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16755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最新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最新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最新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最新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最新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最新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课目编制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为依据,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本教材的选择组织方面,关注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成长的需要,描述视觉审美的丰富含意,注意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体验和尝试,注重学习内容的知识综合,利用不同类别、不同层面的知识综合,使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效应得到加强,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也做了一些控制,专业要求力求降低,综合能力则相对具体。

 

本册教材的课目是单元设课,每一课目即为一个单元。

教材分为12个单元, 各单元后设置了三个栏目 “评价建议”“资料库”“学习大空间”,既保证了课堂教学主体内容的完整性,又提供了学习的完善和迁移途径,还可根据学校当地实际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相关的课程,满足学生深入学习的愿望和要求,鼓励学生在课外通过不同的方法、途径开展相关的美术学习活动。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等美术语言,由于我校以前一直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学生运用的绘画创作工具仅仅是彩色笔,绘画的方法和形式较为局限,但有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学习美术的兴趣,只要师生共同努力,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内容,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不是一个难题。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2、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学会适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

进一步学习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描绘。

 

3、掌握一定的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学习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简单的创意和设计方和媒材加工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装饰与制作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4、结合实际,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进行策划制作表演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四、教学措施 

1、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2、深钻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精心备课,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激情。

  

4、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5、教师加强自身学习和美术教学基本功的训练,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美术教学水平。

 

6、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活动中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

课序

课题

课时

第一课

哆来咪

3

第二课

家乡的古建筑

2

第三课

小记者

1

第四课

搭建框架

2

第五课

深浅变化

1

第六课

水墨动物

1

第七课

布艺温馨

2

第八课

飞行梦工厂

1

第九课

快乐陶吧

2

第十课

水墨画风景

2

第十一课

皮影

1

第十二课

青花瓷

1

第1课 哆来咪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1.课件出示战国时的编钟欣赏并讲一讲它的历史。

  

2.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

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片。

  

3.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

  

4.教师小结:

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以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

 课件出示关于编钟的图片。

  

二、分组制作  

1.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 请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

  

2.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讲解规则:

七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办法并做好。

  

3.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听听音准吗?

讲一讲为什么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4.师生小结:

瓶中的水量渐次变化就能产生音高的逐渐变化。

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

  

5.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

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6.师生小结:

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加入同等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变化。

   课件出示计时器,放背景 音乐。

   

三、装饰美化  

1.思考如何将这七个能敲出音高变化的水瓶,装饰成漂亮的打击乐器“水瓶琴”。

  

2.装饰要简单,装饰物过多会影响水瓶琴的发音。

每个瓶子所贴的装饰物要一样多,以免影响水瓶琴音高的准确性。

  

四、工具材料  

五、即兴表演  

小组同学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简单的曲子,比一比哪组音最准、曲子最优美,哪组的“水瓶琴”最漂亮。

  

 

第二课时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一、欣赏导入  

1.欣赏有渐变效果的绘画作品。

  

2.教师提问:

这些画在色彩变化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

  

3.学生答,教师小结:

它们的色彩发生了逐渐变化。

 在优美的音乐旋律声中课件展示几张运用渐变色彩装饰的绘画作品。

 

二、 认识现象  

1.教师提问:

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渐变现象吗?

  

2.教师出示图片,提问:

图中哪些地方出现了色彩的渐变?

 课件展示几张有渐变色摄影图片。

  

三、掌握规律  

1.教师出示红一黄、黄一绿、绿一蓝、蓝一紫、紫一红五组色彩渐变系列的卡片,请四位同学整理色彩卡片按渐变的顺序摆出来贴在黑板上。

  

2.讨论:

能不能把这几种颜色串起来成为渐变色彩呢?

  

3.学生讨论后,教师调整摆出如彩虹般的色彩渐变。

  

4.出示红到暗红的渐变,让学生了解除了色相的渐变,还可以有色彩明度的渐变。

 课件展示色彩明度的推移渐变。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尝试作业  

看书上的小训练,学生自己发现调配渐变色的方法并完成小训练。

  

色彩工具  作业反馈  

根据小训练完成的情况,反馈讲评调色训练中的问题。

  

学生作业  体验效果  

1、出示平面效果的圆、圆锥和有渐变效果的圆、圆锥,问:

这两幅画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

渐变效果物体具有立体感和光感。

  

3.出示运用渐变装饰的画面和同样内容但是用平涂方式装饰的画面,问:

这两幅画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4.教师小结:

色彩渐变使画面变得有动感和韵律感。

  

 

1.课件出示平面效果的 圆,圆锥和有渐变效果的圆,圆锥。

  

2.出示运用渐变装饰的画面和同样内容但是用平涂方式装饰的画面。

 

 学生作业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赏评拓展  

1.赏评作业。

  

2.展示运用渐变色装饰的生活用品,如:

纱巾、服装、包装盒等。

让学生课后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是运用渐变色彩来装饰的。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一、初步感受  

1.拿出几组模型  

(1)垒叠在一起的一组由小到大的圆形薄片,每两个薄片之间用距离相等或渐变的细线串联起来。

  

(2)垒叠在一起的大小相等的方形薄片或长条形立方体,一个角上安上铁钉固定。

  (3)排列整齐的一组小棒。

  

2.请学生观察,说说感受。

  

3.陕速用拉、扭、排、剪等方法,将垒叠在一起的立体型排出形体、位置渐变的简单立体构成模型。

  

4.请学生再说说感受。

  

5.教师将模型按无序排列,再请学生说说感受。

 

教学用具  

二、欣赏感受  

1.欣赏生活中利用渐变原理制作的雕塑和模型,说说感受。

  

2.教师小结:

利用渐变原理制作的立体雕塑有一种韵律感和节奏感。

   展示摄影图片,每个图片配以相应的音乐旋律。

 

 分组讨论  

1.看看如何利用自己所带的材料。

  

2.除用方形、圆形、小棒来进行排列外,还可用哪些形状?

  

3.除剪、拉、扭、排外,还可运用哪些方法进行制作?

   

学生自带材料  

尝试练习  

分组进行尝试练习,练习过后,学生集体讨论矫正。

   

作业工具  学生练习  

1.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练习过后,同组同学相互讨论矫正。

   

作业  评议总结  

1.展示作品,展开评议活动。

  

2.知识延伸:

近大远小的变化能使画面产生空间感。

   课件出示生活中有近大远 小的透视现象的画面。

第2课家乡古建筑

第一课时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一、考察小结导人  

 师:

我们已对家乡的古建筑进行了考察,了解到古建筑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样式,具有共同的一般特点,你能说说吗?

学生述说后  

教师小结:

  

①造型优美,对称、渐变、顶有脊、檐翘等。

 

②结构科学,斗拱、柱梁、不用钉子、稳固。

  

③极尽装饰,檐、雕梁、画栋、窗饰等。

  在室内用多媒体设备或幻  灯演示。

  

二、引导分析  

 1.师:

要画好古建筑,先要进行观察分析,把看似复杂的建筑物变得简单易于理解,如亭阁的屋顶,有飞檐呈流线却是三角形或梯形。

其实它的各部分均可看成大小不同的△口。

等形的组合,大家看是不是这样?

  

2.多媒体演示或打出灯片,电脑制作时用闪现功能或变色效果。

  

三、深入了解  

 1.师:

提问,古建筑的很多细部是很科学的,也是有趣的。

飞檐是怎样翘起的?

重檐是怎样建的?

斗拱是怎样结构的?

梁柱是怎样连接的?

2.连接、支撑、穿插、卯榫卯合、竹钉。

 也可利用多媒体演示,更好更快。

  

四、教师演示学生观摩  

 1.教师讲授线画写生步骤、要求:

a.观察思考后构图定位;

b.从屋顶处开始下笔;

c.线条要流畅肯定,尽可能用长线画;

d.画出些细部,看不清的想像完成。

教师边指点实物边画。

 可用大屏幕打出一清晰古建筑图片进行线描。

  

五、布置学生作业  

 1.在室外时教师安排学生自选一处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部分进行写生描画,注意组织好学生。

教师旁观,对有问题的学生解惑、提示。

  

2.在室内时,则按古建筑照片进行线描。

 在室内用多媒体设备或幻灯演示。

  

六、作业相互观摩  

1.在室外时教师将学生所画之作业集中摆放一起进行评价、比较与改进,对照实景能解决很多问题。

  

2.在室内画古建筑照片时,所画作业可以放在投影仪下打出,能更便于指出优点改进不足。

   

七、评价总 结  

 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全过程进行评价。

  

1.学习工具的准备情况。

  

2.学习态度表现;表扬与批评。

  

3.学习效果的评价;知识获得怎样。

   

