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 八年级语文初二上册第四单元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242969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北师大版 八年级语文初二上册第四单元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最新北师大版 八年级语文初二上册第四单元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最新北师大版 八年级语文初二上册第四单元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最新北师大版 八年级语文初二上册第四单元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最新北师大版 八年级语文初二上册第四单元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北师大版 八年级语文初二上册第四单元学案.docx

《最新北师大版 八年级语文初二上册第四单元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北师大版 八年级语文初二上册第四单元学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北师大版 八年级语文初二上册第四单元学案.docx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初二上册第四单元学案

第四单元读书妙悟

7孔孟论学习……

8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柏杨

比较.探究

读书杂谈………鲁迅

读书的三种姿势………………孙绍振

黄生借书说……袁枚

拓展阅读

论读书……………培根

读书八得………朱苏进

窃读记…………林海音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思想之美

友情推荐:

口语与书面语相得益彰

语文趣谈给现成语义松绑

《孔孟论学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和孟子关于读书学习的观点以及其他的有关文化常识。

2.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语句的含义,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3.体会蕴含的思想内涵。

学习过程:

一、明确目标(自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方向,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课前热身(充分利用提前学习学案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预习,感知。

(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圈划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并摘录到书上)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

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

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孟子(公元前372——约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

他是儒家学派中思(子思)孟(孟轲)学派的主要代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

《孟子》,是孟子的弟子们整理的孟子言论,其间杂有弟子的话语。

《孟子》现仅存“内书”七篇。

《孟子》一书,除了阐述儒家的“仁”的主张外,还提出了“义”的观念,提出了“性本善”、“养浩然之气”等一系列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命题。

(二)自读课文,做好预习批注。

_HF[#w_~!

`_c*j01、扫清字词障碍,掌握重点字词(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论语()   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不悱不发() 举一隅()奕之为数() 辟若掘井() 流杵也()

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F_v

J2I_w'L0

 

3、尝试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三、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1、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理解文意,在不懂的地方做标记。

(1)重点文言实词

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受学重问: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君子深造之以道:

资之深:

小数也:

援弓缴而射之:

弗若之也:

有为者:

(2)一词多义

温故而知新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与古人居居之安

虽天下易生之物一人虽听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流传至今的成语

不耻下问:

左右逢源:

举一反三:

温故知新:

一曝十寒:

尽信书不如无书:

(4)特殊文言句式

2、课文内容理解

(1)这十三则孔孟名言,从哪几个方面谈了读书之道?

(2)这十三则孔孟名言,哪些道理和我们今天提倡的主动学习相一致?

(3)《论语》的议论方式与《孟子》有什么不同?

(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参加吧!

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展示讲解(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抓住机会,亮出风采!

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教师总结:

   孔孟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

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关于学习的方法。

孔孟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

他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

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关于学习的内容。

孔孟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

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

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学习的目的。

孔孟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

四、巩固提升(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一、基础识记

1、默写:

⑴学而不思则罔,            。

⑵不   不   ,不   不   。

⑶“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因为“           ,           ”。

⑷读书应有怀疑的精神,孟子的名言这样教导我们:

“      ,         。

2、《孔孟论学习》中出现了哪些成语,你还能记起来吗?

请至少写出六个来。

                                       

                                       

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

A、学习并且及时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

B、学习而且时时地温习,不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

C、学习而且当时就复习,不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

D、学习并且按时温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

⑵受学重文,孰不顺成?

(   )

A、接受教育,注重请教,谁不会顺利成功呢?

B、接受学习,注重发问,谁不会顺利成功呢?

C、接受教育,注重请教,怎能不会顺利成功呢?

D、接受学习,注重发问,怎能不会顺利成功呢?

4、孔子,名   ,字   ,    时期   国人,   学派的创始人,大   家,大   家。

《      》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孟子,名   ,字   ,    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之一,《      》是记载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5、孟子说:

“仁人无敌于天下”,但有人说,在当今社会中,“仁人”处处被骗,时时受欺,几乎寸步难行。

针对此,你怎样理解这个“仁”字?

