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82831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文言文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文言文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文言文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文言文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习题.docx

《文言文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习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文习题.docx

文言文习题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

既毕,令间谍问曰:

“魏王何如?

”匈奴使答:

“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世说新语•容止》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

(2)既毕,令间谍问曰

(3)魏王雅望非常

(4)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2.魏王为什么要“追杀此使”?

3.用“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一成语形容文中的魏王是否恰当?

为什么?

你认为魏王是个怎样的人?

(二)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居:

(2)如入鲍鱼之肆肆:

2.文中的“鲍鱼之肆”比喻怎样的环境?

3.根据文意,君子要“慎处”的原因,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那就是:

近朱者赤,  

4.对这个成语所包含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

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

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

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1.翻译下列句子。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2.这则短文对你有什么启发?

请谈谈你的感受。

(四)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

“怪哉!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

“天不寒乎?

”公笑。

晏子曰:

“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

“善。

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注释:

雨(yù)雪:

下雪。

雨,落,降,用如动词。

陛:

宫殿的台阶。

闻命:

听到辞命。

闻,听;命,辞命。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 )

(2)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   )

(3)立有间(   )

(4)寡人闻命矣。

()

2、翻译句子:

(1)怪哉!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2)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3、景公听了晏子的一番话,“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这说明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个故事对我们今天的领导者有什么借鉴意义?

(五)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

“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

”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里话曰:

“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斯不自见之患也。

注释:

①傅毅、班固均为东汉文学家,史学家。

②[超]班超。

班固之弟,东汉名将。

③[自休](冗长松散)自己也止不住。

④[自见]即见自,表现自己的长处。

⑤[体]体裁⑥[里语]俗语,民间谚语。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自古而然()

(2)而固小之()

(3)鲜能备善()(4)斯不自见之患也()

2.翻译下列句子。

(1)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

(2)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3.文中分析“文人相轻”的原因是什么?

4.用一个成语概括上文的内容。

这个成语应该是:

(六)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薛谭学讴于秦青()②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

③饯行于郊衢()④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2.翻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

3.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

4.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

如果有,是什么?

(七)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释义。

①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孤:

②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或:

沃:

③食不给给:

④乃至被谗受贬谗:

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

A.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4.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5.读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你有什么感受?

(八)李生论善学者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曰:

“或谓君不善学,信乎?

”王生不说,曰:

“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

”李生说之曰: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

”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言未尽而王生去,盖欲拒人于千里之外。

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

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

”王生惊觉,谢曰:

“余不敏。

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句子

注音

解释含义

①吾悉能志之

②李生说之曰

③不应而还

④迨年事蹉跎

⑤王生不说

⑥王生益愠

2.与“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王生不说B.盍改之乎C.吾悉能志之D.才美不外见

  2.在上文横线上填入一个字。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译句:

②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

译句:

4.选出与“李生故寻王生”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A.公问其故B.广故数言欲亡C.故为之说D.桓侯故使人问之

5.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

(用原文回答)

答:

(九)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③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④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答:

3.作者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答:

4.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答:

(十)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为:

(2)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说:

(3)好一一听之,处士逃好:

2.请你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的大意:

3.南郭处士本不会吹竿,可他却为齐宣王吹竽多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4.南郭处士逃走后,你认为他会去做什么?

(十一)

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

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

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

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元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解元,就是我国科举制度所规定的举人第一名。

而孙山在诗里所谓的“解元”,乃是泛指一般考取的举人。

1.翻译句子。

(1)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

(2)解元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2.上文的大意可用成语来概括,比喻。

3.从上文看,孙山是个怎样的人?

(十二)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之。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勿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含义。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2)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之。

(3)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翻译句子。

(1)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3.上文的内容可用成语来概括。

4.“其人勿能应也”。

当时,这位楚人的神态会是怎样的呢?

请你用一个成语或者俗语来回答。

5.我们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例耶很多。

请你举出两个来。

(1)

(2)

(十三)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

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1.解释加点词。

(1)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

(2)遽掩其耳

(3)恶人闻之,可也(4)恶人闻之,可也

2.翻译句子。

(1)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2)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3.“恶己自闻之,悖矣。

”这位盗钟者到底“悖”在哪里?

4.请你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

5.成语就出自这里。

请你写出“掩”开头的两个成语。

(1)

(2)

(十四)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2)因释其耒而守株

(3)冀复得兔(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翻译句子。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

3.用一个成语概括这则寓言的大意:

4.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一类人?

它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十五)

杞人有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

奈地坏何?

 晓者曰: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

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列子》杞人忧天)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

(2)因往晓之

(3)若屈伸呼吸(4)其人舍然大喜

2.翻译句子。

(1)奈何忧崩坠乎?

(2)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3.杞人忧天的故事,讽刺了生活中的哪一类人?

