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室外排水施工组织设计B.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243426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室外排水施工组织设计B.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室外排水施工组织设计B.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室外排水施工组织设计B.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室外排水施工组织设计B.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室外排水施工组织设计B.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室外排水施工组织设计B.docx

《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室外排水施工组织设计B.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室外排水施工组织设计B.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室外排水施工组织设计B.docx

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室外排水施工组织设计B

 

淮安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室外排水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单位:

编制时间:

年月日

 

1编制依据

2第一章:

工程概况、自然地理特征

3第二章:

工程管理目标

4第三章:

施工部署

5第四章: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6第五章:

细部质量控制措施

7第六章: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和保证措施

8第七章:

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编制依据

施工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特征;

本公司具有的施工设备、技术力量以及相关工程的施工经验;

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范围及技术要求

国家现行施工规范和施工操作规程:

 雨污水管的断面施工严格按照《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2014年版)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淮安市规划局文件《淮安市建设项目管线综合设计指导书》(淮规发(2013)41号)和

相关设计规程、相关图集。

 

第一章工程概况、自然地理特征

第一节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淮安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室个管网工程,是该项目的基础配套设施项目之一。

该工程位于淮安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筑红线内,管网包括污水、雨水两大部分。

工程地址:

淮安区梁红玉路交山阳大道东南角

建设单位:

淮安区卫计委

合同工期:

开工时间2016年5月1日,竣工时间2006年7月15日,共计440日历工天。

质量要求:

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技术标准、施工规程与验收规范,工程施工质量达到优良。

第二节自然地理特征

一、交通状况

本工程施工范围内场地平整,满足施工要求,能进行有效的组织。

二、水电情况

施工用电:

场内原有的施工用电满足施工要求;

施工用水:

现有场内临时用水满足施工用水的用量。

三、生产用地

临建设施用地:

施工区域场地已经具备,各项设施基本满足施工要求。

七、自然地理特征

1、自然地理条件

⑴、本工程施工时段正面临冬季,且今年冬季的雨水偏多;

⑵、管网局部位于地下车库顶部。

2、施工现场特征:

与其它装修工程同时进行,施工干扰较大,工作场地受到限制。

第二章工程管理目标

优质、高速、低成本的完成本工程,对树立业主和我单位的良好形象和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公司将选派管理经验丰富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高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进行精心组织、科学施工,确保本工程实现如下目标:

一、质量目标

严管理,高水平,工程质量创一流,强调过程精品控制,确保本工程竣工核验质量优良。

质量目标分解为:

1.分项工程优良率≥90%;

2.分部工程优良率≥85%,其中管道敷设、检查井等确保优良;

3.工程竣工交验一次合格率100%。

二、工期目标工作

本工程合同开工时间2005年5月1日,竣工时间2006年7月15日,共计440日历工天。

我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建设单位的总体安排,计划开工时间2016年5月12日开始,2006年7月15日完工,历时64天,完成形象为场地清理完成,竣工验收完成。

三、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安全目标:

强化施工现场科学管理,杜绝死亡、重伤和重大机械

设备事故,无火灾事故。

轻伤频率控制在4‰以内。

四、科技进步目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施工中将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全面推行计算机辅助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推广应用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的施工工艺。

五、服务目标

重合同,守信誉,积极配合业主、监理和设计单位,为业主提供一流的服务,确保用户满意,质量问题投诉率为零。

第三章施工部署

第一节项目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一、施工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1)、机构的设置必须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要将目标责任全面落实到各个部门和岗位,分解到位,责任到人,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

(2)、项目组织机构按照精干、高效、科学的原则组建,充分发挥项目经理部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施工组织机构构图(附后)。

3、根据工程各工序、工种,组织劳动力、配置人员、机具设备;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安排,实行项目责任制,将各项指标分解下达到班组,调动职工施工积极性,在施工中严格实行奖惩制度,加强全体施工人员责任感和压力感。

二、项目组织机构

我公司派施工管理经验丰富、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高的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具体详见项目经理部人员一览表及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部将在公司的统一安排领导下,实行项目法人管理。

单位各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人、财、物的全方位配合和支持,保证本工程项目的全面履约。

同时,我们将选派专业素质高的专业劳务队伍组成施工作业班组,作为本工程全面履约的保证措施之一。

项目经理部代表单位行使对本工程的全权管理和运筹,实施现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监督六项基本职能。

