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卫生标准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5797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妆品卫生标准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化妆品卫生标准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化妆品卫生标准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化妆品卫生标准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化妆品卫生标准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妆品卫生标准DOC.docx

《化妆品卫生标准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妆品卫生标准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妆品卫生标准DOC.docx

化妆品卫生标准DOC

修改记录

修改日期

修改内容

版本/版次

修订人

审批

生效日期

人员卫生规范2

人员卫生规范

1目的

规范员工个人卫生,确保最终产品质量。

2范围

适用于所有生产车间。

3定义

4职责

4.1生产部:

负责制度的完善、修改及培训、执行。

4.2质检部:

负责按此标准进行检查、监督。

5内容

5.1、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的人员(包括临时工)或可能接触化妆品的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方可上岗,每年必须体检一次。

凡患有手癣、指屮癣、手部湿疹、发生于手部的银屑病或者鳞屑、渗出性皮肤病者,不得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活动,在治疗后经原体检单位检查证明痊愈,方可恢复原工作;

5.2、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做到“四勤”:

勤剪指屮(不得长于2mm)、勤理发、剃须、勤换衣、勤洗澡;

5.3、生产人员进入车间不得佩戴首饰、手表以及染指甲、留长指甲,不得化浓妆、喷洒香水等;

5.4、生产人员进入车间前,必须经换鞋、更衣、洗手、消毒、烘干等过程,工作衣要求钮扣齐全并穿戴整齐,对个人衣物必须完全遮盖;头发不得露于帽外。

从事灌装操作的须佩戴口罩,口罩须将鼻子盖住。

生产人员遇到下列情况应洗手:

①进入车间生产前;②操作时间过长,操作一些容易污染的产品时;③接触与产品生产无关的物品后;④上卫生间后;⑤手脏时。

5.5、进入洁净区前的清洗消毒:

①用流动清水清洗双手,双手反复搓洗,清洁每一个手指和手指之间的部位,并仔细检查手臂、手指和手掌,对可能遗留的污

渍重新进行清洗;②将手彻底风干;③用75%酒精喷洒手部消毒。

清洁消毒完毕后方可进入洁净区。

进入洁净区后需保持手部的洁净,不做与工作无关的工作,不得裸手随意直接接触化妆品及与工作无关的物品,不得有不卫生的动作或习惯;

5.6、工作期间生产人员手部有伤时,不得接触化妆品和原料,须戴乳胶手套才可接触化妆品和原料。

不得随意进出各自的工作现场,进出各车间应随手关门,尽可能减少出入次数。

因需要离开生产车间上洗手间,必须脱掉工作服、鞋、帽,事后再重新进入工作现场工作前,应作必要的清洁消毒;

5.7、禁止在生产场所吸烟、进食及进行其他有碍化妆品卫生的活动。

不得穿戴制作间、灌装间、半成品储存间、清洁容器储存间的工作衣裤、帽和鞋进入非生产场所(如厕所,厂区外等),不得将个人生活用品带入生产车间。

5.8不得赤脚穿用工作鞋,且灌装间内必须穿长裤(包括夏季),不得穿裙或西装短裤。

5.9、进出车间应随手关门。

工作期间,严禁不同洁净区域的人员窜岗。

6相关文件

7相关记录

生产车间更衣规范

1目的:

规范员工个人卫生,确保最终产品质量。

2范围:

所有生产车间。

3职责

3.1生产部:

负责制度的完善、修改及培训、执行。

3.2品管部:

负责按此标准进行检查、监督。

4内容

4.1标准要求

序号

区域

更衣标准

1

配制车间

一次更衣

2

配料间

一次更衣

3

脱包间

一次更衣

4

灌装车间、保洁间

二次更衣

5

包装车间

一次更衣

4.2更衣程序说明

4.2.1、一次更衣

4.2.1.1、进入换鞋间,脱去自己的鞋子,更换车间的白球鞋。

4.2.1.2、进入更衣室,将自己的衣服等放入私人物品柜中,锁好。

4.2.1.3、穿上一更工作服,进入相应的工作区域。

4.2.2、二次更衣

4.2.2.1、进入更衣室,将自己的衣服等放入私人物品柜中,锁好。

4.2.2.2、穿上一更工作服,进入相应的二次更衣室。

4.2.2.3、换上二更工作服后进入相应的工作岗位开始工作。

4.3、室内不同洁净度的衣、鞋、帽放置在相应指定的位置;

4.4、更衣柜应编号做到专人专用,不得混用。

个人服装与工作服,不同洁净级别的工作服不得混用;

