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242198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费金融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消费金融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消费金融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消费金融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消费金融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费金融行业分析报告.docx

《消费金融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费金融行业分析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消费金融行业分析报告.docx

消费金融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消费金融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3月

消费金融:

一个值得重视的金融子行业。

消费金融作为一个新兴的金融子领域,建议重点关注:

(1)早期四家试点公司利润丰厚,4%~5%的ROA以及15%~20%的ROE或是这个行业的长期水平。

(2)个人征信体系的完善可继续提升居民负债消费比(消费贷款/居民消费支出),假如这个比例由2014年的19%提升至25%,那么消费贷款空间至少有1.5万亿。

假设ROA为4%,对应的利润空间600亿,一个十分诱人的数字。

银行系:

看好资本实力和风险定价能力。

我们看好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

(1)资金实力强,持续的资本补充是业务做大做强的前提;另一方面,银行股东是其负债端资金的主要来源,比如成都银行2013年、2014年提供给锦程的资金分别占到负债余额的67%、30%。

(2)风险识别以及定价能力是消费金融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正是银行的强项。

产业系:

心思在扶持产业还是金融外延?

非金融企业作为主要出资人的消费金融公司,其股东面临一个是让金融支持主业还是让主业培育金融的重心选择。

前者的典型是海尔消费金融公司,在家电分期业务上显然海尔消费金融提供了利率优惠,甚至有零利率产品。

海尔消费金融推出的第一款产品0元购”(无首付,无利息,无手续费),就是在大力推广海尔的智能家电。

而后者的代表是马上消费金融公司,其管理团队在金融领域有足够的野心,可以认为它是一家比较积极或者说风格并不保守的公司。

电商系:

主业与金融结合得恰到好处。

与产业系不同,电商系来做消费金融是可以把主业和金融做到无缝结合的,既有需求又有风控。

需求上,2015年618促销京东白条订单已经占到了8%;风控上,2015年6月末阿里的蚂蚁花呗不良率和逾期率仅为0.83%和2.62%。

消费金融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金融子领域,原因是:

(1)目前来看,四家试点公司利润丰厚,4%~5%的ROA、15%~20%的ROE或是行业常态。

(2)当下已有招联消费金融公司和蚂蚁金融合作,意味着个人征信产业已经开始进入到金融应用阶段。

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可以继续提升居民负债消费比,假如这个比例由2014年的19%提升至25%,那么消费金融市场的空间有1.5万亿。

如果以ROA为4%来测算,这个行业的利润可以到600亿。

这里强调的一点是,真正意义上的消费金融是帮助消费者突破收入约束。

一方面假如杠杆倍数不变,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消费金融市场也会同比例扩张;另一方面完善的信用体系可以做到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给居民加杠杆。

一、消费金融:

一个值得重视的金融子行业

1、首批四家试点公司利润丰厚,ROA为4%~5%

中银、北银、锦程和捷信是国内最早的四家消费金融公司,成立于2010年。

根据2014年银行业运行报告,这4家消费金融公司总资产达到224亿,全年累计放贷197亿,贷款余额209亿,累计客户135万。

而截至2015年9月末,消费金融行业市场总额达到510多亿元,贷款余额460亿元,服务客户560余万。

(1)捷信消费金融公司

天津市在2009年被银监会选为首批消费金融4个试点城市之一,但是当地并没有国内的银行愿意出资成立消费金融公司。

PPF集团是捷克一家大型投资公司,子公司捷信集团的消费金融业务覆盖中欧和东欧,在消费金融领域具有丰富市场经验。

因此,2010年捷信集团在天津全资成立了捷信消费金融公司,成为中国唯一一家外资独资的消费金融公司。

捷信的特色是业务覆盖范围最大,超过260个城市,主攻二三线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对耐用品消费的需求。

