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轴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卷答案解析2.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215543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45.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轴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卷答案解析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压轴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卷答案解析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压轴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卷答案解析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压轴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卷答案解析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压轴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卷答案解析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压轴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卷答案解析2.docx

《压轴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卷答案解析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轴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卷答案解析2.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压轴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卷答案解析2.docx

压轴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卷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

1.夏天妈妈从冰箱冷冻室取出一块牛排,刚取出时牛排表面①冒着“白气”,放在空气中解冻一会儿,塑料包装表面出现②密密的小水珠,等到牛排③变软之后,妈妈就知道牛排解冻好了。

上面描述的三个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2.下列所给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的温度大约是40℃

B.每周一升旗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20s

C.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为5m/s

D.心脏的跳动频率大约是1.2Hz

3.下面关于人体各个数值不合理的是(  )

A.一个人正常的体温约为37℃

B.手掌的宽度约为1dm

C.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D.人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

4.下列各图中,属于晶体液体凝固的图象是(  )

A.

B.

C.

D.

5.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掀起了“停课不停学”的网络在线课堂热潮。

下列有关网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老师对着麦克风讲课时发出的声音不是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

B.学生将手机的音量调大,是改变了手机声音的响度

C.老师随机提问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

D.学生在听课时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6.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7.音乐会上男中音放声歌唱,女高音轻声伴唱。

下列关于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C.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D.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8.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

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平直公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

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85m

②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34m

③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18.9m/s

④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20m/s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9.2020年10月1日,XX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在北京全面开放,妈妈带小明在手机上下单免费试乘,车在行驶过程很平稳,小明认为自己是运动的,则他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妈妈B.车玻璃C.汽车座椅D.路旁的树木

10.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

运动员在争先恐后地竞走

B.

爱因斯坦在思考问题

C.

列车在飞速奔驰

D.

飞机在蓝天翱翔

11.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B.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长短的物理量

C.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D.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12.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

,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时间为

B.钢轨的长度为

C.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时间为

D.钢轨的长度为(v2-v1)t

二、填空题

13.

(1)如图所示,测得一枚纽扣的直径是________;

(2)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

(3)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s;

(4)如图所示,是一时钟在平面镜中的像,那么此刻它的实际时间是_____(12小时制)。

14.

(1)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圆的直径是____cm。

(2)体温计是根据水银的______性质制成的,如图乙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

15.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________的性质工作的,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温度计放置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图乙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___℃,水的温度是________℃。

16.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_____产生的,它是通过_____传入我们耳中的。

我们能分辨出不同老师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各人发出的声音的_____不同,发出较强声音的嗽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_____。

17.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音乐声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___发出声音,声音通过空气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

18.接电话时,我们可以听声音就判断出打电话的是谁,是依据声音的___________,即使对于陌生人,我们通过声音也能基本分辨男女,是依据声音的___________(选填声音的三个特性)。

19.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2

5s内该物体运动的路程为______;5

7s内物体做______运动,速度为______m/s。

20.观察如图的烟和小旗,可判断现在吹的是_____风,乙小车不可能_____,也不可能向_____方向运动。

三、解答题

21.冬天,我们向手“吹气”感觉很冷,而向手“哈气”感觉很暖和,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一下这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______.

22.如图所示,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请说明其中的道理.

23.某渔船向为了测一处海底的深度,用声呐系统垂直向下发射超声波,经过6s收到回声,问此处海底的深度是多少千米?

(声音在海水的速度是1500m/s)

24.十一黄金周期间,小虎和家人去游玩,来到大草坪的中央,对着前方680m远的大山大喊一声:

“啊”(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人耳可以分辨两个不同声音的时间间隔为最小0.1s)

(1)请计算出他们的声音从出发到反射回来的时间是多少?

(2)他们能否听到自己的回声?

25.从上海到南京的D412次动车组运行时刻表如下所示。

项目

上海

苏州

常州

南京

到站时间

09:

51

10:

32

12:

05

发车时间

09:

05

09:

53

10:

34

里程/km

0

84

165

300

根据时刻表求:

(1)动车由上海到南京全程的时间;

(2)D412次动车组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

(3)若该动车车长195米,以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经过一座长为905m的大桥,求动车全部通过该桥需要的时间。

26.小明的父亲是一个运油车司机,他驾驶的运油车长12m(如图所示)。

一次,他驾驶运油车以5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穿山隧道,测得运油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20s。

(1)穿山隧道的长度是多少?