(字数不少于50字)

                                       

                                       

                                       

二、理解运用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

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

非然也。

(《孟子·告子上》)

6、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暴(   )  奕(   )  诲(   )  鸿鹄(   )  缴(   )

7、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

⑴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   ”通“   ”,意思:

         

⑵有为者辟若掘井    “   ”通“   ”,意思:

         

⑶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 “   ”通“   ”,意思:

         

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通“   ”,意思:

       

⑸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   ”通“   ”,意思:

         

8、下列“也”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

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

A、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      B、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C、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     D、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E、曰:

非然也

9、下列加点字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     B、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C、以至仁伐至不仁        D、何其血之流杵也

10、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段首以“天下易生之物”为例,说明学习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B、接下来又以“奕秋诲二人奕”之事为例,说明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

C、“奕之为数,小数也”一句的交代是有言外之意的,即学习小的技艺尚且如此,学习大的技艺便更如此了。

D、这个小故事将学“奕”的二人对比来写,说理性很强,突出后者学不如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智弗若”。

11、翻译:

⑴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

                                       

⑵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

非然也。

                                       

三、综合分析

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①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②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③而正也。

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

等于己者,问焉以资砌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④而明辨之也。

【注释】①达:

通达,应用。

②奚:

何处,哪里。

③有道:

有道德学问的人。

④审问:

详细探讨。

1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非学无以致疑致疑:

提出疑难问题  B、舍问,其奚决焉?

决:

判断,解决

C、问焉以破其疑焉:

他  D、所谓就有道而正也正:

正确

13、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⑴从选文第2段看,作者对向他人请教(学习)持什么态度?

这强调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新课程学习强调“合作交流,共同提高”,选文也涉及了这一学习方法。

能体现这一学习方法的是哪一语句?

请从文中找出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说:

“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

”你对这一主张有什么看法?

请结合你的体会简要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阅读:

《读书八得》自学指导

一、语文基础知识达标

1. 生字

储量() 沮丧() 拾人余唾()不可遏制()踮起脚()

2. 词语

拾人余唾:

不可遏制:

3、作者

朱苏进,1953年生于南京, 16岁从军。

1977年调至福州军区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现任南京军区创作室主任,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成名作《射天狼》获当年全国最佳中篇小说奖。

《凝眸》,中篇小说,1984,获当年全国最佳中篇小说奖。

《绝望中诞生》,中篇小说,1989,获当年全国最佳中篇小说奖。

《接近于无限透明》,中篇小说集,1993,获当年全国最佳中篇小说奖。

朱苏进和历史剧名导陈家林合作创作了电视剧《康熙王朝》。

二、课文理解达标

(一)文章主旨

文章从学和思的辩证关系切入论题。

学习而不思考,如学习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有正确的,有不正确的,不加思考,把不正确的知识也接受了,这就受到欺骗,所以称罔。

正确的知识,如科学一定要由浅入深、按部就班去学习。

不学习而光思考,不按照科学知识去思考,容易陷入迷误。

只有学习与思考结合,才能学到正确的知识,不致胡思乱想,陷于迷误。

 

(二)重点语句

一个教授问他的学生。

今天你做什么?

学生的回答是:

读书,教授又问:

 明天做什么?

学生的回答仍然是:

读书。

教授愤怒了:

那你还用什么时间去思索呢?

解析:

 此句话阐述了学和思的相结合。

学而不思,学了知识不会分别知识的正确与否,不会从中得到启发,不会活用,不行。

思而不学,只是空想,不知道自己想的问题是否前人已经解决,倘前人已经解决了,那再去想不是白费了?

倘前人没有解决,不知道从前人已经研究过处继续前进,再从头开始,是再走前人已经走过的路,也是浪费。

所以一定要学与思结合才行。

 

(三)写作特点

文章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即设立比喻论述某种道理。

例如第三段用“读书是花朵,思索是果实”比喻来论证“学而不思,学了知识不会分别知识的正确与否,不会从中得到启发,不会活用,不行。

思而不学,只是空想”的论点。

这样写,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语言表达具体生动。

本文还运用了归纳论证的方法:

第一段先列举“一个教授问他的学生。

今天你做什么?

学生的回答是:

读书,教授又问:

 明天做什么?

学生的回答仍然是:

读书。

教授愤怒了:

那你还用什么时间去思索呢?