另一方面是首创“15天犹豫期”,可以在贷款后15天之内提前还清借款,不产生任何利息和费用。

消费金融公司一般两年可以开始盈利,2015年捷信集团中国地区业务盈利1.27亿欧元(折合大约9亿人民币),同比实现翻番增长。

捷信消费金融公司成立于2010年底,2012年开始盈利,捷信中国总资产从2012年的4.1亿欧元增长到2015年的27.0亿欧元。

捷信中国的营业收入在2013-2014年间大幅增长,原因是银监会2013年开放了消费金融公司的营业范围,而捷信此前只能在天津运营。

营业收入的成倍增长正是规模快速扩张的结果,但是新增的服务网点和3万名员工给捷信带来了大额的运营成本,这使得2014的利润增速较2012-2013年有所放缓。

由于2015年之前已经基本完成全国主要网点的铺设,并且已在武汉和长沙建立了全国最大的消费金融运营中心,因此2015年应该是市场扩张后的收获之年,事实上2015年净利润增长达100%。

同业借贷是捷信的主要融资渠道,并且占债务余额比例逐步上升,2015年捷信的同业借贷余额达到债务余额的90%。

需要指出,捷信集团在中国地区的业务主要来自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另外还有两个投资担保公司和一个金融服务公司。

(2)锦程消费金融公司

锦程消费金融公司的主要发起人是成都银行,持股比例51%,另外的49%由马来西亚丰隆银行持有。

锦程的特色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和毕业一年内的大学生提供贷款,此外,贷款门槛低,月收入1500元可以最高贷款10万元。

2014年锦城消费金融公司ROA估算值为4%,ROE为13%。

锦程公司从2012年开始盈利,当年净利润实现920万元;2013年和2014年净利润呈现翻倍增长。

尽管银监会已经从2013年放开了经营范围的限制,锦程并没有选择向全国扩张,而是继续以成都为中心深耕西南地区。

锦程一直不断提升自身杠杆,而增加杠杆的方式主要是靠同业借款,成都银行作为其大股东提供了主要资金来源,2013年和2014年分别提供2.9亿元和2.2亿元,分别占到当年负债余额的67%和30%。

截止目前,锦程并没有计划发行金融债券进行融资。

(3)北银消费金融公司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成立之初是北京银行全资子公司。

根据2013年修订的新的管理办法,主要出资人的持股比例最低要求从50%下降至30%,北银消费金融公司正是从2013年引入了新的投资人,包括来自欧洲的西班牙桑坦德消费金融公司,及以利时集团为代表的8家国内企业。

股权结构更改后北京银行占35.29%股份。

根据北京银行对北银消费金融公司的持股比例,以及披露的应享利润,我们推算出北银消费金融公司在2013年和2014年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7100万元、3.2亿元,201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8亿元。

盈利的高速增长得益于银监会从2013年开放消费金融公司经营范围,北银消费金融公司的营业范围从2014年开始扩展至全国。

从资金来源来看,根据北京银行2012年和2013年年报显示,北银消费金融公司向北京银行借款分别达2亿元和8亿元。

2014年北银消费金融公司通过发行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证券化产品融资5亿元。

北银在2016年将继续拓展北京以外的16个省会城市,营业收入应该仍会保持快速增长,当时利润增速可能会因为更多的人员成本开支而遇到影响。

(4)中银消费金融公司

中国银行是中银消费金融公司的主要发起人,持股51%,另外两个股东分别是百联集团持股30%以及陆家嘴金融公司控股19%。

中银消费金融公司的线下渠道主要是依靠中国银行的网点,其行业品牌价值多次被第三方机构评为第一。

另外合作商户均为已经覆盖全国的大型连锁,主攻一二线城市客户。

从中银消费金融公司的ABS产品可大致窥探其贷款大体样貌。

2016年1月15日,其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了6.99亿元个人消费贷款信贷ABS产品,基础资产共涉及40531笔贷款,笔均贷款为1.7万,加权平均贷款合同期限为23个月,平均贷款年利率14.43%,最高为17.9%。

除了拥有丰厚的利润,在风险控制方面,消费金融公司不良率虽然上升快于银行业,但2.85%仍然属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同期银行业1.52%。

