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80029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教育学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教育学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教育学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教育学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模拟试题.docx

《教育学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模拟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模拟试题.docx

教育学模拟试题

2010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学模拟试题

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5道题,共30分)

1、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C)。

A.古代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D.现代

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A)。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3、“对症下药”反映了人的发展的(D)。

A.阶段性B.顺序性

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4、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A)。

A.教育理想B.教育追求

C.教育期待D.政治理想

5、以下不属于教师职业角色的是(D)。

A.管理者角色B.父母和朋友的角色

C.研究者的角色D.指挥者的角色

CADAD

6、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教化任务的是(A)。

A.教师B.家长

C.祖辈D.重要他人

7、教科书编写的依据是(C)。

A.教育目的B.课程计划C.教学大纲D.教学计划

8、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的课程叫(A)。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潜隐课程

9、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B)。

A.教育B.教学C.德育D.智育

10、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B)。

A.学习直接经验B.学习间接经验C.亲自获得经验D.智育

ACABB

11、下例哪一句不是关于启发式教学的?

(C)。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C.教学相长

D.产婆术

12、班级授课的特殊形式是(D)。

A.个别教学B.分组教学C.设计教学法D.复式教学

13、在德育中,使人能排除各种干扰和障碍,决定采取的行为是否坚持下去的要素是

(C)。

A.知B.情C.意D.行

14、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进行德育工作的(A)。

A.基本途径B.重要途径C.基本环节D.主要环节

15、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A)。

A.了解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个别教育D.协调各种教育力量

CDCA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10道题,共30分)

1、《四书》的具体内容是(ACD)。

A.《大学》B.《春秋》C.《中庸》D.《孟子》

2、人力资本投资包括(ABCD)。

A.学校教育B.职业训练C.卫生保健D.信息搜寻

3、外铄轮的代表人物有(ABC)。

A.荀子B.洛克C.华生D.格赛尔

4、教育目的的作用有(BCD)。

A.期待作用B.导向作用C.激励作用D.评价作用

5、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有(ABCD)。

A.仁慈友善B.公平客观C.有幽默感D.善于交际

1、ACD2、ABCD3、ABC4、BCD5、ABCD

6、课程目标的规定性有(ABD)。

A.时限性B.预测性C.准则性D.灵活性

7、教学作为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具有(ABCD)等多种形式。

A.课内B.课外C.小组D.个别化

8、课的类型根据教学的任务可分为(BCD)。

A.演示课B.新授课C.技能课D.检查课

9、德育过程由(ACD)等要素构成。

A.教育者B.教育方式C.教育对象D.教育方法

10、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表现在(BC)。

A.领导才能B.权威C.个性条件D.情感感染力

6、AB7、ABCD8、BCD9、ACD10、BC

三、是非判断题(每题1分,15道题,共15分)

1、现代生产力的各要素中都渗透了教育的作用。

因此,就其本质来说教育是生产力。

B

()

2、人的实践活动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A)

3、“多学近乎智,无知即无能”,说明知识的掌握与智力的发展是同步的。

(B)

4、因材施教的实质就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教材向学生施教。

(B)

5、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建立了班级领导核心。

(B)

×√×××

6、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由美国的柯尔伯格提出来的。

(B)

7、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A)

8、义务教育就是大众教育。

(A)

9、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被人们视作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A)

10、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它对其他环节具有支配和决定作用。

(A)

×√√√√

11、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叫锻炼法。

(B)

12、教学过程的内部发展动力是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任务的需要与水平之间的矛盾。

(A)

13、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壬寅学制》。

(B)

14、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著作是《学记》。

(B

15、成熟程度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A)

×√××√

四、情景分析题(第一题12分,第二题13分,共25分)

1、开学不久,陈老师发现杨朗同学有许多毛病。

陈老师心想,像杨朗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

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陈老师找他谈话说:

“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

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

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

了。

”第三天,杨朗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陈老师,满脸通红地说:

“我心肠好,力气大,毕

业后想当兵。

”陈老师听了说:

“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像雷锋一样乐于助人,到哪里都

先考虑别人。

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

不过当兵

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

”听了老师的话,杨朗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

微笑。

(1)你认同案例中陈老师的教育方法吗?

(A

A.认同B.不认同

(2)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

(ABCE)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E.因材施教原则

(3)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德育方法?

(ABE)

A.说服法B.榜样法C.锻炼法D.陶冶法E.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2、人的智慧80%决定于遗传,17%决定于训练,3%决定于偶然因素。

(1)这句话正确吗?

(B)

A.正确B.错误

(2)这句话表达了以下哪个观点?

