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河南省林州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19441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百强校河南省林州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全国百强校河南省林州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全国百强校河南省林州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全国百强校河南省林州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全国百强校河南省林州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百强校河南省林州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docx

《全国百强校河南省林州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百强校河南省林州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百强校河南省林州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docx

全国百强校河南省林州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绝密★启用前

【全国百强校】河南省林州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89分钟;命题人:

xxx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右图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其中①②③表示相关腺体分泌的激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体长期缺碘时,体内①②均会高于正常水平

B.用③饲喂正常动物,将引起①②的分泌量减少

C.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

D.切除垂体,则①②③的合成分泌量都将减少

2、激素从内分泌腺产生之后,通过体液传送特异性地作用于靶细胞。

下面激素与靶细胞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甲状腺激素与下丘脑细胞

B.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与垂体细胞

C.胰高血糖素与骨骼肌细胞

D.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细胞

3、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有12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700个,该DNA分子不含15N标记的溶液中复制2次,则

A.复制完成后,具有15N的腺嘌呤共有1400个

B.复制完成后,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3:

1

C.复制过程中,共消耗胞嘧啶脱氧核苷酸1500个

D.含有15N的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有15N

4、关于T2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中含硫元素

B.T2噬菌体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

C.RNA和DNA都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D.T2噬菌体可利用寄主体内的物质大量增殖

5、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含n个碱基的DNA分子,转录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是n/2个

B.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DNA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

C.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

D.在细胞周期中,mRNA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

6、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是生物体遗传变异的主要方式之一,可产生新的基因

B.同源染色体指的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两条形态大小一定相同的染色体

C.基因重组仅限于真核生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

D.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四分体时期的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

7、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通常情况下,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 )

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B.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

1

D.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8、组织液生成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就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中不能引起水肿的是( )

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

D.淋巴结发炎,淋巴回流受阻

9、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A.tRNA种类不同                              B.mRNA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10、虎皮鹦鹉的羽色有绿、蓝、黄、白四种,野生种都是稳定遗传的,若将野生的绿色和白色鹦鹉杂交,F1全部都是绿色的;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所得F2的羽色有绿、蓝、黄、白四种不同表现型,比例为9:

3:

3:

1.若将亲本换成野生的蓝色和黄色品种,则F2不同于亲本的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A.2/7          B.1/4          C.1/5          D.2/5          

11、孟德尔用豌豆为实验材料通过实验提出了分离定律,下列对此实验分析合理的是(   )

A.孟德尔提出分离定律的过程为提出问题→演绎推理→作出假设→检验推理

B.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的目的是检验分离定律

C.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的说法属于演绎内容

D.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豌豆只有一对相对性状

12、用15N同位素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4代,a、b、c为三种DNA分子:

a只含15N,b同时含15N和14N,c只含14N。

下图中这三种DNA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

13、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切除小白鼠的垂体后,其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含量减少

B.饭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

C.激素、酶和抗体发挥作用后立即被灭活

D.水的平衡及体温和血糖的稳定都与下丘脑有关

14、摩尔根在果蝇杂交实验中发现了伴性遗传。

在果蝇野生型与白眼雄性突变体的杂交实验中,最早能够判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实验结果是

A.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F1全部表现野生型,雌雄比例1:

1

B.F1中雌雄果蝇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白眼全部为雄性

C.F1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比例1:

1

D.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雄性,野生型全部雌性

15、癌症患者腹部积水后,为了利尿排水应静脉输送的主要成分是

A.复合氨基酸

B.葡萄糖和维生素

C.无机盐

D.血浆蛋白

16、下图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

A.①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②腺苷

C.③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D.④腺嘌呤

17、人们在野兔中发现了一种使毛色为褐色的基因(T)位于X染色体上。

已知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

如果褐色的雌兔(性染色体组成为XO)与正常灰色(t)雄兔交配,预期子代中褐色兔所占比例和雌、雄之比分别为

A.3/4与1∶1                              B.2/3与2∶1

C.1/2与1∶2                              D.1/3与1∶1

18、亚硝酸盐可使DNA的某些碱基脱去氨基,碱基脱氨基后的变化如下:

C转变为U(U与A配对),A转变为I(I为次黄嘌呤,与C配对)。

现有一DNA片段为

,经亚硝酸盐作用后,若链①中的A、C发生脱氨基作用,经过两轮复制后其子孙代DNA片断之一为( )

19、某种猫的毛色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研究发现纯合黄色雌猫和纯合黑色雄猫交配,繁殖的子代中,雌猫总是表现为黑黄相间的毛色(即一块黑一块黄),但黑黄毛色的分布是随机的。

据此你认为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

A.纯合黑色雌猫和纯合黑色雄猫交配的子代均为黑黄相间的毛色

B.黑黄相间雌猫繁殖的后代雄猫可有全黑、全黄和黑黄相间三种

C.黑黄相间雌猫体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DNA有转录功能

D.雌猫的黄色毛与黑色毛这对相对性状是由非等位基因控制的

20、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选用T2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

B.被35S标记的噬菌体不能接种在含35S的培养基中直接获得

C.实验中采用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1、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引起基因突变的机制是有区别

B.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遗传信息的改变

C.基因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替换中对性状影响最小的一定是替换

D.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变化有明确的因果关系,为进化提供最初原材料

22、人体小肠中的氨基酸进入骨骼肌细胞的正确途径是(  )

A.血液→组织液→肌细胞

B.淋巴→血液→组织液→肌细胞

C.血液→淋巴→组织液→肌细胞

D.淋巴→组织液→肌细胞

23、如图是部分同学在“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实验中制作的细胞分裂的模型,其中错误的是

24、右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的示意图。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3中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与体液调节

C.人发生过敏反应,1结构的通透性会升高

D.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引起丙液减少

25、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

D.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26、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细胞结构的成分之一。

如图为某健康人的血糖变化情况,此人在11时前仅进了早餐。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糖类是人体内某些大分子物质的组成成分,如ATP中含有脱氧核糖

B.人体内A点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B点时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

C.B点时,为维持血糖水平,肝细胞内的肝糖原开始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协同,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27、如果某激素主要作用于机体内某器官的细胞,而对机体内其他器官的细胞影响不大,则该激素的特异性强。

下列哪一组激素的特异性最弱

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性激素

B.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

C.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

D.促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28、在抗震救灾中,发现有些在废墟下由于肌肉受到挤压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但仍保持清醒的幸存者,当移开重物被救出后,却因肌肉大量释放的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结果造成人压着没事,救出来后最终因心肾功能衰竭而不幸去世的情况。

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

B.有些刚被救的伤者,其内环境稳态已经遭到破坏,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

C.幸存者体内因严重缺水,体内渗透压升高

D.心肾功能衰竭是由于伤者血浆渗透压过低所致

29、下列现象中,不涉及基因突变的是

A.正常机体内的某些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发生癌变

B.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F1高茎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矮茎植株

C.无白化病史的家族中,某个体患白化病

D.摩尔根果蝇实验中,偶然在红眼果蝇群体中发现白眼雄果蝇

30、将烛光鱼的荧光酶mRNA加入酵母菌提取液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合成烛光鱼的荧光酶蛋白。

在这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发生于哪两者之间

A.氨基酸与转运RNA

B.信使RNA与转运RNA

C.DNA与信使RNA

D.核糖体与信使RNA

31、赫尔希(A·Hershey)和蔡斯(M·Chase)于1952年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著名实验进一步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

这项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噬菌体

A.侵染大肠杆菌后会裂解宿主细胞

B.只有DNA可以进入大肠杆菌细胞中

C.DNA可用15N标记

D.蛋白质可用32P标记

32、下图为某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示意图(白化病基因a、色盲基因b)该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生了—个白化兼色盲病的儿子。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此男性的某些体细胞中可能含有92条染色体

B.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一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