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九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235316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2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九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哈九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哈九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哈九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哈九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哈九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哈九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九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哈九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哈九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学科试卷

(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共5页命题人:

高三语文备课组)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无破损。

第I卷(共55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与西方的建筑文化自古就有着根本的区别。

人与建筑截然分离,是欧洲建筑文化的一个根本性前提。

对欧洲人来说,建筑是人之外的观赏品,或只是住人的容器。

欧洲教堂尽高大深邃之能事,远远超出人的尺度,是神在人间的居室,而神绝非人,所以建筑仍然与人分离。

西方的哲学思想主张征服自然,其教堂、宫室、竞技场、歌剧院等建筑中难见人与自然的和谐。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大体型、大进深、大层高、大面阔,与自然接触的外墙与窗面积较小。

西方建筑中连有限的花园也造得与自然相对立,它从总体布局到水池、花草、雕塑、花盆以及小品建筑都对称严谨,树木也修剪成几何体型,花卉和灌木则被修剪成地毯状的模纹花坛,如凡尔赛宫中的花园。

这同崇尚“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国古典园林截然相反。

以“天人合一”为文化内涵的中国古典建筑则是以人为主,在这里建筑与生活是一体的,建筑随生活而变,以生活为主。

而西方建筑中,人只是旁观者,人与建筑相分离。

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是人与自然和谐,“道法自然”的观念见于各类建筑。

法自然而极变化之能事,这是古民居的特征。

因气候、地形、材料、生态等的不同,建筑也各有特点。

乡镇民居多为字、曲尺、三合院、自由式等格局,即使是四合院,也体现出日照、风体、绿化共享的功能,极力与大自然、与人相和谐。

中西方在建筑文化方面还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差别,那就是中国宫殿类建筑十分发达,而西方宗教类建筑十分繁荣,两者强烈的反差反映出建筑文化与其他人类文化一样,也是以人神间的冲突与调和作为其永恒的文化主题的。

中国长久以来以“人”的观念为中心,而西方则一直以“神”的观念为中心。

中国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于一切的时代。

中国人信教也信神,但又总是把神和人摆在同等的地位去崇拜,去尊重。

西方则不然,一部建筑史其实就是一部神庙和教堂的历史。

虽然中国建筑以“人”为中心而西方建筑以“神”为中心,但在这两类文化的价值观念中,“神”都是永恒的,“人”都是暂时的。

正因如此,中国建筑发展了木结构材料,而西方建筑发展了石结构材料。

石结构的长久性与木结构的短暂性都充分说明了中国建筑以“人”为中心的理念。

从审美来看,中国古典建筑以木为材,在质感上显得朴素、自然而优美;而以石为材的欧洲古典建筑质地坚硬、沉重而阳刚十足。

因此,以木为材的中国建筑比以石为材的欧洲建筑更具有可人的生命情调;比较起来,冰冷的石材会使建筑与人的关系显得略微有些紧张。

(摘编自赵慧宁《中西传统建筑文化分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西方建筑呈现出人与建筑的“融合”或“分离”的迥异特征,不同的建筑文化都受到了各自哲学思想的影响。

B.中国建筑在面对自然时,不是像西方那样把建筑看作征服自然的手段与方式,而是努力融渗在自然中,与自然对话。

C.对于欧洲人来说,建筑只是人之外的观赏品,但对于中国人来说,建筑等同于生活,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

D.人神之间的冲突和调和作为一种永恒的文化主题,在中西方建筑文化中的表现之一就是宫殿类建筑和宗教类建筑的各自繁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立足比较的思路,采用总分的结构,从两个大的方面谈中西方建筑在文化上的差别。

B.文章在论证中西方建筑文化的不同特点时,都运用了相当丰富的具体建筑实例,增强了真实性和准确性。

C.用哲学思想和文化命题来作为支撑论点的依据,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增添了文本的文化内涵。

