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综仿真试题五.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25533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综仿真试题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文综仿真试题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文综仿真试题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文综仿真试题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文综仿真试题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文综仿真试题五.docx

《高考文综仿真试题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综仿真试题五.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文综仿真试题五.docx

高考文综仿真试题五

试卷类型:

A

高考文综仿真试题(五)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5—1

读全球昼长时数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

1.能表示夏至日全球各纬度白昼时数分布状况的是

A.N线B.OP线C.M线D.不确定

2.在图中点构成的方框内,表示了哪个热量带全年白昼时数的分布状况?

A.寒带B.北温带C.南温带D.热带

3.当东半球全部为白昼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是

A.70°E,0°B.20°W,0°

C.160°E,23°26′ND.70°W,23°26′S

读某地区的等高线图,完成4~6题。

图5—2

4.该地区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

5.这种地形最有可能分布在

A.珠江三角洲B.东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D.江南丘陵

6.这种地形分布区的气候图最有可能的是

读图,回答7~8题。

图5—3

7.图中所示的四个城市中,其工业布局主要受第一次技术革命影响而形成的是

A.①③B.②④C.④D.②

8.图中所示的四个城市对应的自然带,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是

A.①B.②C.③D.④

读等值线示意图,完成9~11题。

图5—4

9.若此等值线为等高线,甲地与乙地相比,下列关系能成立的是

A.气压:

甲<乙<丙B.气温:

甲<乙<丙

C.降水:

甲>乙>丙D.坡度:

甲>乙>丙

10.若此等值线为某震中周围的等震线,则

A.同一等震线上震中距相同B.等值线数量关系是:

a>b>c

C.地震时纵波影响先后顺序为:

c→b→aD.丙点为震源

11.若此等值线为年太阳总辐射量线,且a>b>c,则等值线中心的地理事物不可能为

A.特大城市B.四川盆地C.高大山岭D.副热带海区

中国政府机构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

据此回答12~15题。

12.下列官职和机构在职能上有相继关系的是

A.秦朝御史大夫和唐朝门下省B.唐朝中书省和元朝中书省

C.唐朝三省和明朝三司D.明朝殿阁大学士和清朝内阁

13.有关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

B.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

C.各部门之间互相牵制,降低了行政效率

D.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14.军机处的设置,使皇帝不可以

A.避免决策失误B.直接指挥中央各部门

C.直接指挥地方大臣D.自行裁决军国大事

15.《辛丑条约》规定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适应了

A.清政府统治人民的需要B.外国侵略者的需要

C.世界潮流的需要D.适应了资产阶级的需要

《四库全书总目》中说,“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

国朝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矣”。

据此回答16~18题。

16.中国封建士大夫的这种态度,表明的实质问题是

A.西学动摇了中国文化存在的根基

B.18世纪前西方的文化侵略

C.以儒学为主体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D.士大夫承认了西学的先进地位

17.我国近代思想界中,直接传承和发展了这一论调的政治派别是

A.地主阶级洋务派B.资产阶级改良派

C.资产阶阶级革命派D.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18.导致这种态度在中国近代思想界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失败B.西学传播不断深入

C.民族资本主义产生D.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依据世界殖民体系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回答19~21题。

19.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标志是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对外侵略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帝国主义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

C.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对外侵略扩张

D.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已控制了世界大部分地区和人口

20.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时

A.世界形成一个整体B.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C.世界各地区被瓜分和隔绝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1.19世纪西方国家对亚洲的侵略与17世纪相比,其影响的根本不同在于

A.带来深重灾难B.促进了各国发展

C.传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D.形成资本主义市场

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日趋紧密。

据此回答22~23题。

22.统计表明,在世界贸易组织144个成员当中,有90%以上的成员属于不同形式的区域经济组织。

为顺应潮流,中国和东盟于2002年作出了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战略决策。

这表明当代世界市场

A.国际贸易方式多样B.商品结构复杂化

C.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D.市场竞争激烈化

23.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由于发达国家在资本、技术等多方面占有优势,一些国际经济规则在发达国家主导或操纵下制定,发展中国家因而处于不利地位,与富国之间差距在进一步扩大。

与此同时,经济上落后地区的民族文化也处于弱势地位,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日趋消亡。

因此,“反全球化”的呼声颇为高涨。

要解决这些问题

A.各国必须致力于和平,打击全球范围内的反恐活动

B.各国都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必须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D.必须促进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某民营企业家在当选为中共十六大代表后曾激动地说:

“我是党代会历史上第一个以民营企业家身份参加会议的党代表,这是中央对民营企业创业的肯定。

我坚信新世纪民营企业的春天已经到来。

”据此回答24~26题。

2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私营经济以每年20%~30%的速度在增长。

据统计,私营企业现有221万家,吸纳了包括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在内的从业人员共2931万人,创造产值占我国GDP的1/5,缴纳税款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10。

可见:

①私营经济为扩大就业和经济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②私营经济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③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具有统一性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5.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落后的标准,而主要看他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这一观点包括的哲理主要是

A.现象与本质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

B.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C.要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反对教条主义和形而上学

D.财产和金钱不是人生价值的全部内容

26.中国共产党吸收民营企业家入党

①是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表现②表明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③不会改变党的性质和宗旨④有利于扩大执政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近年来,西部省份普遍存在着人才“孔雀东南飞”“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现象,这是制约西部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人说,国家应该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限制东部地区抢西部地区的人才。

在现代社会,真正吸引人才的并不仅仅是物质待遇,最主要的是要让他有施展才华的机会,而西部大开发本身就充满了各种机遇。

据此回答27~28题。

27.“国家应该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限制东部地区抢西部地区的人才。

”这种说法

A.正确,因为这样做有利于西部的发展

B.错误,因为这样做不利于东部的发展

C.正确,因为人才资源必须由国家宏观调控进行配置

D.看到了宏观调控在调节人才资源方面的作用,但否定了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28.“真正吸引人才的并不仅仅是物质待遇,最主要的是让他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这说明

①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最主要的是看他对社会的精神贡献②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③人生价值就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④贡献与索取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002年,我国电信业和民航业分别实现了战略性重组。

5月17日,新组建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同时成立,基本上确立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卫星通信和中国铁通6家共存的电信市场格局。

10月11日,中国民航改组后组建的三大航空运输集团正式挂牌。

据此回答29~30题。

29.我国民航业、电信业实行战略性重组的根本原因在于

A.为了彻底打破行业垄断B.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C.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D.为了应付入世的挑战

30.此次战略性重组给中国电信业、民航业带来的机遇是

①增强各电信和航空集团公司国际竞争力②有利于行业内优化资源配置③有助于降低行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④有助于行业内部形成有效竞争机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江南学者汪士钊、洪亮吉等人已意识到人口问题的严重,惊呼“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苗洞已开深菁,犹不养,天地之力穷矣。

种植之法既精,糠稃亦所吝惜,蔬果尽以助食,草木几无孑遗,犹不足养,人事之权殚矣”。

虽然洪亮吉比英国的马尔萨斯早五年提出人口论,但我国的人口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未得到有效控制。

2002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约2.7亿。

据此回答31~33题。

31.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在一定条件下,人主要是生产者,而在其他条件下,人又主要是消费者。

这表明,看待人口问题应该

①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②善于抓主要矛盾,学会“弹钢琴”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坚持发展的观点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32.缓解当前我国人口压力,尽快转移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可行办法是

A.鼓励从事服务业,加快城镇化进程B.发展农业生产,大量移民开荒

C.改革户籍制度,继续“崇本抑末”D.依靠科学技术,增加粮食产量

33.2002年9月1日,我国第一部以人口与计划生育为主要内容的基本法律,《中华人民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正式实施。

该法颁布前,各地都制定了本地方计划生育工作条例。

这说明

A.整体与部分不可分割

B.要在矛盾的普遍性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C.主观与客观要达到具体历史的统一

D.部分要服从整体

“北大荒,岑寂和风雪的北大荒我们用闪亮的犁划破你美丽的胸膛播撒下驱赶寒冷与饥荒的梦想……”这是一位北京知青初到北大荒时写下的诗句。

昔日,北大荒被开垦变成了“北大仓”。

如今,由于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粮食持续高产,因而得以推行退耕还林还草还荒政策,北大荒湿地、草原在成片增加,“北大仓”又将变成美丽的北大荒了。

据此回答34~35题。

34.从经济学上看,“北大仓”变回北大荒的根本原因是

A.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B.农业增长方式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C.粮食丰年有余,粮食问题已彻底解决

D.农业布局正在进行战略性调整

35.农业发展的历史促使人们价值观发生了改变,人们清醒地认识到过去那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可见

A.事物的发展总是循环往复的B.思考在认识过程中作用巨大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功力D.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第Ⅱ卷(共160分)

二、本卷共6小题,共160分。

36.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6分)

图5—5

(1)写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3分)

海湾A____________;山脉B____________;洋流C____________。

(2)指出下列字母所在地的气候类型(4分)

G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其中属地带性因素形成的是

(3)FH海面海水盐度的分布特点是,原因是。

(5分)

