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铁路一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祥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20070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昌市铁路一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祥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西省南昌市铁路一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祥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西省南昌市铁路一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祥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西省南昌市铁路一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祥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西省南昌市铁路一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祥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昌市铁路一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祥解.docx

《江西省南昌市铁路一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祥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昌市铁路一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祥解.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南昌市铁路一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祥解.docx

江西省南昌市铁路一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祥解

江西省南昌市铁路一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10月)

语文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两个错误的一组是()

A.蕈(xùn)菌乘(chèng)凉菲(fēi)薄悲恸(tòng)

B.檩(léng)条畏葸(xǐ)弄(lòng)堂敛裾(jū)

C.名媛(yuán)皮辊(gǔn)团箕(jī)喋(dié)血

D.青荇(xíng)火钵(bō)游说(shuō)屏(bìng)息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感观不尽情理殒身不恤义愤填膺

B.撕杀不饰雕琢如椽大笔关怀备致

C.竟选与子携老摒住呼吸微言大意

D.涅磐廖廖数字闻名遐尔树影班驳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希望全校师生立即行动,从长计议,坚决打赢防治春季流感的校园保卫战。

B.做语文老师有一大苦处,就是批阅学生的作文。

有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读起来真叫头疼。

C.这所大学近年所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已大大贬值,不仅自己觉得不地道,在国际上也被人另眼相看。

D.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恢复松花江生态功能间不容发。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韩愈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词必己出”的主张,这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他养了许多花草,喂养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

(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只没有母虎的乳虎,每天一匙一匙地用牛奶喂它。

C.在鄂西大山的半个多月里,将士们不论是行军还是宿营,都能听到老虎、野猪、豹子……以及其他野兽的叫声,已经习以为常。

D.《雅思(IELTS)考试》和《博思(BULATS)考试》是英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处在中国组织的两项语言水平考试。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根据医院临床病例分析,春节过后的患者都是正常感冒,还没有发现流感患者。

B.六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世界各地报纸对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做了详细报道。

C.目前在上海举办的国际当代艺术展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

参展的艺术品题材十分丰富,有绘画、摄影、雕塑和行为艺术等。

D.很显然,汉武帝对重要国策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西汉王朝国运的兴盛。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夺家产,陈姨太、克安、克定等打着维护家族荣誉和高老太爷的招牌,耍尽花招。

先是闹“鬼”,导致了老太爷的丧命,接着又闹“避血光”,害死了瑞珏;他们很清楚是军阀混战,导致商场被毁,但却硬逼觉新赔偿股票的损失,并且在老太爷尸骨未寒时大闹分家。

(《家》)

B.许攸在东城门遇见许褚,说:

“你们没有我,能这样出入此城门吗?

”许褚愤怒地驳斥道:

“我们千生万死,身冒血战,才夺得城池。

你怎么胆敢这样夸口呢!

”许攸骂道:

“你们都是匹夫,没有什么了不起。

”许褚大怒,拔剑把许攸杀死。

(《三国演义》)

C.“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这是甄士隐抄给贾雨村的“护官符”,提及的四大家族分别指的是贾政贾宝玉所在的贾家、史湘云史鼐所在的史家、王夫人王熙凤的娘家王家、贾母和薛宝钗的薛家。

(《红楼梦》)

D.敲钟人卡西莫多私下里爱慕着美丽善良的艾斯梅拉尔达,但因为自惭形秽而把这份爱深埋在自己心里,艾斯梅拉尔达遭到陷害,卡西莫多用巧计救出了她,并让她在圣母院的一间密室里避难。

敲钟人用十分纯朴和真诚的感情去安慰她,保护她。

(《巴黎圣母院》)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可以救命的一氧化碳

上世纪60年代,人们就知道身体组织在受毒素、紫外线、激素和药物等侵害时,血红素加氧-1(简称HO-1)会及时对抗相应的受伤和感染,此时体内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

