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发展对策研究毕业作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60814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6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发展对策研究毕业作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发展对策研究毕业作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发展对策研究毕业作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发展对策研究毕业作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发展对策研究毕业作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发展对策研究毕业作品.docx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发展对策研究毕业作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发展对策研究毕业作品.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发展对策研究毕业作品.docx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发展对策研究毕业作品

摘要

保税港区是我国保税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它集中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最优惠政策。

梅山保税港区于2008年8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作为浙江省唯一的保税港区,是宁波市和浙江省的对外开放的高地,肩负着进一步促进宁波市乃至浙江省经济发展的使命。

目前,梅山保税港已顺利完成首期封关运作。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的建设,使宁波这个东方大港拥有了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政策着力点,也使浙江省在新一轮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发展国际贸易方面有了政策空间。

本文首先对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发展环境和发展定位进行评析,剖析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实施存在的阻碍;然后在深化、确定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发展目标、思路和重点的基础上,详细的从扩大保税物流需求、创新口岸监管模式、保税物流服务辐射、平台技术支撑和人才资源方面阐述梅山保税物流实施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梅山保税港;保税物流;实施策略

Abstract

Bondedports/zones,isanadvancedformofbondedeconomicdevelopmentofChina's,whichcompilesthemostpreferentialpoliciesforChina'sopeningup.InAugust24,2008,MeiShanBondedLogisticsZoneisapprovedtoestablishbytheStateCouncil.AstheonlyoneofFreeTradeZoneinZhejiangProvince,MeiShanBondedLogisticsZoneisahighlandofopeninguptotheoutsideworldforNingboandZhejiangProvince.IthasthemissionofmovingforwardasinglesteptopromotetheeconomicdevelopmentofNingboCity,ZhejiangProvince.

Currently,theMeishanFreeTradePorthassuccessfullycompletedandbeingclosedoperatingofitsfirstphase.Especially,itsConstructioncanmakeNingBoporthasthepolicypointintheParticipationoftheConstructionoftheShanghaiInternationalShippingCenter.ItalsomakesZhejiangProvincetoacquirethepolicyspaceofthedevelopmentofinternationaltradeinthenewroundofopeningupandthedepthofintegrationintotheglobaleconomy.

Fristly,thisArticleanalyzes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NingboMeishanFreeTradePort,andfurtherclarifythefunctionofMeishanFreeTradePortlocationandmarketpositioning.Onthebasisofdeterminingitsdevelopmentgoals,ideasandpriorities,thenarticleputsforwardstheimplementationtacticsabouttheduty-freelogisticsofMeishanFreeTradePortonbondedlogisticsneedsexpansion,portcontrolmodeinnovation,bondedlogisticsservicesradiation,platformandtechnologysupportandhumanresources.

Keywords:

MeiShanBondedLogisticsZone;Duty-freelogistics;Tactics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2008年2月24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这是继上海洋山、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海南洋浦之后的中国第五个保税港区。

2010年6月29日,梅山保税港区实现首期封关运作,这表明宁波梅山保税物流开始进入运作发展阶段。

自1992年以来,宁波地区的保税物流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全的加速发展历程,从前十年保税区的一枝独秀,到后七年各类型的逐渐完善,最终拥有了宁波保税区、宁波出口加工区、慈溪出口加工区、宁波保税物流园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宁波栎社保税物流中心。

这么多的不同种类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而目前全国也仅上海、天津、深圳、厦门和宁波5个城市同时拥有特殊区域的所有类型。

至此,宁波保税物流体系已趋将完善。

1.1.2研究意义

从国际上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步伐加快,外商在华研发、试制、采购、加工和国际配送“一条龙”趋势增强,要求加工制造和现代物流协调发展的需求更强,因而充分发挥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保税物流的作用对于宁波市乃至浙江省构筑对外开放高地有着重大的意义

此外当前宁波市面临着从简单加工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转型、从传统国际贸易向现代高端贸易提升的艰巨任务。

由于梅山保税港区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同时,上海港具有洋山和外高桥两个港区,对宁波港的竞争压力十分明显,为增强宁波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竞争力,加快宁波梅山保税物流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1.2保税物流相关概念

(1)保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保税是对货物而言,一般说保税货物,它是指经海关批准未办理纳税手续进境,在境内储存、加工、装配后复运出境的货物。

