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行动精品全文 整理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1779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8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中国行动精品全文 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健康中国行动精品全文 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健康中国行动精品全文 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健康中国行动精品全文 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健康中国行动精品全文 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健康中国行动精品全文 整理版.docx

《健康中国行动精品全文 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中国行动精品全文 整理版.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健康中国行动精品全文 整理版.docx

健康中国行动精品全文整理版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

引言………………………………………………………………………………3

  一、总体要求………………………………………………………………3

  

(一)指导思想……………………………………………………………3

  

(二)基本路径……………………………………………………………3

  (三)总体目标……………………………………………………………3

  二、主要指标………………………………………………………………4

  三、重大行动………………………………………………………………19

  

(一)健康知识普及行动…………………………………………………19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个人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占到60%。

本行动旨在帮助每个人学习、了解、掌握有关预防疾病、早期发现、紧急救援、及时就医、合理用药等维护健康的知识与技能,增强自我主动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健康管理能力。

  

(二)合理膳食行动……………………………………………………24

  合理膳食是健康的基础。

研究结果显示,饮食风险因素导致的疾病负担占到15.9%,已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

本行动旨在对一般人群、超重和肥胖人群、贫血与消瘦等营养不良人群、孕妇和婴幼儿等特定人群,分别给出膳食指导建议,并提出政府和社会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三)全民健身行动……………………………………………………29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科学。

我国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为33.9%,缺乏身体活动成为慢性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行动主要对健康成年人、老年人、单纯性肥胖患者以及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人群,分别给出身体活动指导建议,并提出政府和社会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四)控烟行动…………………………………………………………32

  烟草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3个吸烟者中就有1个死于吸烟相关疾病,吸烟者的平均寿命比非吸烟者缩短10年。

本行动针对烟草危害,提出了个人和家庭、社会、政府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五)心理健康促进行动………………………………………………36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以抑郁障碍为主的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抑郁症患病率为2.1%,焦虑障碍患病率达4.98%。

本行动给出正确认识、识别、应对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特别是抑郁症、焦虑症的建议,并提出社会和政府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六)健康环境促进行动……………………………………………41

  良好的环境是健康的保障。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占到17%。

爱国卫生运动是促进健康环境的有效手段。

本行动主要针对影响健康的空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问题,室内污染等家居环境风险,道路交通伤害等社会环境危险因素,分别给出健康防护和应对建议,并提出政府和社会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七)妇幼健康促进行动……………………………………………47

  妇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础。

我国出生缺陷多发,妇女“两癌”高发,严重影响妇幼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影响人口素质和家庭幸福。

本行动主要针对婚前和孕前、孕期、新生儿和儿童早期各阶段分别给出妇幼健康促进建议,并提出政府和社会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八)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52

  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

我国各年龄阶段学生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6.0%、71.6%、81.0%。

本行动给出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等知识与技能,并提出个人、家庭、学校、政府应采取的举措。

  (九)职业健康保护行动………………………………………………58

  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健康保护的权利。

我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群约2亿,职业病危害因素已成为影响成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

本行动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有关职业病预防控制指南,分别提出劳动者个人、用人单位、政府应采取的举措。

  (十)老年健康促进行动………………………………………………64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49亿,占总人口的17.9%。

近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

本行动针对老年人膳食营养、体育锻炼、定期体检、慢病管理、精神健康以及用药安全等方面,给出个人和家庭行动建议,并分别提出促进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为的社会和政府主要举措。

  (十一)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69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

全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7亿、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心病患者1100万。

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以及肥胖、吸烟、缺乏体力活动、不健康饮食习惯等是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且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

本行动主要针对一般成年人、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和患者,给出血压监测、血脂检测、自我健康管理、膳食、运动的建议,提出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病的自救措施,并提出社会和政府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十二)癌症防治行动…………………………………………………73

  癌症严重影响人民健康。

目前,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80万,死亡约229万,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城市死因的第一位、农村死因的第二位。

本行动主要针对癌症预防、早期筛查及早诊早治、规范化治疗、康复和膳食指导等方面,给出有关建议,并提出社会和政府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十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77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为代表,患病率高,严重影响健康水平。

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为13.6%,总患病人数近1亿。

本行动主要针对慢阻肺、哮喘的主要预防措施和膳食、运动等方面,给出指导建议,并提出社会和政府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十四)糖尿病防治行动………………………………………………79

  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目前糖尿病患者超过9700万,糖尿病前期人群约1.5亿。

本行动主要针对糖尿病前期人群和糖尿病患者,给出识别标准、膳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指导建议以及防治措施,并提出社会和政府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十五)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81

  传染病、地方病严重威胁人民健康。

我国现有约2800万慢性乙肝患者,每年约90万例新发结核病患者,且地方病、部分寄生虫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本行动针对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流感、寄生虫病、地方病,分别提出了个人、社会和政府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四、保障措施……………………………………………………………87

  

(一)加强组织领导……………………………………………………87

  

(二)开展监测评估……………………………………………………87

  (三)建立绩效考核评价机制…………………………………………88

  (四)健全支撑体系……………………………………………………88

  (五)加强宣传引导……………………………………………………89

  引言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取得新的显著成绩,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发展及生态环境、生活行为方式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已成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

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导致的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成为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

同时,肝炎、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精神卫生、职业健康、地方病等问题不容忽视,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对维护人民健康的坚定决心。

为积极应对当前突出健康问题,必须关口前移,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

这是以较低成本取得较高健康绩效的有效策略,是解决当前健康问题的现实途径,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为此,特制定《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以下简称《健康中国行动》)。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针对重大疾病和一些突出问题,聚焦重点人群,实施一批重大行动,政府、社会、个人协同推进,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引导群众建立正确健康观,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二)基本路径。

  ——普及健康知识。

把提升健康素养作为增进全民健康的前提,根据不同人群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教育与促进,让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成为全民普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实现健康素养人人有。

  ——参与健康行动。

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激发居民热爱健康、追求健康的热情,养成符合自身和家庭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科学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实现健康生活少生病。

  ——提供健康服务。

推动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防治策略、制度安排和保障政策,加强医疗保障政策与公共卫生政策衔接,提供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一体化服务,提升健康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有效性,实现早诊早治早康复。

  ——延长健康寿命。

强化跨部门协作,鼓励和引导单位、社区、家庭、居民个人行动起来,对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采取有效干预,形成政府积极主导、社会广泛参与、个人自主自律的良好局面,持续提高健康预期寿命。

  (三)总体目标。

  到2022年,覆盖经济社会各相关领域的健康促进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广,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重点传染病、严重精神障碍、地方病、职业病得到有效防控,致残和死亡风险逐步降低,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显著改善。

  到2030年,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因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明显降低,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得到较大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水平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健康公平基本实现,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有关目标。

  二、主要指标

健康中国行动主要指标

领域

序号

指标

基期水平

2022年目标值

2030年目标值

指标

性质

(一)

结果性指标

1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14.18

≥22

≥30

预期性

说明: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作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健康素养水平是指具备健康素养的人在监测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计算方法:

具备基本健康素养的人数/监测人群总人数×100%。

个人和社会倡导性指标

2

个人定期记录身心健康状况

倡导性

3

个人了解掌握基本中医药健康知识

倡导性

4

居民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倡导性

说明:

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包括心肺复苏术、急救包扎和固定搬运、海姆立克急救法(对气管被异物堵塞的患者,通过向其上腹部施压,促进异物排出)等。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