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园林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6378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园林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市政园林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市政园林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市政园林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市政园林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政园林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

《市政园林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园林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政园林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

市政园林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第一节土方开挖回填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槽坑底超挖

1、现象:

槽坑底部分或全部,开挖深度超过设计深度。

2、危害:

槽底超挖部分,扰动原状土的密实性,降低槽底的承载力,使基础下沉、开裂、倾斜。

3、原因分析:

采用机械开挖时,施工现场未设专人盯测槽底标高,造成基坑槽底超挖。

4、预防措施:

1)机械开挖时,槽底的控制标高应比设计标高提高15-30cm,机械挖完后,再用人工清槽。

2)改进机械挖土的铲斗,减小斗齿扰动土的厚度,相应减少槽底预留厚度。

配合专人,随挖随按槽底设计标高,进行人工清槽。

5、治理方法:

清除超挖围的松土,按软弱地基处理。

二、槽坑底浸水

1、现象:

基坑槽底开挖中或开挖后,被地下水或地面水淹没基坑槽底。

2、危害:

基坑槽底地基土被水浸泡,达饱和状态,经过扰动,由固塑状态变成液态,形成“基坑槽扰动”质量通病。

影响进行正常基础施工操作。

3、原因分析:

基坑开挖时,防水、排水措施没有或考虑不周,或开挖前,不进行人工降水,以及人工降水失效,造成基坑浸水。

4、预防措施:

1)开挖基坑槽前,在基坑槽周围的场地上,设置排水系统,截留地面水,防止地面水流入槽坑。

2)如果基坑槽开挖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时,可在基坑槽设计标高之上,预留0.15-0.3m厚的一层土不挖,待下一工序开始前,再人工开挖至槽底的设计标高。

5、治理方法:

已经浸水的基坑,要立即查找造成浸水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故障,将水排净。

未排尽前,不得有人和设施扰动基底土,待晾晒后再用地基处理方法处理。

非粘质土,晾晒后地基土无扰动,可不进行处理。

三、回填土沉陷

1、现象:

沟槽填土的局部地段或部位,甚至大部分沟槽(特别是检查井周围)出现程度不同的下沉。

2、危害:

在绿地中会使已经种下的苗木花草遭受破坏;在建筑物旁,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在铺装道路上,会使铺装的结构层遭到破坏,有的几次修补几次下沉,一则影响交通,还会造成交通事故,二则在经济上会造成严重损失,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3、原因分析:

1)松土回填,未分层夯实,或虽分层但超厚夯实,一经地面水浸入或经地面荷载作用,造成沉陷。

2)沟槽中的积水、淤泥、有机杂物没有清除和认真处理,虽经夯实,但在饱和土上不可能夯实;有机杂物一经腐烂,必造成回填土下沉。

3)部分槽段,尤其是小管径或雨水口连接管沟槽,槽宽度较窄,夯实不力,没有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4)使用压路机碾压回填土的沟槽,在检查井周围和沟槽边角碾压不到的部位,又未用小型夯实机具夯实,造成局部漏夯。

5)在回填土中含有较大的干土块或含水量较大的粘土块较多,回填的夯实质量达不到要求。

6)回填土不用夯压方法,采用水沉法(纯砂性土除外),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5、预防措施:

1)要分层铺土进行夯实,铺土厚度应根据夯实或压实机具性能而定。

可参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68-2008执行。

2)沟槽回填土前,须将槽中积水、淤泥、杂物清理干净。

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碎砖及大于10cm的干硬性土块,含水量大的粘土块及冻土块。

3)每种土都应做出标准密度(在实验室进行土样击实试验作出最佳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回填土料应在最佳含水量和接近最佳含水量状态下进行夯实,每个分层都应按质量标准规定的围和频率,做出压实度试验,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4)铺土应保持一定的坡势,采用排降水的沟槽,一定要在夯实完毕后,方能停止排降水运行。