5相关文件

6相关记录;无

工厂清洁卫生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达到化妆品生产卫生标准,保证产品质量。

2范围:

所有生产车间。

3职责

3.1车间主任:

负责相应责任区域的清洁卫生工作。

3.2品管部:

负责按此标准进行检查、监督。

4内容:

4.1、地面应保持整洁,无积水,工、器具定位放置,与生产无关的物品不能存放车间内,朵物应随时清除;

4.2、每个工作日下班之前须对车间进行一次清扫,整理工作台面,清除生产废弃物。

并用0.1%新洁尔灭或500ppm优氯净消毒液拖拭地面;

4.3、每周须对车间门窗、玻璃、墙面、墙裙等设施清洁一次,洁净区须用0.1%新洁尔灭或500ppm优氯净消毒液擦拭;洁净区每周须用10-15ppm的臭氧薰蒸一次,时间60分钟。

如停产两天(含)以上应在生产前用2-4ppm的臭氧薰蒸一次,时间60分钟;

4.4、每月须对车间天花板、照明及其它附属装置清洁一次,洁净区须用0.1%新洁尔灭或500ppm优氯净消毒液擦拭;

4.5、洁净区温湿度控制:

温度18-28°C,相对湿度45-75%o洁净度按下表要求执行;沉降菌(cfu/HH,30min)S15

4.6、拖把、扫帚等清洁用具应存放于相应的清洗间内,使用完毕用1:

300的84消毒液浸泡后,放置于固定位置:

4.7、各车间内放置的物料不可遮挡住回风口。

过滤器网应及时更换或清洗。

4.8、清洁标准

序号

淸洁项目

标准

清洁周期

清洁人员

备注

1

隔墙玻璃

侧光看无任何痕迹

每天

车间人员

2

地面卫生

白布擦无明显脏痕迹

每天

车间人员

包括设备底部

3

外墙门窗

无灰尘、脏痕迹

每月末

车间人员

4

墙而

白布擦无明显脏痕迹

每周末

车间人员

5

下水道

白布擦无显明脏痕迹

每周末

车间人员

4.9、消毒方法

序号

清洁项目

清洁消毒方法

1

隔墙玻璃

手不接触,直接用干布擦拭即可;每周用玻璃淸洁器淸洁一次

2

地而卫生

拖把浸水后拧干拖净即可,局部区域用毛巾擦:

地而消毒具体见消毒方法

3

外墙门窗

直接用玻璃淸洁器淸洁即可

4

墙而

用干净的大拖把浸水拧干后,在墙而上拖净

0

下水道

先用净水冲洗后再用拖把拖净

注:

每天下班后山各车间负责人按照责任区域安排人员进行打扫,结束后由负责人进行验收合格后才可下班。

4.10、安全注意事项

4.10.1清洁下水道时,若使用开水的,要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防止烫伤等事故发生。

4.10.2部分工作会涉及到用水或清洁剂等,要防止滑倒等事故。

4.10.3清洁玻璃时,可能会涉及到用梯子或凳子等垫高,必须安排一个扶着,一个清洁,保证安全。

5相关文件:

《下水道清洗消毒标准》

6相关记录:

车间生产环境消毒灭菌制度

1目的:

为达到化妆品生产卫生标准,保证产品质量。

2范围:

所有生产车间

3职责:

3.1生产部负责制度的完善、修改及培训、执行;

3.2品管部负责按此标准进行检查、监督。

4内容:

4.1车间消毒标准

序号

区域

消毒环节

消毒方法

消毒周期

1

换鞋间及更

空气

消毒剂喷雾

每周一次

墙而、地面

消毒液

每天一次

2

二更及膏霜、液洗灌装间、保洁间、胶体间、配料间等

消毒剂喷雾

每天一次

墙而、地面

消毒液

每天一次

3

车间通道

空气

消毒剂喷雾

每周一次

墙而、地面

消毒液

每天一次

4

包装车间

空气

消毒剂喷雾

每天一次

5

所有车间

整个生产环境

a

每月一次

4.2消毒液标准

4.2.1地面消毒:

0.5%二氧化氯水溶液,1%新洁尔灭溶液交替使用

4.2.2墙面、门窗消毒:

0.5%二氧化氯水溶液,1%新洁尔灭溶液交替使用

4.2.3操作台面消毒:

75%酒精溶液

4.2.4机器消毒:

75%酒精溶液

4.2.5空气消毒:

0.5%二氧化氯水溶液,1%新洁尔灭溶液交替使用

4.2.6地漏消毒:

高温水消毒

4.3消毒方法说明

4.3.1消毒液按对应的比例配置使用即可。

4.3.25g高猛酸钾加6-8m1的福尔马林(含屮醛37%〜40%),让其氧化挥发。

4.2.3熏蒸需要专人负责,同时每个车间每次熏蒸要安排二人以上。

5相关文件:

6相关记录:

拆包间卫生要求

1目的:

为达到化妆品生产卫生标准,保证产品质量。

2范围:

所有拆包车间。

3职责

3.1生产部:

负责相应责任区域的清洁卫生工作。

3.2质检部:

负责按此标准进行检查、监督。

4内容:

4.1、所有包装材料拆外包装前须对外包装进行清洁,拆外包装只能在拆包间进行:

4.2、容器拆包后放在清洁的塑料周转箱内。

中转塑料筐用前必须清洗洁净,并用纱布擦拭干净,无孔塑料筐还需用75%酒精擦拭内外壁消毒;

4.3、掉落到地上的容器需用75%酒精擦拭后方可使用;

4.4、容器熏蒸消毒时,容器不得超过有孔塑料筐容积的5/6:

4.5、消毒完毕的容器不得用手接触内壁,尽快运往净瓶储存室;

4.6、每日工作结束后应认真打扫工作间的卫生,清洗中转塑料筐等器具,拖净地面,不能有积水,将各类包装物料摆放整齐,保持室内整洁。

5相关文件:

6相关记录:

半成品贮存间卫生要求

1目的:

提高环境洁净度,保证产品质量。

2范围:

半成品贮存间

3职责

3.1生产部:

负责相应责任区域的清洁卫生工作。

3.2质检部:

负责按此标准进行检查、监督。

4内容:

4.1、半成品贮存间用于存放半成品,不得存放其它任何物品,不得在其中进行与存放、取用半成品无关的工作;

4.2、半成品贮存间的室温必须保持在18-28°C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45-75%;

4.3、半成品存放区域的环境卫生干净、空气中无异味,有消毒用具。

4.4、半成品在存放期内不得无故打开桶盖和塑料薄膜;检验人员取样时,应速取速封;取样和观察膏体质量时,须戴口罩;

4.5、半成品存放周期不得超过15天(自生产日期起),超过存放周期的半成品需重新送检,检验合格后,方可灌装;超过60天存放期的半成品,原则上不允许灌装,如若灌装需出示书面报告经领导签字后方可使用。

5相关文件:

6相关记录:

灌包装卫生要求

1目的:

为达到化妆品生产卫生标准,保证产品质量。

2范围:

灌装车间。

3职责:

3.1生产部:

负责培训及落实标准的作业规范。

3.2质检部:

负责日常的检查。

4内容:

4.1、灌装车间

4.1.1、工作人员卫生要求

4.1.1.1、灌装间工作人员必须着洁净连体服,穿防静电洁净鞋(白色),戴口罩;

4.1.1.2、生产过程中,生产人员确保不低于2小时左右对手部进行清洁消毒一次。

4.1.1.3、洁净连体服每天须清洗、消毒一次,防静电洁净鞋每周须清洗、消毒一次。

4.1.2、机台设备、工作台面表面卫生要求

4.1.2.1、使用前须用75%酒精喷洒表面,用洁净纱布擦拭干净。

4.1.2.3、使用后须用醸有75%酒精洁净纱布擦拭干净。

4.1.2.4、传输带在工作时应每小时用75%酒精纱布擦拭消毒一次。

4.1.3、生产设备、工器具的卫生要求

4.1.3.1、生产前检查设备(灌装机头、料斗等)是否清洁完毕,并在使用前进行消毒;对流水线传送带及台面进行消毒。

4.1.3.2、生产结束后必须将灌装机机头及料斗冲洗干净,并用75%酒精进行消毒。

4.1.3.2、所有生产辅助工具在使用过程中进行消毒处理,使用后统一存放在工具存放间。

4.1.4、灌装间环境卫生要求

4.1.4.1、如用桶装的半成品进入灌装间前必须75%酒精浸湿的洁净纱布擦拭半成品桶外壁、桶盖。

桶底应干燥、洁净;

