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网络评估指导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233796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DSCDMA网络评估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TDSCDMA网络评估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TDSCDMA网络评估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TDSCDMA网络评估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TDSCDMA网络评估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TDSCDMA网络评估指导书.docx

《TDSCDMA网络评估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DSCDMA网络评估指导书.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TDSCDMA网络评估指导书.docx

TDSCDMA网络评估指导书

 

网络评估技术指导书

 

 

<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务请妥善保管,未经公司明确作出的书面许可,不得为任何目的、以任何形式或手段(包括电子、机械、复印、录音或其它形式)对本文档的任何部分进行复制、存储、引入检索系统或者传播。

>

前言

本技术指导书是关于网络评估的指导性文档,所包含的技术要素与实际工作中技术点完全保持一致。

文档中所列为网络评估进展时的基本操作流程和技术要领。

在具体实施中需要工程师结合实际情况灵活执行。

本技术指导书由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移动事业部网规网优部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指导书起草部门:

中兴通讯移动事业部网规网优部。

本技术指导书主要起草人:

沈伟

本技术指导书于2004年12月首次发布。

本技术指导书修改记录如下:

文件编号

版本号

拟制人/修改人

拟制/修改日期

更改理由

主要更改内容

V1.0

沈伟

2004/12/05

完成初稿

V1.1

康凯

2006/01/07

扩充内容

注1:

每次更改归档文件(指归档到事业部或公司档案室的文件)时,需填写此表。

注2:

文件第一次归档时,“更改理由”、“主要更改内容”栏写“无”。

目录

第1章概述-1-

第2章DT测试评估-3-

2.1时间选取-3-

2.2测试路线选取-3-

2.3CS域业务-3-

2.3.1覆盖率-3-

2.3.2业务质量(误块率)-5-

2.3.3接通率、掉话率-5-

2.3.4呼叫保持能力-5-

2.3.5平均呼叫时延-5-

2.4PS域业务-6-

2.4.1附着成功率-6-

2.4.2PDP上下行激活成功率-6-

2.4.3PDP上下行平均激活时间-6-

2.4.4通信中断率-7-

2.4.5上下行平均传输速率-7-

第3章CQT测试评估-9-

3.1测试时间-9-

3.2测试地点-9-

3.3CS域业务-10-

3.3.1覆盖率-11-

3.3.2接通率、掉话率-11-

3.3.3质差通话率-11-

3.3.4平均呼叫时延-11-

3.4PS域业务-12-

3.4.1附着成功率-12-

3.4.2PDP上下行平均激活时间-13-

3.4.3通信中断率-13-

3.4.4上下行平均传输速率-14-

3.5智能天线覆盖性能测试-14-

3.6智能天线容量性能测试-15-

第4章非对称时隙网络性能测试评估-17-

4.1同频组网非对称时隙网络性能测试-17-

4.2异频组网非对称时隙网络性能测试-18-

第5章OMC测试评估-20-

5.1评估指标-20-

5.1.1RNC指标-20-

5.1.2CN指标-22-

5.2全网指标评估-23-

5.2.1RNC指标评估-23-

5.2.2CN指标评估-24-

图目录

图11网络评估过程-1-

图51RNC0一周忙时最坏小区比例-24-

表目录

第1章概述

网络评估主要是为了了解业务区现有网络的覆盖情况及网络质量,从用户的角度对网络进行客观评估;同时,根据网络的状况,对网络规划提出建议,充分发挥现有网络的优势,尽量解决现有网络存在的问题,提升网络整体质量和服务质量。

TD-SCDMA无线网络评估主要对CS域业务和PS域业务网络覆盖和性能方面的指标进行评估。

通过路测(DT,DriveTest)、定点呼叫质量测试(CQT,CallQualityTest)和OMC处获取的相关性能指标,对网络质量进行评估。

图11网络评估过程

测试仪器:

1.TD-SCDMA测试终端;

2.屏蔽盒、手机外接天线、衰减器(只对进行有载测试的情况需要);

