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物联网发展建设智慧广东行动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47877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促进物联网发展建设智慧广东行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促进物联网发展建设智慧广东行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促进物联网发展建设智慧广东行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促进物联网发展建设智慧广东行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促进物联网发展建设智慧广东行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促进物联网发展建设智慧广东行动方案.docx

《促进物联网发展建设智慧广东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进物联网发展建设智慧广东行动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促进物联网发展建设智慧广东行动方案.docx

促进物联网发展建设智慧广东行动方案

促进物联网发展建设智慧广东行动方案(2011-2012)

粤经信信息〔2011〕198号

发布时间:

2011-04-21【大中小】【打印】【关闭】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智慧城市试点和重点领域应用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物联网的普及应用,以应用引领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做大做强物联网产业,带动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推进智慧广东、幸福广东建设。

(二)发展目标

到2012年,智慧城市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智慧广东架构基本形成。

物联网技术在生产、生活、公共管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物联网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超过1000家,发明专利受理和技术标准超过1000项,机器对机器(M2M)应用终端数量超过1000万台。

二、主要任务

(一)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推进物联网综合应用

目标:

加快智慧城市发展,打造智慧化的生产生活方式。

重点推动智慧广州、智慧佛山、智慧云浮、智慧石龙等试点建设,并取得实质突破。

物联网技术在试点示范城市(镇)的主要经济社会领域应用,城市管理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初步形成“智慧广东”的基本框架。

措施:

1、建设“智慧广州”,探索中心城市物联网综合应用新模式。

支持实施云计算计划,加快建设新一代通信网络、光纤到户、无线城市等重点工程。

推动物联网在示范应用,核心产业、关键技术以及公共平台建设率先取得突破。

加快实施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城管、智能家居等重点智慧工程,改善城市运行管理效率,提升居民生活智慧化程度。

加快“天河智慧城”建设,发挥核心区位优势,以高唐新建区建设为契机,支持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发展,引导聚集1000家高端信息服务企业,3年内形成配套完善的产业体系。

选择2~3个条件成熟的社区进行智慧化改造,应用物联网技术打造面向未来生活的智能家居、智慧社区、智慧楼宇,把天河建成全面感知和体验的示范区、引领潮流的先行区和幸福生活的体验区,促使智慧广州、低碳广州、幸福广州的战略部署率先在天河实现。

启动南沙智慧岛建设,重点推进智慧岛中心基础设施、技术中心、智慧创新园、国际智能港口等载体建设,带动电子信息、软件与服务外包等产业的发展,稳步推进国际IDC中心、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建设,着力建成CEPA先行先试综合示范区。

到2012年,力争使广州物联网相关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达到400亿元,物联网服务业规模达到300亿元,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物联网综合应用示范市。

2、建设“智慧佛山”,实现“四化融合”模式创新。

通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的“四化融合”,探索科学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创新模式。

抓紧实施物联网和智慧产业工程、U-佛山建设工程、智能城市——东平新城示范工程、智能生活工程等8大重点工程,提升城市生产生活及公共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依托禅城区广东省RFID产业(佛山)基地、世纪互联云计算南中国总部基地、华南智慧新城以及南海区云计算中心,建设物联网和云计算应用示范基地。

以行业应用为切入点,加快物联网技术在家电、服装、建材等传统制造业领域智能化升级试点,支持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绿色制造在佛山应用示范。

到2012年,规模以上的物联网和云计算企业达到50家以上,实现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总产值200亿元以上,智能化城市的示范工程基本建成,“智慧佛山”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3、建设“智慧云浮”,实现“三网融合”创新突破。

加快推进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云浮三网融合基地建设,支持云浮建设“三网融合”试点示范区,探索广电、电信和互联网三网融合的新路。

开展基于“三网融合”拓展物联网、机关办公、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商务等应用业务。

支持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与云浮温氏集团合作建设畜牧养殖物联网项目,并将相关应用拓展到交通、校园安全等领域,促进物联网新业态的形成。

推动建立基于“三网融合”的企业云计算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多种云服务,促进石材、不锈钢制品等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加快“三网融合”业务进家庭步伐,拓展“三网融合”双向互动数字电视应用,到2012年,实现全市60万户用户数字电视整体转换。