在渠道方面,部分消费金融公司将审批权下放给合作方,使得信贷风险没有得到统一的监控,不严谨的审批带来了更多可能还不上款的客户,这也是原因之一。

当然,这个行业未来的不良率变化仍需我们进一步观察与研究。

横向比较,毛宛苑部长也指出日本消费金融行业不良率一般在4%-5%,欧洲的不良率在3.84%,均高于我国。

另外,2014年消费金融行业的资本充足率是22.83%,丰裕的资本、优秀的业绩表现、可控的不良率,对投资来说无疑这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行业。

2、个人征信产业逐步成熟,下游应用大为受益

个人征信牌照价值曾经在二级市场无疑得到了强烈认可,本质上来说,其实认同了征信产业链下游的需求十分旺盛的逻辑。

在个人征信公司开始运营后,其下游应用将进入爆发期,因此本报告不再讨论征信本身,而是研究其下游应用领域,主要是消费金融。

消费金融是为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金融服务。

消费金融的核心是消费贷款,广义的消费金融包括住房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和消费信贷。

狭义的消费金融不包括房贷和车贷,比如我国银监会在对消费金融公司的监管办法中明确表示,消费贷款不包含以买房屋和汽车为目的的贷款。

消费金融公司的消费分期、现金贷款与信用卡最大的不同在于:

第一,信用卡业务只有银行才可以做;第二,信用卡的用户一般不是资金短缺人群,即使出现逾期罚息或者分期还款也是对所有用户统一定价,而消费金融公司可以对有资金需求的中低收入人群按风险定价来提供融资服务。

虽然8家首批个人征信公司仍在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中未正式获取牌照,但以芝麻信用为代表的个人征信已首先开始进入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消费金融、住宿、出行等。

以芝麻信用为例,试点时期合作方为声誉良好的金融机构,比如商业银行、资质优良的消费金融公司。

随着个人征信产业的成熟,居民负债消费比完全可以进一步提升,事实上居民负债消费已经形成了上升趋势;假如居民负债消费比提升至25%,那么消费信贷市场将增加1.5万亿(不包括房贷)。

我们用扣除房贷后的消费贷款/居民消费支出来衡量居民负债消费率,发现自2007年其值不断上升;无独有偶,自2007年居民消费对GDP的贡献度企稳回升,两者具有极强的相关性。

因此,可以认为,在扩大内需的背景下,消费金融的崛起确实可以促进居民消费支出(这里不包括住房消费)。

3、可以突破的应用场景,不能改变的股东基因

2009年银监会公布第3号文件《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开放了北京、上海、成都、天津作为消费金融试点城市。

2013年2号文件对2009年3号文件进行了修订,在遵循“一地一家”的原则下,新增南京、杭州、合肥、泉州、武汉、广州、重庆、西安、青岛等12个城市作为试点城市。

这项管理办法的出台掀起了新一轮的消费金融行业投资热潮,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邮储银行,光大银行等9家银行从2014年开始筹建消费金融公司。

2015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大至全国,审批权下放到省级部门,鼓励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国内外银行机构和互联网企业设立消费金融公司。

消费金融公司作为一张重要的信用业务牌照,数量大幅扩容的风险控制关键在于把关股东的资质要求。

基本资质方面,由于消费金融公司的主要出资人可能需要在消费金融公司出现支付困难时承担起提供流动性支持,因此对出资人要求:

如果是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最近1年年末总资产不能低于600亿元;如果是非金融机构,最近1年营业收入不能低于300亿元。

另一方面,出资人中必须要有一个具备消费金融业务和风控经验。

《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要求消费金融公司至少应当有1名具备5年以上消费金融业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经验,并且出资比例不低于拟设消费金融公司全部股本15%的出资人。

消费金融公司的资本要求参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因此其规模必然受限于资本金。

按照10.5%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和75%的个人信贷信用权重,理论上消费金融公司杠杆可以放到12-13倍。