第二课时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一、新课导入  

1.观摩一组线画古建筑的学生作业,诱发学生创作灵感。

就造型“新颖、独特”方面引导学生作简短讨论。

  

2.教师小结:

建筑就像一首凝固的诗。

中国的传统建筑从亭台楼阁到民居小院都凝聚着建造者的智慧,每一件作品就像同学们的画一样,既遵循一些共同规律,又显示着个人的独特思考,好作品来源于创造。

  多媒体投影仪或幻灯及灯片6—8张  

二、引导分析  

 1.欣赏建筑陶艺小工艺品。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件陶制小玩意,有小亭、小塔、小屋、小桥。

这些小玩意一般用来制作假山盆景和园艺造型装饰用品。

它可以单独摆放,也可以组合运用。

同学们从前面往后面互相传递着摸摸看看。

看完了的同学请思考屏幕上的连线题。

陶艺作品上这些局部用了哪种我们学习过的制陶方法:

瓦纹(刻画)亭柱(搓条)塔窗(镂空)桥面(压板)屋顶(手捏)。

  

2.指导答题,为学生创作做技术准备。

  

提出要求:

分组讨论后派一位代表上讲台并用鼠标点击互相对应的两个词语。

之后,老师分别请五位同学上台答题。

  

3.小结。

同学们有了过去的学习基础,又经过小组讨论,几位同学顺利完成了答题,老师带来的这些建筑小玩意的制作方法就这么简单。

你们想不想也做一做?

   打出连线题:

  

瓦纹(刻画) 亭柱(搓条) 塔窗(镂空) 桥面(压板) 屋顶(手捏)  

三、布置作业  

1.师:

今天我们综合运用已有的陶艺制作方法,设计制作一件陶艺作品“泥做小亭子” (板书课题)。

  

2.教师提问。

俗话说“方法都一样,造型各不同”,请想想你将设计制作一个怎样新颖独特的亭子来呢?

把好主意告诉大家。

之后,学生讨论。

  

3.教师小结。

在刚才的讨论中,同学们表达了各自的创作思路,有圆顶亭,有四面、六面亭,还有双层亭„„好!

老师期待着大家新作品的成功。

  板书:

  泥做小亭子  

四、学习活动开始  

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陶泥及其他材料做小亭子,教师行间指导,解决有关学生的个别问题。

  作业所用材料及泥工工具  

五、作业展示评价  

1.请学生“一分钟简介作品”。

  

2.分组观摩。

  

3.课的总结:

作业方面、纪律方面。

  

4.并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摆到架子上晾干,以备烧制。

   

学生作业

第3课小记者

一、教学目标

、了解新闻报道的作用及基本途径、方式,能够选择合适的对象进行简要的采访。

、感受美术与新闻报道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尝试运用美术语言、文字报道生活中所关注的人或事,选择合适的素材以个人或合作的形式制作小报。

、在学习活动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关注社会、与人交往等综合能力。

第一课时

一.教师可在课前准备一些优秀的、适合学生心理年龄的图片新闻报道,并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喜欢阅读的新闻报道及相关的图片,在课堂里以新闻信息分享交流会的形式来创设情境。

学生在自主交流讲述中,他们初步感受体会图片新闻的意义,

二.让学生欣赏优秀的图片新闻,从中认识到新闻来自平凡生活,真实而有意义的新闻能引起人们的共同思考和共鸣,进而加深学生理解新闻报道、图片新闻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其社会作用的认识,并初步了解美术语言与图片新闻的关系

三、学生自主体验寻找新闻采访的题材及策划采访计划书,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创意。

教师可与学生共同讨论选题,如校园生活、环境保护、社区建设、社会时事等,并引导学生选择有意义的题材进行报道。

最后,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交流评述,主要表达采访题材及如何分工合作,以及在本课学习中的收获及感受。

活动二可先回顾上一课时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自主探究图片新闻的多种表现形式以及不同表现形式所呈现的不同风格、魅力给人的不同感受。

教师应尽可能地提供各种与学生活动经验相联系的新闻图片给学生,以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

接下来,教师可出示同一采访题材的两组不同角度拍摄的图片——一组表现的是精心抓拍的典型场景,另一组是随意拍摄的图片。

然后组织学生对图片展开讨论,提出采访题材与图片要求。

此时,教师可抓住时机,组织学生进行尝试性的采访活动,模拟、体验记者的采访工作,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在模拟采访活动中,应重点关注采访的方式、提问技巧,鼓励学生相互认真倾听,思考评议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师生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克服学生在表现中的困难。