确立“三网融合”的云浮模式,为全省“三网融合”的推进和智慧应用提供示范。

4、建设“智慧石龙”,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发挥东莞石龙镇作为“全国首个信息化试点镇”的建设优势,重点建设城市智慧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系统,加快推动新一代宽带信息通信网络、空间地理基础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和现代信息服务业培育等重点工程建设,探索物联网智能技术在政务、城建、金融、教育、医疗、文卫等各领域深化应用,开展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等领域的智能服务,推动城镇服务模式创新,进一步打造“E-town”(数字城镇)品牌。

力争到2012年,初步探索出一条以信息化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带动产业与城市转型升级的智慧城镇新路,成为全国物联网应用创新示范镇。

(二)加快重点领域应用,推进物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

目标:

选择具备一定应用基础的重点领域,分期分批建设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和智慧广东应用项目。

力争到2012年,在重点应用领域实施20个以上试点示范项目,智慧物流、智能交通、智能安全监管和智能电网等4大领域应用示范工程取得显著成效,力争将我省打造成为全国物联网应用示范先行区。

措施:

1、加快推进“智慧物流”应用。

重点以机场、港口、铁路等物流枢纽为依托,建设“一站式”行业物流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推进多式联运的可视化和智能化管理。

(1)重点建设南方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实现政府行政审批与物流行业平台协同、区域与国际互联的物流信息共享,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和产业化公共基础服务。

落实《南方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方案》,成立项目建设办公室,落实建设主体和建设资金,正式启动建设工作。

到2012年,完成平台解析交换中心和搜索服务与国际互联中心“两大中心”建设,推动广州、深圳两主节点建设,启动部分应用子平台试点,建立“多式联运”智能化供应链服务体系,形成“物联网”的基础,促进各部门各领域物流业务融合和通关便利化,将广东打造成为我国及华南地区的区域性物流信息中心。

(2)推动物联网技术在物流环节深化应用。

制订《广东省建设智慧物流实施方案》,以广州港、盐田港、南方海岸物流园区、粤港河运智能监控平台等粤港物联网通关示范项目,实现粤港通关效率提升,降低通关环节成本,实现智慧物流突破。

推动RFID、传感网技术在制造业物流、城市配送物流、商贸服务中心等各类物流模式中的应用。

加快推动广东工业大学研制的基于车网关的现代专业物流系统产业化。

支持省500强“南方物联网示范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东莞“虎门智能港”工程建设,鼓励与台湾高雄港开展业务合作,实现互联互通。

2、大力推进“智能交通”建设。

积极推进交通信息感知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引导、停车诱导、公交管理、实时路况、客货车辆管理等方面开展物联网示范应用。

(1)加快建设“车联网”工程。

以广州作为“车联网”试点区域,带动珠三角各市的智慧交通建设,力争打造交通行业的国家级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

以广州市“动态感知,主动管理,人车路协同”的深化智能交通应用试点和汕头市车辆射频电子标签自动识别系统等项目为示范,依托广州、深圳、惠州等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车载动态导航信息服务系统、基于RFID的车际安全预警系统等车载物联网重点项目。

支持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广东省交通集团等8家公司建立的“车主服务平台”向社会化公共服务平台转变,为公众提供出行参考,构建快捷便利交通体系,最大限度地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

(2)建设粤通卡畅通工程。

进一步推动不停车收费的粤通卡项目,推动羊城通、深圳通及香港“快易通”和“八达通”等的互联互通和应用融合服务。

在珠三角地区整合现有城市交通智能卡系统和资源,形成全省统一的交通智能卡品牌。

按照全省统一的交通智能卡技术标准,改造目前已发卡城市的交通智能卡应用系统,建立统一规范的全省交通“一卡通”系统运作平台。

至2012年,实现珠三角地区公交、城际轨道交通等“一卡通”。

逐步实现全省交通“一通卡”。

3、加强“智能安全监管”工程。

结合公共安全监管的实际需求和物联网的技术优势,重点在食品、特种设备、危险品、卫生等领域推动物联网示范应用。

(1)建设食品安全溯源工程。

加快建设一批食品、药品等惠及民生的安全溯源工程,加强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的全程监控,进一步扩大食品安全溯源应用普及。

重点支持温氏畜牧养殖物联网项目建设,建立一套从种苗到销售终端的全程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到2012年,建成针对动物育种环节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应用、运输过程管理、食品安全溯源系统的系统工程,打造国内先进的鲜活农产品监控系统。