项目经理部组成人员一览表

第二节工期保证措施

时间就是效益。

施工中我们一定要本着想业主之所想,急业主之所急的指导思想,力争在保质、保量、保安全和保交通的前提下,按时完成本进度计划,以让业主和自己满意的目的。

施工进度计划的排定遵照科学管理与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业主对工期的要求,按照我公司的管理水平并参照建设工期定额采取切实可行的科学技术措施,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而制定的。

它是施工管理大纲,是确保合同工期的指导性文件,一经制定就必须遵照执行。

一、组织保证措施

1、严格按照项目法施工管理,实行项目施工负责制,对本工程行使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监督六项基本职能,对本工程实行全方位会过程的有效管理。

2、组成精干高效的项目班子,确保各种指令畅通,做到令行禁止。

3、与业主、设计单位紧密配合,对工程施工全面进行计划、组织、技术、质量、材料等项管理,统一组织协调各种施工关系,充分调动各工种的施工优势,从组织上保证总进度的实现。

二、管理保证措施

1、根据本工程特点,在施工范围内,作业面点多面广,易于安排流水作业和能广泛展开施工。

制定详细、可行和科学的施工方案,是完成本工程的核心;

2、根据施工合同规定的工期,编制工程项目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在施工项目的总进度计划的指导下,编制各阶段目标计划,关键部位分段编制周计划、日计划。

3、项目经理部实行岗位责任制,分工明确、清晰,责任到位,并根据目标计划和分工负责的原则,建立目标奖罚制度,奖罚分明。

4、加强现场施工计划协调工作,根据施工条件的不断变化,及时调整作业计划,加强调度职能,实行长计划、短安排,通过月、周计划的布置和实施保证总计划的实现。

5、建立每周的工程例会制度,举行与业主、设计单位联席办公会议,及时解决施工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6、在本工程中我单位将坚持日计划控制,每日召开现场计划调度会,并坚持日报表制度。

7、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格执行“三按”(按图纸、按工艺,按规范标准施工)、“三检”(自检、互检、交接检),坚持人员培训持证上岗和“样板引路”等好办法,提高一次成功率,把返工浪费减到最低程度,避免质量、安全事故。

8、对基层作业班组实行目标控制,以经济手段落激励作业人员的创造性,对保质保量提前完成任务的班组按照合同予以奖励,对由于施工安全、质量等人为造成工期拖延的按照合同予以处罚。

9、加强现场及其环境的管理协调工作,设专人负责处理环境卫生、治安保安等各种工作,以确保工程进展顺利。

10、合理调配各种资源,如材料、架设工具、机械设备、劳动力等,作到人歇机不停,避免出现停工待料或劳动力不足等情况。

11、配套材料进场计划早安排、早落实,防止临阵磨枪,导致窝工等现象。

12、实施网络法施工,强化计划管理,抓住主导工序,安排足够劳动力和设备,组织施工。

13、制定严格的设备、材料等加工购买和进场计划,即保证设备材料及时进场到位,又不积压,减少二次搬运。

三、技术保证措施

1、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科学合理的规划施工区段,采用先主管后支管再联结的施工方法;

2、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利用我单位的优势和工程特点,尽可能多的使用机械代替人工作业,最大限度的提高工效;

3、

4、施工期间加强对气象信息的采撷,做到心中有数,提早预防,合理安排工作。

5、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形成各分部分项工程在时间上、工序上、空间上的充分利用与合理搭接。

6、运用项目管理软件化施工网络,确保关键线路,避免不分主次、

分散人力、物力的现象,紧抓关键线路,做到统筹兼顾,照顾一般。

7、从技术、管理、措施、方案等全方位采取措施缩短网络计划中的关键路线。

四、劳动力保证措施

1、开工前提前组织好劳动力,挑选技术过硬、操作熟练、体力充沛的施工队伍,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的安排,分批进场。

2、加强班组建设,做到分工和人员搭配合理,提高工效,既要做到不停工待料,又要调整好人员的安排,不出现窝工现象。

3、做好劳动力的动态调配工作,抓关键工序,在关键工序延期时,可以抽调精干的人力,集中突击施工,确保关键线路按期完成。

4、每道工序施工完成后,及时组织工人退场,给下道工序工人操作提供作业面,做到所有工作面有人施工。

5、合理调配劳动力,工作面相互搭接,形成流水作业面。

6、根据生产进度计划和劳动力动态柱状图计划,按时组织各工种人员进场,工序完成后,及时组织人员退场。

五、物资保证措施

1、为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发挥我单位总部的管理支持,由单位物资中心委派专业人员派驻项目,及时组织好项目物资的采购、进货、验收工作。

