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监理细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199339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结构监理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钢结构监理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钢结构监理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钢结构监理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钢结构监理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结构监理细则.docx

《钢结构监理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监理细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结构监理细则.docx

钢结构监理细则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设计要求2

(一)对钢结构材料的要求2

(二)制造与安装要求3

(三)涂装要求3

(四)施工要求4

三、监理依据4

四、钢结构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4

五、钢结构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5

(一)钢结构制作安装施工流程5

(二)钢结构制作质量控制要求6

(三)钢结构安装质量控制要求8

(四)栓钉安装质量控制10

(五)压型钢板施工质量控制10

六、钢结构防火涂料装质量控制10

七、工程中间验收11

钢结构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同济大学教学科研综合楼

2、建设单位:

同济大学基建处

3、设计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4、施工单位:

上海建工第四建筑有限公司(总承包)

浙江精工重钢结构公司(钢结构专业分包)

5、监理单位:

上海同济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6、工程地点:

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校内

7、建筑面积:

46240m2

8、工程造价:

16900万元

9、工程结构:

(1)主体结构形式:

主楼地上21层地下1层,高度98m,属于A级高度高层建筑。

结构体系为钢框架支撑结构。

辅楼及地下车库地上3层地下1层,高度12m。

属于多层建筑,结构体系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2)地基与基础结构形式:

筏板承台下的钻孔灌注桩基础。

10、其它设计要求:

(1)屋面工程:

主楼为压型钢板钢筋混凝土屋面。

(2)本工程安全等级二级,结构设计耐火等级一级,防水等级一级,抗震设防烈度7度,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使用年限50年。

二、设计要求

(一)对钢结构材料的要求

1、钢材:

钢梁及钢管砼中的型钢采用Q345-B,其质量标准应符合《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规定,钢材的强屈比不应小于1.2。

2、焊接材料:

(1)Q235焊接—手工焊采用E43××焊条。

应符合《碳钢焊条》(GB/T5117-95)的规定,并配以相应的焊剂。

(2)Q345焊接—手工焊接采用E50××焊条。

应符合《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85)的规定。

自动焊或半自动焊采用H08A或H08MmA焊丝,并配以相应的焊剂。

(3)自动焊或半自动焊焊丝剂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其熔敷金属的力学性能不低于《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T5293)。

当高强度钢与低强度钢相焊接时,焊条应与低强度相适应。

3、高强度螺栓采用10.9级磨擦型高强度螺栓,材擀为20MnTiB,磨擦系数不低于0.45。

高强螺栓的技术要求应符合《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型式与技术条件》(GB/T1228-1231)的规定。

4、栓钉:

应符合国家标准《圆柱头焊钉》(GB10433)的规定。

5、预埋件:

采用Q235-B,所有外露铁件一律涂红丹二度,灰漆一度。

6、组织楼盖中的压型钢板应采用镀锌或镀铝锌钢板,厚度>0.7mm(不包括镀锌层),平均槽宽>50mm,总高度<80mm。

(二)制造与安装要求

1、钢材的制作必须采用机械加工,应由钢结构制作承担,其切割、焊接、运输、吊装、探伤及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和《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的要求。

2、高强度螺栓的磨擦面采用喷砂处理,磨擦系数不小于0.45。

3、摩光顶紧接触的部位应有75%的面积紧贴用0.3mm塞尺检查,塞不进即认为顶紧,塞入面积之和不得大于总面积的25%,边缘最大间隙不得大于0.8。

4、工件的定位焊应视为正式焊缝的一部分,定位焊缝不允许存在裂缝等焊接缺陷。

凡有焊接缺陷的定位焊缝需彻底铲除。

并重新进行定位焊后,方允许正式焊接。

定位焊须避免在构件的棱角和端部等部位进行定位。

定位焊的焊接顺序与主要焊缝相同,定们焊长度不得小于最薄焊厚度的4倍或50mm,二者取小者。

5、当在下列气候条件下,焊接工作即行停止,并在采取相应的措施后方可施工。

(1)钢材被雨淋,雨天或相对温度大于90%时。

焊接时应保证母材的焊接表面不浅留水份,否则应采用加垫方法,把水份彻底清除。

(2)焊接地风力大于4级时。

(3)作业场地环境强度低于0°C时。

6、T形接头、十字形接头和对接接头的主焊缝两端必须配置引弧板和引出板,其材质和坡口形式应与母材相同。

焊接完成后,割除引弧板和引出板,并修磨平整,不得用锤击落引弧板和引出板。

7、高强螺栓连接的板叠接触面间隙,不得大于1mm,高强螺栓应自由穿入孔内,不得强行敲打或用气割扩孔。

安装时应分初拧、复拧和终拧,高强螺栓不得作为临时安装螺栓。

8、所有焊件的表面必须认真除锈,表面除锈应按《涂装前钢材表面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88)执行。

