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221924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8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初二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初二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初二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初二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历史.docx

《初二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历史.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二历史.docx

初二历史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知识结构

导火线:

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爆发:

时间:

①_______。

中心城市:

②_______。

主力:

学生。

领导者:

陈独秀、李大钊。

口号:

③“_______”,取消“二十一条”等。

发展:

6月初,斗争中心转移到上海。

参加者:

学生、工人、商人。

主力:

④_______。

结果:

释放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意义:

是一次彻底地⑤_______的爱国运动,使中国⑥_______的开始。

诞生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早期组织的建立。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

⑦_______年7月。

地点:

上海。

代表:

⑧_______、董必武、李达等13人。

内容:

⑴通过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⑨_______,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⑵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⑩_______。

⑶选举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⑾_______为中央局书记。

意义:

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⑿_______的先锋队,她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一、单项选择题

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鸦片战争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五四爱国运动发生于(  ) 

A.1920年  B.1919年  C.1921年  D.1922年

3.五四运动的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B.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4.下列哪些口号是五四期间学生们发出的呼喊?

 (  ) 

①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③取消二十一条 ④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A.②③④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

5.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是指    (  )  

① 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② 罢免了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 

③ 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④ 北洋政府被迫垮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6.下列人物中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是(  )

 A.董必武 B.毛泽东  C.陈独秀 D.李达 

7.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在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辛亥革命后  C.五四运动中    D.北伐战争中 

8.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 (  )  

A.五四爱国运动    B.辛亥革命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二、制图表

列表归纳本课有关中共一大和二大的内容。

 

三、阅读与思考

材料一: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材料二: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1.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结果如何?

2.材料一中提到的“外争主权”在当时包括了哪些具体内容?

“内除国贼”中的“国贼”具体是指谁?

从材料一、材料二中,反映了这一历史事件的什么性质?

3.这一事件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什么?

今天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

四、读史有感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他坚持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生活,他建设了敌後根据地,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请回答:

1.你知道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至2014年已走过多少年的历程?

 

2.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结合所学内容和实际,说说你有什么感想。

 

第11课北伐战争

知识结构

北伐战争------国民革命的高潮

准备第一次国共合作:

标志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影响是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黄埔军校的建立:

时间------1924年。

地点-----①_______。

领导机构----校长是

_______;政治部主任是③_______。

作用----培养了大量军事人才,为建立④_______奠定了基础。

时间:

1926年-1927年。

目的:

推翻⑤_______的统治,统一全国。

对象:

⑥_______三个军阀。

概况主战场:

湖南、湖北。

重要战役:

⑦_______。

(叶挺独立团)

结果:

吴佩孚、孙传芳主力被消灭。

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⑧_______。

国民革命的失败:

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时间:

⑨_______年4月。

性质:

代表⑩_______的利益。

政策:

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

一、单项选择题

1.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的学校是(  )

A.京师大学堂B.黄埔军校  C.云南讲武堂  D.抗日军政大学

2.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出师北伐,担任北伐军总司令的是(  )      

A.冯玉祥 B.叶挺  C.蒋介石  D.周恩来 

3.北伐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打垮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     B.推动工农运动的发展 

 C.扩大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D.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把革命推向全国

4.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 

 ①张作霖②袁世凯③孙传芳④吴佩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5.北伐战争中的主要战场是在(  ) 

 A.江西、江苏B.湖南、湖北  C.福建、浙江  D.广东、广西

6.1927年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哪个阶级利益的政权(  )  

A.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大资本家  D.大地主阶级

7.下面对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共两党因为奋斗目标不同而结束了合作

B.以蒋介石、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公开叛变革命

C.国民政府脱离群众,使北伐战争无法坚持下去

D.北伐军将士不能正确对待取得的胜利,接连遭到失败

8.下列对北伐战争的总结,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截至1927年4月,北伐军消灭了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三大军阀

B.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

C.共产党员在战争中发挥了先锋骨干作用

D.由于军队不断取得胜利,国民政府的政治中心得以北移

二、识图题

1.左图中的人物是谁?

