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三节第三课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16498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0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三节第三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三节第三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三节第三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三节第三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三节第三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三节第三课时.docx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三节第三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三节第三课时.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三节第三课时.docx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三节第三课时

第三课时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课程标准

学业质量标准

核心素养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水平运动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水平1:

结合示意图,认识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个力。

水平2:

结合示意图,分析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个力的特点及与风向﹑风速的关系。

水平3:

结合等压线图,判断不同条件下的风向和风速。

水平4:

运用相关图表,分析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

综合思维:

能够在等压线图中,分析风向、风速。

地理实践力:

通过观察相关地理现象,推测风向和风速。

一、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

(1)概念:

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便会产生一种促使空气由

高压流向

低压的力,这就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简称气压梯度力。

(2)特征:

气压梯度力

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

(3)影响下的大气运动:

空气由高压沿着

水平方向流向低压。

2.地转偏向力

(1)概念:

使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转的力。

(2)特征:

北半球向

右;南半球向

左。

(3)对空气水平运动的影响:

北半球向

右偏,南半球向

左偏。

3.摩擦力:

阻碍大气向前运动,与大气运动方向相反。

二、不同作用力下的大气水平运动

三、大气运动的意义

大气运动使不同地区热量、水分得以交换,影响各地的

水热状况,形成了各种复杂

天气现象,也会导致气候变化,进而影响着区域自然地理环境。

1.判断正误。

(1)水平气压梯度力的特征是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

(√)

(2)从近地面到高空,空气运动所受摩擦力逐渐减小,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

(×)

2.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摩擦力

D.重力

答案 A

解析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3.我们小时候都放过风筝。

你知道为什么风筝飞得较高后才比较稳定吗?

提示 近地面有摩擦力,风速风向略有变化;风筝飞到一定高度后,摩擦力较小,风速更大、风向更稳定,所以风筝飞行才能更稳定。

任务探究

 大气的水平运动

风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下图为风的形成示意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四个箭头的含义。

(2)比较图中A、B两处风力大小,并说明理由。

(3)该图表示的是________(填“南”或“北”)半球,请说明判断理由。

(4)判断该图表示的是________(填“近地面”或“高空”),请说明判断理由。

[成果展示] 

(1)a为水平气压梯度力,b为风向,c为地转偏向力,d为摩擦力。

(2)B处风力大。

B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3)北 风向右偏。

(4)近地面 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1.影响风的三种作用力

2.两种典型风向

                   

下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图(单位:

hPa)。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2)题。

(1)如果图示等压线位于近地面,F1、F2、F3为A处空气所受的外力,则F1、F2、F3依次为(  )

A.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

C.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D.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2)如果图示等压线位于高空,F1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则风向是(  )

A.①B.②

C.③D.④

科学思维

大气水平运动受力的分析思路

(1)题,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应与等压线垂直,且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摩擦力与风向相反。

(2)题,高空大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右偏。

[答案] 

(1)B 

(2)D

  提升运用能力

读高空风向示意图,完成1~3题。

1.关于图中箭头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水平气压梯度力B.乙—地面摩擦力

C.丙—风向D.乙—地转偏向力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甲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高空不受地面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丙表示风向;乙与风向垂直,表示地转偏向力。

2.此图表示的半球是(  )

A.东半球B.西半球

C.南半球D.北半球

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风向右偏,故此图表示北半球。

3.随着海拔的升高,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  )

A.先变大后变小B.先变小后变大

C.逐渐变小D.逐渐变大

答案 C

解析 随着海拔的升高,地面摩擦力越来越小,风向逐渐趋向平行于等压线,故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逐渐变小,C项正确。

任务探究

 等压线图的判读

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单位:

hPa)示意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判断A、B两地气压差值。

(2)判断C地的风向。

(3)比较C、D两地风力大小,并说明判断理由。

(4)比较台湾海峡与日本海风力大小,并说明判断理由。

[成果展示] 

(1)5~10hPa。

(2)偏东风。

(3)C地风力大。

C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4)台湾海峡风力大。

台湾海峡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吹东北风,受海峡峡管效应的影响,风力大。

1.判读气压形式

(1)低压中心(如图中乙处):

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

低(中心为上升气流)。

(2)高压中心(如图中甲处):

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

高(中心为下沉气流)。

(3)高压脊(如图中丙处):

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点的连线叫脊线。

(4)低压槽(如图中丁处):

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点的连线叫槽线。

(5)鞍:

两个低压或两个高压交会处,其气压值比高压中心

低或比低压中心

高。

2.判断风向

首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风向。

注:

北半球用右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拇指指向为近地面风向。

3.判断南、北半球

(1)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

右侧——北半球。

(2)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

左侧——南半球。

4.判断风力(风速)大小

(1)根据等压线判断:

等压线

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

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2)根据摩擦力判断:

摩擦力

大,风力小。

5.判断季节

(1)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

大陆内部一般为

低压。

(2)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

大陆内部一般为

高压。

下图是东亚局部地区某日8时气压分布图(单位:

hPa)。

读图,回答

(1)~

(2)题。

(1)图中①②两地气压差最可能是(  )

A.12hPaB.13hPa

C.14hPaD.15hPa

(2)此时,台湾海峡的风向是(  )

A.偏西风B.偏南风

C.偏北风D.偏东风

科学思维

等压线问题的分析思路

(1)题,由图可知,图中等压距为2hPa,①地气压应为1010hPa,②地气压应为1022~1024hPa,两地气压差应为12~14hPa。

(2)题,由图可知,台湾海峡的西偏北为高压,东偏南为低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台湾海峡吹偏北风。

 

[答案] 

(1)B 

(2)C

  提升运用能力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单位:

hPa)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答案 C

解析 该图是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图,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且与等压线斜交,根据图中风向情况,只有③箭头正确。

2.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③点附近的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故风力最大。

图表问题巧点拨

[教材第51页“思考”]

点拨 1.城区更热,大气自城区地面膨胀上升;郊区气温低,空气下沉;在城区与郊区的近地面大气自郊区流回市区;城市上空气流扩散至郊区的上空。

2.具有开放性,联系生产活动所述合理即可。

答案 1.如下图。

2.城区气温升高,会缩短冬季供暖时间,延长夏季制冷时间;城区霜冻时间缩短,不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发病率提高;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城市环境质量变差。

[教材第52页“作业题”]

点拨 1.根据白露时节我国进入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入手,说明白天与黑夜大气受热与散热的情况,推理出气温日变化增大的结论。

2.

(1)白天大气以接受辐射升温为主,陆地热容量较小,接受相同热量升温幅度更大;夜间大气以失去热量为主,失去相同热量,陆地的温度更低。

(2)表示出白天陆地气流上升、海洋气流下沉,近地面大气自海面流向陆地,高空气流则是自陆地上空流向海洋上空。

夜间相反。

(3)白天近地面大气自海洋吹向陆地,为海风;夜晚相反为陆风。

3.白天山坡接受太阳辐射升温幅度大,谷底较凉,山坡气流上升,山谷大气下沉再流向山坡的上空;夜间相反。

答案 1.白露后我国降水较少,空气中水汽减少,以晴朗天气为主,云雾极少。

白天少云雾,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很多太阳辐射被地面和大气吸收,温度较高;夜间无云雾的保温作用,地面和大气失去热量,温度很低,所以气温日较差增大。

2.

(1)白天陆地温度高于海洋;夜间陆地温度低于海洋。

(2)如下图。

(3)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

3.

地理实践深探索

方向与建议

1.选择某天多个时间,判断学校五星红旗的飘向,并归纳一天内红旗飘向的变化特点。

2.收看天气预报,认识天气预报中的常见符号,特别是天气预报中的风向和风力符号。

展示与评价

略。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探究点

题号

大气的水平运动

1、2、3、6、7、13

(1)(4)(5)

等压线图的判读

4、5、8、9、10、11、12、13

(2)(3)、14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读某地大气水平运动的受力情况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中字母a代表的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摩擦力

D.近地面风向

答案 B

解析 先判读特征最明显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为d。

风向与等压线斜交,由高压指向低压,故c为风向。

与风向垂直的是地转偏向力,故a为地转偏向力。

与风向相反的是摩擦力,即b为摩擦力。

2.对风的速度有影响的力是(  )

A.a、dB.a、b

C.b、dD.b、c

答案 C

解析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对风速、风向都有影响;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摩擦力影响风向和风速。

3.图示区域不可能位于(  )

A.中国B.美国

C.俄罗斯D.阿根廷

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风向右偏,说明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阿根廷位于南半球,故D项符合题意。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近地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

读图完成4~5题。

4.N地风向为(  )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北风D.西南风

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可知,P地气压低于N地,则N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N处的等压线,且由北指向南;根据纬度可确定该地位于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风向右偏,因而N地风向为东北风。

5.M、N、P、Q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  )

