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方法验证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20149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方法验证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方法验证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方法验证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方法验证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方法验证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方法验证方案.docx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方法验证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方法验证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方法验证方案.docx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方法验证方案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方法验证方案

文件编码:

项目

姓名

签名

日期

起草

审核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

年份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方法

验证方案目录

1、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方法验证计划

2、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方法验证小组名单

3、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方法验证方案

4、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方法验证培训记录

5、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方法验证附属记录

6、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方法验证报告

7、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方法验证合格证书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方法

验证计划

根据我公司认证领导小组的要求及验证委员会的安排,对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方法进行验证,具体安排如下:

一、年月日—年月日,制定验证方案,由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方法验证小组组长负责起草。

二、年月日—年月日,验证方案讨论、修改、审批和培训。

三、年月日—年月日,验证工作实施。

四、年月日—年月日,根据验证情况与记录,书写验证报告。

五、年月日—年月日,验证报告审核批准,合格证发放。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方法

验证小组名单

组长:

成员:

1、目的

通过验证验证所采用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方法,适合于我公司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的制备,为质量控制试验提供优质培养基。并培养基配制和灭菌的操作方法,为培养基配制和灭菌人员提供正确的操作方法,使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标准化、程序化。

2、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本公司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方法的验证。

3、内容

1.概述

培养基是微生物试验的基础,直接影响微生物试验结果。适宜的培养基制备方法、贮藏条件和质量控制试验是提供优质培养基的保证。

使用商品化脱水合成培养基制备培养基时,应严格按照培养基厂商提供的使用说明配制,如质量/体积、PH、制备条件、灭菌条件和操作步骤等。培养基若采用不适当的加热和灭菌条件,有可能引起颜色变化、透明度降低、PH的改变。因此,培养基应采用验证的灭菌程序灭菌,培养基灭菌方法和条件,应通过适用性检查试验进行验证。此外,对高压灭菌器的蒸汽循环系统也要加以验证,以保证在一定的装载方式下的正常热分布。温度缓慢上升的高压灭菌器可能导致培养基的过热,过度灭菌可能会破坏绝大多数的细菌和真菌培养基促生长的质量。灭菌器中的培养基的容积和装载方式也将影响加热的速度。因此,应根据灭菌培养基的特性,进行全面的灭菌程序验证。

根据培养基的特性,按制定的方法进行配制和灭菌,根据验证结果判断是否符合验证标准。若符合,按验证的方法和条件进行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若不符合,重新制定方案,再进行验证,直至验证结果符合设立的验证标准。

2.验证项目及认可标准

验证内容

验证项目

验证标准

配制

灭菌前的pH

7.2-7.4

灭菌

灭菌温度

121℃

灭菌时间

15分钟

灭菌效果(F0值)

≥12

灭菌后pH值

6.9-7.3

灭菌后外观性状

符合规定

适用性检查

灵敏度检查

符合规定

无菌性检查

符合规定

有效期验证保存三周

外观性状

符合规定

灵敏度检查

符合规定

无菌性检查

符合规定

连续验证3次配制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

3.验证依据

3.1.SN/T1538.1-2005培养基制定指南

3.2.《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3.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指南》(2010版)

3.4.《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3.5.《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2010年版)

4.验证方法与内容

4.1.实验准备

4.1.1.器具:

电磁炉(最大功率2000W)、大烧杯(2000ml)、不锈钢锅、玻璃棒、25×250ml试管、硅胶塞、细绳、牛皮纸、分析天平、药匙、量筒(100ml、1000ml)等。

名称

生产厂家

型号

校验情况

生化培养箱

电热恒温培养箱

自动台式灭菌器

电子天平

数字酸度计

生物安全柜

超净工作台

4.1.2.设备

4.1.3.培养基及试剂

名称

生产厂家

批号

纯化水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

营养肉汤培养基

营养琼脂培养基

氢氧化钠

稀盐酸

嗜热脂肪芽胞菌(F0﹥12)

4.1.4.验证用菌株来源于贵州省药品检验所

验证菌株

菌株代数

培养基

培养温度

培养时间(小时)

大肠埃希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枯草芽孢杆菌

白色念珠菌

黑曲霉菌

4.2.验证内容

4.2.1.执行标准

a.配制容器及配套器具的清洗严格按照《玻璃器皿清洗操作规程》执行。

b.培养基的配制严格按照《培养基管理规程》执行。

c.自动台式灭菌器严格按照《TMQ.R-3870型台式灭菌器使用维护保养操作规程》执行.