2.依据着装判断当时他在哪里任职?

3.该校的办学宗旨是什么?

三、看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上图记录的是_______战争出师前的誓师大会,出师的时间是_______。

这次出师的结果如何?

 

四、阅读与思考

材料一:

“1926年9月,英国军舰公然炮击进攻武汉的北伐军……各帝国主义集结在上海……随时准备进攻北伐军。

材料二:

“……4月12日,发出了大屠杀的命令……”“汪精卫叫嚣要用对付敌人的手段对付共产党……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

材料三“陈独秀下令将纠察队全体解散。

所有枪支,交存政府。

(1)材料说明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持什么态度?

(2)材料二指的是哪两件事?

(3)材料三说明在革命危急关头,中共中央持什么态度?

(4)根据上述材料可以推断出国民革命的什么结果?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知识结构

南昌起义:

时间:

①________。

领导人:

周恩来、②________、朱德等。

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八七会议:

时间:

1927年8月7日。

地点:

汉口。

内容:

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确定发动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

时间:

1927年9月。

地点:

湘赣边界。

领导人:

③________。

井冈山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领导人:

毛泽东。

井冈山会师⑴1928年年4月,④________率部与毛泽东会师。

⑵两军会师后,改编为⑤________  ,⑥________任军长,

⑦__________任党代表。

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一、单项选择题

1.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党从中吸取的最大教训是(  )

A.坚持对革命的领导权,掌握革命武装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坚决武装斗争

C.制定正确的革命路线和纲领D.必须反对帝国主义

2.胡锦涛同志说:

“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

”“这个伟大的事件”是

A.南昌起义B.北伐战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3.下列人物中参加了南昌起义的是(  )

①朱德②贺龙③周恩来④邓小平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革命年代,毛泽东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来形容当年革命的大好形势。

这里的“星星之火”指的是哪一革命根据地?

()

A.中央根据地B.陕甘根据地C.左右江根据地D.井冈山根据地

5.1927年,毛泽东写道: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这首诗赞颂的是()

A.井冈山会师B.红军长征C.秋收起义D.武昌起义

6.夏雨同学阅读了名著《伟人》之《毛泽东》(右图),下列哪一片段他不可能在该著作中读到?

()

A.毛泽东指挥军队攻入长沙城B.毛泽东带领军队进军井冈山

C.毛泽东和朱德在井冈山紧紧握手D.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河

7.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总方针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八七会议D.遵义会议

8.井冈山会师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事件,会师双方是()

A.毛泽东——朱德、陈毅B.毛泽东、陈毅——朱德

C.朱德——毛泽东、陈毅D.毛泽东、朱德——陈毅

 

二、想一想

新中国有很多重要的节目是为了纪念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请举出其中两个节日的名称,并说明它们源于什么历史事件,这些事件有什么意义。

 

三、列举题

列举发生在1927年的大事。

 

四、阅读与思考

材料一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和,创建四军建奇功。

” 

材料二 红军歌谣: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

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 

材料三 雄伟壮美的“井冈红旗”大型雕塑有三层寓意。

一是它像一块屹立不到的巨石,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井冈山奠基;二是他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寓意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从井冈山燎原;三是它像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矗立再四面环山的平畴之上,刺向苍穹,昭示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向胜利。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歌谣涉及了哪些历史事件?

  

 

(2)“朱毛台”分别指谁?

   

 

(3)材料二这首歌谣表现了红军的一种什么精神?

