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13315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附答案.docx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附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附答案.docx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附答案

2018-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卷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面是王老师编写的记忆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的歌诀。

该条约的签订(  )

A.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B.使中国丧失了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使西方列强侵略魔爪伸向中国西北

D.标志着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2.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了种种特权,它像一条条屈辱的绳索,严重地阻碍、破坏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下列不平等条约与条款对应搭配正确的是(  )

A.《南京条约》——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B.《虎门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

C.《天津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北京条约》——片面最惠国待遇

3.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  )

A.关天培战死炮台B.圆明园惨遭洗劫

C.邓世昌殉国黄海D.义和团火烧教堂

4.恩格斯说到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这个国家是(  )

A.美国B.英国C.俄国D.法国

5.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列强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是关天培

C.华尔在上海青浦的战役中被清军击毙

D.这次农民运动的结果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6.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

下面空白方框内应填写(  )

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D.北伐战争

7.李鸿章认为:

“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唯枪耳,炮耳,铁路耳,机器耳。

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在此思想指导下,他创办了(  )

8.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的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之一,下面关于戊戌变法的线索中,对应错误的史实是(  )

9.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历时三年取得重大成果,确认在当年大东沟海战战场发现的沉船为清北洋水师致远舰,被评为“2015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以下考古发掘信息中,可作为判断该沉船就是当年致远舰的最直接证据是(  )

A.长60多米、宽9—10米的舰体残骸

B.舰体上留有繁体“致远”字样的瓷器碎片

C.舰体上的多处火烧及爆炸痕迹

D.抛撒在舰体周边的钢板、木板、锅炉残片

10.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1.下列人物中,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是(  )

12.电影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

以下五部影片,按照所反映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①《虎门销烟》 ②《鸦片战争》 ③《纪录片·义和团》 ④《火烧圆明园》 ⑤《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③

C.①③②⑤④D.③④⑤①②

13.(2017泰州)1901年,李鸿章上奏朝廷:

“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国家)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

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剧,薄海惊心……”“上年事变”指的是(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示,可以使我们对历史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的了解。

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B.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15.在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的领导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自强求富B.变法维新

C.三民主义D.民主科学

16.王莉同学到南京旅游,看到南京市新街口广场上矗立着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铜像。

导游告诉她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其历史贡献有(  )

①建立中国同盟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亲自发动武昌起义 ④成立中华民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7.如图是广州成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策源地的重要见证,也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纪念公园。

兴建该公园是为了纪念(  )

A.萍浏醴起义B.安庆起义

C.广西起义D.黄花岗起义

18.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根本原因在于(  )

A.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B.袁世凯掌握了强大的北洋新军

C.旧官僚、立宪派的支持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19.“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  )

A.宋教仁遇刺B.国民党被解散

C.袁世凯称帝D.军阀割据混战

20.资产阶级革命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政治主张上的根本区别是(  )

A.是否兴办近代工矿企业

B.是否用暴力推翻清政府

C.是否发展资本主义

D.是否反对帝国主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21题16分,22题17分,23题9分,24题18分,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饱受列强侵略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不断反抗侵略,探索图强的抗争史。

让我们将目光投射回100多年前,一起去感受那交织着腥风血雨和忠肝义胆的历史画卷。

【屈辱见证】

(1)根据图一思考,列强从海上“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指哪场战争?

制造图二惨景的强盗是谁?

图三所示的厄运是哪场战争造成的?

(3分)

(2)在侵略者的炮口震慑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它们对中国的社会性质造成了什么影响?

(2分)

【抗争探索】

材料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材料二 ①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复兴之路》(上)

②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③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中国同盟会革命纲领

(3)材料一中的话是谁说的?

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谁?

对于他们二人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你有怎样的感受或启示?

(4分)

(4)材料二①中“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什么事件?

把②中的主张变为实践的运动是什么?

孙中山把③中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

(3分)

【知往鉴今】

(5)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

(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答,按甲题计分)(4分)

甲题:

导致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写2点即可)对此你有何感悟?

乙题: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有什么特点?

你认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烂不堪的旧船,只需几只三桅战舰就能够摧毁它的整个海防”。

——英国人马戛尔尼

材料三 从前我们只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的回忆文章

材料四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材料一中所说“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3分)

(3)材料三中“订得那样苛刻”的条约指什么?

