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生理知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67100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3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生理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血液生理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血液生理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血液生理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血液生理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血液生理知识.docx

《血液生理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生理知识.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血液生理知识.docx

血液生理知识

第三章 血 液

第三章 血 液

学习目标

掌握:

血浆、血清及红细胞比容的概念,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作用,红细胞的生理功能、生成条件及其生成的调节,血液凝固的概念及过程,ABO血型系统分型依据及输血原则、交叉配血试验。

熟悉:

血液的功能、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理功能,血量的概念、正常值和意义。

了解:

血液的组成,纤溶系统及纤溶过程,Rh血型系统特点及临床意义。

血液循环流动于心血管系统内。

血液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血液总量减少导致组织、器官的血流量不足或血液成分、性质发生改变时,均可造成组织代谢失调及器官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反之,若组织、器官的功能发生改变,也可引起血液成分或理化性质发生变化,因此,血液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第一节 概 述

一、血液的组成

血液由血浆(plasma)和悬浮于其中的血细胞(bloodcell)组成。

取一定量的血液经抗凝处理后,置于比容管中,以3000r/min的速度离心30min后,可见比容管内的血液分为三层(图3-1)。

上层为淡黄色透明液体,即血浆,占总容积的50%~60%;下层为不透明深红色血柱,即红细胞,占总容积的40%~50%;中间层即紧贴红细胞表面的灰白色薄层,是白细胞和血小板,约占总容积的1%。

血液的组成概括如图3-2所示。

图3-1 血液组成示意图

图3-2 血液的组成

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颜色

血液的颜色取决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含量及特性。

动脉血中含氧合血红蛋白较多,呈鲜红色;静脉血中含去氧血红蛋白较多,呈暗红色。

空腹时血浆清澈透明,进餐后,尤其是摄入较多的脂类物质时,血浆中因悬浮着较多的脂质微粒而变得浑浊。

因此,进行血液检查时,一般应空腹采血,以避免食物的影响。

(二)比重

正常人全血比重为1.050~1.060,其高低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红细胞数越多则比重越大。

血浆比重为1.025~1.030,血浆比重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红细胞比重为1.090~1.092,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含量成正比。

全血比重或血浆比重的测定可间接估算红细胞或血浆蛋白的含量。

(三)黏滞度

液体的黏滞度来源于液体内部分子或颗粒间的摩擦力。

血液含有血细胞和一些大分子物质,因此,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有较大的阻滞特性,这称为血液或血浆的黏滞度。

血液的黏滞度通常用与水相比的相对黏滞度来表示,如果以水的黏滞度为1,则全血的黏滞度为4~5,血浆为1.6~2.4。

全血的黏滞度主要取决于血细胞比容的高低,血浆的黏滞度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血液的黏滞度是形成血流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当血液浓缩黏滞度升高时,血流阻力增大,血流速度减慢,组织灌流量将减少。

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带的人,其红细胞数量增多,血液黏滞度增加;反之,严重贫血的患者,红细胞数量减少,血液黏滞度降低;大面积烧伤的患者,其血液中水分大量渗出血管,血液浓缩,黏滞度亦增加。

(四)渗透压

渗透现象是溶液具有的特性。

渗透压是指溶液所具有的吸引和保留水分子的能力,是渗透现象发生的动力。

它的大小与溶液中所含溶质颗粒数目成正比,而与溶质颗粒的种类和大小无关,通常以渗透克分子(osmole,Osm)作为渗透压的单位。

由于体液的溶质浓度较低,故医学上用其千分之一,即毫渗透克分子(mOsm)来表示,简称毫渗。

血浆中含有多种溶质,溶质形成的渗透压对维持血细胞的形态、功能和血管内、外水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详见第二节)。

