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富春江公园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82162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桐庐富春江公园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桐庐富春江公园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桐庐富春江公园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桐庐富春江公园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桐庐富春江公园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桐庐富春江公园设计说明.docx

《桐庐富春江公园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桐庐富春江公园设计说明.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桐庐富春江公园设计说明.docx

桐庐富春江公园设计说明

桐庐富春江公园景观设计方案说明

一、现状概况

富春江公园近临富春江,设计范围是从富春江一桥的西面到富春江二桥经往东一公里工业区共约三公里长的江堤,结合防洪的要求,把桐庐富春江南岸作为一个滨江公园的构思进行总体景观设计。

公园宽窄不一,南面多为住宅、商店、营业用房等,现在江南岸的桐庐新区的发展已有了相当的规模,迎春南路靠近富春江二桥的地区已经形成较为热闹的商业氛围与富春江平行的商贸路也已开通,部分也已成气候。

现状地块多为住宅,其中也存在一些有保留价值的树木、红旗酒厂旧址,水塔、与码头、部分民居等,规划保留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轨迹,吸收作为设计的重要组景部分,使新开发的公园内涵更加丰富,更有历史的价值。

二、设计依据

1、甲方关于富春江公园的设计要求

2、桐庐县城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3、同济大学编制的《桐庐富春江南岸滨江景观规划》

4、《城市规划编制条件》

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6、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7、《公园设计规范》CJJ18-92

8、甲方提供的1:

1000地形图

现场勘查所获得的地块土壤、植物、地形等资料。

三、区位分析

在确定规划目标之前,有必要全面剖视桐庐乃至整个江浙地区的地理环境与社会历史沿革,并进一步深入分析富春江畔与周围地区的空间关系及对外联系的通达性,从而全面深入地认识和评价富春江江滨公园的区位优势。

桐庐县建于三国黄武四年(225),唐武德四年(621)析桐庐置分水县。

桐庐县位于浙江西北部,钱塘江中游,介于北纬29º35ˊ∽30º05ˊ和东经119º10ˊ∽119º58ˊ之间。

桐庐地处富春江滨,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民风淳朴,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众多。

无数革命先烈,为新中国的诞生,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桐庐县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

从以上分析可知,桐庐江滨公园所在地具有以下区位优势:

1、地理条件优越;

2、生态环境优美;

3、文化内涵丰富。

四、问题的提出

高差与平面、古典与现代、铺地与绿地、环境与历史、亲水与岸线,五组矛盾,十个方面。

江滨公园——既是矛盾的统一体,又是它们的转接与过渡。

具体地说:

1、一方面,江滨公园高差约10几米,而作为平面变化是一个有限的长度,这就有个高差处理与平面的关系问题。

2、一方面,桐庐具有悠久历史古典的内涵,江南水乡的韵味,作为二十一世纪来开发该项目,应具有时代的意识,如何把古典与现代有机的结合起来,是江滨绿带取得协调的关键。

3、江滨公园是一条滨水绿带,属于公共绿地,应坚持以绿为主的方针,而桐庐公园较少,又需要有人流较为集中的休闲场所,需要一定的活动铺装地,这就有个绿地与铺装地的比例关系。

4、桐庐的出名不仅在于它具有历史悠久,文化积淀的深厚,更得益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桐庐的山水环境是桐庐人民一笔巨大的财富,如何把桐庐的历史文化熔入到自然的山水景观中去,是本案需要探计的问题。

5、富春江落差十几米,不可能在整个江滨绿带中都能亲临水面,选择什么结点与水“亲密”接触,将是本案设计的重要决择。

五、设计构思

以上问题的解决即形成了江滨公园调整方案的构思,阐述如下:

1、高差与平面的关系问题

江岸路面标高为14.5米,常水位一般在4.5米,一年中短时间受淹的一个标高是8米左右。

规划利用这些因素,竖向设计的高差标准断面基本采用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缓坡地作为高差过渡,过渡到第二个标高大约是8.5米左右,第三个平台标高一般为5米。