除了接受股东境内子公司及境内股东的存款,同业借款是目前的主要融资方式,不过同业拆入资金余额不高于资本净额的100%。

同时,消费金融公司可以向各地方银监会申请发行金融债券进行融资。

场景对消费金融却有裨益,但不是关键所在。

突破场景的两个方式:

第一,与征信企业合作,比如招联消费金融公司。

第二,与消费场景合作,比如趣分期。

4、反观美国,金融公司所占市场份额可达20%

美联储、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美国银行家协会等权威机构对于美国消费金融有不同的界定范畴,这里我们选择美联储的统计口径。

美联储的消费金融数据可以从它“家庭金融”数据库中整理得到,包括两项:

一项是消费信贷,这部分统计了美国家庭除住房贷款之外的消费金融规模;另一项是房地产抵押贷款余额中的住房抵押贷款余额。

从近5年的数据来看,美国消费金融市场规模所有下降,主要是住房贷款市场不断萎缩。

中国的消费金融市场保持良好的上升势头,但与成熟的美国市场相比,市场规模较小。

不论是否剔除住房贷款,截至2015年,中国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占GDP比重仅为美国的三分之一。

抛开住房贷款,中国消费金融市场远未饱和。

现今,金融机构虽然是市场主要参与者,但相比美国其业务有巨大提升空间。

而非金融机构,例如电商和百货等公司,也可以凭借渠道优势和信息优势参与消费金融市场分一杯羹。

2015年11月美国消费信贷市场规模(不包括房贷)达3.50万亿美元。

根据美联储的划分,美国信贷消费市场主要有三类机构:

(1)金融机构,包括:

存款性机构、金融公司、信用社;

(2)政府、非盈利和教育机构,他们持有的是各类教育贷款计划下的学生贷款;(3)非金融机构。

除此之外,美国消费信贷资产还有发达的证券化二级市场,美联储单独统计了这类出表的资产。

金融机构始终保持消费信贷市场(不包括房贷)的龙头地位。

截至2015年11月,其持有资产达到2.43万亿美元(市场占比69.3%),其中存款性机构持有1.40万亿美元(市场占比40.1%);金融公司持有0.69万亿美元(市场占比19.6%);信用社持有0.34万亿美元(市场占比9.6%)。

存款性机构凭借其廉价的资金来源、庞大的分支网点、成熟的风控技术等优势始终是消费信贷市场上最主要的参与者。

存款性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其中商业银行占主体地位。

商业银行发放的消费信贷可以分为两类:

循环信贷和非循环信贷。

循环信贷主要指信用卡业务和支票账户授信,商业银行依据申请人的资信情况授予其一定额度,授信人可以在额度内信用消费。

非循环信贷涉及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

汽车抵押贷款、学生贷款、耐用品消费贷款、无抵押个人贷款、个人资金周转贷、个人债务重组贷款等等。

汽车抵押贷款一般采用分期还款的形式,利率固定且较低;学生贷款由于有政府补助,利率也比较低;后四类贷款属于信用贷款,风险较大,利率较高。

金融危机重创了证券化市场,消费信贷资产大量回到表内,因而危机后存款性机构的市场份额有所扩大。

金融公司也是消费信贷市场重要的金融机构,其业务类型与商业银行类似,但不能吸收存款,其资金来源主要有自有资金、银行借款、金融市场直接融资(包括商业票据和长期债券等)。

大型金融公司主要分为两类:

企业附属的金融公司和财团控股的金融公司。

企业附属的金融公司提供的消费信贷服务往往与企业产品相关联,其典型代表是福特汽车信贷公司(FMCC)。

FMCC是福特汽车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它主要的消费信贷业务是:

签发或者购买来自福特、林肯汽车经销商的汽车购买或租赁分期贷款。

金融公司相比存款性机构受到的监管较少,在消费信贷领域有专业优势,因而大财团会选择专门设立或直接收购金融公司,其典型代表是SpringleafFinancialServices。

