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案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21313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4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案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案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案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案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案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案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docx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案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案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案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docx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案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

4.距离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学习重点】

1.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

2.距离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学习难点及突破指导】

通过东北地区内气温、降水、土地资源的配比关系来了解东北农业的发展状况。

【复习检测】

1.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及其划分依据

2.秦岭—淮河的5个意义

【自主学习】

一、地理位置

1.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________部(方位)

2.东北地区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省。

3.东、北与________及________(填国家)为邻;西接________自治区;南连_______省,与_____________隔海相望。

4.东北地区面积__________平方千米,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__________。

5.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______纬度地区(中\高\低纬),主要位于_______________(温度带)。

纬度越高气温越____。

6.请同学们分析一下,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地形特征

1.在图中用红笔描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

2.用蓝笔描出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辽河、嫩江。

3.用黑笔圈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4.分析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探究一:

东北地区的范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

探究二:

如何运用地图认识区域地理位置?

探究三:

东北地区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地表结构有什么特殊性?

【达标检测】

1.关于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中国的东北部B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C西面与蒙古接壤D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战略地位重要

2.东北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亚

热带季风气

候D寒带气候

3.读沿45°N东北地区地形剖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东部是丘陵B地势特占是东高西低

C东北地区地处暖温带

D自东向西地形类型依次是山地—平原—山地。

4.位于东北地区半环状三带内部的地形是()

A平原

B高原C丘陵D山地

5.南国大地已是春花吐艳、莺啼燕语时,东北还是千

里冰封、万里雪飘,造成差异的主导因素()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

【要点归纳】

 

【作业布置】

见配套练习

【总结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学习了什么?

我有什么收获?

 

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第2课时

【自主学习】

1.东北地区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气候特点是,冬季_________________,

夏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北向南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温

度带。

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

东北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季节;冬季______比较

多,是中国______最多的地区。

2.图6.14中漠河低于0℃以下的月份有______个,哈尔滨有______个,长春有____个,沈阳有_____个,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因素导致同为东北地区,但温度差异各不相同的。

A指的是___________,B指的是___________,C指的是___________。

3.东北地区______高,距离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较近,_______、_______是东北地区的

气候特征。

【合作探究】

探究一:

东北地区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探究二:

东北地区的气候对植被有什么影响?

【达标检测】

1.南国大地已是春花吐艳、莺啼燕语时,东北还是千

里冰封、万里雪飘,造成差异的主导因素()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

2.东北地区的中学生寒假时间较长,主要

原因是()

A学生喜欢放长假B寒假时间长可以充分休息,利于健

C这里冬季寒冷漫长D这里夏季降水较多

3.三江平原属于干湿地区的中()

A湿润地区B半湿润地区C半干旱地区D干旱地区

4.2017年春节期间,家住广州的小明一家回到哈尔滨的老家与爷爷、奶妈团聚,小明与表弟参加了一场紧张刺激、在广州从来没有体验过的户外运动,这项运动可能是()

A划船B滑雪C赛龙舟D钓鱼

【要点归纳】

 

 

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学习目标】

1.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分布特点,记忆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3.通过阅读闯关东来了解东北地去人口迁移的情况。

4.了解长春市、沈阳、哈尔滨等东北的主要中心城市,掌握它们的工业优势,比如长春是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等。

【学习重难点】

1.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特点。

2.沈阳、长春等中心城市的工业类型。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 人口分布

1.人口分布:

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

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________,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________,其中,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平原人口较为稠密。

相比之下,山区人口偏________。

2.民族:

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主要少数民族有________族、________族、回族、朝鲜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

________族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知识点二 城市分布

1.交通:

在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网中,________占主要地位,纵横交错的铁路连接着全区各主要城市和工矿中心。

2.城市分布特点:

东北地区是中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

城市集中在______________地区,特别是________线、滨洲线、滨绥线沿线地区。

3.主要城市

(1)________是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机械、医药、食品、石油化学、亚麻纺织、甜菜制糖等工业部门地位突出。

同时,哈尔滨又是重要的铁路枢纽,通过滨洲-滨绥线与________保持广泛联系。

(2)长春是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是中国著名的__________基地,铁路车辆制造也有较大规模。

(3)________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工业以机电、重型机械、有色冶金著称。

其名胜古迹众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合作探究】

探究一:

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根据下图,说明东北地区人口分布有何特点?