钢板表面除锈采用喷砂除锈,达到Sa2.5级。

9、焊接栓钉时须先在母材上放置焊接瓷环,并采用专用的焊接机具和焊接工艺,栓钉焊接后检查栓钉的允许偏差应在2mm以内,并按有关规定抽样检查其焊接质量。

10、钢板制孔,应采用工厂车库制孔,严禁现场用氧气切割开孔。

11、所有钢结构件须足尺放样后方可下料加工。

12、焊缝等级:

对接焊缝为一级。

13、超声波检测在焊接完成24小时以后方能进行。

14、构件安装就位、校正完毕后,应采取措施确保其稳定。

(三)涂装要求

1、钢结构表面在涂度漆前,应彻底清除铁锈、焊渣、毛刺、油污、水层、积水、积雪、泥土杂物等,喷砂除锈后,应在12小时内涂装底漆,以免二次生锈。

2、构件出厂安装前,钢结构表面应涂防锈底漆,待现场吊装完后,最后涂装二道面漆。

防锈漆采用无机富锌防锈漆,干膜总厚度不小于125m(室内),或150m(露天),底漆厚度不小于50m。

3、构件出厂安装前,钢结构表面下列部位不能涂漆:

(1)型钢砼中的型钢;

(2)摩擦连接面;

(3)工地焊缝两侧各50mm;

(4)钢与砼接触面。

4、构件安装完毕后,应将预留底漆部位或运输安装过程中破坏的底漆进行补涂。

(四)施工要求

1、当构件较长需拼接时,拼接接头应设于受力较小处,并进行受力校核,焊缝应设置在受力较小部位。

2、放样与号料时,应根据工艺要求预留焊缝收缩及加工余量,对钢柱尚应预留弹性压缩量。

3、薄板的切割宜采用等离子切割机或多头火焰切割机。

三、监理依据

(一)同济大学教学科研综合楼结构设计图及经原设计审核确认的钢结构深化设计图。

(二)工程施工合同。

(三)经审批的钢结构制作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四)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五)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002)。

(六)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七)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

四、钢结构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一)审查钢结构专业承包单位资质、施工承包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的检验制度、施工现场项目部组织架构及人员资质等。

(二)审查钢结构材料以及焊接检测单位的资质等级。

(三)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等是否能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

(四)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焊接工艺评定方案,焊接工艺评定方案应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规范及设计顾问要求进行。

(五)审查钢结构的制作堆放和运输能否满足工程需要。

复核检查钢结构加工厂和施工现场准备工作:

1、认焊接设备、矫正设备、切割设备、除锈设备等机械,以及配套设备和合理施工工艺的有关资料;

2、检查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质保书及复试报告,确认质保书及复试报告是否与加工厂和现场实物相符;

3、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对原材料进行抽检,只有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才能用于本工程。

4、检查测量设备的正确性。

测量工具应由承包商专职管理人员保管与使用;

5、复测现场测量工程的导线控制点,水准基点;

6、检查现场项目部是否建立起健全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并付诸实施。

7、根据审批同意的焊接工艺评定方案,督促施工方在开工前进行工艺评定,并审核工艺评定的检测结果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只有工艺评定结果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才能批准施工方进行施工。

五、钢结构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一)钢结构制作安装施工流程

为保证钢结构的制作加工质量及现场安装质量监理对钢结构的制作采取驻厂监理,对钢结构的制作加工进行跟踪检查;对现场钢结构的巡视抽检,在重要部位,如吊装过程采取旁站,对工程质量检验严格按照施工图及国家的施工质量验收的规范,并编制质量控制点。

监理工作流程图如下:

1、钢结构制作加工流程:

 

注:

砼中的型钢不进行喷漆工作

2、钢结构安装流程:

 

(二)钢结构制作质量控制要求

1、钢柱钢梁必须按设计确认的分段加工。

制作放样和下料要考虑加工余量,切割后断口上不得有裂纹和大于1mm缺棱,并应清除边缘上的溶瘤和飞溅物等。

2、切割截面与钢材表面应垂直截面垂直度不应大于钢材厚度10%,且不得大于2mm。

3、经焊接后矫正钢材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面的损伤,表面划痕深度不应大于0.5mm。