SFC的前身是AmericanGeneralFinance,由保险巨头AIG控股,因经营不善在金融危机后被基金巨头FortressInvestmentGroup收购80%的股份。

2015年3月,SFC以42.5亿美元现金收购前美国第一大消费金融公司OneMainFinancial,后者本由花旗集团控股。

金融危机后同样由于消费信贷资产大量回到表内,金融公司市场份额扩大。

信用社宗旨是服务会员,会员制的运作模式虽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用社在消费信贷市场上的扩张,但也使其免遭危机重创,长期以来信用社的市场占比都维持在10%左右。

它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会员的存款,金融服务对象也局限于该信用社的会员,同一家信用社的会员往往来自相同的社区、组织、宗教或者行业。

信用社提供的消费信贷产品与银行类似,同样有信用卡和个人贷款业务。

相比其他金融机构,信用社的优势在于它以其特有的组织方式为成员构造了一个存贷金融闭环,成员能够以较为低廉的利率进行借贷。

非金融机构的消费信贷主要来自大型零售商和加油站,市场份额不断萎缩,截至2015年11月资产为417亿美元仅(市场占比仅1.2%)。

被证券化资产一度占到消费信贷资产的三分之一,但在金融危机后一蹶不振,截至2015年11月资产余额为476亿美元仅(市场占比仅1.4%)。

二、银行系:

看好资金实力和风险定价能力

我们认为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的优势在于:

(1)资金实力包括补充资本和同业借款,资本是业务做大做强的前提,而从锦城、北银的经验来看,银行股东是其负债端资金的主要来源,比如成都银行2013年、2014年提供的资金分别占到当年负债余额的67%、30%。

(2)风险识别以及定价能力,这是消费金融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也正好是银行之强项。

1、招联消费金融公司

中国联通和招商银行从2014年开始筹建消费金融公司,各自出资10亿元。

2015年3月招联消费金融公司正式开始运营,3个月后其注册用户188万,授信规模8.9亿元,贷款余额3亿元。

招联消费金融公司有很多独特之处,概括如下:

(1)在所有消费金融公司中初期投入资本最大,中国联通和招商银行共投资20亿元。

(2)产业与银行业强强联手,股东实力属于行业内最强。

(3)招商银行此次是以旗下香港子公司永隆银行作为出资方,原因是在申请时银监会开放的试点城市中不包括深圳,但是银监会指出允许港澳资本与内地合作在深圳建立消费金融公司。

此外,大陆与香港签订的CEPA协议旨在支持大陆与香港企业进行经贸合作。

因此,招联消费金融公司成了在CEPA框架下第一家消费金融公司。

(4)旨在打造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消费金融公司。

最先成立的4家消费金融公司和最近成立的产业系消费金融公司大多都是依靠线下网点开展业务,招联则是依靠互联网开展业务。

目前,招联公司已经和蚂蚁金服合作,客户可以凭借芝麻信用分通过支付宝入口申请招联消费金融的现金贷款产品“好期贷”。

中国联通的优势是:

(1)用户。

截至2015年6月,中国联通服务近3亿客户。

(2)场景。

根据海尔在2016年3月发布的《消费金融用户报告》,消费分期用户超过一半是在25-29岁之间,而这部分客户使用分期最多的就是用于购买手机。

目前,联通网上营业厅已经可以使用招联消费分期。

综合来看,招联是我们最看好的消费金融公司之一:

(1)公司具备良好的金融基因,大股东招行拥有良好的风控经验和零售业务口碑。

(2)公司已经和蚂蚁金服合作,是个人征信的最先受益者。

2、湖北消费金融公司

2014年,湖北银行作为主要发起人,联合武商和TCL还有武汉商联共同出资3亿元筹建湖北消费金融公司,武商集团出资4500万元持股15%,TCL集团出资6000万元持股20%。

湖北消费金融公司已于2015年正式开业。

关于武商集团投资湖北消费金融公司,7位董事中有3位投了否决票,给出的理由是公司从这项投资中获得的应享利润太小,并且5年之内不能转让股权,流动性不足。

TCL集团则是将这项投资视为其“双+”转型策略的重要一环。

TCL集团在2014年2月推出了全新的发展策略:

“智能+互联网”与“产品+服务”,其中“服务”中的新部分就是开始涉足金融服务。

TCL于2014年10月成立金融事业部,用于统筹公司金融业务发展。

截至目前,TCL的金融服务涉及财务公司、第三方支付、小额贷款及消费金融。

TCL旗下的“汇银通”公司是中国银联移动支付的核心合作伙伴,并正在等待央行批复其成立独立的第三方支付业务,一旦该业务获得核准,湖北消费金融公司或可以借助这个支付平台将自己的信贷业务在线推广至全国。

3、中邮消费金融公司

2015年年初,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开始在广州筹建中邮消费金融公司,11月正式成立。

广州百货和海印集团各出资3500万元加入该项目,各占中邮消费金融公司股份的3.5%。

广州百货是广东省主要零售企业之一,目前在广东省内外经营连锁门店总面积近27万平方米,公司旗下拥有百货商场、电器卖场及超市连锁。

海印集团是民营控股的商业公司,主要业务是商业、地产业和矿业,商业零售方面总营业面积超过百万平方米,地产业涉及五星级酒店、写字楼和公寓,工业方面目前是国内最大的造纸涂料及高岭土生产商。

三、产业系:

心思在扶持产业还是金融外延

银监会2013年底推出的新管理办法修订了对主要出资人的限制,允许上一年营业收入超过300亿元的非金融企业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

对于产业系消费金融公司来说,金融并非他们的主营业务,多数情况下投资消费金融公司获得的应享利润并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重心或在以金融带动主营。

1、马上消费金融公司

重庆百货在2014年出资9000万作为主要发起人开始筹建马上消费金融公司,于2015年6月开始正式营业,总注册资本为3亿元。

此外,重庆百货还在2014年投资2千万元成立了重百商业保理公司,投资1.5亿元成立了重百小额贷款公司,多方位开展金融业务。

重庆百货是重庆市最早的国有商业企业和唯一的商业上市公司,公司以百货,超市和电器三大业态为主业,网点分布在重庆,四川,贵州和湖北。

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连续5年持续下降至负值。

重庆百货在2015年实现301亿元营业收入,同比下滑0.2%;实现净利润3.35亿元,同比下降32%。

马上金融消费公司CEO赵国庆曾经说过的目标是“2015年做到30亿元贷款余额,2016年达到100亿元,而预计到2017年实现1000亿元。

”我们如果按ROA4%测算,如果马上消费金融公司在两年后实现百亿元放贷余额,那么将会给重庆百货带来近亿元的大股东应享利润。

马上消费金融公司集合了三大零售巨头,西南的重庆百货拥有294个网点,分布在西南及湖北;华北的物美控股集团拥有650个网点,并且还在保持每年新增60家门店的速度;东南的浙江小商品城是我国最大的批发市场之一。

这三个来自零售业的股东总计拥有超过1600万会员,每年服务客户超过4亿人次。

假如会员转化率10%,每个会员贷款额度2万,那么贷款余额将达到320亿。

要做到贷款余额突破1000亿可能还需要突破场景及客户。

公司有专业的风控团队以及先进的风控理念,不过虽然通过互联网可以迅速增加受众,但是数据和模型的可靠性仍有待验证,马上消费金融公司无疑是一家比较积极或者说风格并不保守的公司。

马上消费金融公司的管理团队包括前捷信首席风控管Tomas和前美国征信机构Equifax首席统计学家刘志军博士。

目前,60%的审批时靠传统的FICO风控系统自动审核,另外的40%由人工审核,从而实现风险与成本的平衡。

2、海尔消费金融公司

海尔集团是中国老牌家电企业,从一开始借助欧洲技术到逐步拥有自己的科研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已经连续蝉联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

2014年海尔营业收入达到888亿元,符合银监会关于非金融机构成为消费金融公司的要求,因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