保税(Protectivetariff;Protectivetrade)是指经海关批准,对进121货物暂不征税,而采取保留征税予以监管,但是保税不等于免税。

保税货物是指进口时还不能确定该货物是否一定在国内消费,经海关暂时不办理纳税手续,待该货物最后在国内消费或者复运出境时,再对其征税或免税,办理纳税结关手续。

如暂扣货物、加工贸易进口货物等。

(2)保税制度

保税制度是一种国际通行的海关制度,是指经海关批准的境内企业所进口的货物,在海关监管下在境内指定的场所储存、加工、装配,并暂缓缴纳各种进口税费的一种海关监管业务制度。

保税制度始创于英国,由于企业暂时免交税赋、减少企业资金占用与利息支出、降低贸易成本,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从而在全世界推广开来。

保税不等于免税,目前我国的保税制度适用于三种情况:

未办清手续(暂免纳税)、复运出口(Re-export)、加工制造。

(3)保税物流及其特点

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国际物流是指当生产和消费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时,组织货物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即发生在不同国家间的物流活动。

保税物流可定义为:

货物在进出口过程中处于保税状态,在海关的监管下进行的运输、存储、加工等物流活动,企业享受海关实行的“境内海外”(或境内关外)制度以及其他税收、外汇、通关方面的特殊政策。

保税物流与一般的物流系统没有本质区别,追求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作效率与反应速度。

保税物流应用:

国际采购中心、国外产品简单加工配装、国内产品与国外产品的简单装配、有效延续合同手册期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有效解决报关困难。

保税物流的特点:

第一,系统边界交叉。

国内物流的边界上从国内的任意地点到口岸(装运港),国际物流的边界为从一国的装运港(港口、机场、场站)到另一国的目的港。

从移动范围看属于国内物流(领土),但是其境内关外的性质也使其具有明显的国际物流的特点。

第二,物流要素扩大化。

保税物流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还叠加了海关监管、口岸、保税、报关、退税等关键要素,和传统物流紧密结合构成完整的保税物流体系。

第三,线性管理。

一般贸易货物的通关基本程序包括申报查验、征税、放行,是“点式’’的管理。

而保税货物是从入境、存储或加工复运出口的全过程,货物入关时的起点,核销结案时的终点,是“线性”的管理过程。

除此之外,结合保税物流的本质,在监管上,可能存在海关监管效率的瓶颈,保税物流的高效运作是海关、政府相关部门、物流企业、口岸高度协作的结果。

完善的政策体系、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平台(例如集成的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物流中心)将是保税物流的主要模式之一。

1.3宁波现有保税物流体系

纵观国内保税物流的发展历史,从最初的保税区,到现在的综合保税区,国内保税物流已经形成三个层次的监管体系:

(1)第一层次:

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

(2)第二层次:

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保税物流园区、保税区等

(3)最高层次:

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

国内物流体系经历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的发展历程。

宁波市自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保税区后,又先后于2002年6月批准设立宁波出口加工区,2004年8月批准设立宁波保税物流园区,2005年6月批准设立慈溪出口加工区,2008年2月批准设立梅山保税港区,2009年2月批准设立栎社保税物流中心,使我市成为拥有全部主要类型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城市,保税功能涵盖“海陆空”三大类型,形成立体化大口岸布局,为全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增添了强劲助推力。

而宁波自1992年的宁波保税区开始到如今的梅山保税港区,其保税物流体系也跟随国家的脚步向前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的保税物流监管形式反映了特定的监管功能,并且更高层次的监管形式基本实现了功能和政策上的叠加,以适应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和物流环境,最大限度的保障国际间货物的顺畅流通。

1.4研究的内容

本文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研究梅山保税港区保税物流的背景及意义,并简要阐述保税物流的相关概念以及宁波现有保税物流体系的情况。

第二部分,首先就梅山港发展的优劣势进行分析评述,再就梅山保税港的发展定位进行简要的评析。

第三部分,通过上一章节的评析,进一步阐述梅山保税港保税物流的发展思路、目标与重点。

第四部分,着重从保税物流需求、口岸监管模式、服务辐射、平台和技术以及人才保障方面阐述实施保税物流的策略。

2梅山保税物流发展环境分析与发展定位评析

2.1梅山保税港区发展环境分析

2.1.1优势分析

(1)港口资源

梅山岛岸线资源丰富,港口条件良好,海岸线总长达27.35公里,其中深水岸线9.3公里,平均水深在15米以上,最深处达69米,能够停泊超级油轮和第五代、第六代集装箱轮,具备建设深水码头的天然条件。

