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名校调研卷系列省命题A中考第三次综合测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6090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名校调研卷系列省命题A中考第三次综合测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吉林省名校调研卷系列省命题A中考第三次综合测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吉林省名校调研卷系列省命题A中考第三次综合测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吉林省名校调研卷系列省命题A中考第三次综合测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吉林省名校调研卷系列省命题A中考第三次综合测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名校调研卷系列省命题A中考第三次综合测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吉林省名校调研卷系列省命题A中考第三次综合测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名校调研卷系列省命题A中考第三次综合测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省名校调研卷系列省命题A中考第三次综合测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吉林省名校调研卷系列省命题A中考第三次综合测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吉林省名校调研卷系列(省命题A)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测试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CB.一名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N

C.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D.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10g

【答案】C

【解析】

【详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

G=mg=50kg×10N/kg=500N

故B不符合题意;

C.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4km/h=4×

m/s≈1

1m/s

故C符合题意;

D.两个苹果的质量约300g,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300g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坐在匀速直线行驶高铁里的小明,看到放在自己正上方行李架上的双肩包侧兜里一包纸巾正要下落,则这包纸巾将落在()

A.小明

前面

B.小明的后面

C.小明的头上

D.小明的左侧

【答案】C

【解析】

【详解】高铁匀速直线行驶,纸巾和小明都是匀速向前行驶的,纸巾下落时,以小明为参照物,纸巾是竖直落下的,那么这包纸巾将落在小明的头上,故选C。

3.甲、乙两个用电器的电压之比为5:

4.电流之比为1:

2.通电时间之比为2:

1.则两个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之比为

A.4:

5B.5:

1C.5:

4D.5:

8

【答案】C

【解析】

【详解】已知甲、乙两个用电器两端电压之比、通过电流之比、通电时间之比,利用W=UIt可求得两电阻消耗电能之比,即:

故选C。

4.当水的温度达到100°C时,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定在沸腾B.一定在蒸发

C.可能在沸腾D.蒸发和沸腾可能同时进行

【答案】A

【解析】

【详解】沸腾是液体达到沸点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蒸发是在液体表面进行的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AC.液体沸点与液体表面的压强有关,水的温度达到100°C时,水不一定在沸腾,A项错误,C项正确,故A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B.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所以100℃的水一定在蒸发,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蒸发和沸腾可能同时进行,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叉鱼时,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

如图所示,光路图正确规范的是(S表示鱼,S'表示鱼的像)(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叉鱼时,渔民看到鱼的像,光线是从水中射向空气进入人眼,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的位置偏高,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应该用虚线画出。

故选D。

6.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L1(4V1W)、L2(2V1W)串联,灯丝电阻保持不变,电压表和电流表连接完好.当闭合开关S时,其中一只灯泡能正常发光,则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

A.1V0.5AB.2V0.25AC.4V0.5AD.1V0.25A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P=UI可得,两灯泡的额定电流分别为I1=

=

=0.25A,I2=

=

=0.5A,R2=

=

=4Ω,两灯泡串联,能正常发光的是额定电流小的灯泡L1,则此时L1(4V1W)两端电压为4V,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则电流表的示数I=0.25A;电压表测量灯泡L2两端电压,则L2两端电压U2=IR2=0.25A×4Ω=1V,故ABC错误,D正确.

二、填空题

7.玩滑梯时,小朋友沿滑梯下滑得越来越快,同时地觉到臀部发热,在此过程中,小朋友的机械能____________,内能________。

【答案】

(1).减小

(2).增大

【解析】

【详解】[1][2]小明从滑梯下滑得越来越快,速度变大,高度减小,所以小明的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减小,在此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内能增大,机械能减小。

8.张老师在手机上安装了一个分贝测试软件,它是用来衡量声音____________的软件,声音的这个特性跟发声体的____________和到发声体的距离有关。

【答案】

(1).响度

(2).振幅

【解析】

【详解】[1]分贝是响度的单位,所以分贝测试软件是用来衡量声音的响度的软件。

[2]响度的大小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9.如图所示,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此时桶内的水蒸气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铁桶在_____的作用下被压扁了.

