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交流电路及LC振荡电路.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23311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专题交流电路及LC振荡电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专题交流电路及LC振荡电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专题交流电路及LC振荡电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专题交流电路及LC振荡电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专题交流电路及LC振荡电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专题交流电路及LC振荡电路.docx

《高考专题交流电路及LC振荡电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专题交流电路及LC振荡电路.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专题交流电路及LC振荡电路.docx

高考专题交流电路及LC振荡电路

高考专题:

交流电路及LC振荡电路

【考纲要求】

1。

熟练掌握正弦交流电产生及交流发电机的原理,能应用有效值、最大值、平均值、瞬时值、周期,频率等物理量定量描述交流电的特征。

能用正弦交流电的图像描述它的变化规律。

2.掌握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并能应用变压对电压、电流、功率等作定量运算。

3.能够计算电能输送中有关输送电压、电流及电能损失数值。

4.掌握电磁振荡的产生过程及振荡周期公式。

5。

了解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及电磁场、电磁波的一般知识。

【知识结构】

【热点导析】

1.描述交流电的物理量

描述交流电的物理量有电压(电流)的最大值、瞬时值、平均值、有效值、周期、频率等,其中最难理解最重要的是交流电的有效值。

一直流电与一交流电分别通过相同电阻在相同时间内两者产生相等的热量,则这个直流电的数值就叫做这个交流电的有效值。

有效值与对应最大值的关系为ε=

,I=

,U=

,其中ε=NBSω,Im=

,Um=

应注意,在交流电路中,凡是安培表和伏特表的示数、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保险丝的熔断电流均指交流电的有效值。

与功能、功率有关的值也均用有效值来计算。

非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的计算按“定义”求得。

而在计算通过导体电量时只能用交流电的平均值.

2.变压器原理中的因果关系及有关注意点

理想变压器输入电压决定输出电压;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决定输入功率,即有功率输出,才可能有功率输入。

发电机的端电压由发电机决定。

理想变压器只能改变电流、电压,而无法改变功率和频率.

变压器高压线围匝数多而通过电流较小,故用较细的导线绕制;低压线圈匝数少而通过电流较大,故用较粗的导线绕制。

副线圈几组组合使用时要注意区分顺次绕向连接(U出=U2+U3)如图6-12—1(A)所示,和双向绕组连接(U出=U2-U3)如图6—12—1(B)所示.有几组副线圈分别对外供电时,电流与匝数不成反比,应按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相等计算电压和电流,即I1U1=I2U2+I3U3+…

常用的“口"字形铁心变压器,穿过每匝线圈的磁通量和磁通量的变化率都相同。

“日”字形铁心变压器中,穿过原副线圈的磁通量及变化率不同,故不能用电压与匝数成正比解,而应根据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ε=n

)用匝数与磁通量变化率的乘积比去解。

3。

远距离输电

在远距离输电时,输电线上损失能量Q=I2R线t.在不能无限减小导线电阻的前提下,通常减小输电电流(当输送功率P=IU一定时,要减小电流I就要提高输电电压U)来减小线路损失。

输电线功率损失的计算式有P损=I2R线=(

)2R线=

,而P损=

为错误解。

4.LC电磁振荡

LC电磁振荡是利用电容器的充放电和线圈的自感作用产生振荡电流,形成电场能和磁场能的周期性转化。

要正确理解电磁振荡过程中线圈中电流和线圈两端电压(即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的变化关系,欧姆定律在此不适用,因为阻碍线圈中电流变化的是线圈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而不是电阻。

I大U反而小.LC振荡回路中以电容器上电量为代表的(含电容器电压、线圈中自感电动势、电场和电场能等)和电感线圈中电流为代表的(含电容器电量变化率、磁场和磁场能等)两类物理量具有完全相反的变化规律,即Q类物理量值较大(或增大),i类物理量值较小(或减小),反之亦然。

LC电磁振荡过程中,i、q、

、UC等变化周期均为2π

而电场能、磁场能变化周期为π

5.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必须理解:

变化的电(磁)场产生磁(电)场,而后者产生的磁(电)场本身的值取决于前者电(磁)场的变化率。

光是一种电磁波,电磁场可在介质和真空中传播,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光速c,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为c/n(n为介质的折射率);电磁波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不变,波长和波速均要按比例发生变化(λ真=nλ介,c=nv介).

