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美凯龙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5875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2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星美凯龙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红星美凯龙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红星美凯龙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红星美凯龙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红星美凯龙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红星美凯龙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方案.docx

《红星美凯龙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星美凯龙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方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红星美凯龙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方案.docx

红星美凯龙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方案

 

保定市红星美凯龙家居生活广场工程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河北建设集团天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3年7月

 

一、编制说明

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模板及支撑体系设计及施工质量是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的保障。

为了保证本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建设部《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以及《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的要求,加强施工安全的管理,按相关规定特编制本专项施工方案。

高度超过8m的现浇混凝土梁板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梁500mm宽×1000mm高)的现浇混凝土梁板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须由施工单位进行设计验算、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按相关程序审核批准、专家论证审查后方可按方案组织施工。

本工程将按要求进行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进行设计施工。

本工程有两处达到高大模板施工要求:

(1)二层A-K轴/B-A轴之间梁板,梁截面最大主梁为400mm×1200mm,跨度为16.8m,梁支架高度为10.85m:

现浇板板厚100mm,板底支架高度为10.85m;

(2)五层梁板,梁截面最大主梁为600mm×1200mm,跨度为8.4m,梁支架高度为8.4m,现浇板板厚100mm,板底支架高度为8.4m;以上两处高度符合高大模板要求,现根据现场施工实际情况决定采用扣件式钢管架进行支撑。

二、编制依据

方案编制计算依据如下: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20300—2011

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5.《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范和构造详图》11G101-1。

7.本工程相关设计图纸。

三、工程概况

本工程分A区家居广场和B区家居生活广场两部分,同时A、B区地下部分又与另一标段C区建材市场地下部分连通。

本工程为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五层,地上东西长237.1m,南北长209m;平面形状大体为L型;地下一层层高5.4m(局部夹层层高3m、3.6m),首层层高5.4m,二至四层层高5.1m,五层层高8.5m,六层层高3.5m,建筑高度34m;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22.000。

四、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1在施工前完善施工方案工作,并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纸、施工方案和施工规范等技术文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减少和避免施工误差。

1.2重点对梁模板、楼层模板安装支设等工序的技术、质量和工艺要求进行学习,并将其质量和工艺的要点向作业班组作详细的交底,并做好文字记录。

2.物资准备

2.1材料准备

2.1.1确保材料质量合格,按材料进场计划分期分批进场,并按规定地点存放,做好遮盖保护,同时收集各种进场材料相关质保证明。

2.1.2采用Φ48×3.5mm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其质量检验报告及其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抻试验方法》(GB/T228)的有关规定。

2.1.3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孔洞、变形、分层、毛刺,压痕深度不大于0.5mm,内外表面锈蚀深度不大于0.5mm,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应符合规范的规定,钢管必须刷防锈漆。

2.1.4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要更换;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2.1.5模板选用2440×1220×12mm胶合板。

2.1.6次龙骨选用经过刨制并且质量较好的50×80mm木方,木方长度为2m、4m两种。

2.2机具准备

根据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做好机械的租赁和购买计划,并做好进场使用前的检验、保养工作,确保运转正常。

2.3劳动力准备

做好施工人员进场的安全、质量、防火、文明施工等教育工作,进行岗前培训,对关键技术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按规定进行三级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

各项安全、技术、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要求;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等。

同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遵纪守法教育。

五.模板体系设计

1.梁模板体系设计

1.1截面主梁600×1200梁模板体系设计:

1.2采用扣件式钢管架进行支撑,梁底采用50mm×80mm木方,垂直于梁截面布置四根,梁底设承重立杆根数为3跟,梁中立杆上主楞为钢管,中立杆顶端采用可调顶托,梁两侧各设一根立杆,梁两侧立杆顶端采用可调顶托,支撑脚手架步距均为1500mm。

1.3梁侧模板主楞(Φ48×3.5mm钢管双拼)间距500mm、次楞(50mm×80mm木方)间距200mm;穿梁螺栓水平间距600mm;截面600×1200穿梁螺栓竖向布置2根;穿梁螺栓直径为Φ14mm。