(五)酸碱度

血浆pH值是机体内环境的一项重要指标。

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7.35~7.45,波动范围极小。

当血浆pH值低于7.35时,称为酸中毒;当血浆pH值高于7.45时,称为碱中毒。

酸中毒或碱中毒都将影响机体的正常功能活动,当血浆pH值低于6.9或高于7.8时,将危及生命。

正常情况下,血浆pH值能够保持相对恒定,这是由于血浆和红细胞中均含有对酸碱物质具有缓冲作用的缓冲对,血浆中主要有NaHCO3/H2CO3、蛋白质钠盐/蛋白质、Na2HPO4/NaH2PO4等缓冲对,其中,最重要的是NaHCO3/H2CO3;红细胞中有血红蛋白钾盐/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钾盐/氧合血红蛋白等缓冲对。

此外,肺和肾通过排除体内过剩的酸和碱对维持血浆pH值的相对恒定具有重要意义。

三、血液的功能

血液是体液的一部分,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由于血液循环于全身各组织、器官,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极为重要。

血液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输功能

血液是体内的重要的运输媒介。

例如,由肺吸入的氧气和由消化道吸收的各种营养成分(如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各种代谢产物(如CO2、尿素等)亦通过血液输送到肺、肾等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血液在实现运输功能的过程中,以红细胞、血浆蛋白和水作为运输的具体载体。

(二)防御和保护功能

血液中各类白细胞能抵御细菌、病毒和毒素对人体的损害,例如,中性粒细胞可吞噬细菌和异物,淋巴细胞可通过特异性免疫反应对抗外来的病菌和毒素;又如,当血管受到损伤时,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可使血液凝固,从而减少血液流失(详见第三节)。

(三)调节酸碱平衡

血浆和红细胞中有多个缓冲对,随着血液循环流经各组织、细胞,当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液时,缓冲物质可有效降低酸性或碱性物质对血浆pH值的影响,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四)调节体温

血浆中90%以上成分是水。

水的比热容较大,对体热变化有较大的缓冲作用。

当人体散热增多或产热减少时,血液可释放出热量,使体温不致明显降低;相反,当人体产热或受热增多时,血液可吸收部分热量,使体温不致过高,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第二节 血 浆

一、血浆的成分及其作用

血浆是含有多种溶质的水溶液。

溶质主要包括血浆蛋白以及其他有机物、多种电解质和O2、CO2等。

(一)水

水是良好的溶剂,血浆中的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均需溶解于水中运输。

水的比热容较大,还能运输热量,参与体温调节。

(二)血浆蛋白

血浆蛋白(plasmaprotein)是血浆中白蛋白(albumin)、球蛋白(globulin)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的总称。

正常成年人血浆蛋白为60~80g/L,其中白蛋白为40~50g/L,球蛋白为20~30g/L,白蛋白/球蛋白为(1.5~2.5)∶1。

白蛋白和大多数球蛋白主要由肝合成,所以肝功能异常可导致白蛋白/球蛋白(A/G)下降,甚至倒置。

血浆蛋白的主要功能包括:

①参与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形成,调节血管内、外水平衡;②参与血液凝固、抗凝和纤维蛋白溶解等生理过程;③运输激素、脂类物质、离子、维生素及代谢产物;④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⑤营养功能等。

(三)电解质

体内的电解质主要是无机盐离子。

血浆中的无机盐约占血浆总量的0.9%,主要以离子状态存在。

重要的阳离子以Na+为主,还有K+、Ca2+、Mg2+等;主要的阴离子是Cl-,还有

等。

它们在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和神经肌肉兴奋性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四)非蛋白含氮化合物

非蛋白含氮化合物是指血浆中除蛋白质以外的含氮物质的总称,主要包括尿素、尿酸、肌酸、肌酐、氨基酸、氨、肽、胆红素等。

这些化合物所含的氮也称非蛋白氮(NPN),正常成年人血浆NPN含量为14.3~25mmol/L。

其中,1/3~1/2NPN为尿素氮,血中的NPN是蛋白质和核酸的代谢产物,主要通过肾排出体外,因此,测定血中NPN含量,有助于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状况和肾的功能。