 

  

 

(4)请用史实说明“井冈红旗”大型雕塑有三层深刻寓意。

 

第13课  工农红军的长征是                。

知识结构

原因:

①________时间:

1933年10月至1934年10月

失败原因:

中共临时中央领导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

开始:

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离开②________。

经过

红军突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渡过乌江,夺取遵义。

时间:

③________年1月。

遵内容:

纠正了博古等人的错误,取消了博古的军事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义主张。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后由毛泽东、周恩来全权负责指

挥军事。

会意义:

确立了以④________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从而挽救了红军,挽救

义了党,救了中国革命,所以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四渡⑤________  ,渡过金沙江。

红军北上: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

结束:

1935年10月,党中央和⑥________在⑦__________与陕北红军会师。

1936年10月,⑧_______和⑨_______在甘肃与红一方面军会师。

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一、单项选择题

1.红军被迫开始长征的原因()

A.要以陕北为根据地B.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C.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坚决主张D.要锻炼红军战士的意志

2.党的历史上有一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

这次会议是()

A.遵义会议B.八七会议C.中共一大D.中共七大

3.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是()

A.四渡赤水河  B.巧渡金沙江  C.强渡大渡河  D.飞夺泸定桥

4.长征途中,使红军跳出了敌人包围圈的军事行动是()

A.四渡赤水河        B.渡过大渡河         C.强渡金沙江    D.翻越大雪山

5.中国红军长征有过四次会师,其中会师地点在今天陕西和甘肃境内的分别是下面哪个地点?

(  ) 

 ①甘孜 ②会宁 ③懋功 ④吴起镇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下列 有关红军长征的意义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为争取革命新局面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二、识图题

下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中A 、B、C、D代表不同地点,请指出:

1.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于_______年_______月从_______(地)出发,开始长征,到_______年_______月到达_______(地)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2._______年_______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_______(地)召开,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3._______年_______月,红军三大主力在图中_______(地)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4.请你看示意图,数数红军长征走过了多少个省?

渡过了哪几条江河?

三、列举题请列举出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

 

四、阅读与思考请阅读下面一首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描写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这首诗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这一历史事件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五、简答题

假如你所在的班级即将举办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故事会:

(1)如果你作为演讲者,你将收集教材中哪些相关资料来进行演讲?

 

(2)假如请你最后作总结演讲,你将如何总结长征精神?

(3)你觉得哪些精神是你需要学习的?

你准备怎么做?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知识结构

九一八事变 

时间:

①________。

 地点:

沈阳柳条湖 

经过:

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②________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蒋介石的态度:

实行③________政策。

⑴日军占领④________。

日本扶植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结果⑵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了(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自发组织的东北抗日义勇军,中国共产党党员⑤________等领导的东北抗日游击队等)。

西安事变

原因:

直接原因:

蒋介石不同意合作抗日。

根本原因:

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时间:

⑥________(又称“双十二事变”)。

人物:

⑦__________。

目的:

逼蒋抗日。

性质:

一次爱国性质的“兵谏”。

结果:

蒋介石被迫接受⑧_______的主张。

西安事变得到⑨_______。

意义: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⑩_______初步形成。

一、单项选择题

1.现在每年的9月18日晚,沈阳总会响起长长的凄厉的警报声,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历史,哪个国家在这一天曾制造了侵略中国的历史事件?

(  )

 A、日本 B、英国  C、法国  D、美国

2.“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铁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借口出兵沈阳。

”这段文字描绘的是(  )

A.七七事变B.八一三事变C.一二八事变D.九一八事变

3.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日寇之手。

其主要原因是()

A、日军的攻势太猛B、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

C、国民党内部矛盾的加剧D、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4.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B.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

C.国民党内部矛盾的加剧D.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5.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要目的是()

A.争夺国民党的领导权B.打回东北去

C.投靠红军D.逼蒋抗日

6.“兵谏仰西安,真诚促抗联。

张杨伸大义,国共绘新天。

敌忾同仇切,城巍统战坚。

”这首诗赞颂的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成了()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国共第一次合作D.国共两党共同执政

7.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的条件是()

A.立即抗战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停止内战,联共抗日D.先剿共后抗战

 

二、材料解析题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请回答:

(1)上述密电是何人给张学良的?

 

(2)当时日本军队在东北有何行动?

 

(3)这份密电导致了什么后果?

 

(4)中国共产党对这次事变的态度是怎样的?