学生根据自己上一课时选择的题材思考采访的角度及表现的内容、方式。

活动应考虑学生参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评价,教师进行即兴评价。

本课作业可由课内、课外相结合来完成。

活动三中手抄报版式的设计制作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应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方法,难点是版式设计。

活动三可分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为欣赏感受、探究了解手抄报的构成部分及排版的要求,设计手抄报版面的草图。

第二课时可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汇集整理前面学习活动中的作品,确定手抄报的主题、素材,调整草图的版式,书写、绘画表现,最后进行展示交流评价。

教学时可先欣赏评述上一课时的作品,以此创设情境来展开教学;也可以配合学校或班级的宣传橱窗作为情境设置来进入教学;还可以是教师呈现几张手抄报作品直接揭示课题,学生通过欣赏、观察分析,认识手抄报的几个基本组成部分。

然后教师让学生探究了解手抄报版面设计的要求、要点。

学生设计制作时,可提示学生制定一个小组工作计划表,包括工作程序和工作分工。

工作程序:

确定手抄报主题,准备相关材料(精选素材、备用素材),构思版面的整体设计(文章版块的外形及位置),插图等。

学生设计制作可延伸为两课时,也可在一课时后的课外完成。

作品展示后,可采取自评、学生互评及师评的方式。

四、教学选择

.学习活动方式可用手绘的方式记录形象,也可用摄影的方式记录形象。

.制作“新闻集锦”和“小报”,可手绘,也可用电脑制作。

5教学建议本课是跨美术学科的单元综合课,并涉及到学生的课外实践操作。

因此,可根据学生情况、本地或学校的教学资源及教师的个人教学需要,合理、适当地安排课时。

6.本课的信息容量较大,教师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同时,应考虑适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新闻图片材料,便于学生形成认识。

7.手抄报的纸张可以是稍厚的白纸,也可以是废旧的挂历纸的背面,手抄报的大小尺寸建议全班统一,以便于全班作品的展示交流。

8.本课的教学活动可结合学校大队部或班级活动进行,有助于学习气氛的营造和学生学习、创作积极性的提高。

9六、教学资料

10上网查询有关“记者”或“小记者”的网站,了解记者的责任和敬业精神,探讨如何用合适的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态度,也可了解一些摄影运用的技巧。

安排好主体图一的主体位置居中偏左,视线朝向右方,作者合理地安排了画面。

11在拍摄中,选择合适的背景,适当靠近被摄主体能突出主体的形象,同时,要想一想,从哪个角度拍摄更为合适。

12人物刻画

13露天教室里,孩子们依然那么专心。

没有课桌,孩子们身上都背着书包,将一双双皲裂的小手放在腿上。

虽然无法听懂他们的语言,但是从他们那专心致志的表情上,能看到他们内心对学习的渴望。

每个人物神态各异,十分生动自然。

第4课搭建框架

第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欣赏架子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个特别的展览会——架子博览会,展出的将是一些什么呢?

  

2、我们进入各个展厅看一看吧。

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一个展厅先看。

  

3.说说你看到了一些什么?

有些什么感受呢?

  

4.导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搭架子,让我们把自己搭建的架子也拿来参加博览会吧!

   

课件l:

 “架子”展览会标题出示。

  

课件2:

展览会大门徐徐打开,出现了一个个小展厅的门,点击门进入各个展厅(书架厅、古董架厅、铁艺花架厅、CD架厅等)。

配乐,教师用优美的语言介绍各种架子。

  

二.分析方法  

1.欣赏教材上提供的各种图片。

  

2.你能看出它们是什么材料制作的吗?

用了什么方法?

  

教师小结:

  

图1,主体由细竹枝搭建,周围有软性的藤萝缠绕,还插上了颜色鲜艳别致的干花干果。

硬和软的材料相互对比,形状高低错落,色调和谐统一。

  

图2,画架由树棍和绳子组成。

用粗木棍搭建出架子以后。

再用粗麻绳进行捆扎,正好适合麻质的画布。

 (用了粘贴、捆扎等方法。

)  

图3,用筷子搭建出架子。

  

3.你带来了一些什么材料,适合用什么方法搭建起来呢?