二、血浆渗透压

(一)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正常值

血浆渗透压主要由两类溶质颗粒产生。

由血浆中的小分子和离子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血浆晶体渗透压(crystalosmoticpressure),产生血浆晶体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Na+和Cl-;由血浆中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血浆胶体渗透压(colloidosmoticpressure),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血浆蛋白产生。

在血浆蛋白中,白蛋白分子小,数量多,故血浆胶体渗透压75%~80%来自白蛋白。

正常人血浆渗透压约为300mOsm/L,相当于5800mmHg,其中:

血浆晶体渗透压约为298.5mOsm/L,约占血浆渗透压的99.5%;血浆胶体渗透压仅为1.5mOsm/L,约占血浆渗透压的0.5%。

临床上,将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例如,0.9%NaCl溶液(又称生理盐水)和5%葡萄糖溶液等。

高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称为高渗溶液,而低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称为低渗溶液。

(二)血浆渗透压的生理作用

1.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作用

血浆中的大部分晶体物质不易自由通过细胞膜,而水分能自由通过。

因此,血浆晶体渗透压维持相对稳定,对保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以及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极为重要。

当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时,水分就会从细胞内转移到细胞外,引起细胞脱水、皱缩;反之,细胞水肿,甚至破裂。

因此,在临床上给患者输液时,一般应输入等渗溶液。

特殊情况需输入其他液体时,输入的量不宜过多,以免影响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由于血浆中晶体物质可自由通过毛细血管壁,致使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晶体物质的浓度和种类几乎相同,它们所形成的晶体渗透压也基本相等,因此,血浆晶体渗透压在维持血管内、外水的平衡中作用较小。

2.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

血浆蛋白分子大,不易通过毛细血管壁,使得在血管内、外的胶体渗透压有较大的差异(血浆胶体渗透压为25mmHg,组织液胶体渗透压为15mmHg),这种差异成为组织液中的水进入毛细血管的主要力量。

因此,虽然血浆胶体渗透压较低,但在维持毛细血管内、外水的平衡和维持正常的血浆容量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临床上一些疾病,如肾病综合征、肝硬化等可使血浆蛋白尤其是白蛋白减少,结果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大量水分进入组织间隙,形成水肿。

第三节 血 细 胞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redbloodcell,RBC)、白细胞(whitebloodcell,WBC)和血小板(platelet),其中,红细胞数量最多,约占血细胞总数的99%。

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

由于血细胞中红细胞比例最大,因此,血细胞比容也称红细胞比容。

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细胞比容为40%~50%,女性为37%~48%,新生儿约为55%。

血细胞比容可反映全血中血细胞数量的相对值,例如,贫血患者血细胞比容降低,严重呕吐、腹泻的患者血细胞比容升高。

一、红细胞

(一)红细胞的数量与功能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

我国成年男性红细胞数量为(4.0~5.5)×1012/L,平均为5.0×1012/L;成年女性为(3.5~5.0)×1012/L,平均为4.2×1012/L。

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hemoglobin,Hb)。

我国成年男性血红蛋白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新生儿为170~200g/L。

生理情况下,红细胞数量不仅有性别差异,还可随年龄、生活环境和机体功能状态不同而有差异。

例如,新生儿的红细胞数可达(6.0~7.0)×1012/L,出生后数周逐渐下降,在儿童期低于成人,青春期后逐渐增加接近成人水平,又如高原居民红细胞数量与血红蛋白含量均高于平原地区的居民。

在临床上将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或其中一项明显低于正常,称为贫血。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1.可塑变形性

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这种形态使得红细胞的容积大于其内容物的体积,结果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变形的能力,当外力撤离后,变形的红细胞又可恢复正常的形态,这种特性称为可塑变形性。

这一特性有利于红细胞通过口径比红细胞直径小的毛细血管和血窦孔隙时不被挤破,图3-3所示为红细胞挤过脾窦的内皮细胞裂隙。

红细胞可塑变形性受以下因素影响:

①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愈大,变形能力愈大;②其与红细胞的黏度成反比,因此,球形红细胞、衰老的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异常均可使其变形能力降低。

