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卫星远程教育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207409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高中卫星远程教育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农村高中卫星远程教育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农村高中卫星远程教育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农村高中卫星远程教育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农村高中卫星远程教育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高中卫星远程教育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ocx

《农村高中卫星远程教育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高中卫星远程教育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高中卫星远程教育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ocx

农村高中卫星远程教育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附件1:

《鸦片战争》三种课型分析

——农村高中卫星远程教育终端教学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课例分析

安仁二中历史学科组

执笔:

侯芸芳

一.背景:

2006年5月,安仁二中加盟长郡卫星远程教育集团,成为长郡卫星远程教育合作学校。

2006年10月安仁二中申报《农村高中卫星远程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被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区域性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总课题组批准为子课题。

2006.7——2009.12“主动参与型远程教育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课题实验和研究在安仁二中开展。

我们先后开展直播课型、录播课型、自主组合多媒体课型等三种课型的教学实验和研究。

二.课型案例以及课型评价

(一)直播课型

教学内容

阶段

终端班教师活动

终端班学生活动

教育教学理论的运用

鸦片战争

课前

1.听取远程教师的周计划安排,

研究远程课前提供的教学课件,

了解远端教师教学的基本思路,

了解教师和学生可能的互动活动

2.提示学生预习该课教材内容,

标示难点,适当查阅相关资料。

1.预习教材

2.标识难点

3.查阅相关资料

1.有意注意理论

课中

1.组织课堂教学秩序

2.组织学生听远程教师的直播课

3.配合远程教学进度,指导学生

参与相关的教学活动,如:

提问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并讨论;要求学生识记战争签订的条约的名称《中英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和具体内容;引导学生讨论中国战败的原因;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

4.针对学生讨论和回答中的错误

加以纠正。

4.布置作业和下节课学习的内容

1.阅读教材

2.听远程教师讲课

3.思考远程教师的提问并回答

4.根据远程教师的要求阅读相关教材相关内容

5.可以在直播课终了后向终端教师询问疑难问题

1.基更的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

2.安德森的六种交互作用理论

3.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4.主体性理论

课后

1.检查学生的作业。

2.针对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评。

3.跟学生交流心理,鼓舞斗志。

4.跟远程教师探讨教学中存在的疑点。

5.向学生提供一些学习网站和学习信息

1.及时完成作业

2.跟远程教师发邮件向远程教师提问交流

3.跟终端教师交流心理和学习一点

4.利用网络查阅相关的学习资料

1.霍姆伯格双向交流通信理论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论

评价

(一)优势:

1.最大的优势就是实现农村高中学生和城市高中学生同步接受远程优秀教师的教育,享受最丰厚的教学资源,受到最前卫的教学理念的熏陶。

2.推动农村教学理念的更新。

(二)局限性:

1.最大的缺点就是远端和终端教学时间的绝对同步性,终端教学时间的不可调控性。

其他的缺陷全部是由它派生的。

2.远程教育的集团化有优势,也有缺陷性,远端教师永远不可能掌握和顾及所有麾下的庞大的学生队伍的个别素质,学生的主体作用很难发挥。

(二)录播课型

教学内容

阶段

终端班教师活动

终端班学生活动

教学理论

鸦片战争

课前

1.研究:

远端学期和周教学计划;远端课前提供的教学课件;远端录播课的实况。

2.了解远端教师教学的基本思路和了解教师和学生可能的互动活动。

3.设计终端教师和学生课中的双边活动

4.提示学生预习该课教材内容,

标示难点,适当查阅相关资料。

1.预习教材

2.标识难点

3.查阅相关资料

1.有意注意理论

课中

1.组织课堂教学秩序

2.组织学生听远程教师的录播课

3.根据远程录播课教学进度,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如:

提问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并讨论;要求学生识记战争签订的条约的名称《中英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和具体内容;引导学生讨论中国战败的原因;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

4.随时暂停录播课,针对学生讨论和回答中的错误加以纠正,并适当拓展。

4.布置作业和下节课学习的内容

1.阅读教材

2.听远程教师讲课

3.思考远端教师和终端教师的提问并回答

4.根据远程教师和终端教师的要求阅读相关教材相关内容

5.随时可以向终端教师询问疑点。

1.基更的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

2.安德森的六种交互作用理论

3.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4.主体性理论

课后

1.检查学生的作业。

2.针对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评。

3.跟学生交流心理,鼓舞斗志。

4.跟远程教师探讨教学中存在的疑点。

5.向学生提供一些学习网站和学习信息

1.及时完成作业

2.跟远程教师发邮件向远程教师提问交流

3.跟终端教师交流心理和学习一点

4.利用网络查阅相关的学习资料

1.霍姆伯格双向交流通信理论

2.

