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中考化学模拟冲刺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47962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0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中考化学模拟冲刺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江苏中考化学模拟冲刺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江苏中考化学模拟冲刺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江苏中考化学模拟冲刺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江苏中考化学模拟冲刺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中考化学模拟冲刺试题.docx

《江苏中考化学模拟冲刺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中考化学模拟冲刺试题.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中考化学模拟冲刺试题.docx

江苏中考化学模拟冲刺试题

2015江苏中考化学模拟冲刺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西瓜榨成西瓜汁B.酒精易燃烧

 C.玉米发酵制成酒精D.铝块压成铝箔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

解:

A、西瓜榨成西瓜汁是将其中的汁液提取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玉米发酵制成酒精有新物质乙醇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铝块压成铝箔,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BC.

点评: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茶饮料

B.

矿泉水

C.

纯牛奶

D.

蒸馏水

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物质的简单分类.

分析:

茶饮料、矿泉水、纯牛奶等物质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解答:

解:

A、茶饮料中含有水、茶碱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B、矿泉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

C、纯牛奶中含有水、蛋白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D、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组成就属于混合物.

 

3.(1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电器起火时,用水扑灭

 

B.

乘坐地铁时,不准携带炸药

 

C.

油锅起火时,盖上锅盖

 

D.

厨房燃气泄漏时,关闭阀门,打开门窗

考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A、电器起火时,用水扑灭容易对电器造成损坏;

B、鞭炮属于危险品,不能在公共场合携带;

C、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可以灭火;

D、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解答:

解:

A、电器起火时,不能用水扑灭.不正确;

B、乘坐公交车时,不携带鞭炮.正确;

C、油锅起火时,盖上锅盖可以灭火.正确;

D、厨房燃气灶漏气时,应关闭阀门,打开窗户,这样可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安全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理解只要破坏了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4.(1分)油画上的白色含铅颜料经过一段时间会变为黑色的硫化铅(PbS).使其恢复为白色的方法是蘸涂双氧水(H2O2),发生如下反应:

PbS+4H2O2═X+4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  )

 

A.

PbSO4

B.

PbSO2

C.

PbSO3

D.

PbHSO3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PbS+4H2O2=X+4H2O,推断反应中生成物X的分子构成,根据分子的构成确定X物质的化学式.

解答:

解: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PbS+4H2O2=X+4H2O,可判断反应前后Pb、S、H、O三种原子的个数为

反应前反应后

Pb原子10

S原子10

H原子88

O原子84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物质X的每个分子由1个Pb原子、1个S原子、4个O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PbSO4;

故选A.

点评: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分子构成及物质化学式的确定.

 

5.(1分)(2007•镇江)(镇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200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

“冰川消融,后果堪忧”.科学家指出,气候变暖主要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的.为了减小温室效应的影响,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B.

开发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C.

大量使用煤作燃料,降低生产成本

 

D.

用二氧化碳作原料生产一种全降解塑料

考点: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减小温室效应的影响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解答:

解:

A、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能加强光合作用,消耗掉排出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小温室效应的影响,故A正确;

B、开发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能减小温室效应,故B正确;

C、大量使用煤作燃料,能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强温室效应,故C错误;

D、用二氧化碳作原料生产一种全降解塑料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D正确,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6.(1分)(2007•苏州)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是(  )

 

A.

氧气(O2)

B.

水(H2O)

C.

乙醇(C2H6O)

D.

氯化钴(CoCl2)

考点:

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中只有两种元素且含有氧元素来分析解答.

解答:

解:

A、氧气是一种只有氧元素组成的物质,则属于单质,故A错误;

B、水是一种含有H和O两种元素且有氧元素的物质,则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

C、乙醇中含有C、H、O三种元素,属于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

D、氯化钴是由金属离子和氯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则属于盐,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物的判断,学生应抓住氧化物概念的要点来判断,并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类别及相关概念.

 

7.(1分)下列广告用语从化学角度来看,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

 

A.

“K”牌咖啡,滴滴浓香,绝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

“雪山牌”矿泉水,真正的纯净水

 

C.

为预防甲状腺疾病,请食用合格“碘盐”

 

D.

“大自然”牌蔬菜,天然种植,真正的“绿色”食品,不含任何元素

考点:

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物质的元素组成.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根据任何物质都有其化学组成进行分析解答;根据矿泉水的成分解答;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分析解答.

解答:

解:

A、咖啡是一种化学物质,错误;

B、矿泉水中含有水和矿物质,不是纯净水,错误;

C、适当补充碘元素能预防和控制甲状腺疾病,正确;

D、任何物质中都含有化学元素,错误;

故选C.

点评:

掌握化学与生活的知识以及物质的组成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1分)(2005•北京)为鉴别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可选用的方法是(  )

 

A.