(4)关于甲乙二岛的说法,正确的是(4分)

A.二岛属于不同国家,气候类型不同

B.二岛属于同一国家,气候类型不同

C.二岛属于不同国家,气候类型相同

D.二岛属于同一国家,气候类型相同

37.2003年是世界经济区域化快速发展的一年,欧盟继续扩大,非盟宣告成立……而中国与东盟五国在湄公河地区的开发与合作,对于中国——东盟这个世界上最大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37分)

(1)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按类型划分,属于________的国际组织。

(2分)

A.政治性、区域性、政府间

B.专业性、区域性、政府间

C.专业性、世界性、非政府间

D.政治性、世界性、非政府间图5—6

(2)本区域主要粮食作物是,试用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10分)

①自然方面:

②社会方面:

(3)湄公河在我国称为__________江,发源于__________省,共穿越个国家,图中①~④城市中,举办城市为(填代号),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加强经济合作反映了当代世界市场呈现出特点。

(10分)

(4)运用政治经济学常识有关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积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

(15分)

38.一个政权建立后,统治阶级或统治者总是千方百计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巩固它。

请回答下列问题:

(28分)

(1)结合北宋初年宋太祖的做法,说明上述观点。

(8分)

(2)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面临怎样的局面?

采取了哪些措施和政策不仅巩固了政权,而且赢得了工人农民的欢迎?

(8分)

(3)新中国建立后,与问题

(2)中的政权所面临的困难局面有哪些异同点?

在采取的措施和政策上又与问题

(2)中的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有这些不同?

(12分)

39.10年前,东北某省幸福乡的20多位农民,不满地少人多、增收困难的现状,带着传统工艺到青岛市办起了“豆腐一条街”,生意火红,收入颇丰。

幸福乡党政领导班子受此启发,构建了自己的“走出去机制”;对农民进行就业培训;建立服务网络,收集并发布各地用工信息;到本乡农民集中打工的地方设立办事处,对外出农民跟踪服务。

他们先后组织12万人到日、韩、俄等国和国内68个大中城市打工,2001年,全年劳务收入达3600万元。

与此同时,乡政府积极推行税费改革,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鼓励没有外出打工的农民大量承包土地,实行规模经营。

在乡政府的引导下,留乡农民减少了市场滞销大豆的生产,增加了畅销的药材、苏子等特色产品的生产,他们的收入也逐步增长。

后来,一些外出打工的农民陆续回到家乡,利用在打工中学到的先进技术和积攒的资金办起了玉米加工厂、中药材市场等,原先萧条冷落的幸福乡变成了楼房林立、工厂众多、市场繁荣的幸福镇。

人们把这一变化称为“幸福乡现象”。

(16分)

(1)简析“幸福乡现象”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8分)

(2)结合材料,简析政府机构应如何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8分)

40.753年农历11月16日,鉴真及随从等18人搭乘日本遣唐使返程船,从长江口一带出发,第六次启程赴日本。

海上船队遇上大风大浪,于21日到达冲绳岛。

避风休息多日,继续航行,于12月20日到达日本本土九州。

鉴真在日本传播中国文化,为中日人民的友谊写下不朽篇章。

(24分)

图5—7

(1)在图5—7中,画出鉴真东渡日本的大致路线。

(2分)

(2)鉴真东渡时,可利用的自然现象有:

(2分)

(3)当时中国文化对日本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8分)

(4)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日本当权者违背人民意愿发动(或参与发动)哪几次侵略中国的战争?

(6分)

(5)简述当代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6分)

41.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上曾产生了重要影响,建设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也必将惠及当代,造福子孙。

读图回答问题。

(39分)

图5—8

(1)我国跨流域调水,主要是想解决哪一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3分)

(2)该地区年降水量远远大于西北地区,为什么却成为我国水资源最紧张的地区?

(5分)

(3)哪一水利工程的建设为中线方案中的南水北调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3分)

(4)南水北调工程利用了大运河,隋朝时修建的运河其路线如何?

(5分)

(5)晚唐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一诗中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如何评价开凿运河这件事的?

你简要评述大运河在历史上的影响?

(5分)

(6)南水北调工程,经过了多年的考察论证,才确定了三线调水方案。

这些方案的形成过程反映了什么哲学道理?

(8分)

(7)运用经济常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10分)

高考文综仿真试题(五)答案

一、1.A2.D3.A4.B5.C6.B7.C8.C9.D10.C11.C12.D13.C14.A15.B16.C17.A18.D19.D20.D21.C22.C23.C24.D25.C26.D27.D28.C29.C30.D31.C32.A33.D34.B35.C

二、36.