3.笔记本电脑;

4.车用逆变器,接线板;

5.GPS;

6.GPS接收设备及相应的软件,测试所在地区的详细的电子地图,可用于UE的定位;

7.MapInfo电子地图;

8.CuteFTP(用于PS业务测试);

9.协议分析仪,主要用于监测Uu、Iu、Iub接口上的信令;

10.TD-SCDMA路测仪,用于扫描并且测量所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及信令流程分析;

11.频谱分析仪;

第2章DT测试评估

DT测试指通过在覆盖区内选定的路径上移动,记录各种测试数据和位置关系的测试方式。

根据测试的内容,可以分为话音业务的DT测试和数据业务的DT测试。

2.1时间选取

测试时段选择在非节假日的周一至周五,每日9:

00-21:

00,一般选择忙时。

不考虑交通情况,特大型城市必须测满8个小时,大型城市必须测满6个小时,中型城市必须测满4个小时。

但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灵活调整时间段。

2.2测试路线选取

DT测试首先规划测试路线,测试范围为本期网络要求覆盖的区域。

测试路线必须包括:

市中心密集区、市区主要干道、居民区、沿江两岸、桥面等城区比较重要的位置;重要道路、人流量比较大的区域、旅游景点等比较重要的区域;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其它重要的公路(包括比较重要乡村的公路),如果条件许可,应包括铁路和航道。

尽量覆盖整个业务区域。

2.3CS域业务

CS域业务DT测试评估项目包括覆盖率、业务质量、接通率、掉话率、平均时延和呼叫保持能力。

DT测试时,需要记录UE下行接收功率(RxPower)、UE上行发射功率(TxPower)、RSCP、Ec/Io、下行BLER。

路测时,应尽量避免局部阴影的影响;测试车的移动速率为30km/h左右;起呼时要求导频信号要足够好,能够满足起呼需要测试的业务。

2.3.1覆盖率

覆盖测试的目的是要确定被测量小区的覆盖范围,通过测试可以比较各种不同的业务,确定其网络覆盖范围是受限于上行还是受限于下行;通过测试,获得TD-SCDMA系统在使用智能天线条件下,在不同的传播环境条件及同频、异频组网条件下,其网络覆盖性能相关的实际数据,为TD-SCDMA通信系统的网络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测试项目:

在每个TD-SCDMA系统的覆盖区内,在采用同频(小区间同频点)和异频(小区间异频点)组网的条件下,选择一个单小区进行覆盖测试,在单个小区内选择一条径向路线。

对业务信道的覆盖测试,业务信道采用智能天线赋形发射。

测试步骤:

(1)在某一个典型的测试环境下,选择一个小区。

(2)终端最大发射功率为21dBm;基站小区发射功率Pmax=39dBm、PPCCPCH=34dBm;下行业务信道的最大功率为39dBm,业务信道智能天线赋形发射。

(3)选择一条径向路线。

(4)测试车从基站出发,以每小时30km左右的中低速度沿径向路线向小区边缘行驶。

(5)沿路,通过测试仪表,记录接收到的导频信道P-CCPCHRSCP,P-CCPCHEc/Io。

同时按照小区信息表记录被测量小区的地理位置、天线的高度和倾角等信息。

(6)以NodeB测量到的上行业务信道的BLER值急剧恶化的点,作为小区的边缘,UE和基站的发射功率作为辅助判断条件。

(7)在基站处,TD-SCDMAUE发出CS域业务呼叫,使UE处于通话状态。

(8)测试车携带TD-SCDMAUE,从基站出发,沿径向路线向小区边缘行驶,并在UE和系统侧记录相应的数据:

UE侧记录:

UE发射功率(TransmittedPower),下行业务信道的BLER值;系统侧记录:

基站码域发射功率(TransmittedCodePower),上行业务信道的BLER。

路测仪记录接收信号的RSCP,和Ec/Io值。

(9)如未到达预定边缘时,UE掉话,重新拨叫,建立连接。

记录此时的位置及相应的测量值。

(10)如果UE在掉话点无法接入,或接入成功但无法维持正常的连接,记录相应的位置及其测量值。

2.3.2业务质量(误块率)

