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827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限时训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76752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827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限时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827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限时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827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限时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827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限时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827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限时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827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限时训练.docx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827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限时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827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限时训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827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限时训练.docx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827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限时训练

2019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8-27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限时训练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

1.(xx·蚌埠二中新高三月考)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吸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出汗可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出汗使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C.出汗的作用是使人体散热量大于产热量

D.出汗时汗腺导管重吸收Na+,ADP增加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这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A正确;出汗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使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强,B正确;出汗能增加散热,有利于体温维持稳定,但是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C错误;汗腺导管重吸收Na+的方式为主动吸收,需要消耗ATP,所以ADP增加,D正确。

【答案】C

2.(xx·甘肃省临夏中学高三月考)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分子而发挥作用

B.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C.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人体产热,还有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等生理效应

D.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

【解析】激素在人体内起到的是调节作用,所以属于信息分子,故A正确。

激素是微量高效的,但不是催化作用,而是调节作用,故B错误。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代谢速率增加产热,还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C正确。

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会受到反馈调节,故D正确。

【答案】B

3.(xx·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高三一模)下列关于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B.激素、神经递质、抗体都可以被反复利用

C.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D.只要具有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就能发生

【解析】甲状腺激素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A正确;激素、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一般都会被灭活,B错误;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也可能成为抗原,如自身免疫病,C错误;反射的发生除了需要完整的反射弧,还需要足够强的刺激,D错误。

【答案】A

4.食物刺激胃壁感受器会引起胰液分泌,胃液中的盐酸进入小肠会引起促胰液素分泌,进一步引起胰液分泌。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胰腺是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B.食物刺激感受器引起胰液分泌的过程需要中枢神经系统参与

C.小肠分泌的促胰液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胰腺细胞发挥作用

D.胰液的分泌过程既受到神经系统调节,又受到体液的调节

【解析】胃液中的盐酸进入小肠会引起促胰液素分泌属于神经调节,其中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胰腺是该反射弧中的效应器,A正确;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故该过程需要中枢神经系统参与,B正确;促胰液素通过体液的运输是不定向的,C错误;据题意可知,胰液的分泌既受神经的调节,也受体液的调节,D正确。

【答案】C

5.(xx·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胰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胰岛B细胞受损会导致血糖浓度偏高

B.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以进入血液循环

C.胰腺能分泌激素调节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

D.胰腺细胞分泌的消化酶经血液运输至作用部位

【解析】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因此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减少,会导致血糖浓度偏高,A正确;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以进入血液循环,通过血液运输,B正确;胰腺中的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能调节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C正确;胰腺细胞分泌的消化酶进入消化道,不通过血液运输,D错误。

【答案】D

6.(xx·河南省林州一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细胞结构的成分之一。

如图为某健康人的血糖变化情况,此人在11时前仅进食了早餐。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糖类是人体内某些大分子物质的组成成分,如ATP中含有脱氧核糖

B.人体内A点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B点时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

C.B点时,为维持血糖水平,肝细胞内的肝糖原开始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协同,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解析】糖是人体内某些物质的组成成分,如ATP中含有的糖是核糖,A错误;A点时,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B错误;B点时,血糖浓度偏低,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是肝脏细胞,肝糖原开始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糖,C正确;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D错误。

【答案】C

7.(xx·“超级全能生”浙江省选考科目高三联考)如图表示甲状腺与垂体之间的一种调控关系示意图。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A表示甲状腺激素,垂体细胞靠受体接受其刺激

B.激素A一定能促进垂体细胞代谢,使激素B合成增加

C.激素B可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其靶器官就是甲状腺

D.垂体是人和脊椎动物的主要内分泌腺,能支配多种内分泌腺的活动

【解析】激素A表示甲状腺激素(蛋白质类激素),垂体细胞靠细胞膜表面的受体接受其刺激,A项正确;激素A对垂体的作用为反馈调节,不一定是促进垂体细胞代谢,也可能是抑制分泌激素B,B项错误;激素B可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其靶器官就是甲状腺,C项正确;垂体是人和脊椎动物的主要内分泌腺,能支配多种内分泌腺的活动,D项正确。

【答案】B

8.(xx·河南省林州一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发生变化,会改变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从而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

下列关于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盐平衡调节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来完成的