4.1.4.2、加料斗加满料后,必须加盖,半成品桶也应及时盖上。

4.1.4.3、灌装间地面散落的东西要随时拣起,并用蘸有75%酒精洁净纱布擦拭后使用。

4.1.4.4、灌装间所用纱布当天为一次性使用,班后集中清洗干净后,烘干,消毒后备用。

4.1.4.5、灌装车间的门应随时保持关闭。

4.1.4.6、各种容器应随用随领,减少积压。

4.1.4.7、灌装车间内一律不得进纸箱、木板等对环境造成影响的物品。

4.1.4.8、车间地面应始终保持干燥、净洁,地面不得有任何积水。

4.1.5、温度控制范围为18-28°C,相对湿度控制范围为45-75%之间。

4.1.6、每日生产结束后,需要对所有的区域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洁消毒。

4.2、包装车间

4.2.1、车间内的物品应分类放置,码放整齐、车间良品与不良品不可混在一起,必须分开存放。

4.2.2、操作过程中应保持工作台面不混乱,防止包材落地。

4.2.3、工作中不可打开产品外盖。

4.2.4、车间的杂物随时清理。

4.2.5、对地面及相应的设备作全面的清洗工作。

4.2.6、每天生产结束时,需要将剩余的材料分类作退库处理。

4.2.7、每条生产线不可同时生产两种不同类型或者相似产品。

4.3、交叉污染

4.3.1、灌装车间所用小车每天必须消毒,低清区的工器具严禁到高清区作业,灌装间所用工器具不可用于其它车间,避免出现污染现象。

4.3.2、灌装车间作业人员严禁不脱工作服随便流窜其它车间。

5相关文件:

6相关记录:

《设备清洗记录》

《员工手部消毒记录》

周转筐管理制度

1目的:

规范周转筐管理。

2范围:

所有车间。

3职责:

3.1生产部:

负责培训及落实标准的作业规范。

3.2品管部:

负责日常的检查。

4内容:

4.1使用

4.1.1周转筐只能用于存放包装材料。

4.1.2所有周转筐在搬运过程中均不得直接在地面拖,必须使用人工抬或者使用运输工具拉。

4.1.3所有装有材料的周转筐,均不得直接与地面接触,必须在筐的底部垫上洁净的塑料袋、架子或小车。

4.1.4使用过程中发现有较脏的周转筐时,应及时停止使用,放置于一边,拉至洗桶间清洗,并凉干待用。

4.2清洗

4.2.1每月必须有相关车间负责人组织人员对周转筐进行清洗。

4.2.2清洗时可适量使用清洗剂,再用刷子等物品,将筐外表的脏物刷净。

4.2.3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放于规定区域进行凉干待用。

4.3保管与报废

4.3.1每个车间分配固定数量的周转筐。

4.3.2车间班长为物品保管的第一责任人。

4.3.3每月盘点时,若发现数据短缺的,由车间班长及相应的负责人赔偿。

4.3.4当有损坏的周转筐时,曲车间班长汇报生产主管,再由生产主管通知品管部和生产部现场察看,拍照确认后,再山生产部制作《报废申请单》,经审批同意后进行报废处理。

5相关文件:

6相关记录:

《报废申请单》

下水道清洗消毒标准

1目的:

保证下水道清洁,防止细菌滋生。

2范围:

所有生产车间。

3职责:

车间主任负责组织人员按标准进行清洁。

4内容:

4.1清洗消毒周期

每周末山各车间主管组织,进行清洗消毒。

4・2清洁消毒流程

注1:

此处用自来水冲洗下水道,主要要冲掉下水道中的一些泡沫或胶体等污物,确保木刷可以对

下水道底部及两侧进行方便的刷洗。

5相关文件:

6相关记录:

《下水道清洗消毒记录》

仓库卫生管理规范

1目的:

通过建立、建全库房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库房各个环节卫主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管理适用公司各个仓库

3定义:

4、职责

4.1仓储部负责个区域的卫生管理

4.2品管部负责对仓库卫生进行抽查

4内容

4.1、根据仓库不同的区域,对仓库进行分区域卫生责任制。

原料区、包材区、成品区及办公室对自己所管区域的卫生责任。

4.2、整个仓库负责区域由仓库主管总负责。

仓库主管将对库内、外区域的卫生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者进行处罚。

有品质部进行抽查。

4.3、每个负责分管区域做到卫生达标,仓管员每天对各个区域和角落进行清洁,做到无灰尘、无积水、无垃圾、过道畅通,门窗、玻璃干净。

4.4、仓库存放物品的外包装应保持洁净状态,每天收发料工作结束以后,仓管员要及时对物料外包装和库区进行清洁工作。

4.5、仓管员要保持物料外包装是封闭状态,做到外箱无变形破损和漏液状态。

如有应及时釆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

4.6、仓库工作区域内不得乱放杂物、随地吐痰、乱到茶水等破坏卫生环境的行为。

4.7、运输工具和清洁工具等应在每次使用完毕后,清洁干净,使之随时处于备用状态,清洁工具要定点放置。

4.8、仓库内部人员以及外来人员不得随意携带与办公无关的物品进入仓库,应注意个人卫生,防止产生污染。

仓库内除必要的办公用具之外,不得出现私人或其它物品。

仓库内不得吸烟,不得吃食品。

4.9、仓库周边的环镜应保持干净、无积水、无杂物、无污染源。

4.10、仓库清洁员在清洁工作过程中需注意物料外包装是否完好,如发生严重破损,应当立即告知仓库管理员。

4.11、库区内物料按类别分区存放,摆放整齐,不得堆放杂物、废弃物。

4.12、仓库清洁员在清洁工作中应戴好相关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使用蛮力,以防止包装破损,注意个人安全。