【答案】

(1).液化

(2).大气压

【解析】

【详解】在薄皮铁桶内放些水,烧开后把开口堵住,再浇上冷水,铁桶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气压减小,桶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铁桶被压扁了.

【点睛】大气压强是由于空气具有重力和流动性而产生的,吸盘、吸管吸饮料、覆杯实验等都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10.小明的身高为1.8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则镜中他的像高_________m;他以0.5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经过2s,小明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_______m。

【答案】

(1).1.8

(2).1

【解析】

【详解】[1]平面镜成像,像和物等大,小明高1.8m,所以镜中的像高也是1.8m。

[2]经过2s,小明向平面镜移动的距离为

所以此时小明到镜的距离为2m-1m=1m,因为平面镜成像时,像距等于物距,所以像到镜面的距离是1m。

11.如图是居民小区内安装的健身器材---划船器,在它的把手上刻有条纹,这是为了_______摩擦;座椅做得比较宽大,这是为了___________压强。

【答案】

(1).增大

(2).减小

【解析】

【详解】[1]把手上刻有条纹,这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座椅做得比较宽大,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

闭台开关S后电路正常工作(灯丝电阻不变)。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逐渐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电流表的示数______。

电压表的示数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1).不变

(2).变大

【解析】

【详解】[1][2]由图可知:

闭合开关S,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全部连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的过程中,电路中的总电阻不变,因此电流表示数不变,但滑片P与左端之间的电阻增大,由U=IR可知,电压表示数变大。

13.如图所示,在螺线管的两端各放一个小磁针,并在硬纸板上均匀地微满铁屑。

通电后观察小磁针的指向,轻敲纸板。

会看到铁屑有规律地排列起来:

(1)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___________磁体的磁场相似;

(2)利用____________(选填“铁屑”或“小磁针”)可以形象地显示磁场的分布情况。

【答案】

(1).条形

(2).铁屑

【解析】

【详解】

(1)[1]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2)[2]图中铁屑有规律地排列起来,所以可以利用铁屑可以形象地显示磁场的分析情况。

14.甲、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产生的压强相同,若甲、乙密度的大小关系为

,则甲、乙高度的大小关系为h甲______h乙,甲、乙对地面压力的大小关系为F甲____F乙。

【答案】

(1).>

(2).>

【解析】

【详解】[1]甲、乙两个正方体对地面产生的压强相同,若甲、乙密度的大小关系为

,根据

可知甲、乙高度的大小关系

甲、乙底面积的大小关系

[2]甲、乙两个正方体对地面产生的压强相同,已知甲、乙底面积的大小关系

根据

可判断甲、乙对地面压力的大小关系为

15.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组成甲。

乙两套装置,用它们分别将重力相同的两个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时间相同,若忽略绳重和摩擦。

则所用的竖直拉力F1_____F2,拉力做功的功率P1_____P2。

【答案】

(1).>

(2).=

【解析】

【详解】[1]图甲中n甲=2,图乙中n乙=3,忽略绳重和摩擦,因为

所以

F1>F2

[2]拉力做功的功率

因为两重物一样,提升高度也一样,在相同时间内,两装置功率一样。

三、计算题

16.如图为一桶装矿泉水,桶中水的体积为18L(1L=10-3m3),水面到桶底的深度为0.34m,把它放在水平地面上。

(g取10N/kg)。

求:

(1)桶中水的质量;

(2)桶底受到水的压强。

【答案】

(1)18kg;

(2)3400Pa

【解析】

【详解】

(1)桶中水的质量

m=ρV=1.0×103kg/m3×18×10-3m3=18kg

桶中水的质量为18kg。

(2)桶底受到水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34m=3400Pa

桶底受到水的压强为3400Pa。

答:

(1)桶中水的质量为18kg;

(2)桶底受到水的压强为3400Pa。

17.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1=30Ω。

当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3A。

当再闭合开关S1时,发现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2A。

求∶

(1)电源电压;

(2)开关S、S1都闭合时,电路的总功率。

【答案】

(1)9V;

(2)4.5W

【解析】

【详解】

(1)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时,只有电阻R1连入电路中,电阻R1两端电压即为电源电压。

电源电压

(2)当两开关都闭合时,两电阻并联。

电阻R1两端电压不变,所以电流不变,故电流表变化的示数是通过电阻

电流即

,电路中总电流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答:

(1)电源电压

(2)当两开关都闭合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四、简答题

18.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详解】熔化是吸热过程,雪熔化时从周围的空气吸热,导致空气温度降低,人们感到寒冷。

19.家里的保险丝断了。

用一根铜丝替代保险丝接在电路中。

这样做行吗?

请加以解释。

【答案】不行,理由见解析

【解析】

【详解】这样做不行。

因铜丝不具备电阻率大、熔点低的特点,所以在电路出现电流过大的故障时不易熔断,起不到及时切断电路的保护作用。

20.装饮料的易拉罐标签上标注有“禁止0°C以下冷冻”的字样,请用所学知识简要解释为什么不能在0°C以下冷冻?

【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详解】水的凝固点为0°C,如果将装饮料的易拉罐放置于0°C以下冷冻,水会凝固结冰,由于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据V=

可知,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体积会变大,因此将装饮料的易拉罐放置于0°C以下冷冻,装饮料的易拉罐可能被胀破。

五、作图、实验与探究题

21.如图所示,要将一束太阳光AO反射到室内的B点,请正确地画出平面镜,并标出反射角γ。

(保留作图痕迹)

()

【答案】

【解析】

【详解】先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再过反射点垂直法线作出平面镜,反射角为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图所示:

22.如图所示,请画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茶壶所受力的示意图。

(O点表示重心)

()

【答案】

【解析】

【详解】茶壶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对茶壶进行受力分析,茶壶受重力和支持力,两力为一对平衡力,如图所示:

23.某插排内部除了三孔插座外,还内置了一个USB供电模块,通过两根线和家庭电路相连,三孔插座和供电模块由总开关控制,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图补充完整。

()

【答案】

【解析】

【详解】由题知,三孔插座和供电模块可以独立工作,即两者是并联的,而三孔插座和供电模块由总开关控制,说明开关在干路上,且开关接在插座与火线之间,三孔插座的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上孔接地线,如图所示:

24.小红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做“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

(1)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是为了使固体___________;

(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该物质的温度是________°C,图丙是实验中绘制的固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答案】

(1).均匀受热

(2).42(3).晶体

【解析】

【详解】

(1)[1]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中,为了使固体受热均匀,采用水浴法对固体进行加热。

(2)[2]如图乙所示,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C,示数为42°C。

[3]由图丙可知,该物体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有固体的熔化温度,所以是晶体。

25.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时。

小刚使用了如图甲所示的两个口径相同的玻璃凸透镜A、B:

(1)小刚先用凸透镜A做实验。

将光具座上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至________,移动蜡烛,光屏上呈现了烛焰的清晰像,如图乙所示,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这样的成像特点;

(2)接着在不改变各元件位置的情况下。

小刚用凸透镜B替换凸透镜A。

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他将光屏适当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上再次呈现烛焰的清晰像。

【答案】

(1).同一高度

(2).投影仪(3).右

【解析】

【详解】

(1)[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为了使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应该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至同一高度。

[2]如图乙所示,物距小于像距,光屏上成实像,此时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投影仪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2)[3]由图甲可知凸透镜B比凸透镜A薄,所以凸透镜B折光能力比凸透镜A要弱一些,用凸透镜B替换凸透镜A后,光会聚在光屏的后面,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适当向右移动。