2、古典与现代的关系问题

这个关系的处理采用遮挡与空间感来处理。

即第一个主题公园以古典风格为主,反映桐庐的历史、揭示桐庐的古典内涵。

第三个风景点表现又较为现代,这种古典与现代的表征通过绿化、小品等作过渡,特别是一些林带,使古典与现代的风格得到和谐的过渡,达到统一。

3、铺地与绿地的比例关系

江滨公园在城市绿地的中属江滨绿带,规划应坚持以绿为主的指导思想,而考虑到活动及居民的活动轨迹,沿江为一条休闲带,穿插平台、广场,通过结点与江滨休闲带串起来。

4、自然景观与历史文脉的关系问题

设计采用一条是熔桐庐自然山水的自然景观线,另一条是渗透桐庐历史文化的历史文化文脉,这两条线的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5、亲水与岸线的关系问题

高差10米以上,为达到亲水性,必须有台阶挑入水中,规划以三个主要结点直接到达水面,真正达到亲水的关系,而整条江滨绿带都挑入水中显然造价不允许,故其余均为江滨休闲带及穿插高低不等的间隙平台。

六、规划原则

1、充分利用现有用地的地形地貌,结合周围环境,合理划分功能景区,以体现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及休闲的功能要求,达到游乐休闲的目的,达到游客意犹未尽,流连忘返的游览效果。

2、功能景区的布置要动静适度,自成体系,景区间交接过渡宜自然有序。

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的含义,一是强调发展是满足人的需要,是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为目标;二是关注影响发展的因素,环境的、经济的、以及社会的因素,片面发展某一部分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

在江滨公园规划中,要注意生态环境的因素,力求人与自然的有机融合,把自然渗透到城市之中,使之成为桐庐的一条绿色项链。

如在街面与江面过渡关系处理中采用疏林草地作过渡带。

4、尊重、继承和保护历史的原则

城市的景观环境中那些具有历史延续性的场所往往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建立城市独特的个性奠定了基础。

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形式、空间尺度、色彩、符号以及生活方面等等,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唤起市民对过去的回忆,产生文化认同感。

江滨公园设计保留了原富春江秀丽景色的意境,吸取古今中外的园林规划手法,熔于规划设计之中。

5、整体性原则

江滨公园规划离不开城市总体规划,其性质功能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控制的要求。

江滨公园既是一个独立的综合公园,又因共临界近几条主要道路,布局上应与道路两边的建筑处理好一个看与被看的关系,及与富春江的协调关系。

6、充分发掘历史文化资源,深化景区景点内涵

桐庐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一项有待发掘的重要旅游资源。

结合富春江自然风光,做足水的文章,追溯桐庐的历史记忆,将历代文人墨客的行迹、典故,及诸多乡土民俗生活,恢复或物化为人文景观,使游人融入其中,不仅可以增加游客的兴致,亦可对桐庐的历史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以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提高桐庐景区的文化品味。

在进入方案成图阶段前,我们将与桐庐的有关专家、文化人士进行交流,对桐庐人文、地情作更深入的了解,以期从形式、内容上进一步充实景区、景点。

7、“以人为本”的原则

规划无论从总体布局到功能分区,以及尺度要求,均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满足市民休闲、游憩、晨练、健身、度假、娱乐的活动要求,依据不同空间的不同使用功能和服务人群,设置尺度怡人的空间和小品设施,以期达到优美景观和完善服务功能高度的结合。

8、“动静结合”的原则

根据江滨公园的性质及功能分区的不同,一般西面较为古典、宁静,东片现代、热闹,这种西静东闹的格局相得益彰,引起审美视觉上的对比、调和。

七、公园性质

根据以上分析,江滨公园的性质为:

以休闲旅游为主,集文化,娱乐、健身、购物、观赏为一体,突出富春江水景特色的高档次、高品味,符合时代要求的城市江滨休闲公园。

使之成为桐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提升桐庐的城市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总体布局

方案构思以超前意识,环境意识,系统工程意识为指导,突出“绿、景、精、新”的四字方针,即锐意创新,体现时代特色;以绿为主,注重生态环境;立体开发,双倍利用土地;功能合理,巧布观赏游览线;景以精构,吸引多层次的游人。