(2)若运油车在某一路段运行时,先以60km/h的速度运行15min,停车给加油站供油10min,再以72km/h的速度运行20min,则运油车在这一段路段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

A

从冰箱冷冻室取出一块牛排,刚取出时牛排表面冒着“白气”,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塑料包装表面出现密密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附在包装表面;牛排变软是由固态熔化造成的;故①②物态变化相同。

故选A。

2.D

解析:

D

A.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的温度大约是25℃,故A不符合题意;

B.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1min,故B不符合题意;

C.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2m/s,故C不符合题意;

D.心脏每分钟约跳动70次,跳动频率大约是1.2Hz,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C

解析:

C

A.人的正常体温在37℃,变化幅度很小,故A符合实际,不合题意;

B.手掌的宽度约为10cm左右,即1dm,故B符合实际,不合题意;

C.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符合题意;

D.人的心脏正常1min跳动75次左右,所以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故D符合实际,不合题意。

故选C。

4.A

解析:

A

A.液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凝固特点,是晶体凝固的图象,符合题意;

B.固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符合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

C.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符合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不符合题意;

D.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A

解析:

A

A.老师对着麦克风讲课时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选项错误,A选项符合题意;

B.学生将手机的音量调大,是改变了手机声音的响度,故B选项正确,B选项不符合题意;

C.老师随机提问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及时反馈上课知识点掌握情况,故是声音传递信息,故C选项正确,C选项不符合题意;

D.学生在听课时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选项正确,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C

解析:

C

【解析】

试题分析:

不同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错;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音调太低,故B错;敲锣时用力越大,锣的振幅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故C正确;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响度大,故D错;应选C.

考点:

声现象

7.A

解析:

A

男中音声带的振动频率慢,但振动幅度大,所以其声音的响度大但音调低;女高音声带的振动频率快,但振动幅度小,所以其声音的音调高但响度小;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8.C

解析:

C

①由图可知,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

t1=

×0.5s=0.25s

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

s1=v波t1=340m/s×0.25s=85m

故①正确;

②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

t2=

×0.4s=0.2s

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

s2=v波t2=340m/s×0.2s=68m

汽车收到两次信号距离测速仪的距离差

s′=s1-s2=85m-68m=17m

③④汽车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了17m;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则17m共用时间为

t′=Δt-t1+t2=0.9s-0.25s+0.2s=0.85s

汽车的车速为

v车=

=20m/s

故③错误,④正确。

故选C。

9.D

解析:

D

【详解】

小明和妈妈是坐在行驶的车中,行驶的车、小明及妈妈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

以妈妈、车玻璃、汽车座椅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而以路旁的树为参照物,小明与路旁的树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即小明是运动的。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B

解析:

B

【详解】

A.运动员在争先恐后地竞走,运动员相对于跑道的位置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爱因斯坦在思考问题,属于思想的活动,不属于机械运动,故B符合题意;

C.列车在飞速奔驰,相对于路面的位置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飞机在蓝天翱翔,相对于天空的位置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A

解析:

A

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

A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A正确,B错误;

C.在相同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就越大。

但C中缺少相同时间这个条件,故C错误;

D.在物体通过相同路程时,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

但D中缺少相同路程这个条件,故D错误。

故选A。

12.B

解析:

B

【详解】

因声音在钢轨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即

设钢轨的长度为

,则声音在钢轨和空气传播的时间分别为

由题意知

解得

声音在钢轨中传播的时间为

故选B。

二、填空题

13.1038528193∶40

解析:

1038.5281.93∶40

(1)[1]由图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纽扣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3.10cm对齐,所以纽扣电池直径为

3.10cm-2.00cm=1.10cm

(2)[2]图中体温计的一个大格表示1℃,里面有10个小格,故其分度值为0.1℃,所以图中体温计的示数为38.5℃。

(3)[3]小表盘表示分钟,大表盘表示秒,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4”和“5”之间,偏向“5”一侧,分针指示的时间为4min,且秒针已经转过一周,读数30∼60s;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41.9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41.9s,故秒表的读数为4min41.9s,即281.9s。

(4)[4]时钟和平面镜中的像是对称的,上下不变,左右颠倒,由图可知时钟的时针实际位置在“3”和“4”之间,分针指在刻度“8”的位置,故此刻钟的实际时间应是3∶40。

14.1mm150热胀冷缩365℃

解析:

1mm1.50热胀冷缩36.5℃

(1)[1]图甲中刻度尺1cm分为10个小格,则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2]起始端值为1.00cm,末端刻度为2.50cm,因此该圆的直径是

D=2.50cm-1.00cm=1.50cm

(2)[3]体温计是根据水银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4]体温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体温计的示数是36.5℃。

15.热胀冷缩D-2238

解析:

热胀冷缩D-2238

[1]液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

[2]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液泡应完全浸入液体但不能与杯壁、杯底接触,温度计放置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是D。

[3][4]图乙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分度值为1℃,测量冰的温度计上刻度值越往下往大,则说明在零刻度线以下,那么冰的温度是-22℃;测量水的温度计上刻度值越往下往小,则说明在零刻度线以上,水的温度是38℃。

16.振动空气音色能量

解析:

振动空气音色能量

[1][2]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它是通过空气传入我们耳中。

[3]我们能分辨不同老师的声音,是因为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4]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是因为喇叭发出的声音具有能量,而声波将能量传递出去,引起烛焰跳动。