26.在“探究杠杆的平衛条件”实验中: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螺母向________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如图甲所示,在杠杆的A点处挂3个相同的钩码,在杠杆的B点处应挂_______个相同的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乙所示,杠杆水平平衡,如果改为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仍然处于水平平衡。

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1).右

(2).2(3).变小

【解析】

【详解】

(1)[1]杠杆静止时,杠杆左端下沉,说明杠杆的重心在支点左侧,平衡螺母需向右调节。

[2]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AlA=FBlB,即

3G×2L=FB×3L

解得

FB=2G

需挂2个钩码。

(2)[3]如果改为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此时FC的力臂变大,FA和lA大小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力FC变小。

27.小东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他把甲、乙两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两端:

(1)实验中,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__________,通电一段时间后,甲装置的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较______(选填“大”或“小”);

(2)“探究电流产生热量与电流的关系”时,在不改变原电路连接的情况下,小明要添加丙装置完成实验。

他已将A、E两个接线柱连接,你认为还应把F与_________(选填“B”“C”或“D”)两个接线柱连接;

(3)在步骤

(2)中,将丙装置接人电路。

闭合开关一段时间后,只有甲,乙装置的U形管中液面出现了高度差。

而丙装置的U形管中液面高度并无变化,其原因可能是丙装置出现了__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

【答案】

(1).温度的变化

(2).小(3).D(4).断路

【解析】

【详解】

(1)[1]实验时,密闭空气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密闭空气压强变大,U形管中液面高度

变化,所以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

[2]由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流相等,由焦耳定律可知,通电一段时间后,甲的电阻小,产生的热量少,温度变化小,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较小。

(2)[3]探究电流产生热量与电流的关系,要控制电阻相同,电流不同。

现已将A、E两个接线柱连接,则F于B或C相连时,两个5Ω的电阻并联,电流相同,电阻相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F于D相连时,甲乙中的电阻串联再与丙中的电阻并联,通过甲丙中电阻的电流不同,电阻相同,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所以F应于D相连。

(3)[4]甲乙串联再与丙并联,甲,乙装置的U形管中液面出现了高度差。

而丙装置的U形管中液面高度并无变化,说明有电流通过甲,乙装置中的电阻,没有电流经过丙装置中的电阻,所以可能是丙装置中的电阻断路。

28.小明在家用操作方便、精确度高的电子秤和一块石块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他将搅匀的糖水装入柱形杯中,置于电子秤上,如图甲所示;

(2)用体积不计的细绳系好石块,缓慢没入糖水中直至刚好浸没(如图乙所示)。

电子秤示数逐渐增大,则在此过程中。

糖水对杯底的压力____________(选填“逐渐增大”“保持不变”或“逐渐减小”)。

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g取10N/kg);

(3)他将石块沉入杯底。

松开细绳,电子秤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密度是糖水密度的____倍;

(4)完成探究报告后,他将石块从糖水中缓慢提升。

细心的小明发现∶在石块离开杯底至露出液面前,电子秤的示数一直减小。

这说明石块在放置一段时间的糖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设深度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造成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逐渐增大

(2).0.214N(3).2.5(4).有关(5).放置一段时间后,糖水的密度分布不均匀

【解析】

【详解】

(2)[1]在石块缓慢没入糖水中直至刚好浸没的过程中,排开液体的体积逐渐增大,故排开的液体重量逐渐增大,液位逐渐升高,则糖水对杯底的压强与压力逐渐增大。

[2]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石块刚好浸没在液体中,其所受浮力等于排开的液体重力,电子秤示数变化量即为石块排开的液体质量,为

m=421.4g-400.0g=21.4g

则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F=mg=0.0214kg⨯10N/kg=0.214N

(3)[3]石块沉入杯底后,可知石块的质量为

m石=453.5g-400.0g=53.5g

由液体压强公式可得

而由密度公式可知

(4)[4][5]说明石块在放置一段时间的糖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设深度有关,造成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放置一段时间后,糖水的密度分布不均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