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人版教材的特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67389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人版教材的特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人版教材的特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人版教材的特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人版教材的特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人版教材的特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人版教材的特点.docx

《苏人版教材的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人版教材的特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人版教材的特点.docx

苏人版教材的特点

苏人版教材的特点

1

推荐

苏人版《思想品德》教材介绍

一.目前我省初中德育课程改革现状

初中课改的新气象

自2004年初中思想品德课新课程实施几年来,经过层层培训和广大教师、教研人员的努力,呈现了许多体现课该精神的新气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实验教师在课改中成长。

B.  教学方式发生了可喜变化。

C.教研工作得到了加强。

D.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意识得到增强。

E.评价方式发生了一定的转变。

教学中主要问题:

一方面存在一些追求表面热闹,忽视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倾向;另一方面,也有许多教学还是比较传统,缺乏思辨性、探究性,习惯于叫学生记背知识点。

苏人版《思想品德》教材及教师用书总体介绍

(1)课程、教材、教科书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我们前面提到课程,即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那么,课程具体的也是最重要的体现是什么呢?

——是教材。

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选的供教学用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材料。

有文字材料,如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教师用书、学生辅助读物等;还有视听教材,如挂图、投影幻灯片、音带、录像、多媒体软件等多种形式。

教材系列的主体部分是教科书,即按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和学生用书。

教科书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教材之一,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基础教育水准的重要标志。

可见,课程的外延最大,教材次之,教科书最小。

三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严格的区别。

我们手上拿的书习惯上叫教材,严格讲是教科书。

(2)苏人版思想品德教科书编写的主要理念和指导思想

什么是理念?

理念是理论化的指导思想,是一种追求。

课程理念是对课程理想的追求,也是研制课程标准的哲学思考。

类推下来,教科书编写的理念也是我们的一种对教科书理想的追求。

我们的追求如下:

①新教材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与本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步、与国家整个改革发展呼应。

②新教材要忠实课程标准,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能力的“三维目标”,体现德育的综合性。

③新教材回归生活,坚持正确导向。

用“生活德育论”作为本教材的理论支撑,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为教育基础,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④新教材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放在突出位置。

通过教学活动的合理编排,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发展的过程。

我们可以看出,新教材实际上是新理念的物化成果。

(3)苏人版《思想品德》教科书编排的体系结构

表1:

各年级单元

年级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七年级

自尊自信

善于交往

学会学习

热爱生活

遵纪守法

爱我中华

八年级

自立自强

亲近师长

学会负责

分清是非

与法同行

复兴中华

九年级

亲近社会

合作诚信

崇尚法律

情系祖国

走向明天

从上表可以看出各年级编排的梯度:

从自我开始,到面向未来结束。

三个年级都有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4个方面的内容,都是分析了课标的内容标准后,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编排的。

我们用以法律为主的单元为例:

七年级在《学会学习》和《遵纪守法》两单元,初步的法律意识主要结合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交通法规的内容进行,让学生认识到法律首先是为我们青少年的成长保驾护航的而不仅仅是惩戒,维权主要涉及受教育权的维护;

到八年级《与法同行》单元,结合宪法讲法律的特征、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宪法意识,维权主要讲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隐私权的维护;

九年级《崇尚法律》单元,提升到认识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树立法制观念,做守法公民的高度。

维权则提升到财产继承权、保护智力成果和学会使用监督权。

监督权属于政治权利。

下面是苏人版全套教科书(共5册)的单元题和课题,供浏览。

(打到屏幕上)

表2:

七年级上册单元和课题

单元

第一单元自尊自信

第二单元善于交往

第三单元学会学习

课题

1.我是中学生了

5.敬人者人恒敬之

11.希望从这里开始

2.天生我才必有用

6.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12.学习新天地

3.知耻近乎勇

7.让人三尺又何妨

13.要“鱼”还是要“渔”

4.人格不可辱

8.相逢在花季

9.众人划桨开大船

10.有朋自远方来

表2:

七年级下册单元和课题

单元

第四单元热爱生命

第五单元遵纪守法

第六单元爱我中华

课题

14.生命只有一次

20.法律护我成长

24.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15.让人生更加灿烂

21.护佑生命安康

25.伟大的旗帜

16.长大的感觉

22.筑起“防火墙”

26.万众一心奔小康

17.成长不烦恼

23.不以规矩难成方圆

18.多彩的情绪

19.与快乐相伴

表3:

八年级上册单元和课题

单元

第一单元自立自强

第二单元亲近师长

第三单元学会负责

课题

1.好习惯受用一生

4.人不能选择父母

7.行为与后果

2.积极的生活态度

5.和父母平等沟通

8.有肩就得挑担子

3.优良的意志品格

6.换个眼光看老师

9.承诺的分量

10.对自己的一生负责

表4:

八年级下册单元和课题

单元

第四单元分清是非

第五单元与法同行

第六单元复兴中华

课题

11.心中要有杆“秤”

14.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18.民族情民族魂

12.面对诱惑,学会说“不”

15.神圣的宪法

19.科教兴国

13.多一点情趣多一点高雅

16.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20.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17.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

表5:

九年级全一册单元和课题

单元

第一单元

亲近社会

第二单元

合作诚信

第三单元

崇尚法律

第四单元

情系祖国

第五单元

走向明天

课题

1.成长在社会

4.学会合作

6.做守法公民

8.拥护党的领导

11.胸怀全球迎接挑战

2.融入民族文化

5.与诚信同行

7.维护合法权利

9.发展人民民主

12.放飞理想立志成才

3.笑对生活

10.走共同富裕之路

(4)苏人版思想品德教材的主要特点

特点①——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强化公民意识,使教材成为学生建构良好品性、生活态度、价值取向的互动坐标。

这一特点首先是《思想品德》的课程性质决定的。

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是一门以伦理学、心理学、法学、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等学科知识为支撑的承载着思想品德教育任务的德育课程。

思想品德教育与一个国家所倡导的意识形态紧密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意识形态与主流社会价值观支配和影响。

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形势,经济成分多元化、社会利益与群体利益的分化和细化、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给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心理等方面带来了多重影响,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思想品德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为主要任务”,《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法律意识,要求进行“三观”教育(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求达成“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等,在教材中,我们把这些相关的正确价值观念,以公民意识来贯穿、融通,关注学生青春发育期的特点,帮助初中学生在这一成长的关键期引导他们学会做人,做一个好公民。

特点②——以学生逐步扩大的生活场域整合学习主题,体现课程的综合性;以全新的课文呈现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教材成为学生真正感悟社会、体验人生的开放对话平台。

我们根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实质,对课程标准要求综合的“三个层面”的关系(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和“四个领域”的学习内容(道德、心理、法律、国情教育),不是按年级机械地排列和划分,而是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逐步扩大的生活场域,参照对城乡学生的抽样调查分析,从中提炼和整合为相应的学习主题,以相对独立的主题串联各年级的学习内容。

把“三个层面”与“四个领域”贯穿、体现在每个年级、每个单元(主题)、每一课的教学之中,由此构建框架结构和内容体系,形成具有全新理念的教材。

使新教材真正成为一种生活的、鲜活的、综合的对话文本。

教科书的各个单元虽然内容各有侧重,但都体现了三个关系和四个方面内容的有机综合,让原本综合的、鲜活的学生生活不被课程分裂,营造和展示一个与学生生活本身一致的高度综合的课程形态。

让学生在综合的真实的生活中,在多重关系的交互和矛盾冲突中去探究、感悟和践行,真正提升他们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建起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道德认知,培养他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科书的呈现方式打破了原来思想政治教材先出观点(是什么),然后论述(为什么)、事例论证、最后怎么做(导行)的步骤与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创设了学生的生活事件和遇到的问题在前台,知识、观点、结论在后台,用丰富多样的自主活动作为二者的桥梁的呈现方式。

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在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活动,去合作探讨、亲身体验、思考感悟、主动践行。

在这一过程中,教科书通过正文的阐述和“信息点击”栏目,给予必要的知识帮助、方法指点和观点点拨。

为使教材内容活泼直观,我们配置了图片和漫画,另外,我们改变了原来将“名人名言”插在课文中的做法,在课文单页的右下脚(“生活在线”页除外)编排了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名人名言,供学生阅读欣赏。

以七年级教科书的课文为例:

每篇课文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生活在线”,由学生的生活事件引发问题;第二部分“探究平台”,这是课文的主体部分,通过几个层层递进的小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体验、感悟;第三部分是“拓展天地”,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或开阔视野,指导学生开展课外践行。