不过,当时的人们都认为一氧化碳是组织代谢的副产品。

然而,美国科学家所罗门-辛德在1993年提出,一氧化碳在人体内扮演了一个有意义的角色。

它有协助一氧化氮管理人体内部器官的功能,例如大肠的收缩、胃的排空等。

但是,研究人员作了很多的努力之后,还是没有检查出一氧化碳在人体中的准确作用。

由于一氧化碳对人体有益,一些科学家想把它用于临床治疗。

然而,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使用稍有不当,就会对人类造成危害。

一氧化碳能紧紧结合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形成羧化血红蛋白,使氧气无法载运到全身。

当人体内20%左右的血红蛋白转变成羧化血红蛋白时,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和晕倒的情况;当人体内40%左右的血红蛋白转变成羧化血红蛋白时,就会夺人性命。

因此,有科学家反对把一氧化碳引入对人类的临床治疗。

但美国的奥古斯丁·乔和弗里茨·贝奇称,医药界不该这么快拒绝一氧化碳的治疗潜力,一氧化碳疗法是紧急情况下最好的方法。

2001年上半年,乔和贝奇领导的小组指出,患者吸入微量一氧化碳有助于防止器官的排斥反应。

他们在进行老鼠心脏移植时,用一种叫“卟啉”的化学药品将HO-1封闭,一星期内老鼠有排斥移植的反应产生。

但如果将老鼠置于含微量一氧化碳的空气中,则可以幸存。

也就是说,吸入动物体内的微量一氧化碳可以完成HO-1所能完成的任务。

这个实验也说明,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研究HO-1时发现的一氧化碳不是代谢废物,而是在HO-1的作用下,人体为生理防御反应所产生的气体。

2001年年底,美国的大卫·平斯基的实验表明,一氧化碳对肺移植手术也大有帮助。

平斯基改变了一些老鼠的遗传特性,使它们缺少制造HO-1的基因,然后让它们和正常的老鼠一起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

平斯基用夹子截断供应到老鼠左肺的血流,一小时后让它们重新恢复流动。

结果正常老鼠的生存率为90%,而所有改变过基因的老鼠皆死于产生在肺中的血块。

在进一步的实验中,当平斯基给改变过基因的老鼠呼吸微量的一氧化碳后,只有一半老鼠死于非命。

目前,每年有数千人进行肺移植手术,失败率为30%,比其他器官移植的失败率要高,比如,肾移植的失败率只有10%。

因此,医药学家希望把一氧化碳的治疗作用引入到肺移植手术中。

目前也有一些医生把一氧化碳用于临床手术中,取得了一定效果。

7.下列对一氧化碳医用作用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一氧化碳在人体中的准确作用,是协助一氧化氮管理人体的内部器官。

B.身体组织在受毒素、紫外线辐射、激素和药物等侵害时,体内需要一定的一氧化碳。

C.科学实验表明,一氧化碳对肺移植手术大有帮助。

D.一氧化碳虽然是一种有毒气体,但它可以有效防止器官移植手术中的排斥反应。

8.下列不能说明一氧化碳对人体有益的一项是()

A.让改变过基因的老鼠呼吸微量的一氧化碳后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只有一半老鼠死于非命。

B.一氧化碳能紧紧结合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形成羧化血红蛋白。

C.将老鼠置于含微量一氧化碳的空气中,在一星期之内可以幸存。

D.对缺少制造HO-1基因的老鼠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都死于产生在肺叶中的血块。

9.下列对一氧化碳可以救命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氧化碳对大肠的收缩和胃的排空有帮助作用。

B.吸入动物体内的微量一氧化碳可以完成HO-1所能完成的任务。

C.一氧化碳疗法是紧急情况下最好的方法,医药界不应该拒绝它的治疗潜力。

D.人体在及时对抗相应的受伤和感染时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

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

先生曰:

“童子何用知之?

”轼曰:

“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

“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

”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

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

“吾得其为人。

”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

皆以国士待轼,曰:

“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呜呼!

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

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

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

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

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

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

天下传诵。

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

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

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

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太夫人忧忧:

父母的丧事

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游:

交往

C、汉中直言,无一不酬者酬:

报答

D、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弟:

尊敬兄长

11、下列各组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士有自京师来者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B、①尽以告之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①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D、①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1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体现苏轼对范仲淹敬仰的一组是()

①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

“吾得其为人。

③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④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⑤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⑥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A、①②⑥B、②⑤⑥C、③④⑤D、②③④

第Ⅱ卷(共114分)

四、(28分)

13.把文言文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①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寒闺怨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注】 唐代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

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棉衣。

(1)细读此诗,谈谈诗中所刻画的闺中女子心有何“怨”?