支持广弘食品集团的冷冻食品溯源监控系统建设。

继续抓好粤马港清真食品追踪溯源应用示范项目。

扩大推广省检验检疫供港食品安全监控的应用范围。

(2)建设智能安全监测管理系统。

以广州市基于物联网建设的车用气瓶监管系统、电梯安全与节能监测系统等项目为示范,在珠三角地区推广利用RFID、传感技术和信息传输技术建立智能安全监测管理系统,重点对非煤矿山、特种设备、压力容器、重大危险源点和交通运输工具等实施检测、预警和监控管理,对易燃易爆和危险化学品在生产、运输、使用等环节的安全信息进行实时监测。

4、加快实施“智能电网”工程。

结合我省电网建设和改造,稳步推进广东地区的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建设,开展调度智能化、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系统一体化、通信信息智能化等重点专项研究,建设中新知识城、横琴岛智能配网、智能用电小区、大容量电化学储能等示范项目,抓好国家级智能电网实验中心等平台建设,开展物联网应用试点示范。

研究与开发智能配用电信息及通信支撑技术。

支持企业探索电动汽车动力系,研究与开发智能配用电信息及通信支撑技术。

支持企业探索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运营网络新模式,为广州、深圳等城市提供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运营整体解决方案试点。

加快推进电力智能电表的用户互动试点应用。

支持“物联网智能路灯”生产,扩大智能路灯的应用,推动节能减排。

(三)加强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做大做强物联网产业。

1、有重点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开发。

目标:

依托重点高校、科研机构和优势企业,率先突破RFID(无线射频识别)、传感器、短距离无线通信等三大关键技术。

力争到2012年,建立3家物联网研究院和省级以上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及工程实验室超过10家,重点组织15项以上省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物联网领域发明专利受理超过800项(其中申报发明专利超过600项),形成相关技术标准超过200项,在国内和国际物联网相关标准制定中发挥作用。

措施:

(1)加强RFID技术攻关及标准化研究。

整合优势资源,积极推动智能RFID标签芯片、无线射频智能卡(RF—SIM)芯片、远距离RFID标签等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支持中山大学开展高速双界面RFIDCPU卡芯片、大容量高安全RFID标签芯片、以及面向GPS和北斗系统的双模卫星导航芯片等技术的研发。

支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七研究所的超高频RFID的国家重大专项项目和恒睿科技超高频RFID芯片、读写模块突破小型化。

开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标准制定。

力争到2012年,在RFID领域形成相关技术标准超过100项。

参与制定2~3项国家标准工作,利用粤港在RFID物流通关、供应链管理等合作应用优势,形成3项国家标准。

(2)推动传感器技术研发和应用。

大力扶持物联网光纤传感技术,低功耗、小型化、高性能的新型传感器,以及各类物理、化学、生物信息传感器研发及产业化。

支持华南理工大学的高功率超窄线宽单频光纤激光传感器的研发。

加快推动杰赛科技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七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等单位承担的“短距离无线互联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研发和产业化”的国家重大专项项目。

加强省部院产学研合作,支持广东科学院自动化工程中心、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智能传感器中心、广东工业大学以及中兴、华为等企业在无线传感器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推动申报2~3家国家级工程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

(3)提升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华为和中兴通讯等龙头企业在技术和市场方面的优势,组织2~3项省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集中攻关WLAN、UWB、Zigbee、NFC、高频RFID等核心技术,研制相关接口、接入网关设备,加快形成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化产品,并推动接口和设计的标准化工作。

积极参与短距离无线通信的国际、国内标准制定,争取在国际相关标准制定中掌握话语权。

力争到2012年,短距离无线通信领域的发明专利受理超过200项,形成相关技术标准超过50项。

2、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产业。

目标:

加快发展物联网设备制造业和服务业,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物联网骨干企业,建设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的物联网产业基地。

力争到2012年,培育15家以上在物联网核心产业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骨干企业,其中产值超10亿元的物联网企业达到5家以上,超1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以上;物联网设备制造业产值超过600亿元,物联网服务业产值超过400亿元,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体系;打造2家以上产值超50亿元的产业园区,2个产值超100亿元的产业基地。

措施:

(1)培育壮大物联网骨干企业。

通过优化人才、资本、政策和服务环境,在新型RFID、传感器、网络通信设备、软件与集成服务、网络运营及应用服务等领域加快集聚具有较大规模的各类物联网企业。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整合现有财政资金和扶持政策,实施物联网产业100强企业培育计划。

以东信和平、远望谷等企业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批物联网国内领先企业,力争在芯片、传感器及无线传感网络设备研发制造领域取得突破。