d.取同一批硫乙醇酸盐流体干粉培养基配制三批进行以下验证。

4.2.2.配制灭菌过程

a.称量取硫乙醇酸盐流体干粉培养基29.25克,加纯化水1000ml,加热煮沸使其完全溶解。每次按照此处方量配制8547ml。

b.灭菌前的pH值测定取已配制好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100ml,放冷至25℃调节PH值至7.2-7.4范围内。以此比例来调节剩下的培养基的pH值。

c.分装将已调节好PH值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分装至25×250ml试管中,分装的管数为190~200管范围,用牛皮纸按40管/捆的方式包扎结实。其中一管只装约20ml,以备灭菌后最终pH值测定。

d.灭菌器中的培养基的数量及装载方式(满载)

●将分装好的5捆(40管/捆)培养基试管置于灭菌器中,按下图A、B、C、D、E5点放置。

ABC

灭菌器柜门

DE

 

指示菌的放置:

将指示剂嗜热脂肪芽孢菌(菌浓度:

1.69×106cfu/支)5支各放入5捆培养基中间的其中一支试管,同时将已编号的5支校正好的留点温度计插入6支待灭菌培养基试管内,开始灭菌。

●将已装载好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在121℃条件下灭菌15分钟。灭菌结束后记录各留点温度计点温度。同时取出5支已灭菌嗜热脂肪芽孢菌,直接置56~60℃培养24~48小时,另取一支未经灭菌的嗜热脂肪芽孢菌指示剂一起培养,作为阳性对照。

●根据颜色判断灭菌效果,培养后全部保持紫色灭菌合格。若由紫色变为黄色为不合格。对照管应由紫色变为黄色为该指示剂有效。

e.灭菌后的pH值的测定取20ml管已灭菌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放冷至25℃测定pH值,应在6.9-7.3范围内。

f.外观性状

●灭菌后培养基应对其外观性状仔细检查,如发现破裂、水分浸入、色泽异常、棉塞被培养基沾染等、均应挑出弃去。

●贮存中培养基发生颜色变化、浑浊;固体培养基表面产生裂缝或涟漪等异常现象,不符合使用规定时,应停止使用,重新进行配制和灭菌程序验证。

4.2.3.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无菌检查用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等应符合培养基的无菌性检查及灵敏度检查的要求。本检查可在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前或与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同时进行。

a.无菌性检查

每批培养基随机取5支(瓶),培养14天,应无菌生长。

b.灵敏度检查

●菌液制备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或营养琼脂培养基上,接种生孢梭菌的的新鲜培养物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小时;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小于100cfu(菌落形成单位)的菌悬液。

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可在24小时内使用。

●培养基接种取每管装量为12ml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9支,分别接种小于100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生孢梭菌各2支,另1支不接种作为空白对照,培养三天,逐日观察结果。

●结果判断空白对照管应无菌生长,若加菌的培养基管均生长良好,判该培养基的灵敏度检查符合规定。

5.组织实施

5.1.验证机构的组成

5.2.公司验证委员会,负责所有验证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审批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发放验证证书。

5.3.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方法验证工作小组,负责该验证项目的验证方案起草、实施、组织与协调实施,负责验证样品检测,完成各项记录,根据检验和验证结果进行评定、完成验证报告。

部门

部门职责

责任人

工作划分

质量部

方案起草、实施、书写报告

操作实施

质量部

取样、检验、出报告

操作实施

验证

委员会

方案审定、批准、实施、发放验证合格证

方案审核

方案批准

4、附件及相关表格文件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方法验证报告

文件编码:

项目

姓名

签名

日期

起草

审核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

年份

1、验证概述

培养基是微生物试验的基础,直接影响微生物试验结果。适宜的培养基制备方法、贮藏条件和质量控制试验是提供优质培养基的保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规定:

在实验室中,若采用已验证的配置和灭菌程序制备培养基且过程受控,那么同一批脱水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试验可只进行一次。

本公司采用的培养基均是北京三药科技开发公司生产的市售脱水培养基。为规范生测实验人员在配制培养基时标准化、程序化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规定,特对培养基的配制程序进行验证。

1.验证组织与实施

1.1.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

部门

部门职责

责任人

工作划分

质量部

方案起草、实施、书写报告

操作实施

质量部

取样、检验、出报告

操作实施

验证

委员会

方案审定、批准、实施、发放验证合格证

方案审核

方案批准

1.2.本验证由质量部负责并由相关人员根据《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方法验证方案》所规定的方法与步骤实施。