这个成语的含义与哪一句俗语大致相同?

4.从探究的角度上看,你是如何评价这位“忧天”的杞人的?

(十六)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

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

对曰:

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清旦衣冠而之市

(2)适鬻金者之所

(3)因攫其金而去(4)不见人,徒见金

2.翻译句子。

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翻译:

3.用成语来评价这位“攫金者”是比较恰当的。

4.现实生活中,类似于“攫金者”这样的人也是不少的。

“攫金”的形式可能不同,但结果往往相同。

你能举出两个典型的例子吗?

(十七)

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

“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注解:

田登,人名。

上元:

元宵节)

1.解释加点词:

(1)田登作郡,自讳其名

(2)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2.翻译下列句子。

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译文:

3.这个故事的大意可以用两句话来表达,即:

4.你认为,田登是个怎样的人?

(十八)

永之氓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

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曰:

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

何不去之?

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

汝愚之甚!

蔽之甚!

身且死,何以货为?

又摇其首,遂溺死。

1.解释加点词:

(1)永之氓咸善游

(2)乘小船绝湘水

(3)吾腰千钱(4)有顷,益怠

2.翻译句子。

(1)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译文:

(2)曰:

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译文:

(3)汝愚之甚!

蔽之甚!

译文:

(4)身且死,何以货为?

译文:

3.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些人?

(十九)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上号焉。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

未至,贾人急号曰:

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

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

“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

”贾人勃然作色曰:

“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

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

”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人曰:

“盍救诸?

”渔者曰:

“是许金而不酬者也!

”袖而观之,遂没。

(注解:

贾人——商人巨室——大财主)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有渔者以舟往救之

(2)一日之获几何

(3)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4)袖而观之

2.翻译句子。

(1)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

(2)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

(3)盍救诸?

(4)是许金而不酬者也!

3.请你用四个字概括这个故事的大意:

4.你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哪些道理?

请至少写出两条。

(1)

(2)

(二十)

范文正公守邠(bīn)州,暇日率僚属(下属的官吏)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cuīdié丧服)数人营理葬具者。

公亟(jí急迫地)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fènɡ)敛棺槨(下葬的物品)皆所未具。

公怃然(失意的样子),即彻(通“撤”)宴席,厚赒(zhōu救济)给之,使毕其事。

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注释:

①缞绖(cuīdié):

丧服。

②赗敛棺槨:

下葬的物品。

③怃然:

失意的样子。

④彻:

通“撤”。

⑤赒:

救济。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

(2)乃寓居士人卒于邠

(3)赗敛棺槨皆所未具(4)厚赒给之,使毕其事

2.翻译下列句子。

(1)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

(2)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3.上文中,哪几句话最能体现范仲淹忧国忧民情怀?

清你找出来,写在下面:

4.请对上文中范文正其人其事简要评价。

(二十一)

吕文穆公①(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

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职。

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

“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

”其弟遂不复敢言。

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②远矣。

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注释:

①吕文穆公:

吕蒙正,宋太宗时任宰相。

文穆是他的谥号。

②孝卫公:

唐初功臣李靖,曾封为卫国公。

1.选出与“其弟伺间从容言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昔贤之所难也B、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C、其子患之,告其父曰D、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

A、其弟伺间从容言之        B、闻者叹服

C、魏王雅望非常                    D、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其弟伺间从容言之。

(2)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4.在作者看来,倡廉拒贿应该做到哪两点?

(1) 

(2) 

(二十二)

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

将游京师,宿于逆旅。

既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

“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

”妇曰:

“诺。

”媪曰:

“第几道下子矣。

”妇曰:

“第几道下子矣。

”各言数十。

媪曰:

“尔败矣。

”妇曰:

“伏局。

”积薪暗记,明日复其势,意思皆所不及也。

【注释】①王积薪:

围棋高手。

②道:

本文指围棋布子的位置,唐代围棋棋盘纵横各十九道线,双方均在横竖线交叉点布子。

这里,婆媳分居两室,都是心中虚设一盘,攻成过程全凭记忆。

③伏局:

认输。

④复其势:

复验那盘棋的局势。

意思是按自己暗中记忆的,把那盘棋重新布子走一遍。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宿于逆旅()②良宵难遣()

2.“意思皆所不及也。

”可见媪妇二人棋艺之高,你认为她们技艺高明具体表现在何处?