2、为保证所承建工程的质量最终达到业主满意,项目所使用材料、半成品、机械设备等应严格按公司ISO9002质量体系文件要求实行全过程管理和控制。

3、从送样报批、签订供货合同、物资采购、供应至现场到最终在工程上使用的各环节,均实行质量把关,责任落实到人,严禁不合格物资用于工程之中。

水泥应是大厂生产,“三材”价格按市场动态价格一次性包死使用。

4、材料进场应具备出厂合格证、生产证可证及相应的性能指标书,主要建筑材料必须现场经业主、监理参与抽样,送检合格后,方能使用。

6、对于进场的材料要严格按照现场平面布置图要求的地点堆放,并按照单位有关标准程序进行放置。

第三节主要生产资源配置

一、拟配备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材料试验、测量、办工、质检仪器设备清单

仪器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全战仪

Tpk602

1

全战仪

Tpk302

1

水准仪

DS2

1

台秤

称量50kg

1

电脑

台式

1

打印机

EPSON、CANON

1

平整度检测仪

1

钢卷尺

50m

3

二、常备生产设备清单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砂浆搅拌机

380V

1

机动翻斗车

东风

3

履带挖掘机

1m3

1

平板振动器

380V

2

独立打夯机

380V

2

空压机

18.5KW

1

三、劳动力配置

序号

工种

人数

1

瓦工

4人。

2

砼工

10人

3

普工

8人

4

木工

3人;

5

管道安装工

10人;

6

钢筋工

5人

第四节施工准备

一、组织准备

1、在接到进场通知书后将以最快的速度抽调精干人员组建项目经理部。

2、施工动员:

在开工前由项目部组织参战人员动员大会,介绍工程基本情况和工程建设意义;讲述工程施工特点,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强化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工期意识和环保意识,使施工人员了解工程的基本情况,清楚施工特点和注意事项,提高认识,振奋精神,以实际行动建好本工程。

3、制定各项现场管理规章制度,落实每个项目管理人员的责任,确保项目整体目标的实现。

4、对所有进场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现场培训。

二、技术准备

1、组织全体管理人员学习投标文件,掌握技术规范,熟悉设计图纸,并做好图纸会审工作。

2、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和实施性施工方案。

3、制定质量计划,明确质量目标和质量标准,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4、坚持持证上岗,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有上岗证。

5、试验工作必须贯穿施工管理全过程,确保施工质量。

6、组建测量小组并配置人员,及时做好测量复核工作和施工放线工作。

7、逐级进行技术交底,使所有施工人员作到心中有数。

8、编写开工报告书和施工计划。

三、资源准备

物资进场的原则:

根据工程施工实际进度需要和监理工程师要求,分期分批组织进入现场,以满足工程施工进度需要,并根据情况变化随时调整;

四、资金准备

制订资金使用计划,预备各项付款和周转金,制订各项经济指标分析计划。

五、施工现场准备

1、工程开工前,应对现场周边建(构)筑物进行调查,如确需保护,在施工中必须采取必要措施予以保护。

2、探明施工区域的地下管网,施工中做好保护工作。

3、地下障碍物清除,土石方路基开挖前应对施工现场地上地下障碍物进行全面调查,并制订计划和处理方案。

4、测量放线及测量桩点的保护,由于工程量大,线路长,精度要求高,按规范精度复核测量成果并建立控制网,井位桩控制点和水准点控制点都要引出外界加以保护。

5、根据施工特点来确定现场施工道路和进入现场通道,防止发生堵车现象。

6、修建施工便道,布设排水沟及临时水、电线路敷设。

7、认真检修各类施工机械,组织施工力量及设备,分批进入施工现场。

8、认真组织好工程所用材料、三材、地材及其他原材料、机械配件的采购供应工作。

9、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做好对施工班组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工作。

10、创建良好的外部施工环境,一项工程得以顺利实施,不仅取决于承包人本身的内部实力与管理水平,同时周围环境也起着重要作用,在创建优良工程的同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第四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第一节土方工程施工

一、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一)、施工工艺:

测量放线→设置控制桩→机械土方施工→人工检平→交验。

(二)、施工方法:

1、施工测量:

(1)测量作业前应对测量仪器进行校验,测量时对所有数值和原始记录作详细校对。

(2)放线应每隔10米设中心桩,在检查井、变换管径处、分支处均应设中心桩,必要时要设置护桩或控制桩。

(3)开槽铺设管道的沿线临时水准点每200米不宜少于1个。

(4)施工设置的临时水准点、管道轴线控制桩、高程桩必须经复核后方可使用。

2、土方开挖施工原则

(1)、土方开挖根据现场和劳动力组织情况分段进行开挖。

(2)、管道沟槽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

当开挖车库顶的沟槽时,采用人工开挖,以免对车库顶面的防水层和防水保护层的破坏;其它地段的开挖时,拟采用机械开挖辅以人工清底;为防止超挖或扰动沟槽底面,槽底应预留0.1~0.3米采用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并同时将槽底捡平夯实。