将水倒入三瓶气体中

B.

将澄清石灰水倒入三瓶气体中

 

C.

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三瓶气体中

D.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考点: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专题:

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

区别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差别,所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达到鉴别气体的目的.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助燃性,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解答:

解:

A、将水分别倒入集气瓶中中,根本没有什么特殊现象发生,无法鉴别它们;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只能鉴别出二氧化碳,无法鉴别氢气和氧气,无法鉴别;

C、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三瓶气体中只能验证出二氧化碳,其它不能鉴别;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熄灭的是二氧化碳,燃烧得更旺的是氧气,照常燃烧的是空气,气体燃烧并发出淡蓝色火焰的是氢气,所以D正确;

故选D.

点评:

利用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差别,设计实验,实验中出现明显的现象差异,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

 

9.(1分)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碳与二氧化碳

B.

镁条与稀盐酸

C.

生石灰与水

D.

氢气与氧气

考点: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专题: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常见的放热反应有:

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少数分解、复分解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

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绝大数分解反应,少数分解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反应(如铵盐和强碱).

解答:

解:

A、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属于非常特殊的化合反应,发生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属于吸热反应.

B、镁与稀盐酸反应,属于放热的置换反应.

C、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故属于放热反应.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

故选A.

点评:

解答化学中吸热或放热的类型题时,应该熟练记住吸热或放热的判断规律.

 

10.(1分)如图为某一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X是化合物,Z、W是氧化物

 

B.

该反应中反应物X、Y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

3

 

C.

X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0%

 

D.

点燃X前,要先检验其纯度,以防止爆炸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专题:

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

A、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X的分子为由1个C原子和4个H原子构成的CH4分子,是化合物;生成物Z的分子为2个O原子和1个C原子构成的CO2分子,物质W的分子为由1个O原子和2个H原子构成的H2O分子,并据化合物和氧化物的判断方法解答;

B、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

反应物X、Y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C、根据X物质的化学式,以及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

D、能燃烧的气体在点燃前都要检验纯度,防止发生爆炸.

解答:

解:

A、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物质X为甲烷,是化合物;生成物Z的分子为2个O原子和1个C原子构成的CO2分子,物质W的分子为由1个O原子和2个H原子构成的H2O分子,是氧化物;正确;

B、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

反应物X、Y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

2,故错误;

C、X是CH4,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75%,正确;

D、甲烷气体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点燃时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在点燃前要检验其纯度;正确;

答案:

B

点评:

解答时要明确有机物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并铭记含碳元素但属于无机物的物质,要计算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时要先将反应前后相同的分子去掉再进行计算,具有可燃性的气体使用前要检验纯度

 

11.(1分)下列去除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CO2(CO)﹣﹣点燃

 

B.

CaO(CaCO3)﹣﹣高温煅烧

 

C.

N2(O2)﹣﹣通入灼热的铜网

 

D.

MnO2(KCl)﹣﹣加适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考点: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

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

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CaCO3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适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烘干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

A.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2.(1分)2006年6月9日~7月9日,世界杯足球赛在德国举行.当运动员肌肉受伤时,队医随即对准球员的受伤部位喷射药剂氯乙烷(化学式为C2H5Cl,沸点为12.3℃)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处理.下列有关氯乙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氯乙烷是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

 

B.

氯乙烷是由2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C.

氯乙烷中碳、氢、氯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8:

10:

71

 

D.

1个氯乙烷分子是由2个碳元素、5个氢元素和1个氯元素组成的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根据氯乙烷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氯乙烷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元素的规定来分析.

解答:

解:

A、由氯乙烷的化学式可知,氯乙烷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氯乙烷是由氯乙烷分子构成的,1个氯乙烷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氯乙烷中碳、氢、氯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

(1×5):

(35.5×1)=48:

10:

71,故选项说法正确.

D、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元素的规定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1分)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的质量/g

4

10

1

25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21

10

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分解反应

B.

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

X的待测值为零

D.

若Q为氧气,则该反应为氧化反应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氧化反应;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应用质量守恒定律中物质的质量守恒和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

解:

由表中数据可知:

Y反应前为10g,反应后为21g,反应后增加了21g﹣10g=11g,说明该物质是生成物.

Z反应前为1g,反应后为10g,反应后增加了10g﹣1g=9g,说明该物质是生成物.

Q反应前为25g,反应后为9g,反应后减少了25g﹣9g=16g,说明该物质是反应物.

由于Y和Z增加的质量为11g+9g=20g>Q减少的质量16g,说明X也是反应物.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该反应有两种反应物,不符合分解反应的概念,因此选项A错误.

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因此选项B正确.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物质的质量守恒这一规律可知:

物质在反应中减少的质量应等于物质在反应后增加的质量,也就是X减少的质量+Q减少的质量=Y增加的质量+Z增加的质量,即4g﹣未测值+16g=11g+9g.