【典型例析】

例1如图6-12-2所示,一交流电的电流随时间而变化的图像,此交流电流的有效值是()

A.5

AB.5AC.3.5

AD.3。

5A

解析本题为1995年全国高考试题

交流电的有效值意义即等于与之热效应相等的对应直流电值,在一个周期(T=0。

02秒)内,此交流电在电阻R上发热为:

Q=(I21·R·

)+I22·R·

=(4

)2×0.01×R+(—3

)2×0.01×R=I2·R·T

∴有效值I=5A选B。

在教材中定量给出正弦交流电的最大值和有效值之间的关系,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使学生容易忽视有效值的意义。

说明图示所给电流是方波电流,也是交流电的一种形式,但与正弦交流电有一定的区别。

交流电的有效值是根据热效应定义的,对一个确定的交流电来说,其有效值是恒定的,跟交变电流的热效应相等的恒定电流的值叫做交变电流的有效值.解此类题时时间一般取一个周期。

例2如图6-12-3所示,在绕制变压器时,某人误将两个线圈绕在图示变压器铁芯的左右两个臂上,当通以交流电时,每个线圈产生的磁通量却只有一半通过另一个线圈,另一半通过中间的臂。

已知线圈1、2的匝数之比N1∶N2=2∶1,在不接负载的情况下()

A。

当线圈1输入电压220V时,线圈2输出电压为100V

B.当线圈1输入电压220V时,线圈2输出电压为55V

C。

当线圈2输入电压110V时,线圈1输出电压为220V

D。

当线圈2输入电压110V时,线圈1输出电压为110V

解析本题为1996年上海高考试题

因每个线圈的磁通量只有一半通过另一线圈,即磁通变化率也只有一半,而且N2=

N1,所以当1线圈中输入220V电压时,在线圈2中只能输出55V,而当线圈2输入电压110V,线圈1中本应输出220V,但由于只有一半磁通量通过另一线圈,所以线圈1输出电压仍为110V。

所以选B、D。

说明本题考查点是变压器的变压比原理,U1=n1

,U2=n2

U3=n3

……该题中无论线圈1还是线圈2作为原线圈,当通过它的磁通量变化率为

时,由于另一线圈所绕铁心与中央铁心处于并联状态,因此另一线圈中的磁通量变化率应为

例如:

线圈1通220V电压时,U1=220V=N1

,此时线圈2的输出电压U2=N2·

,因此,

,即U2=

=

×220V=55V。

例3如图6—12—4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上通过输电线接有两个相同的灯泡L1和L2;输电线的等效电阻为R,开始时,电键K断开,当K接通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副线圈两端M、N的输出电压减少

B。

副线圈输电线等效电阻R上的电压降增大

C。

通过灯泡L1的电流减小

D。

原线圈中的电流增大

解析本题为1995年上海高考试题

当输入电压U1与变压比

确定时,由

=

可知,输出电压U2确定(此时不考虑线圈电阻),因此A错误.

闭合电键K时,L2与L1并联,副线圈回路中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故R上电压降增大,B正确。

此时L1两端电压减小,因此通过灯L1的电流减小,C正确。

由于此时P出=I2U2,U2不变,I2变大,P出变大,而输入功率始终等于输出功率,因此P入=I1U1变大,而U1不变,因此原线圈中电流I1变大,D正确。

说明在变压器中变压比决定输出电压的大小,而输出功率则决定输入功率的多少。

例4有条河流,流量Q=2m3·S-1,落差h=5m,现利用其发电,若发电机总效率为50%,输出电压为240V,输电线总电阻R=30Ω,允许损失功率为发电机输出功率的6%,为满足用电的要求,使用户获得220V电压,则该输电线路所使用的理想升压、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各是多少?

能使多少盏“220V,100W”的电灯正常发光?