D.“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建筑的影响是本文反复强调和重点论证的一个方面,哪怕是宫殿类建筑也体现出人本特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的教堂、歌剧院等建筑具有大体型、大进深、大层高等特点,而外墙和窗户的面积则相对小得多,这是与自然截然分离的体现。

B.中国古民居“法自然而极变化之能事”,乡镇民居呈现出字、曲尺、三合院、四合院、自由式等不同格局,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道法自然”的观念。

C.中国的宫殿是一种将帝王的权威神化了的建筑,宫殿建筑的发达,与中国人把神和人摆在同等的地位去尊崇的观念有关。

D.中西方建筑的木结构材料和石结构材料呈现出质朴和阳刚的不同审美风格,这是以“君权”为中心和以“神权”为中心的不同价值观念造成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传统的观念中,获得了博士学位,就应以学术为业,选择非学术职业的,往往被视为“管道的泄漏”。

但统计年鉴显示,近几年来,约1/3的博士毕业生没有获得高校教职,而民营企业成为部分博士毕业生的新选择。

在清华大学的就业重点单位榜单上,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公司榜上有名。

5年来,清华、北大的博士毕业生到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的比例均有所下降,而到国企、私企的比例明显上升。

这背后是严峻的学术圈就业形势:

近年来,中国的博士招生规模连年扩大,去年9.55万人被录取为博士生,人数再创新高,而学术职位的数量相对稳定。

这样,“非学术职业”就成为博士生主动或被动的选择。

但与此同时,中国还存在一种矛盾的现象。

华东师大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卿石松提到几个数据:

2017年,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国总量的77.6%,但企业中拥有博士学位的不到1%。

另外,中国的高校里,除了研究型大学,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占比其实并不高,2017年,普通高校这一数字仅为24.4%。

美国学者兰德尔。

柯林斯在《文凭社会》一书中描述了“文凭通货膨胀”的现象: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获得更高的学位,工作职位对教育水平的要求也水涨船高。

当越来越多的人获得某一教育文凭或学位时,其价值也就随之下降。

(摘编自李雅娟《博士就业多元化趋势初现》,《中国青年报》2019年8月5日)

材料二

在2019年秋天的校园招聘季,深圳中小学教师招聘受到极大的社会关注。

为了“补齐教育短板”,深圳拿出了揽才的“诚意”,提供28万元年薪,一年约160天带薪休假、免费公寓,以及未来自己的小孩可以入读该中小学等待遇。

部分已公开的招聘名单中,有的学校招聘对象甚至几乎全部是来自清华、北大的应届硕士、博士。

质疑声也随之而来——是否“大材小用”?

招聘单位又是否唯名校论,攀比清北生人数?

实际上,清北生到中小学就职的情况并不算罕见。

北大几年前公布的就业质量报告中,中初教育(基础教育)单位就被单独列作毕业生去向类别,与高等教育单位、国有企业机关、民营企业并列,报告显示,学历越高,到中初教育单位就职的比例也越高,本科毕业生没有人到中初教育单位就职。

硕士有42人,占比2.22%,博士达19人,占比3.19%。

深圳龙华区教育局工作人员叶滔滔在招聘中的感受是,现在的名校生并不排斥当老师,反而觉得是一份体面的工作,一些高校也更重视中小学这一就业渠道。

(摘编(自张迪扬《清华北大毕业生,到深圳当中小学老师》《南方周末2019年11月7日)

材料三:

表一:

201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地点分布(%)

「注]频数:

对样本的数据分组后,毎一组数据的个数。

数据来源:

《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实证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五期)》

表二:

201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市(%)

表三:

2014~2018屆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

(数据来源。

《麦可思·中国2014~2018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材料四:

10月21日,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今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这得益于经济总量继续扩大,也与就业服务政策落实力度不断加大密切相关,针对高校毕业生离校求职高峰、人社部门出台了创业就业新政策,推出了就业指导公开课。

提前一个月启动了就业服务专项行动。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10月22日)