脚手架支设立杆间距均为450mm,步距1.5m,梁底中部为可调顶托。

梁截面600×1200剖面图

600mm×1200mm梁支撑图

2.楼板模板体系设计

普通楼板板厚为100mm,模板面板采用12mm厚胶合板,面板下方支承木方。

木方的间隔距离200mm。

主楞采用Φ48×3.5mm钢管,间距900mm。

脚手架搭设纵横向水平杆间距均为900mm,步距1.5m,上部为可调顶托。

3.剪刀撑布置及一般规定

3.1.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规定,本工程剪刀撑采用加强型布置,立杆纵、横间距为0.9m×0.9m,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4跨,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4跨。

沿梁跨16.8米方向设置4道梁横向剪刀撑,四道剪刀撑分别设在梁端、距梁端1/3位置处,并设置梁纵向剪刀撑。

大梁截面外侧,应设2道纵向剪刀撑,其中大梁外侧立杆1道,以外2m处再设一道;

3.2所有钢管连接均采用配套扣件连接(其中立杆的连接必须采用对接,水平杆的连接尽量采用对接,剪刀撑必须采用搭接)。

最高一步大横杆与模板支撑点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50cm。

3.3支架顶部支撑采用可调顶托,顶托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200mm。

普通板支撑图

六、模板施工方法

支撑体系搭设前应按方案图进行放线,做出样板单元,经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搭设。

搭设过程中,严禁集中超负荷堆放钢筋、机械设备及其他材料,防止物体坠落及支撑体系局部坍塌。

1.施工顺序

 

 

2.安装

2.1高大模板支撑系统采用钢管扣件式支撑系统。

2.2钢管使用前要调直,保证支模的平整度。

2.3脚手架支撑支设前,应按本施工方案要求进行技术交底,并要签字确认。

2.4对各层楼面进行清理干净,不得有杂物。

2.5钢管支模架的搭设应根据轴线统一规划,为保证现场施工过程中的观感,本工程要求钢管立杆纵横应通线,水平杆应高低一致。

立杆在梁两侧的间距可适当缩小。

2.6支模架搭设注意事项:

间距必须按方案进行,不能加大间距,立杆必须在同一垂直线,水平方向纵横成线。

梁底加密钢管的位置和尺寸必须按照方案进行。

立杆底部支承结构必须具有支承上层荷载的能力。

2.7必须设连续剪刀撑。

剪刀撑应纵横两个方向设置。

每组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夹角在45°-60°之间。

剪刀撑斜杆应尽量与立杆进行连接,底部斜杆的下端应置于垫板上,严禁悬空。

剪刀撑斜杆的连接均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0.5米,设置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

2.8搭设架子必须在垂直方向,水平方向按50%错开接头,所有立杆必须落地,不得在水平杆上加悬空立杆。

2.9扫地杆必须按要求进行搭设,离地高度为200mm。

2.10根据层高选择立杆,并配以可调支座来调节高度,水平杆必须扣接在立杆上,不得相互扣接,扣件螺帽一定要拧紧。

立杆竖接和水平杆横接一定要采用直角扣件,保证竖向传力和水平观感。

加密斜撑,将端头斜撑在混凝土结构上,增强整体抗变形能力。

2.11梁和楼板的脚手架跨距和间距必须按本计算方案布置。

2.12框架柱混凝土浇筑先于梁板混凝土,梁、板支撑体系通过钢管抱箍,与先前浇筑的混凝土柱拉紧顶牢,增强整体稳定性及整体抗倾覆能力。

2.13支撑安装完成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3.梁、板模板安装

3.1梁底模及侧模均采用12mm胶合板,梁底模铺设在木方横楞上。

板底横楞采用50×80mm木方,顶托梁采用钢管。

3.2模板的安装顺序如下:

柱钢筋验收柱模板钢管架顶托横楞梁底模梁侧模钢管架顶托横楞楼板底模

3.3梁模板的安装:

3.3.1放出梁位置线和水平控制标高线,按设计标高调整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至预定的高度,然后在可调顶托的托板上安放钢管。

固定钢管后在其上安装梁底龙骨。

龙骨安装完成后,用胶合板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

对跨度不小于4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梁底模安装后,再安装侧模、压脚板及斜撑。

3.3.2为了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涨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的现象,可采取如下措施:

(1)支模应遵守侧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

(2)梁侧模必须有斜撑,拉线通直将梁侧模钉固。

(3)砼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

砼浇筑时,不得采用使支撑系统产生偏心荷载的砼浇筑顺序,泵送砼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砼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

3.4楼面模板的安装

3.4.1首先拉通线,然后调整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到预定的高度,在可调顶托托板上架设φ48×3.5钢管作托梁,托梁固定后架设横楞,然后在横楞上安装胶合板模板。

铺胶合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

3.4.2模板支撑组装完毕后应进行下列各项内容的验收检查,并必须符合本方案设计要求及规范要求:

(1)钢管架设置情况是否按本方案搭设;

(2)交叉支撑、纵横杆、扫地杆及斜撑等配置情况;

(3)托顶螺旋杆伸出长度;

(4)垫木情况。

七、模板质量要求和措施

1.梁模板的安装

1.1梁模板的安装工艺流程:

1.1.1弹线→支钢管架→调整标高→安装梁底模板→安装侧模→自检

(1)安装梁板支撑。

(2)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板,并拉线找直,当梁跨度≥4m梁底板起拱,设计无要求,起拱高度为全跨度的1~3‰。

(3)安装后校正梁中线、标高、断面尺寸,将梁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

2.模板工程质量程序控制示意图:

 

 

3.模板质量检查:

模板工程安装完成后及时进行技术复核与分项工程质量检查,确保轴线、标高与截面尺寸准确。

3.1.要求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3.2.模板接缝全部采用胶带纸粘贴。

3.3.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3.4.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移

5

钢尺检查

2

标高

±5

用水准仪或拉线和钢尺检查

3

截面尺寸

墙、柱、梁

+4,-5

钢尺检查

4

每层垂直度

6

吊线、钢尺检查

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5

钢尺检查

6

表面平整度

5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7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移

3

拉线和钢尺检查

8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移

3

八、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支设和混凝土施工部署

1.施工部署

1.1梁板采用地泵泵送混凝土浇注,同时塔吊配合进行浇注。

2.砼浇筑注意事项

2.1砼振捣除楼板采用平板式振动器外,其余结构均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浮落。

2.2梁板砼浇筑方向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先将梁内砼浇至板底,然后与板砼一起浇筑。

随着梁内砼斜面的不断延长,板面砼可连续向前浇捣。

2.3柱与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1~1.5小时,使其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

2.4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严禁集中超负荷堆放机械设备及其他材料,防止物体坠落及支撑体系局部坍塌。

2.5倾倒混凝土时,应尽量控制对楼板所造成的冲击,应避免混凝土在出料口堆积过高,并且安排人员用工具将堆积的混凝土迅速向四周摊开。

2.6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九.模板工程验收、使用与拆除

1.验收

1.1支模完毕,经项目经理、方案编制人员、安全管理人员自检合格后,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组织质检、技术、安全、设备部门及监理单位项目总监进行联合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并履行签字手续后方能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

1.2模板支撑系统下列阶段应进行检查与验收:

1.2.1达到设计高度后;

1.2.2操作层上加设荷载及浇筑混凝土前;

1.2.3混凝土浇注完后;

1.2.4遇有六级以上大风或雨雪天气后。

2.使用

2.1作业层上的施工载荷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

浇注混凝土时,派专人对模板支撑系统进行观测,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2.2项目经理、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每周应对下列重点项目进行检查并签字确认:

2.2.1各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支撑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2.2.2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2.2.3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2.2.4立杆的垂直度的偏差是否超过规定标准;

2.2.5是否有超载现象

3.拆除

3.1支撑系统的水平纵横杆、剪刀撑等不得随意拆除。

3.2拆除每层支撑及模板前,应将该层混凝土试件送实验室检测,当试块达到规定的强度符合下表要求后,并呈报监理公司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办理书面手续后方可拆除。

 

砼拆模强度要求一览表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

设计强度标准值百分率(%)

梁、拱、壳

≤8m

≥75

>8m

100

≤2m

≥50

>2m、≤8m

≥75

>8m

100

注:

“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是指与设计强度等级相应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3.3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拆除前,外脚手架与建筑物边设安全平网,预防物体高处坠落事故发生。

3.4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3.5拆除时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松动、撬落或拉倒。

3.6严禁站在悬臂结构上面敲拆底模。

严禁在同一垂直平面上操作。

3.7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

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3.8严格控制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

3.9拆除脚手架支撑前,应清除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支撑上存留的零星物件等杂物。

3.10拆除脚手架支撑时,应设置警戒标志,并由专职人员负责警戒。

3.11拆除模板和支顶时,先将脚手架可调顶托松下,用钢钎撬动模板,使模板卸下,取下模板和木方,然后拆除剪刀撑及脚手架。

模板拆除后,要清理模板面,涂刷脱模剂。

3.12脚手架支撑的拆除应在统一指挥下,按后装先拆、先装后拆的顺序及下列安全作业的要求运行:

3.12.1脚手架支撑的拆除应从一端走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地进行;

3.12.2同一层的构配件和加固件应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

3.12.3工人必须站在临时设置的脚手板上进行拆卸作业,并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3.12.4拆除工作中,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拆下的零散配件应放入袋内。

3.12.5拆下的钢管与扣件,应成捆用塔吊吊运至地面,防止碰撞,严禁抛掷。

十、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1.钢管脚手架搭设前,应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向搭设和使用人员做技术和安全作业交底。

1.1对钢管架、配件等应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1.2搭拆脚手架支撑必须由专业架子工担任,持证上岗。

1.3搭拆脚手架支撑时工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穿防滑鞋。

1.4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拆除前,外脚手架与建筑物边设安全平网,预防物体高处坠落事故发生。

1.5操作层(楼层)上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在脚手架支撑上集中堆放模板、方木、钢筋等物体。

严禁在脚手架支撑上拉缆风绳或固定、架设砼泵、泵管及起重设备等。

1.6模板支撑和钢管架搭设完毕后应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1.7在顶架搭设过程中要实行严格的监控,由专职施工员进行现场指挥监督,随时纠正可能出现的质量安全隐患。

搭设前要进行班前安全技术交底,搭设完毕后要进行自检,若发现有松动、倾斜、弯曲、不牢固等现象,必须及时进行整改,整改有困难的,要有可行的加固方案方可施工。

1.8支模完毕,经班组、项目部自检合格,报监理验收合格后,方能浇筑混凝土。

2.在浇筑砼前重点检查、巡查的部位:

2.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扫地杆、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2.在浇筑砼过程中,支架下面要安装照明灯,在安全员的监督下,派木工进行巡查,负责检查模板、支顶,若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浇筑砼,并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加固处理,保证浇筑工作正常进行。

2.3.脚手架支撑在使用过程中,严禁拆除任何杆件或零配件,如防碍作业需拆除个别杆件时,需经技术负责人同意并采取可靠措施后方可拆除,作业完成后,马上复原。

2.4.施工现场带电线路,如无可靠绝缘措施,一律不准与钢管架接触。

2.5.脚手架支撑安装好后,应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梁、板、模的安装。

浇筑砼前再次对脚手架支撑进行检查,确定无问题后方可浇筑砼。

2.6.设立钢管架维护小组,对拆下来的钢管架及配件应及时清除杆件及螺纹的沾污物,并加油保养,对受损伤、变形的构件应及时修理,按品种、规格分类整理存放,妥善保管。

2.7.支撑系统安装应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自下而上按步架设,不得相对进行,以免结合处错位,难于连接。

2.8.水平加固杆、纵横剪刀撑安装应符合构造要求,并与支撑系统的搭设同步进行。

2.9.可调顶托处应采取措施防止被砂浆、水泥浆等污物填塞螺纹。

2.10.泵送混凝土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

2.11.应避免装卸物料对模板支撑或脚手架产生偏心、振动和冲击。

2.12.拆除时应采用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施工顺序。

2.13.拆除模板支撑时应采用可靠安全措施,严禁高空抛掷。

十一、预防坍塌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1.模板支撑必须严格按照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案施工。