这种呈现方式体现了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改变了思想品德教育靠灌输为主的方式,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这种呈现方式体现了新的教科书功能观,即教科书不仅仅是知识、信息、教育内容的载体,它还是学生的朋友和引路人,是与学生互动和对话的活的文本,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资源。

特点③——注重对矛盾冲突的探究,尝试“问题解决”,构筑课内外学习与实践的通道,让教材成为学生走向真实生活、走进现实社会的行动课程。

我们在教材中借助问题情境的设置,将现实生活中复杂的情况加以简化、提炼或缩微,让学生探究、思考、判断、选择,实施“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从被动承受到主动解决。

“问题解决”是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的整合。

“问题解决”的探究和思考过程,必定是其自我管理的过程;“问题解决”的判断和选择过程,必定是其自我决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自我管理和决策能力,是现代社会公民的核心素质。

因而,“问题解决”必将促成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评价体系的重建,使思想品德课程的人文性和实践性更加彰显。

苏人版《思想品德》教科书在内容编排上,有些同一层面的活动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需要和条件,同时设计了几个方案供选择,也可以自行创设相关活动。

有些探究的问题,答案是开放的。

在教科书编排的形式上,留有一些空白,为学生表达思想和情感、参与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提供方便。

教科书设计了一些课外延伸的活动和小课题,构筑课内外学习与实践的通道。

每一单元结束后,设计了一页“小课题研究”,提出3个课题供学生参考选用,并提供研究方法的简要提示,作为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尝试。

(5)《思想品德》教师教学用书简介

《思想品德》教师教学用书编写目的是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帮助。

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单元概述

1.单元结构——用表格呈现单元包括的课题、内容、体现的课标内容等。

2.设计思路——用语言叙述本单元的设计思路(含设计本单元的基本理念和意图,各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等)

第二部分课文教学

一.教学目标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知识与能力”两个方面,结合本课内容,具体叙述本课教育教学要达到的目标。

二.教材分析

1.课文逻辑结构(用大、小括号体系结构)

2.课文内容分析(先总述,再按课文三大版块分述;突出重点难点分析;)

3.问题解答提示

三.教学建议

包括①教学准备——包括对学生、教具、资源等。

②教学组织方式、方法、活动、评价、重难点突破的建议等,仅供教师参考。

四.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1—2个。

一般是提供一个小主题的教学案例,附简要点评。

五.教学资料

以课为单位,提供一定的资料,如名词解释、名人名言、故事及其他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

一类是为教师提供理论支撑和拓宽视野的内容,一类是直接服务于教学的素材,供教师阅读和选用。

二.我省《思想品德》课中考改革的探索

课改实验以来,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评价方式发生了一定的转变。

我们组织过中考改革研讨会;省教研室每年都组织对各市中考试卷的评估工作。

去年是我省新课程《思想品德》中考的第一年,中考试卷基本情况如下:

(1)各地试卷呈复杂现象

①这一届学生使用的教材有多种版本。

当时,江苏省教研室编著的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还未投入使用。

②各地考查的范围差别较大。

如:

无锡只考九年级的内容和时事,而南京考七、八、九年级的内容和时事。

③各地思想品德学科计入中考总分的分值差别较大。

如:

南京、苏州、常州为80分,而镇江为20分。

总体呈下降趋势。

④各地的难度要求差别较大。

如无锡的要求偏易,全卷难度系数为0.87。

⑤开卷考和闭卷考并存。

10个市为开卷考,3个市为闭卷考。

其中,扬州由原来的闭卷考改为开卷考,南通、徐州由原来的开卷考改为闭卷考。

⑥单独考和合卷考并存。

5个市为思想品德学科单独考,8个市为政史合卷考,其中,盐城为政史地生合卷考。

(2)各地中考试卷总体体现课改要求

①注重知识的基础性。

考查中所涉及的知识基本上是学科中的重点主干知识。

②注意考查能力。

首先是加强应用性;再次是发展开放性;最后是体现创新性。

③能够联系现实生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

(3)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有的试卷不能很好地体现“三维目标”。

以能力立意的试题偏少。

②有的试卷结构安排不太合理。

③有的试题设计不太科学。

④有的市计入中考总分的分值太少,所要求的试卷难度太低。

不利于学科建设。

(4)主要建议

①引领命题人员进一步学习课标,更好地把握课标的精神和要求,在多种教材版本并用的情况下,严格按课标命题。

②进一步明确命题改革的方向。

侧重考查学生的能力,以能力立意的试题应占较大的比例。

保证有较多的应用性试题,设置一定的综合性试题和开放性试题。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道德行为实际,使考试有利于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③进一步提高命题的技术水平。