”一句引出论述,之后层层阐述,最后归纳出论点。

由于前面列举的内容丰富翔实,最后得出的论断就令人信服。

提示总结:

《读书八得》选自《面对无限的寂静》,这是一本谈读书的随笔。

书中有那么多的独特的、挑战性格言式的句子,无情地向我们这些以读书为业的人,发动着冲击。

读书是为了求知,从培根以来就是这样说的。

“开卷有益”,更是成了我国民间的成语。

 在这样现成的话语面前,我们思维的触角像裹上了塑料一样丧失了一切活力。

但本文作者却对此发出勇敢的挑战,他提出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思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作者的思想。

他提出来的问题是,思考和求学的关系。

他的观点是,思考比接受更加重要。

附1:

《孔孟论学习》参考译文:

   第一则:

学过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

   第二则:

温习旧的知识,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

或“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第三则:

学习却不思考就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只思考却不学习也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第四则: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聪明。

   第五则:

聪敏而又热爱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

   第六则:

对于一件事,了解它不如热爱它,热爱它不如发自内心地喜欢研究它。

   第七则:

不到他苦苦思索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教他一个方面,他不能推知其它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

第八则:

接受教育,注重请教,怎么会不顺利成功?

第九则:

诵读《诗经》《尚书》,就好像与古人生活在一起;诵读《诗经》《尚书》,就好像与古人一起商讨,交谈。

第十则:

君子遵循正确的方法以获得很深的学问,并想自己找到正确的方法。

自己找到了正确方法,所学的东西就能掌握牢固;知识掌握得牢固了,那么学问积累就多;学问积累得多,就用之不尽,取之不竭。

所以,君子都想自己找到正确的方法。

第十一则:

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一会儿晒它,一会儿冰冻它,没有能够生存下去的。

……现在,围棋作为一种技能,是小的技能;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学不会。

一位名叫秋的围棋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

让他教导两个人学习围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从秋的教导。

另一个人虽然也听从秋的教导,但心里却总是想着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拿弓箭来射它,虽然和另一个人一起学习,但不如另一个人学得好。

是因为这个人的智力不如另一个人吗?

答案是:

不是这样的。

   

第十二则:

做学问就像挖井,井挖得很深了,还没有泉水,还是一口废井。

第十三则:

完全相信《尚书》上所说的道理,还不如没有读过《尚书》这本书。

我读《武成》,只是选择读其中的二三页罢了。

仁道之君挥无敌于天下,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为不仁的人,怎么会使血流得把舂米的木槌都漂起来了呢?

附2.孔孟的名言警句及写作素材

一、孔子论学习: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二、做人格言:

1、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4、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下信乎?

传不习乎?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三、作文素材

话题1:

(尽善尽美) 

孔子对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是非常重视的,它赞美古代乐舞《韶》及《九辩》完善的艺术形式。

《论语•述而》: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评价《韶》乐尽善尽美。

而对周朝乐舞《大武》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以高度赞扬外,对其表现周武工伐纣灭商的战争功绩的内容却给予批评:

“《大武》,尽美未尽善也。

话题2:

(安贫乐道)

 孔子说: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

孔子也曾说:

“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话题3: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信任,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白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话题4:

(君子固穷) 

孔子到达陈国,寄居在司城贞子家,居住了三年。

楚国听说孔子在陈蔡之间,便使人聘请孔子,准备把有户籍的民社方圆七百里之地封给孔子。

孔子前往拜见回礼,从陈地往蔡地迁徒被围闲,没法行路,断绝了粮食。

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

但孔子仍“讲诵弦歌不绝”(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

子路生气,来见孔子说:

“君子亦有穷乎?

”孔子说:

“君子同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能固守穷困而不动摇,小人穷闲就胡作非为了)。

”告诫君子任何艰难的时候,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也应该维护自己的操守和道德。

话题5:

(逝者如斯夫) 

孔子伫立于尼山脚下,望着滚滚辽河,触景生情,禁不住喟叹: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于司空见惯的流水绿波之中发现了深奥的道理,懊丧的情绪也如水般流去了。

后来庄子在《庄子•知北游》中也有类似感叹:

“人生天地间,如白驹之过隙,忽忽而过。

”形容时间流逝得非常快,这也是“白驹过隙”的来历。

话题6:

(苛政猛于虎) 

孔子路过泰山,见有一位妇女在坟莹旁痛哭哀号,于是询问。

妇女回答说:

“我的公爹被老虎吃了!

”孔子让子路问道:

“为什么不离开这个地方呢?