以华为、中兴通讯、京信通信、新太科技等企业为重点,在物联网操作系统、传感网智能管理软件等行业技术应用做强一批龙头企业。

以广东移动、广东电信、广东联通等电信运营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M2M业务,培育一批具有领先商业模式的物联网运营和服务,选择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培育上市,力争到2012年,物联网上市企业达到10家以上。

加快引进优势企业。

以完善产业链为导向,加强电子标签、传感器、集成电路、系统集成等产业重点环节的知名企业引进工作,强化物联网产业配套能力。

重点引进一批世界500强物联网国际企业和产值超百亿元的央企、民企,积极吸引IBM、CISCO、高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国内外大型企业在广东进行物联网重大项目投资或设立研发中心。

积极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

充分利用现有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激励政策,建立“广东省物联网企业孵化扶持基地”,重点支持广东省物联网信息技术与产业化省部院产学研联盟建设,在广州、深圳、惠州等市建立3家“物联网产业联盟”,以产学研合作为纽带,依托广州、东莞、佛山等地的物联网园区,集中选取天泽盈丰、凌信科技、博士科技等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物联网中小企业加以重点持续培育,帮助企业迅速做大。

(2)加强物联网产业基地建设。

加快推进物联网产业的合理布局,引导技术、人才、资金和重大项目向物联网产业基地集聚,形成产业发展合力。

充分发挥产业基地的龙头作用。

按照“省市联动、合作共建”的原则,力争每年新增认定1~2个省级战略性物联网产业基地,重点抓好广州、东莞两大省级物联网产业基地的培育指导工作。

支持广州物联网产业基地重点开展RFID芯片、传感器、新一代无线网络等产品研发,扩大佳都国际“地铁调度系统”及设备的市场占有份额,支持中经汇通“智能港云计算服务”的应用。

力争到2012年,产业基地集聚物联网企业数量超过100家,物联网产业产值达到400亿元。

支持东莞物联网产业基地建设,力争到2012年,建成松山湖物联网创新技术服务、物联网通信产业园区、石碣物联网器件装备产业园区及虎门港区域物流中心示范区,培育10家以上在相应产业领域处于国内领先的骨干企业,实现物联网产业产值500亿元。

加快建设物联网产业重点园区。

继续抓好广东省RFID广州(番禺)园区与(佛山)园区建设,引导优势资源集聚,加强RFID技术研发、设备研制和行业典型应用方案的开发。

支持顺德乐从物联天下产业园区的建设,启动公共物联网平台、智慧家具商贸、家电全生命周期管理等重点项目。

加快深圳物联网应用示范产业园区建设,到2012年底前,扶持至少40家相关企业入园孵化发展,带动物联网系统集成、云计算和元器件产业的集聚发展。

(四)加快无线城市建设和光纤入户,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目标:

以建设无线城市、空间地理和云计算为突破口,加快新一代通信网络工程和光纤入户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力争到2012年,建成一批超算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空间地理信息和M2M服务,M2M数量超1000万个,珠三角地区基本实现光纤到户,宽带用户接入速率达到10-100Mbps,全省镇以上地区实现无线覆盖。

措施:

1、加快建设珠三角无线城市。

扩展珠三角无线城市建设,通过下一代网络(NGN)建设和新一代互联网(IPV6)部署,加快光纤入户等宽带化工程,构造宽带无线接入网(WLAN)、RFID等传感网的覆盖和应用接入体系,实现泛在网络无缝对接,为物联网和智慧广东提供网络基础支撑。

到2012年,珠三角地区宽带用户接入速率达到10-100Mbps,互联网普及率、家庭宽带普及率和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分别达到80%、71%和70%,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逐步实行光纤到户,企业客户实现千兆接入。

广州、深圳、东莞、佛山4市实现镇级以上城区无线城市全覆盖,提升城市群的融合与整体服务能力。

2、大力推动云计算发展。

开展云计算协同技术、云计算共享服务模式和“公共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升广东物联网应用和智慧计算整体水平。

2012年前,重点部署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和广州超级计算中心建设,加快佛山、东莞、肇庆的“云计算”中心项目建设,启动广州“天云计划”和深圳国家云计算服务创新试点。

支持中国电信亚太信息引擎、中国移动南方基地、中国联通广州数据中心等一批重大云计算应用示范工程建设。

大力开展面向园区和制造业的云计算试点应用,发展云计算服务。

积极参与国家云计算有关标准的制定和争取国家相关重大项目落户我省。

3、抓紧建设地理空间信息平台。

加快建设广东省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和数字广东公共服务平台,为政府、社会提供地理信息服务。

