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城愿景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47326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城愿景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风城愿景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风城愿景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风城愿景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风城愿景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城愿景馆.docx

《风城愿景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城愿景馆.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风城愿景馆.docx

风城愿景馆

風城願景館

一、建館沿革

新竹市「風城願景館」係全國首座以都市發展模型為主題的博物館,「風城願景館」是新竹市政府以「老建築再利用、化腐朽為神奇」的原則,擇定新竹公園內原「空軍工程聯隊禮堂」舊址再利用,將這座面積約240坪大的空間,結構為一層加強磚造的建築物,規劃展示為新竹都市發展城市建設的即時資訊,並陳設新竹市從過去至未來之「全市發展現況景體模型」、「市中心區主要道路兩側建物現況模型」、「舊城地區日治時期發展概況模型」及「全市未來發展遠景規劃模型」等四座大型模型。

另配合有市政資訊、閱覽及市民參與、專業諮詢等多元功能之工作坊,提供一座市民了解都市發展的豐富資訊站。

為提供市民觀察體驗新竹市都市發展現況及遠景,增進市民了解都市歷史紋理及地方認同感。

風城願景館原為「空軍工程聯隊禮堂」舊址,原建築興建於民國四十八年,原屬空軍工程聯隊集會與康樂表演的場所,空軍工程聯隊係民國三十四年成立於重慶市,直屬軍事委員會軍政部,擔任全國軍用機場之構築保養任務,政府遷台之後,於民國三十九年聯隊全部集中至新竹整訓,即今日新竹公園現址。

民國七十二年聯隊撤編改為空軍工程隊,並於八十四年遷駐至台中縣。

後因功能漸失並荒廢多年,目前由新竹市政府所管有。

該棟建築雖不是歷史建築物,但亦具有三、四十年歷史之建築物,為充分達到舊建築與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機會,因此,將「空軍工程聯隊禮堂」重新定位為展示新竹市都市發展模型與即時傳達城市建設資訊為主題的博物館,並定名為新竹市「風城願景館」,也是新竹市繼影像博物館、玻璃工藝博物館完工後,第三棟老建築再利用的博物館。

「風城願景館」的結構保持原有鋼樑型式,屋頂重新翻修,並於建築外觀設計一座玻璃光塔,這座光塔除表現新竹玻璃產業特色外,同時與相鄰的玻璃工藝博物館相呼應,形成新竹公園內獨特的建築風貌。

館內規劃有一大型會議室,專供為都市計畫、都市設計與都市更新等重要委員會議及舉辦相關講演、論壇之用,同時也有供市民參與都市發展討論的工作坊(CitizenDesignHouse);另外。

館內除展示新竹市都市發展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實體大模型外,並裝設有可即時播放城市建設發展的視訊設備,因此,「風城願景館」也可謂是都市發展與決策的重要市民參與空間。

二、社區規劃中心

1.計畫緣起

新竹市政府自八十九年度開始推動「社區規劃師制度實驗計畫」以來,迄今已陸續辦理六屆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制度實施計畫,該制度之推展成效在近年來已逐漸獲得新竹市民與社區組織之認同。

為延續此制度並帶動更多社區組織以擴大落實地方環境改善之社區居民參與,並且配合社區總體營造政策的同步成長。

責由市府都市發展局繼續推動「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制度實施計畫」。

本市推動「社區規劃師制度」迄今,考量整體都市社會結構之不同以及城市發展課題之變遷等問題,持續檢討並修正該制度之實際執行策略;故本府堅持「社區規劃師」制度理念之核心價值,逐年擴大辦理相關人才培訓課程,並積極協助社區居民進行實質環境的診斷與改善工作。

