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复习及总结.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17461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复习及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复习及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复习及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复习及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复习及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复习及总结.docx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复习及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复习及总结.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复习及总结.docx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复习及总结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复习

一机械振动知识要点

1.机械振动:

物体(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所作的往复运动叫机械振动,简称振动

条件:

a、物体离开平衡位置后要受到回复力作用。

b、阻力足够小。

Ø回复力:

效果力——在振动方向上的合力

Ø平衡位置:

物体静止时,受(合)力为零的位置:

运动过程中,回复力为零的位置(非平衡状态)

Ø描述振动的物理量

位移x(m)——均以平衡位置为起点指向末位置

振幅A(m)——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描述振动强弱)

周期T(s)——完成一次全振动所用时间叫做周期(描述振动快慢)

全振动——物体先后两次运动状态(位移和速度)完全相同所经历的过程

频率f(Hz)——1s钟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描述振动快慢)

2.简谐运动

Ø

概念:

回复力与位移大小成正比且方向相反的振动

Ø受力特征:

运动性质为变加速运动

Ø从力和能量的角度分析x、F、a、v、EK、EP

特点:

运动过程中存在对称性

平衡位置处:

速度最大、动能最大;位移最小、回复力最小、加速度最小

最大位移处:

速度最小、动能最小;位移最大、回复力最大、加速度最大

✧v、EK同步变化;x、F、a、EP同步变化,同一位置只有v可能不同

3.简谐运动的图象(振动图象)

Ø物理意义:

反映了1个振动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可直接读出振幅A,周期T(频率f)可知任意时刻振动质点的位移(或反之)

可知任意时刻质点的振动方向(速度方向)可知某段时间F、a等的变化

4.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5.单摆(理想模型)——在摆角很小时为简谐振动

Ø回复力:

重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

Ø周期公式:

(T与A、m、θ无关——等时性)

Ø测定重力加速度g,g=

等效摆长L=L线+r

6.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共振

阻尼振动(减幅振动)——振动中受阻力,能量减少,振幅逐渐减小的振动

受迫振动:

物体在外界周期性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受迫振动。

特点:

Ø共振:

物体在受迫振动中,当驱动力的频率跟物体的固有频率相等的时候,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这种现象叫共振

✧条件:

(共振曲线)

【习题演练一】

1一弹簧振子在一条直线上做简谐运动,第一次先后经过M、N两点时速度v(v≠0)相同,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子在M、N两点受回复力相同B.振子在M、N两点对平衡位置的位移相同

C.振子在M、N两点加速度大小相等

D.从M点到N点,振子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

2如图所示,一质点在平衡位置O点两侧做简谐运动,在它从平衡位置O出发向最大位移A处运动过程中经0.15s第一次通过M点,再经0.1s第2次通过M点。

则此后还要经多长时间第3次通过M点,该质点振动的频率为

3甲、乙两弹簧振子,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可知(   )

A.两弹簧振子完全相同

B.两弹簧振子所受回复力最大值之比F甲∶F乙=2∶1

C.振子甲速度为零时,振子乙速度最大

D.振子的振动频率之比f甲∶f乙=1∶2

4如图所示,质点沿直线做简谐运动平衡位置在O点,某时刻质点通过P点向右

运动,径1s再次回到P点,再经1s到达O点,若

=2cm,

则:

质点运动的周期T=_________s;

质点运动的振幅为A=_______cm,

5关于单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摆的回复力是重力的分力B.单摆的摆角小于5°,可看作简谐振动

C.单摆的振幅不论多大,其周期均为

D.单摆的振动是变加速圆周运动

6甲、乙两个单摆,甲的摆长为乙的4倍,甲摆的振幅是乙摆的3倍,甲摆球的质量是乙的2倍,那么甲摆动5次的时间里,乙摆动______次

7摆长为L的单摆做简谐振动,若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取作t=0),当振动至

 时,摆球具有负向最大速度,则单摆的振动图象是图中的( )

8如图所示为一单摆的共振曲线,求该单摆的摆长约为多少?

(近似认为g=

m/s2)如果摆长变长一些,

画出来的图象的高峰将向哪个方向移动?

10一个弹簧振子,第一次被压缩x后释放做自由振动,周期为T1,第二次被压缩2x后释放做自由振动,周期为T2,则两次振动周期之比T1∶T2为 ()         

A.1∶1        B.1∶2C.2∶1         C.1∶4

11A、B两个单摆,A摆的固有频率为f,B摆的固有频率为4f,若让它们在频率为5f的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那么A、B两个单摆比较()

A.A摆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为fB.B摆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为5f

C.A摆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为5fD.B摆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为4f

12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101.00cm,摆球直径为2.00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101.5s。

则:

(1)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 m/s2(计算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

(2)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原因是:

 ()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计为50次。

(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和T的数值,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K。

则重力加速度g=        。

(用K表示)

二机械波基础知识

1.机械波: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

Ø产生条件:

振源、介质

Ø机械波向外传播的只是振动的形式和能量,各个质点并不随波迁移

Ø介质被带动的同时,每个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Ø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后一质点的振动总落后于前一质点的振动

Ø起振:

各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都与波源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