图3-3 红细胞挤过脾窦的内皮细胞裂隙

2.悬浮稳定性

虽然红细胞的比重大于血浆,但在正常情况下,红细胞能较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而不易下沉,这一特性称为悬浮稳定性(suspensionstability)。

悬浮稳定性的大小可用红细胞沉降率作为评价标准。

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ESR)简称血沉,是将新采的静脉血经抗凝处理后,置于有刻度的血沉管内垂直静置,用第一个1h血沉管内血细胞下沉的厚度(mm)表示。

用魏氏法测定,正常成年男性血沉为0~15mm/h,成年女性血沉为0~20mm/h。

血沉越快,表示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越差。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主要与红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较大,使其与血浆之间所产生的摩擦力较大有关。

有些疾病如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热等,可导致红细胞悬浮稳定性降低,血沉加快;某些妇女在月经期、妊娠期血沉也可加快。

血沉加快可能是红细胞彼此以凹面相贴,形成红细胞叠连所致。

有试验表明红细胞是否叠连主要与血浆成分有关。

例如,将正常人的红细胞置于血沉快者的血浆中,红细胞会发生叠连而使血沉加快;而将血沉增快者的红细胞置于正常人的血浆中,则血沉正常。

通常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球蛋白及胆固醇增高时,可加速红细胞叠连,血沉加快;而血浆白蛋白、磷脂增多时则抑制红细胞叠连发生,使血沉减慢。

3.渗透脆性

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现象称为红细胞渗透脆性。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内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基本相等,其形态和大小保持不变。

若将红细胞置于低渗溶液,例如将红细胞置于0.6%~0.8%NaCl溶液中,在渗透压差的作用下水开始渗入细胞内,红细胞由正常双凹圆盘形逐渐胀大成为球形;在0.42%~0.46%NaCl溶液中,部分红细胞开始破裂、溶血;在0.32%~0.34%NaCl溶液中,红细胞全部破裂、溶血。

这一现象表明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在正常情况下即使是同一个体的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抵抗力也不相同。

例如,衰老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降低,即脆性高;而初成熟的红细胞对低渗溶液抵抗力高,即脆性低。

某些疾病(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大。

(三)红细胞的生理功能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O2和CO2。

红细胞通过血红蛋白结合而携带的O2和CO2比溶解于血浆中的O2和CO2分别多65倍和18倍。

血红蛋白只有存在于红细胞内才具有携带O2和CO2的功能。

当红细胞破裂时,血红蛋白逸出(也称溶血),其运输O2和CO2功能也随之丧失。

另外,当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时,或其分子中所含的Fe2+被氧化为Fe3+时,其携带O2和CO2的功能亦丧失。

(四)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相对稳定是红细胞不断生成和破坏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

1.红细胞的生成

在胚胎期,肝、脾及骨髓均能造血,出生后红骨髓是生成红细胞的唯一场所。

红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为红系定向祖细胞,再经过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的阶段,最终成为成熟红细胞。

由原红细胞发育至网织红细胞并释放入血,历时6~7天。

(1)生成的原料:

成熟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是铁和蛋白质。

成年人每天用于合成血红蛋白的铁为20~30mg,其中,绝大部分是来自衰老的红细胞破坏后,由血红蛋白分解释放出的铁,每天约为25mg,这部分铁以铁蛋白形式储存于肝、骨髓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可重复使用,故也称内源性铁。

人体每天还可从食物中吸收部分铁,即外源性铁,以补充体内铁的排泄。

食物中的铁多以高铁(Fe3+)化合物的形式存在,须经胃酸作用,将其还原成亚铁离子(Fe2+)或其他亚铁化合物,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吸收。

正常成人每日需从食物中吸收补充的铁仅为1~2mg,不及食物中含铁量的1/10,故不易造成铁的缺乏。

但在一些特殊时期,如妊娠期、哺乳期和生长发育期,铁的需要量增多,或各种慢性失血如月经量过多、痔疮出血等造成体内铁储存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这类贫血称缺铁性贫血,也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造血所需的蛋白质来源于食物,一般情况下,日常膳食所提供的蛋白质足够机体造血所需,故因单纯缺乏蛋白质而发生贫血者较为少见。

