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县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084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梓潼县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梓潼县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梓潼县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梓潼县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梓潼县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梓潼县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调研报告.docx

《梓潼县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梓潼县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调研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梓潼县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调研报告.docx

梓潼县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调研报告

政协梓潼县委员会

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情况调研报告

由于我县工业基础薄弱,产业发展起步晚,再加上全球经济低迷,致使我县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型企业目前发展受到很大影响,“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

为进一步了解我县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在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方面的有关情况,今年6月初,县政协组织工信、工商、国土、林业、房管、金融等部门开展了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情况的调研。

其目的是为县委、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完善我县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各融资服务机构的作用,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为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

县委、县政府为加快我县中小微企业发展,制定了《梓潼县关于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梓委发〔2013〕7号)、《中共梓潼县委、梓潼县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梓委发〔2013〕8号),出台了《梓潼县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计划及考核办法》(梓委办发〔2013〕27号),在财政补助、贷款利息补贴、税收奖励等方面明确了扶持政策。

通过不断完善各种政策对中小微企业开展融资工作进行指导,为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困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一)银行业主管部门先后出台扶持中小微企业融资政策。

县人民银行和银监办事处督促各金融机构,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制定的关于加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各种政策。

例如《中国银监会关于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银监发〔2013〕7号)、《省银监局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二十一条措施》(川银监发〔2013〕43号)、《人行成都分行关于四川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提升工程工作方案(2013-2015)的通知》(成银发〔2013〕39号)、《人行绵阳中支关于绵阳市金融支持科技和金融结合的信贷指导意见》(绵银发〔2012〕80号)、《绵阳市政府办关于印发〈绵阳市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绵府办发〔2013〕30号)等文件。

(二)以诚信中小微企业融资培育为重点,务实推动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改善企业融资环境。

县人民银行2006年制定了《梓潼县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同时成立了“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施小组”,启动了全县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1、在县中小企业局的配合下,收集了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并录入系统,截止2012年底共收集81户中小企业信用信息。

2、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了“万户诚信企业”创建活动,通过筛选后积极向上级推荐;三是充分利用企业贷款卡年审的有利时机,要求企业提供最新的信用信息,及时更新信用数据。

3、严格按中小企业信用查询的相关规定,开展中小企业信用查询,打印信用查询报告,为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提供了参考。

经过多年来持续不断地企业诚信建设,全县的中小企业信贷投放得到快速发展,截止2013年5月末,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16.44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1.67倍,年均增长37.11%,有力地支持了长林肉类、建丰林业、圣迪乐为主的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组织企业进行融资培训,搭建融资平台。

1、针对我县中小微企业的具体情况开展融资培训。

县金融办与工信局组织县内商业银行信贷人员和中小微企业的法人代表、财务人员不定期开展企业融资培训,分析我县中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搭建银企沟通平台,让企业熟悉融资产品、操作程序,掌握融资技巧。

2、以“创建金融生态示范县”活动为载体,广泛深入推进政银企互动合作。

通过召开银政企座谈会、项目洽谈会、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共为金融机构推介优质项目近60个,授信额度达到10多亿元,进一步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问题,优化了投资环境,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县工商局广泛宣传,积极做好企业动产抵押、股权出质登记工作。

1、通过宣传,增强企业动产抵押、股权出质登记意识。

针对不少企业不知利用自有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股权等可以到银行办理抵押贷款情况,县工商局通过红盾信息网、企业年检、走访重点企业等方式广泛宣传动产抵押和股权出质登记;同时,将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动产抵押登记办法》、《股权出质登记办法》以及登记的范围、条件、程序和流程在县工商局和各基层工商所的公示栏进行公示,积极动员企业利用动产、股权办理抵押登记,从而帮助企业盘活资产,解决融资难题。

2、简化登记手续,规范登记行为。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动产抵押登记办法》、《股权出质登记办法》,县工商局专门制定了企业申请动产抵押登记和股权出质登记须知等表册,明确告知申请人申请登记应提交的文件证明材料、受理、审核及相关操作注意事项和规范要求,统一规范操作、公开办事程序。

3、推行当场办结制,提高办事效率。

在登记过程中,县工商局窗口登记人员始终保持“热情、细致、高效”的服务态度,推行动产抵押登记当场办结、限时办结、“一口清”、服务承诺等制度,把为企业提供便利快捷的服务贯穿于工作之中,为企业提供便利、高效的准入通道,减少申请人往返的次数,最大限度地缩短办理时间,使企业能尽快获得贷款,降低成本费用。

(五)县国土资源局主动服务,规范运作,在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2012年县国土资源局共办理抵押登记64宗,抵押面积3140230.35平方米,抵押金额66698.119万元。

(六)县房管局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规范开展房地产抵押登记工作。

1、房地产抵押登记数量快速增长。

2010年到2013年5月止在成交的4039件商品房买卖中,以按揭贷款方式购买的有2363件,占58.5%。

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5月县房管局累计办理各类他项权登记3564件,涉及抵押面积共计119.99万平方米,涉及贷款金额共计14.6亿元。

其中2011年办理1049件,2012年办理1381件,同比增加31.6%,2013年1月至5月办理1134件,同比增加74%。

从他项权证的办理数量的快速增长可以看出,随着我县的经济发展,个人及企业的融资需求在快速的增长,融资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2、不断完善抵押登记流程。