选材要恰当。

设问要科学、明确,有的要灵活。

设问与材料要吻合。

大题中的几小问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开放性试题要把握好“开放度”。

答案要简洁。

开放性试题的答案也要开放。

学生自由发挥的部分,赋分不宜太多。

另外,试卷要尽量美观,试卷的阅读量和学生的答案书写量要控制好。

④进一步优化试卷结构。

考查范围可以以九年级学习的内容为主,兼顾其它年纪,但应包括心理、道德、法律、国情四个方面和国内外重大时事,。

试卷的总体难度和难度分布要恰当。

总体难度系数以0.75为宜,难度太高不符合中考的性质,难度太低也不符合中考的性质,而且不利于学科建设。

难度不要都集中在主观性试题中。

易、中、难题比例大致为7∶2∶1。

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的比例可以根据各市的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可控制在1∶1。

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有较大差异,中考和高考的性质也不完全相同,所以中考命题的难度、题型不能片面地模仿高考。

三.展望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未来

1.党和国家对德育的高度重视

党的十七大提出:

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国家对政治、历史教材的审查特别的重视,有专门的高级班子。

我们政治教师肩负着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正确价值观引导的责任。

2.《思想品德》课标和教材还会继续修订完善

我们今年已根据教育部的通知要求,按十七大精神对七年级下册和九年级全一册作了部分修订。

年底课标修订版出来,我们还会对教材做一些修订调整,大家在使用的过程中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以及时和我们交流。

(如一教师来信提七年级一课要学生上网查“十四岁”,调出了一些少而不宜内容……)

3.《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还要加强研究,提高效率

(1)有机落实“三维目标”

(2)联系实际正面引导,注意教育资源的收集与利用

课堂上不回避社会矛盾和问题,允许学生去质疑、思考,要引导学生辩证地正确地去分析和认识问题。

对学生上网页要引导,负面的东西看多了,不要说孩子,大人也会受很大影响。

要有意识地开发课程资源,这对我们思品课尤为重要和有意义。

(英雄少年颁奖晚会——“再叫我小英雄我就揍你”、“我不愿接受参访,和解放军叔叔比起来我做的微不足道)——救人勇敢又机智、面对荣誉谦虚等,有很多可挖掘的教育点)(校长加固校舍,平时就对学生进行避险训练,此次全校无人伤亡——可放在“学校保护”等教学内容处作例子)

(3)要追求活动的有效性

《思想品德》教材设计的小主题活动比较多,在组织进行这些活动时,应注意:

一是不能为活动而活动,图表面的形式和热闹,要明确活动的目的,用恰当的方式去组织和引导活动,达成教学目标,追求活动的有效性。

二是对教材设计的小主题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需要进行选择取舍、加工补充等处理。

(4)课堂教学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寻求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在新课程常态教学中,能够师生互动完成了教学设计,就是不错的课了。

但从较高的层次来看,这只是新课程教学的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我们仅仅是按教材扣教案上课,没有对课堂教学生成性的追求,没有留给学生思考质疑的空间,对学生生发的问题置之不理,让学生始终围着自己预设的轨道转,尽管也开展了一些活动,上得热热闹闹,但仍然是一种封闭式的教学,没有体现新课程教学要回归生活,具有开放性的要求。

我们追求的是具有开放性生成性的充满活力的课堂。

这需要教育机智和教学智慧,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去努力寻求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4.考试评价需要进一步探索

进一步推进学科评价改革。

主要涉及五大问题:

(1)思想品德课要不要考?

在目前情况下,思想品德学科应列入中考科目,而且在中考总分中所占的分值不宜过小,现在各地的差别很大,希望全省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规定。

(2)开卷考好还是闭卷考好?

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各有利弊,各地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以作出合理的选择。

(3)单独考好还是合卷考好?

明年基本上是政史合卷考,在这种情况下,是两者融合在一起好还是相对独立好,也需要认真研究。

(4)在考试改革的同时还要进行哪些配套改革?

各地应积极推进其他方面的评价改革,体现“全面评价、过程评价、发展性评价、个性特长评价”的要求。

(5)如何更好地体现命题的“能力立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