4、焊接连接组装的焊缝坡口、装配间隙、腹板中心偏移等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5、在焊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施工方所采取的防止焊接变形的加固措施是否能满足要求。

6、接头的缺口深度应不大于0.05t,且不大于0.5mm,每1000mm长度焊缝内不得超过1处。

7、定位点焊所用的焊接材料的型号应与正式焊接的材料相同,点焊高度不宜超过设计焊缝高度的2/3。

8、焊条(剂)和焊丝使用前,必须按照质量证明书的规定进行烘培,低氢型焊条经过烘培后应放在保温箱内随用随取。

9、首次采用的钢种和焊接材料必须进行焊接工艺性能和力学性能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采用。

10、普通碳素结构钢厚度大于35mm,或工作地点温度低于0°C时,需要在焊接前进行预热,其需要的预热温度应按工艺评定测试确定。

11、多层焊接应连续施焊,其中每一层焊道焊完后应及时清理,如发现有影响焊接质量的缺陷必须清除后再焊。

12、要求焊成凹面的贴角焊缝必须采取措施使焊缝金属与母材间平缓过渡。

13、焊缝出现裂纹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申报工地负责人待查明原因后订出修补措施后方可处理。

14、严禁在焊缝区以外的母材上打火引弧,在坡口内起弧的局部面积应溶焊一次,不得留下弧坑。

15、对接和T型接头的焊缝应在焊件的两端配置引入和引出板,其材质和坡口型式应与焊件相同,焊接完毕用气割切除井修磨平整,不得用锤击落。

16、焊缝金属表面焊波应均匀,不得有裂纹、夹渣、焊瘤、烧穿、弧坑和针状气孔等缺陷,焊接区不得有飞溅物。

17、焊缝外观检验质量标准应符合下面的规定:

(1)气孔:

一、二级焊缝不允许,三级焊缝直径小于或等于1mm的气孔,在1m长度范围不得超过五个。

(2)咬边:

Ø一级焊缝不允许存在咬边;

Ø二级焊缝深度不超过0.5mm,且不大于0.05t,连续长度不大于100mm,且焊缝两侧咬边总长不得超过焊缝总长的10%。

Ø三级焊缝深度不超过1mm,且不大于0.1t,累计长度不得超过焊缝总长的20%。

18、对接焊缝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要求

一级

二级

三级

1

焊缝余高

b<20

1.5+0.5

1.5+1

2+1.5

2

焊缝凹面值

c

0

0~0.5

0~1.5

3

焊缝错边

d

d<0.1t但不得大于2

d<0.1t但不得大于2

d<0.15t但不得大于3

4

焊脚宽

hf

hf>t/4且<10

hf>t/4且<10

hf>t/4且<10

19、焊接完成24小时后,进行焊缝表观质量的检查。

在表观质量检查合格的前提下,才能进行焊缝的UT探伤等无损检测。

20、对于UT探伤等无损检测判断存在超标缺陷的,应监督施工方及时进行返修并在返修完成24后进行外观检查和UT检测等无损检测。

21、当钢构件矫正采用乙炔焰加热矫正时,应严格控制加热温度,钢构件加热温度不应过高。

22、对于高强螺栓的制孔:

其精制螺栓孔的直径应与螺栓公称直径相等,孔就有H12的精度,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

 

序号

螺栓公称直径螺栓孔直径

螺栓公称直径允许偏差

螺栓孔直径允许偏差

1

10~18

0.00

-0.21

+0.18

0.00

2

18~30

0.00

-0.21

+0.21

0.00

3

30~50

0.00

-0.25

+0.25

0.00

如果经检查钻孔不符合要求,要进行扩钻或焊补后重新钻孔,扩钻后的孔径不得大于原设计孔径2mm,补孔应用与母材材质相同的焊条焊补,严禁用钢块填塞,每组孔中焊补及重新钻孔不得超过20%,同时监理要通过验收后,才能进行下步工序。

23、螺栓孔孔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

螺栓孔孔距允许偏差(单位:

mm)

螺栓孔孔距范围

<500

501~1200

1201~3000

>3000

同一组内人员两孔间距离

+1.0

+1.5

----

----

相邻两组的端孔间距离

+1.5

+2.5

+2.5

+2.5

24、制作完成的钢构件的整体测量验收应符合下表要求:

(1)钢柱、钢梁

序号

项目

标准

1

对中

5.0mm

2

柱高

+5.0mm

3

找曲矢高

H/100且<1.50

4

垂直

10

(2)钢柱、钢梁(工字型截面)