 课件展示教材上的架子图片。

  

教师示范  

来看老师用筷子搭建一个架子,一边搭,一边介绍捆扎、粘贴等制作方法。

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固定架子,也可以不固定,直接搭建起来就可以了。

 

(教师在示范制作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制作中来,与教师一起来完成作品。

) 用于示范的材料及教具  

三、自主制作  

学生用自己带来的材料自主制作。

可以将搭好的架子放到教室中间的展示台上来。

  

布置展示台 (博览会展厅)    

四、评价交流  

1.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放至展示台上,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我们自己的“架子”展厅,先向同学们介绍你自己的作品。

3.再说说你最喜欢的架子作品。

谁的最美观,谁的最牢固,谁的最有创意?

  

五、学生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程序    

一、欣赏分析  

1.欣赏教师制作的果篮实物,转动观看,想想看,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又用什么来连接的呢?

 (学生回答)  

2.教师小结:

用筷子制作的,再用胶粘连。

可以拆分果篮,让学生对制作材料和粘贴方法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

 果篮实物或者多媒体课件 展示果篮图片。

  

二、分组制作比赛  

1.引导思维:

给你一些筷子,怎样把它搭建成三角形的篮子呢?

  

分组讨论,尝试拼一拼,摆一摆。

找到最适合的方法。

  

小结:

篮子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篮底,一个部分是篮身。

篮身可以用3根筷子交叉搭建,篮底可以把筷子平行摆放,然后粘贴在篮身下。

  

教师对502胶的使用和切割筷子的方法进行示范:

  

(1)502胶黏性很强,如果不小心粘到手上或者不应该粘到的地方,就会带来麻烦。

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地将胶水点到该进行粘贴的地方。

  

(2)切割筷子要用到小刀,一定要小心使用,先用刀刃切割筷 子四边,将四边切出缺口,再用手把筷子折断就可以了。

 

2.比赛  

分组(四人一组),比赛搭建三角形果篮,看哪组分工合作得愉快,完成得最快最好。

三。

课件出示比赛要求:

  

1.在3分钟之内制作一个三角形的小果篮。

  

2.制作得精致平稳的小组获胜。

  

3.课件出示快节奏的音乐,营造比赛气氛。

  

四.反馈评价  

1.大家评选出最好的果篮,教师把精致的和粗糙的进行对比评价,引导学生制作的时候要注意美观。

  

2.说说刚才制作中有些什么困难?

大家一起来解决。

用于比较的所有的果篮样本  

五、深入欣赏  了解做法  

1.欣赏其他形状、其他材料的果篮,分析制作的方法。

如教材上放杂物的方形蓝子,就是用四根吸管互相穿插组成正方形。

十个这样的正方形交叉摆放,再做上底就可以了。

  

如放苹果的大果篮每层由8根较长的筷子组成,两层形成16个角。

筷子的摆放都采取了渐渐朝下收缩的做法,所以大果篮上大下小。

放红枣的果篮以及红色的杂物篮将筷子进行了切割,造型别致,颜色漂亮。

  

2、巩固制作步骤。

   

课件出示制作步骤。

  

六、评价交流  

1.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放至展示台上。

  

2.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组制作的作品。

介绍的时候要突出制作的特色。

教师带领学生评一评各组制作的果篮。

  

七、布置展示台  

八、总结  

我们今天做的果篮和杂物篮,可以放在家中,又实用又美观。

这说明,只要有心,生活会通过我们的手变得更加美好。

第5课深浅变化

教学目标

1、感受色彩美认识同一种颜色的特点。

2、用深浅不同的颜色作一幅画。

教学重点

认识色彩明度变化。

教学难点

作画时明度对比的利用。

教学准备

绘画工具:

颜料、毛笔、铅笔

此课教授2课时:

第一课专门练习色彩的调制;第二课专门练习色彩的装饰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画单色画

二、新授

1、复习学生的色彩知识。

让学生辨别不同颜色。

再出示新课内容。

出示较普通的蓝色、示较淡的蓝色、较深的蓝色请学生辨别。

2、指导:

得出结论是不同深浅的同种颜色。

3、问学生如何使同种颜色变深或变浅。

加白加黑还可以加水我们管这种现象叫做色彩的明度变化。

(解释色彩明度概念)

问学生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改变色彩的明度。

得出结论,变淡可以涂上本来就淡的颜

色。

4、教学生调色,提出要求。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大胆练习,先用原色、间色来进行调配,再尝试用复色等进行练习。

四、讲评学生作品。

第6课水墨动物

教学领域:

造型.表现

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