2.实施时间为:

年月日—年月日。

2、各项目验证结论

1.灭菌前后pH值日期:

年月日

配制批号

灭菌前pH值

灭菌后pH值

结果判定

2.外观性状

日期

年月日

年月日

结果判定

配制批号

灭菌后

保存三周后

3.留点温度计温度记录日期:

年月日

配制批号

灭菌后温度℃

结果判定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4.指示剂培养结果日期:

年月日

配制批号

灭菌后指示剂颜色

结果判定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阳性对照

5.灭菌后培养基无菌性检查

5.1.配制批号:

日期:

年月日

天数

编号

1

第2天

3

第4天

5

6

第7天

8

9

第10天

11天

12

13

14

结果

判定

5.2.配制批号:

日期:

年月日

天数

编号

1

第2天

3

第4天

5

6

第7天

8

9

第10天

11天

12

13

14

结果

判定

5.3.配制批号:

日期:

年月日

天数

编号

1

第2天

3

第4天

5

6

第7天

8

9

第10天

11天

12

13

14

结果

判定

6.灭菌后培养基灵敏度检查

6.1.菌液计数结果日期:

年月日

指示菌名称

菌液浓度(cfu/ml)

标准浓度

平板1

平板2

平均菌落数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

<100

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104]

生孢梭菌[CMCC(B)64941]

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501]

6.2.培养基灵敏度检查结果日期:

年月日

配制批号

检查项目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结果判定

阴性对照管

金黄色葡萄球菌管

铜绿假单胞菌管

生孢梭菌管

枯草芽孢杆菌管

6.3.培养基灵敏度检查结果日期:

年月日

配制批号

检查项目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结果判定

阴性对照管

金黄色葡萄球菌管

铜绿假单胞菌管

生孢梭菌管

枯草芽孢杆菌管

6.4.培养基灵敏度检查结果日期:

年月日

配制批号

检查项目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结果判定

阴性对照管

金黄色葡萄球菌管

铜绿假单胞菌管

生孢梭菌管

枯草芽孢杆菌管

7.保存三周后培养基无菌性检查

7.1.培养基无菌性检查结果配制批号:

日期:

年月日

天数

编号

1

第2天

3

第4天

5

6

第7天

8

9

第10天

11天

12

13

14

结果

判定

7.2.培养基无菌性检查结果配制批号:

日期:

年月日

天数

编号

1

第2天

3

第4天

5

6

第7天

8

9

第10天

11天

12

13

14

结果

判定

7.3.培养基无菌性检查结果配制批号:

日期:

年月日

天数

编号

1

第2天

3

第4天

5

6

第7天

8

9

第10天

11天

12

13

14

结果

判定

8.保存三周后培养基灵敏度检查

8.1.菌液计数结果日期:

年月日

指示菌名称

菌液浓度(cfu/ml)

标准浓度

平板1

平板2

平均菌落数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

<100

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104]

生孢梭菌[CMCC(B)64941]

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501]

8.2.保存三周后培养基灵敏度检查结果日期:

年月日

配制批号

检查项目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结果判定

阴性对照管

金黄色葡萄球菌管

铜绿假单胞菌管

生孢梭菌管

枯草芽孢杆菌管

8.3.保存三周后培养基灵敏度检查结果日期:

年月日

配制批号

检查项目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结果判定

阴性对照管

金黄色葡萄球菌管

铜绿假单胞菌管

生孢梭菌管

枯草芽孢杆菌管

8.4.保存三周后培养基灵敏度检查结果日期:

年月日

配制批号

检查项目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结果判定

阴性对照管

金黄色葡萄球菌管

铜绿假单胞菌管

生孢梭菌管

枯草芽孢杆菌管

3、建议、结果分析和验证总结

1.建议

1.1.加强生测室检验人员的操作技能培训,使培养基配制和灭菌过程标准化,程序化。

1.2.当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在日常无菌检测时,应对其外观性状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时严禁使用,并对其重新配制和灭菌。

2.结果分析及验证总结

2.1.根据上述验证过程及结果分析,本公司生测实验室对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程序进行验证,其验证结果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的要求,其使用期限定为三周。日常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采用此验证程序进行。

2.2.再验证周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的要求,当重新购进一个批号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或更换培养基厂家或配制和灭菌程序改变时,应重新进行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程序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