所以,未测值=0g,因此选项C正确.

由于Q为反应物,若Q为氧气,则说明该反应是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符合氧化反应的概念,属于氧化反应,因此选项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判断、氧化反应的判断等,难度较大.

 

14.(1分)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2.3g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CO2和2.7gH2O.对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推断,其中正确的是(  )

 

A.

一定含有C、H、O元素

B.

一定不含O元素

 

C.

可能含O元素

D.

无法确定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有机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利用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可求C、H两种元素的质量,若C、H两种元素的质量等于2.3g,则有机物不含有O元素,若C、H两种元素的质量小于2.3g,则有机物中含有O元素.

解答:

解:

由2.3g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则有机物中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

C元素的质量为4.4g×

×100%=1.2g,

H元素的质量为2.7g×

×100%=0.3g,

1.2g+0.3g=1.5g<2.3g,

则有机物中一定含有O元素,且O元素的质量为2.3g﹣1.5g=0.8g,

答案:

A

点评:

本题考查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的化学式,学生应能根据元素守恒、质量守恒的思维来分析解答问题,注意守恒思想在化学式推断中的重要作用.

 

15.(1分)质量为Mg的碳与质量为Ng的氧气在一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得到(M+N)g的气体则碳与氧气的质量不可能为(  )

 

A.

6g、16g

B.

6g、6g

C.

6g、10g

D.

6g、9g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时则生成一氧化碳,根据这两个反应确定生成的气体质量为(m+n)克时m与n的比值.

解答:

解:

若碳完全燃烧,生成气体全部为二氧化碳时,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3:

8;若碳不完全燃烧,生成气体全部为一氧化碳时,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3:

4;因此,根据题意,将m克碳和n克氧气充分反应,若生成的气体质量为(m+n)克,则m与n的比值必须满足的条件为大于等于3:

8而小于等于3:

4;

故答案为:

B.

点评:

根据题意,判断出碳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此为解答问题的关键.

 

二、(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其中计算题2分,共35分)

16.(5分)在“金刚石、氖气、二氧化硫、活性炭、氨气、石油”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①电工用的测电笔中常充入 氖气 ;

②玻璃刀上镶的是 金刚石 ;

③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二氧化硫 ;

④用于炼制汽油、煤油的原料是 石油 ;

⑤防毒面具的滤毒罐中加入的物质是 活性炭 .

考点:

常见气体的用途;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石油加工的产物.

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

解:

①在电工用的测电笔中用的是氖气.故填:

氖气;

②玻璃刀上镶的是硬度最大的金刚石.故填:

金刚石;

③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故填:

二氧化硫;

④用于炼制汽油、煤油的原料是石油.故填:

石油;

⑤防毒面具的滤毒罐中加入的物质是活性炭.故填:

活性炭.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才能正确解答.

 

17.(4分)从C、H、O、Ca中选择合适的元素填写化学式:

①食品干燥剂中的白色固体是 CaO ;

②酒精灯中的燃料是 C2H5OH ;

③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H2O ;

④碳酸饮料中的酸 H2CO3 .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解答:

解:

①氧化钙能够吸收水,可以作食品干燥剂;故填:

CaO;

②酒精灯是以酒精作燃料,故填:

C2H5OH;

③氢是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故水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故填:

H2O;

④碳酸饮料中的酸是碳酸,故填:

H2CO3.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18.(5分)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按照要求填空:

(1)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 CH4+2O2

CO2+2H2O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

Fe3O4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化合 反应.

(3)过氧化钙(化学式为Ca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 2CaO2+2H2O═2Ca(OH)2+O2↑ ,过氧化钙中的氧的化合价为 ﹣1 .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熟悉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必须依据客观事实、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熟悉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和特点,就能准确判断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解答:

解:

(1)甲烷在点燃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

CH4+2O2

CO2+2H2O;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物是铁和氧气,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反应条件是点燃,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所以方程式是:

3Fe+2O2

Fe3O4,属于多变一的反应所以为化合反应;故答案为:

3Fe+2O2

Fe3O4,化合;

(3)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aO2+2H2O═2Ca(OH)2+O2↑.

已知钙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钙元素在化合物中显+2价,则过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氧元素为﹣1价.

故填:

2CaO2+2H2O═2Ca(OH)2+O2↑;﹣1.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化合价的原则、反应类型的判断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8分)请根据如图提供的实验装置(部分铁架台、铁夹略)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 集气瓶 

(2)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 ;如果改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MnO2+O2↑ ;所使用制气发生装置为(填代号,下同) G ,欲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D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CO2↑+H2O ,使用的制气发生装置组合是 AB或EB ,若向集气瓶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未出现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装置漏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