Ø翼缘宽度尺寸允许偏差+3mm;

Ø工字钢梁高度允许偏差+4mm(h>1000mm);

Ø腹板中心线偏移<2mm

(三)钢结构安装质量控制要求

1、审查现场焊工资格,及其他特殊工种的上岗证和资质文件。

2、对现场安装所使用的钢材、焊栓、高强螺栓、焊条、防火涂料等要有合格证和有关资料,并按规范要求进行复试。

3、进行钢结构的吊装,应在吊装前申报重大危险源,并提报专项安全方案,经批准后才能进行吊装。

4、审核现场安装施工进度计划的安排。

从工厂制作、运输、吊装直到全部完成,要满足合同要求并在实施过程中加以细化,及时分析,及时采取措施,保证进度计划的落实。

5、审核现场班子的组织及施工劳动力的安排,必须保证进度质量的要求。

6、单节柱的垂直度为h/1000,且不大于10mm,主体结构的整体垂直度为H/2500,且不大于50mm,主体结构整体平面变曲L/1500,且不大于25mm。

梁安装在支座上,其支座中心对定位轴线的偏差不应大于10mm,梁之间的间距偏差不应大于10mm。

7、土建完成后必须弹出两个方向的轴线,在每根钢构件基座的底部要弹出轴线,钢柱等主要构件的中心线及标高基准点等应齐全,并要进行复核测量。

8、现场对接焊缝表面焊波应均匀,不得有裂纹、夹渣、焊瘤、烧穿、弧坑、针状气孔和咬肉现象,对加工及安装焊缝应进行无损检验,在检查中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监理应根据焊件具体情况选用X射线检查。

9、对于钢柱基础要重视托架的固定,要很精确地固定在垫层上采用膨胀螺栓,不能有偏差,监理认真复查,当柱底座牢固精确安装后,并要留下安装尺寸稞资料(作隐蔽资料),监理再次复检审核。

10、在钢构件底座安装质量符合要求的基础上安装第一节钢柱,要求再次采用经纬仪找垂直,及平面几何尺寸,同时牢固地精确固定在底座上,监理对每根钢柱的安装要进行查核,并作隐蔽资料。

11、钢筋与钢柱采用套筒等方式,其连结一定要牢固,旋入的钢筋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监理要进行巡视检查,并抽查钢筋端部螺纹加工质量。

12、钢柱安装完毕,在钢筋模板安装过程中应监控钢柱变形情况。

在砼浇筑前检查中仍然要对钢柱定位、垂直度等作验收审核,在砼浇筑过程中应旁站监控钢柱位移情况。

在砼浇筑完成后,对钢柱进行再次验收,并在其满足施工图要求及验收规范要求,才能进行下一节钢柱的安装。

为控制钢柱因施工而产生的变形,本工程采用临时钢梁对钢柱进行临时固定,对钢柱的临时固定支撑的拆除应在上端钢柱的临时支撑安装后才能进行。

13、钢柱钢梁的除锈工作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处理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焊渣、焊疤和毛刺、锈斑等现象,钢结构表面应干净,结构主要表面不应有疤痕、泥沙等污垢。

进工地钢柱要经过验收审核后才可进行安装。

14、在浇注砼时,监理应进行旁站,特别在浇注钢柱圈边砼时,要注意砼浇捣顺序,振动棒的使用法确保钢柱稳定。

浇注砼时要按照施工顺序逐渐堆集,不能输送管对着钢柱脚放砼料,在使用振动棒时对钢柱要引起重视。

15、装卸、运输、堆存均匀不得损坏构件,并应采取构件防止变形措施,构件堆放应放置在垫木上;吊运时,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的吊装点和堆放方案进行起吊和堆放。

16、钢梁的现场拼接必须搭设稳固的排架,各段钢梁搁置在排架上,拼接对中,调整好梁底标高和轴向尺寸,然后安装连接板,穿定位螺栓。

最后穿高强螺栓。

17、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按批号分别存放,并应在同批内配套使用。

在储存、运输和施工过程中不得混放、混用,并应轻装、轻卸,防止受潮、生锈、沾污和碰伤。

18、安装高强螺栓时构件的磨擦面应保护干燥清洁,不得在雨中作业。

19、高强螺栓紧固程度用扭距扳手进行控制,拧紧方法用两次拧紧方法,初拧不得小于终拧扭矩值的30%。

终拧扭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初拧和终拧必须用不同颜色的涂料作出记号,以防误拧。