目前规划可用岸线56公里,其中集装箱、工业、物流等生产岸线20.8公里。

另外,梅山岛土地资源丰富,近期直接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近60平方公里,其中有40平方公里左右土地不需拆迁;区内滩涂资源丰富,现围涂面积大3万多亩,启功开发建设效率高。

(2)战略区位

梅山岛具有得天独厚的战略区位。

梅山岛北靠北仑主港区,南连舟山六横岛,西接象山港,距宁波市中心约40公里。

从国际航运位置看,梅山岛地处国际锚地,濒临国际主航道。

这条主航道包括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西亚—印度洋—马六甲海峡—日本海—北太平洋—美国西海岸,承担了国际货物贸易量的60%以上,全球60%—70%的集装箱运输,航运区位优势明显。

包括梅山港区在内的整个宁波港经虾峙门航道,与国际航道相距不足50公里,航运区位条件优于上海、天津和大连,符合国际中转大港发展的自然条件。

从腹地航运看,梅山港集聚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中部、南北航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T”字形交汇处。

集聚区地处长三角经济圈扇形区域的圆心部分,具有明显的功能辐射优势;同时面向太平洋,海上可到达亚太地区和世界各地,具有突出的自然地理优势。

水深条件在国内港中得天独厚,可满足万吨至数万吨级巨型船舶进港的需要,是我国沿海主枢纽港之一和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长江三角洲工业发展所需能源、原材料及外贸物资运输的主要中转港之一,具备了建设国际深水枢纽港的基础条件。

图1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优势

另外,就整个亚太地区港口群分布而言,宁波港地理位置适中,与天津、釜山、神户、大阪、高雄、香港、武汉等构成一个近乎等距离的水运网络,有利于其与其它各大港口的竞争、合作与分工。

图2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与国际主航道位置图

(3)经济腹地

宁波地处长江三角洲南和浙江东部沿海,发达的长三角经济区和充满活力的浙江民营经济奠定了宁波港特有的经济腹地发展基础。

鉴于前述对宁波港地理区位情况的分析,我们把梅山保税港区辐射可能所及的范围限定在长三角等地,主要包括上海、浙江、江苏、福建。

应用圈层结构的概念,按照腹地货源占港口总量的比重将腹地划分为内圈层(港口城市)、中圈层(腹地货源占港口总量的比重较大的腹地)和外圈层(腹地货源占港口总量的比重较小的腹地)。

根据上面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确定:

宁波港的内圈层腹地为宁波市,中圈层腹地为浙江省及苏南一部分,外圈层腹地为长三角大部分地区、以及中西部部分地区。

在确定圈层腹地的基础上,我们参照区域内的交通基础设施情况进一步细分。

沪杭线的存在使得上海港得以进入到浙江与宁波港竞争腹地,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则加剧了宁波港和上海港在浙北、苏南间的腹地竞争。

因此,宁波港中圈层腹地中有一部分为宁波港和上海港的交叉腹地。

交错纵横的交通网络往往可以把港口的外圈层腹地延伸得很远,特别是由铁路线直接联结的外圈层腹地比较实在,宁波港通过浙赣线辐射所及的江西北部地区是其外圈层腹地的核心区域。

图3宁波港内、中、外圈层腹地概念图

图4宁波港内、中、外圈层腹地示意图

(4)交通条件

2008年5月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把长三角南翼的宁波带入了上海“两小时交通圈”,从根本上改变了宁波港在长江航运上的区位劣势,使得宁波成为连接上海、苏南和温、台、舟的重要枢纽城市,并具备了向北进一步辐射的潜力。

梅山保税港区将通过梅山大桥(在建)、梅中大桥、梅东大桥、六横跨海大桥(待建)经过沿海中线与北仑穿山疏港高速或象山港大桥高速(在建)和宁波绕城高速相接,并连杭甬、甬金、甬台温和杭州湾跨海大桥高速,增强自身在腹地的竞争优势。