同時藉由社區規劃師網路論壇的運作,建立起一個民主的、互動的、並且全年無休的意見交流平台。

更擴大了「社區規劃師制度」之參與和互動的能量。

2.實施策略

以新竹市風城願景館為基地,成立社區規劃中心,作為社區規劃師計畫執行之總指揮中心,並整合願景館的資源成為一常態性的社區規劃空間。

策劃籌辦相關系列論壇、座談、講座、展覽等,以擴大視聽,並設計製作相關文宣,彙整編印年度社區規劃師執行成果。

同時作為各縣市推動社區規劃師制度及組織方式與實例之交流中心;進而針對本市特性與相關經濟、社會、自然、人文等資源,建立本市實施策略與方法。

社區規劃師計畫除了建立社區規劃中心外,並擬根據新竹市三個行政區甄選駐點規劃團隊,進行專案管理,針對新竹市三個分區內具有發展潛力的社區進行輔導。

為達到新竹市整體均衡發展之目標,專業團隊所提出之駐地區域需符合新竹市目前之整體發展需求,且必須兼顧其計畫主題性、區域多樣性、社區自主規劃能力、計畫可行性及社區民意配合度,以期真正落實社區規劃師制度精神,協助地方環境改善,永續經營;更深化「社區規劃師」角色,藉以普及社區規劃師的社會功能,投入社區總體營造、地區環境改造及城鄉風貌改造運動,俾提昇社區規劃師服務市民的可及度。

預期目標

期許達成「強化社群網絡聯繫,營造優質生活空間品質」、「加強民眾充分參與公共事務,健全都市發展機能,改善都市環境品質與提昇國際競爭力」、「建立民眾主動參與市政建設管道,推動促成都市再發展」之目標。

1.為社區提供專業諮詢或地區環境診斷之專業規劃設計等義務性工作

2.形成整體的社區營造參與機制

3.提昇社區生活環境品質,為都市發展之成長動力注入永續來源

4.與地區居民在一起實踐其專業理念,與公部門共同維護環境正義

5.透過自理性社區規劃組織整合相關社區資源,擴大推廣改善成果

 

補充資料-竹塹社簡史

新竹古稱竹塹(音同〝欠〞),音譯自最早居住在新竹平原的原住民竹塹社的道卡斯語而來,竹塹社原住民屬平埔族道卡斯族,有史料紀錄始於荷蘭據台時代,荷人稱竹塹社為Pocael,或稱為Pocaal社,另有居住在新竹樹林頭、九甲埔的原住民眩眩社為Ginging社。

西元1647年始有竹塹社之戶口資料,共有78戶,324人,在1654年竹塹社戶口達到最高峰時,有149戶,523人。

眩眩社在1654戶口最多時有44戶,102人。

前者文獻記載較多,並曾出過秀才,後者文獻記載不多。

清代道卡斯族竹塹社族人,在康熙三十六年(1697),歸順清朝,成為熟番。

二十八年後,也就是1721年,竹塹社由頭目衛阿貴率領九十五位族人,支援清兵平定朱一貴有功。

清廷賜了七個姓氏〝錢、廖、金、潘、衛、黎、三〞給竹塹社族人。

雍正十一年(1733)。

同治徐治民環植刺竹為城,官方諭令竹塹社原住民遷移至舊社,住了十六年,因頭前溪經常造成水災,在乾隆十四年(1749)遷居到新竹縣竹北。

竹北市中正西路二一九巷內的〝采田福地〞,就是原住民竹塹社的祖祠。

清乾隆時期,竹塹社雖然在漢人的政治和文化壓迫下,但尚有不少地主,曾雇用後期移入的粵籍人士為佃農。

竹塹社族人之經濟地位在日據初期廢除大租制,土地利益喪失後趨於沒落。

漢人移入竹塹之前,以竹塹社為主的原住民,和土地的關係是一個擇樹而棲,以狩獵為主,與自然生態保持和諧平衡的狀態。

從清朝描繪原住民生活的古圖中,尚可見原住民追逐野鹿的場景。

漢移民拓殖四階段

漢人進入竹塹開墾,文獻記載始於福建泉州人王世傑,隨後有客家人徐立鵬移入,竹塹地區由這二個比例相當的族群開墾新竹平原和丘陵。

康雍乾階段對台政策,基本上是〝移民先至,行政後隨〞,更為避免民變,多次實施海禁或不准攜眷來台,因而有〝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的說法。