这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

(4分)

(4)《辛丑条约》中的哪一条内容最鲜明的反映了材料四中“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分)

(5)综上所述,你对中国近代史有何认识?

(2分)

 

23.李老师让同学们围绕“近代化探索”这一主题设计历史板报,请你参与完成。

栏目一:

举步维艰

(1)图一至图四反映了“近代化探索”的哪一历史事件?

请任选其中一幅图片,指出反映了该历史事件的什么活动,并简述活动的理由。

(4分)

栏目二:

柳暗花明

(2)阅读图五及其文字材料,指出这一伟大人物认为实现目标的途径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奋斗目标是否实现,为什么?

(5分)

 

24.一场全国规模的革命想取得哪怕是部分的成功,都需要在人们面前提出一个与以往不同并被众多人接受的新的理想和目标,使人们燃起新的希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说欧美共和的政治,我们中国此时尚不能合用的……我们中国的改革最宜于君主立宪,万不能共和,殊不知此说大谬(错误)……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

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之共和……”

——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大会上的演讲词

材料二 “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仅仅)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

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

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

——孙中山考察英国心得

材料三 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不久,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基本精神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 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孙中山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什么理想目标?

影响孙中山提出这一理想目标的国外因素是什么?

(4分)

(2)材料二中孙中山认为欧洲列强社会存在着什么不足?

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

(4分)

(3)在同盟会纲领中孙中山提出的核心理想目标是什么?

与之相对应的是三民主义中的哪一主义?

(4分)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初步实现了他的哪些理想目标?

(4分)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孙中山提出的理想目标为什么能被众多的中国人接受?

(2分)

 

2018-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卷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面是王老师编写的记忆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的歌诀。

该条约的签订( A )

A.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B.使中国丧失了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使西方列强侵略魔爪伸向中国西北

D.标志着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解析:

A 本题考查学生的基本分析能力。

通过歌诀可判断该条约为《南京条约》,它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2.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了种种特权,它像一条条屈辱的绳索,严重地阻碍、破坏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下列不平等条约与条款对应搭配正确的是( C )

A.《南京条约》——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B.《虎门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

C.《天津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北京条约》——片面最惠国待遇

解析:

C 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和片面最惠国待遇都是《虎门条约》的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是《南京条约》的内容;只有《天津条约》和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搭配正确。

3.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 B )

A.关天培战死炮台B.圆明园惨遭洗劫

C.邓世昌殉国黄海D.义和团火烧教堂

解析:

B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故B符合题意。

4.恩格斯说到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这个国家是( C )

A.美国B.英国C.俄国D.法国

解析:

C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5.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D )

A.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列强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是关天培

C.华尔在上海青浦的战役中被清军击毙

D.这次农民运动的结果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解析:

D 依据所学可知,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D项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是洪秀全;华尔在上海慈溪的战役中被太平军击毙。

由此分析A、B、C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6.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

下面空白方框内应填写( A )

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D.北伐战争

解析:

A 面对内忧(指清政府统治危机)外患(指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清政府掀起了洋务运动。

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7.李鸿章认为:

“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唯枪耳,炮耳,铁路耳,机器耳。

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在此思想指导下,他创办了( D )

解析:

D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题干中关键信息“所不及者,唯枪耳,炮耳,铁路耳,机器耳”可判断该思想指导下创办的应为军事工业,备选项中与李鸿章相关的军事工业为江南制造总局,故选D项。

8.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的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之一,下面关于戊戌变法的线索中,对应错误的史实是( A )

解析:

A 公车上书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而不是《马关条约》。

9.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历时三年取得重大成果,确认在当年大东沟海战战场发现的沉船为清北洋水师致远舰,被评为“2015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以下考古发掘信息中,可作为判断该沉船就是当年致远舰的最直接证据是( B )

A.长60多米、宽9—10米的舰体残骸

B.舰体上留有繁体“致远”字样的瓷器碎片

C.舰体上的多处火烧及爆炸痕迹

D.抛撒在舰体周边的钢板、木板、锅炉残片

解析:

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通过舰体上留有繁体“致远”字样的瓷器碎片,可以判断出该沉船就是当年的致远舰。

10.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 B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解析:

B 根据题干关键词“1896年”及内容可知,与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有关。

《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不符合题意。

题干与洋务运动无关,C不符合题意。

《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下列人物中,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是( B )

解析:

B 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识记和分析能力。

康有为等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故选B。

12.电影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

以下五部影片,按照所反映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B )

①《虎门销烟》 ②《鸦片战争》 ③《纪录片·义和团》 ④《火烧圆明园》 ⑤《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③

C.①③②⑤④D.③④⑤①②

解析:

B 本题考查学生基础识记能力。

虎门销烟发生在1839年;鸦片战争时间为1840-1842年;义和团运动兴起于1898年;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甲午中日战争时间为1894-1895年。

13.(2017泰州)1901年,李鸿章上奏朝廷:

“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国家)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

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剧,薄海惊心……”“上年事变”指的是( D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

D 解题时抓住题干中关键信息“1901年”“上年事变”,由此推知上年事变发生于1900年,分析备选项,A项爆发于1840年,B项爆发于1856年,C项爆发于1894年,D项爆发于1900年,故答案选D项。

14.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示,可以使我们对历史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的了解。

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C )

A.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B.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解析:

C 本题考查学生的基本分析能力。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5.在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的领导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C )

A.自强求富B.变法维新

C.三民主义D.民主科学

解析:

C 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识记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为三民主义。

16.王莉同学到南京旅游,看到南京市新街口广场上矗立着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铜像。

导游告诉她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其历史贡献有( B )

①建立中国同盟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亲自发动武昌起义 ④成立中华民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

B 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其丰功伟绩有建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成立中华民国等,孙中山并没有亲自发动武昌起义,他当时在国外,故选B。

17.如图是广州成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策源地的重要见证,也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纪念公园。

兴建该公园是为了纪念( D )

A.萍浏醴起义B.安庆起义

C.广西起义D.黄花岗起义

解析:

D 1911年4月,广州起义失败后,人们将收殓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兴建该公园是为了纪念黄花岗起义,故选择D项。

18.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根本原因在于( D )

A.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B.袁世凯掌握了强大的北洋新军

C.旧官僚、立宪派的支持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解析:

D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根本原因在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故选D。

19.“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 A )

A.宋教仁遇刺B.国民党被解散

C.袁世凯称帝D.军阀割据混战

解析:

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教仁遇刺后,孙中山等号召兴师讨袁,“二次革命”爆发。

20.资产阶级革命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政治主张上的根本区别是( B )

A.是否兴办近代工矿企业

B.是否用暴力推翻清政府

C.是否发展资本主义

D.是否反对帝国主义

解析:

B 本题难度适中,维新派和革命派的阶级性质是一样的,都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通过改革的方式,实行君主立宪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革命派主张通过暴力的手段,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21题16分,22题17分,23题9分,24题18分,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饱受列强侵略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不断反抗侵略,探索图强的抗争史。

让我们将目光投射回100多年前,一起去感受那交织着腥风血雨和忠肝义胆的历史画卷。

【屈辱见证】

(1)根据图一思考,列强从海上“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指哪场战争?

制造图二惨景的强盗是谁?

图三所示的厄运是哪场战争造成的?

(3分)

(2)在侵略者的炮口震慑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它们对中国的社会性质造成了什么影响?

(2分)

【抗争探索】

材料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材料二 ①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复兴之路》(上)

②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③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中国同盟会革命纲领

(3)材料一中的话是谁说的?

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谁?

对于他们二人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你有怎样的感受或启示?

(4分)

(4)材料二①中“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什么事件?

把②中的主张变为实践的运动是什么?

孙中山把③中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

(3分)

【知往鉴今】

(5)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

(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答,按甲题计分)(4分)

甲题:

导致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写2点即可)对此你有何感悟?

乙题: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有什么特点?

你认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解析:

(1)问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可知,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第三小问依据所学可知,1900年列强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8月攻入北京,烧杀抢掠。

(2)问依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信息可知,这是林则徐的名言;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在1894年的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视死如归,撞向日舰“吉野号”,壮烈牺牲;第三小问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第(4)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信息“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可知是洋务运动;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第三小问孙中山把同盟会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第(5)问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题作答。

答案:

(1)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分)

(2)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分)

(3)林则徐;邓世昌;扣住爱国奉献去谈,言之有理即可。

(4分)

(4)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三民主义。

(3分)

(5)甲题:

主要原因:

中国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清政府腐败无能、清政府经济军事落后。

(任写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感悟:

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一定要努力发展,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乙题:

特点:

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启示:

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与时俱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