B.垂体能产生抗利尿激素参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

C.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会引起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D.下丘脑内有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解析】水盐平衡调节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来完成的,A正确;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产生的,储存在垂体后叶,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刺激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B错误;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会引起大脑皮层产生渴觉,C正确;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能够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D正确。

【答案】B

9.(xx·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考试)下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④代表相关激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激素②能促进甲状腺分泌,抑制下丘脑分泌

B.图中激素③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

C.激素①分泌增加,能促进激素②和④的分泌

D.寒冷环境下血液中激素①②③④的量均增加

【解析】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但促甲状腺激素不能抑制下丘脑的分泌,A错误;图中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控属于分级调节,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和下丘脑的调节属于反馈调节,B正确;激素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分泌增加,能促进激素促甲状腺激素②的分泌,但不能刺激抗利尿激素④的分泌,C错误;寒冷时血液中激素①②③的量均增加,④抗利尿激素的量减少,D错误。

【答案】B

10.(xx·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用肌肉注射的方法向小鼠体内注入了一定量的胰岛素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注射后胰岛素溶液直接进入组织液中

B.胰岛素可通过组织液运输到身体各处

C.胰岛素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

D.注入的胰岛素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

【解析】肌肉注射时,药物首先进入组织液,A正确;再由组织液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和穿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随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血浆中的药液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组织,B错误;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与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C正确;注入的胰岛素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而失去疗效,D正确。

【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30分)

11.(8分)(xx·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模拟)回答下列有关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________。

当人体处在41℃的外界环境中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________。

(2)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神经细胞与肌细胞接触点的递质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肌细胞收缩,乙酰胆碱很快被胆碱酯酶分解,肌细胞恢复舒张状态。

美洲箭毒有与乙酰胆碱争夺受体的作用,若美洲箭毒进入人体,其效应是________。

(4)当动物缺乏某种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或“注射法”对激素进行人为补充,在下列给出的四种激素中,可以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有________(填序号,多选题)。

A.生长激素B.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性激素

(5)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雄激素与动物性行为的关系,用尚未发育成熟的仔公鸡为材料,进行了摘除睾丸实验,发现阉割的仔公鸡长大后,不出现啼鸣、鸡冠不发育和无求偶行为,因此得出雄激素能促进和维持公鸡第二性征和求偶行为的结论。

科学工作者认为该实验有不严谨之处,请给予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体温调节、神经—体液调节,通过分析体温调节过程与相关激素的关系及神经—体液调节的特点,再结合题中问题进行解答。

(1)人体最大的器官是皮肤,也是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炎热环境中主要通过蒸发散热。

(2)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在体温调节中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物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增加产热。

(3)美洲箭毒能与乙酰胆碱争夺受体,导致乙酰胆碱不能与受体结合,进而导致肌细胞不能收缩或持续舒张。

(4)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本质都是蛋白质,不能用饲喂法,而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的化学本质都不是蛋白质,可以用饲喂法。

故选:

B、D。

(5)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雄激素与动物性行为的关系,实验设计需遵循对照原则,本实验缺少对照组,因此还需另选取一组各方面都相似的个体,重复同样的手术过程,但不摘除睾丸,作为对照。

验证激素的作用时,还要对实验仔公鸡注射雄激素,观察其现象。

【答案】

(1)皮肤 汗液蒸发散热 

(2)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 

(3)肌细胞不能收缩 

(4)B、D 

(5)饲喂含雄性激素的饲料后恢复公鸡的第二性征和求偶行为

12.(10分)(xx·“江淮十校”高三联考)据《山东商报》报道,7月9日,淄博一产妇因“捂月子”中暑身亡。

严重的中暑又称“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死亡率很高。

请结合所学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体温调节的相关问题。

(1)夏季,高温刺激皮肤和黏膜处的________,通过神经传输,引起皮肤________和汗腺分泌增强,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这一调节过程的中枢位于________。

(2)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________,继而促进________,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3)夏季空调房温度过低会使人易患感冒,当人感冒发烧时,体温维持在39℃高温,此时机体的产热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在感冒发烧的过程中,即使身处温暖环境,仍可能觉得寒冷,这种感觉的产生部位是________。

(4)热射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多脏器、多系统的相互作用。

目前研究较多的机制之一是“直接热损伤”。

发生热射病时,一方面过高的体温可以使细胞中________,进而导致细胞代谢的紊乱;另一方面高温会损害细胞膜,使其通透性________(填“增高”或“降低”),最终导致细胞凋亡或坏死。