4.13、仓库内有相应的防虫、防鼠设备,并严禁在库内投入杀鼠,杀虫的有毒药饵。

5相关文件:

6相关记录:

管道清洗消毒标准

1目的:

规范管道清洗流程,确保产品质量。

2范围:

所有车间生产用管道。

3职责:

3.1生产部负责培训及落实标准的作业规范。

3.2品管部负责日常的检查。

4内容:

4.1清洗消毒周期

序号

管道类型

清洗周期

备注

1

储罐及灌装管道

更换品种要时淸洗

2

储罐及灌装管道

连续生产时最长周期不超过7天

3

原料管道

更换品种要淸洗

4

原料管道

连续生产时最长周期不超过6个月

0

料体出料管

更换品种要淸洗

6

料体出料管

连续生产时最长周期不超过1天

4.2清洗消毒规程

4.2.1液洗管道清洗消毒

4.2.1.1将管道口脱开后直接与液洗反应锅连接。

4.2.1.2反应锅内放置去离子水,并加热至100度。

4.2.1.3打开出料阀,将水按岀料方式进入出料管道,且灌装车间人员要戴好手套防护,防止开水烫手。

4.2.1.4液洗配制间的出料管先与乳化锅连接,出料管直接对准下水道排放。

4.2.1.5不停的排放,直至管道内无泡沫冲岀时结束。

4.3W霜出料管道清洗消毒

4.3.1卸下出料软管,防止管内料体滴漏于地面。

4.3.2用自来水冲洗出料管,直至干净。

4.3.3将清洗干净的出料管内壁用消毒液消毒后放于消毒柜内待用。

5相关文件:

6相关记录:

《储罐管道清洗记录》

储罐清洗消毒标准

1目的:

规范储罐清洗流程,确保产品质量。

2范围:

所有配制车间。

3职责:

3.1生产部:

负责培训及落实标准的作业规范。

3.2品管部:

负责日常的检查。

4内容:

4.1清理

4.1.1使用特制工具将罐壁所有的料体推至底部。

4.1.2使用出料泵将料体打到无法打出为止。

4.2清洗

4.2.1使用高压水枪,对准罐壁四周冲水,将罐壁残留的料体冲洗直到干净。

4.2.2将反应锅内准备好的开水,通过已冲洗过一次的管道打入储罐内。

4.2.3将清洗的水通过储罐阀门放出部分,底部留存不超过lOCMo

4.2.4使用绳梯(使用安全带系将人系住),爬入储罐内,对储罐壁擦洗,同时对底部进行清洗。

4.3消毒

4.3.1使用酒精淋喷罐壁及底部。

4.3.2使用去离子水淋喷罐壁及底部。

5相关文件:

6相关记录:

《储罐管道清洗记录》

非生产区员工及参观人员进入生产区的卫生要求

1目的

规范生产区域卫生,确保最终产品质量。

2范围

全体员工儿外来客户。

3职责

3.1人事部:

负责制度的完善、修改及培训、执行。

3.2生产部、质检部:

负责按此标准进行检查、监督。

4内容

4.1、非生产区员工进入一般生产区,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鞋,工作服应盖住外衣,头发不得露于帽外。

4.2、非生产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洁净区,不经同意不得进入灌装间,需进灌装间者必须着防静电洁净连体服,严格按《车间卫生要求规范》要求进行消毒;

4.3、参观人员进入一般生产区前,带队人员有责任向参观人员介绍《车间卫生要求规范》要求,并要求参观人员穿戴整洁的参观服、帽、鞋套,参观服应盖住外衣,头发不得露于帽外。

未经同意不得进入灌装间、制造间。

需进行灌装间者须着防静电洁净连体服,严格按《车间卫生要求规范》要求进行消毒;

4.4、对进入生产区的非生产区员工或参观人员,若未按《车间卫生要求规范》要求执行的,生产区人员有权拒绝其进入生产区。

5相关文件:

6相关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