误块率反映测量小区的通话质量。

测试的目的是要确定被测量小区内各种CS域业务的通话质量状况,通过测试可以比较各种不同的业务质量的差异。

测试评估方案同覆盖率测试评估中业务信道的覆盖测试评估(已经包含误块率测试评估)。

2.3.3接通率、掉话率

(1)在系统的覆盖区内选择测试路线。

(2)测试车沿径向路线移动,移动速度根据测试的实际情况选取。

(3)测试车内UE相互之间进行短时间通话,拨通后,保持60秒,挂断后停顿90秒,拨打次数在100次以上。

(4)统计接通、掉话百分比。

2.3.4呼叫保持能力

(1)在系统的覆盖区内选择测试路线。

(2)测试车沿径向路线移动,移动速度根据测试的实际情况选取。

(3)测试车内UE相互之间进行长时间保持通信能力的测试。

如果长时间通话保持时间超过30分钟,记为>=30分钟;如果没有达到30分钟,则记录实际保持的通话时长。

(4)统计长时间保持通信成功率。

包括呼叫接通次数和通话保持时间超过30分钟的次数。

2.3.5平均呼叫时延

(1)在系统的覆盖区内选择测试路线。

(2)测试车沿径向路线移动,移动速度根据测试的实际情况选取。

(3)测试车内UE进行短时间通信,记录呼叫建立时间,拨打的次数在50次以上。

完成路测后,根据所有数据统计得到网络的平均呼叫时延指标。

2.4PS域业务

PS域业务DT测试评估项目包括:

附着成功率、PDP上下文激活成功率、PDP上下文平均激活时间、通信中断率、上下行平均传输速率。

测试点的导频信号要好到能够起呼PS域业务。

另外,评估项目可以在一次操作中同时进行统计,比如在一次操作中统计出PDP上下文激活成功次数,然后再统计PDP上下文激活成功后,发生通信中断的次数,还可以记录每一次PDP上下文激活的时间。

测试起呼时要求导频信号要足够好,能够满足起呼PS域的业务

2.4.1附着成功率

(1)在系统覆盖区内选择测试路线。

(2)测试车沿测试路线移动,移动速度根据实际的测试情况而定。

(3)测试车内2部UE发起PS域附着,附着成功后,保持60秒,然后UE或网络发起去附着过程,间隔30秒后,UE再次发起附着过程(UE的附着总次数>=100次),统计出附着成功次数和发起PS域附着总次数

(4)根据所得数据统计得到网络的附着成功率指标。

2.4.2PDP上下行激活成功率

(1)在系统覆盖区内选择测试路线。

(2)测试车沿测试路线移动,移动速度根据实际的测试情况而定。

(3)2部UE发起PS域附着,附着成功后,发起PDP上下行激活过程,激活成功后,进行FTP或www浏览,保持通信60秒,然后手机或网络发起去激活过程,间隔30秒后,手机再次发起PDP上下文激活过程,如此重复,(UE的激活总次数>=100次),统计出PDP上下文激活成功次数和发起PDP上下行激活的总次数

(4)根据所得数据统计得到网络的PDP上下行激活成功率指标

2.4.3PDP上下行平均激活时间

PDP上下行激活时间:

对于每一次PDP上下行激活过程,测量从UE第一次发起“DT(ActivePDPContextRequest)”消息开始,到UE接收到UTRAN发送的“DT(ActivePDPContextAccept)”消息之间所需要的时间。

(1)在系统覆盖区内选择测试路线。

(2)测试车沿测试路线移动,移动速度根据实际的测试情况而定。

(3)UE发起PS域附着,附着成功后,发起PDP上下行激活过程,激活成功后,进行FTP或www浏览,保持通信60秒,然后手机或网络发起去激活过程,间隔30秒后,手机再次发起PDP上下行激活过程,如此重复100次。