【解析】本题考查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考查对水平衡、体温平衡调节途径的理解与识记。

解答此题,应区分体温调节中枢和冷热感觉产生部位的不同。

(1)夏季,高温刺激皮肤和黏膜处的温度感受器(或温觉感受器),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汗腺分泌增强。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2)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时,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或ADH)增多,继而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

(3)当人体温维持在39℃高温时,机体的产热等于散热。

感觉的产生部位是大脑皮层。

(4)过高的体温可以使细胞中酶的活性降低或丧失,进而导致细胞代谢的紊乱;高温还会损害细胞膜,使其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能力减弱,通透性增大,最终导致细胞凋亡或坏死。

【答案】

(1)温度感受器(或温觉感受器) 毛细血管舒张 下丘脑 

(2)抗利尿激素(或ADH)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 

(3)等于 大脑皮层 

(4)酶的活性降低或丧失 增高

13.(12分)(xx·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高三联考)2016年12月1日,美国Cell杂志发表了Kubicek研究小组与诺和诺德小组合作的一项突破性研究,青蒿素能够让产生胰高血糖素的胰岛A细胞“变身”为产生胰岛素的胰岛B细胞,这一研究成果有望成功治愈Ⅰ型糖尿病。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细胞分泌激素,除了直接感受________含量的变化而发挥作用外,还可受________发出的神经信号的控制,间接发挥调节作用。

(2)某研究小组验证青蒿素药理作用的实验思路如下:

表中的“?

”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置丙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Ⅰ型糖尿病即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可能的致病原因是胰岛B细胞中的谷氨酸脱羧酶的氨基酸序列与柯萨奇B病毒中的________的氨基酸序列类似,柯萨奇B病毒感染可诱发机体产生异常的免疫应答,导致胰岛B细胞损伤,进而使患者机体内的胰岛素水平显著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正常生理水平,同时在患者体内可检测出抗谷氨酸脱羧酶或柯萨奇B病毒的抗体。

【解析】血糖调节受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调节,还受到下丘脑对神经细胞的间接控制。

题干显示:

青蒿素能够让产生胰高血糖素的胰岛A细胞“变身”为产生胰岛素的胰岛B细胞,因此实验中应观察在青蒿素的作用下,胰岛A细胞是否会产生胰岛素的功能(降低血糖)。

(1)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除了直接受血糖浓度的变化影响之外,还受下丘脑的间接控制。

(2)实验设计应遵循等量原则,甲组为实验组,乙组和丙组为对照组,故表中“?

”表示的是不含青蒿素且与甲组等量的动物细胞培养液;设置丙组的作用是作为对照,用以说明胰岛素是胰岛B细胞产生的;若实验结果是甲组和丙组培养液中均可检测到胰岛素,乙组检测不到胰岛素,则说明青蒿素能让胰岛A细胞“变身”为胰岛B细胞。

(3)由于胰岛B细胞中的谷氨酸脱羧酶的氨基酸序列与柯萨奇B病毒中的(某)抗原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类似,所以柯萨奇B病毒感染可诱发机体产生异常的免疫应答,导致胰岛B细胞损伤,进而使患者机体内的胰岛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生理水平,同时在患者体内可检出抗谷氨酸脱羧酶或柯萨奇B病毒的抗体。

【答案】

(1)血糖 下丘脑 

(2)不含青蒿素且与甲组等量的动物细胞培养液 作为对照,用以说明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产生的 甲组和丙组培养液中都可检测到胰岛素,乙组检测不到胰岛素 青蒿素能让胰岛A细胞“变身”为产生胰岛素的胰岛B细胞 

(3)(某)抗原蛋白 低于

 

2019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分析提考能强化通关新人教版

1.内环境的稳态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温调节过程中热量散失途径主要是汗液蒸发、皮肤毛细血管散热

B.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多,所以血浆渗透压高于组织液渗透压

C.垂体、性腺、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

D.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内不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解析:

选A。

体温调节过程中机体主要通过汗液蒸发、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散热,A正确;血浆渗透压和组织液渗透压大小基本相同,这样有助于维持细胞的形态,B错误;唾液腺为外分泌腺,分泌的物质通过导管进入口腔中,口腔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病原体侵入人体,可使机体患病并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如发热,因此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D错误。

2.(xx·山师附中模拟)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

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

C.图中①和③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

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②

解析:

选C。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为血红蛋白改变导致⑥红细胞形态改变,A项正确;某人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蛋白减少,②组织液会增多,出现组织水肿,B项正确;①为毛细血管壁细胞,其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

③为组织细胞,其内环境为组织液,C项错误;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由②组织液形成的,D项正确。

3.如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结构。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

―→

A.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等因素可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抗利尿激素作用于结构丙,可增加尿液的生成量

C.抗利尿激素在结构甲细胞中合成,由结构乙释放,并随血液流向全身

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解析:

选B。

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等因素可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A项正确;抗利尿激素促进丙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可减少尿液的生成量,B项错误;抗利尿激素在甲下丘脑细胞中合成,由乙垂体释放,并随血液流向全身,C项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项正确。

4.(xx·贵州黔南州模拟)吃辣椒后,辣椒素会使人产生全身发热、大量出汗的现象,与炎热环境下的身体特征相似,此时对人体生理变化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此时人体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散热增加

B.此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体内新陈代谢产热增加

C.此时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D.此时产热比散热多,体温将逐渐升高

解析:

选D。

辣椒素会使人产生全身发热、大量出汗的现象,此时人体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散热增加,A正确;吃辣椒后,辣椒素会使人产生全身发热的现象,而人体热量的来源是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能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B正确;大量出汗,会丢失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使尿量减少,C正确;此时产热和散热都增多,体温维持稳定,D错误。

5.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其中a、b、c、d表示信息分子。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人全身突然被冰水浇湿,受到冰水刺激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腺体A的分泌活动,腺体A表示的器官是________。

当血液中的信息分子c含量过高时,垂体分泌的信息分子b将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由此可以说明过程①的调节机制为________。

(2)某人若吃的食物过咸,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刺激下丘脑________感受器,下丘脑增加信息分子________(填字母)的生成和分泌,并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____________对水分的重吸收。

解析:

(1)受到冰水(寒冷)刺激时,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速率,促进有机物氧化分解,增加机体产热,所以腺体A表示甲状腺。

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信息分子c)含量过高时,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信息分子a、b分泌量都将减少,即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过程存在反馈调节机制,从而维持机体的稳定。

(2)吃的食物过咸时,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信息分子d)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答案:

(1)甲状腺 减少 (负)反馈调节

(2)渗透压 d 肾小管和集合管

【课下作业】

[基础达标]

1.(xx·河北枣强中学月考)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增加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

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

/HPO

构成的缓冲体系

C.内环境中的血浆、淋巴、组织液等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D.细胞内外液Na+、K+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解析:

选D。

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增加可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使内环境相对稳定,A错误;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CO

/H2CO3构成的缓冲体系,B错误;内环境稳态不仅指内环境的成分相对稳定,还包括其理化性质的稳定,C错误;细胞内外液Na+、K+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D正确。

2.(xx·高考全国卷Ⅰ)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解析:

选A。

静脉注射的生理盐水会通过血浆进入内环境,如组织液中,A项正确。

虽然输入兔体内的生理盐水的渗透压等同于内环境的渗透压,但输入生理盐水后,机体会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将多余的水分和Na+排出体外,B项错误。

由于Na+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外,所以增加的Na+大部分分布于细胞外液中,不会有50%分布在细胞外液,50%进入细胞内液的现象发生,C、D项错误。

3.(xx·山东滨州模拟)下列身体变化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衡的是(  )

A.血氧浓度过低     B.血糖含量过高

C.血浆pH值过低D.血红蛋白含量不足

解析:

选D。

血浆中氧气浓度平衡、血糖含量平衡、血浆酸碱度平衡都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A、B、C正确;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因此血红蛋白含量不足引起贫血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衡,D错误。

4.(xx·河南豫南九校月考)肝癌患者晚期常会出现腹部积水现象,为利尿排水临床上静脉输送的主要成分是(  )

A.氨基酸B.葡萄糖

C.生理盐水D.血浆蛋白

解析:

选D。

A氨基酸、B葡萄糖、C无机盐都为小分子,它们可以在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相互渗透,对腹部积水没有作用;为腹部积水患者注射血浆蛋白,可以提高血浆渗透压,从而促进水分由组织液回渗入血浆,使其及时随尿排出,以缓解病情。

5.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型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

B.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C.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不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

D.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相同

解析:

选A。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间可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组织液和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间可相互渗透,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