(1)比斯开湾(1分)比利牛斯山(1分)加纳利寒流(1分)

(2)地中海气候(1分)温带大陆性气候(1分)温带海洋气候(1分)D(1分)

(3)海面海水盐度比大西洋高,越往东越高自西向东,气候的大陆性越来越强,降水不断减少(2分)夏季温度越来越高,蒸发越来越旺盛(5分)

(4)C(4分)

37.

(1)B(2分)

(2)水稻(2分)①自然方面:

该区域为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土壤肥沃,利于水稻生长。

(4分)②社会方面:

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该区域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是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4分)

(3)澜沧(2分)青海(2分)6(2分)④(2分)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2分)

(4)①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体现了我国行使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以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我国国际地位的国家职能。

(5分)②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

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不仅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而且有利于发挥各国优势,加快经济发展,增强各国实力。

(5分)③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和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体现了我国的外交政策。

(5分)

38.

(1)宋太祖的做法:

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制,继续分割相权并设立副相,如参知政事;(1分)解除和削弱朝中将领和地方节度使的军权;(1分)派文臣做知州,管理地方。

(1分)经济上,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1分)重视农业生产,调济丰歉地区的粮食,(1分)迁四川织锦工到东京,发展手工业。

(1分)军事上,加强对辽、西夏的防御;(1分)强化中央禁军,削弱地方军队。

(1分)

(2)十月革命后的苏俄政权面临:

政治上,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和寻找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方面经验严重不足;(1分)经济上,粮食奇缺,物资匮乏;(1分)军事上,协约国集团的武装干涉,资产阶级白军的进攻。

(1分)采取的措施和政策,实行征兵制,组建红军,抗击国内外敌人,(1分)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没收一切企业,实行余粮收集制;(2分)后来实行新经济政策,放开中小企业的经营权,实行粮食税和工资级别制,不仅巩固了新政权,而且受到广大工人农民的欢迎。

(2分)

(3)新中国成立后与苏俄政权面临的相同点是:

面临外部侵略和反革命分子破坏的威胁,(1分)经济上物资匮乏,(1分)物价飞涨。

(1分)不同点是:

进行土地改革,满足农民的要求,解放农村生产力;(2分)允许富农经济存在;(2分)调动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

(2分)原因: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村生产力很不发达;(1分)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不是革命的对象。

(1分)总之,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必须这么做。

(1分)

39.

(1)“幸福乡现象”给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这样的思路:

①要完善和落实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推行税费改革,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

(2分)②要不断调整农村就业结构,鼓励农民从事其他行业。

(2分)③要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并实行适度规模经营。

(2分)④要坚持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开拓新的市场,推动城镇化建设。

(2分)

(2)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自觉地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2分)要搞好统筹规划,信息引导,提供有效服务,(2分)认真履行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2分)要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政府职能的改革。

(2分)

40.

(1)路线:

⑥→②→①→即长江口→冲绳岛→九州。

(2分)

(2)西北季风、日本暖流(2分)

(3)日本仿照唐朝制度,改革行政制度,实行班田制和租庸调制;(2分)日本京都建筑样式与唐朝长安相似;(2分)日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偏旁,创制日本文字;(2分)日本人日常生活、服装、饮食等受唐朝影响。

(2分)

(4)甲午战争、(1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分)日俄战争、(1分)九一八事变、(1分)一二八事变、(1分)全面侵华战争(七七事变等)。

(1分)

(5)有利条件:

丰富的人力资源,(1分)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1分)较多的优良港口;(1分)不利条件:

地狭人稠,(1分)山地丘陵面积广大,(1分)工业原料和燃料贫乏。

(1分)

41.

(1)华北(3分)

(2)工业、农业、城市发达、(3分)需水量大。

(2分)

(3)三峡工程(3分)

(4)以洛阳为中心,(1分)向北经过永济渠到达涿郡;(2分)向南经过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到达余杭。

(2分)

(5)皮日休认为修运河功大于过,若炀帝无巡游享乐之事,开运河之举完全可以与大禹治水相比。

(2分)大运河贯通南北,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1分)有利于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1分)运河各水路交汇处,商业日益繁荣,成为繁盛的都会。

(1分)

(6)①认识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的过程。

“南水北调”方案的论证过程,说明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在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4分)②认识事物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全面考虑问题。

南水北调即要考虑经济、环境、生态社会发展等关系,做到统筹兼顾。

(4分)

(7)①国家要加强对水资源的宏观调控,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合理调配水资源。

(3分)

②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遵循价值规律,合理确定水价。

(3分)

③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发展节水农业和节水工业。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