查阅图例,在地图上找到鄂伦春族、赫哲族分布在何省。

探究二:

东北地区城市分布特点。

从下图中找出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绥芬河、长春、吉林、图们、沈阳、大连、鞍山、丹东等城市,并归纳东北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

【达标检测】

1.东北地区人口相对稀疏的地区是()

A.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B.辽宁省中南部地区

C.黑龙江省北部山区D.哈大线沿线地区

2.东北地区分布最广、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朝鲜族B.满族

C.回族D.蒙古族

3.在东北地区的的交通运输网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D.航空运输

4.下列铁路干线中,经过东北地区三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行政中心的是()

A.滨洲线B.哈大线

C.滨绥线D.沈大线

5.东北地区是我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集中在()

A.沿海地区B.沿边地区

C.交通干线沿线地区D.自然资源丰富地区

6.下列边境口岸中,不属于东北地区的是()

A.绥芬河B.黑河

C.满洲里D.丹东

7.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是()

A.哈尔滨B.长春

C.沈阳D.十堰

8.关于东北地区主要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哈尔滨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

B.长春是一个具有“异国情调”魅力的城市

C.沈阳是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和全国重要的水产基地

D.大连地理位置优越,是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

哈大高速铁路北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抵滨海城市大连,于2012年12月1日正式开通运行。

读哈大高速铁路示意图,回答9~11题。

 

9.甲地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简称是()

A.黑B.吉

C.辽D.冀

10.图中阴影区域所示工业基地是()

A.辽中南工业基地B.京津唐工业基地

C.沪宁杭工业基地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11.哈大高速铁路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

A.大兴安岭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D.内蒙古高原

【要点归纳】

一、人口分布

二、少数民族分布

哈尔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城市分布:

长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沈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布置】

 

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东北地区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2.运用地图和资料,叙述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学习重点:

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归纳东北地区重工业的分布特点。

学习难点:

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归纳东北地区重工业的分布特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农产品生产基地:

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气候_______,农业生产条件较好。

历史上东北地区以盛产_______、_______、_______著称。

如今高粱和谷子逐渐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取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

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适宜种植_________,其总产量占全国2/5强。

_________是重要的制糖原料,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二)重工业基地

1.___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

依托丰富的资源,重点发展_____________等工业部门,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进入21世纪以来,产业和____工业也有长足发展。

2.________________基地是中国著名的工业基地,沈阳是_________中心,______和________是钢铁工业基地,_______是石化工业和装备工业基地,_______是和化学工业基地,_________是综合工业中心和造船工业基地。

2003年,国家明确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战略。

近年来,立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背景,东北许多工矿城市着力实施产业转型和机构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得了显著成效。

二、课堂研讨

☆学习活动: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1.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是什么?

从书本上P36图6-29、图6-30中找出它们的分布地区。

2.看图6-36,分析并说出东北地区重工业的分布特点。

三、当堂训练

()1.东北地区最大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

A哈尔滨B长春C沈阳D大连

()2.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是A哈尔滨B长春C沈阳D大连

()3.东北地区的糖料作物是A花生B油菜C甘蔗D甜菜

()4.下列,不属于辽中南地区成为我国重工业基地的条件的是

A煤铁石油丰富B交通便利C工业基础好D科技力量雄厚

()5.东北地区也能种植水稻,主要原因是

A平原广大土壤肥沃B降水丰富灌溉便利C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D夏季雨热同期

()6.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是A冬小麦B大豆C棉花D甘蔗

()7.下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B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C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升D加快矿产开发力度保证资源供应

8.通过实施现代化大农业战略,素有“中华大粮仓”美誉的黑龙江垦区今年粮食总产达363.6亿斤,粮食商品量339亿斤,播种面积、综合单产和总产连续7年创历史新高.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素有“中华大粮仓”美誉的黑龙江种植业以为主,主要种植、

等农作物,年熟。

(2)黑龙江省有两大商品粮基地和,所产粮食以后可以通过高速铁路运往北方沿海航线中心城市,出口国外。

(3)位于辽宁的工业基地是我国著名的工业基地,区内、

 为该工业基地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拓展延伸:

针对这种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工业发展,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