(4分)

 

(2)从表达技巧上看,此诗后两句妙在哪里?

请简要赏析。

(4分)

 

15.古诗文填空。

(8分)(5题任选4题)

1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______。

(《战国策》)

2.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_________。

女也不爽_________。

(《卫风·氓》)

3.明明如月,_________?

越陌度阡,_________。

(曹操《短歌行》)

4.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5.千古江山,_________。

_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山屋

张炜

(1)我居住的这座都市,东西南三个方向都是丛丛高山,它们笼罩在雾气下的神秘诱惑我,甚至是召唤我。

我每次走进大山深处时,心境都为之一变,有时甚至会为这样的情绪所惊喜,在心底自问一句:

多么奇怪啊,仅仅是半天不到的时间就来到了这里,而此地完全是另一个世界啊。

寂静的山谷,树的谛听和注视,还有鸟儿问答。

山石裸露,云母、石英的闪光。

黄昏时刻,一种低沉的山之咏叹开始了,它感动我们,我们却找不出它的源头。

这是一种无所不在的、若有若无的声音。

大山的早晨也有这种咏叹,但那又是另一种色调和意味。

(2)山中绝少人烟,只偶尔看到几处遗下的小小山屋。

它们如今完全被丢弃了,主人是谁又为何离去,这已经是个谜了。

大约仅仅是几十年前,这些山屋还被人兴致勃勃地打造,而今打造者却弃它而去,再无踪影。

人的兴致真是奇怪的东西,它总是忽东忽西没有确定,变化无常。

但我可以想象其中的原因:

山下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热闹了,山上的人于是再也待不住了。

 (3)小屋里的人不是和尚,他们是守山人,林场工人,或其他什么人。

他们下山寻找新的日子,于是把原来的工作连同心情一块儿丢下了。

我稍稍有些困惑不解的是,难道现在的山上就不需要那些工作了?

比如说大山不需守、林木不需护,连同其他一些山里的营生,在现代都可以一并省略?

 (4)不管怎么说,一个个挺好的小屋就这样被遗留山上,它们空空的,静静的,黑黝黝的。

屋里有一种烟火气还隐约可闻,但这需要用心去嗅。

我长时间在山中徘徊,寻访了许多山屋:

也就在这样的时刻,我竟然私心大发。

我在盘算一些事情。

因为我发现这些小屋比最好的帐篷还要坚固,而且就扎在了帐篷应该扎的地方。

我欣喜地发现这远离尘嚣的山屋可以成为我这个饕餮之徒眼中的美馐。

看过了一个个山屋,搬进了其中的一座。

因为一个渐渐走近中年的男人有些惧怕了,他有时甚至觉得自己就是一只被尘嚣围追堵截的狼。

逃离之心人皆有,有缘遁迹几人能?

多么奢侈的思想和行为,多么繁华的简朴。

 (5)偶尔有好友来访,他们总不忘捎来一些吃和用的东西。

这样的白天或夜晚啊,是多么愉快的时刻,好像整个的友谊都变得簇新了。

大家一块儿从拥挤中,从无边的繁琐中挣扎出来,这时大大地舒出一口气。

山下,凡是不好的消息都不愿提起,暂且让我们与他方隔绝。

这里有树林山泉和鸟兽,有久违的一切,于是什么都不缺了。

朋友当中的大多数没有长时间离城的条件,他们只好匆匆地来,恋恋不舍地去。

我从他们的身影联想起自己,想这几十年的光阴,想那些消磨和耗损,想每一个人究竟会被什么拖累、拖累一生?

这样直想到许久,想到头疼。

 (6)我有一个聪慧的朋友说过:

人与物质的关系不是占有与被占有的关系,更不是役使和被役使的关系,而应该加以调整,调整为崭新的关系。

究竟怎样调整?

