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室护理规章制度.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6641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病室护理规章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新生儿病室护理规章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新生儿病室护理规章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新生儿病室护理规章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新生儿病室护理规章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生儿病室护理规章制度.doc

《新生儿病室护理规章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病室护理规章制度.doc(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生儿病室护理规章制度.doc

新生儿病室

护理规章制度

目录

一、新生儿病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工作制度------------3

二、新生儿病室护理质量管理制度--------------------5

三、新生儿病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6

四、新生儿病室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8

五、新生儿保暖制度-------------------------------10

六、新生儿病室床头交接班制度---------------------11

七、正确使用气囊面罩吸氧制度---------------------13

八、早产儿安全用氧制度---------------------------14

九、预防静脉药物外渗安全制度---------------------16

十、新生儿安全用药制度---------------------------17

十一、新生儿管饲安全管理制度---------------------18

十二、新生儿病室工作制度-------------------------19

十三、新生儿监护室抢救制度-----------------------22

十四、新生儿病室隔离制度-------------------------23

十五、新生儿病室感染管理制度---------------------25

新生儿病室护理规章制度

主题名称

新生儿病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工作制度

编号

001

制定者

龙秋雨

审核者

太月仙

核准者

吴艳华

持有部门

新生儿病室

制定期

2011-11-1

试行期

2011-12-1

修订期

2012-5-1

执行期

2012-10-1

版次

1

页数

2

一、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

吴艳华

副组长:

太月仙龙秋雨翟艳华丁雪菱

组员:

何冬梅黎红美孙丽梅陈春梅方丽芬

二、工作任务

(一)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护理质理管理小组是护理质量的最高控制机构。

(二)每周一开展质量教育,负责护理人员培训工作,提高全员护理质量意识,树立病人至上,质量第一的观点。

树立全心全意为患儿服务的思想,改进护理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

保证护理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三)负责制定儿内科护理质量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做到质量标准化。

建立健全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制定各项质量评价标准和奖惩制度。

(四)建立护理质量保证体系,定期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督促检查和评价。

(五)掌握科室治疗、护理等护理质量情况.及时制定整改措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六)对重大护理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对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七)每周一晚会向全科护理人员通报护理质量情况和处理决定。

三、工作制度:

(一)调查研究有关护理质量情况,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二)对全科的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定期进行考核、分析和评价。

(三)根据科室的护理工作发展情况,调整和修订护理质量标准。

(四)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组员例会,特殊情况可临时召开会议,分析护理质量现状,寻找护理质量缺陷及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制定下季度质量责任目标。

(五)小组成员负责护理质量信息的收集和反馈,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新生儿病室护理规章制度

主题名称

新生儿病室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编号

002

制定者

龙秋雨

审核者

太月仙

核准者

吴艳华

持有部门

新生儿病室

制定期

2011-11-1

试行期

2011-12-1

修订期

2012-5-1

执行期

2012-6-1

版次

1

页数

1

一、成立由护士长、责任组长、部分主管护师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并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与管理。

二、成立由护理管理小组组长、护理质量督导小组、质量检查小组组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全面质量督导、检查。

三、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各项质量检查标准,每周对病房组织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四、病房的质量检查小组对本病房的护理质量进行检查,每周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护士长,分析原因并制定整改措施。

五、各病区质量管理小组对科室的护理质量每-检查一次;护理管理小组和护理质量督导小组,每周随机抽查一次;检查结果在护士例会上反馈,同时将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做详细记录。

六、科室检查结果对工作成绩突出者,科室给予岗位加分奖励,对屡次不改者给予岗位扣分,以便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检查结果作为护士评先评优的依据。

新生儿病室护理规章制度

主题名称

新生儿病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编号

003

制定者

龙秋雨

审核者

太月仙

核准者

吴艳华

持有部门

新生儿病室

制定期

2011-11-1

试行期

2011-12-1

修订期

2012-6-25

执行期

2012-7-20

版次

1

页数

2

一、加强对护士执业资格和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为患儿安全护理服务提供保障。

二、工作时间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不随意脱岗。

护士长定期巡查病房。

护士长排班合理,各班次护理人员老、中、青搭配。

三、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保障患儿的治疗护理安全。

四、遵医嘱执行各项护理操作、特殊治疗、检查均需履行告知程序,

五、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按要求及时书写护理记录。

六、对开展的新项目及新技术应及时制定护理常规,以使护理人员能够遵照执行。

七、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八、各类药品放置有序,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确保患儿用药安全。

九、如出现护理差错或护理投诉按规定及时上报护士长,不得隐瞒,并填写不良事件登记本,并保存好病历。

十、护理用具、抢救仪器要每周一检查,保证处于备用状态,护理人员要熟悉放置位置,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

十一、按规定认真交接班,危重患儿、新患儿、特殊检查及突然发生病情变化等患要床头交接班。

十二、病历管理:

病历齐全,每班进行交接班并有清点记录及签名

十三、按有关规定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并定期检查,防止过期、包装破损、潮湿、污染等现象发生。

十四、按规定处理医用垃圾,防止再次污染及交叉感染,给患者带来伤害。

十五、做好护士职业防护。

十六、住院期间要保证患儿安全,病室通道要通畅,病房环境布置、设置设施应考虑患儿的安全,病房内禁止吸烟、使用电炉、蜡烛及点燃明火,防止各种意外发生。

十七、制定并落实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和危重患儿抢救护理预案。

新生儿病室护理规章制度

主题名称

新生儿病室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

编号

004

制定者

龙秋雨

审核者

太月仙

核准者

吴艳华

持有部门

新生儿病室

制定期

2011-11-1

试行期

2011-12-1

修订期

2012-3-1

执行期

2012-4-11

版次

1

页数

2

一、病室差错事故登记报告由护士长负责,有差错事故登记本,认真作好登记报告工作。

二、发生一般差错,当事人及时向护士长汇报发生经过、原因和结果。

三、由护士长或责任者立即通知医生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并在当-填写护理差错登记报表交护理部。

四、发生严重差错事故,当事人及时向护士长汇报发生经过、原因和结果,护士长立即向科主任做口头报告,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护士长、科主任核实后,及时报院领导。

五、发生严重差错事故后,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将差错事故造成对病人的损害降至最低限度。

六、发生严重差错事故后,有关该患儿的标本、化验结果、药品、器械、病史记录等,应妥善保管,不得销毁或涂改。

对疑似输液、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科内保管。

七、对护理差错做到五个不放过:

(1)未查清原因不放过。

(2)未查清事情经过不放过。

(3)没有处理结果不放过。

(4)当事人、科室护士未吸取教训不放过。

(5)未制订防范措施不放过。

八、根据差错事故的性质、情节、本人态度,结合有关规定,作出相应处理。

九、实习护士一旦发生差错,按差错的性质、发生原因及经过,带教老师和实习护士酌情分别承担一定的责任。

十、发生重大差错事故,科室对当事人必须进行分析差错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强化护理安全教育,以使相关人员吸取教训。

 

新生儿病室护理规章制度

主题名称

新生儿保暖制度

编号

005

制定者

龙秋雨

审核者

太月仙

核准者

吴艳华

持有部门

新生儿病室

制定期

2011-11-1

试行期

2011-12-1

修订期

2012-7-1

执行期

2012-7-25

版次

1

页数

2

一.刚出生的新生儿立即采取保暖措施,加强保暖护理,选用新棉花和柔软舒适的棉布制作的衣被,以保证良好的保暖性。

二.根据体重、胎龄选择合适的环境温度,室温要维持在24~26℃,晨间护理时应达到28℃以上,湿度55%~65%。

对患者常规测体温1次/4h。

三.包裹新生儿时不要太紧,以免影响新生儿的四肢活动,不利于产热,反而使散热加快。

四.早产儿、病情危重、反应差、温度偏低或不升者入暖箱保暖。

五.根据体重、胎龄、反应调节温箱温度,使体温维持在36.5℃左右,不得随意打开箱盖或抱出婴儿,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喂奶,换尿布等均应在箱内完成,动作要迅速,以防止失散热。

六.有书面的新生儿保暖制度,每个护士上岗前都必需接受岗前培训。

新生儿病室护理规章制度

主题名称

新生儿病室床头交接班制度

编号

006

制定者

龙秋雨

审核者

太月仙

核准者

吴艳华

持有部门

新生儿病室

制定期

2011-11-1

试行期

2011-12-1

修订期

2012-1-1

执行期

2012-2-1

版次

1

页数

2

一、身份识别:

手腕带床号、姓名、性别、-龄字迹清晰、宽紧适宜,与床头卡、床号牌一致;

二、一般情况:

生命体征、神志、反应、哭声、肌张力;

三、面色:

是否红润、青紫、发绀、黄染,全身皮肤是否完好;

四、管道交接:

是否通畅和正确(胃管深度有标识、输液管、液速,记录剩余液量,氧管、氧流量与医嘱是否相符);

五、喂奶情况:

包括奶的浓度、量、吸吮力、鼻饲患儿残奶情况;

六、脐带残端是否已脱,是否渗液;

七、大小便情况;

八、用温箱或蓝光箱的病儿,要检查光疗箱内温度计温度和光疗箱本身所设定的温度是否相符;

九、针对病儿不同疾病的病情交接(如黄疸的病儿要交皮肤黄染的深度,光疗后黄染是否减轻)接班时常规更换SPO2指套的位置,更换患儿体位;检查患儿固定是否妥当。

十、用呼吸机的患儿:

(一)检查管道是否通畅,

(二)及时处理冷凝水(不要回流入气道、倒入含氯消毒桶内)

(三)打开湿化器、及时添加湿化水

(四)检查门齿距离,气管导管是否脱出或插入过深,固定是否牢固

新生儿病室护理规章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