图5梅山岛公路交通示意图

铁路运输方面,甬台温铁路的顺利通车,推动宁波成为全国路网布局中的重要节点,巩固其在浙江省内的腹地。

此外,萧甬铁路正在进行电气化改造,以增强宁波港对杭州地区的辐射。

根据2005年宁波铁路枢纽总体规划,2020年,杭甬城际高速铁路将建成,完善沪杭甬高速铁路客运系统,加强长三角南翼城际铁路联系,同期也将建成甬金铁路,与拟建的衢(州)景(德镇)九(江)铁路沟通,形成宁波港进入内陆地区港口集疏运便捷新通道;2050年,杭州湾跨海铁路、甬舟铁路也将建成以增强和上海、苏州地区联系,同期建成的还将有甬舟铁路,使舟山群岛与大陆联成一体。

届时,宁波将成为铁路枢纽城市,向外辐射能力大为加强。

图6甬台温铁路路线图

水路运输方面,杭甬运河的全线通航连接了京杭大运河以及长江,使得绍兴、湖州、嘉兴等地走水路到宁波港比公路集装箱运输便宜近20%,成本低于取道上海港,因此宁波港的箱源吸引力更为增强。

(5)发展基础

梅山保税港区2008年正式启动建设,各项建设扎实、迅速推进,梅山岛开发建设枢纽性的基础设施工程——梅山大桥已建成通车,梅山岛港区集装箱码头1号2号泊位已具备生产条件,行政商务中心已交付使用,七姓围涂工程完成近3000亩;梅山大道一期等8条连接大桥与港口、大桥与商务中心的道路也都已建设投用,国内第一个大型的专题性港口博物馆——宁波港口博物馆及东海水下考古基地落户春晓。

此外,进入首期封关运作后,梅山保税港已开通了韩国线和西非线两条航线,其中韩国线已有14条线;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海伟酒类交易市场也于11月26日开业,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专业市场的建设打响了头炮。

近两年来梅山集聚区内实施了一批总投资近75亿元的基础设施方面的重点工程,水电网络通信等配套设施基本建成,为加快梅山保税港的建设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和条件。

(6)政策功能

2006年,国家将梅山岛港区列入国家“十一五”口岸发展规划,同年8月出台的《中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明确定位宁波港是长三角港口群的主体港之一,是集装箱运输的干线港。

2008年2月24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宁波梅山保港区实行封闭管理,其功能和有关税收、外汇政策执行《国务院关于设立洋山保税港区的批复》的相关规定。

根据国家对外开放的战略安排,梅山保税港区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

宁波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还可以享有上海洋山保税港区的特殊优惠政策。

此外,为了促进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的发展,市政府赋予梅山二十年封闭运行的财政政策—梅山的税收除上缴中央外全额留地方,用于梅山的开发建设。

2.1.2劣势分析

(1)交通末端的劣势并未完全改变。

目前,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在宁波大市范围内还处于交通末端,从市中心只能经北仑或鄞州绕行到达,至少需要1个半小时。

规划建设中的宁波“一环六射”集疏运网络,虽然有两“射”(穿山疏港高速和象山港大桥及连接线)与梅山保税港区相连,由于交通规划编制早于梅山保税港区开发建设,绕行距离仍然较长,仍然难以从根本上改变梅山保税港区处于交通末端的劣势,这将导致梅山保税港区物流成本较高,阻碍保税港区功能效应的发挥。

(2)基础配套设施及政策存在制约。

虽然大桥、码头、围涂、道路、水电等重点工程已部分完成建设,但医疗、教育、文化、公交、生活等配套设施以及土地、财税、融资等配套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3)开放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保税区的运作必须遵循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有利于梅山保税港区发展的更强开放度和更大自由度。

(4)制约国际中转的关键因素有待突破。

由于梅山保税港尚未具备“境内关外”的地位,按照国内现行的航运管理和海关监管等规则,与一些国际中转相关的关键环节还存在障碍。

(5)功能优势欠缺有力保障。

各地保税港区优势不同,选择的发展重点也不尽相同,目前国家缺乏对大宗散货战略储备政策支持,使得梅山保税港区功能优势未能得到有效发挥,从而制约了梅山保税港的进一步发挥优势、加快发展。

(6)人才匮乏。

随着梅山保税港的建设发展,各类急需的高层次开发建设人才缺乏,科研力量匮乏,吸引人才、集聚人才、留住人才的成本较高,难度较大,条件十分薄弱。

今后,进区企业用工成本、劳动力资源与周边地区相比,也将处于劣势。

如何创新引进、培养、使用人才的机制,营造一流人才的“高地”,为发展高端开放型现代服务业提供人才支撑,将是保税港区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2.2梅山保税港发展定位评析