清朝移民在竹塹拓殖過程,大抵可分為下列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

王士傑等人在康熙五十年(1711)開始,新竹縣(涵蓋目前的新竹市)各河川下游土地,從苑裡、通霄、後龍、竹南一帶與新竹連接大略開墾完成。

墾殖者和竹塹社原住民的關係是和諧共存。

第二階段

雍正三年(1725)起,粵人加入拓殖行列,這時的移民,向河川上游及山地進行開墾,閩人普遍分布在新竹、香山、竹北、新豐等近海地區。

到了乾隆年間,閩人從商者以耕田者為多,粵籍移民繼閩人之後陸續渡海來台,進入新竹、香山、竹北、新豐等地。

乾隆年間(1736-1795),關西、新浦、竹東、芎林、橫山等城鎮成為粵人及竹塹社平埔族人的拓殖天地。

第三階段

乾隆五十一年(1786),竹塹社因協助清兵討平林爽文有功,清廷為表示優遇,頒布屯番制,為開闢土地一律劃為社番保留地,由竹塹原住民雇用粵人墾荒。

第四階段

嘉慶年間(1796-1820),竹塹社雇用粵人拓墾的地權,大部分都歸於粵人之手。

道光十四年(1834),粵人姜秀鑾、閩人周邦正獲得官方的鼓勵,組織〝金廣福〞(金是吉祥之意、廣是指廣東人、福是指福建人)大隘(位於北埔,列管一級古蹟)進行武裝移民,開墾生番盤踞的北埔、寶山、峨嵋等地。

新竹地區的拓殖在這個階段大致完成。

舊城演進脈絡

這是一個因為聚居、生活、防衛而衍生的故事...

西元1733年興竹子城(雍正11年)西元1829年石磚城落成(道光9年)西元1842年興建土城(道光22年)早在三百年前,漢人足跡初墾此地之時,竹塹已是北台灣最古老的文化重鎮。

到清朝時更視淡水廳是北台灣的政治經濟中心,當時的淡水廳治就設在淡水廳城-竹塹城內城隍廟旁。

身為要地,為了防禦需要,竹塹地區鄉紳,便於雍正十一年(1733)興建竹子城。

嘉慶十一年(1806),為防海盜侵擾沿海而加築土圍,之後在道光七年(1827)陰曆六月十日興建石磚城,道光九年(1829)農歷八月二十四日落成。

道光22年(1842)因國防需要而加高外部土牆,使竹塹城成為雙重城廓的城市風貌。

一般所指的新竹城,通常是指現在東門城所代表的道光九年(1829)所砌的石城牆。

大體而言,竹塹舊城的發展可分為三個時期:

1.竹子城時期

雍正十一年(1733),漢人於聚居的城隍廟附近植栽防禦用途的蕀竹叢。

初期的竹子城是以台灣生長的蕀竹為材料,週長四百四十餘丈(約1408公尺)。

設有四座城門,東門位於暗街仔(東前街36巷),北門位於北鼓樓(新復珍餅店一帶),南門位於關帝廟一帶,西門位於石坊街口一帶,但在乾嘉年間便經歷了毀壞時期。

2.石磚城落成

在嘉慶年間,為防海盜蔡遷等人的作亂,所以興建了保護聚落的土城牆,土城週長一千四百九十五丈(約4984公尺),南北距石城不及半里,城高一丈(約3.2公尺),城外植竹開溝,溝寬二丈(6.4公尺)。