20、每组高强螺栓的拧紧顺序应从节点板中心向边缘施拧,当天安装的螺栓应在当天终拧完毕。

21、高强螺栓接头的螺栓穿入方向应一致,其外露丝扣不得小于2扣,露长均匀。

22、高强螺栓应自由穿入螺栓孔,不得采用气割扩孔。

当板叠销孔超出容许偏差造成连接螺栓不能穿熊熊这时,可用铰刀进行修整,但修整后的最大直径应小于螺栓直径的1.2倍,铰孔时应防止铁屑落入板叠缝隙。

23、钢构件现场拼接安装后,监理必须对焊缝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对焊缝超声探伤进行旁站,对高强螺栓连接质量用扭矩法进行抽查,即在螺尾端头和螺母对应位置划线,检查时,应将螺母回退60º左右再拧至原位,测定终拧扭矩值,其偏差在+10%范围内为合格。

(四)栓钉安装质量控制

栓钉是组合结构中抗剪、抗拔的连接件,它使型钢和砼、压型钢板、砼及钢梁连接成整体,形成组合结构,共同随荷载。

1、栓钉和瓷环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规格、尺寸及偏差应符合国家标准《圆柱头焊钉》(GB10433)。

Ø型钢上焊接栓钉要在母材上放置焊接瓷环。

用专用焊接设备。

对钢梁上搁置压型钢板的栓钉焊接采用栓要穿透焊。

当栓钉在引弧以后先熔透具有一定厚度的压型钢板,然后再与钢梁翼缘熔合成型。

Ø外观检查:

检查栓钉周围360º,焊肉成型良好,根部焊缝高度大于1mm,宽度大于0.5mm。

焊缝表面光洁,栓钉高度差在+2mm之内,没有咬肉,、裂纹等缺陷。

Ø经过外观检查返修处理后用锤击焊钉头,弯曲30º,焊缝及热影响区无肉眼可见裂纹。

(五)压型钢板施工质量控制

1、压型钢板厚度、波纹高、宽等要符合设计要求。

2、压型钢板不应有裂纹,镀层不应有肉眼可见裂纹、剥落和擦痕等缺陷,表面应干净不应有明显的,凹凸和皱褶。

3、表面搭接

(1)压型钢板搭接(侧向)一般不小于半波,搭接方向与该地区主导风向一致。

(2)长度方向搭接应在支承构件上可靠搭接,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下列规定:

截面高度>70mm,搭接长375mm;截面高度<70mm时,当屋面坡度<1/10搭接长度250mm,当屋面坡度>1/10时搭接长度为200mm。

4、安装施工时应有控制轴线,确保板与屋脊的垂直度,檐口与屋脊的平行度。

檐口与屋脊的平行度允许偏差12mm;波纹线对屋脊的垂直允许偏差不大于25mm。

5、组合楼板中压型钢板与主体结构(梁)的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小于50mm,连接应可靠。

6、压型钢板安装应平整、顺直,板面不应有施工残留物和污物。

六、钢结构防火涂料装质量控制

1、检查防火涂料产品的质量合格证明,其品种和技术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经过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防火涂料涂装前钢材表面除锈及防锈底漆涂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3、防火涂料的粘结强度、抗压强度应符合《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的规定。

4、薄涂型防火涂料的涂层厚度应符合有关耐火极限的设计要求,厚涂型防火涂料涂层的厚度,80%及以上面积应符合有关耐火极限的设计要求,且最薄处厚度不应低于设计要求的85%。

5、薄涂型涂料涂层表面裂纹宽度不应大于0.5mm,厚涂型防火涂料涂层表面裂纹宽度不应大于1mm。

6、防火涂料的型号、名称、颜色及有效期应与其质量证明文件相符,开启后不存在结皮、结块、凝胶等现象。

7、防火涂料基层不应有油污、灰尘和泥砂等污垢。

防火涂料不应有淡涂、漏涂,涂层应闭合无脱层、空鼓、明显凹陷、粉化松散和浮浆等外观缺陷,乳突应剔除。

七、工程中间验收

(一)钢结构工程经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和规程的有关规定后,方可进行工程验收:

(二)钢结构竣工验收时,应整理下列资料:

1、施工方案;

2、钢构件定位轴线平面图;

3、原材料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4、焊接、栓钉焊等的工艺评定报告;

5、钢结构焊接质量检测资料;

6、高强螺栓试验检测报告;

7、高强螺栓磨擦面抗滑移试验报告;

8、施工记录;

9、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Ø质量事故及整改记录;

Ø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表;

Ø工程质量检验批;

Ø设计变更通知书,事故处理记录及有关文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