(A)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能动论

E.训练作用论

(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有(ABCDE)

A.遗传

B.环境

C.成熟

D.学校教育

E.个体主观能动性

试卷一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5道题,共30分)

CADADACABBCDCA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10道题,共30分)

1、ACD2、ABCD3、ABC4、BCD5、ABCD

6、AB7、ABCD8、BCD9、ACD10、BC

三、是非判断题(每题1分,15道题,共15分)

×√×××;×√√√√;×√××√。

四、情景分析题(第一题12分,第二题13分,共25分)

1、

(1)A;

(2)ABCE;(3)ABE(每空四分)

2、

(1)B;

(2)A;(3)ABCDE(前面两空4分,后面一空5分)

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5道题,共30分)

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D)。

A.赫尔巴特B.卢梭C.洛克D.杜威

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A)。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B)。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

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C)。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

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D)。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ABCD;

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B)。

A.课程B.课程标准C.课程计划D.课程目标

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具有三个特征是(D)。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C)。

A.循序渐进原则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B)。

A.练习法B.演示法C.实验法D.发现法

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A)。

A.外部分组B.内部分组C.设计教学法D.道尔顿制

BDCBA;

11、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A)。

A.内容型策略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D.综合型策略

12、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C)。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B)。

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D.社会模仿模式

1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C)。

A.常规管理B.目标管理C.平行管理D.民主管理

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ACBC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10道题,共30分)

1、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ABCD)。

A.幼儿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E.学历教育

2、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ADE)。

A.家庭教育B.道德教育C.班级教育D.学校教育E.社区教育

3、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是(ACDE)。

A.无歧视原则B.提早自立原则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E.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4、在中国古代,为后来中国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作出历史性贡献的著作有(BC

A.《史记》B.《论语》C.《学记》D.《墨子》E.《战国策》

5、从根本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AD)。

A.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B.教育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C.教育与课程之间的矛盾。

D.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矛盾

E.教育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

1、ABCD2、ADE3、ACDE4、BC5、AD

6、人口质量是指人口的(CE)。

A.职业素质B.劳动能力C.身体素质D.生存能力E.科学文化素质

7、教育目的的受(AC)的制约和影响。

A.生产力B.自然环境C.政治经济制度D.科学文化E.人口质量

8、教育的(ACE)决定了教育应该优先发展。

A.基础性B.教育性C.先导性D.服务性E.全局性

9、(ACE)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A.国家B.团体C.学校D.协会E.家庭

10、人的身心发展有着自己的规律,它具有顺序性(AE)。

A.不均衡性B.精神属性C.自然属性D.道德属性E.阶段性

6、CE7、AC8、ACE9、ACE10、AE

三、是非判断题(每题1分,15道题,共15分)

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A)。

2、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

看管。

(B)。

3、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

格。

(A)。

4、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的本质是知识授—受的关系。

(B)。

5、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

(B)。

√×√××;

6、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B)。

7、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B)。

8、德育的过程具有多端性。

(A)。

9、依据科尔博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A)。

10、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A)。

××√√√;

1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A)

12、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

(A)

1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B)

14、巩固新教材的可以采用口头回答、黑板演算、重点复述、练习等方法。

(B)

15、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小组教学。

B

√√×××

四、情景分析题(第一题12分,第二题13分,共25分)

1、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

地走过去问:

“你们在干什么?

”“听蚂蚁唱歌呢。

”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

说,蚂蚁怎会唱歌?

”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

醒过来。

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

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

小声嘟囔说:

“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1)这个教师的行为正确吗?

(B)

A.正确B.错误

(2)案例中教师产生如此行为的原因在于(ABCDE)

A.在教育取向上,仅仅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

B.在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C.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忽视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D.把学生看成是被动动的、缺乏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人。

E.在师生交往中缺乏尊重、信任、引导、帮助或服务于每一个学生的意识。

(3)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在于(ACD)

A.教师应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B.教师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C.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

D.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

E.教师要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1、

(1)B;

(2)ABCDE;(3)ACD

2、某校四年级有位王峰同学,经常迟到、旷课、上游戏厅,甚至打架、敲竹杠,学习成绩

就更不说了,门门功课挂红灯,尽管老师多次教育,仍不见好转,以至班里同学见了他都

躲得远远的。

虽然偶尔也有进步,但没过两天又恢复原样,以至老师对他失去了信心。

不过,这个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在校运会上,他连续两年获得百米赛冠军,为班级争得

了荣誉。

除此以外,他还特别喜爱画画,象棋也走得非常棒。

(1)学困生的特点有(ACD)

A.自卑,往往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B.烂泥糊不上墙;

C.好胜,往往不能取胜;

D.有上进心,而意志薄弱;

E.破罐子破摔。

(2)针对王峰,教师应该做到(ABDE)

A.要全面、辨证地看待他,挖掘他身上的积极因素;