A.M地B.N地

C.P地D.Q地

答案 D

解析 四地中,Q地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强。

下图示意某等高面。

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

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

据此完成6~7题。

6.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

A.⑥或⑦B.②或⑥

C.④或⑧D.③或④

答案 A

解析 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高空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7.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

A.③或④B.②或⑧

C.③或⑦D.⑥或⑦

答案 C

解析 在高空不受摩擦力作用的情况下,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的风风向右偏,南半球的风风向左偏。

图甲、图乙为冬季某日沈阳附近20时的高空和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等压距相等;图中H代表高压中心,L代表低压中心,①②分别对应地面③④。

据此完成8~9题。

8.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值最高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答案 D

解析 高空气压小于近地面的气压,故①②气压比较小;读图乙可知,H为高压,从H向四周气压减小,所以④大于③,④气压值最高,故D项正确。

9.与图乙中沈阳风力状况相比,图甲中沈阳的(  )

A.风力更大,且风向一致

B.风力更小,且风向一致

C.风力更小,且风向相反

D.风力更小,且风向相反

答案 A

解析 图甲位于高空,不受地面摩擦力的影响,且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故图甲沈阳风力更大。

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风向斜穿等压线,结合等压线分布可知,风向几乎一致。

读世界某区域等压线(单位:

hPa)示意图,完成10~12题。

10.此时,甲地风向为(  )

A.偏北风B.偏西风

C.偏南风D.偏东风

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

判断甲地风向,应先画出甲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南半球风向左偏,故甲地风向为偏北风,A项正确。

11.图示区域气压最大差值可能为(  )

A.31hPaB.33hPaC.39hPaD.41hPa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图示等压距为4hPa,气压最大值为1020~1024hPa,气压最小值为984~988hPa,故气压差为32~40hPa,最大差值可能为39hPa,C项正确。

12.图中四地,风速最大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甲地位于陆地上,且等压线相对稀疏,风力最小;乙、丙、丁三地位于海洋上,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乙地位于开阔的海洋上,丙地位于陆地东侧,丁地位于海峡处,受海峡狭管效应的影响,丁地风速最大,故D项正确。

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52分)

13.读某气象局绘制的某日10时近地面的气压与气流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24分)

(1)近地面风和高空风形成时有何差异?

风向表现有何差异?

(8分)

(2)图中有M、O、P三个气压中心,其中高压中心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

(4分)

(3)图示地区位于________半球,说明判断依据。

(4分)

(4)在图中箭头①处画出气流所受的力及风向。

(4分)

(5)若P、M之间气压差异的形成与热力环流有关,请画出P、M之间热力环流图。

(4分)

答案 

(1)近地面的风形成时受三个力的作用;高空的风受二个力的作用,即不受摩擦力的影响。

近地面的风与等压线斜交;高空的风与等压线平行。

(2)P 气流方向

(3)北 水平运动气流向右偏转。

(4)如下图。

(5)如下图。

解析 第

(1)题,近地面受三力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受二力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2)题,通过图中气流运动方向可知P为高压中心。

第(3)题,从气流向右偏转可知,图示地区为北半球。

第(4)题,①处受力情况为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并且在其右侧,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且位于风向左侧。

第(5)题,考虑热力作用,近地面气温高,近地面受热,气流上升,则气压低;近地面受冷,气流下沉,则气压高。

14.读北半球某地区等压线图(单位:

hPa),完成下列问题。

(28分)

(1)①处的气压值为________hPa,②处的气压值为________hPa,①②的差值为________hPa。

(6分)

(2)在图中标出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的位置。

(6分)

(3)在图中画出高压脊线(

)和低压槽线(

)的位置。

(6分)

(4)图中甲地的风向是______________风,乙地的风向是______________风。

(4分)

(5)甲地的风力较乙地的风力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6分)

答案 

(1)1040~1045 995~1000 40~50

(2)(3)题见下图:

(4)西北 偏南

(5)小 甲地比乙地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所以风力小

解析 第

(1)题,读图可知,①处为高压中心区,气压值为1040~1045hPa;②处为低压中心区,气压值为995~1000hPa。

①②的差值为40~50hPa。

(2)题,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的为高压中心,中心气压低的为低压中心。

第(3)题,高压脊线应画在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点的连线上,低压槽线应画在低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点的连线上。

第(4)题,判断风向要掌握两点:

首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其次根据北半球右偏的原理,判断风向。

第(5)题,比较两地风力大小,主要比较等压线疏密。

从图中看出甲地比乙地等压线稀疏,故风力较乙地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