依托国家北斗卫星综合示范工程和高分卫星遥感应用示范工程,积极推进北斗卫星在珠三角地区的综合应用。

加快北斗芯片、应用终端的研制,开展北斗运营服务,逐步推动卫星导航系统市场从GPS向北斗的转变,形成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链,提高北斗在卫星导航产业市场占有率。

到2012年,生产和应用北斗终端数超过13万,扶持培育超过3家北斗生产制造和应用服务龙头企业。

4、着力推动M2M发展应用。

加快建设将各种通信设备、传感器以及智能终端联接起来的商用系统,创新物联网运营模式,推动M2M应用终端数量的增长。

支持各电信运营商建立M2M公共服务平台,开展M2M应用服务。

广东移动以M2M平台、TD模块应用为基础,在电力、金融、交通、物流、公用事业等领域全面推进M2M的规模化。

广东电信进一步拓展以“全球眼”网络视频监控业务为特色的M2M业务推广模式。

广东联通研发并推广“易行通”无线定位、神眼(融合型)视频监控等物联网的(M2M)应用业务。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在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省经济和信息化部门牵头,省直有关部门参与,形成各部门分工协作、全省合力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良好机制。

各地市要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制,抓紧制定本市推进物联网发展的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协调解决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二)加大资金扶植。

加大省级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扩大资金投入,引导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现代信息服务专项基金、粤港重点项目基金、技术改造资金向物联网重点倾斜,支持物联网产业发展。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部门支持,鼓励社会对物联网相关产业的投资。

建立健全“投、保、贷”等扶植激励机制,支持物联网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三)落实人才政策。

以物联网产业园区和省内高校为依托,选择条件成熟的地区设立物联网技术人才培训基地,为物联网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结合落实《广东省进一步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政策规定》,加强对物联网领域高端人才引进,吸引一批留学人员回国创办物联网企业,切实解决物联网领域中高端人才在户籍、税收、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

引导和支持物联网企业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稳定高级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

(四)加强宣传推广。

充分发挥各种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我省发展物联网的政策和措施。

组织物联网专家到各地市开展巡回宣传讲座,广泛普及物联网技术和知识,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营造合力支持物联网发展的良好氛围。

通过评选物联网培育企业、骨干企业、产业基地和重点领域的试点项目,发挥龙头企业和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扩大应用范围,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和广泛应用。

(五)强化目标考核。

建立健全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和物联网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围绕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部门,切实加强跟踪监测和考核,定期通报各项目标任务的进展情况,对责任单位完成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规划目标实现。

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下午好:

我是来自10级经济学

(2)班的学习委,我叫张盼盼,很荣幸有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担任学习委员这一职务的经验。

转眼间大学生活已经过了一年多,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担任着学习委员这一职务。

回望这一年多,自己走过的路,留下的或深或浅的足迹,不仅充满了欢愉,也充满了淡淡的苦涩。

一年多的工作,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下面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习委员是班上的一个重要职位,在我当初当上它的时候,我就在想一定不要辜负老师及同学们我的信任和支持,一定要把工作做好。

要认真负责,态度踏实,要有一定的组织,领导,执行能力,并且做事情要公平,公正,公开,积极落实学校学院的具体工作。

作为一名合格的学习委员,要收集学生对老师的意见和老师的教学动态。

在很多情况下,老师无法和那么多学生直接打交道,很多老师也无暇顾及那么多的学生,特别是大家刚进入大学,很多人一时还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模式。

学习委员是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一个桥梁,学习委员要及时地向老师提出同学们的建议和疑问,熟悉老师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再次,学习委员在学习上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要有优异的成绩,当同学们向我提出问题时,基本上给同学一个正确的回复。

总之,在一学年的工作之中,我懂得如何落实各项工作,如何和班委有效地分工合作,如何和同学沟通交流并且提高大家的学习积极性。

当然,我的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比日:

有的时候得不到同学们的响应,同学们不积极主动支持我的工作;在收集同学们对自己工作意见方面做得不够,有些事情做错了,没有周围同学的提醒,自己也没有发觉等等。

最严重的一次是,我没有把英语四六级报名的时间,地点通知到位,导致我们班有4名同学错过报名的时间。

这次事使我懂得了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马虎。

在这次的交流会中,我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吸取一些好的经验,带动本班级的学习风气,同时也相信大家在大学毕业后找到好的工作。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