4.下列表述,不属于“管道泄漏”的一项是

A.小张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去了民企华为工作。

B.小王北京大学博士毕业去了政府机关工作。

C.小李华东师范大学博士毕业留在本校教学。

D.小赵北京师范大学博士毕业去了深圳中学教学。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引发“文凭通货膨胀”,高学历的名校硕士、博士毕业生纷纷到中初教育单位工作。

B.深圳用优厚的待遇吸引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应届硕士、博士生到深圳担任中小学教师受到极大的社会关注。

包括质疑。

C.县级市或县城以下地区家庭出身的高校毕业生再回家乡工作就业的比例已经比较低,回乡镇、农村就业的比例就更低。

D.中部高校毕业生在中部地区就业的比例既比东部高校毕业生在东部就业的比例低,也比西部高校毕业生在西部就业的比例低。

6.请结合材料总结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出现的趋势,并分析原因。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吉祥如意

郭文斌

五月是被香醒来的。

娘一把揭过捂在炕角瓦盆上的草锅盖,一股香气就向五月的鼻子里钻去。

五月就醒了。

五月一醒,六月也就醒了。

五月和六月睁开眼睛,面前是一盆热气腾腾的甜醅子。

娘说,看今年这甜醅发的,就像是好日子一样。

五月把舌头伸给娘,说,让我尝一下。

娘说,还没供呢,端午吃东西可是要供的。

五月和六月就呼地一下子从被简里翻出来。

等他们洗完脸,爹和娘已经在院子里摆好了供桌,甜醅子和花馍馍已经端到桌子上了,在蒙蒙夜色里,有一种神秘的味道,仿佛真有神仙在等着享用这眼前的美味呢。

爹向天点了一炷香,往地上奠了米酒,无比庄严地说:

“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吉祥/那儿吉祥/处处都吉祥……

爹念叨完,带领他们磕头。

六月不知道这头是磕给谁的。

但他觉得跪在地上磕头的这种感觉特别地美好。

供完,娘说先垫点底,赶快上山采艾。

说着给他们每人取了一碗底儿。

娘说上山采艾时必须吃一点供品,能抵挡邪门歪道呢。

甜醅子是莜麦酵的,光闻着就能让人醉。

花馍馍也让人不忍心一下子咽到肚里去。

接着,娘给他们绑花绳,说这样蛇就绕着他们走了。

又给他们的口袋里插了一根柳枝。

有点全面武装的味道,让六月心里生出一种使命感。

五月和六月在端午的雾里走着。

六月看着姐姐五月手里的香包,眼里直放光。

六月的手就出去了,他把香包举在鼻子上,狠命地闻。

五月看见,香气成群结队地往六月的鼻孔里钻,心疼得要死,伸手要去夺,六月忙把香包送到她手上。

五月盯着六月的鼻孔,看见香气像蜜蜂一样在六月的鼻孔里嗡嗡嗡地飞。

五月把香包举在鼻子前面闻,果然不像刚才那么香。

再看六月,六月的鼻孔一张一张,蜂阵只剩下一个尾巴在外面了。

嗨嗨,五月被六月惹笑了。

六月知道,五月今年已经试手做了两个香包了。

娘说,早学早惹媒,不学没人来。

五月就红着脸打娘。

娘说,女靠一个巧,巧是练出来的。

五月就练。

一些小花布就在五月的手里东拼拼西凑凑。

但很快六月就忘了这个问题。

因为他看见了蛇。

五月既迅速又从容地移到六月身边,把六月抱在怀里。

六月说,我们不是绑了花绳儿了吗,不是吃过供过的花馍馍了吗?

五月说,娘不是说只要你不伤蛇蛇就不会伤你吗?

六月说,娘不是说真正的蛇只在人的心里吗?