记录每次PDP上下行激活所需时间和PDP上下行成功激活的总次数。

(4)根据所有数据统计得到网络的PDP上下行平均激活时间指标。

2.4.4通信中断率

通信中断是指:

当UE与系统之间保持连接时,不是通过正常的去激活过程引起的任何连接中断,就算一次通信中断。

(1)在系统覆盖区内选择测试路线。

(2)测试车沿测试路线移动,移动速度根据实际的测试情况而定。

(3)2部UE发起PS域附着,附着成功后,发起PDP上下行激活过程,激活成功后,进行FTP或www浏览,保持通信60秒,然后手机或网络发起去激活过程,间隔30秒后,手机再次发起PDP上下行激活过程,如此重复,(UE的激活总次数>=100次),统计在PDP上下行激活成功后由于异常原因发生通信中断的次数,和PDP上下行成功激活的总次数。

(4)根据所得数据统计得到网络的通信中断率指标。

2.4.5上下行平均传输速率

(1)在系统覆盖区内选择测试路线。

(2)测试车沿测试路线移动,移动速度根据实际的测试情况而定。

(3)测试车内UE用于吞吐量的测试

(a)其中UE和系统之间发起384/64Kbps的PS域数据业务。

(b)UE用FTP同时上传和下载一个100MB(或足够大)的数据文件。

(c)用与UE相连的PC机上网络测速软件(如:

DuMeter)监视实时吞吐量,并记录最终的平均吞吐量。

(d)当UE下载或上传完毕后,重复上面的测试步骤(b)~(c),直到走完覆盖区内的测)试路线为止。

(e)UE发起与系统128/64Kbps的PS域数据业务,重复步骤(b)~(d)。

(f)UE发起与系统64/64Kbps的PS域数据业务,重复步骤(b)~(d)。

(4)完成路测后,根据所有数据统计得到网络的上下行平均传输速率指标。

第3章CQT测试评估

局部区域了解网络质量的最好办法就是拨打测试。

在放置室内分布系统或直放站的地点测试,了解通话质量;在室内室外覆盖的边缘地带了解通话质量,观察网络参数,分析是否有正确的小区来覆盖;在还未安装室内分布系统的地点测试,了解实际情况,为是否增加设备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定点CQT测试包括CS域业务和PS域业务。

3.1测试时间

CQT测试主要时段原则上选择非节假日的周一至周五,每日9:

00~21:

00。

3.2测试地点

选取测试点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测试点所处区域的“话务量”:

通常选取话务量大的点;

2.测试点所处区域的“地理因素”:

80%应选择在室内,20%在室外。

同时应该考虑地理上均匀分布的原则;

3.测试点所处区域的“无线环境”:

对于安装了直放站,做了室内分布系统的点,需要优先考虑;

4.可能存在问题的点:

可能为覆盖盲区的点(如处于高楼大厦群之间的街区峡谷中的点)、处在多载频区域的点等等;

综合以上因素,确定了以下的选点原则:

测试点中应当有80%的室内测试点和20%的室外测试点。

室内测试点必须包括城市中的重要场所,如五星级酒店、飞机场候机楼、火车站候车室、长途汽车站、地铁站、港口码头、高档住宅区、政府机关、运营商办公楼以及营业厅,还应该包括20%的三星级酒店,30%的四星级酒店,20%的大型商场及餐饮娱乐场所,10%的高层写字楼,1-3个会展中心,1-2个市区重点旅游景点。

对于飞机场、火车站、星级酒店、大型商场、高层写字楼、港口码头等测试点,测其主要公共场所,如:

机场候机楼、车站候车楼、酒店的大堂、会议中心、餐厅、娱乐中心、地下停车场、顶层客房、港口码头等。

高层建筑室内测试在第一层做5次主叫(包括停车场2次)、高层做5次主叫,在中层做10次被叫。

其他测试点按照地理、话务因素综合考虑均匀分布,突出重点区域。

室外测试点应考虑一些处于覆盖边缘的小区,还有高大楼房中间的街道。

还应该包括一些旅游景点。

对于中小城市来说,三星级的饭店就属于重要的场所,因此应将三星级酒店等列为必选测试点。

各省市根据本省市的具体情况,详细选取本省的每一个地区的测试点。

特大城市一般至少选60个测试点。

大型城市一般至少选40个测试点。

中等城市一般至少选30个测试点。

一般城市一般至少选20个测试点。

3.3CS域业务

CS域业务CQT测试评估项目包括覆盖率、呼叫成功率、掉话率、质差通话率和平均呼叫时延。

用测试软件记录UE下行接收功率(RxPower)、RSCP、Ec/Io等参数。

记录起呼成功次数、被呼成功次数、失败次数、掉话次数。

根据主观感觉评价得到质差通话次数。

用测试软件记录每次测试的呼叫时延。

所有测试点的数据都用于统计覆盖率。

但是,呼叫成功率、掉话率、质差通话率和平均呼叫时延需要选择接收功率(RxPower)大于等于-95dBm并且Ec/Io大于等于-14dB的测试点来统计(Ec/Io和RSCP的门限根据不同业务可能有所不同,也就是要求导频信号要好到能够起呼需要测试的业务),因为这些参数只有在保证覆盖的条件下才有意义。

同一测试点可以在多个不同位置进行测试,比如在同一测试点的不同房间进行测试;所有测试点的测试数据总共不少于100组;起呼时要求导频信号要足够好,能够满足起呼需要测试的业务。

3.3.1覆盖率

(1)选择合适的测试地点。

(2)路测仪在每个测试点记录Ec/Io、RSCP值(或RxPower)。

(3)每个测试点的Ec/Io和RSCP(或RxPower)取测试时间段内的平均值。

(4)所有测试点完成测试后,根据所有数据统计得到网络的覆盖率指标。

3.3.2接通率、掉话率

(1)选择合适的测试地点。

(2)测试车内UE相互之间进行短时间通话,拨通后,保持60秒,挂断后停顿90秒,拨打次数在100次以上,统计呼叫成功次数和总的呼叫次数(接通率)、统计掉话次数(掉话率)

(3)所有测试点完成测试后,根据所有数据统计得到网络的接通率指标

3.3.3质差通话率

(1)选择合适的测试地点。

(2)在每个测试点,根据用户的主观感受,记录单通、话音断续、回声、背景噪声、串话、无声、变音等问题出现的次数。

对于CS64K可视电话业务,还需记录图像质量差出现的次数

(3)所有测试点完成测试后,统计质差通话总次数和接通总次数,根据所有数据统计得到网络的质差通话率指标

3.3.4平均呼叫时延

(1)选择合适的测试地点。

(2)2部UE之间互相建立起业务通信,保存呼叫记录

(3)对主叫UE,测量UE自发出第一条”RRCCONNECTIONREQUEST”消息,直到UE发送”DT(ConnectAck)”消息之间所需的时间(主叫呼叫建立时间)

(4)UE接通后60秒断开连接,并在间隔30秒后(90秒对于视频通信)再次发起呼叫;如此重复,共进行≥50次(成功进行语音通话),保存每次的呼叫记录和测量得到的时间

(5)计算出呼叫建立时间的平均值

(6)在选定的每个点上,重复

(2)~(5)步骤

(7)所有测试点完成测试后,根据所有数据统计得到网络的平均呼叫时延指标

3.4PS域业务

PS域业务CQT测试评估项目包括:

附着成功率、PDP上下文激活成功率、PDP上下文平均激活时间、通信中断率、下行平均传输速率、上行平均传输速率。

测试点的导频信号要好到能够起呼PS域业务。

另外,评估项目可以在一次操作中同时进行统计,比如在一次操作中统计出PDP上下文激活成功次数,然后再统计PDP上下文激活成功后,发生通信中断的次数,还可以记录每一次PDP上下文激活的时间。