17.振动能量

解析:

振动能量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扬声器的纸盆由于振动发出声音。

[2]声音让烛焰发生晃动现象,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18.音色音调

解析:

音色音调

[1]不同的人由于内部结构有差异,所以发声音色会有所不同,判断是谁在说话,主要依据就是不同人的音色不同;

[2]通过声音也能基本分辨男女,是由于男女说话时音调不同,这是我们通过声音分辨男女的依据。

19.匀速直线2

解析:

匀速直线2

(1)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s﹣t图象与时间轴平行,则物体静止。

(2)由图象可以求出物体的运动时间,可以求出物体的路程,由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物体的平均速度。

【详解】

[1]由s﹣t图象可知,2

5s内物体运动的图线与时间轴平行,说明物体静止,故此时间内该物体运动的路程为0m。

[2][3]由图象可知,5

7s内物体运动的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

【点睛】

分析清楚图象、由图象找出物体的路程与对应的时间、熟练应用速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20.西静止西【详解】1冒烟情况可以判断有西风23甲车:

①当甲车不动时小旗子受西风的影响被刮向东方;②当甲车向西行驶时由于车速和西风都会使小旗子刮向东方;③当甲车向东行驶时由于车速小于风速小旗子还是刮向东

解析:

西静止西

【详解】

[1]冒烟情况可以判断有西风。

[2][3]甲车:

①当甲车不动时,小旗子受西风的影响,被刮向东方;②当甲车向西行驶时,由于车速和西风都会使小旗子刮向东方;③当甲车向东行驶时,由于车速小于风速,小旗子还是刮向东方。

乙车:

小旗子和烟的飘动方向不同,乙车一定运动,乙车向东或向西运动。

假设乙车向西行驶,由于车速和西风都会使小旗子刮向东方,与图不一致假设错误。

假设乙车向东行驶,当车速使小旗子向西刮,西风使小旗子向东刮,如果车速大于风速时小旗子还是刮向西方。

符合题意,假设正确。

三、解答题

21.见解析

【解析】

答:

冬天向手上吹气,会加快手上的汗液的蒸发,而蒸发要吸热会带走手上的热量,所以手不但不会暖和,反而会更冷;

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一方面口中吹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与温度较低的手之间发生热传递,温度较低的手会吸收热量;另一方面口中吹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手时,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滴,液化要放热,所以手会感到暖和.

考点:

蒸发及其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本题要用到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这两个知识来解答,在明白“哈气”和“吹气”的区别的基础上解答此题.

点评:

只有真正理解“哈气”和“吹气”的区别才能解决此题.

22.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利于节约用水

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减小水分的暴露表面积,使水在地面的表面积减小,从而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利于节约用水.

23.此处海底的深度是4.5km.

【分析】

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又知道声音在海水的速度,利用速度公式求此处海底的深度。

解:

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

t=

×6s=3s,

该处海水的深度:

h=vt=1500m/s×3s=4500m=4.5km。

答:

此处海底的深度是4.5km。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求出超声波单趟(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是本题的关键。

24.

(1)4s;

(2)可以听到回声

(1)人发出的声音传到大山再反射回来传播的路程

s=680m×2=1360m

由v

可得,听到回声的时间

t

4s

(2)因为人脑的反应时间为0.1s,4s大于0.1秒,所以他们可以听到回声。

【点睛】

知道人和大山的距离,可求人发出的声音传到大山再反射回来传播的路程,利用公式t

求出听到回声的时间;若能达到0.1s以上就能听到回声,否则听不到。

25.

(1)

(2)

;(3)

【详解】

(1)由表可知,动车由上海到南京全程的时间是

(2)由表可知,上海到南京的路程s=300km,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3)动车全部通过该桥通过的路程是

得,动车全部通过该桥需要的时间是

答:

(1)动车由上海到南京全程的时间是

(2)D412次动车组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3)动车全部通过该桥需要的时间是

26.

(1)288m;

(2)52km/h

(1)已知运油车的速度和通过隧道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得到穿过速到的路程,隧道长等于该路程减去车长;

(2)根据速度的变形公式分别求出车在没短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再把每段路程相加可得总路程,每段路程所用时间之和为总时间,最后利用速度可得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详解】

(1)车速

v=54km/h=15m/s

可知车通过隧道的路程

s=vt=15m/s×20s=300m

则隧道的长度

s隧道=s-s车长=300m-12m=288m

(2)已知运油车的速度

v1=60km/h

可得,运油车15min通过的路程

运油车的速度

v3=72km/h

可得,运油车20min通过的路程

运油车在这一路段通过的总路程

运油车在这一路段所用的总时间

则运油车在这一路段的平均速度

答:

(1)穿山隧道的长度是288m;

(2)运油车在这一段路段的平均速度是52km/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