这样说着时,那圆开始转了,很慢,又很快。

当他们终于断定,它是越转越远时,五月和六月从对方身上,闻到了一种香味,一种要比香包上的那种香味还要香一百倍的香味。

娘教五月如何用针,如何戴顶针。

五月第一次体会到了往布里顶针的快乐,把两片布连成一片的快乐。

五月缝时,六月趴在炕上看。

五月的针不防就滑脱,顶到肉里去,血就流出来。

五月疼得齜牙咧嘴。

再看娘手中的针,怎么就那么服帖呢?

山顶就要到了,五月和六月从未有过地感觉到“大家”的美好。

即使那些平时憎恶的人看上去都是那么可爱。

五月和六月到了山顶。

太阳从东山顶探出头来,就像一个香包儿。

上山采艾的人们就像听到太阳的号令似的一齐伏在地上割艾了。

五月说,这艾就要趁太阳刚出来的一会儿采,这样采到的艾既有太阳蛋蛋,又有露水蛋蛋。

这太阳蛋蛋是天的儿子,露水蛋蛋是地的女儿,他们两人全时,才叫吉祥如意。

六月奇怪姐姐怎么把太阳和露水说成蛋蛋。

蛋蛋是娘平时用来叫他们的。

六月蹲下来,拿出篮子里的刀子准备采艾。

但是六月却下不了手。

一颗颗玛瑙一样的露珠蛋儿被阳光一照,像是一个个太阳崽子。

六月一下子明白了姐姐为什么要用蛋蛋来称呼太阳和露珠。

一刀子下去,就会有好几个太阳蛋蛋死掉。

六月还是下不了手。

姐姐又笑了,说,你觉得他们可怜,可以先把它们摇掉啊,让它躺到地里慢慢睡去。

这一摇,又把六月的心摇凉了,让六月看见了一个个美的死去原来是这样简单的一件事。

他第一次感到了这美的不牢靠。

而让这些美死去的,却是他的一只手。

六月第一次对自己开始怀疑起来。

六月开始采艾。

采着采着,就把露珠儿和手的问题都忘了。

他很快沉浸到另外一种美好中去。

那就是采。

刀子贴地割过去,艾乖乖地扑倒在他的手里,像是早就等着他似的。

六月想起爹说,采艾就是采吉祥如意,就觉得有无数的吉祥如意扑到他怀里,潮水一样。

一山的人都在采吉祥如意。

多美啊。

现在,六月和五月的怀里每人抱着一抱艾,抱着整整一年的吉祥,走在回家的路上,走在端午里。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五月是被香醒来的”,用“香”揭开了端午节民俗风情的喜庆序幕,也奠定了作品诗意的书写基调。

B.爹向天点香、念祝词、带领孩子们磕头,却不被六月所理解,这既是对守护传统文化的呼吁,也隐含着对传统思想中迷信守旧的反思。

C.发好的甜醅“就像是好日子一样”,花馍馍“不忍心一下子咽到肚里去”,小说着意展示生活的美好,意在表现普通人对生活的感恩与珍重的态度。

D.五月和六月“抢香包”的情节,语言活泼生动,充分表现了孩子们的童真童趣和对美好的热爱,也为下文写“缝香包”的情节做了铺垫。

8.小说中写五月和六月遇到蛇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小说

叙述方面有什么特点?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

(一)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侍其曙,字景升。

父稹,左监门卫大将军。

曙少举进士不第,以父任为殿前承旨,改右班殿直。

咸平中,以阁门祗候为苏、杭、潮、秀等州都巡检使。

迁左侍禁,领东西排岸司,与谢德权提举在京仓草场。

尝于仓隙地牧牛羊,为德权所讼。

真宗以问德权曰:

“牛羊食仓粟邪?

”曙闻而自劾,帝勉谕之。

它日,召曙问:

_“汝才孰与德权?