三、阅读与思考

“共产党在西安事变中主张和平解决,并为此而做了种种努力,全系由民族生存的观点出发。

设使内战扩大,张、杨长期禁锢蒋氏,则事变的进展徒然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讨伐派。

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坚决…….坚决主张和平解决这次事变……”

——毛泽东《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

请思考:

1.西安事变发生在哪一年?

材料中的张扬分别是谁?

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主张平解决西和安事变?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

4.各抒己见:

张学良“捉蒋”是英雄,可敬;“放蒋”太轻率,可惜;“送蒋”更是误了自己的一生,可叹!

对此评价你是怎样看待的?

 

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知识结构

卢沟桥事变 

时间:

①__________(又称“七七事变”)。

借口:

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搜查遭拒绝。

概况:

国民党②__________军在卢沟桥的浴血奋战,副军长③__________、师长赵登禹英勇牺牲。

影响:

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进攻中国的开始,也是④__________的开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第二次国共合作。

(工农红军改编⑤__________。

南京大屠杀 

八一三事变:

日军进攻上海。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⑥__________。

国民政府把⑦__________作为战时陪都。

南京大屠杀时间:

日军占领南京后持续了⑧__________个星期。

遇害人数:

屠杀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⑨__________人以上。

一、单项选择题 

1.学校要编辑制作一部抗日战争的专题片,小李负责“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这一部分内容,他要重点寻找的历史资料是( )

A.八一三事变B.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C.柳条湖事件D.七七事变

2.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是为了大举进攻( )

A.北平B.上海C.重庆D.沈阳

3.历史上国共两党两度合作。

第二次国共正式合作是在什么事件之后?

( )

A.西安事变B.卢沟桥事变C.台儿庄战役D.中共七大

4.小明看到了一张共产党员贺龙在20世纪30年代末戴着国民党军帽的照片,他得出的恰当判断应是( )

A.不可能有此事,照片是伪造的B.国民党加入共产党

C.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D.贺龙化装成国民党军官

5.电影院里正在放映抗日影片,银幕上的正确字幕应该是:

卢沟桥事变发生在( )

A.1931年9月18日B.1932年1月28日

C.1937年8月13日D.1937年7月7日

6.假期里,同学们计划到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发祥地去考察,他们应去的城市是( )

A.长沙B.上海C.沈阳D.北京

7.八年级同学制作了一期“日军侵华罪行”的专题板报。

最能反映日军野蛮暴行的内容是( )

A.难忘“九一八”B.烽火卢沟桥C.南京大屠杀D.血染台儿庄

二、列举题

请举出下列知识点

1.日本局部侵华的标志事件:

2.二战亚洲局部爆发的标志:

3.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的陪都:

4.根据国共合作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

 

三、识图题

 

1.图中A、B两点,卢沟桥是________地,北平是________地。

  

2.卢沟桥事变有什么标志意义?

 

3.根据上图,你能说出卢沟桥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吗?

 

四、阅读与思考

“1937年12月,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以“紫金山下”为题,报道如下消息:

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进行砍杀百人的比赛,向井杀了106人,野田杀了105人。

但难以确定是谁先杀满100人,所以胜负难分,重新再赌谁先杀满150名中国人。

请思考: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在什么历史事件中发生的事?

 

2.通过该现象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平型关大捷:

⑴时间:

1937年。

⑵军队:

①________。

⑶战果:

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⑷地位: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儿庄大捷:

⑴时间:

1938年。

⑵指挥官: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③________。

⑶战果:

共歼敌一万多人。

⑷地位: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战略总后方——中共中央所在地⑤________。

“百团大战”:

⑴时间:

1940年。

⑵目的:

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

⑶目标:

⑥__________。

敌后⑷指挥官:

八路军⑦__________。

战场⑸战果:

毙伤俘日伪军4万多人,破坏交通线两千多里,拔掉据点近三千个。

⑹地位: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共七大:

⑴时间:

1945年4月。

⑵地点:

延安。

⑶主要议题:

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⑷主要内容:

指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⑸意义: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