”妇人回答道:

“因为这里没有苛捐杂税的暴政。

”孔子对随从的弟子们说:

“苛政对人的危害,有甚于猛虎啊!

”话题7:

(待价而沽)

 孔子游说诸侯,想得到重用,却四处碰壁,十分感伤,常暗中自怨自艾。

某日,子贡得一美玉,来问孔子,是要收藏,还是找个识货的卖掉。

孔子大声叹道:

“沽之哉,沽之哉!

我待贾者也!

”意为:

卖掉吧,卖掉吧,我正等着识货的人哩。

比喻等待有了赏识自己的人才会出来效劳出力。

话题8:

(幽默)

   材料加工:

公元前496年,焦急的子贡四下询问走失了的老师孔丘,这时候有一个郑国人对他说:

“东门口有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膀像子产,可是从腰以下比夏禹差三寸,瘦弱疲惫的样子好似丧家之犬。

”子贡找到孔子后把这话告诉他。

孔子笑着说:

“他说的形状,那倒未必。

但说我像丧家之犬,是啊!

是啊!

”这就是孔子,一个浑身上下充满幽默细胞的老头儿,全然不是千百年来端坐在画像中,端坐在中国人意识深处的“大成至圣先师”的形象。

在孔子眼里,要想真正不朽,不在于权力,而在于文化与教育。

所以后来儒家称誉孔子为“素王”。

没有土地、没有人民,只要文化存在,他的王位就永远存在。

(《亲切随和的“大成至圣”》节选)

话题9:

(源泉)

    材料加工:

了解孔子的人都知道,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是什么样的处境。

他所宣扬的仁爱和礼教,有时候被抛在一边,可有时候,又搞得登峰造极。

不是吗?

直到今天,几乎是全世界都有研究儒学的人,可研究什么?

我想:

不过是为我所用罢了。

可是,无论如何,孔子是伟大的。

是的,绝对是伟大的。

他的经典的论述,是人性,是人伦。

有人说:

地球上的万物是共生的,是平等的。

所有的报应,是因为人类打破了生态平衡,不顾一切地满足人类自己的欲望。

所以,人类呼唤人性,呼唤平等。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在呼唤人性。

是的,封建的历代王朝,都在以儒学治国还是以法治国上,显现一个天子的抉择的。

是的,直到今日,孔子的伦理道德观念仍不过时。

道德沦丧,必然是四面楚歌:

理智的时候,就会向孔子讨教。

(《驻足孔子墓前》节选)

话题10:

(诚信)

   材料加工:

   诚信是治政之道。

古人认为,治理国家,掌握政权,必须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否则就会自取灭亡。

孔子讲:

“民无信不立。

”是说人民不信任政府,政府就无法立足。

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这三项,让你去掉一项,你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首先去掉军备。

子贡又问在两项中再去掉一项,还去掉哪一项?

孔子说去掉粮食。

因为没有粮食最多不过死亡,自古以来人就难免一死,而人民对政府没有了信心,政府就站不起来。

(《论诚实守信》节选)

话题11:

(寻觅)

   材料加工:

   从那一簇蓝瓦黄墙的村庄里传来,余音绵长,和那一条并不知名的河,在暮色苍茫里蜿蜒而来又蜿蜒而去,弥漫着,如麦田上浓得化也化不开的雾气,我听见了在泗水岸上,有了“逝者如斯夫”的声音,从孔子一直说到了现在。

   我的祖先,那个秦嬴政,在他的生前是曾经焚过书坑过儒的。

如今,他的后人如我者,却千里迢迢来拜孔子了。

我来山东,除了拜孔子,当然也得去登泰山,只是祈求上天给我以艺术上的想象和力量。

接待我的济宁市的朋友说:

哈,你终于来了!

我是来了,孔门弟子三千,我算不算三千零一呢?

我没有给伟大的先师带一束干肉,当年的苏武可以唱“执瓢从之,忽焉在后”,我带来的惟有一颗头颅,在孔子的墓前叩一个重响。

(《论诚实守信》节选)

四、《孟子》中的成语:

缘木求鱼杯水车薪事半功倍自暴自弃一暴十寒与人为善赤子之心当务之急知人论世出类拔萃舍生取义

五、有关孟子的典故:

孟母三迁孟母断机

六、《孟子》中的名言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其进锐者,其退速。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惟仁者宜在高位。

不仁而在高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