评价

优势:

1.实现农村高中学生和城市高中学生同步接受远程优秀教师的教育,享受最丰厚的教学资源,受到最前卫的教学理念的熏陶。

2.录播课型相对于直播课的优势还有就在于远端直播教学时间和终端录播教学时间的可分离性,终端教学时间的可操控性。

其他的优势全部是由它派生的。

局限性:

1.单纯的录播课也容易让终端的教师产生惰性,丢失创新的激情。

这不符合而今新课改的教学创新理念。

2.录播课也无法顾及大集团所有学生的个性素质,影响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1.基更的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理论

3.教育教学的创新理论

(三)自主组合多媒体课型

教学内容

阶段

终端班教师活动

终端班学生活动

教学理论

鸦片战争

课前

1.研究:

远端学期和周教学计划;远端课前提供的教学课件;远端录播课的实况。

2.了解远端教师教学的基本思路和了解教师和学生可能的互动活动。

3.寻找网络中相关的教学资源

4.整合远端教学资源和终端教师收集到的教学资源,设计终端教师和学生课中的双边活动,并制成多样化的教学课件(保留远程教育特色又彰显终端特色)

5.提示学生预习该课教材内容,

标示难点,适当查阅相关资料。

1.预习教材

2.标识难点

3.查阅相关资料

1.有意注意理论

课中

1.组织课堂教学秩序

2.有选择的进行录播课教学,更多的是依照终端教师整合资源后设计的方案进行教学。

3.引导学生探讨三个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的习惯

第一.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第二.中国战败的原因。

第三.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4.强化教学过程中三条线:

知识线:

两次烟片战争的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两次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两次鸦片战争的的结果和影响

学法线:

从香港的近代与现代的比较中认识当今中国的昌盛;从当时中国和英国的政治经文化外交政策等方面比较两国实力的强弱认识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必然性和认识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本质;识记战争签订的条约的名称《中英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和具体内容,结合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内容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从战后中国的国内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我国社会的客观上的进步影响。

情感线:

教学开端就放映“香港回归”镜头,激起学生骄傲自豪情绪;放映“鸦片输入中国的危害”镜头,认识虎门销烟的爱国情感;放映“额尔金下令焚烧圆明园”这个影片镜头,激起学生的“不忘国耻,奋发图强”情绪

6.布置作业和下节课学习的内容

1.阅读教材

2思考远端教师和终端教师的提问并回答

3根据远程教师和终端教师的要求阅读相关教材相关内容

4随时可以向终端教师询问疑点。

1.基更的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

2.安德森的六种交互作用理论

3.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4.主体性理论

5.教学优化理论

课后

1.检查学生的作业。

2.针对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评。

3.跟学生交流心理,鼓舞斗志。

4.跟远端教师探讨教学中存在的疑点。

5.下载远端录播课课件到教室里的计算机上

5.向学生提供一些学习网站和学习信息

1.及时完成作业

2.跟远程教师发邮件向远程教师提问交流

3.学生可以直接登陆听远端录播课,进一步弄懂所学知识点。

4.利用教室的计算机上网查阅相关的学习资料

1.霍姆伯格双向交流通信理论

2.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理论

评价

优势:

1.彰显远端教育集团的优势:

丰厚的教育资源优势;最前卫的教育教学理念;最优秀的教学方案设计和示范;最前沿的新课改行为示范。

这些让终端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受益匪浅。

2.彰显终端特色,充分顾及农村高中的地区差异性,充分发挥终端教师和终端学生的主体作用。

3.终端教育对远端教育具有吸收继承和创新的双重特性。

局限性:

1.整合资源的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终端教师的业务素养、教学阅历、教学理念的束缚,从而影响远程教育最佳优势的发挥。

1.教学优化理论

2.教育创新理论

3.马克思主义辨证认识论

三.实验研究成果:

1.形成一种教学模式:

主体参与型卫星远程教学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2.掌握了课件设计的基本思路:

设计中贯穿三条主线:

知识线、学法线、情感线。

3.掌握了课件制作的一些基本原则:

1.重在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原则。

2.突出科学性的原则

3.突出教学的层次性的原则

4.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的原则

5.突出教师的指导性的原则

6.增强交互性的原则

7.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原则

8.增强形象化的原则。

9.服务于教学的原则

10.强调适度性原则

四.实验后的体会

卫星远程教育是个具有广阔前景的教学模式,这早有专家论证,在此我不详说。

我只想谈谈我作为终端学校的实验班历史授课教师在这几年的实验和研究中的体会。

我作为长郡远程卫星教育中的终端学校实验班的授课教师在处理远端教学资源和教学网站资源等教与学资源中的几点心得。

1.“得意忘形”。

远端长郡卫星学校给终端的学校提供了许多教学资源,如:

周月期历史教学计划安排、每天的教学课件草稿,每节直播课堂教学实况录象,有日练周练月考期考试卷等,卫星教育终端授课教师在利用远程长郡直播教学与录播教学资源时,要有一种得意忘形的心境,即重理解远程长郡直播教学和录播教学中的前沿教学理念、教学课件设计原则和设计线索、长郡直播班授课教师在直播录播课堂上进行新课改的教学实践方法,轻远程长郡直播课录播课上的教学实况细节。

2.“取长避短”。

远程卫星教育和各种教学网站给终端学校的实验班授课教师提供了很多可选择的课堂教学模式,如直播课型、录播课型、自主组合多媒体课型,这些课型各有各的优势,又各有各的局限性,终端实验班授课教师要学会大胆的选择,选择中要大胆的采取“取长补短”的原则。

3.“择优而用”。

远程卫星教育和各种教学网站给终端学校的实验班授课教师提供了很多可选择的教与学资源,有很多教师的“教”案和学生“学”案,有很多的教学实用课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是终端学校实验班授课教师要学会在这众多的教学资源“择优而用”。

4.“开拓创新”。

教育实验和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和革新。

所以卫星教育终端的实验班授课教师有责任在终端授课前大胆的畅想设计教学方案、大胆的整合教学资源、大胆的创新设计教学课件,并进而丰富远程卫星教育资源。

同时卫星教育终端的实验班授课教师在设计课型和设计学案时候要侧重引导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5.“主次原则”。

新课程新课标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技能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所以终端学校实验班授课教师在设计课型课件的时候,在关注“教”案和“学”案的时候要特别注重“学”案的设计。

6.“手段原则”。

教学课型教学资源永远都只是教学的手段和工具而已,教师和学生永远是教与学的主体,是教学的灵魂所在。

定稿于2009-11-19

分层指导及时调节

附件2:

自主组合多媒体课型《鸦片战争》教学过程设计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鸦片战争

一、教学设计思想: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宗旨,围绕“问题探究法”逐步展开,加强学法指导,诱导先学后教,充分调动学生互动的积极性,把学习变成师生对话、自主探索和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注重课前、课中和课后问题的展示、探究和激发。

并以史为鉴,加强与现实联系(香港回归、禁毒教育、国防教育),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课标要求:

列举两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侵华的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三、知识结构特点:

本课相对旧版教材而言,在知识结构和体系编排上有重大变化。

本课第一目“虎门销烟”,讲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及原因。

第二目“鸦片战争”,讲述了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第三目“战火再燃”,概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及影响。

四、教学目标:

①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列强的罪恶行径,《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②能力训练点:

◆启发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虎门销烟这一事件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认识,澄清和批驳在这一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谬论,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批判的能力。

◆要求学生能够在合作的基础上独立完成老师制作的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逻辑关系图,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和导火索。

◆通过相关视频的播放,培养学生从影视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要求学生以侵略者的身份陈述鸦片战争的经过,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陈述能力,概括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③德育落实点:

◆通过揭露西方列强在中国走私鸦片、发动战争、火烧圆明园等侵略史实,教育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了解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中的反侵略精神。

通过对林则徐虎门销烟、海龄率军浴血奋战等史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他们都在为捍卫民族利益而不懈斗争,是我们后人学习的榜样。

◆联系香港地区割失和今天重回祖国怀抱的历史,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

五、教法和学法

1、设疑引思法:

通过设置争议性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引导讨论法:

通过师生与生生的互动,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观察学习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视频、地图及文字材料等,培养学生从各种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为学生思维力的发展、想象力的发展,以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多媒体辅助法:

增加课堂容量,同时把繁杂的问题简易化,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提高教学效率。

六、重点、难点

◆重点:

鸦片战争的起因和两次鸦片战争的结果

◆难点:

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的关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

七、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香港回归》片断。

进而提问:

你知道香港问题的由来吗?