”对曰:

“德权畏法慎事,臣乃敢于官仓牧牛羊,是不及也。

”人多称之。

鄂州男子闻人若挫,告其徒永兴民李琰将作乱,命曙同度支判官李应机往按之。

至则设方略,捕琰党三十余人,皆伏法。

琰辞连己所不快者数十人,一切不问。

青州卒庞德讼其校李绪谋以众叛帝疑其诬又命曙至青州与通判魏德升同至劾无验遂弃德市。

知青州张齐贤奏曙擅戮人,帝曰:

“不尔,无以安被告者。

”曙还,奏德惮绪治军严,故诬之。

帝擢绪本军虞候,而进曙东头供奉官。

初,太宗平河东,建塔于太原故城,塔毁,帝欲新之,遣内侍经度,计工二百万。

帝疑,命曙往,减费十九。

改内殿崇班。

祥符二年,黎州夷人为乱,诏曙乘驿,往招抚,其酋首纳款,杀牲为誓。

曙按行盐井,夷人复叛。

曙率部兵百余,生擒首领三人,斩首数十级。

因上言蛮阻险拒命,请必加讨。

诏知庆州孙正辞、环庆驻泊都监张继勋领陕西兵,同曙俱进,所至皆降。

曙又言:

王师已至而方出,请诛之。

真宗谓王旦曰:

“已降而杀之,何以信四夷?

”不许。

夷人平,迁内殿承制,再迁如京副使、知登州。

会岁饥,请漕江、淮米以振贫乏,活者甚众。

累迁西京作坊使、惠州刺史、知桂州,徙滑州,迁西上阁门使,徙郓州,提举在京诸司库务,卒。

(节选自《宋史·列传八十五》)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青州卒庞德/讼其校李绪谋/以众叛/帝疑其诬/又命曙/至青州/与通判魏德升同至/劾无验/遂弃德市/

B.青州卒庞德/讼其校李绪谋/以众叛/帝疑其诬/又命曙至青州/与通判魏德升同/至劾无验/遂弃德市/

C.青州卒庞德/讼其校李绪/谋以众叛/帝疑其诬/又命曙至青州/与通判魏德升同至劾/无验/遂弃德市/

D.青州卒庞德/讼其校李绪/谋以众叛/帝疑其诬/又命曙/至青州与通判魏德升同/至劾/无验/遂弃德市/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是十八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侍其曙名曙,字景升,“景”字意为日光。

B.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隋炀帝大业年间始设置进士科目,元明清时期贡士参加殿试录口为三甲都叫进士。

C.“以父任”是指古人可以因为父亲职任

关系而被任用,除参加科举考试之外,是古人进入仕途的另一种方式。

D.“驿”是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歇宿、换马的处所。

文中“乘驿”指乘坐驿站置备的专用车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

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侍其曙心胸宽广,严于律己。

他因在官仓旁边放牧而被同僚举报,皇帝虽然没有降罪,但他仍然向朝廷做了检讨,之后却在皇帝面前称赞举报自己的同僚。

B.侍其曙审查案件,执法公正。

李琰被举报将作乱,侍其曙前往查证,依法处置了追随李琰造反的人,而对他攀扯出的与案件无关的几十个人都没有治罪。

C.侍其曙明察政事,关注民生。

真宗打算修葺太原故塔,命他审核所需费用,节省了大量开支;庄稼收成不好,他向朝廷请求发放漕运的粮食,挽救了很多人。

D.侍其曙平定反叛,恩威并用。

黎州夷人叛乱,他奉命前往招抚,款待夷族首领,与夷人杀牲盟誓;他离开后夷人又反叛,于是向朝廷建议采取比较强硬的政策对待反叛的夷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才孰与德权?

”对曰:

“德权畏法慎事,臣乃敢于官仓牧牛羊,是不及也。

(2)知青州张齐贤奏曙擅戮人,帝曰:

“不尔,无以安被告者。

第Ⅱ卷(共9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定风波

苏轼①

元丰六年七月六日,王文甫家饮酿白酒,大醉,集古句②作墨竹词。

雨洗娟娟嫩叶光,风吹细细绿筠香。

秀色乱侵书帙晚,帘卷,清阴微过酒尊凉。

人画竹身肥拥肿,何用?

