英国,许多人在工厂工作并居住在城镇。

说明:

英国先后进行圈地运动和工业革命,城市化进程加快。

(6分)

示例二:

信息:

妇女从家庭走向社会,对社会贡献增强。

说明:

英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主政治、人们平等自由观念的发展。

(6分)

45.(15分)

(1)“大礼议”之争增强了世宗及大臣改革的信心和勇气;旧势力被清除,新统治集团团结协作;非父死子继的帝位传承使世宗及大臣不必过多地回护前帝王的弊政;等等。

(9分)

(2)状况:

嘉靖时期的弊政明显少于前后诸帝。

简评:

嘉靖改革革除了不少弊政,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

(6分)

46.(15分)

(1)背景:

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早期改良派逐渐形成;他们怀疑洋务自强运动,力图寻求有效的强国之道。

(6分)

(2)认识:

认为西方国家的强大主要不在于船坚炮利,而在于有先进的政治制度;特别肯定西方的议会制度,对西方国家的体察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阶段。

(6分)

影响:

成为中国近代民权思想的发端,奠定了维新思想的思想基础。

(3分)

47.(15分)

(1)德国与英法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英、法、德等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之间的矛盾。

(6分)

(2)战胜国对德国的制裁导致德国严重的复仇心理;未能清除德国军国主义势力及其产生的土壤;英法等国对德国的绥靖政策。

(9分)

48.(15分)

(1)作用:

引进西方先进科技,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国科技向近代转化;撰写总结性的专业科技巨著,有利于近代科技的继承与发展。

(6分)

(2)原因:

关切国计民生、主张经世致用、崇尚实学的胸怀;认为灾荒是引起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明朝统治的需要。

(9分)此资料来源于:

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