B.看到王峰年龄小,可塑性强,只要肯下功夫是一定能转化的;

C.与家长频繁联系、反映他的情况;

D.主动与王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E.了解王峰坏习惯形成的原因。

(3)转化学困生的途径和方法有(ABCDE)

A.确立学困生也能成才的信念;

B.深入了解学困生的心理特征;

C.善于捕捉学困生身上的积极因素;

D.创造各种条件,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E.要反复抓,抓一点,进步一点,巩固一点。

2、

(1)ACD;

(2)ABDE;(3)ABCDE

试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5道题,共30分)

1.“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是古代(D)的教育特征。

A.中国B.印度C.希腊D.埃及

2.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地反映在(C)中。

A.学记B.大学C.论语D.中庸

3.义务教育的实施,使小学教育具有了(C)的特征。

A.广泛性B.普遍性C.强制性D.全民性

4.使遗传提供的发展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的是(A)。

A.环境B.教育C.社会D.实践

5.学生的社会地位属于学生(B)问题。

A.法律B.权利C.责任D.义务

6.学校组织教学工作,确定工作步调的依据是(A)。

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课程目标D.课程表

7.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A)。

A.受教育权B.人身自由权C.隐私权D.名誉权

8.把教育的最高目的限定为“心灵的和谐达到完美的境地”的教育家是(A)。

A.柏拉图B.拉伯雷C.卢梭D.裴斯泰洛齐

9.“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中国古代(D)的教育主张。

A.朱熹B.墨子C.荀子D.孔子

10.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C)

A.《论语》B.《师说》C.《学记》D.《孟子》

1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A)。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

12.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C)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13.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

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C)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D.夸美纽斯和杜威

14.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A)

A.1862年B.1901年C.1911年D.1949年

15.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B.上课C.作业检查D.成绩评定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10道题,共30分)

1.遗传素质的成熟对身心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BCD)。

A.个体的器官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B.先天素质在发展中逐步成熟

C.机体的成熟为一定特征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D.有些早期运动机能是直接建立在成熟基础上的

E.成熟决定了个体受教育的内容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ABCE)。

A.爱岗敬业

B.正确的教育观

C.现代的教育理念

D.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E.高超的教育能力

3.学校课程的设置直接受制于(AB)的规定。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课程目标

E.政治制度

4.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ABCDE)。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E.练习法

5.德育过程中的矛盾有多种(ABC)。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教育者与德育规律的矛盾

E.受教育者与德育规律的矛盾

6.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ACE)

A.受教育的权利B.生存的权利C.受尊重的权利D.婚姻

的权利E.安全的权利

7.以下哪些属于教育手段中的教育媒体(ACDF)

A.电影B.教室C.电脑D.语言E.工厂F.教材

8.人口质量是指人口的(AD)。

A.身体素质B.劳动能力C.职业素质D.科学文化素质E.生存能力

9.学校文化从其构成上来说,一般包括三个层次:

(ACD)

A.制度层B.文化层C.精神层D.物质层E.人力层F.教学层

10.现代社会学校的特点是(BCDE)

A.官学和私学并行B.学校教育逐步民主化C.追求教育的国际化D.教育与

生产劳动结合E.学校与生产劳动分离F.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行

三、判断题(每题1分,15道题,共15分)

1.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中庸》之中。

(B)。

2.“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出自《学记》。

(B)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朱熹的教育思想。

(B)

4.道家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主张通过“亲知”、“闻知”、“说知”三种途径。

(B)

5.义务教育也叫公民教育。

(A)

6.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所以它可以决定人的发展。

(B)

7.国家课程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B)

8.只有发展性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智力和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

(A)

9.“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是孔子提出的教学要求。

(B)

10.欧洲古代教育以斯巴达和雅典最为典型。

(A)

11.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离家和巩固教材。

(B)

12.教学大纲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

(B)

13.供答型试题可以分为是非题、多项选择题和组配试题。

(B)

14.高中教育在促进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形象的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

(B)

15.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

(A)

四、情景分析题(第一题12分,第二题13分,共25分)

1、1869年,高尔顿开展了名人家谱调查研究。

他选取了英国历史上977个名人及等量普

通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父亲、儿女、兄弟,考察统计名人与普通人家属中的名人数量。

结果表明,名人亲属中,有名的父亲89人,儿子129人,兄弟114人,而普通人亲属中名

人仅1人。

根据调查结果,高尔顿总结出:

名人的后代就是名人,百姓的后代就是百姓。

(1)高尔顿的调查结果代表了以下哪个观点?

(B)

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外铄论

D.相互作用论

E.能动论

(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有(ABCDE)

A.遗传B.成熟C.环境D.教育E.主观能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