没有说。

不过我深深理解这种渴望和想象。

是的,人在物质世界中要获得一点点自由,大概离不开这种调整。

人的烦恼在许多时候的确来自这种不正常的关系。

可怕的、没有尽头的物质欲望把我们自己淹死了,可我们仍旧在一刻不停地往这浑浊的污潭中加水,一直弄到彻底的灭顶之灾。

 (7)我在山屋中愉快而真实地生活,高效率地劳动,日常生活用品却消耗甚少。

我这会儿真的感受到了美国梭罗的自得,也真的认为一个人并不需要那么多。

同时我也进一步明白了,简朴的生活并不等于简陋的生活,更不等于难以为计的尴尬,不是无米之炊。

(有删改)

16.从全文来看,作者对山屋的情感态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请简要回答。

(6分)

 

17.作者为什么要放弃都市生活而隐居山屋?

概括回答。

(6分)

 

18.综观全文,作者的山居生活是一种怎样的生活?

请简要概括。

(5分)

 

1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每次走进大山深处,作者的心境都会为之一变。

主要是因为山间景致太美,恍若人间仙境;徜徉其间,世间的一切烦恼皆可忘却。

B、山下城市生活的繁华热闹对于山民有着难以抵挡的诱惑力,山民们因此丢弃山屋,下山寻找新的生活。

C、“饕餮之徒眼中的美馐”使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久困都市、渴望隐居的作者得其所愿之后的欣喜和兴奋。

D、作者以山屋为中心,从多角度、多侧面来描写山屋及其周围的环境,构成一个立体画面,写出山屋的神韵,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E、文章在表达方式上以抒情为主,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表达了作者融入自然,借以摆脱现实困扰的心声。

六、(15分)

21.小作文

诗人说:

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

绿荫把夏天的门推开了。

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

飞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

我说:

星辰把黑夜的门推开了。

坚韧把苦难的门推开了。

真诚把爱的门推开了爱把生活的门推开了

……

到处是开门的声音

生活中的“门”形形色色,有形的无形的,开放的关闭的,高贵的卑鄙的……门类多样,内涵丰富。

选择其中的一种门如“春天的门”“苦难的门”等,选取一个场景进行形象的描述,不少于200字。

 

七、(50分)

22.阅读下面的寓言,全面理解寓意,提炼观点,写成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一对孪生的小姑娘走进玫瑰园,不多久,其中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

“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

不一会儿,另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

“妈妈,这里是一个好地方!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每丛刺上面都有花”

听了两个孩子的话,望着那个被刺破指头的孩子,母亲陷入了深思。

参考答案

1、A(Achèng--chéng,fēi--fěiB.léng—lǐnCyuán—yuàn

D.xíng—xìngshuō—shuìbìng—bǐng)

2、A.(感观—感官,不尽情理—不近情理)B.(撕杀—厮杀,不饰雕琢—不事雕琢,关怀备致—关怀备至)C.(竟选—竞选,与子携老—与子偕老,摒住呼吸—屏住呼吸,微言大意—微言大义)D.(A.涅磐—涅槃,廖廖数字—寥寥数字,闻名遐尔—闻名遐迩)

3、C(A.从长计议:

指慎重考虑而不急于作出决定;也指慢慢设法解决。

此句句意为从长远打算,放眼未来。

B.文不加点:

才思敏捷,一气呵成。

此处望文生义C.另眼相看:

用另一种眼光看待。

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

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

D.间不容发:

指空间距离极小,也形容极为精确或精密,也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形势危急到了极点。

此句应为“刻不容缓”。

4、B(A.点号使用不当导致的层次问题将第二个逗号改为顿号C.重复,省略号不能和以及连用D.书名号使用错误,将书名号改为引号)

5、B(A.不合事理C.照应不周,题材与形式不能对应D.一面对两面)

6、C(不是甄士隐而是小沙弥,贾母的娘家是史家。

7、C(A、原文第二段说“还是没有检查出一氧化碳在人体中的准确作用”

B、“体内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

D、偷换概念,“有助于防止”不等于“有效防止”

8、B(这是一氧化碳危害人体的情况)

9、C(这是乔和贝奇研究后得出的看法,并非一氧化碳可以救命的原因)

10、C(“酬”是“实现”的意思)

11、C(而,皆为连词,表转折。

A、者:

①定语后置的标志;②表停顿,引出下文关于原因的陈述。

B、以:

①介词,把、拿、用;②连词,表目的,可译作“来”。

D、之:

①指示代词,这些;②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2、D(题目有两个关键要求:

一是苏轼对范仲淹的敬仰,二是要直接表现。

①不能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敬仰,⑤⑥句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敬仰。

13、①这一年(我)考中进士,开始被欧阳公所赏识(了解),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

(“登第”“见……于”“知”“因”为关键词。

②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流传。

(“待”“显”“传”为关键词。

③古代的君子,像伊尹、太公、管仲、乐毅这些人,他们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谋略,本来就在乡野之中就确立了,不是做官后学习的。

(“之”“王霸”“素”为关键词)

14、答案:

(1)①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内心思念、寂寞孤独。

(2分)②秋霜欲下,冬衣未成,心中焦虑。

(2分)

(2)①女子灯下裁衣,忽感剪刀冰冷,连手也觉得凉了。

②诗人于此不直接写出主人公内心的凄凉之意,而捕捉这一丝细腻的心理感受,表达女子内心之“怨”,虽简实丰,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答“手先知”为拟人也可)

15、

(1)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2)渐车帷裳士贰其行

(3)何时可掇枉用相存(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

16、为山屋被主人丢弃而困惑——为山屋远离尘嚣而欣喜——为山屋带给自己清新的思绪、活泼的想念、愉快的心情、安定的志趣而愉悦、眷恋。

17、为了逃离都市生活中尘嚣的围追堵截,摆脱现实生活给自己带来的消磨和耗损,求得内心的安宁、自在和闲适以及身体的健康,提高自己工作的效率。

18、是一种远离现实的尘嚣、简朴而不简陋、自由浪漫、心安理得、和谐自如的生活。

19、A、D(A项原因解说有误。

作者心境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山间寂静的氛围让作者觉得可以摆脱现实生活的尘嚣带来的重负。

D项对山屋描写文字的分析错误。

文章主要抒发了自己山居生活的感触和认识,对山屋的描写较为简略,突出了山屋幽僻寂静的特征,不存在“从多角度、多侧面来描写山屋及其周围的环境,构成一个立体画面,写出了山屋的神韵”)

附文言文译文

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

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我拿文中称颂的十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问先生,先生说:

“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

”我说:

“(如果)他们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我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们!

”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特,把这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们,并且说:

“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

”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

嘉祐二年,我才来参加进士考试到京师,范公却(已经)去世了。

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

“我知道了他的为人。

”十五年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

  这一年(我)考中进士,开始被欧阳公所赏识,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两位先辈。

他们都用对待国家精英的礼节对待我,说:

“遗憾你没有结识范文正公。

”唉!

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人家写文章宣传就能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流传。

然而(我)不敢推辞的原因,(是)自从在八岁知道敬重爱戴范公,到现在已经四十七年了。

那三位豪杰,都能够跟从他们交游,而范文正公唯独没有结识,我认为是平生的遗憾,如果能够在他的文章中挂名,来私自在他的门客的末流托名,难道不也是往昔的愿望吗?

古代的君子,像伊尹、太公、管仲、乐毅这些人,他们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谋略,本来在乡野之中就确立了,不是做官后学习的。

淮阴侯在汉中见汉高帝,评论刘邦、项羽的长短,谋划取得三秦,像在手掌上比划,等到辅佐汉高帝平定天下,汉中的言论,没有一样不得到实现的。

诸葛孔明隐居茅庐之中,与先主(刘备)评论曹操、孙权,谋划攻取刘璋,依靠蜀地的资本,争夺天下,终身不改变他的见解。

这难道是道听途说尝试着做而侥幸成功的?

范文正公在天圣年问,为母亲守孝,就已经有了心忧天下实现太平的心愿,所以写万言书来送给宰相,天下人都传诵它。

到了他被任用为将领,被提拔为执政,考查他一生所做的事情,没有超出这本书的。

他对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通“悌”,尊敬兄长),像饥渴的人对于饮食,想要片刻忘记都不可能。

像火的热,像水的湿,是他的天性有不得不这样的地方。

即使是执笔戏言,顺着本性写作,一定归结到这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