解析按题意画出远距离输电的示意图如图6—12-5所示,电源端的输出功率

P总=(

)×η=2×1.0×103×10×5×0。

5=5×104W

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P损=I2R,所以输电线中电流为

I=

=10A

则升压器B1的原线圈电压U1=U出=240V,副线圈送电电压为

U2=

=5×103V

所以升压变压器的变压比为

n1∶n2=U1∶U2=

=6∶125

输电线上电压的损耗

ΔU损=IR=10×30=300V

则降压器B2的原线圈的电压

U1′=U2-ΔU损=5×103V-300V=4700V

据题意知,U2′=220V,所以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为

n1′∶n2′=U1′∶U2′=

=235∶11

因为理想变压器没有能量损失,所以可正常发光的电灯盏数为

N=

=470盏

说明这是远距离送电的典型题,一般地要抓住变压器B1的输出电流去求输电线上的电压损失和功率损失,要注意用户的电压220V是B2的输出电压。

为了帮助分析解题,必须先画出输电线路的简图,弄清楚电路的结构,然后再入手解题,解出变压比不一定是整数,这时取值应采取宜“入”不宜“舍"的方法,因为变压器本身还有损耗。

例5如图6-12-6电路中,L是电阻不计的电感器,C是电容器。

闭合电键S,待电路达到稳定状态后,再打开电键S,LC电路中将产生电磁振荡.如果规定电感L中的电流方向从a到b为正,打开电键的时刻为t=0,那么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电感中的电流I随时间t变化规律是图6—12-7中哪一个()

解析本题是1998年上海高考试题,应选(B)

LC振荡电路的能量变化始终是:

电场能和磁场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在近年试题及大量练习中经常出现的题目无非两类:

一类是首先给电容器充电,即给电路提供初始的电场能;另一类是首先给电路提供磁场能(如本题).

说明

(1)由于在振荡电路中电场能和磁场能总是在相互转化.所以从能量-—时间图像上总是伴随着正弦曲线和余线曲线.

(2)有些试题并不是选取特殊点为振荡起始点。

经常出现的问题是题图所给定的起始时刻振荡电路中既有电流,又在电容器两极板间有电压,需判断的问题是:

图示时刻对应充电过程还是放电过程。

可见这一部分知识内容虽少,但变化非常灵活。

例6如图6—12—8,LC振荡回路中振荡电流的周期为2×10-2s,自振荡电流沿逆时针方向达最大值开始计时,当t=3。

4×10—2s时,电容器正处于状态(填充电、放电、充电完毕或放电完毕)。

这时电容器的上极板(填带正电、带负电或不带电)。

解析本题为1996年上海高考试题

根据题意可画出此LC回路的振荡电流的变化。

图像如图6-12—9所示,t=3。

4×10-2s时刻即为图像中的P点,正处于反向电流减小过程中,所以电容器正处于反向充电状态,上板带正电。

说明此类问题必须根据题意画出图像来,方可确定充、放电状态,否则很容易出错。

例7如图6-12-10所示,自感线圈L的电阻不计,电感L=0.5H,电容器电容C=2μF。

开关S原来闭合一段时间,再将S断开并开始计时,当t=3×10-3s时,自感线圈内部磁感强度方向和电容器中电场强度方向分别为()

A。

向下,向下B.向下,向上C。

向上,向上D。

向上,向下

解析根据振荡电流周期公式算出LC电路的周期为6.28×10-3s,可知t=3×10—3s是开始计时后T/4与T/2之间的某个时刻,原先电容器两板间短路,当开关断开时,由于自感,L上产生自感电动势和自感电流,方向与原电源电流方向一致,这个电流对电容器充电,使电容器下板带电正电荷。

因此,当t=3×10-3s,即在第二个T/4时间内,这个LC电路处于反向放电阶段,电流方向是从电容器下板经线圈到电容器上板,因此,线圈内磁场方向向下,电容器板间电场方向向上,本题正确答案是B.

说明本题还可用i-t(或q-t)图线来解,令断开电键K为t=0,则q上板—t图线如图6—12-11所示,t=3×10-3s时应是图中P点,说明此时上板电量为负,E方向向上,电容正在放电,据安培定则,B向下。

例8在LC振动电路中,如已知电容C,并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