3.选文短小精粹,趣中寓理,从王积薪最初“自谓天下无敌”,到自叹棋艺不及媪妇,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二十三)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

客谓主人:

“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主人嘿然不应。

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

或谓主人曰:

“乡使听客之言,不弗牛酒,终亡火患。

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

”主人乃寤而请之。

注释:

(1)过:

拜访。

(2)堗(tū):

烟囱。

(3)嘿:

同“默”。

(4)居无何:

过了不久。

(5)上行(hāng):

上坐。

(6)突:

烟囱

1.指出下面两句中的通假字。

①不者,且有火患“”通“ ”

②曲突徙薪亡恩泽“”通“ ”

③主人嘿然不应“”通“”

④不弗牛酒,终无火患“”通“”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更为曲突,远徙其薪

(2)余各以功次坐

(3)乡使听客之言(4)主人乃寤而请之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2)乡使听客之言,不弗牛酒,终亡火患。

4.“主人乃寤而请之。

”主人悟出了什么道理?

(  )

A.应该首先感谢有先见之明的人。

 B.不应忘记提醒过自己的人。

C.更要感激进忠言的人。

 D.要接受不听忠告的教训,勇于承认错误。

5.除了“焦头烂额”外,文中还有一个成语是:

,它的含义同我们今天所说的一个俗语是相同的,那就是:

______________

(二十四)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上问曰:

“如我,能将几何?

”信曰:

“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上曰:

“"于君何如?

”曰:

“臣多多而益善耳。

”上笑曰:

“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信曰: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1.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如我,能将几何带兵     B.多多而益善耳  更加

C.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喜欢     D.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的原因

2.上文中有两个通假字,请找出并解释。

(1)“”通“”,含义:

(2)“”通“”,含义:

3.把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译文:

(2)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译文:

4.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邦和韩信有一次谈论各位将领的才能,他们的看法有些不同。

B.韩信的内心深处,其实是认为自己的统兵才能要高过刘邦。

C.“上笑曰”中的“笑”,其实是冷笑,既表现了刘邦对韩信的回答的不满,也是在嘲笑韩信虽有统兵之能,却也不得不臣服于自己。

                

D.韩信最后的自圆其说,一方面是无可奈何的承认自己确实在某些方面比不上刘邦,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他随机应变的机智,避免了刘邦对自己的不满和猜忌。

 

参考答案

(一)

1.他狡诈,怕自己形陋,叫人扮自己接待使者:

他多疑,事毕后派间谍听消息;他残酷,怕匈奴使对自己不利,派人追杀。

2.曹操叫崔琰代替自己接见匈奴使臣,自己却持刀站立床头。

接见完毕,叫人问匈奴使臣:

“魏王何如?

”回答说:

“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见于《世说新语•容止》)后来把代替别人做文章(代人做事)叫捉刀。

3.不恰当。

因为匈奴使就是从相貌上看出“此乃英雄也”的;而“人不可貌相”常用在外表上看不出,实际上却很有本领的场合。

4.能写出传神的眼神和气势,就是佳作。

(二)

1.居:

一起店铺

2.比喻污浊的环境,也比喻恶人聚集的地方。

3.近墨者黑4.(言之成理即可)

(三)

1.由节俭进入奢侈(是)容易(的),由奢侈进入节俭(却)困难(了)。

2(略)

(四)

1.

(1)下雪

(2)通“披”,穿着(3)一会儿(4)领教、受教

2.

(1)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却不那么冷。

(2)古代贤明的君王自己饱后会想到别人还饿着,自己穿暖后会想到别人还冻着,自己安逸后会想到别人辛劳着。

3.(言之成理即可)

(五)

1.

(1)这样

(2)轻视(3)少(4)害处

2.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

(2)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

3.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里语曰:

“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斯不自见之患也。

4、敝帚自珍

(六)

1.①向②尽\完③大道④阻止

2.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3.(供参考)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学习技术,都应该精益求精,不能自满。

百尺竿头,尚需更进一步,何况是技艺不精的人呢?

虚心方能让人进步,傲慢只能阻止自己前进的步伐。

4.薛谭身上当然也有可取之处。

他能够及时地知错改过,向老师道歉,并永远不说回去之类的话,这说明他认识到了知识是无穷无尽的道理。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七)

1.①幼年丧父②有时洗③供给④在背后说坏话

2.B

3.有时候,在夜晚(读书读得)眼睛昏花,疲惫困倦,(他)就用冷水冲头洗脸。

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

4.①年少家贫而胸有大志。

②做官后因直言而遭谗降职。

③刻苦自励而心忧天下。

5.(略)

(八)

1.①zhì;同“识”记②shuì;劝说

③xuán;同“旋”,转身④cuōtuó光阴消逝

⑤yuè通“悦”,高兴,愉快⑥yùn恼恨,怨恨

2.B惘

3.①善于学习的人不会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学习,是希望听到真理啊!

②学习的人最大的忌讳,没有超过自己满足,你为什么不改正呢?

4.D

5.①学贵善思②不耻不问,择善而从之

(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

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

“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

”王生不高兴,说:

“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

”李生劝他说:

“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根据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

”王生更恼恨,不理睬李生,转身就跑。

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

“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啊!

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支,几乎要拒绝人千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