先生落笔胜萧郎③。

记得小轩岑寂夜,廊下,月和疏影上东窗。

【注】①当时苏轼谪居黄州。

②本词截取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白居易《画竹歌并引》、曹希蕴《墨竹》中的部分诗句拼集而成。

③萧郎,指唐代画家萧悦,善画竹。

14.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集用他人诗句作词,写自己眼中之竹,自然贴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B.上阙中“秀”字照应“雨洗",暗写雨后竹子的光泽,“乱”字则照应“风”。

C.下阕中“先生”指王文甫,他画的竹子很形象,比萧悦笔下“肥”竹更胜一筹。

D.苏轼借笔下的“墨竹”,暗表自己虽处于人生低谷,但依然保持着高洁的情怀。

15.作者采用集句诗的方式,将竹子描写得形神毕肖。

这些诗句是怎样描写竹子的?

请结合上阕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大声疾呼: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在《岳阳楼记》中也有与之境界、情怀相似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而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并揭示精神追求战胜物质贫困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3)《关雎》中,是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表现了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4)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

”运用典故,描绘了美好的情境、虚渺的梦境,把人生的恍惚和迷惘以及苦苦追寻的执着表现了出来。

(5)《笑傲江湖》第七回描写合奏琴箫:

“突然间,铮的一声急响,琴声立止,箫声也即住了。

霎时间四下里一片寂静,明月当空,树影在地。

”《琵琶行》中与之运用相同手法表现演奏技巧高超的是_______,__________。

(6)《蜀道难》中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情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①自2016年至今,北京22家市属医院将全部实施非急诊全面预约制度,不过,为打击号贩子而全部取消现场放号,又有因噎废食之嫌。

②依我的能力,承担这份工作实在是绠短汲深,但大家既然信任我,我只能勉力而为。

争取把事情办好,不辜负大家的希望。

③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④他刚在绘画上取得了一点成绩,就得鱼忘筌,连自己的指导老师也不放在眼里了。

⑤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

⑥几个南昌“驴友”在五风十雨,气温低、高原反应大的情况下,努力了一个小时,终于把湖北游客在海拔4500米的色季拉山的石碑上涂鸦的“到此一游”擦掉了。

A.①②④B.③④⑤

C.①②⑥D.③⑤⑥

18.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下文第一处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鸟的天性是飞翔。

在高高的蓝天之上,在烟波浩渺的江河湖海之上,在曲线优美的山脊之上……鸟儿自由地飞翔着。

被我称作第二故乡的天台山,有一片莽莽苍苍的大森林,山下终年不断流淌着一道清澈的溪流。

秋天的时候,溪流变得更加潺湲。

阔大的水面如同深碧的颜料一样透彻清澄,水波闪烁着点点光斑……这个时候,数以万计的大雁从山那边,从树林间,从遥远的天际,一只衔接一只,一群簇拥一群,掠过阔大的水面,铺天盖地似的飞过来了!

A.我们齐声朗诵起来: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B.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

C.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喊:

“指导员,指导……

D.嗒嗒嗒……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六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

道路。

1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房地产市场会不会崩盘?

在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过高、泡沫过大、供求关系失衡、住房空置率过高等现象来看,这个市场不可持续。

B.中国城市化进程出现的交通拥堵、马路拉链、城市看海、垃圾围城等问题,都是“十三五”期间亟待治疗的“城市病”。

C.近期卫生部表示,将继续密切关注全国以及重点省份流感疫情的形势,加强对流感疫情的分析、研判和监测,对重点省份的流感防控工作子以指导。

D.为让市民更多地呼吸到新鲜空气,我市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限行机动车、管控扬尘、禁止露天烧烤等强制性措施,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20.下面是“中国政法大学”校徽,请概括徽标主体的基本构图要素,并写出徽标主体蕴含的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

注:

徽标内圆背景颜色为红色。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流量”不是原罪,________,就是能量;“国嘴”更不是刻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