不得带水回填土,严禁使用水沉法。

5)凡在检查井周围和边角机械碾压不到位的地方,一定要有小型平板夯实机具进行补夯措施,不得出现局部漏夯。

6)非同时进行的两个回填土段的搭接处,应将每个夯实层留出台阶状,阶梯长度应大于高度的2倍。

5、治理方法

1)局部小量沉陷,应立即将土挖出,重新分层夯实。

2)面积、深度较大的严重沉陷,除重新将土挖出分层夯实外,还应会同设计、建设、质量监督、监理部门共同检验管道结构有无损坏,如有损坏应挖出换管或其他补救措施。

第二节管道主体工程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管基不振捣

1、现象:

管道平基混凝土浇灌后,不使用振捣器振捣,而是用脚随意踩踏或用铁锹拍打振实。

2、原因分析:

1)管基是属于低强度混凝土,且小管径基础厚度较薄,不被重视。

2)管基属于隐蔽工程,施工者容易偷工减料。

3、危害:

管基本来就是低强度混凝土,再不加振捣,密实度不好,局部还会呈松散状态,强度会更低。

4、预防措施:

1)施工方案中应考虑,质量管理者应检查,是否具备混凝土振捣所需的电源和振捣设备,如不具备电源,应具备人工振捣的措施。

2)拆模后,应检查蜂窝面积,如出现严重松散,应返工重做。

二、平基厚度不够

1、现象:

混凝土平基厚度大部分或局部薄于设计厚度。

2、原因分析:

1)槽基标高控制不准或控制不严格出现大部或局部槽底高突,平基表面设计高程不够,造成平基厚度不达标。

2)反之,平基表面标高控制偏低,基槽设计高程不变,也同样造成平基厚度不达标。

3、危害:

使平基厚度和平基高程合格率降低,强度降低。

4、预防措施:

1)在浇筑混凝土平基前,支搭模板时,要做好测量复核,复核水准点有无变化,复核槽底标高和模板(顶)弹线高程,当确认无误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2)对混凝土平基的表面高程,在振捣完毕后,要用标高线或模板顶或模板上的弹线仔细找平,核对标高。

三、管座混凝土蜂窝空洞

1、现象:

混凝土管座局部松散、砂浆少、骨料多,骨料之间出现空隙,严重时出现空洞。

2、原因分析:

1)局部混凝土配合比或计量错误,造成砂浆少、骨料多。

2)混凝土搅拌不均匀,和异性差,难以振捣密实。

3)没有按操作规程浇筑混凝土,下料不当,使混凝土离析,骨料集中,局部振不出水泥砂浆。

4)没有分段分层振捣,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比好,有漏振现象。

5)模板支搭不牢,振捣时模板移位,或模板缝隙太大,造成漏浆,出现蜂窝。

3、危害:

混凝土的主要作用是承受压应力,如果出现蜂窝空洞,虽然可以修补,但整体性及整体强度,会有所降低,面积愈大影响愈大,且极影响其外观质量。

4、预防措施:

1)在整个搅拌过程中,配合比及计量要准确,必须按重量配合比。

2)混凝土要搅拌均匀,颜色一致,延续搅拌时间不少于规定要求。

3)捣实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应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

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

4)混凝土的振捣应分层进行,浇筑的层厚不应超过振捣器作用长度的1.25倍。

5)混凝土出现小蜂窝时,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

2水泥砂浆修补压实抹光;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的骨料和突出的颗粒剔除,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强度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浇筑捣实,并加强养护。

四、管道中线位移超标

1、现象:

管道安装后,局部管节发生超过标准的位移,造成管道直顺度出现偏差。

2、原因分析:

1)安管一般多挂边线,高度是管子半径处,即在管外皮180°处,如果挂线出现松弛,发生严重垂线,就会造成井段中部出现缓弯。

2)安管时,支垫不牢,在支搭管座模板或浇筑管座混凝土时,受碰撞变位未予纠正。

3)浇筑混凝土管座时,单侧灌注混凝土高度过高;侧压力过大,将管推动移位。

4)管道胸腔回填土时,单侧夯填高度过高,土的侧压力推动管子位移。

3、危害

1)一旦管座混凝土形成,管道的出弯、错口将会造成永久性缺陷,降低外观质量和量测质量。

2)管道出弯、错口都会降低使用功能,小管径出弯较大,错口严重,还会影响管道的疏通维护。

4、预防措施:

1)采用挂边线安管,管子半径高度要丈量准确,线要绷紧,安管过程中要随时检查。

2)在调整每节管子的中心线和高程时,要用石块支垫,并要垫支牢固,不得松动,不得用土块、木块和砖块支垫。

3)规规定:

在浇筑管座前,要用管座混凝土同标号的水泥砂浆,将管子两侧与平基相接处的三角部分填满填实后,再在两侧同时浇筑混凝土。

4)在管道胸腔回填夯实时,管道两侧应同时进行,其高差不得超过30cm。

五、管道反坡

1、现象:

整段管道坡度形成反坡状况,或个别管节漂起,造成局部管道壅水。

2、原因分析:

1)整段反坡,一种是测量错误,误把下游当上游;另一种是新管线接入旧干管时,因对旧干管高程没有条件核测,抄录旧干管竣工图上的高程,而竣工图上的高程不准确,低于实际高程;旧管引入新管时,在核测旧管线的检查井井底高程时,井底有杂物,塔尺未戳到流水面,新管按此高程施工,也会造成旧管线与新管之间的反坡。

2)局部或个别管节“漂起”,即浇筑管座时,由于部分混凝土坍落度太大,使个别或局部管节“漂起”。

3、危害:

第一种原因造成的反坡,将很难或无法纠正,如果要返工,将造成巨大的损失,如不返工,将留下永久性的历史缺陷,大大降低整个管线的使用功能,也会造成不合格工程;局部或个别管节“漂起”,返工造成浪费,不返工,造成局部使用功能降低,影响整体工程的质量等级。

4)预防措施

1)测量工作要坚持复核制度。

对于新管线接入旧管线,还是旧管线的水引入新管,都必须将旧管线的流水面标高通过实测的方法来确定,对于核测工作所存在的障碍,要坚决地采取经济的和技术的措施,必须实测出有把握的高程数据,更不能单纯的以竣工高程为准。

2)浇筑管座时,混凝土坍落度不易太大,一般不应超过4cm。

第三节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板面起砂、脱皮、露骨或有孔洞

1、现象:

混凝土硬化后,板面表层粗麻,沙粒裸露,或出现水泥砂浆脱皮,或经车辆走轧细料脱落,骨料外露。

2、原因分析:

1)混凝土板养护洒水时间过早或在浇筑中或刚刚成活后遇雨,还未终凝的表层受过量水分的浸泡,水泥浆被稀释,不能硬化,变成松散状态,水泥浆失效,析出砂粒,开放交通后表层易磨耗,便露出骨料。

2)混凝土的水灰比过大,板面出现严重泌水现象,成活过早或撒干灰面,也是使表层剥落的一个原因。

3)冬季用盐水除雪,也易使板面剥落。

4)振捣后混凝土板厚度不够,拌砂浆找平或用推擀法找平,从而形成一层砂浆,造成路表面水灰比不均匀,出现网状裂缝,在车轮反复作用下,甚至出现脱皮、露骨、麻面等现象。

5)混凝土板因施工质量差,或混凝土材料中夹有木屑、纸、泥块和树叶等杂物,或春季施工,骨料或水中有冰块,造成混凝土板面有孔洞。

3、危害:

降低混凝土板的抗磨性能,失去保护层,随着时间的延长,可能出现深度的破损,出坑。

造成路面的严重不平坦,降低路面的使用寿命。

4、治理方法:

1)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加水量,水灰比不能大于0.5。

2)养护开始洒水时间,要视气温情况,气温较低时,不能过早洒水,必须当混凝土终凝后再开始覆盖洒水养护。

3)雨季施工应有防雨措施,如运混凝土车应加防雨罩。

铺筑过程中遇雨应及时架好防雨罩棚。

4)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混入木屑、碎纸和冰块;砂、石材料要检测泥块含量,并加以去除泥块的处理;混凝土应振捣密实。

5)对于孔洞、局部脱落产生的露骨、麻面,轻微者,可用稀水泥浆进行封层处理。

特别严重时,可先把混凝土路面凿去2-3cm厚一层,空洞处凿成形状规则的直壁坑槽,应注意防止产生新的裂缝,然后吹扫干净,涂刷一层沥青,用沥青砂或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填补夯平。

二、板面平整度

1、现象:

1)在单位板块围有鼓包、缓坑、浅槎板状波浪。

2)在混凝土板面上留下了脚印等影响平整度和外观质量的问题。

2、原因分析

1)没有使用行夯和滚杆刮、压平整,或虽使用,但振捣工艺粗糙,局部未振实,找平后产生不均匀沉降,或虽振实,但找平工作不细。

2)找平时,低洼处填补砂浆过厚,硬化收缩大,较骨料多的部位为低。

或因混凝土离析,成活硬化后,骨料多和骨料少的部位产生了不均匀沉降。

3)混凝土板在刚刚成活后,尚未达到终凝,即直接覆盖养护毯或上脚踩踏,或在养护初期放置重物,在混凝土板面上压出印痕。

3、危害:

鼓包、搓板、缓坑、波浪、印痕等不仅印象平整度质量和外观质量,而且平整度偏差大,易形成路面积水,加上车载颠簸冲击,路面极易损坏。

路面不平,影响车速和舒适性,降低投资效益。

4、治理方法:

1)混凝土在运输、摊铺过程中,要防止离析,对离析的混凝土要重新搅拌均匀。

2)摊铺后,应用插入式振捣器沿边角按顺序现行振捣,在用平板振捣器全面纵横振捣,每次重叠10-20cm,然后用行夯和滚杆振捣,整平板面。

对低洼处要填补带细骨料的混凝土,严禁用纯砂浆填补。

3)当混凝土成活后,未结硬前,暂不能急于覆盖,应在板面成活2h时后(混凝土终凝后)当用手指轻压不现痕迹时,方可覆盖并洒水养护。

4)在强度达到40%(一般5d)后方可上脚踩踏,放置轻物,必须达到设计强度时,方可开放交通。

第四节人行道及侧石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第一节侧石基础和侧石背填土不实

1、现象:

基础不是和背后回填废料、虚土不夯实或夯实达不到要求密度,竣工交付使用后即出现变形和下沉,出现曲曲弯弯,高低不平。

2、原因分析:

1)未按设计要求做侧石基础和认真夯实。

2)未按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做好侧石背夯填的工作。

3、危害:

稍有外力,即东到西哇和下沉,保持不住平面上的直顺度和纵断面上平整度。

使人行道难以衔接,造成外观质量上的明显缺陷。

4、治理方法:

1)侧石基础应与路面基层以同样结构摊铺,同步碾压,槽底超挖应夯实。

2)侧石安砌要按设计要求,砂浆卧底,并将侧石夯打使其基底密实。

3)侧石体积较大一点,侧石较长一些,容易安砌稳定直顺。

二、侧石顶面纵向呈波浪状

1、现象:

1)侧石顶面与路面边缘相对高差不一致。

2)侧石顶面纵向呈波浪状。

2、原因分析:

1)侧石高程控制较好,而忽视路面边缘高程的控制,造成路边波浪。

2)路面边缘高程控制较好,而忽视了侧石高程的控制,造成侧石顶面波浪。

3、两种情况兼而有之,必然都会造成侧石顶与路面边缘相对高差不一致。

3、危害:

1)影响道路的整体外观质量。

2)顶面波浪将会影响侧石顶高程的合格率和人行道板无法与其接顺。

3)路边波浪将会影响路面横断高程的合格率,还会造成两雨水口间路边积水。

4、治理方法:

1)侧石高程与路面中心高程要同时使用一个系列水准标点。

严格给予控制,在侧石安砌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校正高程桩的变化,并应随时抽查已经安砌好的侧石的高程。

不应放一次高程桩就一劳永逸。

这样可以检验和复核已经放高程桩是否准确。

2)依靠准确地侧石顶高程,在侧石立面上弹出路边线高程,依据此线,应事先找补修整一次路边底层平整度和密实度。

摊铺面层时,严格按弹线控制高程。

三、人行道面层纵横缝不直顺,缝隙过大

1、现象:

1)在纵横缝上出现过大的错缝和明显弯曲。

2)在弯道部分,也依曲线铺砌,形成外侧过宽的放射形横缝。

2、原因分析:

1)施工管理者不重视面砖的铺贴工艺,没有认真设计铺贴方案,随意性较强。

2)虽有方案,但交底不清,控制不严格。

3、危害:

主要影响外观质量和量测质量。

4、预防措施:

1)人行道面层铺砌,要根据路的线型和设计宽度,应事先做出铺贴方案,做好技术交底,做好测量放线,为了纵横缝的直顺,应用经纬仪做好纵向基线的测设,依据基线冲筋,筋与筋之间尺寸要准确,对角线要相等。

2)单位工程的全段铺砌方法要按统一方案实施,不应“各自为政”。

3)弯道部分也应该直砌,再补边。

四、雨水口位置与路边线不平行或偏离道牙

1、现象:

1)雨水口位置歪斜,外边线与路边线有夹角。

2)雨水口外井墙吃进侧石底或远离道牙。

2、原因分析:

1)在道路测量放线中,雨水口的外边线与侧石的边线未能协调一致,即两边线应平行而不平行。

两边线的间距应是一个定数,而偏离或呈相反方向吃进牙底。

2)在操作人员砌筑过程中,偏离测量所给定的位置,而测量校验工作又未跟上。

3、危害:

1)雨水口位置与路边线不协调,从外观质量上看路容易不整齐。

2)偏沟式雨水口距离道牙越远,对进水功能影响越大,易造成路边积水。

如果池口吃进侧石底,雨水口井圈将会跨空,易被车载压断。

4、治理方法

1)凡是设有雨水口的道路变线,应该使用经纬仪定出路边基准线,雨水口位置,完全以此基准线控制。

2)在砌筑底时,应校核池口外边线与基准线是否平行,是否符合距道牙边线的距离。

3)在雨水口砌筑过程中,测量人员应随时校核位置桩的准确性。

4)侧石位置也应按测设的基准线安砌。

第五节绿化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种植土质量不符合要求

1、现象:

在绿化施工中,采用不符合种植要求的土壤,会造成植物成活率不高或成活后生长不良,处于亚健康状态。

2、原因分析

1)种植土壤中混有大量碎石、建筑垃圾、水泥块等杂质,致使植物根系无法延伸。

2)种植土采用黏土、重黏性土或砂质土,土的通气性、排水能力较差或土的水分渗透性太强,根系不能充分吸收水分。

3)土壤中营养成分低或盐碱成分过高,苗木移植后生长过程中营养不能得到充分补充。

3、防止措施

1)在设计中应说明植物栽植土质量标准的规定,种植土必须具有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的能力等要求。

2)在施工中严格按设计要求执行栽植土质量标准的规定,严禁把混有大量碎石、建筑垃圾等杂质的涂料作栽植土。

3)栽植土须是理化性能较好、结构疏松通气,保水和保肥能力强,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避免使用粘性较重的黏土或保水能力差的砂质土。

4)在种植前对营养成份交底或盐碱成分过高的栽植层土壤进行改良。

二、树木回芽

1、现象

苗木种植后一段时间,在抽枝展叶后出现回芽现象。

2、原因分析

1)苗木种植时,覆土未捣实,根系与土壤不密实,浇水后根系吸收水分不充足。

2)苗木种植后,在抽枝展叶后,浇水养护不及时,使树木失水。

3)在苗木起挖过程中,土球大小不符合规定要求,如过小会造成根冠比例失衡,使地上部分水分蒸腾量过大。

4)在苗木起挖过程中,土球包扎不结实,运输过程中造成土球松散,使根系失水。

5)苗木到场后未及时假植或种植,缺乏保湿措施。

6)绿化栽植土有效土层下有不透水层。

7)绿化栽植土质量不符合要求。

3、防止措施

1)在苗木种植过程中,应将覆土分层捣实,使根系与土壤密实,评培土高度到土球深度的2/3时,浇足水,水分渗透后覆土整平。

2)苗木种植后,应及时进行浇水养护,保证苗木生长所需的水分。

3)在苗木起挖过程中,土球规格应符合规定要求,对树形进行适度修剪,使根冠比例协调,减少水分蒸发。

4)在苗木起挖过程中,土球包扎要结实牢固。

5)苗木种植要有计划,做到随到随栽,不能及时栽植的采取假植措施。

6)在苗木栽植前,栽植土有效土层下的不透水层应清楚,要保证苗木根部的透水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