作为国家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先行试验区,梅山保税港区在三个层面定位自己的发展目标:

宁波打造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城市的核心功能区,浙江深化对外开放和实施“港航强省”战略的先导先行区,长三角建设资源配置中心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功能区。

以此为目标,根据国务院批复文件,梅山保税港区基础功能包括仓储、运输、装卸、理货、配送、货运代理、物流信息管理等的物流基本服务,不断强化物流基本服务功能。

同时承担起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高科技出口加工等五大核心功能。

与此相对应,梅山保税港区把主导产业市场锁定为国际物流、国际贸易和航运的中转、进口商品分拨、国际采购及配送、保税增值加工组装等。

具体来说有六大重点发展的产业,即以电子信息、化纤产品、汽车零配件为重点的国际出口配送业;以固体化工产品、有色金属和高新技术产品装备等为重点的进口分拨业;以集装箱中转和转口贸易为重点的国际中转业;以保税组装为重点的出口加工业;以船舶注册交易为重点的航运服务业;以离岸金融和海事金融为重点的金融服务业。

从中不难看出:

上述对梅山保税港区的功能定位、市场定位与其它保税港区相比较没有突出特色,就是和相邻的宁波保税区相比较也存在发展定位上的交叉。

因此有必要从互补发展、特色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梅山保税港区的功能进行再次合理定位。

梅山保税港区功能再定位:

依托港口和口岸资源,承担宁波保税物流体系的国际中转和转口贸易功能,以国际贸易为龙头大力发展保税贸易,建设各类交易中心和专业市场,融入国际航运体系,参与国际竞争。

同时积极发挥优势资源,开拓创新保税物流功能,优先发展国际中转、保税贸易及展示、国际采购配送等功能。

梅山保税港区市场再定位:

首要发展以集装箱中转和转口贸易为重点的国际中转业;固体化工、金属材料、医疗器械、工程机械、酒类等进口展示和交易业;以电子信息、化纤产品、汽车零配件为重点的国际出口配送业;积极发展海产品、蔬菜等冷链物流业,以船舶注册交易为重点的航运服务业;以离岸金融和海事金融为重点的金融服务业。

3梅山保税物流发展目标、思路与重点

3.1梅山保税物流发展目标

根据《宁波梅山(保税)港城总体规划(2008-2020年)》,规划确定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的发展目标是:

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城市的核心功能区、浙江深化对外开放和实施“港航强省”战略的先导先行区、长三角资源配置中心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功能区的建设,打造活力保税港、智慧保税港、创新保税港(Impactful、Intelligent、Innovative,简称3I),到2015年争取形成自由贸易园区的框架。

——亚太重要国际门户核心功能区的地位基本确立。

引进千家进出口贸易经营主体,基本建成进出口贸易服务平台,形成国际化的经营和服务网络。

进出口贸易达到50亿美元;新开辟国际航线20条,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25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00万TEU(国际标准箱),中转贸易比重达到20%,对外开放的门户作用明显,建成浙江国际贸易的示范区。

——区域性的资源配置中心的框架初步形成。

特色产品交易中心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形成2-4个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宗生产资料交易市场或成套设备分拨中心,建成国际船舶及配件交易、有色金属、进口酒类、石化产品、医疗器械分拨等十大交易市场,交易金额突破800亿元,成为特色交易的核心区。

——港航服务业快速发展。

引进50家左右航运企业,建成便捷、高效的口岸服务体系和商务服务体系;培育百家龙头物流企业,建成综合物流服务平台;引进和培育金融信息服务机构,构建功能完善的金融和信息服务平台,努力成为港航服务业发展先导区。

3.2梅山保税物流发展思路

根据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总体发展目标,立足其建设、发展现状,将梅山保税物流发展思路确定为:

增加保税物流量——保税物流量是衡量保税港区建设很重要的指标,只有保税物流在流量和货物种类都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拓展保税区功能。

梅山保税港区要充分利用税收、监管、外汇等政策优势,吸引腹地货源通过梅山保税港区验放通行。

创新增值服务——“量”是基础,“质”是关键。

利用保税物流的平台优势,为外商提供增值服务,创新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