县房管局通过为我县各企业(老山磨坊、绵阳梓椒食品有限公司、绵阳市天成肉类食品有限公司、奇恒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开辟办证绿色通道,调配专人受理房地产抵押登记业务,缩短抵押登记时限,减少办事环节,适当减免服务性收费,提高房地产抵押登记工作效率,有效帮助企业融资,使房地产抵押在盘活资产、保障信贷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为拉动经济增长、加快城市建设提供服务。

2010年1月到2013年5月31日止共为我县各类企业办理房屋抵押登记207件,抵押面积73万平方米,贷款金额7.69亿元。

(七)融资担保、小额贷款公司逐步发展壮大。

梓潼县聚源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资本金可放大5倍,可贷款担保2.5亿元,2013年5月末在保客户22户,在保余额5050万元,发展潜力巨大。

梓潼县中玮海润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从业人员13人,2013年5月16日公司开业,开业当月就为我县一家小型企业融资110万元。

目前正积极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信用联社加强合作,拓展业务。

二、我县中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县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虽然得到了逐步改善,但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的政策等“软环境”尚不完善,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还不健全,成为制约我县中小微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一)中小微企业融资政策环境的问题。

1、政策效应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各级各部门虽然出台了一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定,由于政策支持体系尚未完善,对直接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规定较少,加之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还没有从机制、体制上形成有力保障。

随着中小微企业融资形势的不断变化,这些政策的作用就更难得到很好的发挥。

2、政策宣传不到位,社会知晓度不高。

虽然《物权法》、《动产抵押登记办法》《股权出质登记办法》已颁布实施了几年,但是金融部门、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村生产经营者等对相关规定了解不够,对动产抵押、股权出质登记程序认识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经营者融资。

另外相关政策不配套,操作性差,农村土地承包权、农民宅基地和房屋以及林权在抵押和处置上存在一定的法律障碍,流转服务还不健全,直接影响了涉农中小微企业融资,特别是影响农村金融的活跃。

(二)社会融资服务体系的问题。

1、银行融资条件高,限制多。

其审批权过分集中于上级行,不但影响基层行贷款发放的能动性,而且因审批手续、环节过多,影响中小微企业取得贷款的时效性,同时企业普遍贷款数量少、频次多,增加了融资的复杂性,造成银行放贷成本过高。

2、银行业务创新不够。

银行能向中小微企业提供的金融产品一般只有贷款、承兑汇票、票据贴现等,而存单质押、仓单质押、股权质押、企业法人连带责任担保等新型金融产品相对较少。

信贷品种单一,无法满足我县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

3、我县融资性中介机构不健全,专业的评估和融资中介人才缺乏。

县内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没有形成合理的竞争机制,对诸如土地、厂房、机器设备的评估收费较高,并且评估有失客观,无形中提高了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4、担保机构担保费用偏高,增加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负担。

办理动产抵押登记、股权出质登记大多数是由担保公司担保,而企业向担保公司请求担保服务时,其收费额度偏高,以贷款100万元为例,剔除担保利率、评估费、公证费、登记费等有关费用外,企业实际得到的贷款只有80万,且本应由担保公司向银行缴纳的20%的保证金,也要由企业承担,这已变成担保公司的行规,企业融资负担较重。

而对于存货抵押,银行为转移风险,基本上都是委托第三方进行监管,从而也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三)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1、竞争力的问题。

我县中小微企业大多资产和经营规模小,发展目标不够明确;自有资金有限,抗风险能力差;没有自主品牌,企业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低、市场潜力小,附加值较低,缺乏竞争力。

2、内部管理问题。

我县中小微企业内部管理缺乏规范性,内部规章制度不健全、随意性较大、权力过于集中,使企业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3、企业信用问题。

由于信息不透明、信用状况不确定、财务报表不规范造成了中小微企业向银行融资的条件缺失。

4、对融资的认识问题。

不少中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把企业融资当作一个短期行为来看待,希望搞突击拿到银行贷款,而实际上成功的机会很少,形成一些融资误区。

5、人才问题。

我县中小微企业不仅缺乏“技术人才”,更缺乏“融资和财务管理人才”。

没有人才,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就不强,管理水平就落后,融资就更困难。

三、完善我县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的建议。

(一)加大融资政策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

1、建议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加大对支持和帮助中小微企业融资政策的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

制定和完善针对中小微企业进行融资服务的相关规定,为我县中小微企业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

2、组织全县中小微企业加强对各级政府和部门制定的相关融资政策的学习,激发企业的内需动力。

工信、金融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融资知识培训工作,为企业培育融资人才。

(二)充分发挥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中小微企业融资中的主体作用。

1、建议我县银行等金融机构进一步转变观念,贯彻落实省银监局《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二十一条措施》等文件精神,在科学测算基础上合理制定中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将中小微企业信贷工作的重点前移到信贷营销上来。

2、创新金融产品。

开展商业承兑汇票直贴、转贴、再贴现工作,扩大银行承兑汇票使用面,用好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等融资工具,缓解企业流动资金压力。

推行动产质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小企业联保贷款等适合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新品种,提高和完善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功能。

(三)大力支持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

1、继续支持担保、小贷公司的业务发展,推动新的公司进入梓潼发展,形成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