1.1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变形、断裂、的支撑材料作立柱。

立柱基础应牢固,并按设计计算严格控制模板支撑系统的沉降量。

斜支撑和钢管架应牢固拉接,形成整体。

1.2模板作业时,指定专人指挥、监护,出现位移时,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将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待险情排除后,方可作业。

1.3楼面堆放模板及钢管架时,严格控制数量、质量,防止超载。

堆放数量较多时,应进行荷载计算,并对楼面进行加固。

1.4在下班时对已铺好而来不及钉牢的散板等要拿起稳妥堆放,防止坍塌事故发生。

1.5安装外围柱、梁、板模板,应先搭设脚手架,并挂好安全网,脚架搭设高度要高出施工作业面至少1.2米。

1.6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扣件、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

1.7泵送混凝土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

1.8应避免装卸物料对模板支撑产生偏心、振动和冲击。

1.9水平加固杆、剪刀撑不得随意拆卸,因施工需要临时局部拆卸时,施工完毕后应立即恢复。

1.10模板支撑拆除前必须向监理单位报送拆除申请书,经监理同意签字后方可拆除。

1.11拆除时应采用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施工顺序。

1.12纵横向水平杆靠墙柱边部分应该顶住墙柱,提高支撑的整体性

十二、预防高空坠落事故安全技术措施

1.项目经理对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指导做好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及相关的安全预防工作。

2.模板脚手架搭设完成后,须由项目负责人会同监理人员签字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支、拆模板时应保证作业人员有可靠立足点,作业面应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施工荷载应均匀堆置,并不得超过设计计算要求。

3.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接受高处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特种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上岗前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签字交底。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按规定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技术签字交底。

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施工单位应为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具,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

4.安全带使用前必须经过检查合格。

安全带的系扣点应就高不就低,扣环应悬挂在腰部的上方,并要注意带子不能与锋利或毛刺的地方接触,以防磨擦割断。

项目部应按类别,有针对性地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施工现场各相应部位,夜间应设红灯示警。

已支好模板的楼层四周必须用临时护栏围好,护栏要牢固可靠,护栏高度不低于1.2米,然后在护栏上再铺设一层密目式安全网。

5.高处作业前,应由项目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

安全防护设施应做到定型化、工具化,防护栏杆以黄黑(或红白)相间的条纹标示,盖件等以黄(或红)色标示。

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设施的,应经项目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实施。

6.各类作业平台、卸料平台应按相关规定编制施工方案,项目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

架体应保持稳固,不得与施工脚手架连接。

作业平台上严禁超载。

7.拆除模板支撑时应采用可靠安全措施,严禁高空抛掷。

安装楼面模板时,在工作面下1米处满挂兜网作为水平防护措施,以确保安全。

十三、监测措施

1.本项目采用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体系,在搭设和钢筋安装,砼浇捣前、施工过程中及砼终凝前后,必须随时监测。

1.1本方案采取如下监测措施:

班组日常进行安全检查,项目部每周进行安全检查,分公司每月进行安全检查,所有安全检查记录必须形成书面材料。

1.2日常检查,巡查的重点部位:

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立杆是否悬空,连接扣件是否松动。

支撑体系是否有不均匀的沉降、垂直度。

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的现象。

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支撑体系和各杆件是否有变形的现象。

在承受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

1.3要浇捣砼前,由项目部对脚手架全面系统检查,合格后才开始浇砼。

在浇砼过程中,由专职安全员、施工员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体系检查、随时观测支撑体系的变形情况。

发现隐患,及时停止施工,采取措施。

十四、应急预案

1.应急目标

发生事故时,能及时开展抢救,明确是否有人受伤,以最快的速度将受伤者在第一时间内抢救出来,并实施初步治序。

杜绝护救护方法不当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杜绝二次事故发生。

2.应急准备

应急组织机构

应急领导小组:

项目经理为该小组组长,项目总工为副组长,现场全体管理人员为组员。

现场抢救组:

项目部安全部负责人为组长,安全部全体人员为现场抢救组成员,现场全体管理人员为组员。

医疗救治组:

项目安全部负责人为组长,项目全体人员为医疗救治组成员,现场全体管理人员为组员。

后勤服务组:

项目部后勤部负责人为组长,后勤部全体人员为后勤服务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