(一)功能分区

1、“古情昔寻”景区

利用龙潭溪的典故引申出桐庐的由来,公园处理手法采用大手笔,大空间构图,建筑以桐庐古建为蓝本。

一桥、二桥邻近外,规划成具有桐庐历史文化内涵的古街或特色风情街。

公园除一般功能外,可设置垂钓与富春江游艇码头,是人们休闲观光、娱乐、水上活动的理想场所,古街利用江边景观吸引游人,可安排一些具有桐庐当地特色的小吃、购物、娱乐等。

这种商业活动可为公园及江边绿带带来社会效益。

诠释桐庐的“过去”。

2、“展望未来”景区

第二个景点是在富春江二桥与迎春南路相交的地方作为一个景点,规划成一种休闲观景性质的滨江公园,采用现在较为先进的设计理念,设置江滨休闲绿带,主要展望桐庐现在取得的一些成就,是一个现代化公园。

诠释桐庐的“现在”。

3、“城市舞台”景区

该景区面对美丽的桐君山,规划成一个观景演出舞台,圆形的水上舞台,架在富春江水上,舞台处理很是现代,采用钢结构点式玻璃,可升降,利用江面设置音乐喷泉,这种音乐与岸上的旱喷音乐喷泉相得益彰,作为规划道路的尽端收头,形成视觉中心,在周围设置以娱乐为主的商业氛围,在景观建设的同时带来商业价值。

诠释桐庐的“未来”。

(二)景观规划

设计以流畅的园路系统带出景观空间的游移,引导游人视线。

根据不同的功能安排,景观规划结合景观的需要,利用起伏的地形、植物的配置、水体的安排、建筑物(构建物)的界定,形成或静或动、或平缓或高湖的空间序列,形成一系列的景观结点:

其中城市舞台是整个公园动势集中的视觉焦点。

同时,利用各种渗透的手段,建立江面、公园和临街建筑的对景、借景关系,形成辐射的景观轴线,使公园同时具备“看”与“被看”的功能。

(三)绿化规划

设计结合自然,依据不同的地形条件及桐庐的实际情况和功能、造景要求,因地制宜地进行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

景观组织通过相近植物材料或同种植物材料,按园林的韵律感与恰当比例关系的组合,表现群体规模,以体现秀丽的富春江山水景观。

树种选择充分考虑桐庐当地的地理位置,构成曲折起伏的林冠线和林缘线。

骨干树种:

香樟、合欢、银杏、桂花、樱花、茶花;

先锋树种:

红枫、垂柳、无患子、碧桃。

(四)竖向规划

富春江水位高差变化较大,江岸路面标高为14.5米,常年水位一般在4.5米,一年中短时间受淹标高是8米左右。

这样第一方案竖向规划从江岸路面的15.6米标高开始,成自然缓坡,过渡到8.5米标高,成为江滨休闲景观带,三个结点再利用台阶过渡到5米标高平台。

这样处理由于只是三个重要节点伸入江面,既节省了造价,又达到与富春江水面“亲水”的效果。

方案二竖向规划江保持滨道路标高14.5米,过渡到防洪最高标高15.6米,再成缓坡过渡到8.5米标高,其余标高同方案一。

(五)道路系统规划

道路交通一般分为二级:

第一级主干道位于公园与临江建筑之间,为步行街设置,其中点缀休闲喷泉、雕塑、绿化小品等,宽约6米。

其中以似富春江的水波为主的铺地,第二级道路为江滨休闲道及通往江滨休闲道的道路,宽度一般为5米,其余为为三级道路,主要是公园道路及游步道。

(六)景点规划

景点之一:

龙潭鱼跃

利用原有龙潭溪及原有水塘,塑造“河塘倩影”的景色。

内设百草园、世纪茶苑、儿童乐园、花架休闲处、卵石滩景、枫林大草坪等内容。

百草园使人联想到桐君,为现代人了解草药知识提供了场所。

世纪茶苑是人们饮茶、观鱼、钩鱼的理想地。

儿童乐园临近龙潭溪边,设置戏水滩景,结合儿童的爱好设置儿童游具,让儿童在游玩中掌握知识,激发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爱好。