此外,红细胞的生成还需要维生素B6、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等多种维生素和铜、锌、锰、钴等多种微量元素的支持。

(2)成熟因子:

红细胞在分裂和成熟过程中,DNA的合成需要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参与。

当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时,DNA的合成减少,可导致红细胞的分裂和成熟障碍,结果使红细胞数量减少而体积增大,称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正常情况下,食物中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含量能满足红细胞生成的需要,但维生素B12吸收需要内因子的参与。

临床上胃大部切除术后或胃壁细胞损伤,使内因子缺乏,导致维生素B12吸收障碍时,可发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3)生成调节:

红细胞的生成主要受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调节。

EPO是一种由16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糖蛋白,其主要作用是促进骨髓红系祖细胞的增殖,使其向原红细胞分化,同时还可加速幼红细胞的增殖和血红蛋白的合成,促进网织红细胞的成熟与释放。

完全缺乏EPO时,骨髓中几乎没有红细胞生成,相反在有大量EPO又有足够造血原料时,红细胞的生成可提高10倍。

体内85%~90%的EPO由肾产生,其次,肝也能产生少量的EPO。

组织缺氧是促进EPO生成和分泌的生理性刺激因素。

因此,任何引起供氧不足或组织耗氧量增加的因素,如贫血、缺氧或肾血流量减少,均可使EPO的合成和分泌增加,而当红细胞增多时,EPO的生成和分泌减少,这一负反馈调节使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高原地区居民(缺氧)或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耗氧量增加),EPO合成增多,其红细胞数量较多;而双肾严重实质病变患者,EPO合成减少,常并发难以纠正的贫血。

人的EPO及其受体均已被克隆,重组的EPO已成功用于临床。

红细胞的生成除受EPO的调节外,还受雄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等的影响。

雄激素主要是通过促进肾合成EPO使骨髓造血功能增强,此外,雄激素还可直接刺激骨髓造血,使红细胞数量增多。

这些作用可能是成年男性红细胞数量多于女性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红细胞的生成需要适宜的环境、充足的原料以及一系列刺激红细胞分裂、分化和成熟的因子,因此,其中任何一项异常都将会引起红细胞生成障碍。

2.红细胞的破坏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天。

成熟红细胞无核,不能合成新的蛋白质,故对其自身结构无法更新、修补。

当红细胞衰老时,其可塑变形性减弱而渗透脆性增加,因此,红细胞在经过小血管或血窦孔隙时,或在血流加速造成机械冲撞加剧时,均会破损。

绝大多数(90%)破损或衰老的红细胞被肝、脾中巨噬细胞吞噬,释放出的铁可被再利用,脱铁血红素转变为胆色素随粪、尿排出体外。

在血管内破坏的红细胞释放出的血红蛋白与血浆中的触珠蛋白结合被肝摄取,血红蛋白的血红素经代谢释放出铁,脱铁血红素被转变为胆色素经胆汁排出。

严重溶血时,血浆中血红蛋白浓度过高超过了触珠蛋白结合能力,血红蛋白直接由肾排出,形成血红蛋白尿。

二、白细胞

(一)白细胞的分类和数量

正常白细胞无色、有细胞核,在血液中一般呈球形。

依据白细胞细胞质中有无特殊的嗜色颗粒,将其分为粒细胞和无粒细胞两大类。

粒细胞又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无粒细胞又分为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正常成年人血液中白细胞总数为(4.0~10.0)×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最多,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

我国健康成人白细胞分类、正常值及主要功能见表3-1。

正常人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和分类可因年龄和机体功能状态的不同而有变化:

新生儿白细胞总数较高,为(12.0~20.0)×109/L,新生儿白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约占白细胞总数的65%,以后淋巴细胞增多,可占白细胞总数的70%,3~4岁逐渐减少,到青春期时淋巴细胞数基本与成人相同;白细胞总数有昼夜波动,下午较清晨稍高;另外,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疼痛以及女性妊娠、分娩等都可使白细胞总数升高,分娩时可增至(17.0~34.0)×109/L。

表3-1 我国健康成人白细胞分类、正常值及主要功能

(二)白细胞的特性与生理功能

白细胞具有变形、游走、趋化和分泌等特性,是白细胞完成生理功能的基础。

除淋巴细胞外,所有的白细胞都能伸出伪足做变形运动,凭借这种运动白细胞得以穿过血管壁,这一过程称为渗出。

渗出到血管外的白细胞可借助变形运动在组织内游走,并在某些化学物质的吸引下,游向炎症组织。

白细胞这种趋向某些化学物质游走的特性称为趋化性。

体内具有趋化作用的物质(因子)包括人体细胞的降解产物、抗原-抗体复合物、细菌毒素和细菌等。

白细胞根据趋化物质的浓度梯度游走到这些物质的周围,并吞入细胞质内,这一过程称为吞噬作用。

白细胞还可分泌多种物质,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这些因子可通过自分泌、旁分泌参与炎症和免疫反应的调控。

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防御。

根据防御过程又将白细胞分为吞噬细胞和免疫细胞两大类,前者包括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主要通过吞噬活动处理异物;后者主要是指淋巴细胞,则通过复杂的免疫反应发挥作用。

各类白细胞的作用如下。

1.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细胞,具有很强的变形运动能力、趋化性和吞噬能力。

当细菌入侵时,中性粒细胞在趋化性物质吸引下,从毛细血管渗出并游走到炎症部位吞噬细菌。

中性粒细胞在溶酶体酶的作用下,将细菌和组织碎片分解。

当中性粒细胞吞噬数十个细菌后,自身将解体破裂,释放出的溶酶体酶又可溶解周围正常组织、细胞。

死亡的中性粒细胞(又称脓细胞)与溶解的组织碎片及细菌一起形成脓液。

由于中性粒细胞是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特别是化脓性细菌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当机体有细菌感染时,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加,而当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到1×109/L时,机体的抵抗力明显降低,容易发生感染。

2.单核细胞

从骨髓进入血液中的单核细胞是尚未成熟的细胞,在血液中停留2~3天后穿过毛细血管壁迁移入组织中,单核细胞体积继续增大,单核细胞内溶酶体颗粒的数目增多,成为成熟细胞,也称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大大增强(约为中性粒细胞的5倍)。

巨噬细胞的主要作用:

①能吞噬更大、更多的细菌和颗粒,如能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清除变性的血浆蛋白质、衰老的红细胞碎片等;②能合成与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集落刺激因子、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参与其他细胞生长和活动的调控;③能有效地加工并呈递抗原,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诱导和调节。

3.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因缺乏溶菌酶,故仅有较弱的吞噬能力而无杀菌作用。

嗜酸性粒细胞主要功能是限制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引起的过敏反应,此外,还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在某些情况下,嗜酸性粒细胞可导致组织损伤,例如,由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的主要碱性蛋白质对支气管上皮细胞具有毒性作用,并能诱发支气管痉挛。

4.嗜碱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细胞质中的颗粒含有肝素、组胺、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多种活性因子。

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可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细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等反应,从而引起哮喘、荨麻疹等症状。

嗜碱性粒细胞被激活时释放的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可吸引嗜酸性粒细胞,使之聚集于局部,以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

5.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在免疫应答反应中具有核心作用。

根据淋巴细胞形态和功能的不同,可将淋巴细胞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两大类。

T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的70%~80%,主要参与机体的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主要与体液免疫有关。

关于淋巴细胞功能的详细内容见免疫学。

(三)白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白细胞也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在发育过程中,骨髓造血干细胞历经造血干细胞、定向祖细胞和前体细胞三个阶段,逐渐分化成具有多种功能的成熟白细胞。

关于白细胞的生成的调节机制,目前了解不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