(3)、管道开挖槽底宽度按管道基础宽度加两侧工作面宽度计算,管道开挖槽顶宽度按槽底宽度加放坡宽度计算,开挖管道时的放坡坡度按1:

0.3计算

(4)基槽开挖过程中,基槽内如有渗水及地下水时,采用每隔20m在基槽边挖400*400*500的集水井,用潜水泵抽出的办法排除。

(5)沟槽开挖时,弃土若堆在槽边或沟槽每侧临时堆土或施加其它荷载时,其距槽边的距离不应小于1m,同时应保证槽壁稳定且不影响施工。

(6)人工开挖土方时,按沟槽开挖的放坡方式施工。

第二节排水管道施工

雨污排水管道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测量放线→沟槽土方开挖→基底检验→垫层砂施工(管道基础施工)→管道安装→检查井施工→闭水试验→土方回填

一、施工测量:

测量工作具体实施方案见本章第一节之内容。

二、沟槽开挖:

a、沟槽底净宽度,按照非金属管外径每侧加400mm的原则采用。

b、开挖沟槽,应严格控制基底高程,不得的扰动基底原状土层。

基底设计标高以上0.2~0.3m的原状土,应在铺管前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

如遇到局部超挖或发生扰动,不得回填泥土,可换填最大粒径10~15mm的天然级配砂石料或最大粒径40~60mm的碎石,并整平夯实。

槽底如有坚硬物体必须清除,用砂石回填处理。

C、雨季施工时,应尽可能缩短开槽长度,且成槽快、回填快,并采取防泡槽措施。

一旦发生泡槽,应将受泡的软化土层清除,换填砂石或中粗砂。

d、人工开槽时,宜将槽上部的混杂土与槽下部可用于沟槽回填的良质土分开堆放,且堆土不得影响沟槽的稳定性。

三、基础

a、对于地基承载力大于110kpa,基础不需特殊处理。

b、管道基础必须采用180度砂石基础,地下室上部的管道均采用C20 360度砼基础加固,具体见图集苏S01-2012。

四、管道敷设

a、管道均采用双壁波纹管,采用橡胶密封圈连接,HDPE双壁波纹管环刚度8KN/m2

b、管道敷设在原状土地基或经开糟后处理回填密实的地层上。

当管道在车行道下时,管顶覆土不得小于0.7m。

c、如果地基承载力大于110kpa,基础不需特殊处理,如不满足需通知设计院进行处理。

d、HDPE双壁波纹管采用180度砂石基础,具体见图集苏S01-2012-96,并按管材厂家用户手册和有关规程施工。

e、位于公共服务中心地下室上部的管道均采用C20 360度砼基础加固,具体见图集苏S01-2012。

h、管道施工测量、降水、开槽、沟槽支撑和管道交叉处理等技术要求,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眼规范》GB50268及本地区排水管道技术规程中有关规定执行。

五、管道安装及连接

a、管道采用人工安装,顺序铺设。

b、管道接头采用橡胶密封圈连接,在一般情况下铺设方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由低点向高点依次安装。

c、调整管材长短时可用手锯切割,断面应垂直平整,不应有损坏。

d、接口应遵循下列规定:

检查管材、管件质量。

必须将插口外侧和承口内侧表面擦拭干净,被粘接面应保持清洁,不得有尘土水迹。

表面粘有油污时,必须用棉纱蘸丙酮等清洁剂擦净。

g、雨季施工应采取防止管材漂浮的措施。

可先回填到管顶以上大于一倍管径的高度。

当管道安装完毕尚未还土而遭到水泡时,应进行管中心线和管底高程复测和外观检查,如出现位移、漂浮、拔口现象,应返工处理。

h、冬季施工应采取防冻措施,不得使用冻硬的橡胶密封圈。

六、管道与检查井连接

a、管道与检查井的连接,应按设计图施工。

b、管件或管材与检查井应与管道基础垫层平缓顺接。

管道铺设允许偏差见下表:

(GB50268-97)