花架休闲处花架采用芬兰防腐木制成,是人们休闲、休息的好场所。

卵石滩景利用开阔的水面,设置垂钩、游船等活动。

枫林大草坪遍植枫树,是节假日户外草坪活动胜地。

龙潭公园的设置成为富春江一桥上鸟瞰的美丽风景。

景点之二:

百花争艳

利用富春江一桥及右边道路为设计平行基线,该处是整个江滨公园较有宽度的地方,设置演出、旱喷、时花等广场。

整个广场一气呵成,分成若干个小广场组合,演出广场面朝富春江,采用莲花图案的变异形成一个动态广场的个性,点阵式音乐喷泉是演出高潮及节假日的热点。

时花广场处于设计基线的转折处,点明了该景区的主题。

林荫广场使整个构图显得完整而又有动感,同时,大片的树阵是人们早上晨练,晚上耐凉的美好去处。

该景点通过溪流与荷风酒肆形成联系。

景点之三:

荷风酒肆

利用原红旗酒厂改造成具有酒文化内涵的重要场所,内设展览、饮茶、茶艺表演等。

东临东斋园,东斋园为名人园。

该处保留了红旗酒厂的吊酒塔等,是历史的再现。

景点之四:

故舫昔寻

保留原有的码头,改造旧楼成为古河埠头,引起人们对历史的追忆。

景点之五:

富春问景

利用原有民居进行改造,形成购物步行街。

原有别墅改造成娱乐中心,内设咖啡、茶座、多功能厅等,是市民游乐的好地方。

景点之六:

春江帆影

水是富春江的灵魂,整个广场的设置似流动的富春江水波浪,广场似浪花、似帆影,极其动感。

望江廊、电子显示屏,帆之雕灵活构成,其中帆之雕点出了这一主题,路边高级排档极具特色,吃春江鱼、观春江美景成为桐庐的一大特色。

景点之七:

生命之旅

利用狭长的滨河绿带,采用DNA染色体构图,似富春江的波浪、春江之鱼,构架起勤劳勇敢的桐庐人民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的新时代精神。

大草坪、S形银杏树阵,设计简洁、明快,极有时代感。

整个构图大气、富有节奏。

景点之八:

秀水映月

该景点由水上舞台与休闲广场组成。

水上舞台采用较为现代的构成,是桐庐大型文艺汇演的理想场所,以富春江为背景,舞台架于水上,十分壮观。

休闲广场既是富春江公园的入口,又是人们休闲、游玩,游戏的极佳场所,又可观赏水上舞台的表演、集合等多重功能。

(七)建筑小品规划

利用桐庐自然山水特色设计江滨公园的建筑小品形态,建筑小品宜古朴,具有自然风景意趣的特点,建议多用户外防腐木,既可作小品,如木栈道、木椅、木花架、木制园林灯等,一些地方的建筑也可采用木制。

其余是利用桐庐当地的特色石材,形成永久的“文物式”景观,达到“生态环保”的效应。

这种木与石成为设计永恒的主题。

九、基础设施规划

1、给排水规划

给水:

自市政供水网引入供水管进入江滨公园景区内,园中大块草坪处采用自动喷灌浇水。

排水:

排水采用雨水、污水分流的排水体制。

粪便污水采用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排污总管。

2、电气规划

供电由市网径电缆直埋引入,经道路、建筑时穿管保护。

景区内依活动场地与主路缘设庭园灯,主广场区等地设射灯,丰富夜景。

十、经济技术指标

(一)用地平衡表

(二)估算表

十一、后记

桐庐江滨公园规划设计方案深得桐庐县建设局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多次陪同设计人员亲临现场,并一同参观了绍兴、宁波、温州等地,吸取经验。

本次方案溶合了各地江滨绿带之优点,并与甲方经过反复修改讨论后获得的成果,更具可操作性,更趋合理、完善,在此致谢。

 

二00二年七月

 

说明目录

一、现状概况

二、设计依据

三、区位分析

四、问题的提出

五、设计构思

六、规划原则

七、公园性质

八、总体布局

九、基础设施规划

一十、经济技术指标

一十一、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