起呼时要求导频信号要足够好,能够满足起呼PS域的业务。

3.4.1附着成功率

(1)在系统覆盖区内,典型的建筑物内,选择合适的测试点。

每一个测试点上,分别按照下列的步骤进行测试

(2)在每个测试点,2部UE发起PS域附着,附着成功后,保持60秒,然后手机或网络发起去附着过程,间隔30秒后,手机再次发起附着过程,如此重复100次

(3)在其它点上,按照同样的步骤,再进行相同的测试

(4)所有测试点完成测试后,统计出附着成功次数和发起PS域附着总次数,根据所有数据统计得到网络的附着成功率指标

PDP上下行激活成功率

(1)在系统覆盖区内,典型的建筑物内,选择合适的测试点。

每一个测试点上,分别按照下列的步骤进行测试

(2)在每个测试点,2部UE发起PS域附着,附着成功后,发起PDP上下行激活过程,激活成功后,进行FTP或www浏览,保持通信60秒,然后手机或网络发起去激活过程,间隔30秒后,手机再次发起PDP上下行激活过程,如此重复100次

(3)在其它点上,按照同样的步骤,再进行相同的测试

(4)所有测试点完成测试后,统计出PDP上下行激活成功次数和发起PDP上下行激活的总次数,根据所有数据统计得到网络的PDP上下行激活成功率指标

3.4.2PDP上下行平均激活时间

(1)在系统覆盖区内,典型的建筑物内,选择合适的测试点。

每一个测试点上,分别按照下列的步骤进行测试

(2)在每个测试点,1部UE发起PS域附着,附着成功后,发起PDP上下行激活过程,激活成功后,进行FTP或www浏览,保持通信60秒,然后手机或网络发起去激活过程,间隔30秒后,手机再次发起PDP上下行激活过程,如此重复100次。

(3)对于每一次PDP上下行激活过程,测量从UE第一次发起“DT(ActivePDPContextRequest)”消息开始,到UE接收到UTRAN发送的“DT(ActivePDPContextAccept)”消息之间所需要的时间。

(4)在其它点上,按照同样的步骤,再进行相同的测试。

(5)记录每次PDP上下行激活所需时间和PDP上下行成功激活的总次数,根据所有数据统计得到网络的PDP上下行平均激活时间指标

3.4.3通信中断率

通信中断是指:

当UE与系统之间保持连接时,不是通过正常的去激活过程引起的任何连接中断,就算一次通信中断。

(1)在系统覆盖区内,典型的建筑物内,选择合适的测试点。

每一个测试点上,分别按照下列的步骤进行测试

(2)在每个测试点,1部UE发起PS域附着,附着成功后,发起PDP上下文激活过程,激活成功后,进行FTP或www浏览,保持通信60秒,然后手机或网络发起去激活过程,间隔30秒后,手机再次发起PDP上下文激活过程,如此重复100次。

(3)在其它点上,按照同样的步骤,再进行相同的测试。

统计在PDP上下文激活成功后由于异常原因发生通信中断的次数,和PDP上下文成功激活的总次数

(4)所有测试点完成测试后,根据所有数据统计得到网络的通信中断率指标

3.4.4上下行平均传输速率

(1)在系统覆盖区内,典型的建筑物内,选择合适的测试点。

每一个测试点上,分别按照下列的步骤进行测试

(2)测试车内UE用于吞吐量的测试

(a)其中UE和系统之间发起384/64Kbps的PS域数据业务。

(b)UE用FTP同时上传和下载一个100MB(或足够大)的数据文件。

(c)用与UE相连的PC机上网络测速软件(如:

DuMeter)监视实时吞吐量。

(d)UE断掉与系统的连接。

(e)重复上面的测试步骤(a)~(d),共3次。

(f)UE发起与系统128/64Kbps的PS域数据业务,重复步骤(b)~(e)。

(g)UE发起与系统64/64Kbps的PS域数据业务,重复步骤(b)~(e)。

(3)在其它点上,按照同样的步骤,再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