七、回填

1、一般要求

a、管道安装验收合格后应立即回填,应先填到管顶以上一倍管径高度。

b、沟槽回填从管底基础部位开始到管顶以上0.7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回填,严禁用机械推土回填。

c、管顶0.7m以上部位的回填土,可采用机械从管道轴线两侧同时回填、夯实,可采用机械碾压。

d、回填时沟槽内应无积水,不得带水回填,不得回填淤泥、有机物及冻土。

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石块、砖及其它硬物体。

e、沟槽回填应从管道、检查井等构筑物两侧同时对称回填,确保管道及构筑物不产生位移,必要时可采取限位措施。

2、回填材料及回填要求

a、从管底到管顶以上0.4m范围内的沟槽回填材料,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土质进行回填。

b、沟槽应分层对称回填、夯实,每层回填高度应不大于0.2m。

在管顶以上0.4m范围内不得用夯实机具夯实.

c、回填土的压实度,管底到管顶范围内应不小于95%,管顶以上0.4m范围内应不小于80%,其它部位不小于90%。

八、检查井施工:

1、雨水检查井均采用塑料落底式检查井,检查井的规格参照《排水用塑料检查井》(苏S11-2015)根据排水管径选用,检查井盖在绿化带区域塑料井盖,按图集施工。

2、污水井均为砖砌检查井,污水管道每隔100-120m及污水管转弯处高一落底式检查,DN300污水管均采用井径700圆形污水检查井,具体参照《给水排水图集》(苏S01-2012)。

(一)、定位测量及土方开挖

(1)按检查井的中心坐标位置测放出检查井的开挖边线(包括放坡)并预留工作面宽度。

(二)、滑水槽施工

滑水槽采用C25砼浇筑,其踏脚面自排水坡度为1:

8,流水槽表面应抹压光滑,与上下游管道底部接顺,以减少摩阻,有利水流通畅。

(三)、砖砌筑检查井及跌水井施工

(1)砌筑检查井的材料采用MU15水泥实心砖,M7.5水泥砂浆砌筑。

(2)检查井井底基础应与管道基础同时浇筑。

(3)砌筑检查井的预留支管应随砌随安,预留管的直径、方向、标高应满足设计要求,管与井壁衔接处应严密。

(4)检查井接入圆管的管口应与井内壁平齐。

(5)检查井砌筑至设计高程后,设置在车行道和铺砌路面的检查井,施工完毕后其井盖及盖座,井座和盖座均采用其面与路面齐平;设置在绿化带的支管检查井井盖可高出地面0.05m。

(6)检查井周边回填:

回填前检查井的勾缝及防渗已完成并符合质量要求,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检查井回填采用人工分层对称回填方法进行,其分层厚度为25cm左右,人工摊铺捡平后用小型夯实机械夯实,直至与检查井表面平齐。

(四)、土方回填

1、回填范围:

本工程回填区域为管道及检查井两侧各2m范围内。

2、回填的时间要求:

管道工作面回填应在满水试验合格,并且砼强度达到75%后才能进行回填。

3、回填方法

回填时,人工铺土,人工夯实。

一次铺土的厚度不得超过300,并应保证不得有直径大于100mm的石块和坚土。

回填时,无论是导流管或是检查井,均应两侧对称回填,回填高度为管顶上3m范围内。

4、回填的质量要求

(1)、严格控制回填土的粒径不得大于10cm,每层松铺厚度不能超过30cm,严格按“填三打二”的原则进行质量控制。

(2)、严格控制回填土的含水量。

(五)检查井施工质量标准:

检查井允许偏差(mm)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井身尺寸

长、宽

±20

每座

2

用尺量,长宽各计一点

直径

±20

每座

2

用尺量

井盖与路面高程差

非路面

±20

每座

1

用水准仪测量

路面

±5

每座

1

用水准仪测量

井底高程

D≤1000

±10

每座

1

用水准仪测量

D>1000

±15

每座

1

用水准仪测量

九、污水管道闭水试验

排水管道作闭水试验,宜从上游往下游进行分段。

(1)、试验管段应按井距分隔,长度不应大于1公里,带井试验。

(2)、试验水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a当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从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米计。

b当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米计。

c当计算出的试验水头小于10m,但以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应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

(3)试验步骤:

(a)将试验段管道两端封堵,不得渗水;堵管如用砖砌,必须养护3~4天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向闭水段的检查井内注水。

(b)试验管段灌满水后浸泡时间不应少于24小时,使管道充分浸透。

(c)当试验水头达到规定水头时开始计时,观察管道的渗水量,直至观测结束时,应不断地向试验段补水,保持试验水头恒定,渗水量的观测时间不得小于30分钟。

(d)渗水量的计算

实测渗水量按下式计算:

q=W/TL

式中q—实测渗水量

W—补水量

T—实测渗水量观测时间

L—试验管段长度

(e)排水管道闭水试验的实测渗水量不得大于有关标准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