土城建有四座大城門──東為賓暘門,西為告成門,南為解阜門,北為承恩門。

小城門四座──東為卯耕門,西為觀海門,南為耀文門,北為天樞門,形成石磚城外有土城,兩道城濠雙重防禦。

一直到道光七年,因居民的要求,再建築石牆,石磚城材料除了城門取自唐山石外,城牆石以本地石材為主。

東門迎曦門及今之東門圓環,西門挹爽門位於集賢街和中山路交叉口的基督長老教會一帶,北門拱宸門位於北大路和北門街交叉口一帶,四座城門樓高二丈零九吋(約6.69公尺)。

3.興建土城雙重城廓

道光二十二年淡水廳署為防中英鴉片戰爭波及竹塹城,在石磚城外加高土城之防禦工事。

土城的興建有二個階段,一是建於竹城之後為防禦海盜而建;二是道光年間基於國防理由而建。

在此所指的是第二次的興建。

土城、石磚城牆經過了許多的修?

增高,提供的不只是國防上的保衛而已,同時也象徵地方統治態勢的確立,這雙重城廓的風貌一直維持到清末。

竹塹城舊址及舊街規劃

西元1905年(明治38年),新竹廳以廳仿第八號公佈新竹街的市區改正計劃,內容非常清楚地有一環狀計畫道路,包括街路、公園、綠地、排水路等。

主要是道路的修改和拓寬,計劃範圍大致涵蓋昔日土城範圍。

由1905年起至1909年五年期,又制定更具體的計劃。

市區改正計劃陸續推行後,市街面貌明顯改變,例如城牆的拆除、潛園被中山路貫穿、明志書院被西大路、西門街分割、考棚被文昌街穿越、東瀛福地為東前街穿過。

此一計劃使新竹城開始進行超歷史紋理的解構發展,舊建物和市街逐漸消失,僅能靠東門城、城隍廟、北門街等片段遺物來聯繫。

新竹街道歷經日據時代三次市區改造計劃

1.第一次(1905-1915)

此時期新竹州廳名新竹廳。

當時廳舍沿用清末淡水廳署衙門,是一磚木結構的傳統建築,而木材多腐朽,且格局不適合日治台灣殖民地的地方官制,故規劃成為符合當時需求的新廳舍。

2.第二次(1916-1930)

由於此時期遭遇日本關東大地震,以致台灣的市區計劃受到停滯。

西元1918年新竹州廳架構規劃已完成卻延遲至西元1925年才得以興建,並於次年完工,且藉此新落成的廳舍舉辦新竹州產業共進會,自此以後仍持續有所增改建。

3.第三次(1931-1937)

這一階段著眼於道路的新增與拓寬。

由竹東道路與縱貫路交叉點經東門接續新竹廳通往新竹神社,由於有部分路段因迂迴形成交通上的阻礙,故重新規劃一直線道路,為今日光復路底、東門街、中正路、中山路之直線動向的前身。

 

現行都市計畫最新實施動態

新竹市全市轄區納入都市計畫

為因應行政院核定之「新竹科學城發展計畫」及本市未來發展需要,業於民國八十三年奉行政院核定准予將全市轄區納入都市計畫範圍,並辦理擴大都市計畫。

惟考量都市發展需求、環境容受力及開發與保育並重的前提下,在辦理擴大都市計畫實質規劃前,實有需要整體考量新竹市發展條件及限制發展因素,先行辦理「新竹市全市納入都市計畫都市發展總量評估與研究」,以為辦理擴大都市計畫並落實都市成長管理之依據。

另鑒於辦理擴大都市計畫實際執行之可行性,乃依據地區發展特性、範圍完整性、自然界線、行政區域及現有都市計畫區分佈等因素,將現有全市轄內非都市土地劃分為頭前溪沿岸地區、新竹機場附近地區及香山丘陵附近地區等三個地區,分區辦理擴大都市計畫。

最後透過全市轄區都市計畫整併調整作業,建構「新竹市主要計畫」,整合全市都市發展系統及資源,並藉由都市計畫管制與管理,提昇生活環境品質及達到永續發展目標。

(參考資料:

新竹市政府都市發展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