(从而导入新课)

2、新课教学

(1)虎门销烟 

①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

【设疑】19世纪上半叶的航海工具主要是帆船,从英国航行到中国必须绕过非洲好望角,这样一来至少要4个月时间才能到达中国,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呢?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影片——《晚清悲歌》)

【播放视频】《晚清悲歌》(学生从影片中体验战前中英两国的差距。

【教师提问】同学们从这段影片中得到了什么信息?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述】我们可以以这样一个表格的形式来表述战前中英两国的社会状况。

中国

英国

政治

封建政治日益腐败

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

自然经济财政困难

完成了工业革命商品经济发达

军事

装备陈旧

船坚炮利

外交

闭关锁国

殖民扩张

综合

腐朽落后

文明强大

【教师过渡】这就是战前双方的社会状况。

那么,请问当时英国人是不是一来到中国就发动了战争呢?

②英国走私鸦片和林则徐禁烟

【播放视频】《虎门销烟》

【教师讲述】这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它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教师提问】如果林则徐不销烟,战争能避免吗?

如果林则徐不被革职查办,战争能取胜吗?

(学生讨论回答)

③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教师讲述】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

A、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根本原因

B、英国在中国的贸易受阻——直接原因

C、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导火索(借口)

(2)鸦片战争

【多媒体展示】《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教师讲述】下面请同学们先阅读教材,然后进行角色扮演,要求大家以英国侵略者的身份讲述当时战争发生的经过。

【学生回答】以侵略者的身份讲述鸦片战争的经过。

【教师讲述】这位同学讲的非常详细。

战争最后以清政府的失败告终,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多媒体展示】中英《南京条约》附件、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教师讲述】《南京条约》签订以后,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

美法两国趁火打劫,于1844年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

【多媒体展示】文字资料:

“《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

英国商人梦想:

‘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

’”

【教师过渡】“英国商人的梦想能成真吗?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的第三部分——战火再燃。

(3)战火再燃

【多媒体展示】:

《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图表》

【教师提问】从上图这组数据你可以发现什么问题?

假如你是一名受雇于英国商人的市场调查人员,你能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吗?

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改变这种局面呢?

(学生通过阅读表格,小组讨论,得出结论——英国商人的梦想没能实现)。

【多媒体展示】:

《第二次鸦片战争逻辑示意图》

【教师讲述】刚刚各小组的调查很全面,确实,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使得英国的大量商品在中国市场上滞销。

但英国资产阶级却把原因归结于中国开放的口岸的太少。

因此,1854年初,英、法、美三国分别指示其驻华公使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

在遭到清政府拒绝后,西方列强再次发动了战争。

下面,我们再请一位同学以侵略者的身份给我们讲述一下当时战争发生的经过。

【学生回答】以侵略者的身份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播放视频】《火烧圆明园》

【教师讲述】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把祖国锦绣河山的众多景观和西洋建筑艺术集于一身,是园林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但遭到英法联军的野蛮焚毁。

因此,我们不能忘却历史。

【多媒体展示】战争的结果:

清政府被迫先后与西方列强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条约内容: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教师讲述】下面请同学们花两分钟时间强记三个条约的内容。

之后,教师用课件展示学生平常作业中一份带错的答案,请我们全班同学来当一回老师,进行现场批改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指出错误处,说明理由。

【学生活动】强记、默写条约内容。

【教师讲述】条约中有几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

首先,割的是香港岛,而不是香港;其次,赔款是以银元作单位;第三,《南京条约》没有开放南京,是《天津条约》规定开放南京为通商口岸,《天津条约》没开放天津,是《北京条约》签订时,才开天津为商埠;第四,《天津条约》没有割地的内容。

另外,《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第二次鸦片战争则使中国半殖民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多媒体展示】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教师讲述】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第一,消极方面:

A、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第二,积极方面:

客观上使中国的知识分子抛弃自大陈腐的观念,开始注目世界,向西方学习。

(4)思维拓展

最近有人指出:

“如果没有鸦片战争,中国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中国人也许至今仍在封建专制的黑洞中三跪九叩……如果没有西洋文明的强制性介入,单靠中国人自身的进化是很难走出封建专制的……所以我们应该感谢鸦片战争……”你是怎样看待这种观点的?

为什么?

【教师总结】鸦片战争早已过去,但硝烟散尽,屈辱还在。

老师想用一首歌来形容此时的心情,这首歌就是——《东方之珠》。

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华民族沉沦过、抗争过、探索过、奋斗过,尽管它给当时的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成为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

但战争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至少是不自觉地带来了某些不可忽视的积极的变化。

正所谓——“封闭所以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须思变”、“思变才能崛起"!

附:

板书设计

一、虎门销烟

1、根本原因:

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

2、导火线:

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

二、《南京条约》以及战后的中国

1、战争进程

2、《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3、中国战败的原因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

1、英法发动侵略战争(目的、时间、参与国、过程)

2、战争的危害及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