2.波的分类

横波:

各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波的凸部叫波峰,凹部叫波谷。

纵波:

各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有密部及疏部。

3.描述波的物理量

Ø波长λ(m)——两个相邻的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质点间的距离

质点振动一个周期,波恰好传播一个波长

Ø周期T(s)——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

Ø频率f(HZ):

单位时间内所传播的完整波(即波长)的个数。

Ø波速v(m/s)——波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

Ø关系:

=

f、T——由波源决定:

各质点的周期(频率)与波源相同V——由介质决定

4.波的图象

Ø反映了介质中各个质点在某时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Ø可直接读出振幅A,波长λ及各个质点的位移

Ø由波的传播方向可知各质点的振动方向

Ø能画出某些特殊时间后的波形图

Ø波的图象的重复性:

相隔时间为周期整数倍的两个时刻的波形相同。

【例1】一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

已知此时质点F的运动方向向下,则   ()

A.此波朝x轴负方向传播B.质点D此时向下运动

C.质点B将比质点C先回到平衡位置

D.质点E的振幅为零

5振动图象和波的图象综合应用

振动是一个质点随时间的推移而呈现的现象,波动是全部质点联合起来共同呈现的现象.

简谐运动和其引起的简谐波的振幅、频率相同,二者的图象有相同的正弦(余弦)曲线形状,但二图象是有本质区别的.见表:

振动图象

波动图象

研究对象

一振动质点

沿波传播方向所有质点

研究内容

一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某时刻所有质点的空间分布规律

图线

物理意义

表示一质点在各时刻的位移

表示某时刻各质点的位移

图线变化

随时间推移图延续,但已有形状不变

随时间推移,图象沿传播方向平移

一完整曲线占横坐标距离

表示一个周期

表示一个波长

【例3】如图6—27所示,甲为某一波动在t=1.0s时的图象,乙为参与该波动的P质点的振动图象:

(1)判断波的传播方向?

(2)求该波速v=?

(3)在甲图中画出再经3.5s时的波形图

(4)求再经过3.5s时p质点的路程S和位移

 

6波动图象的多解

(1)波的空间的周期性:

相距为波长整数倍的多个质点振动情况完全相同.

(2)波的时间的周期性:

在x轴上同一个给定的质点,在t+nT时刻的振动情况与它在t时刻的振动情况(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相同.

(3)波的双向性:

指波可能沿正、负方向传播

(4)介质中两质点间距离与波长关系未定:

如“某时刻P、Q两质点都处于平衡位置,且P、Q间仅有一个波峰”,符合这一条件的波形图有4个,如图所示。

【例4】如图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象,虚线是经过0.2s时的波形图象。

求:

①可能的波速

②若波速是35m/s,求波的传播方向

③若0.2s小于一个周期时,传播的距离、周期(频率)、波速。

 

【习题演练二】

1关于简谐机械波在给定的介质中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速与频率成正比,与波长成正比B振幅越大,波速越大

C在一个周期内,振动的质点走过的路程等于一个波长D周期越大,波长越大

3如图所示,S点为振源,其频率为100Hz,所产生的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80m/s,P、Q是波传播途中的两点,已知SP=4.2m,SQ=5.4m.当S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

A.P在波谷,Q在波峰B.P在波峰,Q在波谷

C.P、Q都在波峰

D.P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Q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

4如图一列机械波沿x轴传播,波速为16m/s,某时刻的图象如图,由图象可知()

A.这列波波长为16m

B.这列波传播8m需2s时间

C.x=4m处质点的振幅为0

D.x=6m处质点将向y轴正向运动

5图7为一列横波的某时刻的图象a、b、c、d为介质的几个质点,则

A.a、c两质点有相同的振幅

B.a质点此时的加速度为正方向最大

C.b质点此时向正方向运动

D.b质点此时速度为零,b、d的距离为波长

6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波,波速为6m/s,振幅为2cm,在某一时刻距波源5cm的A点运动到负最大位移时,距波源8cm的B点恰在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可知该波的波长λ,频率f分别为()

A.λ=12cm,f=50HzB.λ=4cm,f=150HzC.λ=12cm,f=150HzD.λ=4cm,f=50Hz

7.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波在t=7/4s时的波动图象。

已知波速为v=20m/s.在t=0时刻,x=10m的质点的位置和速度可能是()

A.y=4cm,速度方向向下B.y=0cm,速度方向向下

C.y=0cm,速度方向向上D.y=-4cm,速度方向向上

8图5中有一为上下振动的波源S,频率为100Hz.所激起的波向左右传播,波速为8.0m/s.其振动先后传到A、B两个质点,当S通过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时,A、B质点的位置是()

A.A在波谷,B在波峰B.A、B都在波峰

C.A在波峰,B在波谷D.A、B都在波谷.

9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质点P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象。

从该时刻起()

 

A.经过0.35s时,质点Q距平衡位置的距离小于质点P距平衡位置的距离

B.经过0.25s时,质点Q的加速度大于质点P的加速度

C.经过0.15s,波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了3m

D.经过0.1s时,质点Q的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10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图1是t=1s时的波形图,图2是波中某振动质点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振动图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